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短詩五首》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短詩五首》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短詩五首》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短詩五首》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短詩五首》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短詩五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把握詩歌蘊含的情感、哲理。

2.把握詩歌的意象,體會意境,品味含蓄的語言。

3.感受詩人帶給我們的審美愉悅。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寫作背景,把握詩歌蘊含的情感、哲理。

【教學難點】

把握詩歌的意象,體會意境,品味含蓄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短詩五首》,這是現代詩,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是詩歌的

一種,與古典詩歌相對而言,現代詩在內容上有美麗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在思想上:要寫出動人的情意。就是說,要加入個人的情感和體會;一般不拘泥于

格式和韻律?,F代詩是寫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現代的語言來

寫的。讓我們一起走進現代詩歌去感受詩人帶給我們的審美愉悅吧。

二、講授新課

(一)《月夜》

1.朗讀詩歌。(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霜風呼呼地吹著,月光明明地照著。

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靠著。

2.作者簡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吳興(今湖州吳興區(qū))人。詩人、書法

家。早年留學日本,畢業(yè)于京都帝國大學。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學任教,歷任北大教

授、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北平女子文理學院院長等職。新中國成立

后任中央文史館館長、上海市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主任等職。沈尹默是新文化運動

的倡導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詩嘗試者之一,但后來長期寫作舊體詩詞,有多本舊

體詩詞集問世。其部分新詩收入《秋明集》,主要新詩作品有《秋明室雜詩》《秋明

長短句》等。

3.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1917年,當時的中國正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生存環(huán)境正如

詩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樣。本詩發(fā)表于1918年1月,當時的中國,雖

然經過了辛亥革命,已經推翻清王朝,但中國仍然處在北洋軍閥的封建統治下,廣

大的人民群眾并沒有真正覺醒。封建愚昧、鎖閉保守仍舊嚴重的戕害著我們的民族。

因此,喚起自由思想和個性意識很重要。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學,就是這種民主思

想的搖籃。他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的《新青年》雜志,則是提倡新文化運

動,推進新文化運動的旗幟。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也即是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識分子)

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與個性解放的奮斗精神。

4.詩歌賞析:

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很美麗的夜景,風很大,晚上的月光明亮照人,

多么詩情畫意阿啊。背景很美麗,我和樹并駕齊驅。全詩只有四行,卻清晰地勾勒

了一幅“月夜”的場景:霜風,月光,高樹,“我”,共同構筑了“月夜”的存在。

這種看似簡單的物象組合,所透露的詩意消息的確是“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

意涵的朦朧感增加了這首詩的整體韻味。霜風呼嘯,明月高照,兩個平常的物象營

造了一種清冷、幽遠的環(huán)境氛圍,構成了全詩的背景。我和“頂高的樹并排立著,

卻沒有靠著”,互為風景,化為映襯。我在寒風中,卻并不靠那棵樹,顯示出我獨立

的人格和強烈的自我意識?!拔摇迸c高樹主動拉開距離,果真是表明了某種“遺世獨

立”的人格,抑或某種情感(譬如愛情)態(tài)度?值得玩味卻不能完全索解??傊?,

這些關系所傳達的意緒、體驗全然不同于古典時代的意緒,在一定程度上應和了時

代氛圍的召喚。

(二)《蕭紅墓畔口占》(戴望舒)

1.朗讀詩歌。(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蕭紅墓畔口占》(戴望舒)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2.文體解讀

“蕭紅墓畔”點明人物和地點,也表明是一首悼亡詩,“口占”即興作詩,題

目表明是作者戴望舒拜謁蕭紅墓時所作。

3.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歐,浙江杭縣人,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

1936年10月,戴望舒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人創(chuàng)辦了《新詩》月刊,

這是中國近代詩壇上最重要的文學期刊之一。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

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

濱市呼蘭區(qū)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

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fā)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

年,東渡日本,創(chuàng)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1940年,與端木題

良同抵香港,之后發(fā)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1942年1月

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于香港,年僅31歲。這首詩寫于1944年H月,

是戴望舒拜謁蕭紅墓時所作。

3.賞析詩歌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寂寞”寫出自己生活在敵占區(qū)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

合的戰(zhàn)友,心境無比孤寂、悲涼既寫出了詩人的心境,也隱指女作家一生特別是晚

期的境況,奠定了全的感情基調?!暗侥泐^邊放一束紅山茶,”頭邊而不說墓畔,蘊

含著詩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還活著。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的復雜情感。“紅

山茶”是詩人使用的隱喻,表達出對蕭紅的贊美與哀悼,也象征她如茶花般熱烈、

紅艷的生命。最后一句詩“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含蘊的感情最豐富。這里有對

蕭紅不幸被黑暗勢力和坎坷生活奪走了生命的傷悼,有對蕭紅不能在民族解放斗爭

中發(fā)出光和熱,不能在文壇創(chuàng)造更多出色作品的惋惜,還有羨慕,羨慕蕭紅已實現

了永恒的超越,無須再在長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在詩人看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

福的。

(三)《斷章》

1.朗讀詩歌。(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斷章》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1935年10月

2.了解作者

卞之琳(1910.12.8-2000.12.2),1910年生于江蘇海門湯家鎮(zhèn),祖籍江蘇漂水,

曾用筆名季陵,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1929年就讀于

北京大學英文系,1930年開始寫詩。1936年與李廣田、何其芳一起出版詩合集《漢

園集》,被譽為“漢園三詩人”??箲?zhàn)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學生。為中國

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做了很大貢獻。主要詩集還有《三秋集》、《魚目集》、《十年詩草》

等。他早年詩作大多表現對現實的不滿和找不到出路的苦悶,情感抑郁。其詩想象

微妙,筆墨省簡,較晦澀難懂,抗戰(zhàn)爆發(fā)后,詩風變得開闊、明朗。被公認為新文

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稊嗾隆肥撬恍嗟拇碜?。這是中

國現代文學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著名短詩。

3.賞析詩歌

《斷章》全詩只有四句共34字,但其涵蘊的人生哲理卻相當豐富,為人們的欣

賞提供了諸多可能性。詩人自己曾說過,《斷章》寫一剎那的意境,第一幅是“你”

站在橋上欣賞風景?!帮L景”在此是一空框結構,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識傾向去填

充;“你”亦是一個泛指,可指文化心理結構不同的任何人。所以“你站在橋上看風

景”是一幅隨意性很大的變動中的畫面。正是這一特點,它才被不同欣賞者所喜愛。

第二幅畫:“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你”變成了“看風景人”的欣賞對象,當

“你”欣賞風景時,“你”自己卻不知不覺中被他人觀看。這兩幅畫因“看風景”而

構成一個立體空間。第二節(jié)寫當“明月”裝飾你的窗子,“你”賞心悅目時,“你”

也許成為他人夢中的活動者,給別人帶來愉悅。雖然只有四句,但它卻寫出了世間

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萬事萬物的區(qū)別、分割都是相對的、暫時的,

聯系是內在的、永恒的。而這種聯系性的靈魂是人。

品讀詩歌:

1.怎樣理解詩中人與風景的關系?

“人”不僅是欣賞“風景的”主體,有時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成為欣

賞“風景”的客體。風景里有了人,風景才會有靈氣,才更生動。

2.怎樣理解“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句詩?

當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賞心悅目時,你也許成為他人夢中的活動者,給人

帶來愉悅。

(四)《風雨吟》

1.朗讀詩歌。(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風雨吟》蘆荻

風從大地卷來,雨從大地奔來。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我有年輕舵手的心,在大地風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2.簡介作者

蘆荻,著名詩人。原名陳培迪,廣東省南??h西樵鎮(zhèn)學堂鄉(xiāng)人。1949年8月,

陳蘆荻參加革命隊伍,任東江解放區(qū)昆侖山獨立教導營學習委員。1950年4月當選

為民進中央候補理事,1979年當選為民進中央委員,曾擔任民進廣東省籌備委員會

委員、副主任,民進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直至逝世以前,他還擔任民進中央參議委

員會委員,民進省委顧問及廣州詩社顧問等職。1986年3月離休前是暨南大學中文

系教授。詩集主要有《桑野》、《馳驅集》、《遠訊》、《旗下高歌》、《田園新歌》、《海

南頌》、《蘆荻詩選》、《荻花集》等。

3.寫作背景

本詩寫于1941年12月。一場暴風雨把整個世界變得天昏地暗。風雨中,詩人

平日熟悉的景象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詩人因此產生了年輕舵手的“憂懷”,于是寫下

了《風雨吟》這首短詩。這首詩的含意不難理解: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

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

地的?!?,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出海經驗的年輕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

向。

4.賞析詩歌

風從大地卷來,雨從大地奔來描繪了“暴風雨呼嘯奔騰,有摧枯拉朽之勢,暴

雨滂沱,大地一片汪洋的景象,給人強大的沖擊力?!本碜謱懗隽藙邮幉话驳娘L被裹

挾著沖過來的動態(tài),充分體現了自然之力;奔字形象地寫出了雨的滂沱之勢。這兩

個詞把一場極有氣勢的自然景觀形象地描繪了出來。風、雨、郊原、房舍等意象,

表達了詩人面對人生難以預料的世事,產生的既有信心又有迷惘的復雜心情。風雨

中的“大地”仿佛在翻動顛簸,茫茫的“郊原”猶如起伏動蕩的人海,“房舍”就

像大海上漂浮的一葉孤舟,房舍里的我面對“大海”,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經驗

的舵手,不知道方向在哪。“年輕舵手的心”“表達了年輕人面對難以預料的世事,

產生的一種被動、困惑無助、憂懼不安的心理。另外一種理解為:把郊原比作大海,

房舍比作孤舟,那么房舍中的我就像駕船的舵手,可推知“年輕的舵手的心”一句

含義,即充分體現了我在面對風雨時的勇氣和責任。

(五)《統一》

1.朗讀詩歌。(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統一

聶魯達(智利)

所有的葉是這一片,

所有的花是這一朵,

繁多是個謊言。

因為一切果實并無差異,

所有樹木無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2.了解作者

巴勃羅?聶魯達(1904—1973),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fā)表詩作,1923

年發(fā)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fā)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

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

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惠特曼的創(chuàng)作中找到了自

己最傾心的形式。

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主要作品有愛情詩集

《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漫歌》等。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

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fā)來中國,給宋慶

齡頒發(fā)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

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只耳

朵(繁體“聶”)組成,于是說:“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

的聲音。”1945年獲得智利國家文學獎,并于同年加入了智利共產黨,1950年獲得

加強國際和平獎。1971年10月獲諾貝爾文學獎。小說《郵差》已被譯為30余種文

字流傳于世界各國,同名電影榮獲1996年奧斯卡金像獎。中文版《郵差》是被翻譯

的第31種語言。

3.賞析詩歌:

作者在這首詩里,以葉、花、果為喻,指出“繁多是個謊言”,揭示了萬物皆有

共性,和諧統一的道理?!八械娜~是這一片,所有的花是這一朵,繁多是個謊言?!?/p>

這首詩前三句似乎不合常理引人思考,設置懸念。在這里謊言并非指某人的欺騙之

言或無根據的話,而是喻指掩蓋了事物本質的紛繁表象。繁多的表象在迷惑、影響

著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就像謊言一樣。“因為一切果實并無差異,所有樹木無非一

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在作者筆下,“繁多”與“統一”是對立統一的,“繁多”

的是個性,“統一”的是共性?!耙磺泄麑嵅o差異,”看似不合實際,但換個角度,

果實都是樹木經歷一番風雨后,由花孕育出來,用以繁殖后代的,其生長過程與目

的是一樣的,由此看來,“一切果實并無差異”既然如此,那么“所有樹木”也

都有相同的經歷,因此“無非一棵”。進而可以聯想到,大地上的萬物雖然繁多,但

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共性,都歸于“統一”。

三、課堂練習

1.《月夜》作者是()。

2.《月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案:

L沈尹默

2.詩人托物詠志,以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