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生物2024.1本試卷共頁,100分??荚嚂r長9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要求的。1.在高中生物學實驗中,關于酒精使用不正確的是(A.脂肪鑒定時滴加酒精以利于蘇丹Ⅲ染色B.無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C.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需用鹽酸與酒精的混合液解離D.采集的土壤小動物可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2.鹽堿地中含大量的NaCl、NaCO等鈉鹽,會威脅海水稻的生存。同時一些病原菌也會感染水稻植株,23影響正常生長。下圖為海水稻抵抗逆境的生理過程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H2O可以通過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兩種方式進入海水稻細胞B.海水稻細胞通過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菌的侵染C.液泡逆濃度梯度吸收Na+增大細胞液的濃度以適應高濃度環(huán)境D.H+以協(xié)助擴散的方式從細胞質基質運入液泡或運出細胞3.下圖為P合成酶功能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P合成酶在核糖體上合成B.P合成酶發(fā)揮功能不依賴生物膜第1頁/共19頁C.P合成酶具有催化和運輸?shù)淖饔肈.合成P的過程伴隨著能量的轉化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通量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凈生產力(吸收并儲存CO2的能力)相關,數(shù)值越小說明凈生產力越強。某農田的碳通量隨玉米生長時間變化情況如下圖。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140天時玉米的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B.150天后碳通量變化原因是玉米葉面積迅速增加C.210天后碳通量變化原因是玉米開花結果D.玉米生長季碳通量變化受當?shù)貧夂蜃兓挠绊?.團頭魴(♀,2n=48)和翹嘴鲌(♂,2n=48)進行屬間雜交,兩個物種的雜交后代可育。下圖為F1魴鲌的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Ⅰ中期的顯微圖像,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此細胞前期發(fā)生染色體聯(lián)會B.此細胞含有姐妹染色單體C.此細胞含有96條染色體D.兩個物種沒有生殖隔離6.同義密碼子指共同編碼一種氨基酸的密碼子,基因對同義密碼子的使用存在偏好性,即優(yōu)先使用其中一些密碼子。京海黃雞G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上決定丙氨酸的密碼子偏好性結果如下表。親緣關系近的物種傾向于擁有相同的密碼子偏好性。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密碼子GCAGCCGCGGCU個數(shù)52667A.G基因形成的mRNA決定丙氨酸的密碼子偏好為GCC第2頁/共19頁B.密碼子中堿基改變不一定會導致氨基酸改變C.該研究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分子水平證據(jù)D.共用一套密碼子的物種親緣關系近7.為探究kdr基因突變對殺蟲劑抗性的影響,使用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兩種殺蟲劑處理白紋伊蚊,結果如下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殺蟲劑的使用使kdr基因發(fā)生突變B.kdr基因突變型個體對氯菊酯更敏感C.實驗結果說明突變型對殺蟲劑的抵抗效果更好D.輪換使用兩種殺蟲劑可延緩白紋伊蚊產生抗性8.體育鍛煉可減少大腦中β淀粉樣蛋白(Aβ)沉積,從而減輕阿爾茲海默癥(AD通過促進神經膠質細胞分泌腦啡肽酶從而降解Aβ,運動多的AD小鼠腦中鳶尾素水平提高。相關推測不合理的是()A.神經膠質細胞上有鳶尾素的受體B.抑制腦啡肽酶的活性會使Aβ水平升高C.AD小鼠的Aβ主要沉積在神經膠質細胞中D.運動時肌肉細胞分泌的鳶尾素可運輸?shù)饺?.生長激素(GH)和肝臟產生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都能直接促進軟骨細胞的增殖,研究者以無GH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為實驗材料,在軟骨細胞培養(yǎng)液中分別添加不同物質并分組離體培養(yǎng),驗證GH可通過促進IGF-1的產生從而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實驗過程和結果如下表。相關敘述錯誤的是()組別ABCDE培養(yǎng)液中添加物質無GHIGF-1肝臟細胞培養(yǎng)液的提取液?軟骨細胞增殖情況不顯著不顯著顯著不顯著顯著A.垂體能夠合成并分泌生長激素B.GH和IGF-1作為信號分子能夠調節(jié)軟骨細胞的代謝C.B組軟骨細胞增殖情況不顯著的原因是細胞無GH受體D.E組處理為加入GH和IGF-110.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肝臟中的T細胞表面存在高表達抑制性受體(TIGIT第3頁/共19頁面的某信號分子結合后,T細胞活性被抑制,肝臟處于免疫耐受的狀態(tài),肝臟細胞不會被T細胞損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肝臟中的T細胞和其他部位的T細胞基因不同B.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血液中沒有乙肝病毒的抗體C.細胞毒性T細胞能裂解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肝臟細胞D.抗TIGIT的單克隆抗體可解除肝臟的免疫耐受狀態(tài)種子萌發(fā)的過程會發(fā)生淀粉水解。為探究赤霉素和脫落酸對大麥種子α-淀粉酶產生量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者使用不同試劑處理大麥種子,結果如下圖。相關推測不合理的是()A.糊粉層是合成α-淀粉酶的場所B.脫落酸和赤霉素的作用相抗衡C.脫落酸和6-甲基嘌呤的作用機制相同D.赤霉素對種子淀粉的水解有抑制作用12.有機肥包括動物糞尿、沼氣肥等,關于有機肥在低碳農業(yè)中的作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大大降低生產能耗B.實現(xiàn)物質循環(huán)再生C.提高能量傳遞效率D.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樣性13.研究者用酸筍開發(fā)具有降低膽固醇功能的益生菌。先將酸筍發(fā)酵液接種到含有CaCO3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篩選出乳酸菌。然后將乳酸菌接種含有膽固醇的培養(yǎng)液中,篩選出能夠降解膽固醇的乳酸菌。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膽固醇屬于脂質,主要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氮源B.腌制酸筍需要水封,為乳酸菌發(fā)酵提供無氧環(huán)境C.將酸筍發(fā)酵液用稀釋涂布法接種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中D.溶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比值大的菌落為目標菌落14.合,獲得非對稱雜種植株。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誘導原生質體融合前需去除細胞壁B.用PEG處理誘導原生質體的融合C.非對稱融合技術屬于細胞工程)第4頁/共19頁D.非對稱融合過程提高植物細胞的全能性15.P蛋白是非洲豬瘟病毒(ASFV)的重要抗原。為了能夠快速診斷ASFV,研究者制備相應的雜交瘤細胞R3E9。有關敘述合理的是()A.建議使用毒性較強的ASFV對小鼠進行特異性免疫B.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獲得的都是雜交瘤細胞C.用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篩選出能夠產生P蛋白的R3E9D.體外培養(yǎng)R3E9可以獲得針對P蛋白的單克隆抗體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70分)16.科研人員在室內建構水族箱,以研究低光照強度對浮游甲殼動物群落結構的影響。(1)自然光照條件下,每個水族箱中放入2個塑料盤,每盤填充湖區(qū)底泥8~10cm,移植3棵沉水植物苦70cm深。通過______處理建立4個不同光照強度梯度(L1~L4______。(2)定期測量各組光照強度、浮游甲殼動物種類和數(shù)量,結果如圖1。結果顯示,光照梯度對浮游甲殼動物多樣性指數(shù)平均值的影響是______。(3)定期測量各組溶氧量、浮游甲殼動物和苦草生物量,結果如圖2。人類活動會導致的水體富營養(yǎng)化可引起浮游甲殼動物生物量降低,結合圖2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17.活性氧(ROS)是指在生物體內與氧代謝有關的、含氧自由基和易形成自由基的過氧化物的總稱,ROS產生過多是高氧誘導肺損傷的主要原因。為研究高氧導致細胞內活性氧升高的機制,科學家使用大鼠肺泡上皮細胞(R)進行相關的實驗。(1)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氧氣參與______過程,此階段的產物可滿足細胞對______的需求。(2)將R細胞接種于培養(yǎng)瓶中,加入所需營養(yǎng)和抗生素,并調節(jié)______,置于CO2恒溫培養(yǎng)箱中進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將R細胞分為對照組、高氧組和拮抗劑組,高氧組置于氧濃度90%的培養(yǎng)箱中;拮抗劑組加入能與線粒體鈣通道蛋白結合的拮抗劑后,置于氧濃度90%的培養(yǎng)箱中。(3)4h后檢測線粒體內相關指標,結果如下表。第5頁/共19頁檢測指標組別細胞(個/mL)Ca2+nmol/L)活性氧(RFU)NAD+/NADH比值對照組高氧組2×1062×1062×10619.524.317.24915304803.892.443.71拮抗劑組注:RFU是相對熒光單位,代表活性氧的量①表中結果顯示______,說明R細胞高氧模型制備成功。②比較高氧組和拮抗劑組結果,有關Ca2+、活性氧量和NAD+/NADH比值之間調控關系的推測合理的是______。A.B.Ca2+→活性氧→NAD+/NADH比值C.Ca2+→NAD+/NADH比值→活性氧D.NAD+/NADH比值→活性氧→Ca2+E.NAD+/NADH比值→Ca2+→活性氧(4)進一步研究表明,Ca2+可提高線粒體內部分酶的活性,從而調節(jié)NAD+/NADH的比值。組蛋白脫乙?;福⊿IPT3)可以激活活性氧清除酶(如SOD2功能的發(fā)揮依賴NAD+。綜合以上信息,分析高氧導致細胞內活性氧升高的機制:______18.黃色粘球菌能夠捕食其他細菌。為探究其捕食機制,研究者進行了系列實驗。(1)在瓊脂平板上靠近獵物細菌菌落處接種黃色粘球菌的細胞懸浮液,2天后記錄共培養(yǎng)情況,結果如圖1。①獵物細菌主要為黃色粘球菌提供碳源、______、.水和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②圖1結果說明黃色粘球菌對這四種獵物細菌都有捕食行為,判斷依據(jù)是黃色粘球菌從接種點向外擴散,原本圓形的菌落出現(xiàn)______。(2)研究者制備了黃色粘球菌的不同蛋白質組分,并將它們分別與四種實驗菌株混合,比較其溶菌活性,結果如圖2。使用硫酸銨沉淀法分離分泌蛋白,因此分泌蛋白會有硫酸銨殘留。第6頁/共19頁實驗結果說明,______不會引起4種菌株裂解,分泌蛋白能夠使得______裂解;℃加熱10min,分泌蛋白的溶菌作用消失,這表明蛋白質參與了溶菌過程,并排除了這種影響是由于______所致;當______時,黃色粘球菌對4種菌捕食效果最好。(3)為研究黃色粘球菌捕食菌種3的機制,研究者初步篩選出可能參與捕食菌種的相關基因,包括K基因,并逐步解析了“黃色粘球菌K基因表達的K蛋白參與菌種3的裂解過程”。請將研究思路排序:______。①檢測K基因缺失突變體接觸菌種3后是否暫停運動②構建K基因缺失突變體并檢測其捕食菌種3的能力③比較有熒光區(qū)域和無熒光區(qū)域菌種3細胞壁被降解情況④熒光標記K蛋白,檢測野生型接觸菌種3前后其在細胞中的分布19.閱讀以下材料,回答(1)~(4治療多發(fā)性硬化癥的新途徑多發(fā)性硬化癥是自身T細胞識別并攻擊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導致神經細胞髓鞘脫失的腦脊髓炎。樹突狀細胞(DC)可以通過多種機制調節(jié)T細胞增殖和分化,被認為是治療該病的潛在靶點。研究者檢測患病小鼠腦中的DC,發(fā)現(xiàn)HIF-1α基因的mRNA量增加,HIF-1α蛋白水平上調。敲除DC中的HIF-1α基因導致小鼠的腦脊髓炎更加嚴重,同時伴有T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由此推測HlF-1α蛋白?DC對T細胞激活作用。隨后,研究者發(fā)現(xiàn)代謝物乳酸能增加DC中N蛋白的表達量,N蛋白的作用是減少線粒體活性氧量。乳酸能夠降低野生型DC的活性氧量,但不能減少HIF-1α基因缺失突變體DC的活性氧量。敲除HIF-1α基因后,乳酸無法增加DC的N蛋白表達量?;钚匝踉龆嗄軌蝌寗覦C產生TNF-α、IL-6等多種細胞因子,進而導致T細胞數(shù)量增加,最終加重腦脊髓炎。使用125mg/kg/日劑量的乳酸對患病小鼠進行治療,可以抑制腦炎性T細胞和疾病的發(fā)展。研究者敲除了大腸桿菌的P基因,引入了一個含C和L基因的質粒。P基因表達產物是丙酮酸轉變成醋酸的關鍵酶,L基因啟動子是受37℃激活的熱誘導啟動子,原理如下圖。工程菌在安全性、高血清敏感性、廣泛的抗生素敏感性、明確的基因組背景和高可工程化性都支持它們用于多發(fā)性硬化癥的治療。第7頁/共19頁(1)多發(fā)性硬化癥是一種______DC屬于______細胞,具有整合環(huán)境信息并將其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的能力。(2)由此推測HIF-1α______DC對T細胞激活作用。(3)完善乳酸治療腦脊髓炎的機制_______。(4)分析工程菌在消化道內能夠產生大量乳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病毒侵染植物時,植物識別外源的核酸并啟動一系列的調控機制來降解病毒的RNA。研究人員改造病毒載體,使其攜帶目的基因cDNA后侵染植物,最終特異性降解目的基因mRNA,即病毒誘導的基因沉默技術(VIGSRNA病毒TSWV能侵染辣椒,科研人員推測用VIGS技術沉默TSWV的N基因可使辣椒抵抗TSWV,進行如下實驗。(1)用改造的病毒作為載體,與TSWV的N基因連接,構建重組載體—N桿菌轉化法導入辣椒細胞。請完善制備—N的技術路線:獲取N基因的mRNA→______→PCR______→連接成—N。(2)C基因是類胡蘿卜素合成關鍵酶的基因,當類胡蘿卜素合成途徑被阻斷,植物出現(xiàn)白化現(xiàn)象。用上述方法構建重組載體—C并導入辣椒細胞,作為構建沉默體系的對照。若辣椒出現(xiàn)白化表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SWV侵染辣椒植株會使其葉片出現(xiàn)明顯的褪綠、黃化斑等癥狀,以易感TSWV的辣椒作為實驗材料,實驗分組及處理如下表。組別第1組第2組第3組實驗處理第8頁/共19頁導入導入?+——+—+——+注:+代表添加,—代表不添加①表中“?”的處理為___________。②為使實驗結果更準確,除設置空白對照組外,還應該增加第4組,其實驗處理為__________________。③觀察各組辣椒葉片狀態(tài)和顏色,若結果為____________,則說明沉默TSWV的N基因可使辣椒抵抗TSWV。21.枯萎病菌會導致棉花患枯萎病,從而造成減產。研究人員對棉花進行抗性鑒定。(1)將棉花純合抗枯萎病品系與純合感枯萎病品系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將F和F接種到含枯萎病菌的培12養(yǎng)基中,種子出苗后20~25天開始發(fā)病,然后進行病情調查,每隔7天調查一次,共調查三次,取______進行統(tǒng)計,F(xiàn)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抗病,計算F的病情指數(shù),結果如下圖。12注:病情指數(shù)10.0以下歸為抗病類型;病情指數(shù)10.0以上歸為感病類型結果表明,棉花抗病和感病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抗枯萎病性狀由______性基因控制。(2)SSR是染色體上的一段特異性的簡單重復的短核苷酸序列,可作為基因定位的遺傳分子標記。利用三種SSR引物對分別對上述棉花親本DNA進行PCR,擴增結果如下表。引物對擴增結果(堿基對)親本類型IⅡⅢ抗病親本感病親本410——310———280350330400305295———注:“—”代表未檢出相應長度的片段①使用SSR引物對Ⅰ對親本的PCR擴增結果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②請從表格中選擇合適的引物對______(多選,填表中序號)分別對F2抗病植株、感病植株的DNA進行PCR,比較F2植株與親本的擴增結果。若擴增結果為______枯萎病基因與該引物對擴增的SSR分子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該引物對(X)可用于抗病鑒定。(3)利用引物對X檢測發(fā)現(xiàn),F(xiàn)2抗病植株中有15株實際為感病,推測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在接種的過程中______。第9頁/共19頁參考答案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要求的。1.【答案】A【分析】脂肪鑒定時滴加50%酒精是為了洗去浮色;色素溶于酒精,無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解離液是15%95%酒精按照1:1的體積比混合而成的;采集的土壤小動物可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70%的酒精溶液可殺死土壤小動物。【詳解】A、脂肪鑒定時滴加酒精是為了洗去浮色,而不是利于蘇丹Ⅲ染色,A錯誤;B、色素溶于酒精,無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B正確;C、解離液是15%95%酒精按照1:1的體積比混合而成的,C正確;D、采集的土壤小動物可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70%的酒精溶液可殺死土壤小動物,D正確。故選A。2.【答案】D【分析】分子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桨ǎ鹤杂蓴U散、協(xié)助擴散、主動運輸。自由擴散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協(xié)助擴散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需要載體,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顆粒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驹斀狻緼、由圖可以看出,H2O可以通過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兩種方式進入海水稻細胞,A正確;B、圖中,海水稻細胞可形成囊泡運輸抗菌蛋白,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B正確;C、圖中液泡吸收Na+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逆濃度梯度增大細胞液的濃度以適應高濃度環(huán)境,防止在高濃度的環(huán)境下失水,C正確;D、圖中液泡內pH=5.5,細胞質基質pH=7.5,因此H從細胞質基質運入液泡,是逆濃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方式是主動運輸,D錯誤。故選D。3.【答案】B【分析】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酶是RNA。2、酶的特性:專一性、高效性、作用條件溫和。3、酶促反應原理:酶能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詳解】A、P合成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合成場所是核糖體,A正確;B、P合成酶發(fā)揮功能依賴生物膜,P合成酶是一種跨膜蛋白,具有運輸氫離子的作用,此外還具有催化功能,氫離子順濃度轉運產生電化學勢能,促進合成,這些都離不開生物膜,B錯誤;C、P合成酶是一種跨膜蛋白,具有運輸氫離子的作用,此外還具有催化功能,催化ADP和Pi生成,C正確;D、氫離子順濃度轉運產生電化學勢能,促進合成,勢能轉化為化學能,D正確。故選B。4.【答案】C【分析】對于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植株而言,凈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驹斀狻緼、分析題圖,140天時玉米的碳通量為,說明140天時玉米的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A錯誤;B、圖中顯示的是某農田的碳通量隨玉米生長時間變化情況,150天后碳通量逐漸降低,凈生產力越逐漸增強,原因是玉米葉中的葉綠素含量迅速增加,B錯誤;C、210天后碳通量逐漸增加,凈生產力減小,變化原因是玉米開花結果,呼吸消耗的二氧化碳更多,C正確;D、根據(jù)題圖無法得出玉米生長季碳通量變化受當?shù)貧夂蜃兓挠绊懀搶嶒灥淖宰兞渴怯衩咨L時間,D錯誤。故選C。5.【答案】C【分析】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染色體不再復制;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驹斀狻緼、圖為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Ⅰ中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A正確;B、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姐妹染色單體,B正確;C、細胞減數(shù)分裂Ⅰ中期含有48條染色體,C錯誤;D、團頭魴和翹嘴鲌進行屬間雜交,兩個物種的雜交后代可育,說明兩個物種沒有生殖隔離,D正確。故選C。6.【答案】D【分析】1、轉錄過程以四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2、翻譯過程以氨基酸為原料,以轉錄過程產生的mRNA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產生多肽鏈。多肽鏈經過折疊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驹斀狻緼、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基因G轉錄形成的mRNA上決定丙氨酸的密碼子中,GCC個數(shù)最多,說明偏好GCC,A正確;B、由于同義密碼子的存在,密碼子堿基改變后,但改變前后的密碼子互為同義密碼子,那么編碼的氨基酸是一樣的,B正確;C、根據(jù)題意,親緣關系近的物種傾向于擁有相同的密碼子偏好性,所以可以從密碼子偏好性這一分子層面研究生物進化,C正確;D、生物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碼子,這是密碼子的普遍性,D錯誤。故選D。7.【答案】D【分析】由圖可知,使用溴氰菊酯殺蟲劑處理白紋伊蚊,野生型的基因型頻率高于kdr基因突變型;使用第12頁/19頁氯菊酯殺蟲劑處理白紋伊蚊,野生型的基因型頻率低于kdr基因突變型?!驹斀狻緼、kdr基因發(fā)生突變不是殺蟲劑的使用導致的,而是自然條件下就可能出現(xiàn)的,只不過殺蟲劑的使用將具有抗藥性狀的個體選擇了出來,A錯誤;B、對比圖中使用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兩種殺蟲劑處理白紋伊蚊的結果,使用溴氰菊酯后kdr基因突變型基因型頻率更低,說明kdr基因突變型個體對溴氰菊酯更敏感,B錯誤;C、由圖可知,kdr基因突變型對溴氰菊酯的抵抗性沒有野生型的好,C錯誤;D、使用溴氰菊酯殺蟲劑處理白紋伊蚊,kdr基因突變型的基因型頻率低,使用氯菊酯殺蟲劑處理白紋伊蚊,野生型的基因型頻率高,因此輪換使用兩種殺蟲劑可延緩白紋伊蚊產生抗性,D正確。故選D。8.【答案】C【分析】激素由人體內分泌腺和內分泌細胞合成并分泌,通過體液運輸傳遞調節(jié)信息,在機體生長、發(fā)育、繁殖和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鳶尾素是一種激素,通過促進神經膠質細胞分泌腦啡肽酶從而降解Aβ,從而減輕阿爾茲海默癥(AD【詳解】A、鳶尾素通過促進神經膠質細胞分泌腦啡肽酶從而降解Aβ,說明神經膠質細胞上存在鳶尾素的特異性受體,A正確;B、神經膠質細胞分泌腦啡肽酶能降解Aβ,抑制腦啡肽酶的活性會使Aβ降解速度變慢,從而使Aβ水平升高,B正確;C、題干信息“促進神經膠質細胞分泌腦啡肽酶從而降解Aβ”,說明AD小鼠的Aβ并不是沉積在神經膠質細胞中,C錯誤;D、鳶尾素是一種激素,激素通過血液、體液運輸,因此運動時肌肉細胞分泌的鳶尾素可運輸?shù)饺?,D正確。故選C。9.【答案】D【分析】分析題意可知,本實驗目的是驗證生長激素可通過IGF-1促進軟骨細胞生長,則實驗的自變量是GH及IGF-1的有無,因變量是軟骨細胞的生長情況?!驹斀狻緼、垂體能夠合成和分泌生長激素和各種促激素,A正確;B、激素可作為信號分子調節(jié)細胞的代謝,B正確;C、B組軟骨細胞增殖情況不顯著的原因是細胞無GH受體,導致GH不能促進IGF-1的產生,C正確;D、由表可知,E組軟骨細胞增殖顯著,結合CD兩組可知,E組處理為加入GH和肝臟細胞培養(yǎng)液的提取液,D錯誤。故選D。10.【答案】D【分析】分析題干信息,TIGIT分子與肝臟等細胞表面的某信號分子結合后,會抑制T細胞活性,使肝臟處于免疫耐受狀態(tài),而抗TIGIT的單克隆抗體阻斷TIGIT抑制通路,抗TIGIT的單克隆抗體能夠與TIGIT特異性結合使TIGIT無法與肝臟細胞表面信號分子結合,從而阻斷TIGIT對T細胞活性的抑制。第13頁/19頁【詳解】A、肝臟中的T細胞和其他部位的T細胞基因相同,基因的表達存在差異,A錯誤;B、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血液中存在乙肝病毒的抗體,B錯誤;C、乙肝病毒攜帶者肝臟中的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存在高表達抑制性受體(TIGIT細胞表面的某信號分子結合后,T細胞活性被抑制,肝臟細胞不會被T細胞損傷,C錯誤;D、抗TIGIT的單克隆抗體能夠與TIGIT特異性結合,使TIGIT無法與肝細胞表面的信號分子結合,從而阻斷TIGIT對T細胞活性的抑制,解除肝臟的免疫耐受狀態(tài),D正確。故選D?!敬鸢浮緿【分析】由曲線圖分析可知,赤霉素能夠顯著提高α-淀粉酶含量,這說明赤霉素能夠通過增加α-淀粉酶的含量促進種子萌發(fā);赤霉素+6-甲基嘌呤處理組和與赤霉素+脫落酸處理組的α-淀粉酶含量差不多,但二者均明顯低于赤霉素處理組,說明脫落酸會抑制種子萌發(fā),6-甲基嘌呤也會抑制種子的萌發(fā)。6-甲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RNA合成抑制劑,說明脫落酸可能是通過抑制RNA的合成抑制種子萌發(fā)?!驹斀狻緼、保溫時間在去除糊粉層前的15~20天內,赤霉素與6一甲基嘌呤聯(lián)合處理組、赤霉素與脫落酸聯(lián)合處理組產生α—淀粉酶的量均已經穩(wěn)定在較低水平,但赤霉素處理組產生α—淀粉酶的量繼續(xù)增加,去除糊粉層后,赤霉素處理組產生α—淀粉酶的量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去除糊粉層后,α—淀粉酶將不再產生,進而推知:糊粉層可能是大麥種子萌發(fā)時α—淀粉酶合成的場所,A正確;BC、各組產生α—淀粉酶的量由大到小依次為赤霉素處理組>赤霉素與6一甲基嘌呤聯(lián)合處理組>赤霉素與脫落酸聯(lián)合處理組,說明赤霉素可促進種子萌發(fā),脫落酸抑制種子萌發(fā)的作用強于6-甲基嘌呤抑制種子的萌發(fā)的作用,脫落酸和赤霉素的作用相抗衡,BC正確;D、據(jù)圖可知,赤霉素處理能提高α-淀粉酶含量,這說明赤霉素能夠通過促進α-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對種子淀粉的水解有促進作用,D錯誤。故選D。12.【答案】C【分析】1、物質循環(huán)指的是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huán)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huán)境的循環(huán)過程;物質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循環(huán)性。2、能量流動是指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3、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得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得物質能夠不斷的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往復,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之間互為因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驹斀狻緼、該模式大大降低生產能耗,A正確;B、土壤微生物能有效地促進系統(tǒng)中物質的循環(huán)利用,B正確;C、常將糞便作為有機肥還田,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錯誤;D、該模式能改善土壤的結構,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樣性,D正確。故選C。13.【答案】A第14頁/19頁【分析】1、篩選與分離微生物常用的接種方法主要有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2、微生物常見的接種方法①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yǎng)。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shù)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②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梯度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yǎng)皿表面,經培養(yǎng)后可形成單個菌落?!驹斀狻緼、膽固醇屬于脂質,含有C、H、O元素,主要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碳源,不能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氮源,A錯誤;B、乳酸菌是厭氧菌,腌制酸筍需要水封,為乳酸菌發(fā)酵提供無氧環(huán)境,B正確;C、可用稀釋涂布法將酸筍發(fā)酵液接種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中,C正確;D、乳酸菌發(fā)酵產生的乳酸能與CaCO發(fā)生反應,使CaCO分解成可溶性物質乳酸鈣和氣體二氧化碳,導33致菌落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故溶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的比值可代表微生物溶解CaCO3的能力大小,比值越大微生物溶解CaCO3的能力越大,所以溶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比值大的菌落為目標菌落,D正確。故選A。14.【答案】D【分析】植物體細胞雜交是指將不同來源的植物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融合成雜種細胞,并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植物體的技術。在進行體細胞雜交之前,必須先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這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包括電融合法、離心法等;化學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等?!驹斀狻緼、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障礙是細胞壁,所以通過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去除植物的細胞壁,A正確;B、用化學的方法可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例如PEG誘導,B正確;C、細胞工程通過細胞器、細胞或組織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獲得特定的細胞、組織、器官、個體或其產品,所以非對稱融合屬于細胞工程,C正確;DD錯誤。故選D。15.【答案】D【分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體內產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細胞;利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將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用特定的選擇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得到雜交瘤細胞;再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多次篩選后得到足夠數(shù)量的能分泌所需抗體的細胞;最后將所需的雜交瘤細胞在體外或小鼠腹腔內培養(yǎng),從細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單克隆抗體?!驹斀狻緼、非洲豬瘟病毒(ASFV)專性寄主是豬的細胞,故建議使用ASFV對豬進行特異性免疫,A錯誤;B、若只考慮細胞的兩兩融合,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后可得到雜交瘤細胞、B淋巴細胞自身融合細胞、骨髓瘤細胞自身融合細胞3種融合細胞,B錯誤;C、根據(jù)抗體能和抗原特異性結合的特點,用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篩選出能夠產生抗P蛋白抗體的第15頁/19頁R3E9CD、通過體外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可獲得特定的單克隆抗體,D正確。故選D。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70分)16.1)①.不同程度的遮光②.生態(tài)系統(tǒng)(2)光照強度越強,浮游甲殼動物多樣性指數(shù)平均值大(3)水體富營養(yǎng)化使得枯草生物量減少,光合作用制造氧氣能力減弱,浮游甲殼動物因缺少氧氣而導致生物量減少【分析】本實驗研究低光照強度對浮游甲殼動物群落結構的影響,自變量是光照強度,檢測指標浮游甲殼動物種類和數(shù)量?!拘?本實驗的實驗目的是研究低光照強度對浮游甲殼動物群落結構的影響,自變量是不同的光照強度,因此可通過不同程度的遮光處理建立4個不同光照強度梯度(L1~L4【小問2據(jù)圖1分析,光照強度越強,浮游甲殼動物多樣性指數(shù)平均值大?!拘?據(jù)圖2分析,光照強度越弱,苦草的生物量、浮游甲殼動物的生物量越少,溶解氧也越少,推測原因是水體富營養(yǎng)化使得枯草生物量減少,光合作用制造氧氣能力減弱,浮游甲殼動物因缺少氧氣而導致生物量減少。17.1)①.NADH形成水②.能量(2)酸堿度和滲透壓(3).高氧組活性氧值比對照組高②.C(4)→Ca2+進入線粒體基質增多→線粒體內部分酶的活性升高→NAD+/NADH的比值下降→功能減弱→活性氧清除酶激活量減少→細胞內活性氧升高【分析】有氧呼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還原氫,同時產生少量的,該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還原氫,同時也產生少量的,該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中,第三階段是還原氫與氧氣在線粒體內膜上結合形成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小問1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氧氣和還原氫結合形成水,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滿足細胞對能量的需求?!拘?動物細胞培養(yǎng)所需要的條件為營養(yǎng)物質、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適宜的氣體環(huán)境和適宜的酸堿度和滲透壓。【小問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高氧組活性氧值比對照組高,說明R細胞高氧模型制備成功;比較高氧組和拮抗劑組結果,高氧組的Ca2+和活性氧量均比對照組高,NAD+/NADH比值比對照組低,而第16頁/19頁拮抗劑組與對照組差別不大,且拮抗劑組的處理為加入能與線粒體鈣通道蛋白結合的拮抗劑后,也置于氧濃度90%的培養(yǎng)箱中,同時結合(4)Ca2+可提高線粒體內部分酶的活性,從而調節(jié)NAD+/NADH的比值,說明Ca2+→NAD+/NADH比值→活性氧,故C正確。【小問4根據(jù)題意Ca2+可提高線粒體內部分酶的活性,從而調節(jié)NAD+/NADH的比值,組蛋白脫乙?;福⊿IPT3)可以激活活性氧清除酶(如SOD2功能的發(fā)揮依賴NAD+,且由表格信息高氧組Ca2+濃度較高,所以高氧導致細胞內活性氧升高的機制為:高氧→Ca2+進入線粒體基質增多→線粒體內部分酶的活性升高→NAD+/NADH的比值下降→功能減弱→活性氧清除酶激活量減少→細胞內活性氧升高。18.1).②.缺口(2)①.黃色粘球菌的膜蛋白②.菌種1③.硫酸銨④.保持整個黃色粘球菌細胞結構完整時(3)②①④③【分析】培養(yǎng)基一般需要含有碳源,氮源,無機鹽、水等,才能提供細菌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分析圖2可知,當保持整個黃色粘球菌細胞結構完整時,黃色粘球菌對4種菌捕食效果最好?!拘?①培養(yǎng)基一般需要含有碳源,氮源,無機鹽、水等,才能提供細菌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故獵物細菌主要為黃色粘球菌提供碳源、氮源、水和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②分析圖1可知,圖1結果說明黃色粘球菌對這四種獵物細菌都有捕食行為,判斷依據(jù)是黃色粘球菌從接種點向外擴散,原本圓形的菌落出現(xiàn)缺口?!拘?從圖2結果可知,實驗結果說明,黃色粘球菌的膜蛋白不會引起4種菌株裂解,分泌蛋白能夠使得菌種1裂解;80℃加熱10min,分泌蛋白的溶菌作用消失,這表明蛋白質參與了溶菌過程,并排除了這種影響是由于硫酸銨所致;當保持整個黃色粘球菌細胞結構完整時,黃色粘球菌對4種菌捕食效果最好?!拘?實驗目的是逐步了解“黃色粘球菌K基因表達的K蛋白參與菌種3的裂解過程”,實驗思路應為:構建K基因缺失突變體并檢測其捕食菌種3的能力、檢測K基因缺失突變體接觸菌種3后是否暫停運動、熒光標記K蛋白,檢測野生型接觸菌種3前后其在細胞中的分布、比較有熒光區(qū)域和無熒光區(qū)域菌種3細胞壁被降解情況,即②①④③。19.1)①.自身免疫②.抗原呈遞2)抑制(3)HIF-1α基因表達的HIF-1α蛋白增加→DC中N蛋白的表達量增加→線粒體活性氧量減少→DC產生TNF-α、IL-6等多種細胞因子減少(4)工程菌無P基因,不能使丙酮酸轉變成醋酸,工程菌含C和L基因,L基因在機體37℃條件下表達L酶,催化丙酮酸轉變?yōu)槿樗??!痉治觥棵庖呤д{會引起三大類疾病: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疾病,過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病都屬于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第17頁/19頁【小問1多發(fā)性硬化癥是自身T細胞識別并攻擊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導致神經細胞髓鞘脫失的腦脊髓炎,屬于自身免疫病。樹突狀細胞(DC)屬于抗原呈遞細胞,具有整合環(huán)境信息并將其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的能力?!拘?敲除DC中的HIF-1α基因導致小鼠的腦脊髓炎更加嚴重,同時伴有T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推測HIF-1α蛋白能抑制DC對T細胞激活作用?!拘?題干信息:乳酸能增加DC中N蛋白的表達量,N蛋白的作用是減少線粒體活性氧量,敲除HIF-1α基因后,乳酸無法增加DC的N蛋白表達量。說明乳酸治療腦脊髓炎的機制部分環(huán)節(jié)為乳酸增加→HIF-1α基因表達的HIF-1α蛋白增加→DC中N蛋白的表達量增加→線粒體活性氧量減少,再根據(jù)信息:活性氧增多能夠驅動DC產生TNF-α、IL-6等多種細胞因子,進而導致T細胞數(shù)量增加,最終加重腦脊髓炎。乳酸治療腦脊髓炎的機制為乳酸增加→HIF-1α基因表達的HIF-1α蛋白增加→DC中N蛋白的表達量增加→線粒體活性氧量減少→DC產生TNF-α、IL-6等多種細胞因子減少→T細胞數(shù)量減少→腦脊髓炎減輕?!拘?敲除了大腸桿菌的P基因,引入了一個含C和L基因的質粒。P基因表達產物是丙酮酸轉變成醋酸的關鍵酶,L基因啟動子是受37℃激活的熱誘導啟動子,工程菌無P基因,不能使丙酮酸轉變成醋酸,工程菌含C和L基因,L基因在機體37℃條件下表達L酶,催化丙酮酸轉變?yōu)槿樗幔怨こ叹谙纼饶軌虍a生大量乳酸。20.1)①.②.N基因(2)重組載體—C侵染成功,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牛津上海版選擇性必修3化學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2物理上冊月考試卷
- 2024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人教新起點八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木托盤加工與組裝業(yè)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納稅擔保與版權保護合同4篇
- 2025年度南京市二手房買賣合同房屋交接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產品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合同4篇
- 鄉(xiāng)村治理中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關系解析
- 2024版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
- 智能護理:人工智能助力的醫(yī)療創(chuàng)新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培訓專題講座
- 5G+教育5G技術在智慧校園教育專網系統(tǒng)的應用
- 服務人員隊伍穩(wěn)定措施
- VI設計輔助圖形設計
- 淺談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與探究 論文
- 2023年全國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管理學原理00054試題及答案新編
- 河北省大學生調研河北社會調查活動項目申請書
- JJG 921-2021環(huán)境振動分析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