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PAGEPAGE1專題18中外結合史(非選擇題部分)年份考點2024年將中外歷史有機結合,引導考生理解“和平與發(fā)展”對世界的重要性、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認識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代表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對于世界的重大意義2023年宋元時期農業(yè)的發(fā)展其它地區(qū)物種在美洲的推廣古代中國商貿(隋唐至兩宋)2022年史學研究方法史料價值府院之爭與張勛復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進程2021年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價值各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中國)2020年“茶”字發(fā)音的傳播史1.(2024年)19.和平與發(fā)展材料一在從以霸權為基礎的舊秩序向以各國合作為基礎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進繁榮的社會正義之上的新秩序的過渡中,存在著導向世界沖突的危機……當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著不同的社會制度。與會國并不認為這種不同構成對穩(wěn)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礙……和平共處的原則,是代替“冷戰(zhàn)”和可能發(fā)生的全面核災禍的唯一的辦法?!恫唤Y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1961)材料二我們必須嘗試超越我們自己的日常爭吵(或談判)去看待危險的長期問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貧困和饑餓仍然在很多地區(qū)肆虐的世界,一個濫用資源而不顧其再生的世界,一個武器生產和銷售超過任何時代的世界……南北之間無論有何不同,分歧有多深刻,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利益。雙方的命運休戚相關。——(世界銀行成立的)國際發(fā)展問題獨立委員會:《北方和南方:爭取生存的綱領》(1980)材料三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新舊問題與復雜矛盾疊加碰撞、交織發(fā)酵……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和諧共生、合作共贏……中華文化以和合理念為精神內核,秉持“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價值取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2023)(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對世界的認識。(2)中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結合所學對材料三加以解釋。2.(2023年)20.柑橘與《橘錄》材料一中國是最早栽培柑橘類果樹的國家之一。宋代,柑橘的產銷擴大。南方出現了溫州、蘇州、荊州和福州等多個柑橘生產中心,有眾多專門販運柑橘的商人。開封的酒肆內有溫柑、金橘等多個品種,臨安有專門售賣柑橘的市場“柑子團”。士大夫喜愛歌詠“橙黃橘綠”,蘇軾自稱“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南宋韓彥直總結了柑橘栽培技術,撰成世界第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將柑橘類果樹分為3大類27種,分述植株、果實、食味和產地等,并介紹了栽培、去病、澆灌、采摘、收藏和入藥等各項環(huán)節(jié)。材料二15世紀以后,中國的甜橙傳入歐洲,哥倫布將其帶到美洲。在甜橙基礎上培育出的臍橙成為美洲重要品種。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奧斯貝克在廣州記錄了當地柑橘品種,并把標本帶回國。19世紀初,英國從廣州引進寬皮柑橘。中國良種的引進,使歐美柑橘從藥用、裝飾轉向食用為主,并形成商品化消費。西班牙在18世紀末就出現了商業(yè)化柑橘種植園。20世紀初,美國植物學家施永格在中國發(fā)現了宜昌橙等耐寒柑橘品種,將其引入美洲,用于改良品種。《橘錄》在歐、美、日均有流傳。1923年,《橘錄》英文版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漢學雜志《通報》上發(fā)表,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為其撰寫引言。世界柑橘業(yè)權威著作《柑橘產業(yè)》也多次引用《橘錄》。(1)概述宋代柑橘產銷擴大的歷史條件。(2)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簡述中國柑橘品種和《橘錄》在世界傳播的影響。3.(2022年)20.華工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十幾萬華工在歐洲戰(zhàn)場從事艱苦工作,數千人獻出了寶貴生命。材料一關于一戰(zhàn)華工的部分研究資料文獻史料①威海市檔案館藏《英國威海衛(wèi)行政公署招募華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②威海市檔案館藏《英國駐濟南領事就勞工問題致英國公使的信》,1916年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英法等國規(guī)定招工各項工資案》,1917年④《中國人力援助戰(zhàn)時法國》,《紐約時報》,1917年⑤威海市檔案館藏《華工出洋歌》,1917年⑥《旅法華工近狀》,《東方雜志》,1917年⑦《大戰(zhàn)中的中國:她在勞力、原材料、軍需品和食物上對協約國的貢獻》,《亞洲》,1917年第8期⑧《華工團二大隊第3902號華工給德國皇帝的信》(譯件),1918年⑨《國王與中國華工軍團》,《英國周刊》,1919年⑩《華工在法與祖國的損益》,《華工周報》,1919年?《在巴黎華工慶祝聯軍的勝利》,《華工周報》,1919年?《英法華工歸國后之處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詳?《招聘護送華工回國沿途照料員章程》(中國駐巴黎總領事館發(fā)布),《旅歐周刊》,1920年?《華工歸國后該怎樣》,《華工雜志》,1920年其他資料?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戰(zhàn)中的英國華工軍團》,《軍事事務》,1976年第3期?徐國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在法華工》,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版材料二探究主題甲華工赴歐的原因乙英法對華工的態(tài)度丙中國社會對華工的關注丁一戰(zhàn)后華工的境遇(1)按史料類型,將材料一中文獻史料進行分類并寫出序號。(2)參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資料,從材料二中任選一個主題,說明選題意義,擬定研究提綱,列出3—5個相關參考資料的序號。要求:選題意義應結合歷史背景,研究提綱應系統清晰,所列參考資料從標題上看應密切聯系主題。4.(2021年)19.“自寫真”15—17世紀,伴隨著中、西方社會的變化,傳統繪畫有了新突破。中國古代自畫像稱為“自寫真”,最早記載于《后漢書》。宋元始有零星作品傳世,但多將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時期,部分士人掙脫“無我”枷鎖,畫中人物也從背景中獨立出來。畫家借助像贊、題記表達自我。蘇州人沈周的自畫像呈現了眼睛、額頭、皺紋和老年斑等更為個性的面部特征。紹興人徐渭在自畫像上寫道,“吾年十歲手植青藤”“流光荏苒,兩鬢如霜”“合作此圖,壽藤亦壽吾”。江南畫家唐寅、陳洪綬等也有自畫像傳世。西方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出現少量自畫像。15世紀以來,意大利人熱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羅馬人定制藝術品以獲得不朽榮譽,自畫像作為一個獨立門類發(fā)展起來。畫家多在宗教、歷史等場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進了制鏡技術,阿爾伯蒂的《論繪畫》分析了數學、幾何學與繪畫的關系,推動了自畫像寫實風格的發(fā)展。畫中人物脫離場景,獨立呈現。丟勒、提香等人繪制了多幅自畫像。丟勒在自畫像上寫道:“我,丟勒,在28歲時用永不褪色的顏料畫下了我自己?!?6、17世紀后,歐洲出現自畫像收藏熱潮,倫勃朗一人就創(chuàng)作了70余幅自畫像,萊奧波爾多·德·美第奇則收藏了79幅自畫像。閱讀材料,提取信息,結合所學,闡釋15-17世紀自畫像的發(fā)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時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5.(2020年)20.“茶”字發(fā)音的傳播史材料一茶起源于中國,漢唐時期即開始對外傳播。在漢語中“茶”有不同的發(fā)音,隨著茶葉海外貿易的擴展,“茶”字的不同發(fā)音傳入亞、非、歐等地。北方以及廣東地區(qū)“茶”字的發(fā)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發(fā)音系統;廈門方言發(fā)音形成今天的tea發(fā)音系統。明清時期,荷蘭、英國主要從廈門進口茶葉。英、荷語言中本無茶葉一詞,于是直接借用廈門發(fā)音,將“茶”讀作tea。材料二“茶”的兩大發(fā)音系統在亞、非、歐三大洲分布示意圖(1)讀上圖,cha與tea發(fā)音系統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qū)?(2)不同發(fā)音系統的形成與茶葉貿易路線有密切關系。結合所學分析不同發(fā)音系統形成的歷史原因。1.(2024·云南·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早在先秦時期,家國同構。自秦漢而下,宗法活動以社會上層貴族為中心展開,魏晉門閥士族是其代表。至隋唐,貴族型家庭制度逐漸瓦解。北宋時,“近世名門鮮克永世”“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一些士大夫成為新宗族組織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帶頭呼吁,以尊祖睦宗為要旨,團結宗親。其他社會階層后來也開始效仿,慢慢地發(fā)展起了一種新的宗族形態(tài)——“平民型宗族”?!幾园鼈ッ瘛蛾懹蔚泥l(xiāng)村世界》材料二
10~16世紀間,中世紀社會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對地位和血統的執(zhí)著是當時的標志之一,法定地位是中世紀歐洲人的身份標志,貴族觀念是這一狀況最明顯的表現。但是,歐洲社會不斷涌現出掌握新財富乃至實力的新貴,他們無法在既有的等級體制中找到容身之處,便向傳統發(fā)起挑戰(zhàn)。他們很快發(fā)展出屬于自己的社會形態(tài)、行會、傳說和團體,使商人的社會身份擁有了新的定義。商人階級的興起幾乎完全是城鎮(zhèn)發(fā)展的結果,商人的出現與這一中世紀歐洲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密不可分。任何地區(qū)的領主都尋求城市的支持,以便對抗國王;而國王則爭取市民的支持,借助他們的財力以打壓勢力過大的屬臣,并因此向城鎮(zhèn)授予特許狀和特權?!幾訹英]J.M.羅伯茨《企鵝全球史·文明的分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內容,簡析宋代出現“平民型宗族”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指出西歐社會的變化,并結合所學內容說明這些變化對歐洲社會發(fā)展的影響。(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分別指出宋代“平民型宗族”和西歐中世紀后期新貴身上體現出的時代特征。2.(2024·北京朝陽·二模)海圖與歷史與海洋密切接觸的人類活動,深刻改變了歷史進程——這一切皆記錄在海洋地圖中。材料一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形圖》,繪出了珠江入海口的南海灣,是中國迄今發(fā)現最早描繪海域的地圖。中國現存最早的航海圖是南宋的《輿地圖》,標注了到東洋日本的海上航線,在當時是世界領先的,但航海功能還沒有從地圖中分離出來。元代的《海道指南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航海專圖。明代的《鄭和航海圖》、《明東西洋航海圖》和《山形水勢圖冊》的繪圖水平也是與世界同步的。中古時期,阿拉伯人繪制的地圖以麥加的方向為地圖上方,歐洲地圖以耶路撒冷為世界中心,中國海圖則直觀而具體地反映了世界的形狀,沒有巨大的變形。材料二圖1:哥倫布伊斯帕尼奧拉島地圖(1492年),圖上標有哥倫布對島嶼的命名“LaEspanola”(也稱海地島)。該圖勾畫出了島嶼北部的海岸線,被認為是唯一留傳下來的出自哥倫布之手的地圖。圖2:特諾奇蒂特蘭城象形墳字地圖(1541年),此圖由最后一批被西班牙人征服的阿茲特克土著祭司繪制,描繪了史實與傳說,記錄下原住民對世界的最后一瞥。地圖分為四格,表明這一地區(qū)由水道分割而成。圖3:東非海岸地圖(局部)(1558年),此圖原載于英國《瑪麗女王地圖集》。英國王室支持率先“開發(fā)”非洲的霍金斯家族,在大西洋上從事海盜式貿易。這些華美的航海圖,也是滴著黑人鮮血的奴役之圖。圖4:果阿港地圖(1596年),該圖出自《旅程:林斯霍頓前往東方或稱葡屬印度的航程,1579—1592》一書。此書的出版打破了葡萄所和西班牙對歐洲前往印度航線的信息壟斷,促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1)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說明中國古代海圖的特點。(2)閱讀材料二、擬定一個主題,并結合四幅海圖反映的歷史信息進行闡述。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論結合,多角度論述,邏輯清晰。3.(2024·北京順義·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梁啟超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中寫道:“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fā)現亞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當維哥達嘉馬(達·伽馬)發(fā)現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則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達嘉馬以后,有無量數之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豈鄭君之罪也。……哥氏(哥倫布)之航海,為覓印度也,印度不得達而開新大陸,是過其希望者也?!粑覈Y域外觀者,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適應于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質則然也。故鄭和之所成就,在明成祖既已躊躇滿志者,然則以后雖有無量數之鄭和,亦若是則已耳。(1)依據材料,指出梁啟超在寫鄭和傳記時采用的史學研究方法。(2)閱讀材料,梁啟超指出了“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達嘉馬以后,有無量數之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這一現象。結合所學,對這一現象進行評析。4.(23-2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據統計,16-19世紀初,西班牙從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銀超過40億比索(14萬余噸)。據研究,其中有約2億比索通過明朝在馬尼拉一帶的貿易站流向了中國,36億比索流向了西歐諸國,其中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國。中國不僅是亞洲納貢貿易體系的中心,而且在整個世界經濟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據重要地位。材料二
(中國)吸食鴉片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把錢花在鴉片上,導致了對其他商品之需求停滯,其后果是市場的普遍萎縮。此外,鴉片的持續(xù)流入引起了白銀的不斷外流。在1828-1836年間,英國人獲取了3,790萬元的白銀……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后期,這種白銀外流的情況最為嚴重,每年約有400萬到500萬元的白銀流出。白銀的枯竭擾亂了國內經濟,震動了市面上白銀與銅錢之間的兌換率。(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任選一條白銀流向路線加以說明并簡析影響。(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談談你對“白銀的枯竭擾亂了國內經濟”這一現象的理解。5.(2024·北京·一模)閱讀材料,憲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紀中后期,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議會通過了多部法律,試圖從立法上來尋求解決途徑。早在1843年,議會就討論通過了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放煙塵的法案,1848年又頒布了第一部改善工業(yè)城鎮(zhèn)環(huán)境的《公共衛(wèi)生法》。1831年政府成立了中央衛(wèi)生委員會,1844年建立了城鎮(zhèn)衛(wèi)生協會,還在各地設立了衛(wèi)生醫(yī)官,負責管理公共衛(wèi)生、城市供水排污、城市規(guī)劃等方面的職責。還有一些社會有識之士也對環(huán)境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英國公共衛(wèi)生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查德威克,他在1842年發(fā)表了調查報告《英國勞動人口衛(wèi)生狀況》,用大量事實說明了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幾浴队I(yè)革命時期的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二
近代中國,環(huán)境污染除局部地區(qū)外,不如發(fā)達國家嚴重。但人口增長過快,農墾活動加劇,自然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北洋政府時期,宋教仁任農林總長期間,曾明定林政方針,嚴禁私伐。不久宋離職,而濫伐樹林的現象仍然嚴重,張謇任農商總長(1913-1915)期間,先后頒布了《森林法》《狩獵法》《造林獎勵條例》。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制定的有關自然資源保護的法律有《森林法》《漁業(yè)法》《狩獵法》《水利法》等。民國時期的環(huán)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幾允惾A《簡論中國近現代環(huán)境保護政策的發(fā)展》(1)根據材料一,分析英國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中國應對環(huán)境問題的策略并分析效果不理想的原因。6.(2024·北京大興·三模)捍衛(wèi)和平、維護和平材料一
締約各國,為增進國際間合作并保持其和平與安全起見,特允承受不從事戰(zhàn)爭之義務,維持各國間公開、公正、榮譽之邦交,嚴格遵守國際公法之規(guī)定,以為今后各國政府間行為之規(guī)范,在有組織之民族間彼此關系中維持正義并恪遵條約上之一切義務……——《國際聯盟盟約》(1919年6月28日列入《凡爾賽條約》第一部)材料二
國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方針,以主要力量“圍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對日本侵略實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國出面調停,幻想依賴國際聯盟迫使日本撤兵。但國聯調查團提出實行國際共管的方案,以犧牲中國來換取英、美、法、日等國共同控制中國東北。日本拒絕這個方案,宣布退出國聯。(1)閱讀以上兩則材料,評述國際聯盟在處理中國問題上的措施。材料三
聯合國之宗旨為:一、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并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于和平之威脅,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和平之破壞;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義及國際法之原則,調整或解決足以破壞和平之國際爭端或情勢?!堵摵蠂鴳椪隆罚?945年6月26日)(2)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談談中國人民如何捍衛(wèi)和平。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結論正確。7.(2024·北京豐臺·二模)中非交往源遠流長材料一
約從11世紀起,中非交往再次走向高潮。東非僧祗城邦國(又稱層檀國,今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開始與中國交往?!端问贰分杏涊d了層檀國派使者持國書來華,宋神宗授予他“保順郎將”封號。中國船舶經由南中國海、紅??傻诌_埃及亞歷山大里亞港。元世祖忽必烈曾派遣使者前往東非馬達加斯加島考察。元代航海家汪大淵曾到非洲,訪問了東非的摩加迪沙等地,其足跡達到南緯九度。這時期,中國輸往非洲的商品中,瓷器取代絲織品,成為最主要的商品,非洲則主要將香料、象牙等輸往中國??脊艑W家在北非、東非沿海以及贊比亞(非洲中南部內陸國)等地發(fā)現宋元陶瓷器的遺址。元代地理學家曾編繪非洲地圖,將非洲畫成倒三角形,畫出了非洲北部有撒哈拉沙漠,南部尖端向著大洋?!幾詮埾蟆豆糯袊c非洲交往的四次高潮》材料二
非洲國家與中國交往事件(部分)1955年周恩來在出席亞非會議期間會見埃及等非洲多國代表1956年中國與埃及建立外交關系,埃及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1958年中國首次提出“支持非洲各國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原則1961年中國與加納簽訂經貿協定,派遣農技專家去加納進行種植活動,并向遭受水災的索馬里提供救濟款和國產藥品1963年中國派出醫(yī)療隊赴阿爾及利亞1965年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總計達到19個1971年在26屆聯大關于中國問題的提案投票中,非洲26國投贊成票1970-1976年中國工程隊援助修建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1)依據材料一,概括宋元時期中國與非洲交往的特點,結合所學分析背景因素。(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析20世紀50—70年代中非友好交往的影響。8.(2024·北京東城·二模)甘地與民族解放材料一
甘地認為,英國用廉價的大工業(yè)紡織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紡織業(yè),從饑餓的農民和手工業(yè)者手中搶走了最后一碗飯。工業(yè)文明導致了損人利己的瘋狂行為,使人精神墮落。甘地發(fā)起了手工紡織運動,提出“紡車輪的每一次轉動,都在紡著和平、善良和仁愛”“可以為印度半饑餓的半失業(yè)的婦女找到工作……并且用這種棉紗來織布給印度人民穿”?!幾耘順渲恰陡实氐霓r村經濟思想及其道德觀》等材料二
20世紀20年代,中國對甘地的報道多是翻譯外國文章,對甘地以贊同、景仰為主。1930年,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二階段開始,中國一些國際問題專家和旅居印度的學者,撰寫大量文章,指出不合作運動中上層只顧自己利益,不同教徒存在矛盾,反英力量分散,無力抵御英國鎮(zhèn)壓。領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發(fā)表文章,呼吁印度無產階級奪取革命領導權,只有“破碎‘非武力抵抗’和改良欺騙,革命才能更擴大的發(fā)展”。九一八事變后,民眾將不抵抗比同于甘地的非暴力。有報刊指出“中國的不抵抗主義仿效甘地非武力抵抗何其相像”。西安事變時,西北軍打出“我們要做中興的少康(夏朝君主),不做亡國的甘地”的標語。1938年,中國報紙報道了甘地捐助中國救護車的消息,稱其“為國際社會向中國表示同情之新例證”。1939年,國民黨《中央日報》發(fā)表《甘地同情我抗戰(zhàn)》,報道甘地呼吁印度全國向“為世界主持正義而戰(zhàn)之中國人民加以救濟”,《新中華報》發(fā)表《可貴的同情——甘地向印人呼吁援助中國人民》一文?!幾蕴莆臋唷陡实貎纱尾缓献鬟\動在當年中國的反響》等(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簡析甘地發(fā)起手工紡織運動的目的。(2)閱讀材料二、解讀20世紀30年代甘地在中國的形象變遷。9.(2024·北京朝陽·一模)現代化之路材料一
在資本主義殖民經濟影響下的國家,從理論上說是獨立的,而且具有國際主權的一切外表,然而它的經濟制度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政治政策,都是受外力支配的?!叭ブ趁瘛眱H存在于形式上。實際上,殖民時代滲透到非洲、拉美社會經濟肌理中的西方工業(yè)、商業(yè)、金融壟斷勢力從未離開。非洲政治領袖恩克魯瑪將其定義為“新殖民主義”。時至今日,“新殖民主義”仍廣泛存在于新興民族國家。材料二
中國式現代化是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指出新興民族國家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2)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說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是如何推進的。專題18中外結合史(非選擇題部分)年份考點2024年將中外歷史有機結合,引導考生理解“和平與發(fā)展”對世界的重要性、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認識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代表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對于世界的重大意義2023年宋元時期農業(yè)的發(fā)展其它地區(qū)物種在美洲的推廣古代中國商貿(隋唐至兩宋)2022年史學研究方法史料價值府院之爭與張勛復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進程2021年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價值各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中國)2020年“茶”字發(fā)音的傳播史1.(2024年)19.和平與發(fā)展材料一在從以霸權為基礎的舊秩序向以各國合作為基礎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進繁榮的社會正義之上的新秩序的過渡中,存在著導向世界沖突的危機……當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著不同的社會制度。與會國并不認為這種不同構成對穩(wěn)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礙……和平共處的原則,是代替“冷戰(zhàn)”和可能發(fā)生的全面核災禍的唯一的辦法?!恫唤Y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1961)材料二我們必須嘗試超越我們自己的日常爭吵(或談判)去看待危險的長期問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貧困和饑餓仍然在很多地區(qū)肆虐的世界,一個濫用資源而不顧其再生的世界,一個武器生產和銷售超過任何時代的世界……南北之間無論有何不同,分歧有多深刻,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利益。雙方的命運休戚相關?!ㄊ澜玢y行成立的)國際發(fā)展問題獨立委員會:《北方和南方:爭取生存的綱領》(1980)材料三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新舊問題與復雜矛盾疊加碰撞、交織發(fā)酵……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和諧共生、合作共贏……中華文化以和合理念為精神內核,秉持“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價值取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2023)(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對世界的認識。(2)中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結合所學對材料三加以解釋。2.(2023年)20.柑橘與《橘錄》材料一中國是最早栽培柑橘類果樹的國家之一。宋代,柑橘的產銷擴大。南方出現了溫州、蘇州、荊州和福州等多個柑橘生產中心,有眾多專門販運柑橘的商人。開封的酒肆內有溫柑、金橘等多個品種,臨安有專門售賣柑橘的市場“柑子團”。士大夫喜愛歌詠“橙黃橘綠”,蘇軾自稱“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南宋韓彥直總結了柑橘栽培技術,撰成世界第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將柑橘類果樹分為3大類27種,分述植株、果實、食味和產地等,并介紹了栽培、去病、澆灌、采摘、收藏和入藥等各項環(huán)節(jié)。材料二15世紀以后,中國的甜橙傳入歐洲,哥倫布將其帶到美洲。在甜橙基礎上培育出的臍橙成為美洲重要品種。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奧斯貝克在廣州記錄了當地柑橘品種,并把標本帶回國。19世紀初,英國從廣州引進寬皮柑橘。中國良種的引進,使歐美柑橘從藥用、裝飾轉向食用為主,并形成商品化消費。西班牙在18世紀末就出現了商業(yè)化柑橘種植園。20世紀初,美國植物學家施永格在中國發(fā)現了宜昌橙等耐寒柑橘品種,將其引入美洲,用于改良品種?!堕黉洝吩跉W、美、日均有流傳。1923年,《橘錄》英文版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漢學雜志《通報》上發(fā)表,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為其撰寫引言。世界柑橘業(yè)權威著作《柑橘產業(yè)》也多次引用《橘錄》。(1)概述宋代柑橘產銷擴大的歷史條件。(2)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簡述中國柑橘品種和《橘錄》在世界傳播的影響。3.(2022年)20.華工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十幾萬華工在歐洲戰(zhàn)場從事艱苦工作,數千人獻出了寶貴生命。材料一關于一戰(zhàn)華工的部分研究資料文獻史料①威海市檔案館藏《英國威海衛(wèi)行政公署招募華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②威海市檔案館藏《英國駐濟南領事就勞工問題致英國公使的信》,1916年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英法等國規(guī)定招工各項工資案》,1917年④《中國人力援助戰(zhàn)時法國》,《紐約時報》,1917年⑤威海市檔案館藏《華工出洋歌》,1917年⑥《旅法華工近狀》,《東方雜志》,1917年⑦《大戰(zhàn)中的中國:她在勞力、原材料、軍需品和食物上對協約國的貢獻》,《亞洲》,1917年第8期⑧《華工團二大隊第3902號華工給德國皇帝的信》(譯件),1918年⑨《國王與中國華工軍團》,《英國周刊》,1919年⑩《華工在法與祖國的損益》,《華工周報》,1919年?《在巴黎華工慶祝聯軍的勝利》,《華工周報》,1919年?《英法華工歸國后之處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詳?《招聘護送華工回國沿途照料員章程》(中國駐巴黎總領事館發(fā)布),《旅歐周刊》,1920年?《華工歸國后該怎樣》,《華工雜志》,1920年其他資料?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戰(zhàn)中的英國華工軍團》,《軍事事務》,1976年第3期?徐國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在法華工》,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版材料二探究主題甲華工赴歐的原因乙英法對華工的態(tài)度丙中國社會對華工的關注丁一戰(zhàn)后華工的境遇(1)按史料類型,將材料一中文獻史料進行分類并寫出序號。(2)參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資料,從材料二中任選一個主題,說明選題意義,擬定研究提綱,列出3—5個相關參考資料的序號。要求:選題意義應結合歷史背景,研究提綱應系統清晰,所列參考資料從標題上看應密切聯系主題。4.(2021年)19.“自寫真”15—17世紀,伴隨著中、西方社會的變化,傳統繪畫有了新突破。中國古代自畫像稱為“自寫真”,最早記載于《后漢書》。宋元始有零星作品傳世,但多將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時期,部分士人掙脫“無我”枷鎖,畫中人物也從背景中獨立出來。畫家借助像贊、題記表達自我。蘇州人沈周的自畫像呈現了眼睛、額頭、皺紋和老年斑等更為個性的面部特征。紹興人徐渭在自畫像上寫道,“吾年十歲手植青藤”“流光荏苒,兩鬢如霜”“合作此圖,壽藤亦壽吾”。江南畫家唐寅、陳洪綬等也有自畫像傳世。西方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出現少量自畫像。15世紀以來,意大利人熱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羅馬人定制藝術品以獲得不朽榮譽,自畫像作為一個獨立門類發(fā)展起來。畫家多在宗教、歷史等場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進了制鏡技術,阿爾伯蒂的《論繪畫》分析了數學、幾何學與繪畫的關系,推動了自畫像寫實風格的發(fā)展。畫中人物脫離場景,獨立呈現。丟勒、提香等人繪制了多幅自畫像。丟勒在自畫像上寫道:“我,丟勒,在28歲時用永不褪色的顏料畫下了我自己。”16、17世紀后,歐洲出現自畫像收藏熱潮,倫勃朗一人就創(chuàng)作了70余幅自畫像,萊奧波爾多·德·美第奇則收藏了79幅自畫像。閱讀材料,提取信息,結合所學,闡釋15-17世紀自畫像的發(fā)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時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5.(2020年)20.“茶”字發(fā)音的傳播史材料一茶起源于中國,漢唐時期即開始對外傳播。在漢語中“茶”有不同的發(fā)音,隨著茶葉海外貿易的擴展,“茶”字的不同發(fā)音傳入亞、非、歐等地。北方以及廣東地區(qū)“茶”字的發(fā)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發(fā)音系統;廈門方言發(fā)音形成今天的tea發(fā)音系統。明清時期,荷蘭、英國主要從廈門進口茶葉。英、荷語言中本無茶葉一詞,于是直接借用廈門發(fā)音,將“茶”讀作tea。材料二“茶”的兩大發(fā)音系統在亞、非、歐三大洲分布示意圖(1)讀上圖,cha與tea發(fā)音系統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qū)?(2)不同發(fā)音系統的形成與茶葉貿易路線有密切關系。結合所學分析不同發(fā)音系統形成的歷史原因。1.(2024·云南·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早在先秦時期,家國同構。自秦漢而下,宗法活動以社會上層貴族為中心展開,魏晉門閥士族是其代表。至隋唐,貴族型家庭制度逐漸瓦解。北宋時,“近世名門鮮克永世”“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一些士大夫成為新宗族組織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帶頭呼吁,以尊祖睦宗為要旨,團結宗親。其他社會階層后來也開始效仿,慢慢地發(fā)展起了一種新的宗族形態(tài)——“平民型宗族”?!幾园鼈ッ瘛蛾懹蔚泥l(xiāng)村世界》材料二
10~16世紀間,中世紀社會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對地位和血統的執(zhí)著是當時的標志之一,法定地位是中世紀歐洲人的身份標志,貴族觀念是這一狀況最明顯的表現。但是,歐洲社會不斷涌現出掌握新財富乃至實力的新貴,他們無法在既有的等級體制中找到容身之處,便向傳統發(fā)起挑戰(zhàn)。他們很快發(fā)展出屬于自己的社會形態(tài)、行會、傳說和團體,使商人的社會身份擁有了新的定義。商人階級的興起幾乎完全是城鎮(zhèn)發(fā)展的結果,商人的出現與這一中世紀歐洲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密不可分。任何地區(qū)的領主都尋求城市的支持,以便對抗國王;而國王則爭取市民的支持,借助他們的財力以打壓勢力過大的屬臣,并因此向城鎮(zhèn)授予特許狀和特權?!幾訹英]J.M.羅伯茨《企鵝全球史·文明的分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內容,簡析宋代出現“平民型宗族”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指出西歐社會的變化,并結合所學內容說明這些變化對歐洲社會發(fā)展的影響。(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分別指出宋代“平民型宗族”和西歐中世紀后期新貴身上體現出的時代特征。2.(2024·北京朝陽·二模)海圖與歷史與海洋密切接觸的人類活動,深刻改變了歷史進程——這一切皆記錄在海洋地圖中。材料一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形圖》,繪出了珠江入海口的南海灣,是中國迄今發(fā)現最早描繪海域的地圖。中國現存最早的航海圖是南宋的《輿地圖》,標注了到東洋日本的海上航線,在當時是世界領先的,但航海功能還沒有從地圖中分離出來。元代的《海道指南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航海專圖。明代的《鄭和航海圖》、《明東西洋航海圖》和《山形水勢圖冊》的繪圖水平也是與世界同步的。中古時期,阿拉伯人繪制的地圖以麥加的方向為地圖上方,歐洲地圖以耶路撒冷為世界中心,中國海圖則直觀而具體地反映了世界的形狀,沒有巨大的變形。材料二圖1:哥倫布伊斯帕尼奧拉島地圖(1492年),圖上標有哥倫布對島嶼的命名“LaEspanola”(也稱海地島)。該圖勾畫出了島嶼北部的海岸線,被認為是唯一留傳下來的出自哥倫布之手的地圖。圖2:特諾奇蒂特蘭城象形墳字地圖(1541年),此圖由最后一批被西班牙人征服的阿茲特克土著祭司繪制,描繪了史實與傳說,記錄下原住民對世界的最后一瞥。地圖分為四格,表明這一地區(qū)由水道分割而成。圖3:東非海岸地圖(局部)(1558年),此圖原載于英國《瑪麗女王地圖集》。英國王室支持率先“開發(fā)”非洲的霍金斯家族,在大西洋上從事海盜式貿易。這些華美的航海圖,也是滴著黑人鮮血的奴役之圖。圖4:果阿港地圖(1596年),該圖出自《旅程:林斯霍頓前往東方或稱葡屬印度的航程,1579—1592》一書。此書的出版打破了葡萄所和西班牙對歐洲前往印度航線的信息壟斷,促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1)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說明中國古代海圖的特點。(2)閱讀材料二、擬定一個主題,并結合四幅海圖反映的歷史信息進行闡述。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論結合,多角度論述,邏輯清晰。3.(2024·北京順義·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梁啟超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中寫道:“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fā)現亞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當維哥達嘉馬(達·伽馬)發(fā)現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則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達嘉馬以后,有無量數之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豈鄭君之罪也。……哥氏(哥倫布)之航海,為覓印度也,印度不得達而開新大陸,是過其希望者也?!粑覈Y域外觀者,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適應于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質則然也。故鄭和之所成就,在明成祖既已躊躇滿志者,然則以后雖有無量數之鄭和,亦若是則已耳。(1)依據材料,指出梁啟超在寫鄭和傳記時采用的史學研究方法。(2)閱讀材料,梁啟超指出了“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達嘉馬以后,有無量數之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這一現象。結合所學,對這一現象進行評析。4.(23-2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據統計,16-19世紀初,西班牙從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銀超過40億比索(14萬余噸)。據研究,其中有約2億比索通過明朝在馬尼拉一帶的貿易站流向了中國,36億比索流向了西歐諸國,其中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國。中國不僅是亞洲納貢貿易體系的中心,而且在整個世界經濟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據重要地位。材料二
(中國)吸食鴉片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把錢花在鴉片上,導致了對其他商品之需求停滯,其后果是市場的普遍萎縮。此外,鴉片的持續(xù)流入引起了白銀的不斷外流。在1828-1836年間,英國人獲取了3,790萬元的白銀……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后期,這種白銀外流的情況最為嚴重,每年約有400萬到500萬元的白銀流出。白銀的枯竭擾亂了國內經濟,震動了市面上白銀與銅錢之間的兌換率。(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任選一條白銀流向路線加以說明并簡析影響。(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談談你對“白銀的枯竭擾亂了國內經濟”這一現象的理解。5.(2024·北京·一模)閱讀材料,憲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紀中后期,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議會通過了多部法律,試圖從立法上來尋求解決途徑。早在1843年,議會就討論通過了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放煙塵的法案,1848年又頒布了第一部改善工業(yè)城鎮(zhèn)環(huán)境的《公共衛(wèi)生法》。1831年政府成立了中央衛(wèi)生委員會,1844年建立了城鎮(zhèn)衛(wèi)生協會,還在各地設立了衛(wèi)生醫(yī)官,負責管理公共衛(wèi)生、城市供水排污、城市規(guī)劃等方面的職責。還有一些社會有識之士也對環(huán)境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英國公共衛(wèi)生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查德威克,他在1842年發(fā)表了調查報告《英國勞動人口衛(wèi)生狀況》,用大量事實說明了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摘編自《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二
近代中國,環(huán)境污染除局部地區(qū)外,不如發(fā)達國家嚴重。但人口增長過快,農墾活動加劇,自然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北洋政府時期,宋教仁任農林總長期間,曾明定林政方針,嚴禁私伐。不久宋離職,而濫伐樹林的現象仍然嚴重,張謇任農商總長(1913-1915)期間,先后頒布了《森林法》《狩獵法》《造林獎勵條例》。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制定的有關自然資源保護的法律有《森林法》《漁業(yè)法》《狩獵法》《水利法》等。民國時期的環(huán)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幾允惾A《簡論中國近現代環(huán)境保護政策的發(fā)展》(1)根據材料一,分析英國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中國應對環(huán)境問題的策略并分析效果不理想的原因。6.(2024·北京大興·三模)捍衛(wèi)和平、維護和平材料一
締約各國,為增進國際間合作并保持其和平與安全起見,特允承受不從事戰(zhàn)爭之義務,維持各國間公開、公正、榮譽之邦交,嚴格遵守國際公法之規(guī)定,以為今后各國政府間行為之規(guī)范,在有組織之民族間彼此關系中維持正義并恪遵條約上之一切義務……——《國際聯盟盟約》(1919年6月28日列入《凡爾賽條約》第一部)材料二
國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方針,以主要力量“圍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對日本侵略實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國出面調停,幻想依賴國際聯盟迫使日本撤兵。但國聯調查團提出實行國際共管的方案,以犧牲中國來換取英、美、法、日等國共同控制中國東北。日本拒絕這個方案,宣布退出國聯。(1)閱讀以上兩則材料,評述國際聯盟在處理中國問題上的措施。材料三
聯合國之宗旨為:一、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并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于和平之威脅,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和平之破壞;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義及國際法之原則,調整或解決足以破壞和平之國際爭端或情勢?!堵摵蠂鴳椪隆罚?945年6月26日)(2)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談談中國人民如何捍衛(wèi)和平。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結論正確。7.(2024·北京豐臺·二模)中非交往源遠流長材料一
約從11世紀起,中非交往再次走向高潮。東非僧祗城邦國(又稱層檀國,今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開始與中國交往?!端问贰分杏涊d了層檀國派使者持國書來華,宋神宗授予他“保順郎將”封號。中國船舶經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食堂原材料供應與質量保證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住房貸款擔保合同范本3篇
- 家居建材行業(yè)廣告總結
- 二零二五年度戶外運動裝備售后維修服務協議3篇
- 二零二五版?zhèn)€人住宅二手房居住權買賣與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二手房交易貸款服務協議2篇
- 2025版租賃合同提前終止及解除后物業(yè)管理責任及費用承擔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字畫藝術品私人定制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安全系統購銷協議3篇
- 食品配送衛(wèi)生安全規(guī)范
- 2025公司借款合同范本借款合同
- 語文-百師聯盟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聯考(五)試題和答案
- 地理-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2024-2025學年度202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和答案
- DeepSeek-V3技術報告介紹
- 中小銀行上云趨勢研究分析報告
- 機電安裝工程安全培訓
- 國家電網招聘2025-企業(yè)文化復習試題含答案
- 洗浴部前臺收銀員崗位職責
- 醫(yī)院物業(yè)服務組織機構及人員的配備、培訓管理方案
- 外觀判定標準
- 江西上饒市2025屆數學高二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