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6 文言文閱讀(課內+課外)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10/wKhkGWdG4KeADKowAAHUPj5jWjU649.jpg)
![專題06 文言文閱讀(課內+課外)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10/wKhkGWdG4KeADKowAAHUPj5jWjU6492.jpg)
![專題06 文言文閱讀(課內+課外)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10/wKhkGWdG4KeADKowAAHUPj5jWjU6493.jpg)
![專題06 文言文閱讀(課內+課外)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10/wKhkGWdG4KeADKowAAHUPj5jWjU6494.jpg)
![專題06 文言文閱讀(課內+課外)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10/wKhkGWdG4KeADKowAAHUPj5jWjU64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文言文閱讀(課內、課外)50題(解析版)溫馨提示:課內文言文19道,課外文言文31道。課內文言文課內文言文(2023下·天津·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桃花源記》一文。完成下面小題。桃花源記陶淵明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雹芗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欲窮其林
窮:貧窮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類C.悉如外人
悉:全、都D.便要還家
要:同“邀”,邀請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使用,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B.土地平曠,屋舍儼然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3.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寫桃林的美好,渲染了神秘氣氛,為下文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B.桃源中人“設酒殺雞作食”款待漁人,是怕漁人回去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C.“漁人”的行蹤是發(fā)現(xiàn)桃花林—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D.本文以虛實相生、亦真亦幻的筆墨,描繪了一幅自由安樂、恬靜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間生活圖景?!敬鸢浮?.A2.B3.B【解析】1.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A.句意: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窮:窮盡,盡頭。故選A。2.考查對古今異義詞的理解。A.古義:鮮艷美麗;今義:味道好;B.古義:平坦開闊;今義:平坦開闊;C.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郵電和運輸業(yè)的統(tǒng)稱;D.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故選B。3.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B.桃源中人“設酒殺雞作食”款待漁人,是表現(xiàn)了桃源人的熱情好客。不是“怕漁人回去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故選B?!军c睛】參考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次漁人)沿著小溪劃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jīng)]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舍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里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里兒來的。(漁人)細致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里,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里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里面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xiàn),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訪的人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桃花源記(節(jié)選)東晉·陶淵明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雹芗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4.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緣溪行
緣:沿著 B.漁人甚異之
異:……感到驚異C.咸來問訊
咸:全,都 D.處處志之
志:標記,記號5.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漁人甚異之
已而之細柳 B.后遂無問津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C.乃不知有漢
乃悟前狼假寐 D.既出,得其船
欲窮其林6.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構思精巧,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敘述了一個曲折有致的故事。B.文章第③段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細節(jié),表現(xiàn)桃源人真誠淳樸、熱情好客的民風。C.“皆嘆惋”表現(xiàn)桃源人對外面的朝代更換、時光流逝的感嘆和惋惜。D.陶淵明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來寄托他美好的社會理想,也表達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答案】4.D5.B6.C【解析】4.本題考查重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詞語解釋時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D.句意:處處都做記號。志:名詞作動詞,做標記,做記號。故選D。5.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代詞,代指桃花源的奇景/動詞,去,往;B.代詞,都是“……的人”;C.副詞,竟然/連詞,才;D.代詞,自己的/代詞,這;故選B。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C.桃源人嘆惋的是外面的人遭受戰(zhàn)亂、生活艱難;故選C。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7.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絕境:困境,險境B.便要還家
要:通“邀”,邀請C.尋病終
尋:隨即,不久D.欣然規(guī)往
規(guī):打算,計劃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忘路之遠近
心樂之B.見漁人,乃大驚
乃記之而去C.后遂無問津者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D.不足為外人道也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9.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構思精巧,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敘述了一個曲折有致的故事。B.陶淵明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現(xiàn)了他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無奈。C.“不足為外人道也”,短短幾個字,卻能表現(xiàn)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D.本文以“忘路之遠近”開篇,到“遂迷,不復得路”結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虛幻?!敬鸢浮?.A8.B9.C【解析】7.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A.句意:率領妻兒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故選A。8.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來分析辨別詞義。A.之:助詞,的/代詞,指代看到的聽到的景物;B.乃:副詞,于是,就/副詞,于是,就;C.者:代詞,……的人/代詞,……的桃核;D.為:介詞,對,向/動詞,做;故選B。9.本題考查C.有誤,“不足為外人道也”幾個字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對眼下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希望外人來打擾破壞的心理;故選C。(2023下·天津·八年級??计谥校╅喿x《小石潭記》,完成下面小題。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0.下面各句加點詞的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A.乃記之而去
去后乃至B.以其境過清
水尤清冽C.為坻,為嶼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D.伐竹取道
不足為外人道也1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A.其岸勢犬牙差互B.潭西南而望C.心樂之D.斗折蛇行,明滅可見12.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的,貌似寫景,重在寫心。B.作者在文章中寫了游魚、陽光和影子,動靜結合,展現(xiàn)生動的面面,目的是表現(xiàn)魚的活躍、可愛。C.作者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D.開頭的心情是快樂的,這從作者“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的描寫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涼憂傷的,這從“寂寥無人,凄神寒骨”的描寫可知?!敬鸢浮?0.A11.C12.B【解析】10.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均譯為:離開;B.凄清/清澈;C.成為/作為;D.道路/說;故選A。1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A.句意: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犬牙:名詞做狀語,像狗的牙齒;B.句意: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西南:名詞做狀語,向西南;C.句意:心里為之高興。樂:意動用法,以……為樂;D.句意:(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斗:名詞做狀語,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故選C。1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B.有誤。作者在文章中寫了游魚、陽光和影子,動靜結合,展現(xiàn)生動的面面,運用側面描寫,表現(xiàn)潭水清澈;故選B?!军c睛】參考譯文;我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為之高興??车怪褡樱_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托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2023下·天津津南·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閱讀《小石潭記》一文,回答問題。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節(jié)選)13.下列加下劃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潭中魚可百許頭(許:許多)B.往來翕忽(翕忽:輕快迅疾的樣子)C.佁然不動(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D.以其境過清(以:因為)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下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下見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B.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似與游者相樂C.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不可久居D.皆若空游無所依
同游者15.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選文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突出表現(xiàn)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huán)境凄清的特點。B.“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描寫潭上青蔥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圍環(huán)境的幽美,與下文“四面竹樹環(huán)合”相呼應。C.選文描寫潭中游魚時動靜結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從動態(tài)上描寫,“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呈現(xiàn)的則是游魚的靜態(tài)美。D.作為一篇描繪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記》抒發(fā)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敬鸢浮?3.A14.C15.C【解析】13.本題考查理解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A.句意為:潭中大約有一百來條魚。許: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在這里可以翻譯成“大約”,而不是“許多”;故選A。14.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清澈/凄清;B.以……為樂,對……感到快樂/逗樂,玩樂;C.都是“能夠”的意思;D.漂游/游玩;故選C。15.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C項,“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是從靜態(tài)上描寫,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意思是: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呈現(xiàn)的則是游魚的動態(tài)美。寫潭中的游魚,把日光、魚影的靜態(tài)描寫和魚的“遠逝”“往來”的動態(tài)描寫結合起來,側面表現(xiàn)出潭水的清澈純凈,明麗的陽光透過清澈的潭水,陽光和潭水交融在一起。在動靜交替中,以魚的歡樂襯托游人的歡樂。故選C。(2023下·天津東麗·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閱讀課內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潭中魚可(大約)百許 B.水尤清冽(清澈)C.往來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D.悄愴(憂傷的樣子)幽邃17.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心樂之 B.斗折蛇行C.其岸勢犬牙差互 D.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18.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采用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環(huán)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筆墨經(jīng)濟,語言優(yōu)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從各個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動。D.本文所寫景物,透出作者與同游人的高興愉悅的心情?!敬鸢浮?6.B17.A18.D【解析】16.本題考查詞語解釋。B.句意:潭水格外清涼。清冽,清涼。故選B。17.本題考查詞語活用。A.樂,意動用法,以……為樂,對……感到快樂;B.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一樣,像蛇一樣;C.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D.名詞作狀語,向西;故選A。1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D.“透出作者與同游人的高興愉悅的心情”錯誤,文章生動地描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芙和靜穆,抒發(fā)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樂是表象,憂是實質。故選D。19.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問題。核舟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肩。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段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嘗貽余核舟一
貽:贈B.其兩膝相比者
比:比較C.絕類彌勒
類:像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挑選(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能以徑寸之木
以其境過清B.中軒敝者為艙
不足為外人道也C.左臂掛念珠倚之
水陸草木之花D.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思而不學則殆(3)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核舟生動再現(xiàn)了“大蘇泛赤壁”的場景,雕刻技藝高超,令人贊嘆。B.文章介紹核舟主體時,按照船艙、船頭、船尾、船背的順序依次說明。C.“舟子”的神情、動作頗顯嚴肅緊張,與船頭三人的情態(tài)遙相呼應。D.這既是一篇簡潔、嚴謹?shù)恼f明文,更是一篇氣韻生動的藝術美文。【答案】(1)B(2)D(3)C【詳解】(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A.句意為: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貽:贈;B.句意為: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比:靠近;C.句意為:像極了彌勒佛。類:像;D.句意為:原來是挑選了一個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簡,通“揀”,挑選;故選B。(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A.用,拿/因為;B.當作,作為/對,向;C.代詞/助詞,的;D.都是表轉折,但是;故選D。(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C.兩個舟子神情各異,一個悠閑自在,另一個神情肅穆,是因為在專注的聽茶聲,刻畫了他的鬧中取靜,安寧祥和,“頗顯嚴肅緊張”理解有誤。故選C?!军c睛】參考譯文明朝(有一個)有特殊技藝(技藝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還有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部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的情形)。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字的凹處。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蘇軾),佛?。ㄌK軾的好友)位于右邊,魯直(黃庭堅)位于左邊。蘇東坡,黃庭堅共同看著一幅書畫長卷。蘇東坡右手拿著卷的右端,左手輕按在魯直的背上。魯直左手拿著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些什么。蘇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身子都)略微側斜,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袒著胸脯,露出乳頭,抬頭仰望,神情和蘇東坡、魯直不相類似。佛印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豎著他的左膝,靠在左膝上,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來。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名撐船的人。位于右邊的撐船者梳著椎形發(fā)髻,仰著臉,左手倚著一根橫木上,右手扳著右腳趾頭,好像在大聲呼喊的樣子。在左邊的人右手拿著一把蒲葵扇,左手輕按著火爐,爐上有一把水壺,那個人的眼光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船的背面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筆畫像蚊子的腳一樣細小,筆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一枚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傆嬕粭l船,刻了五個人,八扇窗戶,箬竹葉做的船篷,做的船槳,做的爐子,做的茶壺,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對聯(lián)、題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計三十四個??墒怯嬎闼拈L度,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哈哈!技藝也真是神奇啊!課外文言文課外文言文(2023下·天津東麗·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問題。游小盤谷記梅曾亮江寧府城,其西北包盧龍山而止。余嘗求小盤谷,至其地,土人或曰無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廠狹如一,探之不可窮。聞犬聲,乃急赴之,卒不見人。熟五斗米頃①,行抵寺,曰歸云堂。土田寬舒,居民以桂為業(yè)。寺傍有草徑甚微,南出之,乃墜大谷。四山皆大桂樹,隨山陂陀②。其狀若仰大盂,空響內貯,謦欬③不得他逸,寂寥無聲,而耳聽常滿。淵水積焉,盡山麓而止。由寺北行,至盧龍山,其中阬谷洼?、?,若井灶齦腭⑤之狀?;蛟唬骸斑z老所避兵者⑥,三十六茅庵⑦,七十二團瓢⑧,皆當其地?!比涨夷海说巧窖嵌鴼w。瞑色下積,月光布其上。俯視萬影摩蕩⑨,若魚龍起伏波浪中。諸人皆曰:“此萬竹蔽天處也。所謂小盤谷,殆近之矣?!蓖握?,侯振廷舅氏、管君異之、馬君湘帆、歐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咀⑨尅竣偈煳宥访醉暎杭s莫走了可以煮熟五斗米的時間。②陂陀:傾斜不平的樣子。③謦欬:咳嗽。④洼?。喊纪共黄降臉幼?。⑤齦腭:文中是高低交接的意思。⑥遺老所避兵者:清兵南下時,明朝遺民逃往深山避兵之處。⑦茅庵:草屋。⑧團瓢:圓形草屋。⑨摩蕩:蕩漾。20.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1)余嘗求小盤谷
嘗:(2)乃登山循城而歸
乃:21.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寺傍有草徑甚微,南出之,乃墜大谷。22.用自己的話說說梅曾亮一行人游小盤谷的行蹤?!敬鸢浮?0.(1)曾經(jīng)。(2)于是,就21.寺旁有一條小小草徑,向南伸出,便下垂到大谷。22.從江寧府城出發(fā),經(jīng)過小盤谷,到達歸云堂寺院,寺旁南面,有一個形狀像大缽仰天的大谷,再從寺院朝北走,來到盧龍山,傍晚登山循城而歸。【解析】2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我曾經(jīng)去探訪過小盤谷。嘗,曾經(jīng)。(2)句意:于是登山循城而歸。乃,于是。21.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重點詞語:傍,旁邊;南,向南;出之,伸展;墜,下垂。2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可以根據(jù)原文地點的轉換來判定?!敖瓕幐牵湮鞅卑R龍山而止”明確出發(fā)地點是江寧府城;“五斗米頃,行抵寺,日歸云堂”明確首先經(jīng)過歸云堂;“由寺北行,至盧龍山”明確然后北行到盧龍山;“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歸”明確最后下山回到出發(fā)點。據(jù)此總結作答即可。【點睛】參考譯文:江寧府城,它的西北面被盧龍山包圍而止。我曾經(jīng)去探訪過小盤谷,到了那里,當?shù)赜械娜藚s說沒有這地方;但見萬竹蔽天,歧路很多,曲折廣狹卻相同,順路尋求也見不到盡頭。忽聽得犬吠聲,急忙趕去,終不見人。約摸走了可以煮熟五斗米的時間,到一寺院,叫歸云堂。土田寬舒,居民以種桂樹為職業(yè)。寺旁有一條小小草徑,向南一伸,便下垂大谷。四面山上都是大桂樹,山沿崖傾斜,形狀象大缽仰天,空響積貯其中,咳嗽之聲也不能泄散,在寂寥無聲中,耳邊卻常常聽到嗡嗡嗡的聲音。深潭中的積水,一直貫注到山腳。從寺院朝北走,走到盧龍山,山中的坑谷凹凹凸凸,像井灶那樣高低相接。有人說:“這是明代遺老避兵火之地,所謂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團瓢該是在這里。”到了傍晚,于是登山循城而歸。這時暮色下密,月光遍布其上,低頭看去,只見萬影蕩漾,像魚龍起伏于波浪中。同行的人都說:“這是萬竹蔽天的地方呀!所謂小盤谷,大概就是了吧。”同游的人,有舅父侯振廷,朋友管異之、馬湘帆,學生歐岳庵,弟弟念勤,連我共六人。(2023上·天津津南·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楊業(yè),并州太原人。業(yè)練習攻戰(zhàn),以驍勇聞,屢立戰(zhàn)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代①北苦寒,士卒多服氈罽②,業(yè)但挾纊③,露坐治軍事,傍不設火。侍者殆④僵仆而業(yè)怡然無寒色。朔州之敗,麾下尚百余人,業(yè)謂曰:“與我俱死無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還報天子。”眾皆感泣不肯去。業(yè)既沒,太宗聞之痛惜甚,曰:“求之古人,何以加此!”(節(jié)選自《宋史》)【注釋】①代:地方名。②氈罽(jì)毛織品。③纊(kuànɡ):絲綿絮。④殆:幾乎。23.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1)與我俱死無益也
益:(2)太宗聞之痛惜甚
聞:2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眾皆感泣不肯去。25.結合選文,說說太宗為何對楊業(yè)有“求之古人,何以加此”這樣高的評價?!敬鸢浮?3.好處聽說24.眾人都感動得哭了,不肯離去。25.楊業(yè)屢立戰(zhàn)功,所到之處克敵獲勝,可看出他驍勇善戰(zhàn);在代北苦寒之地,他作為統(tǒng)帥關愛士卒,讓士兵穿毛制品的衣物,自己只是披著綿制的衣物,忍受嚴寒艱苦;朔州戰(zhàn)敗時,楊業(yè)體諒士卒多有家眷,讓大家先離開,可看出他體恤士卒?!窘馕觥?3.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你們和我一起死,對你們沒有好處。益:好處;(2)句意:楊業(yè)去世后,太宗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遺憾。聞:聽說。24.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皆,都;感泣,感動得哭了;去,離開。25.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從“業(yè)練習攻戰(zhàn),以驍勇聞,屢立戰(zhàn)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可知,楊業(yè)屢立戰(zhàn)功,所到之處克敵獲勝,可看出他驍勇善戰(zhàn);從“業(yè)但挾纊,露坐治軍事,傍不設火”,可以看出楊業(yè)肯吃苦,他作為統(tǒng)帥關愛士卒,讓士兵穿毛制品的衣物,自己只是披著綿制的衣物,忍受嚴寒艱苦;從“與我俱死無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還報天子”可知,朔州戰(zhàn)敗時楊業(yè)體諒士卒多有家眷,讓大家先離開,可看出他體恤士卒。所以,宋太宗評價楊業(yè)“求之古人,何以加此”。【點睛】參考譯文:楊業(yè)是并州太原人。他經(jīng)常練習作戰(zhàn),并憑勇猛矯健而聞名,在戰(zhàn)爭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戰(zhàn)必勝,北漢人都稱他為“楊無敵”。雍熙三年間,他帶兵向北出征,代這個地方環(huán)境艱苦且寒冷,士兵多穿著毛織品,楊業(yè)只是披著絲棉絮,坐在地上治理軍事,旁邊也沒有點火把取暖。侍奉的人幾乎都懂得蜷縮在一起,但是楊業(yè)神色安然絲毫沒有露出寒冷的臉色。朔州戰(zhàn)爭失敗之后,他部下還剩下幾百人,楊業(yè)對他們說:“你們和我一起死,對你們沒有好處,你們還有父母妻兒,你們可以回去了,報告天子?!贝蠹叶纪纯蘖魈椴豢想x開。楊業(yè)去世后,太宗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遺憾,說:“即使拿古人與他相比,也沒有人能超過他!”(2023下·天津·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衛(wèi)南之戰(zhàn)澤①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驅云②前有敵營,澤揮眾直前與戰(zhàn),敗之。轉戰(zhàn)而東,敵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戰(zhàn)死,前后皆敵壘。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shù)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人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出兵?!咀⑨尅竣贊桑鹤跐桑纤沃目菇饘㈩I。②云:報告。③生兵:新兵。26.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1)前后皆敵壘
皆:(2)乃暮徙其軍
暮:27.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來。28.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宗澤在衛(wèi)南之戰(zhàn)中取勝的原因?!敬鸢浮?6.(1)都,全(2)傍晚27.宗澤估計敵人人數(shù)比自己多十倍,今日一戰(zhàn)而退卻,這種形勢下(敵人)必定會再來。28.善于鼓舞士氣,又能審時度勢靈活用兵。(意思對即可)【解析】26.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1)句意為:前后都是敵人的營壘。皆:都,全。(2)句意為:于是趁黑夜將軍隊轉移。暮:日落時,傍晚。27.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本句重點詞有:計:估計;于:比;卻:退卻;復:再。28.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解答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通過具體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根據(jù)“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笨芍?,宗澤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氣。這一點從后文“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shù)千級”可以得到印證;根據(jù)“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來”可知,他善于判斷戰(zhàn)場上的形勢,用兵靈活。這一點從后文“金人夜至,得空營”可以得到印證。據(jù)此總結作答即可?!军c睛】參考譯文:宗澤領兵到達衛(wèi)南,考慮到自己將孤兵少,不深入敵營不能取得成功。先鋒官回報說前面有敵營,宗澤指揮士兵徑直向前與敵人接戰(zhàn),將敵人打敗。他又領兵向東轉戰(zhàn),敵人不斷派兵增援,王孝忠戰(zhàn)死,前后都是敵人的營壘。宗澤下令說:“現(xiàn)在進退都是一死,我們不能不死里求生?!笔勘揽倳凰?,全都以一當百,斬殺敵人數(shù)千。金人大敗,后退幾十里。宗澤估計敵人比自己兵力強十多倍,今天一戰(zhàn)而出其不意,他們勢必會再來。假如金軍騎兵全部出動夜襲我軍,就危險了。于是趁黑夜將軍隊轉移。金人當晚到達,只剩下一座空營,非常驚恐,從此開始害怕宗澤,不敢再出兵了。(2023下·天津·八年級??计谥校╅喿x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周豐,字維城,其先紹興人也,有貲①。父曰重章,火災蕩其家,流寓富陽。抑郁無聊,不問生產(chǎn),遂大困,尋死富陽。豐為兒時,當天寒,父中夜自外歸,輒引父足懷中以臥。十余歲,父既卒,學賈②。晨有老人過肆,與之語,奇之,立許字③以女。豐事母,起坐行步,嘗先得其所欲,飲食必親視,然后進。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視問輒去,去少頃,即又至。母脫④有不當意,或端坐不語,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節(jié)選自《周維城傳》,有刪改)【注釋】①貲:財貨。②賈:做買賣。③字:女子許嫁。④脫:偶爾。2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尋死富陽
尋:(2)與之語,奇之
奇:30.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父中夜自外歸,輒引父足懷中以臥。31.選文除了寫周豐與父親的故事外,還寫了哪兩個故事?表現(xiàn)周豐是個怎樣的人?【答案】29.不久認為……奇異30.父親半夜從外面回來,他總是把父親的腳抱在懷里。31.老人要將女兒嫁給他;侍奉自己的母親。他是一個孝順的人?!窘馕觥?9.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句意:不久死于富陽。尋:不久;(2)句意:和他交談,認為他奇異出眾。奇:認為……奇異。30.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自,從;輒,總是。31.本題考查內容概括及人物形象。根據(jù)“晨有老人過肆,與之語,奇之,立許字以女”可概括事件:老人要將女兒嫁給他;根據(jù)“豐事母,起坐行步,嘗先得其所欲”等語句可概括為:侍奉自己的母親。根據(jù)“飲食必親視,然后進。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視問輒去,去少頃,即又至。母脫有不當意,或端坐不語,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可知,周豐悉心照顧自己的母親,即便事務繁重也會時常去看望母親;可見其孝順?!军c睛】參考譯文:周豐,字維城,他的祖先是紹興人,有錢財。父親名叫周重章,火災燒光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陽居住下來,心情壓抑煩悶,不過問家中的生計,于是極端困頓,不久死于富陽。周豐幼年時,每當天氣寒冷,父親半夜從外面回來,他就總是拉過來父親的腳抱在懷里來睡覺。十多歲,父親已經(jīng)死了,他學著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過他的店鋪,和他交談,認為他奇異出眾,立刻把女兒許配給他。周豐侍奉母親,母親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親想要怎樣;母親的飲食他一定要親眼看過,這樣以后才送到母親面前。事務雖然繁重,他一定會時時到母親房里看望問候才離開,離開一會兒,就又會到母親身邊察視。母親倘有不如意,或者坐著不說話,周豐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樣子像是無處容身??吹侥赣H的臉色和悅了,才非常歡喜;又待很長時間,這樣以后才退下去。(2023下·天津津南·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劉恕好學劉恕①,字道原,筠州人。恕求書不遠數(shù)百里,身就之讀且抄,殆忘寢食。與司馬光游萬安山,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終,歸驗舊史,信然。宋次道②知亳州③,家多書,恕枉道④借覽。次道日具饌⑤為主人禮,恕曰:“此非吾所為來也,殊廢吾事?!毕とブ?。獨閉閣,晝夜口誦手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選自《宋史》,有刪改)【注】①劉恕:《資治通鑒》副主編之一。②宋次道:北宋人,官至龍圖閣大學士,家中藏書多。③知亳州:任亳州知州。④枉道:繞道。⑤饌:飯食。3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⑴與司馬光游萬安山
與:⑵盡其書而去
去:33.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獨閉閣,晝夜口誦手抄。34.結合選文,簡要總結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劉恕對讀書的熱愛?!敬鸢浮?2.⑴和……一起
⑵離開33.(劉恕)獨自一人關在書房里,白天黑夜誦讀和抄寫書籍。34.不遠百里求學,幾乎廢寢忘食;博覽群書,對別人不知道名字的歷史人物也了如指掌;到宋次道家中借閱書籍,拒絕了主人準備的佳肴,埋頭讀書?!窘馕觥?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和司馬光一起游萬安山。與:和……一起。(2)句意為:看完了他家的書然后離開了。去:離開。33.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重點的詞有“閉閣(關在書房里)”“誦(誦讀)”等。34.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恕求書不遠數(shù)百里,身就之讀且抄,殆忘寢食”寫他不遠百里求學,幾乎廢寢忘食;“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終,歸驗舊史,信然”寫他博覽群書,對別人不知道名字的歷史人物也了如指掌;“此非吾所為來也,殊廢吾事”“悉去之。獨閉閣,晝夜口誦手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寫他到宋次道家中借閱書籍,拒絕了主人準備的佳肴,埋頭讀書?!军c睛】參考譯文:劉恕,字道原,筠州人。劉恕為了得到書來讀,即使跑幾百里路也不怕遠,親自接近書,一邊讀一邊摘抄,幾乎廢寢忘食。(一次,)和司馬光一起游萬安山,路旁有石碑,讀上面的字,知道是五代的一位將軍,人們不熟悉他的名字,劉恕能夠說出他的生平事跡,回去后查驗過去的史書,確實如劉恕所說。宋次道任亳州太守時,家里有很多藏書。劉恕繞道去他家里借閱。宋次道每天為他準備美食顯示主人的禮節(jié),劉恕說:“這不是我來你家的目的,還會耽誤我的事情。”于是把這些禮節(jié)都去除了。劉恕獨自一人關在書房里,天黑夜誦讀和抄寫書籍。他在宋次道家住了十多天,看完了他家的書然后離開了。閱讀下面的課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記九溪十八澗林紓過龍井山數(shù)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發(fā)源于楊梅塢。余之溯溪,則自龍井始。溪流道萬山中山不峭而塹①踵趾錯互蒼碧莫辨途徑。沿溪取道,東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②得路。水之未入溪號皆曰澗。澗以十八,數(shù)倍于九也。余遇澗即止。過澗之水必有大石亙其流水石沖激蒲藻交舞。溪身廣四五尺,淺者沮洳③,由草中行。其稍深者,雖渟蓄④猶見沙石。其山多茶樹,多楓葉,多松。過小石橋,向理安寺路,石尤詭異。春籜⑤始解,攢動巖頂,如老人晞發(fā)⑥。怪石折疊,隱起山腹,若櫥,若幾,若函書⑦狀。即林表望之,滃然⑧帶云氣。杜鵑作花,點綴山路。巖日翳吐⑨。出山已亭午矣。時光緒已亥三月六日。同游者,達縣吳小村、長樂高鳳岐、錢塘邵伯。[注釋]①塹:本指壕溝,這里指山的溝壑。②旋:立即,不久。③沮洳(jùrù):由腐爛植物埋在地下而形成的泥沼。④渟蓄:水積聚而不流,形成水潭。渟(tíng),水停止不動。⑤籜(tuò):包在竹筍外面的筍殼。⑥晞發(fā):把洗凈的頭發(fā)披散曬干。⑦函書:封套的書。⑧滃(wěng)然:云氣涌起的樣子。⑨翳:遮蔽。35.請你用“/”給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三處)過澗之水必有大石亙其流水石沖激蒲藻交舞。36.這篇游記的線索是什么?37.抄寫文中的一處比喻句,并作賞析?!敬鸢浮?5.過澗之水/必有大石亙其流/水石沖激/蒲藻交舞。36.作者的游蹤(溯溪的所見所感)37.示例1:“溪流道萬山中,山不峭而塹,踵趾錯互,蒼碧莫辨途徑。”這句話用“踵趾錯互”比喻九溪十八澗山腳交錯、溝壑縱橫的地貌,形象、直觀。示例2:“春籜始解,攢動巖頂,如老人晞發(fā)?!边@句話比喻竹筍破殼而出,筍殼披散,像頭發(fā)稀疏的老人洗發(fā)后晾曬的情景,生動、形象。示例3:“怪石折疊,隱起山腹,若櫥,若幾,若函書狀?!边@句話比喻“九溪十八澗”的怪石像櫥柜、像幾案、像封套的書冊,形狀各異,形象可感?!窘馕觥?5.本題考查斷句。這句話意思是:流過山澗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塊橫阻在中間。流水和石塊撞激,使水面的水草來往舞動。據(jù)此,可斷句為:過澗之水/必有大石亙其流/水石沖激/蒲藻交舞。36.本題考查線索。結合文中“過龍井山數(shù)里……九溪之北流也……沿溪取道……余遇澗即止”“其山多茶樹,……過小石橋,向理安寺路……即林表望之,滃然帶云氣……出山已亭午矣”分析可知,作者過龍井山,見到清流。后沿這條溪流上行、找山路、往上走,遇到澗就停下細看。后來到了山上,走過了小石橋,通向安理寺路上,巖石更加怪異。最后走出山坳,已經(jīng)是中午了。可見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寫出了游溯溪的所見所感,線索是作者的游蹤。37.本題考查賞析比喻句。示例1:“溪流道萬山中,山不峭而塹,踵趾錯互,蒼碧莫辨途徑。”意思是:溪流是流經(jīng)萬山叢中而來的,這些山并不陡峭卻很多溝壑,山腳相互交叉,樹木叢生,茂盛蒼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徑。用“踵趾錯互”比喻九溪十八澗“山并不陡峭卻很多溝壑,山腳相互交叉”的地貌,形象、直觀,使人如臨其境。示例2:“春籜始解,攢動巖頂,如老人晞發(fā)?!币馑际牵捍汗S開始脫殼,在巖頂上隨風擺動,像是老人稀稀的頭發(fā)。將竹筍破殼而出比作頭發(fā)稀疏的老人洗發(fā)后晾曬的情景,生動、形象可感。示例3:“怪石折疊,隱起山腹,若櫥,若幾,若函書狀?!币馑际牵汗质刂丿B疊,在山腰隱現(xiàn),像櫥,像桌子,又像一函書的形狀。將“九溪十八澗”的怪石比作“櫥柜、幾案、封套的書冊”,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怪石形狀各異的特點?!军c睛】參考譯文:過龍井山再走幾里路,一股清涼澄澈的溪流映入眼簾,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發(fā)源于楊梅塢。我沿這條溪流上行,是從龍井開始的。溪流是流經(jīng)萬山叢中而來的,這些山并不陡峭卻很多溝壑,山腳相互交叉,樹木叢生,茂盛蒼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徑。沿著溪流找山路,看見東邊又看不見西邊;前面像是路阻斷了,走上去卻發(fā)現(xiàn)有路。凡是水沒有流進溪的都叫做澗,一共有十八條澗,是九的兩倍。我往上走,遇到澗就停下細看。流過山澗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塊橫阻在中間。流水和石塊撞激,使水面的水草來往舞動。溪流寬有四五尺,水淺的地方是淺灘,水從草叢中流過去;稍深一點的地方,雖然水積得深,但還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山上茶樹多,楓樹多,松樹多。走過了小石橋,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巖石更加怪異。春筍開始脫殼,在巖頂上隨風擺動,像是老人稀稀的頭發(fā)。怪石重重疊疊,在山腰隱現(xiàn),像櫥,像桌子,又像一函書的形狀。向樹林頂上望去,淡淡地罩著云氣。杜鵑花正盛開,點綴著山路。太陽一時被巖石遮住一時又露面。我們走出山坳,已經(jīng)是中午了。這次游覽是在光緒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達縣人吳小村,長樂人高鳳岐、錢塘人邵伯炅。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右溪記(節(jié)選)唐·元結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①兩岸,悉皆怪石,欹嵌②盤曲,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則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咀⑨尅竣俚郑簱襞?。②欹嵌(qī):石塊傾斜嵌疊的樣子。③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隱者和歸隱的官宦。38.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畫兩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3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曲,不可名狀。40.本文以清麗的語言勾勒出右溪美景?!扒辶饔|石,洄懸激注”運用①(手法),“佳木異竹,垂陰相蔭”運用②(手法),共同寫出水③的特點?!敬鸢浮?8.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39.示例: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巖石,(兩岸)全是一些奇石,(這些石頭)傾斜嵌疊、盤曲回旋,姿態(tài)奇特,無法說出它們的形狀。40.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清澈【解析】38.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這句話意思是:如果在人煙輳集的地方,也可成為城市居民游覽的勝地,和愛清靜者休憩的園林?!霸谌碎g”做狀語,“則”是連詞,故“在人間”和“則”之間應斷開,“都邑之勝境”和“靜者之林亭”二者是并列關系,中間應斷開;所以可斷句為: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39.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詞語:抵,擊拍;悉皆,都是;敧嵌,石塊錯斜嵌插溪岸的樣子;盤屈,怪石隨著溪岸彎曲曲折的樣子;名,說出。40.考查寫作手法和內容理解。“清流觸石,洄懸激注”,描寫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巖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觸石濺起高高的浪花,激蕩傾注。這是正面描寫,描寫出右溪水流湍急、清澈的特點。“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描寫岸邊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陰影互相掩映。這是側面描寫,突出右溪水流清澈的特點。據(jù)此總結作答即可。【點睛】參考譯文: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條小溪。小溪向南流幾十步的距離,就匯入營溪。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巖石,兩邊岸邊全是一些奇石,這些石頭有的傾斜嵌疊,有的盤曲回旋,無法用言語形容它們的狀態(tài)。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巖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觸石濺起高高的浪花,激蕩傾注;岸邊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陰影互相掩映。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間田野,就是很適合避世隱居的人和隱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煙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為都會城鎮(zhèn)居民游覽的勝地,喜好清凈的人休憩的園林。但是自從設置道州以來,至今也沒有人來欣賞和關愛它;我在溪水邊走來走去,為它而惋惜!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羊續(xù),字興祖,太山平陽人也。續(xù)以忠臣子孫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將軍竇武府①,四遷為廬江太守……賊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②,百姓歡服。續(xù)常敝衣薄食,車馬贏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xù)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之,續(xù)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續(xù)妻后攜子秘俱往郡舍。續(xù)閉門不內,妻欲自將秘行。其資藏惟有布衾、敞祗裯③,鹽、麥數(shù)斛而已。續(xù)謂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資爾母乎?”使與母俱歸。(節(jié)選自《后漢書?羊續(xù)傳》)【注釋】①辟大將軍竇武府:在大將軍竇武手下任職。②候民病利:為百姓興利除害。③敞袛裯:破舊的短衣服。41.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畫一處)續(xù)妻后攜子秘俱往郡舍4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吾自奉若此,何以資爾母乎?43.在古代,謚號是指社會地位較高人物去世,后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文中羊續(xù)的謚號為“簡”,按照《謚法解》的解釋“一德不懈曰簡”。請結合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談談“簡”這個謚號評價羊續(xù)是否恰當,說明理由。【答案】41.續(xù)妻后攜子秘/俱往郡舍42.示例一:我自己生活就像這個樣子,用什么養(yǎng)活你的母親呢?示例二:我自己像這樣生活,憑什么養(yǎng)活你的母親呢?43.用“簡”作為謚號評價羊續(xù)是恰當?shù)?。本文通過寫羊續(xù)穿破舊的衣服,吃粗茶淡飯,出行的車馬破敗,可以看出羊續(xù)是一位清正廉潔、簡樸節(jié)約的官員。羊續(xù)始終秉持這一品德,這就是“一德不懈”?!窘馕觥?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句話的意思是:羊續(xù)的妻子和兒子羊秘一同來到郡中官邸找他。“俱往郡舍”是前面他妻子和兒子的動作,故“俱”前面停一下。故斷句為:續(xù)妻后攜子秘/俱往郡舍。4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注意句中的關鍵詞。重點字詞:若此,像這樣;何以,以何,用什么;爾,你的。4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昂啞钡囊馑际牵汉唵危啙?。在這里形容羊續(xù)清正廉潔,生活簡樸是恰當?shù)模灾欣砑纯伞J纠河谩昂啞弊鳛橹u號評價羊續(xù)是恰當?shù)?。本文通過寫羊續(xù)把魚懸掛在中庭來拒絕下屬的贈送,家中沒有資產(chǎn)來養(yǎng)活妻子兒子,可以看出羊續(xù)具有清正廉潔、正直無私的美德。羊續(xù)以廉潔無私為美德,貫穿自己的言行,這就是“一德不懈”?!军c睛】參考譯文:羊續(xù),字興祖,太山平陽人。羊續(xù)因為是忠臣子孫受拜郎中,離任后,被征辟至大將軍竇武的幕府任官。經(jīng)四次升遷擔任廬江太守……賊人清剿平定之后,羊續(xù)在郡中頒布政令,為百姓興利除害,百姓都歡悅佩服。常常身穿破舊的衣服,吃簡單的飯食,乘用的車馬也很簡陋。府丞曾向他貢獻活魚,羊續(xù)收下后卻懸掛在庭院之中,府丞后來又向他獻魚,羊續(xù)便把先前懸掛的那些魚拿給他看,來杜絕他以后再獻的念頭。羊續(xù)的妻子和兒子羊秘一同來到郡中官邸找他,羊續(xù)卻拒之門外,他的妻子只好帶著羊秘回去。羊續(xù)所有物品只有布制的被褥、破舊的短衣,數(shù)斛鹽和麥而已。羊續(xù)對兒子羊秘說:“我自己用的東西只有這些,(如果你們住在我這里,我)用什么來養(yǎng)活你的母親呢?”就讓羊秘和他的母親一起回家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劉寵任會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為將作大匠①。山陰縣有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間出,人赍③百錢以送寵,曰:“山谷鄙人,未嘗識朝政。他守時,吏索求民間,至夜不絕,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睂櫾唬骸拔嶂文芗肮孕??父老辛苦!”叟奉以錢,寵不能辭,遂各選一錢受之。(選自《資治通鑒》,有刪改)注釋:①將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員,②若耶:山名,③赍(jī):攜帶,④明府:對太守的尊稱。44.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只畫一處)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4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國際勞務輸出合同管理與勞動權益保障
- 2025年度廣州科技創(chuàng)新園區(qū)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參考范本
- 2025年度城市更新改造工程監(jiān)理服務合同
- 長春2024年吉林長春市市直事業(yè)單位招聘1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貴州2025年貴州省殘疾人聯(lián)合會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西雙版納2025年云南西雙版納州婦幼保健院第一批非在編護理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舟山浙江舟山岱山縣司法局招聘編外工作人員(二)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綏化2025年黑龍江肇東市急需緊缺高中教師招聘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北2025年湖北醫(yī)藥學院專項招聘9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河南2025年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招聘高層次人才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表(春節(jié)節(jié)后)
- 水稻葉齡診斷栽培技術課件
- 經(jīng)纖支鏡氣道球囊擴張術課件
- 汽車尾氣污染與治理汽車尾氣污染課件
- 河南神火興隆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泉店煤礦礦產(chǎn)資源開采與生態(tài)修復方案
- 對外漢語教學論
- 《十萬個為什么》推進課(小學課件)
- 全國主要城市的月日均總輻照量和年日均總輻照量
- 會計公司員工手冊
- GB/T 13404-2008管法蘭用非金屬聚四氟乙烯包覆墊片
- 任職宣布大會上的講話(集團公司任命子公司領導班子成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