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之圖說歷史一代玩家宋徽宗是捶丸明星裝備講究球桿鑲金邊素材_第1頁
高中歷史之圖說歷史一代玩家宋徽宗是捶丸明星裝備講究球桿鑲金邊素材_第2頁
高中歷史之圖說歷史一代玩家宋徽宗是捶丸明星裝備講究球桿鑲金邊素材_第3頁
高中歷史之圖說歷史一代玩家宋徽宗是捶丸明星裝備講究球桿鑲金邊素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代玩家宋徽宗是捶丸明星裝備講究球桿鑲金邊引子與馬球相比,捶丸是更符合宋人性格的,唐人崇尚武力,宋人講究秩序與和諧,所以大唐數代皇帝輪番在馬球場上叫囂隳突,不怕折筋斷骨,宋太祖跟開國大臣們則在皇宮里逐個顛球取樂,不爭不搶,一代玩家宋徽宗于國之將傾仍能在開封輕揮木桿,優(yōu)雅一擊,遙視小鳥進洞,假如能穿越千年聽到他的嬉戲心聲,那么確定是對唐人喜好的不屑:騎馬對抗?野蠻!粗俗!宋徽宗趙佶以此雅好名垂青史,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中國出現了一部署名寧志齋的特地論述捶丸的著作《丸經》,其《集序》中一起先就拿這位曾經最有號召力的球星說事兒,“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而宋徽宗的豪華捶丸裝備,更是領一時風騷,羨煞他人?!缎谛袠穲D》局部。這幅在古代體育史上極其重要的圖中,描繪了射箭、馬球等多項運動場景,像捶丸這樣宣宗親自下場參與的,并不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宋代,捶丸在富有階層中特別流行,連小孩子都特別喜愛。宋代文獻《過庭錄》記載,北宋官吏滕元發(fā)幼時“愛擊角球”,他的外公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每戒之不聽”,最終讓人拿鐵錘將球打碎,碎渣四濺。這里所說的“擊角球”,有學者認為就是捶丸,假如說宋徽宗玩的級別是公開賽,那么擊角球相當于社區(qū)賽,捶丸的“婦女兒童版”或者“低端版”,球的材質應為陶瓷。此外,曾在河南、河北等地考察過大量古窯址的近代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在其所著《陶枕》中錄有一個兒童捶丸圖陶枕,圖中兒童手持一根小杖擊球,形象生動,也是當時捶丸活動盛行的有力佐證。依據文獻記載,皇室所玩步打球和捶丸用球多用木質,但木質的成本確定不低。瓷球與其相比,優(yōu)勢自然是硬度大、成本低,理論上也才能保存到今日。無論是用步打球還是捶丸,在唐代的神都洛陽以及宋代的開封,這種瓷球應當都是民間很熱銷的體育器材,因此才會在包括禹州扒村、神垕和焦作當陽峪在內的瓷器產地頻繁出土。有一點疑問,國內出土的眾多唐宋瓷球,為何有的飾以木紋,有的則是素球呢?這個問題好像沒人細究過,不過依據捶丸的規(guī)則可以推想,多人同場競技時各人用各人的球,所以要有所區(qū)分。此外,一如現代桌球,外表有紋飾自然便于視察球的滾動軌跡,將“球性”了然于心。裝備很講究,宋徽宗球桿鑲有金邊《丸經》是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出現的,署名寧志齋,是部特地論述捶丸的著作,作者不知是誰,學者們姑且將其稱為寧志老人。在這部分為32章、有一萬多字的書中,作者介紹了捶丸的場地設置、器材制造、競賽規(guī)則、懲罰條例以及各種不同的擊法和戰(zhàn)術,甚至還有球場道德和競賽心理的內容。這部書被探討者認為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最為全面、系統(tǒng),文字最為簡潔的體育專業(yè)書,其在明代曾經翻刻多次,有多種版本,至清代,盡管捶丸這項運動已經絕跡,不過此書仍為一些藏書家收錄?!锻杞洝吩凇都颉防镎f,“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盛以錦囊,擊以彩棒,碾玉綴頂,飾金緣邊,深求古人之遺制,而益致其精也”。這些話什么意思呢?是說宋徽宗愛打球,還有特別豪華的裝備,球桿以金子裝飾緣邊,頂上還有玉飾,球包是個錦囊,宋徽宗還深知業(yè)精于勤,常常學習古人留下的技巧,所以球技不斷提高。趙佶的裝備無疑是頂級的,當時一般貴族玩這個,球具也是相當講究。我想古今愛好運動的人心理確定是一樣的,不管球打得好不好,得先整一套好裝備,正如《丸經》中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藝精,心手相應,臨事發(fā)機,無不中也”。當時,捶丸所用球杖俗稱“棒”,有不同的類型,包括“撲棒”、“杓棒”、“攛棒”、“單手”、“鷹嘴”等,在不同條件下選用,可以打出不同的球。比如攛棒,“能走,能飛,能收窩”,窩是球窩,拿高爾夫球來打比方,攛棒能打推桿,也能打遠桿,是制勝法寶;撲棒則“能飛不能走,又不能收窩”,只是遠距離開球的利器。我想當時的高手確定很喜愛攛棒,不過作者說其“法度更多”,不好駕馭,“人不易學”,撲棒則“甚易學”。這些棒又分為全副、中副、小副三種,全副有10根棒,中副8根,小副則在8根以下。當時人認為,“如擊得球好,亦須得好棒”,所以對器材的制作特別看重。他們認為,制作球桿,在秋冬之際最宜取材,因這時“木植津氣在內”,堅實耐用,但制作卻要在春夏之際完成,因為這時“天氣暖和,筋膠相和”,便于桿身和桿柄的結合加固,柄是用精選的南方竹子制成。這樣一來,一根好的球桿制作得跨時大半年,想必售價不菲。捶丸所用球,《丸經》里并沒有提到瓷球,而說最好的制造材料是贅木。所謂贅木就是樹身生蟲結成絞瘤的部分,這種材質纖維結合緊密,能久擊而不壞。有學者認為,《丸經》所記述的捶丸活動是比較規(guī)范、高端的,民間大量普及的捶丸嬉戲擊角球,所用正是成本較低的瓷球,從目前存世的宋代兒童捶丸圖中,的確沒有看到《丸經》所述的諸多困難規(guī)則,很可能皇室貴族打木球多一點,一般人或婦女兒童打瓷球多一點。不過,從考古出土的實物來看,我覺得絞胎瓷球的華貴程度實在并不亞于贅木球。規(guī)則很繁雜,常被富人用來賭球那么,捶丸詳細是怎么玩的呢?《丸經》里說,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飫飽之余,心無所得,取擇良友三三五五,于園林清勝之處,依法捶擊”。捶丸的場地多設在野外,地形凹凸不平,不同的地勢有不同的叫法,如不平的坡稱峻,坡的上面稱仰,前面有隔的稱阻,后面有礙的稱妨。其次,要確定第一桿球開打的地方,也就是畫定球基。球基是方形的,“縱不盈尺,橫亦不盈尺,擇地而處之”,把球放在基上,直至起先打球,不能再移動。書中記載,球基后面若是有礙,往往簡單打壞球桿,球也難以打到球窩旁邊,所以“后妨不處基”,若地面有瓦礫雜物,也要清除后再畫基。球場上還要設球窩,也叫“家”,球基和球窩的距離,遠的可以相隔50至60步,最遠的不得超過100步,近的至少寬于一丈。古代百步應當不超過50米,以今日高爾夫球場的規(guī)模和球手一桿動輒兩三百米的擊球距離來看,捶丸的場地實在是小了點兒,但你得寬恕他們是宋朝人,玩的不是出汗,而是雅。宋代球場有多少個球窩不得而知,但確定不止一個,到了明代,《明宣宗行樂圖》所繪全場共有10個窩,窩邊還插不同顏色的旗子,以表示窩與窩的區(qū)分。然后,眾人以拋球的方式,確定打球的先后次序,“遠者先,近者后;左者先,右者后。所以置先后之序也”。捶丸競賽,既可分組,也可不分組,幾十人參與的叫“大會”,七八人參與的為“中會”,五六人則是“小會”,三四人為“一朋”,最少的是兩人,叫“單對”。競賽過程中,以擊球入窩或所用棒數最少為勝,勝則得籌?;I是竹子制成的,賽前分發(fā)給每個人,有大中小三種,輸家依據狀況把自己的籌付給贏家。捶丸競賽中的規(guī)則許多,還有一系列懲處條款:不許換球,競賽中不能更換球棒,犯者本人及同組皆輸;即使你是高手,也不許為他人支招兒,犯者輸;錯打了他人的球,也算輸,被發(fā)覺頂替他人擊球的,則要輸兩倍,被罰雙籌。賭球在宋元時期是特別流行的,蹴鞠、擊鞠、捶丸等常被用來賭博,《丸經》的《制財章》里面有競賽結束以籌為據分割財物的記述,還這樣描述捶丸賭徒:“富不出微財,貧不出重貨;富出微財則恥,貧出重貨則竭。智者有方財不絕,愚者無方將恐竭?!庇幸馑嫉氖?,《丸經》中有不少對打球耍賴者作奸犯科的冷嘲熱諷,卻沒有關于假球的說法,從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寧志老人對賭球好像并不反對,并且對勝率較高的所謂智者還頗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