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一輪總復習課件 第五單元 第18課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_第1頁
2025年高考一輪總復習課件 第五單元 第18課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_第2頁
2025年高考一輪總復習課件 第五單元 第18課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_第3頁
2025年高考一輪總復習課件 第五單元 第18課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_第4頁
2025年高考一輪總復習課件 第五單元 第18課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學業(yè)質(zhì)量水平要求·1.通過對基因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關(guān)系解讀,研究自由組合定律的解題規(guī)律及方法,培養(yǎng)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及邏輯分析能力。2.運用遺傳學原理指導育種工作和醫(yī)學實踐。自由組合定律的解題規(guī)律及方法1.已知親代求子代的“順推型”題目(1)“棋盤法”解決自由組合定律問題,如YyRr×yyRr→配子YRYryRyryRYyRRYyRryyRRyyRryrYyRrYyrryyRryyrr(2)應用分離定律解決自由組合定律問題(拆分法)①解題思路: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以拆成分離定律來解答,如:AaBb×aaBb,可以分成Aa×aa和Bb×Bb,按分離定律得出結(jié)果,然后將兩個結(jié)果相乘即可。②常見類型題型分類示例解題規(guī)律種類問題配子類型(配子種類數(shù))AaBbCCDd產(chǎn)生配子種類數(shù)為8種(即2×2×1×2=8)2?(n為等位基因?qū)?shù))配子間結(jié)合方式AABbCc×aaBbCC,配子間結(jié)合方式種類數(shù)為8種配子間結(jié)合方式種類數(shù)等于配子種類數(shù)的乘積種類問題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種類AaBbCc×Aabbcc,子代基因型種類數(shù)為12種,表型為8種雙親雜交(已知雙親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種類等于各性狀按分離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型)種類的乘積概率問題某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AABbDd×aaBbdd,F(xiàn)1中AaBbDd所占比例為1/4按分離定律求出相應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進行組合純合子或雜合子出現(xiàn)的比例AABbDd×AaBBdd,F(xiàn)1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8按分離定律求出純合子的概率的乘積為純合子出現(xiàn)的比例,雜合子概率=1-純合子概率2.已知子代求親代的“逆推型”題目(1)基因填充法:根據(jù)親代表型可大概寫出其基因型,如A_B_、aaB_等,再根據(jù)子代表型將所缺處補充完整,特別要學會利用后代中的隱性性狀,因為后代中一旦存在雙隱性個體,那親代基因型中一定存在a、b等隱性基因。(2)分解組合法:根據(jù)子代表型比例拆分為分離定律的分離比,確定每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基因型,再組合。如:①9∶3∶3∶1?(3∶1)(3∶1)?(Aa×Aa)(Bb×Bb)②1∶1∶1∶1?(1∶1)(1∶1)?(Aa×aa)(Bb×bb)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1.(2021·全國乙卷)某種二倍體植物的n個不同性狀由n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雜合子表現(xiàn)顯性性狀)。已知植株A的n對基因均雜合。理論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種不同表現(xiàn)型(表型)的個體B.n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不同表現(xiàn)型(表型)個體數(shù)目彼此之間的差異越大C.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shù)和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相等D.n≥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B解析:每對等位基因測交后會出現(xiàn)2種表現(xiàn)型(表型),故n對等位基因雜合的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種不同表現(xiàn)型(表型)的個體,A正確;不管n有多大,植株A測交子代比為(1∶1)?=1∶1∶1∶1∶……∶1(共2?個1),即不同表現(xiàn)型(表型)個體數(shù)目均相等,B錯誤;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比例為1/2n,純合子的比例也是1/2n,兩者相等,C正確;n≥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純合子的比例是1/2?,雜合子的比例為1-1/2n,故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D正確。2.某雌雄同花植物的花色性狀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三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當基因A存在時,花色為白色;當無基因A而有基因B或E存在時,花色為黃色;無顯性基因存在時,花色為金黃色。下列相關(guān)分析錯誤的是()A.基因型為AaBbEe的個體自交,F(xiàn)1中黃花純合子占黃花的1/15B.基因型為AaBbEe的個體自交,F(xiàn)1白花∶黃花∶金黃花=48∶15∶1C.基因型為AabbEe的個體測交,子代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為1/4D.AaBbEe個體自交,F(xiàn)1中不含基因E的黃花個體隨機受粉,后代黃花∶金黃花=8∶1A解析:由題意可得黃花基因型為aaB___、aabbE_,因此AaBbEe個體自交產(chǎn)生的F1中黃花類型的比例為1/4×3/4×1+1/4×1/4×3/4=15/64,黃花純合子基因型為aaBBee、aaBBEE、aabbEE,比例為1/4×1/4×1/4+1/4×1/4×1/4+1/4×1/4×1/4=3/64,故黃花純合子占黃花類型的1/5,A錯誤;由題意可知,白花基因型為A_____,金黃花基因型為aabbee,因此基因型為AaBbEe的個體自交,F(xiàn)1中白花所占比例為3/4,黃花所占比例為15/64,金黃花所占比例為1/64,即F1中白花∶黃花∶金黃花=48∶15∶1,B正確;基因型為AabbEe的個體測交,子代群體(1/2Aa、1/2aa)中A的基因頻率為1/4,C正確;AaBbEe個體自交產(chǎn)生的F1中不含基因E的黃花個體,即群體(1aaBBee、2aaBbee)隨機受粉,后代黃花∶金黃花=8∶1,D正確。n對等位基因(完全顯性)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規(guī)律親本相對性狀的對數(shù)12nF1配子種類和比例2(1∶1)122(1∶1)22n(1∶1)nF2表型種類和比例2(3∶1)122(3∶1)22n(3∶1)nF2基因型種類和比例3(1∶2∶1)132(1∶2∶1)23n(1∶2∶1)nF2全顯性個體比例(3/4)1(3/4)2(3/4)nF2中隱性個體比例(1/4)1(1/4)2(1/4)nF1測交后代表型種類及比例2(1∶1)122(1∶1)22n(1∶1)nF1測交后代全顯性個體比例(1/2)1(1/2)2(1/2)n自由組合定律在特殊情況下的應用1.基因互作序號類型F1(AaBb)自交后代比例F1測交后代比例Ⅰ存在一種顯性基因時表現(xiàn)為同一性狀,其余正常表現(xiàn)9∶6∶11∶2∶1Ⅱ兩種顯性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一種性狀,否則表現(xiàn)為另一種性狀9∶71∶3Ⅲ當某一對隱性基因成對存在時表現(xiàn)為雙隱性狀,其余正常表現(xiàn)9∶3∶41∶1∶2Ⅳ只要存在顯性基因就表現(xiàn)為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xiàn)15∶13∶1Ⅴ某一種顯性基因與雙顯性基因表現(xiàn)相同12∶3∶12∶1∶12.顯性基因累加效應(1)表型相關(guān)比較舉例分析(以基因型AaBb為例)自交后代比例測交后代比例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shù)影響性狀原理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shù)影響性狀表現(xiàn)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aaBb)∶aabb=1∶2∶1(2)原因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效果越強。3.致死遺傳1.(2022·全國甲卷)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子一代中紅花植株數(shù)是白花植株數(shù)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是1/12C.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數(shù)的3倍D.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相等B解析:分析題意可知,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響B(tài)和b基因的遺傳,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紅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確;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產(chǎn)生的雌配子種類和比例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4×1/6=1/24,B錯誤;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為1/2a,由于Aa個體產(chǎn)生的A∶a=1∶1,故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數(shù)的3倍,C正確;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所以Bb自交,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雄配子數(shù)和含b的雄配子數(shù)相等,D正確。2.(2024·河南名校大聯(lián)考)番茄(雌雄同花)的果肉顏色有紅、橙、黃三種,由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黃色肉與橙色肉番茄植株雜交,F(xiàn)1全是紅色肉,F(xiàn)1自交,F(xiàn)2中果肉顏色及比例為紅色肉∶黃色肉∶橙色肉=9∶3∶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番茄果肉顏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xiàn)2紅色肉番茄中純合子占1/9B.親本黃色肉和橙色肉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應分別為AAbb和aaBBC.F2所有橙色肉番茄植株隨機授粉,F(xiàn)3表現(xiàn)型全為橙色肉D.F2所有紅色肉番茄植株隨機授粉,F(xiàn)3表型及比例為紅色肉∶黃色肉∶橙色肉=64∶8∶9B解析:F2中番茄果肉顏色及比例為紅色肉∶黃色肉∶橙色肉=9∶3∶4,為9∶3∶3∶1的變形,所以番茄果肉顏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據(jù)此可以假設紅色肉基因型為A_B_,黃色肉基因型為aaB_,橙色肉基因型為A_bb、aabb,則F2中紅色肉番茄A_B_中純合子AABB占1/9,A正確;親本黃色肉和橙色肉番茄的基因型應分別為AAbb、aaBB或aaBB、AAbb,B錯誤;F2所有橙色肉番茄植株基因型為3A_bb∶1aabb,bb純合,所以隨機授粉,F(xiàn)3表型全為橙色肉,C正確;F2所有紅色肉番茄植株基因型為4AaBb、2AABb、2AaBB、1AABB,產(chǎn)生的配子及比例為AB=4/9、Ab=2/9、aB=2/9、ab=1/9,F(xiàn)2所有紅色肉番茄植株隨機授粉,F(xiàn)3表型及比例為紅色肉∶黃色肉∶橙色肉=64∶8∶9,D正確。3.(2024·廣東汕頭期中)小鼠的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一對黃色短尾小鼠經(jīng)多次交配產(chǎn)生的F1中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長尾=4∶2∶2∶1。實驗發(fā)現(xiàn),某些基因型的個體會在胚胎期死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基因型為YY的胚胎和DD的胚胎致死B.親本黃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為YyDdC.若F1中灰色短尾鼠與黃色長尾鼠隨機交配,則子代表型比例為4∶4∶2∶2D.若F1中四種小鼠比例為5∶3∶3∶1,可能是Y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C解析:F1的表型為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長尾=4∶2∶2∶1,即黃色∶灰色=2∶1,短尾∶長尾=2∶1,所以黃色純合致死,短尾純合致死,因此只要有一對顯性基因純合就會導致胚胎死亡(YY或DD都導致胚胎死亡),親本的基因型只能是YyDd,A、B正確;已知YY或DD都導致胚胎死亡,親本黃色短尾YyDd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1小鼠的基因型為YyDd、Yydd、yyDd、yydd,灰色短尾(yyDd)與黃色長尾(Yydd)雜交,子代表型比例為1∶1∶1∶1,C錯誤;若F1中四種小鼠比例為5∶3∶3∶1,說明可能是含有兩個顯性基因(Y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正確。探究不同對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的位置1.判斷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2.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上的類型分析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上有多種類型,有的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若多個外源基因以連鎖的形式整合在同源染色體的一條染色體上,其自交會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若多個外源基因分別獨立整合到非同源染色體的一條染色體上,各個外源基因的遺傳互不影響,則會表現(xiàn)出自由組合的現(xiàn)象。1.現(xiàn)有三個純合的水稻淺綠葉突變體X、Y、Z,突變位點不同,這些突變體的淺綠葉性狀均為單基因隱性突變。X、Y、Z兩兩雜交后,三組雜交實驗的F1均為綠色葉,為判斷X、Y、Z的淺綠葉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育種人員將三組雜交實驗的F1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F2的表型及比例。下列預測結(jié)果正確的是()A.若X、Y、Z的淺綠葉基因均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則F2的表型及比例均為綠葉∶淺綠葉=1∶1B.若X、Y、Z中僅有兩個突變體淺綠葉基因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則應有兩組結(jié)果,一組結(jié)果為綠葉∶淺綠葉=15∶1,另一組結(jié)果為綠葉∶淺綠葉=1∶1C.若X、Y、Z的淺綠葉基因位于三對不同染色體上,則三組結(jié)果應均為綠葉∶淺綠葉=15∶1D.突變體X、Y、Z的出現(xiàn)說明了基因突變具有高頻性和隨機性A解析:若X、Y、Z的淺綠葉基因均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假設X、Y、Z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CC、AAbbCC、AABBcc,X、Y、Z兩兩雜交后F1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CC、AaBBCc、AABbCc,若淺綠葉基因均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AaBbCC自交后代F2為1aaBBCC(淺綠葉)、1AAbbCC(淺綠葉)、2AaBbCC(綠葉),即綠葉∶淺綠葉=1∶1,同理AaBBCc和AABbCc自交的結(jié)果也是綠葉∶淺綠葉=1∶1,A正確;假定X、Y、Z中僅有兩個突變體淺綠葉基因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可推算出有兩組F2的表型及比例為綠葉∶淺綠葉=9∶7,另一組為綠葉∶淺綠葉=1∶1,B錯誤;若X、Y、Z淺綠葉基因位于三對不同染色體上,三組雜交的結(jié)果應均為綠葉∶淺綠葉=9∶7,C錯誤;突變體X、Y、Z的出現(xiàn)說明了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和不定向性,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D錯誤。2.某研究所將擬南芥的三個抗鹽基因SOS1、SOS2、SOS3導入玉米,篩選出成功整合的耐鹽植株(三個基因都表達才表現(xiàn)為高耐鹽性狀)。下圖表示三個基因隨機整合的情況,讓三株轉(zhuǎn)基因植株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最高的是()A.甲 B.乙C.丙 D.三者相同A解析:設三個抗鹽基因SOS1、SOS2、SOS3分別用A、B、D來表示,植株甲可產(chǎn)生ABD和abd兩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為1∶1,讓甲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是3/4;植株乙可產(chǎn)生ABD、AbD、aBd、abd這四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為1∶1∶1∶1,讓乙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是9/16;植株丙可產(chǎn)生AbD、Abd、aBD、aBd這四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為1∶1∶1∶1,讓丙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是6/16,因此A正確。3.(2024·廣東汕頭模擬)下列細胞為生物體的體細胞,所對應生物體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的是(不考慮交叉互換)()ABCDC解析:該生物體兩對基因雖然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但有一對是顯性純合,因此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是3∶1,A錯誤;該圖中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不是9∶3∶3∶1,而是3∶1,B錯誤;該圖中A/a和C/c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是9∶3∶3∶1,C正確;圖中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不是9∶3∶3∶1,可能為1∶2∶1,D錯誤。課時質(zhì)量評價(十八)(建議用時:40分鐘)一、選擇題1.若某哺乳動物毛色由3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其中,A基因編碼的酶可使黃色素轉(zhuǎn)化為褐色素;B基因編碼的酶可使該褐色素轉(zhuǎn)化為黑色素;D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達;相應的隱性等位基因a、b、d的表達產(chǎn)物沒有上述功能。若用兩個純合黃色品種的動物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xiàn)1均為黃色,F(xiàn)2中毛色表型出現(xiàn)了黃色∶褐色∶黑色=52∶3∶9的數(shù)量比,則雜交親本的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chǎn)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chǎn)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解析:由題意知,兩個純合黃色品種的動物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xiàn)1均為黃色,F(xiàn)2中毛色表型出現(xiàn)了黃色∶褐色∶黑色=52∶3∶9,F(xiàn)2中黑色個體占9/(52+3+9)=9/64,結(jié)合題干信息,3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分配,說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而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_B_dd,要出現(xiàn)9/64的比例,可拆分為3/4×3/4×1/4,可進一步推出F1的基因型為AaBbDd,D正確。2.(2020·浙江7月選考)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過誘變等技術(shù)獲得3個無成分R的穩(wěn)定遺傳突變體(甲、乙和丙)。突變體之間相互雜交,F(xiàn)1均無成分R。然后選其中一組雜交的F1(AaBbCc)作為親本,分別與3個突變體進行雜交,結(jié)果見下表:雜交編號雜交組合子代表型(株數(shù))ⅠF1×甲有(199),無(602)ⅡF1×乙有(101),無(699)ⅢF1×丙無(795)注:“有”表示有成分R,“無”表示無成分R。用雜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與雜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雜交,理論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為()A.21/32 B.9/16C.3/8 D.3/4A解析:根據(jù)題干信息可推理如下,①野生型(AABBcc)表現(xiàn)為有成分R,可推知基因型為A_B_cc的個體表現(xiàn)為有成分R。②3個突變體能穩(wěn)定遺傳,所以都為純合子,且均表現(xiàn)為無成分R。③分析雜交過程,雜交Ⅰ中,F(xiàn)1(AaBbCc)與甲雜交,后代有成分R性狀和無成分R性狀株數(shù)比約為1∶3,即基因型為A_B_cc的占1/4,所以甲中一定含有c基因,可推測甲的基因型為aaBBcc或AAbbcc;雜交Ⅱ中,F(xiàn)1(AaBbCc)與乙雜交,后代有成分R性狀和無成分R性狀株數(shù)比約為1∶7,即A_B_cc約占1/8,所以乙中一定含有c基因,可推測乙的基因型為aabbcc。用雜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1/2AaBBcc、1/2AaBbcc)或(1/2AABbcc、1/2AaBbcc)]與雜交Ⅱ子代有成分R植株(AaBbcc)雜交,雌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理論上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的比例為(1/2×3/4×1×1)+(1/2×3/4×3/4×1)=21/32。3.番茄是雌雄同花植株,基因型為mm的植株不能產(chǎn)生雄配子,表現(xiàn)為雌花,基因型為MM或Mm的植株能產(chǎn)生雄配子表現(xiàn)為雌雄同花。番茄花色有白色、藍色和紫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的酶能催化白色素形成藍色素,B基因控制的酶能催化藍色素形成紫色素?,F(xiàn)有植株甲(AAbbMM)和植株乙(aaBBmm)混合種植,收獲植株乙的種子,培育成F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培育成的F1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mm和AaBbMm兩種B.讓F1的植株進行隨機傳粉,后代中紫花植株占4/9C.讓F1的植株自交兩代,產(chǎn)生的F3中雌花植株占1/6D.讓該群體不斷自交,自交后代中M的基因頻率不斷下降C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基因型為aaBBmm的植株不能產(chǎn)生雄配子,因此該植株上收獲的種子全部為雜交獲得的,只有AaBbMm一種基因型,A錯誤;F1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Mm,其自交后代中紫花植株(A_B_)所占的比例為9/16,B錯誤;讓F1的植株自交,自交一代后MM占1/4,Mm占1/2,mm占1/4,由于基因型為mm的植株無法自交,繼續(xù)自交一代,后代中雌花植株(mm)占2/3×1/4=1/6,C正確;由于基因型為mm的植株不能自交,因此不斷自交的過程中M的基因頻率不斷增大,D錯誤。4.(2024·山東泰安模擬)某種地鼠有黑色、褐色和白色三種毛色,受等位基因A(控制黑色素合成)與a、B(控制褐色素合成)與b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都為完全顯性。A基因、B基因的轉(zhuǎn)錄產(chǎn)物會形成雙鏈結(jié)構(gòu),導致個體不產(chǎn)生色素,不產(chǎn)生色素的個體表現(xiàn)為白色毛。多對純合的黑色毛和褐色毛親本雜交,F(xiàn)1均表現(xiàn)為白色毛,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慮染色體的片段交換,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則F2中白色毛地鼠的基因型有5種B.若F2個體中白色毛∶黑色毛∶褐色毛=10∶3∶3,則兩對基因獨立遺傳C.若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則F2中不會出現(xiàn)3種表型D.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則通過與F1雜交可以鑒別F2白色毛個體的基因型C解析:純合的黑色毛和褐色毛親本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F(xiàn)1基因型是AaBb,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A基因、B基因的轉(zhuǎn)錄產(chǎn)物會形成雙鏈結(jié)構(gòu),導致個體不產(chǎn)生色素,即A_B_為白色,則F2中白色毛地鼠有A_B_、aabb共5種基因型,A正確;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即兩對等位基因在兩對同源染色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F1(AaBb)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分別表現(xiàn)為白色毛、黑色毛、褐色毛、白色毛;所以白色毛∶黑色毛∶褐色毛=10∶3∶3,B正確;純合的黑色(AAbb)和褐色(aaBB)親本雜交,F(xiàn)1為白色(AaBb),若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則F1中A、b在一條染色體上,a、B在與其同源的另一條染色體上,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的F2為AAbb、aaBB、AaBb,表型及比例為黑色∶褐色∶白色=1∶1∶2,會出現(xiàn)3種表型,C錯誤;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白色毛個體基因型為A-B-、aabb,與F1(AaBb)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都不相同,所以可以通過F1雜交鑒別F2白色毛個體的基因型,D正確。5.在孟德爾的一對或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過程中,子代出現(xiàn)3∶1或者9∶3∶3∶1的前提是F1產(chǎn)生的各種配子比例相同且都存活,但在雜交或者自交過程中,偶爾也會出現(xiàn)精子或者卵子不育或者部分不育導致性狀分離比特殊化。下列有關(guān)特殊比例的出現(xiàn)推測不合理的是()A.若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2∶1,可能顯性純合子致死B.若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可能含a的精子或卵子有4/5致死C.若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4∶1∶1,可能含ab的精子或卵子致死D.若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2∶3∶3∶1,可能含AB的精子或卵子致死D解析: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性狀分離比為2∶1,可能顯性純合子致死,A正確;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性狀分離比為11∶1,aa占1/12=1/2×1/6,雌配子或雄配子中A與a的比例為5∶1,可能含a的精子或者卵子有4/5致死,B正確;若含ab的精子或卵細胞致死,則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8∶2∶2,即4∶1∶1,C正確;若含AB的精子或卵子致死,則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5∶3∶3∶1,D錯誤。6.(2024·廣東深圳模擬)油菜的株高由G和g決定,G基因數(shù)量越多,株高越高。外源B基因拼接到油菜染色體上可成功表達,且遺傳效應與G相同。下圖為培育成的甲~戊5個品種,在不考慮互換前提下,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A.甲植株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甲和戊雜交,子代表型有五種C.甲、乙、丙、丁、戊轉(zhuǎn)基因油菜株高相等D.5種轉(zhuǎn)基因油菜自交,自交后代只有一種表型的是乙和丁C解析:甲植株中,G和B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甲和戊雜交,甲產(chǎn)生的配子有G、g、GB、gB四種,戊產(chǎn)生的配子有GB、g兩種,產(chǎn)生的子代含G和B個數(shù)分別為4、3、2、1、0個,因此有5種表型,B正確;甲、乙、丁、戊轉(zhuǎn)基因油菜均含有2個顯性基因,因此株高相等,丙的B基因插入G基因內(nèi)部,G基因被破壞,故其只有一個具有增高效應的顯性基因,因此丙較其他幾種矮,C錯誤;5種轉(zhuǎn)基因油菜自交,甲自交后代有五種表型,乙、丁自交后代只有一種表型,丙、戊自交后代有三種表型,D正確。7.(2024·廣東湛江模擬)大鼠的毛色由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讓純合的黃毛大鼠與黑毛大鼠進行雜交,結(jié)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黃毛個體的基因型有3種B.F1與黃毛親本雜交,后代有2種表型C.F1和F2中的灰毛大鼠均為雜合子D.F2黃毛大鼠與米毛大鼠雜交所得后代中出現(xiàn)米毛大鼠的概率為1/4B解析:據(jù)題圖分析,設控制大鼠毛色的基因為A/a和B/b,根據(jù)F2中灰色∶黃色∶黑色∶米色=9∶3∶3∶1,可知A/a、B/b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其中A_B_灰色,aabb米色,A_bb或aaB_表現(xiàn)為黃色或黑色,則黃毛個體可以表示為A_bb或者aaB_,故黃毛個體的基因型有4種,A錯誤;F1灰色基因型是AaBb,與純合黃毛親本(AAbb或者aaBB)雜交,后代基因型為A_Bb和A_bb,或者AaB_和aaB_,有兩種表型,B正確;F1灰色基因型是AaBb,為雜合子,F(xiàn)2灰毛大鼠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既有雜合子也有純合子,C錯誤;F2中黃毛大鼠中純合子(假設為aaBB)所占比例為1/3,與米毛大鼠(aabb)交配不會產(chǎn)生米毛大鼠,雜合子(aaBb)所占比例為2/3,與米毛大鼠(aabb)交配,產(chǎn)生米毛大鼠的概率為2/3×1/2=1/3,D錯誤。二、非選擇題8.(2021·海南卷)科研人員用一種甜瓜(2n)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得到F1,F(xiàn)1經(jīng)自交得到F2,結(jié)果如下表。性狀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體母本父本F1F2果皮底色A/a,4號染色體黃綠色黃色黃綠色黃綠色∶黃色≈3∶1果肉顏色B/b,9號染色體白色橘紅色橘紅色橘紅色∶白色≈3∶1果皮覆紋E/e,4號染色體F/f,2號染色體無覆紋無覆紋有覆紋有覆紋∶無覆紋≈9∶7已知A、E基因同在一條染色體上,a、e基因同在另一條染色體上,當E和F同時存在時果皮才表現(xiàn)出有覆紋性狀。不考慮交叉互換、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等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果肉顏色的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2)F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F(xiàn)1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有__________種。(3)F2的表型有__________種,F(xiàn)2中黃綠色有覆紋果皮、黃綠色無覆紋果皮、黃色無覆紋果皮的植株數(shù)量比是__________,F(xiàn)2中黃色無覆紋果皮橘紅色果肉的植株中雜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解析:(1)結(jié)合表格分析可知,關(guān)于果肉顏色親本分別是白色和橘紅色雜交,F(xiàn)1均為橘紅色,F(xiàn)1自交,F(xiàn)2出現(xiàn)橘紅色∶白色=3∶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橘紅色是顯性性狀。(2)由于F2中黃綠色∶黃色≈3∶1,可推知F1應為Aa;橘紅色∶白色≈3∶1,F(xiàn)1應為Bb;有覆紋∶無覆紋≈9∶7,則F1應為EeFf,故F1基因型應為AaBbEeFf。由于A和E連鎖,a和e連鎖,而F、f和B、b獨立遺傳,故F1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有2(AE、ae)×2(F、f)×2(B、b)=8種。(3)由于A、E連鎖,a、e連鎖,單獨分析果皮底色和果肉覆紋的表型,有黃綠色有覆紋果皮,黃綠色無覆紋果皮,黃色無覆紋果皮三種表型,故F2的表型有2×3=6種。由于A和E連鎖,a和e連鎖,F(xiàn)2中基因型為A_E_的比例為3/4,aaee的比例為1/4,F(xiàn)2中黃綠色有覆紋果皮(A_E_F_)、黃綠色無覆紋果皮(A_E_ff)、黃色無覆紋果皮(aaeeF_、aaeeff)的植株數(shù)量比是(3/4×3/4)∶(3/4×1/4)∶(1/4×3/4+1/4×1/4)=9∶3∶4;F2中黃色無覆紋果皮中的純合子占1/2,橘紅色果肉植株中純合子為1/3,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6,故雜合子所占比例是1-1/6=5/6。答案:(1)橘紅色(2)AaBbEeFf8(3)69∶3∶45/69.(2024·陜西安康模擬)棉花的纖維長度由2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顯性基因A、B決定的纖維長度相等,基因a、b決定的纖維長度也相等。人工種植的棉花纖維均為白色,經(jīng)太空育種后獲得一株粉紅色棉花且其纖維長度為10cm,讓該株棉花自交,分別統(tǒng)計F1全部個體的表型及比例,纖維顏色是白色∶粉紅色=1∶2;纖維長度是12cm∶11cm∶10cm∶9cm∶8cm=1∶4∶6∶4∶1。回答下列問題:(1)控制棉花纖維長度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位于__________(填“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只考慮纖維長度,F(xiàn)1纖維長度為11cm的植株中有________種基因型,F(xiàn)1纖維長度為10cm的植株中純合子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3)相關(guān)研究表明,棉花纖維顏色由另一對等位基因(用R/r表示)控制,F(xiàn)1中白色棉花∶粉紅色棉花=1∶2,說明棉花種群中存在__________致死的現(xiàn)象。(4)為進一步探究基因R/r、A/a和B/b是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研究人員選擇基因型為AaBbRr的棉花植株與基因型為aabbrr的棉花植株雜交,統(tǒng)計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①若后代表型及比例為10cm白色∶9cm白色∶8cm白色∶10cm粉紅色∶9cm粉紅色∶8cm粉紅色=______________,則說明基因R/r、A/a和B/b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②若后代表型及比例為10cm白色∶9cm白色∶9cm粉紅色∶8cm粉紅色(或10cm粉紅色∶9cm粉紅色∶9cm白色∶8cm白色)=____________,則說明基因R/r、A/a和B/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解析:(1)據(jù)題意可知,該株棉花自交,F(xiàn)1全部個體的表型及比例:纖維長度是12cm∶11cm∶10cm∶9cm∶8cm=1∶4∶6∶4∶1,是9∶3∶3∶1的變式,說明兩對等位基因A/a、B/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2)若只考慮纖維長度,F(xiàn)1全部個體的表型及比例是9∶3∶3∶1的變式,說明F1的基因型為AaBb,長度為11cm的個體基因型(含有3個顯性基因)為AABb、AaBB,因此F1纖維長度為11cm的植株中有2種基因型。F1纖維長度為10cm的植株基因型(含有2個顯性基因)為AAbb∶AaBb∶aaBB=1∶4∶1,故純合子的比例為2/6=1/3。(3)棉花纖維顏色由另一對等位基因(用R/r表示)控制,親代粉紅花的基因型為Rr,F(xiàn)1中基因型為rr∶Rr∶RR=1∶2∶1,理論上白色棉花∶粉紅色棉花=1∶3,但實際白色棉花∶粉紅色棉花=1∶2,說明棉花種群中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的現(xiàn)象。(4)①假定基因R/r、A/a和B/b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AaBbRr的棉花植株與基因型aabbrr的棉花植株雜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1∶1∶1∶1∶1∶1∶1∶1,即10cm白色∶9cm白色∶8cm白色∶10cm粉紅色∶9cm粉紅色∶8cm粉紅色=1∶2∶1∶1∶2∶1。②假定基因R/r、A/a和B/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且R基因位于A基因所在染色體上,基因型AaBbRr的棉花植株與基因型aabbrr的棉花植株雜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Rr∶AabbRr∶aaBbrr∶aabbrr=1∶1∶1∶1,即10cm粉紅色∶9cm粉紅色∶9cm白色∶8cm白色=1∶1∶1∶1;如果R基因位于a基因所在染色體上,基因型AaBbRr的棉花植株與基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