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類大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_第1頁
計算機類大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_第2頁
計算機類大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_第3頁
計算機類大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_第4頁
計算機類大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類大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一、大類培養(yǎng)特色

采用寬口徑厚基礎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堅持素質、知識、能力協調發(fā)展,重視人才素質綜合

培養(yǎng)和個性發(fā)展,以計算機科學技術為背景,分別以計算機科學、物聯網、網絡工程、網絡安

全為特色,培養(yǎng)“知識結構寬、競爭潛力厚、適應能力快、創(chuàng)新意識強”的高素質人才。根據

社會對應用型計算機人才的需要和我校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設置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物聯網、

移動互聯網、學理論及應用等特色方向。

計算機大類專業(yè)學制四年,年為基礎學習階段,后三年為專業(yè)學習階段。基礎學習階段

按大類培養(yǎng),采用同一培養(yǎng)方案,使學生具有較寬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在專業(yè)學習階段,根據

學生所選的專業(yè)分別按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專業(yè)進行培養(yǎng),

使學生具有一定特長。

二、大類培養(yǎng)面向與專業(yè)分流

學生在學年內按照大類培養(yǎng)方案修讀相應課程,在S2學期按照個人意愿和學分績點確定主

修專業(y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網絡工程專業(yè)、信息安全專業(yè)、物聯網工程專業(yè)。各

專業(yè)簡介、培養(yǎng)目標、具體課程設置、畢業(yè)要求等具體內容詳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三、大類課程設置與學分分布

1.通識教育課程

(1)思政類11.5學分

課程號課程名稱課程學分建議修讀學期

C23000101001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31

C23000101002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2

C23000101003***主義基本原理概論32

C23000300001形勢與政策I0.52

C31000300006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12

C3D000300005心理健康教育21

(2)軍體類3學分

課程號課程名稱課程學分建議修讀學期

C3D000300008軍事理論與訓練1S1

C25000105047體育I11

C25000105048體育n12

(3)外語類6學分,采用分級分類設置,根據新生入學英語測試成績選擇不同級別進行修

讀,修讀起點不低于大學英語III。

課程號課程名稱課程學分建議修讀學期

C24000102003大學英語HI31

C24000102004大學英語IV32

C24000102006大學英語VI31

C24000102007大學英語vn32

2.專業(yè)大類必修課程40學分

課程號課程名稱課程學分建議修讀學期

4421000109006大學物理學ni42

4421000109009大學物理實驗II-113

C17OOO1O4OO1高等數學I(上)61

等數學I(下)62

性代數32

017020000004概率論I33

C07080900022離散數學I31

C07080900023離散數學U42

4491080900001計算機專業(yè)導讀1.51

C07000103008程序設計語言41

4491080900002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3.51

4491080900013計算機系統基礎5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080901)

一、專業(yè)簡介

**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成立于1986年?,F有教師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

人,講師8人;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7人;45歲以下

中青年教師13人。特殊津貼專家1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干培養(yǎng)對象1人、山東省學科帶頭人

1人、青島市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1人,**大學研究生指導教師2人、**大學師德標兵1人,校年

度教學十佳2人、教學獎2人等榮譽稱號。

教學任務方面:負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yè)的培養(yǎng)任務。承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級

學科碩士點的部分教學任務,以及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

承祖山東省精品課程(包括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操作系統原理)的建設工作。完

成山東省、校級教學研究項目6項。

科學研究方面:研究領域包括復雜網絡、知識發(fā)現(KDD)、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處理、云計

算、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等。

二、培養(yǎng)目標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滿足創(chuàng)新型國家發(fā)展需要、基礎知識厚實、工程實踐能

力強、有組織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計算機領域創(chuàng)新型人才,堅持“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

質高、復合型”的人才培養(yǎng)觀,向國家信息技術產業(yè)提供具備從事計算機基礎及應用研究,

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系統及網絡系統的設計與開發(fā)等能力的“專業(yè)學術型”和“工程技術

型”人才.

1.“專業(yè)學術型”:人才應具有扎實的高等數理基礎和計算機專業(yè)理論基礎;外語水平良

好,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yè)的外文文獻;具有良好的知識更新能力、綜合設計能力與技術創(chuàng)新

意混;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工作能力。畢業(yè)生可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及相關專業(yè)的學術型研究生,也可從事計算機等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fā)工作。

2.“工程技術型”:人才應具有良好的高等數理基礎和專業(yè)理論基礎;具有較好的外語能力;

具有一定的知識更新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和技術創(chuàng)新意識;熟練掌握計算機專業(yè)技能,工程

實踐能力強。畢業(yè)生可以從事計算機等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應用、服務和管理工作,也可報考

計算機相關專業(yè)領域的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三、培養(yǎng)要求

本專業(yè)要求學生掌握自然科學、計算機科學理論、技術以及計算機工程基礎知識,是對

計算機軟件、硬件和網絡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包括課程設計、工程

實踐、科研訓練等)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軟件體系結構、軟件開發(fā)過程和軟件開發(fā)基本方法,

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人文社科、法律法規(guī)和責任道德的素質修養(yǎng)。

具體地說,本專業(yè)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達到如下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培養(yǎng)要求:1.

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計算機工程基礎和計算機專業(yè)知識用于解決復雜工

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計算機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

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結論。

3.設計/開發(fā)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計

算機系統、數據流程圖,并能夠在設計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創(chuàng)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環(huán)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于計算機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程序設

計、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復雜工程問題,開發(fā)、選擇與使用恰當的計算機技術、計算機

資源、軟件開發(fā)平臺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

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計算機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計算機專業(yè)工程

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huán)境、社會可持續(xù)

發(fā)展的影響。

8.職業(yè)規(guī)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

計算機工程職業(yè)道德和規(guī)范,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卜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用色。

10.溝通:能夠就復雜工程問題與業(yè)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

設計文稿、陳述發(fā)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

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計算機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huán)境中應

用。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fā)展的能力。

四、主干學科與課程設置

1.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專業(yè)核心課程: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計算機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原理、算

法設計與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分析方法。

3.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內實驗與上機、課程設計、課外科技實踐、竟賽、項目實訓、畢業(yè)

文章(設計)等。

4.各環(huán)節(jié)學時學分設置

各環(huán)節(jié)學時學分安排表

類別類型學時(含理論和實驗實踐)學分(含理論和實驗實踐)占總學分比例百

分之

通識教育必修課600+3周3621.18百分之

大類專業(yè)必修7604425.88百分之

必修課

專業(yè)基礎課12874.12百分之

專業(yè)核心課40022.513.24百分之

集中實踐24周1810.59百分之

必修課合計開設1888學時+27周127.575百分之

通識教育選修課百分之

選修課/105.88

實踐/多元課開設1696學時+5周至少修讀32.5開設/86.519.12百分之

選修課合計/至少修讀42.525百分之

畢業(yè)學分要求總合計:170

實驗實踐課學時學分安排表

類別類型學時學時合計學分學分合計

必修選修必修選修

實驗課(含體育)1500160.505

實驗實

非課內實驗3527361088112334

踐課

集中實踐(含軍訓1

27周5周32周21223

周和社會實踐4周)

512學時736學時1248學時37,占總學62,占總學

實驗實踐課總計25學分

+27周+5周+32周分21.76百分分36.47百

之分之

集中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表

集中實踐教學學分學時開課學期備注

軍導理論與訓練11周S1

C語言課程設計11周2

數字邏輯課程設計11周S2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11周4

算法課程設計11周S3

組成原理課程設計11周S3

操作系統課程設計11周S3

網絡原理課程設計11周6

人工智能課程設計11周6

大數據技術課程設計11周6

JAVA語言課程設計11周S3

計算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22周S2

企業(yè)工程實踐33周S4

畢業(yè)設計612周8

社會實踐1至少4周,分散進行

合計23

5.課程與培養(yǎng)要求的對應關系矩陣詳見附件1。

6.課程地圖詳見附件2。

五、修讀要求

1.修業(yè)年限:基本修'業(yè)年限為四年,可在三至八年內完成學業(yè)。

2.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3.畢業(yè)標準與要求:學生在完成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和總學分外,普通話水平考核達到二級乙

等、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背誦、應用文寫作達標后方可畢業(yè)。

六、指導性教學計劃進程安排表

詳見附件3。

七、輔修專業(yè)和雙學位

1、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具有信息學科和計算機學科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能在信息技術產業(yè),

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及其相關領域從事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設計、開發(fā)及管理等方面的工

作,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研究型、復合型人才。

2、學位:工學學士

3、學分:完成學業(yè)學分要求50學分,其中(1)學科基礎課程12.5學分;(2)專業(yè)課

程30.5學分;(3)畢業(yè)設計6學分

4、教學進程計劃表

課程課程課程名稱學分學時學時分配建議修讀

類別性質理論實驗實踐學期

必修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3.56448163

學科基礎課

必修離散數學5808003

必修面向對象程序設計48048323

必修計算機組成原理3.56448165

必修數據結構4.58064164

必修數據結構課程設計13200325

必修匯編語言程序設計3.56448164

專業(yè)課程必修計算機操作系統原理4.58064165

必修數據庫系統原理48048324

必修計算機網絡原理48048325

必修算法設計與分析3.56448165

必修軟件工程3484806

熨踐環(huán)節(jié)必修畢業(yè)設計(文章)613周13周6

注:修滿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yè)課程25學分而不足50學分者,可發(fā)給輔修證。

5、通識教育普通課程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操作技能是輔修專業(yè)和雙學位的知識儲

備,學生根據自身基礎選擇是否需要修讀。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修讀的課程。

6、輔修專業(yè)和雙學位開課的人數若不足30人,則暫停一屆招生。

八、修讀指導建議

I.大學英語課程采用分級分類設置,根據新生入學英語測試成績選擇不同級別進行修讀,

修讀起點不低于大學英語山,修滿9學分。

2.大學體育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課程,需修滿4學分,建議前4個學期每學期修讀1學分,

具體修讀項目參見當學期選課列表。

3.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和普通課程,學生至少修讀10學分,其中核心課程至

少修讀6學分。核心課程設置經典研讀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國際

視野、科學精神與科技前沿、生態(tài)文明與生命關懷、社會發(fā)展與當代中國、藝術實踐與審美體

驗7個模塊,學生至少選修3個模塊且每個模塊至少修讀2學分,本專業(yè)建議修讀經典研讀與文化

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社會發(fā)展與當代中國等模塊。普通課程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和

計算機操作技能是本專業(yè)的知識儲備,學生根據自身基礎選擇是否需要修讀。

4.多元/實踐課程至少修讀32.5學分,可在本專業(yè)專業(yè)選修課和同一學科門類下其他專

業(yè)的專業(yè)課中選擇修讀。另外,多元/實踐模塊至少要取得“社會實踐”1學分,通過在校期間

參明累計不少于4周的社會實踐活動獲得;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學科競賽、專

業(yè)資格等級考試、發(fā)表文章或作品、科學研究、發(fā)明創(chuàng)造、學術交流等活動所取得的成果,按

學校有關管理規(guī)定,經學院認定后作為創(chuàng)新實踐學分,納入多元/實踐模塊,較多認定2學分。

5.本專業(yè)培養(yǎng)大數據方向和人工智能方向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多元/實踐模塊課程除需

達到學分要求外,學生還需選擇一個方向,并達到該方向學分要求。

(1)大數據方向的課程包括:大數據技術、大數據在交通、**及互聯網中的應用、數據

可視化技術、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分析方法、分布式數據庫技術,至少修讀9學分以上。

(2)人工智能方向的課程包括:模式識別技術、數字圖像處理、三維圖形程序設計、計

算機視覺技術、學習、機器學習,至少修讀9學分以上。

附件I

課程與培養(yǎng)要求的對應關系矩陣

7.環(huán)

課程序1.12.問3.方5.16.18.個10.項11.職12.終

課程名稱境和可人和團

號程知題分案設具使程與社覆發(fā)展目管理業(yè)規(guī)篦身學習

識析計用會隊

1離散數學JJJ

2離散數學IIJ

3程序設計語言JVJ4

4計算機專業(yè)導讀VJJ44J

5計算機系統基礎JJJ4

6數據結構JJJJ?JJ

7計算機組成與結構7■JJJ

8計算機操作系統原理JJJJJJ

9計輯機網絡原理VJ

10算法設計與分析JJJ■JJ■J4

11人工智能技術JJ4

12大數據分析方法JJJJ-J4JVJJ

1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

14數據庫原理J

15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J-JJ■J■JJJJ

16做機原理與技術JJ4J

17科技文獻檢索4JJJ

18編譯原理JJJJJ44

19軟件工程VJ

20軟件分析與測試JJ

21計算機專業(yè)英語V44VJJ

22數據科學與Python語言

23Java程序設計JJJ

24數學建模與TLAB語言JJJVJJ

25分布式計兌JJJJJ44

26計算機圖形學VVJJV

7.環(huán)

課程序1.12.問3.方4.問5.工6.18.個.項11.職12.終

課程名稱境和可10

號程知題分案設題研具使程與社賽發(fā)展人和團目管理業(yè)規(guī)范身學習

識析計究用會隊

27大數據技術JV/JJJV/J

大數據在交通、料及互聯網

28?J?JJV/7■JJ

中的應用

29數據可視化技術JJJV/JJVVJ4

30數據挖掘技術VJJJ

31機器學習JJJV

32信息安全概出JJJJ

33網絡程序設計JJJ-JJV4VV/J

3-1數字圖像處理J4JJVJ

35三維圖形程序設計JJ■JJ

36模式識別技術JJJJ

37計算機視覺技術JJJ

28C港吉理程設計JJJJ

39數字設林課程設計?JJJJVJJ

40數據結構課程設計VJJJ4■J4J

41算法課程設計JJ4J?J■JJJ

42操作系統課程設計JJJJVJ

43網絡原理課程設計JJJJJVJ

44人工智能技術課程設計JJJJ

45大數據分析方法課程設計■JJ-1V4■JJ4

46JAYA語言課程沒計J■J■JJ

47企業(yè)工程實踐JJJVJ4J

48組成原理課程設計JJJ■JVJJ

49畢業(yè)設計JJJJ7JV,JVJJJ

附件2:

課程地圖

(?:蕈三▼/“―//WNiTiYjmsmf”/~?u?i-.「'?—工??—;,/

附件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指導性教學計劃進程安排表

學時分配建議修讀學年學期

課程課程類學考核考試

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時—三四先修課程開課單位備注

類別型分理實實方式方式

論驗踐S112S234S356S478

通識教育C23000101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松?主義

7考試閉卷無

必修課001律基礎3483216學院

通以教育C23000101***主義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3232考查開卷中國近現代史

必修課002J學院

通識教育C23OOO1O1松*主義法本原思想通第修并與法*擇主義

3483216考試閉卷

必修課003理概論J律基礎學院

***,恩想和**主義中國近現代史組

通識敘育C2300010I***主義學

理論考查開卷要;***主義基

必修課3483216J

001體系概論<±)本原理概論院

***思想和**主義中國近現代史第

通識教育C23000101***主義學

理論3483216考試閉卷要:***主義基

必修課005體系概論(下)本原理概論院

通識翁行C23000300***主義

0.54

必修課001形勢與政策1f4V有進開卷無學院

通識教育023000300松*主義

形勢與政策II0.5f.44■J考查開卷無

通識教必修課002學院

通識教育C23000300*??主義

育課形勢與政策川考查開卷無

必修課0030.5£44學院

通識敏育C23000300***主義

形勢與政策0.5€44考查開卷無

必修課004IV4學院

通識教育C24000102公共外語教

大學英語山34848考試閉卷禽中英諳

必悔謁003育學院

通識教育C24000102公共外語教根據入學

大學英語34848考試陽卷大學英語

必修課004NIH育學院英語測試

通識教育C24000102公共外語教成績選擇

大學英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