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練習題_第1頁
教育心理學練習題_第2頁
教育心理學練習題_第3頁
教育心理學練習題_第4頁
教育心理學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

第一節(jié)

1、班級群體的特征:、

2、學生群體的功能

3、成熟班集體的特點。

4、班集體形成的四個階段:、

o核心層的形成是班級發(fā)展的重要轉折點。

5、學生非正式群體的恃點:、

6、學生非正式群體的積極作用、、

7、參照群體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群體影響個體行為的心理機制、、

9、群體影響個體行為的方式、、。

第二節(jié)

1、班級人際關系包括和,班級人際關系的好壞取

決于兩類關系的好壞。

2、學生交往方式有三種:、、o

3、班級人際關系的功能、

4、合作關系是一種非利害沖突關系,競爭關系是一種利害沖突關系。

5、師生關系的特點、、

o師生關系的協(xié)調、

第三節(jié)

1、班級管理的成敗最終應以來衡量。

2、課堂的特征:

3、課堂管理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課堂管理的三個目

林、、。

4、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o

5、課堂紀律的四個功能:、

6、教師如何有效建立和維持課堂紀律。

第十四章

第一節(jié)

1、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承擔的角色包括和。

2、社會表現角色包括:、、、

。其中教師職業(yè)區(qū)別于其他職業(yè)的最顯著標志:

3、自我表現角色包括:

4、廣義的教學包括三種活動模式:、、

o和是課堂教師領導的兩個主

要職能。

第二節(jié)

1、根據教師對任務與職能的認識和判斷,把教師的領導分為

和0根據教師對權力的使用方式,把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

2、課堂心理氣氛是學習心理活動與學生的個性特征之間的中介環(huán)節(jié)。積極和諧

課堂心理氣氛的形成,其關鍵因素是o

3、我國心理學家根據師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注意狀態(tài)、情感狀態(tài)、意志狀態(tài),

將課堂心理氣氛分為三種、、o

第三節(jié)

1、是教師威信形成的決定性因素。

2、影響教師領導行為的因素。

3、教師的教育能力包括:、、、

13、場獨立型的人不善于社交,能獨立自主。場依存型善于察言觀色,社會交

往能力強。

14、兩種面向學習風格差異的教學是:

第三節(jié)

1、埃里克森的人格漸成說八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班杜拉的觀察學習四階段o

3、榮格的向性說根據力必多作用的方向不同,把性格分為和o

4、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和o卡特爾把人格特

質分為和0

5、面向人格差異的教育。

第四節(jié)

1、性別差異中,就生物學上看,女性在多數方面比男性更占優(yōu)勢。

2、學校教育中,階段,女生的成績優(yōu)于男生。階段,

男女成績差距開始縮小。階段,男女生各科成績分化明顯。

3、性別心理差異的影響因素中,社會文化因素中家庭、學校教育、歷史文化因

素對心理的性別差異有重要影響。

第五節(jié)

1、特殊兒童的教育原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殊兒童教育的模式包括:

第十章

第一節(jié)

1、心理健康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量學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八個方面:、、

O其中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是:O

第二節(jié)

1、心理健康教育更關注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社會適應力,發(fā)揮人的

潛能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面向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性目標為主,旨

在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

2、心理健康教育在德、智、體中的作用。德育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性格、氣質、能力在品德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認知、情感、意志對品德形成

有重要影響。品德形成的內因是。品德形成的外因是

智育的任務是授予學生系統(tǒng)的知識,情緒和情感是內在的動機力量,直接影響

學習。

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個途徑:、、

0個別咨詢的程序包括:、O

第三節(jié)

1、挫折是指一種情緒狀態(tài),是一種對阻礙、不滿足的________和

2、導致學生心理挫折的沖突:、、

o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階段的學生出現強烈的獨立

自主需要。到階段,自尊心成了自我意識中最敏感、最不容許褻瀆

和侵犯的部分。

3、學生的挫折教育包括、、、

O挫折疏導方法包括:、、

第四節(jié)

1、學生的人格適應不良表現為兩種行為,和

2、自我防御機制是指:o

3、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論認為,人格的健全發(fā)展需要父

母和教師給予o

4、學校對人格不曳學生的教育措施。

第四章

第一節(jié)

1、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認知理論重視社會因素對學習的影響。

2、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決定論中的三類因素:o

這三因素互為因果,彼此聯(lián)系。

3、班杜拉的社會人知理論區(qū)分了學習和學習。替代學習

就是o人們可以通過聽別人講述、看書、看

電視來了解毒蛇的危險性,而不必親自體驗。這是一種學習。

4、班杜拉以兒童的社會行為習得為研究對象,形成其關于學習的基本思路,

即觀察學習是人的學習最重要的形式。觀察學習的定義

5、三種影響觀察學習的基本加工機制

觀察學習的心理過程包括:

6、觀察學習可能導致五種后果:___________

7、影響觀察學習的因素:

8、班杜拉提出的三種不同的行為強化模式:直接強化,觀察者正確的重復

了示范動作后就直接給與強化。替代強化,觀察者看到他人因某種行為得到獎

賞,也會受到鼓舞而加以模仿。自我強化,個人行為表現符合或者超出自我制

定的標準而帶來的強化。

9、社會學習認知理論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節(jié)

1、建構主義是認知學習理論的新發(fā)展,對當前的教學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

響。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關注的是人們是如何獲得(意義)的,強調(學習者)

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維果斯基的建構主義思想被認為是文化的、社會的,他的

思想包括四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構主義的知混觀。建構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對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提

出質疑。認為知識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建陶主義認為,就個體所獲得的

知識而言:(1),(2)(3)o

建構主義學習觀。學習是認知結構的改變過程,學習是個體主動構建自己

知識的過程,學習環(huán)境設計的四大要素是

建構主義學生觀。學生要成為真正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就要發(fā)揮主體作用

(1)使用探索法、發(fā)現法去構建知識(2)主動嗖集分析數據和資料?,提出假

設并加以驗證(3)把當前學習內容和已經掌握內容相互聯(lián)系。

建構主義教師觀。教師是意義的構建者、促進者。(1)激發(fā)學生興趣、形

成學習動機(2)創(chuàng)設符合學習內容要求的情景,提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3)組

織開展合作學習。

建構主義教學觀。教學目標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

教與學之間應該是互為促進的循環(huán)過程。教學活動應該在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

行,保證學生總在“最近發(fā)展區(qū)”中學習,教學活動應促進和接受學習者的自

主精神和首創(chuàng)精神。教學過程是構建和理解的過程。

3、構建主義在教育中的應用。在實際教育中,構建主義比較成熟的教育技

術包括o探究式學習的最早描述者是

4、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構建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o其理論來

源是o支架式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發(fā)展區(qū):

5、隨機通達教學的基本思想源白構建主義的“彈性認知理論”,關注的焦

點是O

6、合作學習是當前理論和實踐中比較流行的構建主義教學技術之一。合作

學習的小組規(guī)模取決于_______,角色扮演是經常使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7、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是對傳統(tǒng)學習理論的一次重大突破,強調情景、協(xié)作

對意義構建的重要作用,使教學設計開始重視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同時注重學習

理論研究與教學的實踐的接軌,促進了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

第三節(jié)

1、情景學習理論最早、相對具體的論述是O

2、情景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通過社會活動來實現的,知識意義形成的關

鍵在于學習活動本身。其理論觀點是(1)重視的極端重要性。(2)重

視主動探索操作與經驗學習。(3)強調的真實性。(4)重視學習互動

和分享。(5)學習是學習者從到參與的文化適應活動。

3、基于問題的學習是當前常見的情景學習理論,也稱為。

4、認知學徒教學是建立在的思考上,主要圍繞_______而

展開的。

5、認知學徒是。認知學徒

式教學的教學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交互式教學被認為是認知學徒式教學在實踐中的成功應

用。

7、從認知學習理論、構建主義理論向情景學習理論的發(fā)展,不是學習理論

研究的分化和對立,而是一種整合和互補。

第五章

第一節(jié)

1、心理學觀點認為知識是個體頭腦中的內部狀態(tài)。知識的定義

O學生的知識學習主要是把______________轉化為

______________的過程°

2、廣義的知識分類

3、狹義的知識指。程序性知識是我們平常所說的

4、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的定義。

5、知識的表征是指知識在頭腦中的,即信息在長時記憶中

是如何編碼的。陳述性知識主要以和表征的,

和也是重要形式。

6、是陳述性知識的最小單位,由兩部分組成

和o一個命題只有一個關系,但可以有多個論

題。命題不等于句子,只涉及句子所表達的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命題網絡。

命題網絡是一種有層次的結構。

7、Pavivio的雙重編碼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8、表象作為相似物的表征方式,具有和性。

9、圖示是指關于一類事物的有組織的大的知識單元,用圖式表征一類事物,

不僅包含了該事物的。而且包含了該事物的的

表征。所以圖式是一般的,抽象的,而不是具體的,特殊的。魯墨哈特提出的

圖式的四個主要特征是、、、

10、現代認知心理學家把陳述性知識分為兩類,一是的語

義知識。是以對事物的分析為基礎的。二是的形象性的知識,

是對事物的知覺形象進行直觀概括的結果。依據概括和復雜程度把陳述性知識

分為

、、、O陳述

性知識學習的核心是、O

11、奧蘇泊爾從兩個維度對有意義言語材料的學習進行了劃分,通過教材

和教師的講解以確定的方式授予學習者,學習課題不涉及學生方面任何獨立的

發(fā)現,這種學習方式是,學習的主要內容不直接呈現,在納入學

生認知結構前,必須由學生自己發(fā)現出來,這種學習方式是。對

掌握大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學習,學習方式最經濟有效。

12、奧蘇比爾的意義學習實質是,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

觀念建立_____________和的聯(lián)系。意義學習的兩個條件是

和o在意義不強、簡單的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和

保持中,起很大作用。

第二節(jié)

1、我國傳統(tǒng)上所說的知識是指O現代認知心理學把知識劃

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的同時,認為是程序

性知識、策略性知識的初級階段。

2、陳述性知識學習的三階段是、、o

3、奧蘇泊爾的有意義言語學習論是用同化思想來解釋的,同化是指

o有意義言語學習論強調,在新知識的學習中,認

知結構中的起決定作用。

4、奧蘇泊爾的符號意義同化過程被稱為代表性學習,其心理機制是符號和

他們所代表的事物或觀念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建立相應的的關系,

言語符號與所指對象的代表性具有很大的性。

5、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是意義學習的高級形式。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觀

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學習的知識,新學習的知識歸屬于舊知識而得

到理解,新舊知識所構成的歸屬關系稱為,其同化過程稱為

O歸屬學習分為和O

6、兒童在知道“菠菜”“蘿卜”等概念后,再學習“蔬菜”這個概念,這

種學習屬于。

7、通過____________學習,學生的認知結構就會不斷分化。通過

學習,學生的認知結構就會進一步整合協(xié)調。

8、奧蘇泊爾的有意義學習論側重于揭示的方式,維特羅克的

理論特別強調。信息加工心理學注重結合闡明

其獲得的認知加工過程。

9、保持是陳述性知識學習的重要階段,奧蘇泊爾的同化論對遺忘提出了擦

跡同化說,其理論把遺忘分為和,同遺忘作斗爭是

指同作斗爭。

10、陳述性知識的提取過程,首先提取要存儲在頭腦中的有

關知識,要從一個知識網絡中把所需知識提取出來,還要進行和

11、依靠提取線索信息離不開,和

也是提取知識的線索。

第三節(jié)

1、奧蘇泊爾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中認為是

影響意義學習和遷移的重要因素,他提出的三種認知結構變量

2、組織者的定義o

組織者分為兩類和。

3、設計,為新的學習提供L位的固定點。殳計

,操縱新舊知識的可辨別性。當新IH知識不穩(wěn)定和

不清晰時,宜采用o原有知識的穩(wěn)定性有助于新的學習和保持,

利用、、等方法可以增強原有觀念的

穩(wěn)定性。

4、奧斯古德的三維遷移模式對機械學習能給以很好解釋,先后呈現的兩個

材料刺激相同,反應相同,會出現遷移。兩個材料刺激不同,反

應不同到對抗,遷移效果為o

第四節(jié)

1、廣義的教學是。狹義的教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學策略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學生的學習過程分為五階段、、

、、O

3、教學過程分為五部、、

、、O

4、促進陳述性知浜學習的教學策略: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學定義:

2、教育心理學的五要素()()()()()

三過程()

3、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意義。

4、教育史上,第一個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理論基礎的是()o五段教學

法()()()()()

5、西方教育心理學奠基人是()著作()0

6、美國心理學發(fā)展三階段。

7、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著作)

8、中國第一本心理學著作()O

9、教育心理學研究原則。

10、教育心理學研究策略及方法。

第二章

第一節(jié)

1、廣義的學習()

2、廣義學習的內涵。

狹義的學習指()o學生學習是指()0

4、學生學習的特點。

5、按照學習內容馮忠良把學習分為三類()()()

6、按照學習水平加涅壬學習分為八類())()

()()()()(

7、按照學習進行的方式奧蘇泊爾把學習分為)(),按照學

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的知識把學習分為()()O

8、課堂教學中最常見最有效的教學形式是()

9、按照學習結果,加涅把學習分為五種())()

)()o把人類學習結果分為()()

),己經成為共識。

第二節(jié)

1、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系統(tǒng)()()()O

2、感覺記錄儀又稱(),時間大約()。短時記憶的特征

)()()O效應器是())O

3、梅耶的學習過程強調()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4、維特羅克把人的記憶分為()()(),生成模

型分為())))o,更注重

()在學習中的作用。

5、有效學習的一般條件。(問答題)

第三節(jié)

1、學習遷移的定義()

2、根據遷移性質分為()()根據遷移順序分為()

()根據遷移范圍分為()(),布魯納認為()

是教育過程的核心。根據遷移水平分為))根據遷移意流程

度分為()()

3、學習遷移的作用()(),

()是衡量學習任務是否完成的指標。

4、形式訓練說認為學習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O

5、相同要索說的貢獻和不足之處。

6、概括說認為產生遷移的關鍵是()O概括說的經典實驗

是)0

7、關系轉換說認為學習遷移的關鍵是()和()O

8、學習定勢是()o學習定勢

注重()和(),是對以往理論的補充。

9、經典遷移理論的教學應用。(問答題)

第四節(jié)

1、測量是確定()價值,評定是一種()活動。

2、學習測評的功能。

3、信度是()O

4、重測信度、復本信度、分半信度的定義。

5、效度是(),效度的類型()

)()O

6、良好測驗的指標(:)())()

)O

7、標準化學業(yè)成績測驗的優(yōu)點()()

8、客觀測試的優(yōu)缺點。論文考試的優(yōu)缺點。

9、常摸參照評定側重(),這種評定重視(),

但().

10、標準參照評定重視(),而不考慮()O

11,教師要比較學生學習差異用(),要幫助學生確定

學業(yè)水平用()O

12、教學開始前,分析學生的起點行為用到(),教學活動中

(),教學活動結束后()O

13、布魯姆將學習目標分為()()()O

14、加涅將學習目標分為()()()()()

()O

15、行為目標是()O

16、情感目標具有()和()兩個特點。

17、情感目標界定于教學生養(yǎng)成的五個方面。

1.最近發(fā)展區(qū):兒童現有水平與經過他人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之間的差距。

2.場依存型:傾向于把外在的參照物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知覺受環(huán)境影響大,屬于外

部定向者,這一類人屬于場依存型的人。

3.場獨立型:傾向于依據內在的標準進行信息加工,他們的知覺不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干

擾,屬于內部定向者,這一類人屬于場獨立型的人。

4.學習:學習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練習和反復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

持久的變化過程。

5.觀察學習:又稱替代學習,是指人們通過觀察他人(榜樣)的行為(這種行為對觀察

者來說是新行為),獲得示范行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導學習者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行為

的過程。

6,自我效能感理論: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們對臼

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它與自我能力感是同義的。

7.技能:技能是通過(練習)形成的,趨于(完善化)的,(自動化)的活動方式。

8.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

需要O

9,動機:引發(fā)和維持個體學習活動,并將其引向一定學習目標的動力機制。

10.學習遷移:(簡稱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外一種學習的影響。

11.問題:所謂問題,是指這樣一種情境:個體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馬上知道完成這件事

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動。

12.問題解決:是一種以目標定向的搜尋問題空間的認知過程.

教育學導論

一、教育學的歷史發(fā)展

二、教育學的理論結構

三、教育學的研究范式

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教育學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及其特點

現代教育學的形成

難點:現代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現代教育學的理論結構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一們科學。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活動。

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既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

發(fā)展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促使受教育

者身心發(fā)生預期變化的活動。

普通教育學的理論體系:教育基本原理、教學原理、德育原理、學校管理

理論。

二、教育學的研究任務

1、揭示教育的規(guī)律

2、科學地解釋教育問題

3、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

三、教育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㈠教育學的萌芽時期(前教育學階段)

基本特征

第一,對教育的認識有一定的概括和總結,但這種概括和總結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

的理論體系。

這一時期,出現了論述教育問題的現象,如東方的孔子、墨子、孟子、

朱熹等;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昆體良等。

第二,對教育的論述已經不少,但這些論述還散見在哲學、倫理等著作中,還

沒有形成教育學的話語體系。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中國有:樂征克:《學記》曾參:《大學》孔子思想:《論語》

孟柯:《孟子》

西方有:柏拉圖:理想國》昆體良:論演說家的教育》最早的教育

專著

戰(zhàn)國后期的《學記》古羅馬昆體良《論演說家的教育》

《學記》的主要內容:教學相長;豫時遜摩;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

弗達;

長善救失;廣交朋友。

孔子的主要教學思想也被概括為:及時鞏固原則學思結合原則

啟發(fā)誘導原則(憤啟俳發(fā)原則)

有教無類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㈡形成獨立學科時期

標志:

十七世紀(捷克)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的問世(被稱為近代第一本教育學

著作)。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在這些著作中,作者力圖系統(tǒng)論述教育問題,這些著作為教

育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傳統(tǒng)教育派的代表,強調整個教育教學要以,“教師”、“書本”、“課堂”

為中心

.實驗教育學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梅伊曼:《實驗教育學綱要》

拉伊:《實驗教學》

主要觀點

第一,反對概念思辨的教育學,認為它對檢驗教育方法的優(yōu)劣毫無用途。

第二,提倡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應用于教育研究,從而使教育

研究真正“科學化”。

第三,把教育實驗分為:問題假設一一根據假設制定實驗計劃及實驗-

一將實驗結果應用于實際,以證明其正確性。

第四,差別教育實驗和心理實驗,認為教育實驗是在真正的學校環(huán)境和

教學實踐中進行。

第五,主張用實驗、統(tǒng)計和比較的方法探索兒童心理的發(fā)展,用實驗數

據作為改革學制、課程和教學方法的依據。

實驗教育學所強調的定量研究成為20世紀教育學研究的一個基本范式。

.實用主義教育學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和

《經驗與教育》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

以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派

強調“兒童、經驗、活動”三中心

主要觀點

第三,教育是生活,是個人經驗的增長過程,學校是一個雛形社會,學生的學

校學習就是一個社會成長的過程。

第四,打破學科中心的課程體系,學校課程要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

第五,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中心,教師只是學生成長的幫助者。

第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提倡讓兒童在學習的

過程中獨立探討、發(fā)現。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標志:(蘇聯(lián))凱洛夫《教育學》

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教育學:1930

年,楊賢江《新教育大綱》。

㈣教育學的理論深化階段

贊可夫《教學與發(fā)展》

巴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

布魯納《教育過程》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

第二章教育及其產生與發(fā)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定義的類型

1、中國有代表性的“教育”定義

(1)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

都是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其含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

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

們培養(yǎng)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更狹義的,有時指思想教育活動。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

(2)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增進人們知識、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

發(fā)展的各種活動。(《教育大辭典》)

(3)教育是一種社會活動,它區(qū)別于其他社會事務的本質屬性就是人的培養(yǎng)。

(潘懋元《高等教育學》)

(4)教育是作為主體的人在共同的社會活動過程中開發(fā)、占有和消化人的發(fā)

展資源,從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會的個人之過程。(項賢明《泛教育

論》)

?2、西方的代表性定義

(1)柏拉圖的隱喻。教育乃“心靈的轉向”。“什么是教育?教育是為了以后

的生活所進行的訓練,它能使人變善,從而高尚地行動。”

(2)洛克的“白板說”。洛克主張“人心是白紙”通過教育能使兒童掌握知識

和德行。

(3)夸美紐斯的“生長說”。他認為,人人具有知識、德行和虔信的種子,但

這些種子不能自發(fā)地生長,需要憑借教育的力量,”只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后,

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4)盧梭的“自然教育”。教育的任務是使兒童從社會因襲的束縛中解放出

來,歸于自然,培養(yǎng)自然人、自由人?!苯逃龖斠勒諆和匀话l(fā)展的程序,

培養(yǎng)兒童所固有的觀察、思維和感受的能力”。

(5)裴斯泰洛齊的“完整的人的發(fā)展說”?!叭说娜拷逃褪谴龠M自然天性

遵循她固有的方式發(fā)展的藝術”?!敖逃馕吨暾娜说陌l(fā)展”。

(6)斯賓塞:“從教育的生物學方面看,可以把教育看作一個有機體的結陶臻

于完善并使它適合生活事物的過程”?!敖逃礊槲磥砣说耐隄M生活作準備?!?/p>

(7)涂爾干的“作為活動的教育?。教育是成年人作用于后代的活動,這些后

代還沒有為參加社會生活做好準備。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導兒童在身體、理智和

道德方面達成一定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是兒童的整個社會和他將投身其中的社會

環(huán)境對他的要求。

(8)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

(9)烏申斯基把教育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教育中,學校、負實際責任

的的教育者和教師是教育者:廣義的教育是無意設的教育,大自然、家庭、社

會、人民及其宗教和語言都是教育者。

他認為:“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類身體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廣泛的發(fā)

揮?!?/p>

(10)斯普朗格的“作為文化的教育”?!敖逃且环N文化過程”。

(二)教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內涵:教育是一種有意識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這是教育區(qū)別于其他現象的根

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guī)定性。

教育的外延,可根據不同的標準分類。如,依據教育的正規(guī)化程度,可將

教育氛圍爭輝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和非正規(guī)教育;依據教育的實施機構,

可把教育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二、教育的結構與功能

(一)教育的結構

教育的結構包括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

1、教育的內部結構即教育活動的結構

教育作為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等基本要

素構成的,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教育活動的內部結構。教育內部結

構的運行,是教育者借助教育手段、以教育內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其結果是影

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

2、教育的外部結構即教育系統(tǒng)的結構

教育作為社會的一個子系統(tǒng),與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和

人口等其他系統(tǒng)共同構成完整的社會結構。

教育與其他社會系統(tǒng)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共同影響著社

會發(fā)展。

(二)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決定的、對個體發(fā)展和

社會發(fā)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

1、從作用的對象看,可分為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

教育的個體功能,是教育活動的內部結構決定的,如師資水平、課

程的設置及內容的新舊、教育物質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及其運用,都構成影

響個體發(fā)展方向機器水平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社會功能是教育的本體功能在社會結構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

功能,也稱教育的工具功能。

2、從作用的方向看,分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個體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積極影響和作用,負向教

育功能則是阻礙個體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消極影響和作用。

3、從作用的呈現形式看,分顯性功能和隱形功能

顯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

符合的結果。

隱性教育功能是伴隨顯性教育功能所出現的非預期的功能,如教

育復制了現有的社會關系,再現了社會的不平等,都是隱性功能的表現。

三、我國關于教育本質問題的主要觀點

(一)教育是上層建筑

主要觀點:1、教育是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為政治經濟所決定。2、教育與生

產關系的關系是直接的、無條件的,而教育同生產力的關系則是間接的、

有條件的。3、歷史性、階級性是教育的根本社會屬性。

(二)教育是生產力

1、教育不是純粹的意識形態(tài)2、教育就是生產力3、教育的木質屬性

是生產性和永恒性。

(三)教育具有上層建筑和生產力的雙重屬性

(四)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五)教育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過程

(六)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教育具有社會屬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具有歷史性、階級性

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四、教育的產生

生物起源論

心理起源論

勞動起源論

學校教育的產生:

剩余產品的出現

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文字的發(fā)展

五、教育的發(fā)展

㈡古代社會的教育

1、奴隸社會的教育

學校開始產生

教育開始具有階級性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分離

學校教育內容充滿貴族的道德要求,教育形式是個別教學

2、封建社會教育

第一、學校教育較奴隸社會有較大發(fā)展。

中國封建社會教育內容:“四書”“五經”

歐洲中世紀形成“宗教教育”(七藝: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

幾何、天文、音樂)和“騎士教育”(七技:騎馬、游泳、投槍、擊劍、

打獵、下棋、吟詩)兩種類型學校教育體系。

第二、教育不僅具有階級性,且具有明顯的等級性。

第三、教育制度漸趨完善。

3、近代教育

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義務教育普遍實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視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現代社會教育的特點

現代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發(fā)生著密切聯(lián)系。

學校教育的任務,不僅是培養(yǎng)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擔負著培養(yǎng)生產

者的任務。

學校教育逐漸走向大眾化,體現民主性和普及性等特征。

班級授課制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越來越被廣泛采用。

學校教育走向多種形式辦學,并與社會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逐漸成為一個開放

系統(tǒng)。

教育的終身化、全民化成為指導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對教育改革最具影響力的教育思潮:

全民教育,就是讓所有的國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并必須接受

一定程度的教育,通過各種方式滿足基本的學習需求。

終身教育,指人們充分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在人的

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訓練和培養(yǎng)的總合。

教育民主化是個體享有越來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機會,并受到越來越充

分的以自由和合作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斷轉向公正、開

放、多樣的演變過程。

,一、關于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

1、教育獨立論

2、教育萬能論

3、人力資本理論

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

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可以影

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資本是相對于物質資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資本

的形態(tài)。它體現在人身上,屬于人的一部分,同時它又是未來薪金、收益的源

泉。

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也是一種生產要素資本,對生產起促進作

用,是經濟增長的源泉。

4、篩選假設理論

5、勞動力市場理論

二、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一)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決定教育的性質。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受教育的權利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目的的性質與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為一定的政治經濟制度培養(yǎng)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具有促進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A教育傳播科學真理,啟迪人的民主觀念

B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C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三、教育與生產力

(一)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生產力的發(fā)展是教育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決定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與速度。

2、生產力的發(fā)展決定教育結構的變化。

3、生產力的發(fā)展制約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格。

4、生產力發(fā)的展制約著教育的形式、內容和手段。

(二)教育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

1、教育通過再生產勞動力為生產力的發(fā)展服務。

2、教育通過再生產科技文化知識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四、教育與文化

(一)文化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

1、文化影響教育目的,即影響著學校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規(guī)格。

2、文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教育內容上。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遞、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選擇、批判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創(chuàng)造功能

五、教育與科技

(一)科技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

1、科技能影響教育者的教育觀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2、科技也能影響到教育對象。

3、科技會滲透到教育影響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之中,為教育措施的更新和發(fā)展提

供各種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術條件。

第四章教育與人的發(fā)展

一、什么是人的發(fā)展

人的發(fā)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人,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

人生過程中,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不斷發(fā)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身心

的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

二、關于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因素的主要觀點

1、單因素論與多因素論

2、內發(fā)論與外錢論

3、內因與外因交互作用論

三、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一)遺傳素質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

遺傳素質,是指個體與生俱來的,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

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tài)、感官和神經系統(tǒng)的特點。

1、遺傳素質為個體發(fā)展提供生物前提和可能性。

2、遺傳素質的成熟制約著身心發(fā)展的過程及其階段。

3、遺傳素質的差異在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個別特點上有一定的影響。

4、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

重視遺傳作用同夸大遺傳作用的“遺傳素質決定論”有本質的區(qū)別。

“遺傳素質決定論”把遺傳素質給人提供的發(fā)展的可能性與人發(fā)展的現實

性混為一談。

(二)環(huán)境對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影響

環(huán)境,泛指個體生活其中的影響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總和,

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1、環(huán)境為個體發(fā)展提供客觀條件,對個體發(fā)展具有制約作用。

2、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肯定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的作用,但也堅決反對忽視遺傳和人的主觀能

動性在個體發(fā)展日的作用,而片面夸大和機械看待環(huán)境作用的所謂“環(huán)境

決定論”。

(三)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

1、促進個體個性化與個體社會化

個性化是指個體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獨特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

教育的個體個性化功能主要體現在它促進人的主體意識的發(fā)展、促進人的

個體特征的發(fā)展以及促進人的個體價值的實現三個方面。

社會化是指人接受社會文化的過程,即人由一個“自然人”或“生

物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教育個體社會化功能體現在促進個體觀

念的社會化,促進個體智力與能力的社會化,以及促進個體職業(yè)與身份的

社會化三個方面。

2、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的主導作用及有效發(fā)揮的條件

(1)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的主導作用

A、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yǎng)人的活動,對人的影響

更為全面、系統(tǒng)和深刻。

B、學校教育是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活動。

C、學校教育是由專職人員進行的教育活動。

D、學校教育能對各種影響因素加以調節(jié)和控制。

(2)學校教育主導作用有效發(fā)揮的條件

A必須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活動

B爭取家庭、社區(qū)和其他社會力量的積極配合,協(xié)同一致地教育學生,

發(fā)揮多方面力量的優(yōu)勢,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四)主觀能動性是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動力

四、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及其教育

1、身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和階段性

順序性,是指個體身心發(fā)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fā)展的個

別過程和特點的四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

階段性,是指身心發(fā)展的一定年齡階段上表現出來的,不同于其池年

齡階段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點。

適應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教育要循序漸進地促進兒童身心的發(fā)展。

適應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教育內容、方法上映

有所不同。

2、個體身心發(fā)展具有不均衡性

不均衡性,是指身心各方面發(fā)展速度的不均衡。

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發(fā)展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上發(fā)展

是不平衡的。其次,表現在不同方面發(fā)展的不均衡性上。

這一規(guī)律要求要在兒童身心各方面發(fā)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

3、個體身心發(fā)展具有穩(wěn)定性和可變性

這要求教育要校照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各年齡階段中穩(wěn)定的特點確定

內容和方法;同時也要根據社會和教育條件的新情況,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新

特點,恰當地選擇教育內容和方法,不能固守一成不變的年齡階段的舊指

標。

4、個體身心發(fā)展具有個別差異性

這表現在:同一方面的發(fā)展速度和水平可能是不同的;其次,表現

在不同方面的發(fā)展的相互關系上;再次,表現在兒童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

傾向上U

這要求教育教學工作要做到,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發(fā)展的特點,有的

放矢,因材施教。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養(yǎng)規(guī)格、

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功能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結構層次:培養(yǎng)目標

課程目標

教學目標

教育方針,是指國家根據政治、經濟發(fā)展的耍求而確定的教育工作的宏觀指導

思想,是總的教育方向。

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系:

聯(lián)系:對教育社會性質的規(guī)定上具有內在一致性,都含有“為誰培養(yǎng)人”的規(guī)

定性,都是一定社會各級各類教育在其性質和方向上不得違背的根本指導原則。

區(qū)別:1教育方針所含的內容比教育目的更多。教育目的只包含“為誰培養(yǎng)人”

和“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而教育方針除此之外,還含有“怎樣培養(yǎng)人”

的問題和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基本原則。2教育H的在對人培養(yǎng)的質量規(guī)格方面要求

較為明確,而教育方針則在“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辦教育”方面顯得更為

突出。

教育目的的內容結構:培養(yǎng)的人的社會價值(為誰培養(yǎng)人);所培養(yǎng)的人的素

質結構(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

教育史上不同的教育目的觀:

1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

2內在目的論與外在目的論。

3教育準備生活說與教育適應生活說。

4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

辨證統(tǒng)一論認為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

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

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三、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基本觀點:

1、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生產的發(fā)展是一致的

2、人的片面發(fā)展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

3、大工業(yè)生產提出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并為此提供了物質基礎:

a市場的擴大和交往的普遍性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b大工

業(yè)的發(fā)展使自由時間增多,為個人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c大

工業(yè)的發(fā)展使新的產業(yè)不斷興起,使社會內部的分工不斷發(fā)生革命,勞動

變換加速,要求人必須全面發(fā)展。

4、教育與生產勞動想結合是全面發(fā)展的唯一途徑

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基本涵義:

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指,每一個社會成員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其智力和體力,

道德和精神都獲得充分、自由、統(tǒng)一的發(fā)展和運用,并在此基礎上使體力

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

人的全面發(fā)展,首先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其次,指人的體力和

智力的全面發(fā)展。最后,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種才能、志趣、道德和審

美能力的充分發(fā)展,即人的個性的自由發(fā)展。

四、我國教育目的的表述及規(guī)定性

建國以來,對教育目的的表述雖然在字面上有所不同,具體內容也不完

全一樣,但它們卻有著共同的精神實質。

1、強調培養(yǎng)的是社會主義勞動者。

2、強調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

3、強調培養(yǎng)的人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4、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質。

五、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內容

德育:

智育: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

能力的教育活動。

體育:是指向學生傳授身體運動及其保健知識,增強他們體質,發(fā)展身體

素質和運動能力的教育。

美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