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講--透鏡難點及視覺一、思維導圖二、知識梳理考點1透鏡5個難點1.物體與像的移動關系(1)從②移動到③,u>2f,成的是倒立縮小到實像,此時到像距f<v<2f,可以看出物體的移動范圍可以從2f到無窮遠,而像距只能在f,2f之間來回移動。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的移動距離大于像。即u>2f,f<v<2f,此時v物>v像,并且在移動過程中像越來越小,越來越靠近焦點,所以當物體是勻速遠離2f時候,像的速度會越來越慢。(2)從②移動到①,f<u<2f,v>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只能在f,2f之間來回移動,而像能從2f移動到無窮遠,所以在相同時間內(nèi),像的移動距離要大于物體。即f<u<2f,v>2f,此時v物<v像,并且在移動過程中像越來越大,越來越遠離2f,所以當物體是勻速靠近焦點的時候,像的速度越來越快。小結口訣: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誰大誰快,越大越快,越小越慢。備注:實像和虛像都滿足該規(guī)律2.動態(tài)變化關系厚度越厚,焦距越小,透鏡的折光能力越強,此時成像在光屏的前面,此時只能有以下兩種方法才能使像重新清晰的呈在光屏上。(1)光屏向左移,移動到成像點上。(2)在物體透鏡或者透鏡光屏中放一個凹透鏡。3.凸透鏡中光的可逆性如圖,已知此時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實像,此時的成像性質是什么,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怎么移動凸透鏡才能呈現(xiàn)另一個清晰的實像?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等價于把原先的物距,像距反一下位置,所以得到的第二次清晰的像一定就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且v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等價于把原先的物距,像距反一下位置,所以得到的第二次清晰的像一定就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且v’=uu’=v4.物體與光屏距離變化關系當u=2f,v=2f時候,物體與像的距離最小,s=4f。解釋:結合第一個重難點,當u>2f的時候,物體移動的距離大于像移動的距離,物體和像移動方向是相同的,所以物體與像的距離會逐漸被拉開。同理當f<u<2f的時候,物體移動的距離小于像的移動距離,所以物體與像的距離也會逐漸被拉開。5.高斯公式:考點2眼球的結構1.眼睛(1)折光系統(tǒng):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眼球中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狀體,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2)人眼球的成像特點:因為觀察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睫狀體:通過緊張度來調節(jié)晶狀休的凸度:看近物,睫狀體收縮,曲度大,焦距變??;看遠物,睫狀體舒張,曲度小,焦距變大。2.近視眼與遠視眼三、題型分類題型1眼球結構1.(2023·秀洲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是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圖。據(jù)圖作答:(1)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有(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2)眼球中的視網(wǎng)膜能感受光的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視網(wǎng)膜相當于反射弧組成部分中的2.(2023?江干區(qū)校級模擬)成都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順廊橋流光溢彩,讓游人流連忘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陳用單反相機拍攝廊橋和其倒影,相機感光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小鄭取下近視眼鏡看到廊橋變模糊了,因為此時進入眼睛的光會聚在了視網(wǎng)膜的前方 C.小李用手指組成方框“取景”,方框離眼睛越遠,“取景”范圍越小,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D.小張看到遠處的小紅向他走來,為了始終看清小紅的臉,他的睫狀肌由舒張變?yōu)槭湛s,晶狀體凸度由大變小3.(2021·溫州模擬)2014年,人工視網(wǎng)膜通過臨床試驗,為失明患者帶來福音。人工視網(wǎng)膜主要由裝有攝像頭的眼鏡、電子設備和芯片電極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1)從眼球的成像原理來看,眼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鏡。(2)從反射弧的組成來看,“人工視網(wǎng)膜”相①傳送畫面數(shù)集影像當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攝像頭中的對焦機構能調節(jié)鏡頭和CCD之間的距離。當配有人工視網(wǎng)膜的人向遠處眺望,對焦機構將使鏡頭與CCD之間的距離變________。題型2近視和遠視的矯正1.(2023?湖州)圖1是數(shù)碼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當景物在離鏡頭2倍焦距之外時,能在影像傳感器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人眼觀察物體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似。小明平時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造成近視,如圖所示,他應配戴透鏡來矯正近視。?2.(2023·衢州)今年愛眼日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矯正近視的同學,所佩戴眼鏡的鏡片是()題型3動態(tài)變化1.(2023·椒江區(qū)校級二模)小光用圖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蠟燭、透鏡位于圖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燭焰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透鏡的焦距是30cmB.將蠟燭向右移動5cm,向左移動光屏可以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C.將蠟燭向左移動5cm,適當移動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D.保持蠟燭不動,將透鏡移到30cm處,眼睛位于光屏一側通過透鏡能看到縮小的燭焰像2.(2023·鹿城區(qū)校級二模)小金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誘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C.當u=20cm時成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D.物體從距凸誘鏡12cm處移動到24cm外的過程中,物像間距逐漸變小題型4物距相距顛倒1.小明在房間里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情景如圖所示。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小明發(fā)現(xiàn)透鏡在A、B兩處時,墻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則兩次所成的像()A.都是正立的B.都是虛像C.透鏡在B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D.透鏡在A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燭焰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縮小的像,調節(jié)的方法是()A.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B.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C.透鏡不動,蠟燭靠近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D.蠟燭不動,透鏡不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3.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1)實驗前,首先在光具座上正確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還應對其進行調整,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2)如圖1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成的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燭焰的像將位于光屏中心的方。(3)若將凸透鏡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物體遮住(圖中未畫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也只剩一半 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變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4)在保持⑵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5)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選填"〉”、"<”或“=”)L,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用L0、L表示)。題型5物體和像移動速度、距離關系1.物體沿凸透鏡主光軸從2倍焦距處勻速向外移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將()A.像變大,速度變大B.像變大,速度不變C.像變小,速度變小D.像變小,速度不變2.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移動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則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將物體靠近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須遠離凸透鏡,且光屏移動距離先大于后小于物體移動距離;②同時移動物體與光屏,且移動距離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③換用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動光屏,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④保持物體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個清晰的像。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題型6高中知識下放與拓展材料1.如圖1是小斌在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有關“光路的可逆性”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小斌想,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氣時,入射角小于折射角,那么若逐漸增大入射角,折射光線會消失嗎?【猜想】人射角增大到一定的角度時,折射光線將會消失,再繼續(xù)增大時只會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具M行實驗】利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不斷改變?nèi)肷浣牵^察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變化,并讀出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記錄在實驗表格內(nèi)【收集證據(jù)】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關系記錄如表(單位:度)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反射角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190/【分析論證】(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入射角的增加量折射角的增加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當入射角增大到度,折射光線就消失了,只剩下光線。在物理上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全反射,折射角變?yōu)?0°時的入射角,叫做臨界角。(2)光在不同介質傳播速度不同,如光在空氣中的速度非常接近c(c=3xl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2/3c把傳播光速較大的介質稱為光疏介質,傳播光速較小的介質稱為光密介質。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是:①光由介質斜射入介質;②入射角臨界角?!窘涣髟u估】為了使實驗結論更科學,將玻璃更換為水重復上述實驗?!就卣箲谩抗鈱Юw維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將光從纖維的一端“導”到另一端。請在圖2畫出光射入光纖維內(nèi)芯后的大致光路圖。四、課后鞏固1.2022年6月6日,是第二十七個“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關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下列四幅圖中,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1年全國中小學生近視率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中學生近視率約為55%。上圖表示近視、遠視及矯正透鏡的示意圖,其中屬于近視眼示意圖及其矯正透鏡依次是()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照相機應用了這一成像規(guī)律B.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光屏上的像會向下移C.蠟燭不動,將透鏡移至35cm處,移動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換一個焦距小的凸透鏡,只移動透鏡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為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種鏡片可以改變的眼鏡(如圖甲),它的改變是通過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學液體來實現(xiàn)。圖乙是某人看近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此時該人的視力缺陷和矯正時應選擇的鏡片是()A.遠視眼,鏡片I B.遠視眼,鏡片Ⅱ C.近視眼,鏡片Ⅰ D.近視眼,鏡片Ⅱ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圖所示(透鏡焦距為10厘米),此時在光屏上恰好成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這一原理可制成投影儀B.蠟燭向左移動5厘米,光屏向右移動適當?shù)木嚯x,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縮小的像C.將蠟燭移到45厘米刻度處,向右移動光屏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D.將蠟燭和光屏都向右移動15厘米,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6.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目前使用的軟質隱形眼鏡由甲醛丙烯酸羥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如圖是某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眼球內(nèi)成像的示意圖,則該人所患眼病及應佩帶的這種隱形眼鏡鏡片邊緣的厚度分別為()A.近視眼,小于0.05mm
B.遠視眼,小于0.05mmC.近視眼,大于0.05mm
D.遠視眼,大于0.05mm7.重要會議入場時,采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0.5m處的人臉拍攝成數(shù)碼相片,通過信號線傳遞給計算機識別。攝像機的鏡頭(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5m B.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2mC.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5m 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2m8.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凸透鏡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動C.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上不能成像 D.蠟燭靠近凸透鏡,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9.下列有關眼球說法正確的是()A.眼球相當于凸透鏡,物體發(fā)出的或反射的光經(jīng)眼球折射在視網(wǎng)膜成正立縮小的像B.感受器接收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視網(wǎng)膜接收光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所以視網(wǎng)膜相當于感受器C.通過睫狀肌改變玻璃體的形狀,使近視患者也能夠看清遠處物體D.當人眼由近處觀察轉向遠處眺望時,晶狀體變厚10.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可快速訪問網(wǎng)絡數(shù)據(jù),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B.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C.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 D.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11.小金在實驗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當三個元件移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成像原理可應用于放大鏡B.推算出焦距為10cm<f<30cm范圍C.保持蠟燭與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撤去光屏仍然成像D.實驗過程中飛來一只小甲蟲停在凸透鏡上,光屏上會出現(xiàn)暗一點的甲蟲的像12.現(xiàn)在許多手機都用上了雙攝像頭,即廣角(焦距短)+長焦鏡頭(焦距長)組合來實現(xiàn)光學變焦。當想要拍攝廣角照片時,可以使用_______(選填“左”或“右”)攝像頭取景,此時如果不改變手機與景物的距離,想要拍長焦的照片,除要切換攝像頭外,還需要_______(選填“伸長”或“縮短”)鏡頭與感光板之間的距離,結果所成的像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13.小金制作了一個焦距可調節(jié)的水透鏡,如圖甲所示,在一個圓環(huán)支架上安裝一個進出水口,在圓環(huán)支架的兩側密封上透明的橡皮膜,用注射器通過軟管連接進出水口,并向圓環(huán)與橡皮膜所圍成的空間內(nèi)注水,使其呈中間厚、邊緣薄的形狀,便制成了一個焦距可調節(jié)的水透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1)將制好的水透鏡、蠟燭和光屏安裝在水平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并調節(jié)燭焰中心、水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______,之后將水透鏡的位置固定,調節(jié)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觀察到與燭焰等大的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2)從水透鏡中抽水時,水透鏡的焦距變大,若不改變蠟燭和水透鏡的位置,光屏應向____移動,光屏上仍能呈現(xiàn)出燭焰清晰的像。當向水透鏡中注水時,若不改變蠟燭、光屏和水透鏡的位置,則在蠟燭和水透鏡之間放______(選填“近視眼鏡”或“老花眼鏡”),光屏上仍能呈現(xiàn)出燭焰清晰的像。14.如圖甲為支付寶推出的掃臉支付裝置,顧客站攝像頭FA裝置前,攝像頭捕捉人臉即可在感光器上成像,進行顧客身份識別。小明用凸透鏡成像實驗模擬支付裝置的成像規(guī)律(如圖乙)。(1)該支付裝置中的感光器相當于圖乙中的________。(2)人臉在感光器上成一個________的實像。(填像的性質)(3)該裝置靜止于水平桌面上時,支撐架對屏幕作用力的方向為圖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第十一講--透鏡難點及視覺一、思維導圖二、知識梳理考點1透鏡5個難點1.物體與像的移動關系(1)從②移動到③,u>2f,成的是倒立縮小到實像,此時到像距f<v<2f,可以看出物體的移動范圍可以從2f到無窮遠,而像距只能在f,2f之間來回移動。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的移動距離大于像。即u>2f,f<v<2f,此時v物>v像,并且在移動過程中像越來越小,越來越靠近焦點,所以當物體是勻速遠離2f時候,像的速度會越來越慢。(2)從②移動到①,f<u<2f,v>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只能在f,2f之間來回移動,而像能從2f移動到無窮遠,所以在相同時間內(nèi),像的移動距離要大于物體。即f<u<2f,v>2f,此時v物<v像,并且在移動過程中像越來越大,越來越遠離2f,所以當物體是勻速靠近焦點的時候,像的速度越來越快。小結口訣: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誰大誰快,越大越快,越小越慢。備注:實像和虛像都滿足該規(guī)律2.動態(tài)變化關系厚度越厚,焦距越小,透鏡的折光能力越強,此時成像在光屏的前面,此時只能有以下兩種方法才能使像重新清晰的呈在光屏上。(1)光屏向左移,移動到成像點上。(2)在物體透鏡或者透鏡光屏中放一個凹透鏡。3.凸透鏡中光的可逆性如圖,已知此時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實像,此時的成像性質是什么,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怎么移動凸透鏡才能呈現(xiàn)另一個清晰的實像?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等價于把原先的物距,像距反一下位置,所以得到的第二次清晰的像一定就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且v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等價于把原先的物距,像距反一下位置,所以得到的第二次清晰的像一定就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且v’=uu’=v4.物體與光屏距離變化關系當u=2f,v=2f時候,物體與像的距離最小,s=4f。解釋:結合第一個重難點,當u>2f的時候,物體移動的距離大于像移動的距離,物體和像移動方向是相同的,所以物體與像的距離會逐漸被拉開。同理當f<u<2f的時候,物體移動的距離小于像的移動距離,所以物體與像的距離也會逐漸被拉開。5.高斯公式:考點2眼球的結構1.眼睛(1)折光系統(tǒng):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眼球中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狀體,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2)人眼球的成像特點:因為觀察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睫狀體:通過緊張度來調節(jié)晶狀休的凸度:看近物,睫狀體收縮,曲度大,焦距變?。豢催h物,睫狀體舒張,曲度小,焦距變大。2.近視眼與遠視眼【答案】凹透鏡,凸透鏡三、題型分類題型1眼球結構1.(2023·秀洲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是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圖。據(jù)圖作答:(1)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有(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2)眼球中的視網(wǎng)膜能感受光的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視網(wǎng)膜相當于反射弧組成部分中的【答案】(1)會聚;(2)感受器【解析】解:(1)凸透鏡有聚光的功能,因此,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2)反射弧的結構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和效應器。眼球中的視網(wǎng)膜能感受光的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視網(wǎng)膜相當于反射弧組成部分中的感受器。故答案為:(1)會聚;(2)感受器。2.(2023?江干區(qū)校級模擬)成都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順廊橋流光溢彩,讓游人流連忘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陳用單反相機拍攝廊橋和其倒影,相機感光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小鄭取下近視眼鏡看到廊橋變模糊了,因為此時進入眼睛的光會聚在了視網(wǎng)膜的前方 C.小李用手指組成方框“取景”,方框離眼睛越遠,“取景”范圍越小,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D.小張看到遠處的小紅向他走來,為了始終看清小紅的臉,他的睫狀肌由舒張變?yōu)槭湛s,晶狀體凸度由大變小【答案】D【解答】解:A、小陳用單反相機拍攝廊橋和其倒影,相機感光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B、小鄭取下近視眼鏡,看到廊橋變模糊了,是因為小鄭近視,晶狀體太厚,廊橋的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的前面,故B正確;C、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當方框遠離時,所看外面景物范圍的大小變化如圖所示:所以,方框離眼睛越遠,“取景”范圍越小,故C正確;D、小張看到遠處的小紅向他走來,為了始終看清小紅的臉,晶狀體凸度由小變大,使得焦距變小,像距變小,故D錯誤。故選:D。3.(2021·溫州模擬)2014年,人工視網(wǎng)膜通過臨床試驗,為失明患者帶來福音。人工視網(wǎng)膜主要由裝有攝像頭的眼鏡、電子設備和芯片電極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1)從眼球的成像原理來看,眼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鏡。(2)從反射弧的組成來看,“人工視網(wǎng)膜”相①傳送畫面數(shù)集影像當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攝像頭中的對焦機構能調節(jié)鏡頭和CCD之間的距離。當配有人工視網(wǎng)膜的人向遠處眺望,對焦機構將使鏡頭與CCD之間的距離變________?!敬鸢浮浚?)凸透
(2)感受器
(3)短(或“近”、“小”)【考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解析】【分析】凸透鏡是根據(j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鏡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反射弧是指執(zhí)行反射活動的特定神經(jīng)結構。從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經(jīng)傳入神經(jīng),將信息傳到神經(jīng)中樞,再由傳出神經(jīng)將反應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應器。實質上是神經(jīng)元之間的特殊聯(lián)絡結構。
【解答】(1)眼球相當于是可調節(jié)凹凸程度的凸透鏡;
(2)人工視網(wǎng)膜接收到畫面,產(chǎn)生的刺激向上傳遞,因此人工視網(wǎng)膜相當于接受刺激的感受器;
(3)向遠處眺望時,相當于物距增大,所以為了依然能夠接收到實像,相距要變小,即鏡頭與CCD之間的距離變??;
故答案為:(1)凸透;(2)感受器;(3)短(或“近”、“小”)。題型2近視和遠視的矯正1.(2023?湖州)圖1是數(shù)碼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當景物在離鏡頭2倍焦距之外時,能在影像傳感器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人眼觀察物體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似。小明平時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造成近視,如圖所示,他應配戴透鏡來矯正近視。?【答案】實;凹【解析】解:(1)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景物在離鏡頭2倍焦距之外時,能在影像傳感器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2)如果我們長期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就會使晶狀體的凸度增大,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形成近視眼。近視眼可以配戴凹透鏡加以矯正。故答案為:實;凹。2.(2023·衢州)今年愛眼日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矯正近視的同學,所佩戴眼鏡的鏡片是()【答案】D【解答】解:長時間用眼過度,會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需要佩戴使光線發(fā)散的凹透鏡進行矯正。如圖:ABD所示都是凸透鏡,只有D是凹透鏡。故選:D。題型3動態(tài)變化1.(2023·椒江區(qū)校級二模)小光用圖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蠟燭、透鏡位于圖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燭焰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透鏡的焦距是30cmB.將蠟燭向右移動5cm,向左移動光屏可以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C.將蠟燭向左移動5cm,適當移動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D.保持蠟燭不動,將透鏡移到30cm處,眼睛位于光屏一側通過透鏡能看到縮小的燭焰像【答案】C解:A、當蠟燭、透鏡位于圖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燭焰像,此時u=v=30cm,根據(jù)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即2f=30cm,所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15cm,故A錯誤;B、將蠟燭向右移動5cm,此時物距減小,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向右移動光屏可以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故B錯誤;C、將蠟燭向左移動5cm,此時物距增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向左適當移動光展,可以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保持蠟燭不動,將誘鏡移到30cm外,此時物距u=30cm-20cm=10cm<f根據(jù)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C。2.(2023·鹿城區(qū)校級二模)小金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誘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C.當u=20cm時成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D.物體從距凸誘鏡12cm處移動到24cm外的過程中,物像間距逐漸變小【答案】C【解析】題型4物距相距顛倒1.小明在房間里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情景如圖所示。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小明發(fā)現(xiàn)透鏡在A、B兩處時,墻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則兩次所成的像()A.都是正立的B.都是虛像C.透鏡在B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D.透鏡在A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答案】D【解析】墻相當于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的光屏,墻上都能接到像,則像是實像,實像都是倒立的;故AB錯誤。當凸透鏡在A處時,物距小,像距大,像較大,其成像原理和投影機原理相同;當凸透鏡在B處時,物距大,像距小,像較小,其成像原理和照相機原理相同,故C錯誤,D正確。故選:D。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燭焰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縮小的像,調節(jié)的方法是()A.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B.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C.透鏡不動,蠟燭靠近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D.蠟燭不動,透鏡不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答案】A【解析】如圖,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要使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要增大物距,同時減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鏡不動時,蠟燭遠離凸透鏡,同時光屏靠近凸透鏡。3.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1)實驗前,首先在光具座上正確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還應對其進行調整,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2)如圖1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成的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燭焰的像將位于光屏中心的方。(3)若將凸透鏡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物體遮?。▓D中未畫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也只剩一半 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變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4)在保持⑵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5)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選填"〉”、"<”或“=”)L,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用L0、L表示)。【答案】⑴主光軸;(2)倒立;上;(3)C;(4)縮??;(5)<;L0-2L.【解析】(1)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調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在同一高度;使燭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約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2)如圖1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實像;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由于通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改變,則燭焰的像將向上移動;(3)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其他部分,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故C正確;(4)在保持⑵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相當于增大物距,減小像距,當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時,此時應該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則所成像應該為倒立縮小的實像;(5)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成倒立放大實像條件是f<u<2f,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L;當凸透鏡移至B位置時,因為在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根據(jù)光的可逆性原理,可以假設蠟燭在光屏位置時,像應成在原蠟燭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鏡位置B的距離應為L,故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Lo-2L。題型5物體和像移動速度、距離關系1.物體沿凸透鏡主光軸從2倍焦距處勻速向外移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將()A.像變大,速度變大B.像變大,速度不變C.像變小,速度變小D.像變小,速度不變【答案】C【解析】物體沿凸透鏡主光軸從2倍焦距處勻速向外移動的過程中,物距變大,像和像距都變??;在同一時間內(nèi),物體移動的距離大,而像在1f和2f之間移動的距離小,所以像移動的速度小。2.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移動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則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將物體靠近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須遠離凸透鏡,且光屏移動距離先大于后小于物體移動距離;②同時移動物體與光屏,且移動距離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③換用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動光屏,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④保持物體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個清晰的像。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物體靠近透鏡即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光屏應遠離透鏡,當u>2f時光屏移動距離小于物體移動距離,當f<u<2f時光屏移動距離大于物體移動距離,所以光屏移動距離是先小于后大于物體移動距離,所以①錯誤。②物體要成倒立、縮小、實像時物體移動距離應該大于光屏移動距離,所以②錯誤。③換用焦距更小的透鏡,像會更前面會聚所以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所以③正確。④根據(jù)光路可逆的保持物體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可以光屏上成一個倒立、放大、實像,同時物距剛好是原來的像距,像距剛好是原來物距,所以④正確。題型6高中知識下放與拓展材料1.如圖1是小斌在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有關“光路的可逆性”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小斌想,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氣時,入射角小于折射角,那么若逐漸增大入射角,折射光線會消失嗎?【猜想】人射角增大到一定的角度時,折射光線將會消失,再繼續(xù)增大時只會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進行實驗】利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不斷改變?nèi)肷浣?,觀察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變化,并讀出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記錄在實驗表格內(nèi)【收集證據(jù)】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關系記錄如表(單位:度)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反射角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190/【分析論證】(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入射角的增加量折射角的增加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當入射角增大到度,折射光線就消失了,只剩下光線。在物理上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全反射,折射角變?yōu)?0°時的入射角,叫做臨界角。(2)光在不同介質傳播速度不同,如光在空氣中的速度非常接近c(c=3xl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2/3c把傳播光速較大的介質稱為光疏介質,傳播光速較小的介質稱為光密介質。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是:①光由介質斜射入介質;②入射角臨界角?!窘涣髟u估】為了使實驗結論更科學,將玻璃更換為水重復上述實驗。【拓展應用】光導纖維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將光從纖維的一端“導”到另一端。請在圖2畫出光射入光纖維內(nèi)芯后的大致光路圖?!敬鸢浮竣判∮冢?1.8;反射;(2)①光密;光疏;②N;見上圖?!窘馕觥?1)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反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入射角的增加量小于折射角的增加量;當入射角達到41.8。時,折射角為90。,此時折射光線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線,就發(fā)生了全反射現(xiàn)象。(2)根據(jù)題中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產(chǎn)生全反射的條件為:①光是由光密介質斜射入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拓展應用】光導纖維由內(nèi)外兩層組成,且內(nèi)外兩層的折射本領不同,激光不會透過去,激光是不斷的經(jīng)光纖壁反射向前傳播。先作岀“法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多次反射光線。如下圖:光導纖維四、課后鞏固1.2022年6月6日,是第二十七個“全國愛眼日”,主題為“關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下列四幅圖中,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近視眼: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形成近視眼,可戴凹透鏡加以矯正。圖中,表示近視成像情況的是圖①,表示矯正近視方法的是圖③。故選A。2.2021年全國中小學生近視率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中學生近視率約為55%。上圖表示近視、遠視及矯正透鏡的示意圖,其中屬于近視眼示意圖及其矯正透鏡依次是()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答案】B【詳解】圖甲光線在視網(wǎng)膜前會聚,表示成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視眼,近視眼用丁凹透鏡矯正;圖乙光線在視網(wǎng)膜后方會聚,表示成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遠視眼,遠視眼用丙凸透鏡進行矯正;所以近視眼示意圖以及可以佩戴的矯正眼鏡分別是甲、丁。故選B。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照相機應用了這一成像規(guī)律B.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光屏上的像會向下移C.蠟燭不動,將透鏡移至35cm處,移動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換一個焦距小的凸透鏡,只移動透鏡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此時的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實像,是投影儀的原理,故A錯誤;B.蠟燭變短后,燭焰的位置向下移動,根據(jù)光線過透鏡的光心不改變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動,故B錯誤;C.由圖可知,物距為50.0cm-20.0cm=30.0cm此時f<30cm<2f則15cm<f<30cm蠟燭不動,將透鏡移至35cm處,此時的物距為50.0cm-35.0cm=15.0cm物距小于焦距,成虛像,所以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故C錯誤;D.當更換一個焦距?。磿勰芰姡┑耐雇哥R進行實驗時,此時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左側,若不移動光屏,應將凸透鏡向右移動,此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也可以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故D正確。故選D。4.為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種鏡片可以改變的眼鏡(如圖甲),它的改變是通過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學液體來實現(xiàn)。圖乙是某人看近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此時該人的視力缺陷和矯正時應選擇的鏡片是()A.遠視眼,鏡片I B.遠視眼,鏡片Ⅱ C.近視眼,鏡片Ⅰ D.近視眼,鏡片Ⅱ【答案】B【詳解】根據(jù)乙圖可知,此時成像在視網(wǎng)膜后面,因此為遠視眼。遠視眼應該用凸透鏡矯正,根據(jù)甲圖可知,鏡片II中間厚邊緣薄,為凸透鏡,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圖所示(透鏡焦距為10厘米),此時在光屏上恰好成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這一原理可制成投影儀B.蠟燭向左移動5厘米,光屏向右移動適當?shù)木嚯x,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縮小的像C.將蠟燭移到45厘米刻度處,向右移動光屏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D.將蠟燭和光屏都向右移動15厘米,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答案】D【詳解】A.根據(jù)圖片可知,此時像距小于物距,肯定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機,故A錯誤。B.蠟燭向左移動5cm,此時物距增大,根據(jù)“物遠像近小”可知,此時像距減小,則光屏應該向左移動適當距離,故B錯誤。C.當物體成縮小的實像時u>2f,f<v<2f此時的物距u=50cm-20cm=30cm像距v=65cm-50cm=15cm則30cm>2f,f<15cm<2f解得7.5cm<f<15cm當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時,此時物距u=50cm-45cm=5cm<f成正立的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C錯誤。D.當蠟燭向右移動15cm時,此時u=30cm-15cm=15cmv=15cm+15cm=30cm正好與原來的物距和像距相反。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此時光屏上仍然成清晰的實像,且是放大的,故D正確。故選D。6.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目前使用的軟質隱形眼鏡由甲醛丙烯酸羥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如圖是某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眼球內(nèi)成像的示意圖,則該人所患眼病及應佩帶的這種隱形眼鏡鏡片邊緣的厚度分別為()A.近視眼,小于0.05mm
B.遠視眼,小于0.05mmC.近視眼,大于0.05mm
D.遠視眼,大于0.05mm【答案】C【分析】①近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遠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后;②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遠視眼用凸透鏡矯正;③凹透鏡的中間比邊緣薄,凸透鏡的中間比邊緣厚,據(jù)此分析判斷?!驹斀狻扛鶕?jù)圖片可知,此時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面,為近視眼,應該用凹透鏡矯正,則它的邊緣比中間厚。因為中心厚度為0.05mm,所以鏡片邊緣的厚度大于0.05mm,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7.重要會議入場時,采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0.5m處的人臉拍攝成數(shù)碼相片,通過信號線傳遞給計算機識別。攝像機的鏡頭(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5m B.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2mC.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5m 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2m8.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凸透鏡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動C.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上不能成像 D.蠟燭靠近凸透鏡,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答案】B【詳解】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當人距鏡頭距離大于透鏡的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又因為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0.5m處的人臉拍攝成數(shù)碼相片,所以0.5m應大于2倍焦距,即0.5m>2f所以焦距f<0.25m,故選B。9.下列有關眼球說法正確的是()A.眼球相當于凸透鏡,物體發(fā)出的或反射的光經(jīng)眼球折射在視網(wǎng)膜成正立縮小的像B.感受器接收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視網(wǎng)膜接收光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所以視網(wǎng)膜相當于感受器C.通過睫狀肌改變玻璃體的形狀,使近視患者也能夠看清遠處物體D.當人眼由近處觀察轉向遠處眺望時,晶狀體變厚【答案】B【詳解】A.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中的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A錯誤;B.感受器接收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視網(wǎng)膜接收光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視網(wǎng)膜相當于感受器,B正確;C.我們平時看物體時是通過睫狀肌的伸縮調節(jié)晶狀體的彎曲程度,從而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使遠近不同的物體都能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當晶狀體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來自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在近視眼睛前面放一個凹透鏡,就能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C錯誤;D.人眼看近物時,睫狀體處于收縮狀態(tài),晶狀體的曲度變大,看遠物時,晶狀體的曲度變小,故人眼由近處轉向遠處時,晶狀體的曲度會變小,D錯誤。故選B。10.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可快速訪問網(wǎng)絡數(shù)據(jù),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B.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C.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 D.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答案】A【詳解】A.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符合題意;BC.使用手機的攝像功能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因此,掃描二維碼時,鏡頭和二維碼之間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故BC錯誤,不符合題意;D.二維碼中黑色條紋吸收所有光線,即黑色條紋不反射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3 It's Too Expensive(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一起)英語四年級上冊001
- 2025【各行各業(yè)合同協(xié)議模板】【各行各業(yè)合同協(xié)議模板】商鋪轉讓協(xié)議
- 2025常用版工程工程合同樣式
- 2023八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9 Friendship Unit 1 Could I ask if you've mentioned this to her第二課時說課稿 (新版)外研版
- 2025墻體廣告制作發(fā)布合同
- 2025國際貿(mào)易合同樣本參考
-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大單元整體說課稿表格式-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9 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3 《百合花》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同步說課稿與知識梳理(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
- Unit 4 My home PB Let's learn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平面幾何強化訓練題集:初中分冊數(shù)學練習題
- 項目獎金分配獎勵制度和方案完整版
- 支氣管鏡試題
- 贏在團隊執(zhí)行力課件
- 北京理工大學應用光學課件第四章
- 陰道鏡幻燈課件
- 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精選課件
- PCB行業(yè)安全生產(chǎn)常見隱患及防范措施課件
- 上海音樂學院 樂理試題
- SAP中國客戶名單
- WZCK-20系列微機直流監(jiān)控裝置使用說明書(v1.0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