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慶A卷中考語文非連續(xù)文本閱讀試題_第1頁
2022年重慶A卷中考語文非連續(xù)文本閱讀試題_第2頁
2022年重慶A卷中考語文非連續(xù)文本閱讀試題_第3頁
2022年重慶A卷中考語文非連續(xù)文本閱讀試題_第4頁
2022年重慶A卷中考語文非連續(xù)文本閱讀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重慶A卷】閱讀下面的實用類文本,完成下題。材料一:有同學常為這樣的事而苦惱,覺得老師教的知識都記住了,但考試時卻不能正確作答。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這些知識在他的頭腦中是散亂的、碎片化的(如圖1),因此答題時不能準確提取相關知識,或提取出錯。如果你頭腦中的知識是有規(guī)律、成體系的結構化知識(如圖2),在運用時就能準確提取了。因為我們的大腦處理不了太多零散復雜的信息,大腦更喜歡結構化的信息。如何讓碎片化的信息結構化呢?這就必須對散亂的信息進行梳理、歸納、整合。材料二:結構化思維就是以事物的結構為思考對象,來引導思維,從而有效表達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它具有以下作用:1.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結構化思維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思考問題,對復雜信息進行梳理歸類,并對問題進行剖析,從而揭示問題的本質。它還能把復雜問題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小問題,再逐一解決,最終把問題全部解決。2.能厘清思路,清晰地表達。結構化思維能幫助我們思路清晰地表達觀點,利于他人理解。在說話時運用“因為……,所以……”第一……;第二……;第三……”“在X方面,應該……;在Y方面,應該……”等表示邏輯關系的詞語,能讓表達更加清晰。3.幫助構建知識體系。知識體系是一個樹狀結構,建立了這種結構后,在后續(xù)學習時就能將一個個知識點添加到知識樹上去,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知識體系。材料三:用結構化思維來解決問題最關鍵的是尋找結構,尋找結構的關鍵又在于找到拆分或歸類的維度,尋找結構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1.自上而下找結構自上而下找結構主要適用于對一個主題或問題進行拆分。先對主題或問題進行結構化拆分(按照一定維度進行拆分),建立起一個框架,再將已有的信息或解決方案放入到框架中。如,語文老師這樣教寫議論文:開篇亮出觀點,然后將觀點分解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之間的關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層層遞進的),再用論據證明分論點。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樹狀結構或線性結構(也叫流程圖),如圖3、圖4。2.自下而上找結構自下而上找結構的方法主要適用于處理龐雜的信息。這些信息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我們需要根據這種關系(分類的維度)來建立框架。如,對以下詞語進行分類:白菜香蕉大象牛李子豆角通過分析找到分類的維度——水果、蔬菜、動物,再將香蕉、李子歸入水果類,將白菜、豆角歸入蔬菜類,將大象、牛歸入動物類。在具體運用時,可按照下面的步驟從龐雜的信息中找到結構:第一步,頭腦風暴。盡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點。第二步,連線分組。找出所列要點之間的關系,對要點進行分類。第三步,提煉結構。總結概括要點,提煉觀點。第四步,補充觀點。通過補充觀點完善思路,如果沒有補充,這一步可以不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兩種方法無優(yōu)劣之分,在實際運用時,彼此互為補充。要培養(yǎng)結構化的思維能力,就必須經常練習。一是歸納積累結構,在看書學習時,看到關于結構的理論或者好的結構,可以將它記下來,并試著運用到具體的例子中。二是按結構化的思維方式寫作,嘗試每周寫一篇文章,先建立文章結構,再填充素材;如果沒有時間寫文章,可只搭建文章結構,寫出關鍵點即可。三是用結構化思維論證議題,每天給自己一個議題,用結構化的思維去論證這個議題,列出論證結構,能證明你的觀點即可。1.請根據材料一,簡述如何才能形成結構化的知識。2.根據材料二、材料三,找出下列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或推斷正確的一項()A.要做到“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首先要把握問題本質,再對問題進行梳理歸類。B.結構化思維有助于我們思路清晰地表達觀點,這樣對方就能完全接受我們的觀點。C.“自上而下找結構”和“自下而上找結構”這兩種方法適用的對象不同,在實際運用時,二者不能兼用。D.訓練結構化思維的方法有多種,用結構化思維論證議題是其中一種方法。3.材料三中“自下而上找結構”這一部分,在表達上作者用了多種方法,把事理介紹得很清楚,這對我們寫作有哪些方法上的啟示?4.以下是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單元說明,請用樹狀結構對它進行梳理。材料三中的樹狀結構圖供參考,答題時可不畫方框。本單元所選的都是議論性文章。它們或談人生,或議社會,或論教養(yǎng),無不閃耀著思想的光芒。作者在闡述觀點時,有時直接闡釋道理,有時運用材料進行論證,論述嚴密,說服力強。閱讀這類文章,可以深化我們對社會、人生的認識,提高思辨能力。九、答案:1.對散亂的、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梳理、歸納、整合,使之變得有規(guī)律、成體系。

2.D3.①舉例貼近生活,通俗易懂;②分條陳述,富有條理;③將觀點或內容提煉為短句或短語,簡明扼要、突出重點;④可運用表示邏輯關系的詞語,使表達更清晰。4.示例:

解析: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作答本題,抓住材料一最后一句對“如何讓碎片化的信息結構化”的闡述,并結合“結構化知識”的特點“有規(guī)律、成體系”,不難歸納整理出答案。

2.本題考查考生對內容的理解和推斷能力。根據材料二中“作用1”的“對復雜信息進行梳理歸類……從而揭示問題的本質”一句可知,應是先對復雜信息進行梳理歸類,并對問題進行剖析后,才能把握問題的本質。A項邏輯關系錯誤。B項,根據材料二中“作用2”的“結構化思維能幫助我們……利于他人理解”可知,“這樣對方就能完全接受我們的觀點”表述不符合文意。根據材料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兩種方法無優(yōu)劣之分,在實際運用時,彼此互為補充”一句可知,C項“二者不能兼用”表述有誤。答案選D。

3.本題考查寫法探究和啟示。閱讀材料三“自下而上找結構”這部分內容可知:首先,材料以“白菜”“香蕉”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例,化抽象為形象,舉例貼切;其次,在介紹“從龐雜的信息中找到結構”的步驟時,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分條列出,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再次,在介紹每一個步驟時,先提煉一個四字詞語,使重點突出;從整體來看,這部分也使用了一些表示邏輯關系的詞語,如“再……”??忌鷵朔贮c作答即可。

4.本題考查依托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答時,首先分析單元說明中包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它們或談人生,或議社會,或論教養(yǎng)”可歸為“課文內容”,“有時直接闡釋道理,有時運用材料進行論證”可歸為“觀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