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潤疆視域下兵團精神的價值與傳承_第1頁
文化潤疆視域下兵團精神的價值與傳承_第2頁
文化潤疆視域下兵團精神的價值與傳承_第3頁
文化潤疆視域下兵團精神的價值與傳承_第4頁
文化潤疆視域下兵團精神的價值與傳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要:兵團精神濫觴于古代屯田戍邊活動,熔鑄于人民軍隊開墾邊疆、建設邊疆、保衛(wèi)邊疆的偉大實踐之中,寓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內。兵團精神具有價值引領、凝心聚力、動力支持作用。文化潤疆工程是新時代黨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要深入開展兵團精神研究闡釋活動,加強兵團精神認同教育,用好用足兵團精神文化資源,以兵團精神的認同、傳承與弘揚,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潤心,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取得實效。關鍵詞:兵團精神;文化潤疆;治疆方略;文化認同兵團精神濫觴于古代屯田戍邊文化,是黨和人民軍隊在開墾邊疆、建設邊疆、保衛(wèi)邊疆的偉大實踐活動中鑄就的紅色基因,與偉大建黨精神等紅色基因共同寓于中國革命精神譜系之中。開展文化潤疆是黨中央文化戍邊、文化治邊的深化和升華。新時代,要深刻把握兵團精神的內核意蘊和價值,以兵團精神涵養(yǎng)各族群眾精神素養(yǎng),增強各族群眾文化自信,實現(xiàn)文化認同,最大限度凝聚人心。通過多種途徑大力弘揚兵團精神,踐行兵團精神,為兵團廣大干部群眾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為推動文化潤疆工程提供紅色養(yǎng)分,更好地履行維穩(wěn)戍邊的職責使命。一、兵團精神的內涵兵團精神是一種具有愛國主義情懷、艱苦創(chuàng)業(yè)作風、犧牲奉獻意識和開拓進取追求的綜合性精神品質,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過程中,用他們的雙手將戈壁荒灘變成良田和綠洲,牢牢守衛(wèi)祖國西部千里邊防,防范打擊各種分裂破壞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種講大局、講奉獻、講追求的精神情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新疆、在屯墾戍邊實踐中的具體體現(xiàn)[1]。從屯墾發(fā)展的歷史來看,兵團精神濫觴于古代屯田戍邊文化,是千百年來無數戍邊人熱愛國家、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力量,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家國情懷的守邊、護邊的精神賡續(xù)。從中國革命紅色基因內生理路來看,兵團精神“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zhàn)數萬里,屯墾在天山”,是中國革命、建設在不同時期的實踐產物,具有豐富的內涵。具體而言,兵團精神主要包括四重價值意蘊。第一,以熱愛祖國為內涵的情感表達?!盁釔圩鎳潜鴪F人的信念,是兵團人的生活準則。在長期的屯墾戍邊社會實踐中,兵團人還把這一信念、準則具體表現(xiàn)為對兵團的熱愛、對團場的熱愛、對自己生活的熱愛,堅信熱愛勞動、建設邊疆,就是熱愛祖國、建設祖國”[2]。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和平解放新疆以后,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按照毛澤東同志的指示精神,就地轉業(yè),鑄劍為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新時代,“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為國守邊50多年,巡邊總里程達到20多萬公里?!耙簧蛔鲆患?,我為祖國當衛(wèi)士”的馬軍武,為祖國放哨30多年,等等。一代代兵團人駐守邊疆,保家衛(wèi)國,維護著邊疆的穩(wěn)定。同時,兵團人深耕祖國邊疆大地,促進了邊疆的安全穩(wěn)定發(fā)展。兵團人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對祖國的熱愛。第二,以無私奉獻為意蘊的思想品德?!盁o私奉獻就是為國家利益和新疆大局貢獻自己的力量,不圖回報。這是兵團人在處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集體、索取與奉獻的關系時,表現(xiàn)出的以國家為重、集體優(yōu)先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境界”[3]。兵團人依靠雙手和智慧把沙漠開墾成綠洲,把荒涼土地建設成大糧倉。在改造祖國邊疆的過程中“不與民爭利、讓利于民”,把生產勞動成果無償與新疆各族人民共享,不計個人得失,涌現(xiàn)出了行醫(yī)40多年、投身于新疆各族人民身體健康事業(yè)的李夢桃等典型。同時,為了把兵團事業(yè)發(fā)展下去,兵團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甘于奉獻,凸顯了無私奉獻的品德。第三,以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含蘊的優(yōu)良作風。兵團精神傳承了南泥灣精神,把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大生產運動精神運用于新疆的戈壁荒漠,兵團人依靠艱苦樸素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兵團人發(fā)揚了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小到大、從無到有,改變了戈壁荒漠一窮二白的狀況,實現(xiàn)了兵團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壯大。第四,以開拓進取為內容的價值追求?!伴_拓進取就是不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也就是自強不息,不斷求得自身的進步和發(fā)展,這是兵團精神的不懈追求”[3]。兵團人白手起家,憑借著堅強的意志和奮進的精神,不斷開墾出廣袤的土地,開創(chuàng)了采石、挖渠、種棉、畜牧、灌溉等先進方法,滿足新疆各族人民基本生產生活需求。同時,兵團人積極進取,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集聚新疆,克服重重困難和考驗,創(chuàng)造了新疆的多個第一。二、兵團精神的價值兵團精神來源于中國革命精神譜系,寓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是激勵兵團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內生動力,也是新時代發(fā)揮兵團功能作用的重要引擎。兵團精神在新時代兵團事業(yè)發(fā)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凝心聚力、動力支持作用。一是價值引領作用。兵團精神始終是黨和人民軍隊解放新疆、建設邊疆的強大思想武器,為新疆的穩(wěn)定發(fā)展指明了實踐方向,為兵團事業(yè)的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坐標指向。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廣大兵團人在中國革命精神指引下堅守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理想信念,在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兵團精神,又以兵團精神為引領,進一步指導偉大實踐活動,僅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改變了兵團一窮二白的狀況,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滿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氨鴪F精神在新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和弘揚,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追求。兵團精神在兵團事業(yè)中的價值引領和精神凝聚作用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代中國的生動實踐”[4]。兵團精神所蘊含的熱愛祖國等價值范式和精神指向已經融入兵團人的血脈,更加堅定兵團廣大干部職工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引領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和良好的道德風尚,成為推進兵團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力量源泉。二是凝心聚力作用。兵團精神是一代代兵團人在保衛(wèi)邊疆、建設邊疆的偉大實踐中鑄就的集體思想和力量,凝聚了兵團人將荒漠變良田,完成黨和國家交代的歷史任務的思想共識,成為推動兵團維穩(wěn)戍邊事業(yè)發(fā)展的一面旗幟。和平解放新疆以后,數十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地轉業(yè),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勞武結合,屯墾戍邊。之后,全國各地大批優(yōu)秀青壯年、復轉軍人、知識分子、科技人員等不斷加入兵團行列,投身新疆建設。在兵團精神的感召下,兵團人口不斷增加,新的成員不斷涌入,新時代的兵團發(fā)揮匯聚四面八方群眾的大熔爐作用日益彰顯。廣大干部職工在兵團精神指引下,凝心聚力,團結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祖國放哨,保衛(wèi)祖國的邊疆,將生產成果無私奉獻給新疆各族群眾,促進各族群眾心連心,開創(chuàng)了團結奮進的大好局面。新時代,仍要發(fā)揮兵團精神的凝心聚力作用,推動構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兵團精神像一個強大的引力磁盤,源源不斷地吸引著更多的干部職工加入兵團、建設兵團。兵團成為凝聚四面八方、各族群眾的大熔爐,形成了強大的組織集體。三是動力支持作用。兵團精神是強大的思想武器,也是兵團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驅動器。兵團人以兵團精神為坐標指向,把“三個隊”的歷史使命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上,爭當在生產建設、安定團結、民族團結和穩(wěn)疆固邊四個方面的模范,在新疆生產、穩(wěn)定和祖國統(tǒng)一方面發(fā)揮重大作用,在新時代發(fā)揮著穩(wěn)定器、大熔爐、示范區(qū)的獨特作用。一方面,兵團精神來源于一代代兵團人的偉大實踐,浸潤著兵團人的智慧和力量,熔鑄著兵團人共同的集體記憶,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加入兵團、匯聚兵團、發(fā)展兵團,進一步豐富了兵團精神的內涵,書寫了新時期兵團精神的精彩篇章。另一方面,兵團精神是兵團人的價值遵循和精神依歸,能夠從根本上調動兵團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提高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和動力,推進兵團事業(yè)發(fā)展。新時代,兵團精神發(fā)揮著重要的動力支持作用,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進取精神履行維穩(wěn)戍邊的職責使命。三、運用兵團精神推進文化潤疆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5]新時代,弘揚好、發(fā)展好兵團精神,對于發(fā)揮兵團功能作用,實現(xiàn)新疆工作總目標,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文化潤疆工程是一項系統(tǒng)性、長期性、全局性工程。以兵團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是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內容,也是發(fā)揮兵團文化特色,打造兵團新進文化示范區(qū)的題中之義。要以兵團精神的認同、傳承與弘揚,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潤心,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取得實效。(一)開展兵團精神研究闡釋做好兵團精神的挖掘與闡釋,有利于為傳承發(fā)展好兵團精神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礎。要通過多途徑、立體式方式推進兵團精神的研究闡釋,深挖兵團精神的內涵體系,把兵團精神研究好、闡釋好、傳承好。一是建立兵團精神研究中心。兵團精神是兵團廣大干部職工的精神力量和價值依歸,黨和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邊疆地區(qū)建立獨具特色的兵團精神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同時,從宣傳、文化、教育、高校等部門單位組織專門力量,對兵團精神研究中心給予經費、人員等保障和支持,讓兵團精神研究中心有形、有物、有感。二是加強兵團精神研究。在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中加強對兵團精神項目的立項和支持,為推進兵團精神的深入研究提供服務保障。深入開展兵團精神口述史和兵團記憶調查等活動,對兵團故事進行收集、整理,講好兵團故事。開展兵團精神學術研討會等,通過征文評選等方式,鼓勵和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投入兵團精神研究中來。三是加大與其他紅色文化交流。兵團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井岡山精神、南泥灣精神等薪火相傳。要以獨特的優(yōu)勢為契機,加大與其他省份紅色文化研究交流力度,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積極借鑒紅色文化研究、闡釋、傳播的經驗做法,開展學術交流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兵團精神的解讀,提升兵團精神的影響力,提高兵團的知名度。(二)加強兵團精神認同教育青少年是兵團紅色文化的受益者、哺育對象,也是推進兵團精神傳承與發(fā)展的鮮活力量。一是將兵團精神融入學校課堂。要在兵團大中小學各階段一體化開展兵團精神專題課程,讓兵團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使各個階段的青少年學生深入了解兵團、認識兵團、熱愛兵團,增強青少年對兵團精神的認知和認同,爭做新時代兵團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二是將兵團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活動。兵團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既要通過知識的吸收來認知,也要通過校園文化活動來感知。在各級各類學校校園文化活動中,要主動邀請兵團精神的專家學者、兵團的勞動模范等走進學校文化講堂開展兵團精神的講座。通過話劇、歌舞、音樂劇等舞臺表現(xiàn)形式,將兵團精神具象化,增強其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三是將兵團精神融入社會實踐。通過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青少年學生走進兵團基層,開展兵團精神故事訪談,獲取兵團精神第一手文化資料。同時,以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為契機,深入開展兵團精神“三下鄉(xiāng)”活動,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優(yōu)勢,為基層職工義診,為百姓提供醫(yī)療健康、農業(yè)技術等服務,在社會實踐中發(fā)揚兵團精神,豐富兵團精神的時代內涵。(三)用好兵團精神文化資源新疆是紅色文化的大省,也是紅色文化的富區(qū)。在新疆紅色文化資源中,以兵團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具有多種形態(tài)。在意識形態(tài)上主要有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老兵精神等;在物質形態(tài)上主要有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將軍紀念館等。傳承和弘揚兵團精神,推進文化潤疆工程,要用好用足兵團精神。一方面,要加強兵團精神文化資源的傳播。要通過建黨、建軍等重要主題活動節(jié)點,組織廣大干部職工、青少年學生等深入博物館、紀念館開展主題活動,加強各類群體對兵團精神的認識,陶冶情操,提升文化自信,用兵團精神涵養(yǎng)廣大群眾。同時,要善于創(chuàng)新兵團精神文化資源的傳播方式。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VR虛擬現(xiàn)實體驗技術、數字博物館、報紙等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平臺,提煉兵團精神,創(chuàng)新敘事手法和表現(xiàn)形式,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地講好兵團故事,傳播兵團聲音,傳承兵團精神。另一方面,深入推進文旅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