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海市蜃樓的文言文_第1頁
關(guān)于海市蜃樓的文言文_第2頁
關(guān)于海市蜃樓的文言文_第3頁
關(guān)于海市蜃樓的文言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關(guān)于海市蜃樓的文言文《海市蜃樓》(林景熙)原文:

嘗讀《漢書?天文志》,載“海旁蜃氣像樓臺”,初未之信。庚寅季春,余避寇海濱。一日飯午,家僮走報怪事,曰:“海中忽涌數(shù)山,皆昔未嘗有!父老觀以為甚異?!庇囫敹觯瑫f川主人走使邀余。既至,相攜登聚遠樓東望。第見滄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聯(lián)如疊巘,列如崪岫,隱見不常。移時,城郭、臺榭,驟變欻起,如眾大之區(qū),數(shù)十萬家,魚鱗相比。中有浮圖、老子之宮,三門嵯峨,鐘鼓樓翼其左右,檐牙歷歷,極公輸巧不能過。又移時,或立如人,或散如獸,或列若旌旗之飾,甕盎之器,詭異萬千。曰近晡,冉冉漫滅。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注釋:庚寅:指元至正27年(1290年)。疊巘(yǎn):重疊的山巒。崪(zú)岫(xiù):聳立的高峰。榭(xiè):建在高臺上的敞屋。欻(xū):突然。浮圖:佛塔。老子:李耳,相傳為道教之祖師。三門:廟門。晡(bū):即晡時,相當于午后3時至5時。譯文:

曾經(jīng)讀《漢書?天文志》,上面記載“海旁蜃氣像樓臺”,最初我并不相信。庚寅年春末,我在海濱躲避敵寇侵擾。一天吃午飯時,家中仆人跑來報告一件怪事,說:“海中忽然涌現(xiàn)幾座山,都是以前不曾有過的。鄉(xiāng)里父老看了都認為太奇怪了。”我也驚奇地出去看。恰逢陳家主人派遣仆人邀請我。到了海邊,我們相扶著登上聚遠樓向東望去。只見浩渺大海中,高高矗立的像奇異的山峰,層層相連的如同重疊的山巒,緊密排列著的好似高峻險要的山峰,忽隱忽現(xiàn)。過了一些時候,城郭臺榭一下子出現(xiàn)了,就像人口稠密、建筑宏偉的地區(qū),像幾十萬戶人家魚鱗般緊靠著。當中有佛寺、道觀,三座門高高在上,鐘鼓樓像兩翼一樣坐落在寺觀左右,屋檐邊的飾物很分明,就是充分發(fā)揮公輸般的高度技巧,也不能超過它。又過了一會兒,有像人站著的,有像獸散開的,有的排列得像旌旗上的飾物,甕盎之類的器皿,怪異繁多。快到黃昏時,才慢慢地消失。剛才所有的一切在哪里呢?大海還是原來那樣!《登州海市》(沈括)原文:

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蛟弧膀则字畾馑鶠椤保刹蝗灰?。歐陽文忠曾出使河朔,過高唐縣,驛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過,車馬人畜之聲一一可辨,其說甚詳,此不具記。問本處父老,云:“二十年前嘗晝過縣,亦歷歷見人物?!蓖寥艘嘀^之“海市”,與登州所見大略相類也。注釋:登州:今山東蓬萊。城堞:城墻垣堞。冠蓋:指官吏的冠服和車乘的篷蓋。歐陽文忠:指歐陽修。河朔: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qū)。高唐縣:在今山東聊城。驛舍:驛站供來往人員休息住宿的房屋。土人:當?shù)厝?。譯文:

在登州的海上,有時候會出現(xiàn)云霧空氣,像宮殿居室、臺閣景觀、城墻垣堞、人物、車馬、官吏的冠服和車乘的篷蓋,(都)清晰可見,把它叫做“海市”。有人說:“(這是)蛟龍吐氣而形成的?!保ㄎ遥岩刹皇沁@樣的。歐陽文忠曾經(jīng)到黃河以北出使,路過高唐縣,在驛館的房屋中夜間聽到有鬼神從天空中經(jīng)過,車馬人畜的聲音,都一一能夠辨別出來,他說得特別詳細,這里就不詳細記錄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