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失落的文明-漢民族服裝非正常消亡素材_第1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失落的文明-漢民族服裝非正常消亡素材_第2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失落的文明-漢民族服裝非正常消亡素材_第3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失落的文明-漢民族服裝非正常消亡素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失落的文明——漢民族服裝非正常消亡漢族,這個又被稱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華”便是來自她漂亮的肌膚——服飾?!坝蟹轮乐^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003年10月,中國姑娘王珊身著中國唐式服裝參與獲國際小姐選美,并獲得最佳民族服飾獎的殊榮。然而,時至今日就是創(chuàng)建這個服飾的民族,卻成了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沒有民族服裝,使?jié)h族人在很多場合陷入尷尬的境地。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聯(lián)歡活動中,五十五個少數(shù)民族都身著各自的民族服裝,而漢族金花卻身著西式黑色晚禮服。其實,漢族并非原本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漢服,即漢族的傳統(tǒng)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主要是指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以前,漢族(及漢族的先民)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形成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服裝飾體系,即:明末清初以前漢族(及漢族的先民)所著的、具有濃郁漢族民族風格的一系列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在有現(xiàn)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頭之前,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有人認為(注:無充分的考古資料支持):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yè)和紡織業(yè),起先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后又獨創(chuàng)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黃帝時代冕冠出現(xiàn),服飾制度漸漸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漸漸完備。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fā)生了急劇的變更,特殊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肯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起先有著明顯的不同。并創(chuàng)建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xiàn)形式,從今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來漢人服裝的基本特征是沒有大的變更。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瀟灑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于其它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寵愛的穿著。一般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同時,漢服影響深遠而廣泛,日本服裝——和服。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仿照唐制頒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刺繡等紡織品稱為「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朝鮮服裝——韓服。唐代時,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李氏朝鮮中期之后韓服特殊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fā)展,同漢服區(qū)分漸漸增大,但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仍始終保留較多漢服制度,并隨漢服變更而變更,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幞頭的后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幞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后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禮服始終都為中國皇后翟衣樣式。越南服裝——越服。越南古稱交趾,公元968年,丁部領建立丁朝,起先成為獨立的封建王朝,兩年后(970年)自稱「大瞿越國」。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漢服在創(chuàng)世傳聞中,她贊頌著先祖炎黃的豐功偉績,在歷史長河中,她記錄著華夏民族的演化軌跡。禮儀之邦的教化使她深邃,文明古國的工藝使她華美,盛唐的光環(huán)使她絢麗,她豐富,她悠遠,她高潔,她遠播四海。然而,就在她綻放比刺眼的光線的時候,卻突然從神州大地上消逝了,僅留下一片廢墟瓦礫,長伴殘陽如血。1644年明朝滅亡后,清在與南明的斗爭中,而大力推行滿族發(fā)型和滿族服裝,在一段時間內曾經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發(fā)易服”(“剃發(fā)”也作’薙發(fā)”)。遭到漢族人民的堅決反對,我國現(xiàn)代聞名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jié)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被發(fā)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抗拒?!碑敃r的西方傳教士對此頗感不解。他們疑問為什么“為保守頭顱柔順如羊之漢人,今則因保守其發(fā)而奮起如虎”?漢族人民先“保守頭顱”是不愿為保衛(wèi)昏庸的腐敗明庭上陣拼殺。后“奮起如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民族尊嚴。漢族的發(fā)式衣冠是華夏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象征。這就遭到了漢族人民堅決的浴血抗拒。當時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聞謤上書多爾袞,懇求保存孔府家服飾,說:“先圣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要莫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來未曾變易……”,遭到多爾袞拒絕。相應的,為了保證推行剃法令能夠執(zhí)行究竟,滿洲統(tǒng)治者對起義抗拒的義軍進行武力鎮(zhèn)壓,這種鎮(zhèn)壓,還伴隨著搶掠和血腥屠戮,以及殺人立威。清廷頒行“留發(fā)不留頭,留頭不留發(fā)”(留意:“留發(fā)不留頭”不是百姓的口頭闡,而是滿清的正式頒布的吩咐)、“剃發(fā)易服,不隨本朝制度剃發(fā)易衣冠者殺無赦”、“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發(fā)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币远酄枬L為代表滿洲貴族發(fā)布的“屠城令”后,有蓄發(fā)者立執(zhí)而剃之,不服則斬,懸其頭于剃頭挑子所縛高竿之上示眾。這樣滿族發(fā)型和滿族服裝得到大力推行,今日的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fā)展而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統(tǒng)治之后,人們的思想趨于西化,改穿西式服裝,沒有復原漢服。漢服的消逝雖然是歷史緣由,是一個非正常消亡的過程。但是,歷史是不能重來的。在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fā)展,人們起先諦視自己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提倡復原傳統(tǒng)漢服并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例如:在圍棋國際大賽上依田紀基穿和服,趙治勛著韓裝。而中國的棋手最終可以穿自己的服裝揚眉吐氣的競賽了。這是漢服復興的重大一步,重要的節(jié)假日或活動中,以漢服為正式場合禮儀服裝。再現(xiàn)大漢風采,重振漢唐雄風!請看圖片:轉:自81.china中國圍棋名人戰(zhàn)第3局

古力周睿羊著漢服對局對于這些人的行為,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在長期的民族融合過程中,中華各個民族的文化和服飾相互影響,在各朝各代的服裝都有所不同,沒有純粹的漢民族服裝的說法。比如,清朝的漢族服飾已經和滿族服飾融合在一起了。因而認為,漢服的概念是廣義的,很難加以明確的界定。對于現(xiàn)代漢族來說,傳統(tǒng)漢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沒有什么作用了,當作歷史文化加以保存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在現(xiàn)代復原傳統(tǒng)漢裝。一部分人則反對上述觀點。漢民族服裝盡管受到其它民族服飾的影響,但其基本民族特征則并未變更,只有各朝流行時尚花色品種習慣穿法的不同。而且漢服是漢族的傳統(tǒng)民族服裝,是民族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代表。漢族服裝又是漢族的文化的載體,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相識到傳統(tǒng)文化對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推行漢服,有利于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民族凝合力和驕傲感,在現(xiàn)代復原漢服非常必要。漢族服飾幾千年的歷史,是與我國境內各個民族以及世界各國服飾相互取長補短、相互融合的發(fā)展史。漢族服飾是歷史發(fā)展的見證,是民族團結、經濟旺盛、國家進步的紐帶。今日的漢族服裝,早已融入到世界服飾的流行浪潮之中。一方面,漢族傳統(tǒng)的中式襖裙糅合了中西設計的思想,呈現(xiàn)出顯明的民族性和劇烈的時代感,仍舊在T型臺上獨領風騷;另一方面,各國時裝設計師也很看重時裝設計中的中國元素,從而使得自己的設計作品獨放異彩。文化有著相對穩(wěn)定的民族傳統(tǒng),這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并將成為以后發(fā)展的起點。這就要求我們不管在怎樣的意義上,都必需重視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筆者認為,每一個民族對其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充溢了驕傲并加以反復吟詠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因為多數(shù)的過去累積了今日,只有牢記過去,才能科學地把握今日,更好地創(chuàng)建將來。一方面,雖則“地球變得越來越小”,由交通阻隔造成的差異也越來越小,而另一方面,藝術卻帶上了更多主觀的、哲學的色調,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會導致不同的民族文化與民族服飾的產生和發(fā)展。美從來就具有多樣性,文化也是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現(xiàn)象無疑啟發(fā)著人們的全球意識,而進入信息時代則進一步使我們意識到世界已經成為一個整體,但是,世界文化乃是由不斷發(fā)展著的很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化構成的。無論何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