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5104攀枝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5104/T31—2020前言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茶園選擇與規(guī)劃 35品種和苗木 56移栽定植 6 68病蟲害防治 9鮮葉采摘及加工 10國勝茶品級要求 11試驗方法和檢驗規(guī)則 12標志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 17DB5104/T31—202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本文件由鹽邊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提出。本文件由鹽邊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歸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鹽邊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鹽邊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鹽邊縣經(jīng)濟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鹽邊縣經(jīng)濟合作和商務局、鹽邊縣茶葉協(xié)會、四川百靈山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鹽邊縣百靈山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鹽邊縣上田壩茶廠、攀枝花市篳箐春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鹽邊縣川府茗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鹽邊縣綠峰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攀枝花市國生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鹽邊縣民財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鹽邊縣二灘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鹽邊縣盛峰茶業(yè)有限公司、攀枝花川之靈農(nóng)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攀枝花笮山自家茶業(yè)有限公司、攀枝花市玄青茶葉有限公司、鹽邊縣李煒茶葉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菲、李征春、李祥飚、王俊、何遠昌、宋甜、唐櫻菱、王宇、周雪松、趙勇、刁祥芬、鄒躍文、李飛、楊濤宇、鄭宗云、李天高、戴順凱、周小力、雷獻梅、何貴英、虞開福、李加杰、陳勁任、羅順兵、孫權、楊秀國、李維維。本文件為首次發(fā)布。1DB5104/T31—2020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國勝茶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國勝茶的定義和術語、茶園選擇與規(guī)劃、品種和苗木、移栽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鮮葉采摘及加工、國勝茶品級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guī)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文件適用于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國勝茶。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1767茶樹種苗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chǎn)通用衛(wèi)生規(guī)范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nóng)藥最大殘留限量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14456.1綠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8321.1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一)GB/T8321.2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二)GB/T8321.3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三)GB/T8321.4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四)GB/T8321.5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五)GB/T8321.6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六)GB/T8321.7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七)GB/T8314茶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NY/T5010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種植業(yè)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NY/T52土壤水分測定方法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5號令《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8號令《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規(guī)定》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2020)第35號公告《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辦法(試行)》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2DB5104/T31—2020國勝茶以鹽邊縣國勝鄉(xiāng)、永興鎮(zhèn)、紅寶鄉(xiāng)、溫泉鄉(xiāng)等4個鄉(xiāng)鎮(zhèn)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內的福選9號、特早213、名山131、浙農(nóng)113、福鼎大白茶等無性繁殖系品種茶樹的鮮葉,經(jīng)傳統(tǒng)制茶工藝加工而成的茶葉。3.2雞爪枝冠面分枝密集而瘦弱,導致水分和養(yǎng)份輸送受阻,育芽能力弱,萌發(fā)的芽葉弱小,對夾葉增多,產(chǎn)量和品質下降,采摘十分不便的枝條。3.3魚葉茶樹的越冬芽在春季發(fā)芽時展開未抽出新梢時最初的葉片。3.4真葉繼魚葉以后長出的葉片。3.5露水葉在雨季或空氣濕度較大期間采摘的鮮葉,收購時含有大量水分的鮮葉。3.6攤涼茶鮮葉進入攤青室進行攤翻處理,使茶鮮葉均勻失水15~30%,易于加工。3.7殺青利用高溫鈍化鮮葉中酶活性,促進內含物轉化和水分散失,使茶葉在熱力壓力作用下,整理成條(呈自然條形或針形),逐步成型、干燥。3.8揉捻在力的作用下塑造成各種特定的形狀和內質的過程。3.9理條進一步對茶葉做形、固色、干燥、使茶葉達到光滑、平直、綠潤、色氣好。3.103DB5104/T31—2020干燥是利用傳熱介質,將熱量以對流和傳導的方式傳遞給茶葉濕坯,使茶葉濕坯增加熱量,水分汽化,逐步蒸發(fā)水分。4茶園選擇與規(guī)劃4.1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4.1.1氣候氣溫應達到日平均氣溫13℃以上,生長季節(jié)的月平均氣溫15℃以上,茶樹生長有效積溫400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70~80%;年降雨量1000㎜以上。4.1.2土壤要求土壤類型為紅壤、黃壤、紫色土砂質黏壤土、棕色森林土等適宜茶樹生長的土壤。土壤應具有保水透水能力,通氣性良好,土層深度應在1m以上且沒有硬盤層,土壤的PH值在4.5~5.5間,相對含水量應為25~28%,石灰質含量在0.2%以下。土壤地下水位應在地表1m以下。土壤衛(wèi)生指標和環(huán)境質量指標應符合NY/T5010規(guī)定的要求。4.1.3地形坡度應小于30°,海拔為1400~2200m。4.1.4環(huán)境條件基地應選擇在遠離城市、工廠、居民點、公路主干道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空氣質量應符合NY/T5010的有關規(guī)定。4.2建園規(guī)劃4.2.1道路4.2.1.1干道66700㎡以上茶園要設置干道,干道與附近公路連接,以能通過小型車為準。4.2.1.2支道支道應與干道相連接,各片茶園間聯(lián)絡,修筑排水溝。4.2.1.3步道連結上下層的梯層間設步行道。4.2.2等高梯田坡度在15°以上的山地都應構筑成等高梯田茶園;15°以下沒有建立梯田的應等高條栽。4.2.2.1梯田寬度梯田寬度最窄不小于1.5m,種兩行茶樹的要達2.7~3.0m。4DB5104/T31—20204.2.2.2梯壁高度梯壁最高不得超過2m。4.2.2.3梯田長度按茶園劃片確定,最長不超過70m。4.2.2.4梯壁構筑與傾斜度石砌梯壁,傾斜度應在70°以內。心土夯筑梯壁,表土回溝傾斜度應在60°以下。4.2.2.5梯埂梯埂應高于梯田0.2m。4.2.3排灌茶園應做到小、中雨雨水不出園。大、暴雨積沙走水不沖園。4.2.3.1排灌水質水質指標應符合NY/T5010規(guī)定的要求。4.2.3.2蓄水溝在每一梯田內側開設蓄水溝,溝寬0.4m,深0.2~0.3m。4.2.3.3排灌溝排灌溝設在各片茶園間的道路兩側或靠近山坑小澗一側。要與蓄水溝相連接,排灌兼用。溝寬0.3~0.5m,溝深0.2~0.3m,排灌溝與蓄水溝連接處要挖積沙坑。4.2.3.4橫水溝橫水溝按等高線開設,一般每隔10~14行茶樹設1條,底寬0.3~0.4m,深0.2m左右。橫水溝每隔3~5m挖一小水潭,用以積雨水,沉積泥沙。4.2.3.5縱水溝縱水溝一般設在山地低處,盡量利用原來的山溝,溝面寬0.7~0.8m,底寬0.3~0.4m,深0.3m左右,坡度較大的可開成S形或階梯形。4.2.3.6隔離溝隔離溝設于茶地與森林或荒地交界處以及茶園的邊沿。以林木、竹、雜草的根系不能侵入茶園為標4.2.3.7蓄水池蓄水池一般設在縱水溝入橫水溝的出口處,以儲存排出的雨水,或者利用排水不良的坐水地段開挖蓄水池。在13000~20000㎡的茶園面積內,應設置1個蓄水池,以供應茶園用水。4.3園地開墾5DB5104/T31—20204.3.1清理園地園地開墾前應消除園內的亂石、雜物等。4.3.2深墾園地園地土壤種植溝深挖0.6×0.5m,表土回溝。4.3.3防護林帶茶園頂部、茶園外圍和有危害性的風口應種植防護林帶。4.3.3.1位置與走向防護林帶設置的位置與走向應和當?shù)睾︼L的方向成直角最佳。4.3.3.2種樹要求主林帶種植高大常綠喬木樹種,兩側種植灌木樹種。但不宜種植與茶樹搶水、搶肥的樹種,不宜種植與茶樹病蟲害互為寄生的樹種。主林帶種4~6行,株行距3×2m,兩側一般種兩行,株行距為1.5×1.5m。林帶與茶園間應開隔離溝,以免樹根伸入茶園。4.3.4梯壁保護護壁植物品種選匍匐性或矮桿豆科植物,如爬地蘭、大翼豆、紫花扁豆、無刺含羞草等。護壁植物應及時割青利用(年割青2~3次)并及時防治病蟲。梯壁上生長的其它雜草應清除,禁止用鋤頭刮削。梯壁若有缺損,要及時維護。5品種和苗木5.1品種鹽邊國勝茶茶樹品種選用福選9號、特早213、名山131、浙農(nóng)113、福鼎大白茶等無性繁殖系茶樹品種。5.2苗木5.2.1苗木分級苗木分級以一足齡苗苗高、莖粗、側根長、著葉數(shù)為主要依據(jù)。5.2.2苗木的技術要求苗木的技術要求應符合GB11767和表1的規(guī)定。表1技術要求>300>3.0>12>8無0無注:一級分枝數(shù)為參考指標6DB5104/T31—20205.2.3低于二級標準的苗木不得作為生產(chǎn)性商品苗出圃。6移栽定植6.1定植6.1.1規(guī)格梯面寬1.5m的梯層茶園種一行,距梯埂外沿0.8~0.9m平行劃行種植。梯面寬2.7m以上的梯層應按行距1.2~1.5m規(guī)劃種植。6.1.2種植溝與基肥根據(jù)劃出的各種植行,挖深0.5m,寬0.6m的種植溝。每667㎡施農(nóng)家肥1500~2500㎏或油枯200~300㎏,磷肥50~100㎏,磷肥采用集中施的方法施入溝底,農(nóng)家肥或油枯與土拌勻蓋住磷肥,最后復一薄層表土,澆透水,間隔30日以上種植茶苗。6.1.3定植時間在7月至9月上旬,以雨后或陰天最好。6.1.4定植密度6.1.4.1單行條栽行距1.2~1.5m,叢距0.33m,每穴3株,每667㎡茶園1333叢,需茶苗4000株左右。6.1.4.2雙行錯窩條栽株距0.17m,每穴種1株,每667㎡栽6000株。6.1.5栽種根據(jù)種植規(guī)格,按規(guī)定的行、株距開好定植穴,現(xiàn)開現(xiàn)栽,保持穴內土壤濕潤。栽種茶苗時,將茶苗放在穴中間位置,一手將土填入穴內,一手將茶苗輕輕提住,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再分2次~3次填土,壓實后適當加細土到茶苗“泥門”,同時澆足“定根水”,每50kg水加入淡水肥2勺~4勺提高土壤濕度,禁用碳氨肥。7田間管理7.1苗期管理7.1.1澆水移栽后每隔3~5天應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直到成活為止。7.1.2遮陰移栽后可用松毛枝、秸稈等不易損傷茶苗的植物覆蓋種植行,防止太陽的曝曬,高溫旱季過后,應及時清除遮蔭物。7DB5104/T31—20207.1.3除草對幼苗茶園,應及時人工除草避免損傷茶樹根系,禁止使用除草劑。7.1.4補苗種植后的次年秋季應進行補苗,發(fā)現(xiàn)叢缺的應用預備的同齡苗進行補齊。7.2茶園耕作7.2.1淺耕深度在0.06~0.1m左右,避免大量損傷茶樹吸收根,同時鏟除雜草。7.2.2深耕深耕在0.2~0.3m,結合施肥進行。7.2.3除草除草可結合淺耕或深耕進行,但在雜草旺盛生長的季節(jié)應單獨進行人工消除。7.3茶園施肥7.3.1基肥以農(nóng)家肥或有機肥為主,有條件的可使用茶葉專用肥,配合少量無機肥。7.3.1.1時間基肥在秋茶采摘結束后,一般在10~11月,結合深耕施入。7.3.1.2方法基肥要深施。成齡茶園,通常在茶叢邊緣垂直向下位置開溝施肥,溝深0.2~0.3m,成年茶園施肥量應多些;幼齡茶園按苗穴施,施肥穴距根頸一二年茶樹為0.1~0.15m,三四年茶園為0.15~0.2m,深度0.15~0.25m。施肥后及時覆土,整平地面。7.3.1.3種類與數(shù)量幼齡茶園每年平均每667㎡施有機肥750㎏以上。成齡茶園每667㎡施腐熟農(nóng)家肥1.5~2t,餅肥150㎏,過磷酸鈣10㎏。7.3.2追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尿素。7.3.2.1時間一般在各季茶采摘前一個月施用。全年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茶前,第二次在春茶后夏茶前,第三次在夏茶后秋茶前。7.3.2.2方法8DB5104/T31—2020成年茶園采用溝施,離根莖部0.15~0.45m挖條形溝;幼齡茶園采用穴施或溝施,溝深或穴深0.1~0.15m。結合淺耕施肥后及時覆土。7.3.2.3種類與數(shù)量可選用復混肥、尿素、鈣鎂磷、過磷酸鈣、硫酸鉀等,也可選用生物固氮菌肥、有機復合肥、腐殖酸多元復混肥等。不同樹齡的茶園,純氮、磷、鉀的施用量不同,可參照表2。茶園各季的追肥量占總施肥量的百分比是:年采三季茶的是40:30:30或50:25:25。表2三要素施用量參考表類類型型幼齡茶園成年茶園347.3.2.4茶園每年施用肥料時間、種類、施用量可參照表3。表3茶園使用肥料參考表7.4自然災害防治7.4.1旱澇害的防治7.4.1.1茶樹水分茶樹生長期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90%),空氣相對濕度應大于70%。7.4.1.2土壤水分診斷茶樹喜濕惡澇,對土壤水分反應見表4。9DB5104/T31—2020表4土壤水分診斷<70%70~90%>90%7.4.1.3土壤水分測定按NY/T52的規(guī)定執(zhí)行。7.4.1.4旱害預防幼齡茶園應采取淺耕保水,追施農(nóng)家肥,有機肥,灌水,種植綠肥等措施,抗旱保苗。成齡茶園通過深翻改土,鋪草保濕,淺耕等辦法保持土壤水分。7.4.1.5旱害護理茶樹尚未出現(xiàn)旱害之前,土壤水分減少至適宜范圍的下限附近時,就應補充水分。7.4.1.5.1灌溉時期觀察方法高溫季節(jié)連續(xù)5~7天不下雨,就應著手灌溉。在晴天早晨,茶樹葉片上無露水,中午在光照下葉片失去光澤,觸碰茶樹,葉片沙沙作響,表明茶樹已嚴重缺水,急待補充水分。7.4.1.5.2灌溉方法灌溉方法有澆灌、漫灌、噴灌和滴灌。澆灌是人工挑水灌溉,勞動力大,可用于小面積臨時局部抗旱;漫灌是在茶園中修筑水渠,利用地形讓水從高處流向低處,讓其自然滲透,適用于水資源豐富的地區(qū);噴灌是把灌溉的水通過機械壓力,由特制的噴頭射向空中,噴灌有移動式和固定式;滴灌是在一定的水壓作用下,使水通過一系列管道,最后由滴水器向茶根部附近緩慢滴水,使土壤保持有利于茶樹生長的含水率,達到灌溉的目的。7.4.1.5.3灌水量灌水量與茶園土壤灌前的含水量、灌后要求達到的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層深度諸因素有關,一般可按下式計算。每667㎡灌水量(t)=667×要求濕潤的土層深度(m)×土壤容重(t/m3)×(灌后土壤含水率上限-灌前土壤實際含水率)。)=)=7.4.1.6澇害預防低洼積水茶園,根據(jù)地形橫縱連通的排水溝,溝底寬0.1~0.2m,溝深0.6~0.8m,使積水易于排出。DB5104/T31—20207.4.2凍害的防治7.4.2.1凍害分級與癥狀凍害一般分為五級,其分級及癥狀見表5。表5凍害分級與癥狀7.4.2.2凍害預防套種綠肥,營造防護林帶。適地適栽,選擇良好的地形地勢。加強肥水管理,基肥秋施,適當增加施肥量,增強樹勢,提高抗寒能力。加新土,增厚活土層。凍害來臨前,茶園鋪草保溫,或行間覆蓋地膜提高地表溫度。掌握好留葉時期,春末夏初時留葉葉片成熟,抵抗低溫能力強,利于茶樹安全過冬。7.4.2.3凍后護理及時剪除受凍的枝梢與枯枝,清理蓬面,對凍害較重的應進行深修剪或重修剪。春季萌芽后“倒春寒”受凍害的茶樹進行淺耕施肥,施加有機肥,并噴施磷酸二氫鉀,恢復茶樹生機,促進茶芽萌發(fā),新梢生長。7.5修剪7.5.1定型修剪修剪時間和高度為第一次修剪在茶苗假植后、定植前進行,此時苗高0.3m以上,主枝粗3㎜以上。第二次在第一次修剪的次年7月至9月上旬進行,此時樹高在0.4m以上,修剪枝桿大于3㎜,第二次修剪在第一次的剪口上提高0.1~0.15m左右。第三次在第二次修剪的次年7月至9月上旬進行,此時樹高在0.6m以上,修剪枝桿大于3㎜,第三次修剪在第二次的剪口上提高0.1~0.15m左右。修剪方法是只剪主干枝,側枝不剪,剪口要光滑。7.5.2輕修剪幼齡茶樹經(jīng)過3次定型修剪后,應再經(jīng)過2次輕修剪,成齡茶樹應每年修剪一次。幼齡茶樹的第一次輕修剪在第三次定型修剪后的次年春芽萌發(fā)前,下年度再進行第二次輕修剪,成齡茶樹在每年秋未或次年春芽萌發(fā)前修剪。幼齡茶樹的二次修剪可在原剪口上提高0.08~0.1m,成齡茶樹一般在原剪口上提高0.02~0.03m。以樹冠冠面整齊的原則,平剪或略帶弧型剪,剪去主枝和樹冠表面雞爪枝、細弱枝、病蟲枝和突出枝,側枝不剪,剪口要光滑。7.5.3深修剪以剪除“雞爪枝”為原則,4~6年一次,在春茶采摘結束后進行,剪去葉層的一半,約0.1~0.15m,要求剪口要平滑。DB5104/T31—20207.5.4重修剪針對未老先衰的茶樹和一些樹冠雖然衰老但骨干枝仍然較強壯的茶樹,在春茶采摘結束后進行。離地0.3~0.4m以上全部剪去,要求剪口要平滑。7.5.5臺刈用臺刈剪將衰老茶樹地上部分枝條在離地0.1m左右處全部刈去,在春茶采摘結束后進行。做到切口光滑,傾斜,枝干不開裂。7.5.6后續(xù)管理修剪后要加強肥水管理。8病蟲害防治8.1防治原則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重點,化學防治為補充,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許的經(jīng)濟閾值以下,將農(nóng)藥殘留降低到規(guī)定標準的范圍。8.2防治方法8.2.1農(nóng)業(yè)防治換種改植或發(fā)展新茶園時,應選用病蟲抗性較強的品種。分批、多次、及時采摘,抑制假眼小綠葉蟬、茶橙癭螨等危害芽葉的病蟲。要通過修剪控制茶樹高度低于0.8m,減輕毒娥類、蚧類、黑刺粉虱等害蟲的危害,控制螨類的越冬基數(shù)。并在秋末時結合施基肥,進行茶園深耕,減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鱗翅目和象甲類害蟲的種群密度。還要將茶園根附件的落葉及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有效防治葉病類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蟲。8.2.2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殺,減輕茶毛蟲、茶蠶、蓑娥類、茶麗紋象甲等害蟲危害。利用害蟲的趨性,使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燈光誘殺,或采用色板誘殺、性誘劑誘殺。8.2.3生物防治8.2.3.1以蟲治蟲利用當?shù)夭鑸@中的草蛉、瓢蟲、蜘蛛、捕食性螨、寄生蜂和寄生蠅等害蟲天敵來消滅害蟲。8.2.3.2以病毒治蟲利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顆粒體病毒等病毒來消滅害蟲。8.2.3.3以菌治蟲利用蘇云金桿菌(Bt)制劑、白僵菌等有益的細菌、真菌、放線菌及其代謝物來防治病蟲。8.2.4化學防治8.2.4.1常見病蟲害化學防治措施見表6。DB5104/T31—2020表6國勝茶園可使用農(nóng)藥及其安全標準表假眼小有芽蟲新梢率10%,百葉危害夏秋嫩葉,葉脈變黃,變紅,停酯765可任選一種,進行噴施。每種農(nóng)藥在采茶當有蚜芽梢率達l0%,有蚜芽梢芽下第2葉平均蟲茶蚜趨嫩危害,聚液,至葉萎縮,梢736可任選一種,進行噴施。每種農(nóng)藥在采茶茶紅蜘啡小爪每葉有蟲2~危害成葉,嫩葉,葉片至部變紅,失73%克螨特乳油可任選一種,進行噴施。每種農(nóng)藥在采茶金龜甲下旬成蟲發(fā)咬食樹根,一般1~可任選一種,進行噴施。每種農(nóng)藥在采茶老茶樹,樹勢衰退發(fā)生嚴重,害蟲群聚于樹桿,枝條,5可任選一種,進行噴施。每種農(nóng)藥在采茶茶輪斑病成葉發(fā)病率從葉尖或葉緣產(chǎn)生黃綠色小斑點,后擴大為不規(guī)則大型病斑。病斑有明顯70%甲基托布津777噴藥后10天左2~3次,以抑展。非采摘期噴施石灰半量茶炭疽病成葉發(fā)病率從茶葉邊緣或尖端發(fā)生,顏色漸呈紅70%甲基托布津77噴藥后10天左DB5104/T31—202072~3次,以抑展。非采摘期噴施石灰半量成葉發(fā)病率初期在葉面上有圓形或不規(guī)則小斑,逐漸擴大,布滿全葉,嚴重時葉面密777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采用藥。非采摘期噴施石灰半8.2.4.2化學防治要求嚴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標,掌握防治適期施藥。宜一藥多治或農(nóng)藥的合理混用。宜低容量噴霧,一般蓬面害蟲實行蓬面掃噴;茶叢中下部害蟲側位低容量噴霧。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嚴格按照GB/T8321.1~GB/T8321.7的要求控制施藥量與安全間隔期。9鮮葉采摘及加工9.1鮮葉采摘9.1.1采摘前檢測茶鮮葉農(nóng)藥殘留量的測定按GB2763執(zhí)行。9.1.2采摘時間茶葉采摘時間為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因茶樹品種、立地條件不同,早發(fā)園先采,后發(fā)園后采;成年園先采,幼年或更新園后采。采摘時間為每日上午7時~中午13時,嚴禁在其余時間采摘。9.1.3采摘要求9.1.3.1采摘原則分不同品種,分開采摘。采摘每批茶鮮葉要求做到,不采紫色芽葉、不采病蟲葉、不采露水葉、不帶魚葉和真葉。采摘的樹齡必須在2年以上,當茶樹發(fā)芽率在茶園樹冠達到5%芽頭時,可以開始采摘。采摘茶葉采用采高留底,采密留稀。采摘的鮮葉不帶老葉、不帶老梗、不帶什物、不帶夾蒂。在每季萌發(fā)的新梢,確定合理的留養(yǎng)高度為采摘面高度,并以此為水準,從樹冠中往外采。高于額定采摘面以上的新梢芽葉一律采摘、采齊;低于額定采摘面以下的新梢芽葉一律留養(yǎng)。嚴格留養(yǎng)采摘面以下的側枝,低梢及樹冠稀疏處的芽梢,待每季采摘后期,再輕度摘去留養(yǎng)新梢的頂芽,以促進下季梢的生長。投采茶園一般控制樹冠高度在0.7~0.9m。9.1.3.2采摘手法DB5104/T31—2020采摘為手工采摘,分為單手采和雙手采。單手采是掌心向下,用拇指和食指夾住魚葉上的嫩莖,向上輕提,芽葉折落掌心。雙手采是快速采摘芽葉的方法,采法與單手提采相同。采摘的順序是從下采到上,從外采到內,用雙手交替采摘的順序進行。9.1.3.3采摘工具鮮葉盛裝用工具采用攜帶方便的透氣竹兜,采摘的茶葉應避免陽光照射,避免外界污染,保持透氣。9.1.4采摘方式9.1.4.1養(yǎng)護采摘9.1.4.1.1幼年茶樹以養(yǎng)為主,控制頂端優(yōu)勢,促進分枝,以“壯、寬、密、茂”為目標培養(yǎng)豐產(chǎn)型樹冠。幼齡茶樹經(jīng)2次~3次定剪后,可采用定高平面采摘法。9.1.4.1.2青年茶樹前期繼續(xù)培養(yǎng)樹冠,采用定高平面采摘法,在逐漸趨向平齊的樹冠采摘面上春茶留魚葉采、夏茶及時采,秋茶舍得采。9.1.4.1.3壯年茶樹盛產(chǎn)期采取以采為主,以留為輔的定高平面采摘法,適當嫩采。冬季封園,再剪除個別突出枝或病蟲枝,保持采摘面整齊一致。9.1.4.1.4老年茶樹對要更新的老茶樹,可把擬定修剪高度以上芽梢全部采摘,爾后及時修剪改造。9.1.4.2留葉采摘9.1.4.2.1成年茶園春茶留魚葉和真葉采摘,夏茶留真葉采,秋茶留魚葉采。9.1.4.2.2幼年茶園和更新復壯茶園以留葉培養(yǎng)樹冠、樹高為主,采摘為輔。幼年茶樹長勢好,2年足齡時,春留一葉~二葉采,夏留一葉采,秋留魚葉采。更新復壯茶園長勢好的第3年采用春留二葉采,夏留一葉采,秋留魚葉采。9.1.4.3打頂采摘幼年茶樹2~3齡,更新復壯茶樹最初1年~2年,采去枝條頂部的芽葉,做到采頂留側、采高養(yǎng)低,以擴展樹冠。9.1.5采摘分級茶鮮葉要求芽葉完整,色度均勻一致,色澤嫩綠,新鮮,勻凈,不得有露水葉。其分級應符合表7規(guī)定。DB5104/T31—2020表7分級要求嫩度相等的一芽一葉占90%以上。牙稍長于葉,芽葉完整、勻凈,芽葉長度25~35㎜,9.2鮮葉加工9.2.1加工場所和衛(wèi)生廠房和車間、設施與設備、衛(wèi)生管理、生產(chǎn)過程的衛(wèi)生要求應符合GB14881的規(guī)定。9.2.2加工步驟9.2.2.1攤涼按品種、嫩度分開攤放,攤放厚度為在30~40㎜,攤放室內溫度控制在25℃以下,相對濕度在50%左右,葉溫控制在30℃以下,攤放時間應在6小時以內,水分保持在70%左右時,投入殺青機。9.2.2.2殺青按照“高溫殺青,老葉嫩殺,嫩葉老殺,殺均殺透”的原則,殺青溫度控制在220~280℃之間,投入葉量適中,均勻投葉,進行2分鐘~3分鐘殺青。殺青完畢后進行攤涼,攤涼厚度30~50㎜,時間30分鐘左右。9.2.2.3揉捻除整芽外的鮮葉用揉捻機進行揉捻,揉捻時按照“嫩葉輕揉,老葉重揉,先輕后重,輕~重~輕結合”的原則,先輕壓5分鐘,再重壓5分鐘,嫩葉輕壓,老葉重壓,揉捻時間不超過40分鐘,然后下揉捻機,迅速解塊后,進入理條機。9.2.2.4理條每次投入1.1~1.2㎏鮮葉進理條機,第一步理條機的溫度控制在90~100℃,理條5分鐘后,攤涼30分鐘左右,使茶葉成型,芽葉完整,白毫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岳陽現(xiàn)代服務職業(yè)學院《安全生產(chǎn)法規(guī)與職業(yè)衛(wèi)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度國際工程勞務解約協(xié)議
- 2025年度電商平臺節(jié)日促銷推廣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發(fā)電機組維護保養(yǎng)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綠化提升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合同3篇
- 2025年度房地產(chǎn)項目合作協(xié)議審批單
- 2025年度單位臨時貨物運輸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辦公用房租賃及裝修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合伙人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建筑裝飾裝修工程合同
- 全套教學課件《工程倫理學》
-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全冊音樂教案(新教材)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 促銷活動方案(共29頁).ppt
- 自動打印機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 貝類增養(yǎng)殖考試資料
- 混凝土熱工計算步驟及公式
- 病理生理學試題及復習資料
- 國電南自遠動服務器作業(yè)指導書1介紹
- WXZ196系列微機消諧裝置說明書
- 四川省煤礦探放水基準線“兩把鎖”管理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