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水滴下落過程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是連接電腦的相機每隔相同時間間隔t拍攝一次,記錄下水滴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這滴水在從圖中最上面的位置1至最下面的位置4的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測量水滴的平均速度,則誤差主要來源于時間的測量B.水滴下落的過程中速度不變C.水滴在前一半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較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D.若t=0.1s,則水滴從位置1下落至位置4的平均速度是4.5m/s2.甲、乙兩車分別從相距20米的P、Q兩點出發(fā),沿同一直線同向而行,其s-t圖像如圖(a)、(b)所示。甲車出發(fā)3秒后與乙車相距10米,則()A.乙車一定比甲車早出發(fā)1秒B.乙車一定比甲車晚出發(fā)1秒C.乙車可能比甲車早出發(fā)4秒D.乙車可能比甲車早出發(fā)6秒3.小明利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3.35cm,3.36cm,3.55cm,3.36cm,則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記為()A.3.406cm B.3.36cm C.3.35cm D.3.41cm4.世界上最薄“手撕鋼”,中國造!厚度只有頭發(fā)絲直徑的,價格堪比黃金,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領(lǐng)域的寵兒,厚度僅有0.015mm,“手撕鋼”的厚度合m。5.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兩物體在0~10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B.兩物體在15~20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C.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且0~15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D.兩物體在20s末相遇,且0~20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6.關(guān)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誤差是較小的錯誤B.采用科學的測量方法可以消除誤差C.誤差是不可避免的D.多次測量可以減小所有情形的誤差7.下列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A.核酸檢測用的口咽拭子長度約為60cmB.人的正常體溫約為42℃C.初中男子1000米滿分跑的速度可達5m/s以上D.醫(yī)用測溫槍的質(zhì)量約為150kg8.下列關(guān)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A.誤差是由于測量者操作錯誤而產(chǎn)生的,因此誤差總是存在的B.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由于測量者估讀而產(chǎn)生的誤差C.長度測量中,為了減小誤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讀幾位的方法D.隨著科技的進步,測量儀器將進一步改進,測量誤差最終將被消除二、填空題9.如圖所示,鉛筆的長度為mm。10.校運會百米賽跑,計時員(選填“看到發(fā)令槍口冒煙/聽到槍聲響”)按下秒表開始計時,如果計時員聽到槍聲響后按下秒表計時,則槍聲從起點傳播到計時員處需要秒(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340米/秒,從起點到計時員處的距離為100米)。11.如圖所示,為了讓讀數(shù)更精確,應(yīng)選擇刻度尺,乙刻度尺所測物塊的長度為cm。如圖停表顯示的是小明體測時跑完1000m所用的時間,則該停表的示數(shù)為s。12.如左圖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為s。如右圖所示,用A、B兩把不同的刻度尺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測出物體的長度是,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測出物體的長度是,(選填“A”或“B”)刻度尺的測量結(jié)果更精確。13.小明同學放學回家,正碰上刮風下雨,他以18km/h的速度由西向東快跑,此時他發(fā)現(xiàn)了奇怪的現(xiàn)象:雨滴豎直下落。請你確定這時風向為(選填“由東向西”、“由西向東”、“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風速是m/s。14.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鋼管的直徑,該鋼管的直徑為cm。15.誤差是測量值與的差異;某同學用一把鋼尺對一塊木塊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jié)果分別為17.82cm、17.83cm、17.70cm、17.81cm,他對同一木塊進行4次測量的目的是,根據(jù)以上測量記錄,所測木板的長度應(yīng)記錄為cm。16.拉巴完成了如下操作:(1)如圖甲,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圓形物體的直徑,讀數(shù)為cm;(2)用另一把刻度尺測某個物體的長度時記錄的三個數(shù)據(jù)為14.51dm、14.50dm、14.53dm,則該物體長度測量值應(yīng)記為dm,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為;(3)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選填“A”或“B”)。三、實驗題17.小明利用圖中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并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表格:(1)該實驗的原理是;(2)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和;(3)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保持(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目的是;(4)cm;(5)實驗中,對于如何獲取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下列方法最好的是A.小車從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到所用的時間與路程,計算得到;B.小車從點由靜止釋放,經(jīng)過點開始計時,到達點后測得時間,再測量路程,計算得到;C.不測量,利用已有數(shù)據(jù)求得,再計算得到。(6)小車在段的速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車沿斜面下滑做(選填“變速”或“勻速”)直線運動。18.小燕探究小車沿斜面滑下時速度的變化,實驗設(shè)計如圖甲所示。(1)該實驗的原理是。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較小,其目的是使小車運動時間,以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2)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測出車頭到金屬片的距離cm,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底端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計算出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m/s;(3)若實驗時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開始時不是從靜止開始釋放,而是往下推了一下小車,則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將偏;(4)好奇的小燕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小車運動全程的路程中點速度比全程的時間中點速度較。四、簡答題19.激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好,利用激光束測量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是目前最為精確的方法。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的宇宙航行員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上邊放置了一臺角反射器(角反射器其實就是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如圖所示),角反射器剛放好,各國立即向它發(fā)射激光。宇航員還沒有離開月球,科學家就捕獲到了反射光。若光速c=3×108m/s,求:(1)請在圖上畫出所給入射光線經(jīng)過兩個平面鏡的反射光線;(2)若從發(fā)射激光開始到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時t=2.56s,求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s。(3)能否用超聲波代替激光測量地球和月亮之間的距離?為什么?20.小明同學在成長筆記中記錄了如下的錯題。請你幫助他找出錯誤之處、分析錯因并寫出正確的解答過程。錯題記錄錯題改正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開始5s內(nèi)通過5m的路程,接著靜止5s,下一個5s通過10m的路程,求物體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物體運動的路程s=5m+10m=15m物體運動的時間t=5s+5s=10s物體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錯誤之處:錯因分析:正確解答:21.秋收時節(jié),聯(lián)合收割機邊行駛邊收割糧食,同時把收割的糧食裝到卡車上,卡車司機應(yīng)控制卡車怎樣行駛?這樣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五、計算題22.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物,就會被反射,從而形成回聲。在生產(chǎn)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回聲來測量距離。(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1)一個同學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約2s后聽到回聲,那么該同學距離山崖大約是多少米?(2)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過6s后受到回波。若此處海水深度約為4500m,則在海水中,聲音的平均傳播速度約為多少m/s?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答案CDB1.5×10<sup>-5</sup>CCCB1.C【詳解】A.速度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在測量水滴的平均速度時,是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nèi)測量水滴通過的距離,所以,誤差主要來源是長度的測量,故A錯誤;B.由圖示知,水滴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越往下,通過的距離越大,所以速度越大,故B錯誤;C.由題意和題圖信息可知,水滴往下做加速運動,越往下速度越大,越往下,從起點至該位置的平均速度也越大,水滴經(jīng)過一半時間時,路程未達到總路程的一半,即路程一半的位置位于時間一半位置的下方,故水滴在前一半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較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故C正確;D.若t=0.1s,則水滴從位置1下落至位置4所用的時間為距離為45.0cm,根據(jù)可得,平均速度為故D錯誤。故選C。2.D【詳解】由圖像得,甲乙車的速度分別為則乙車速度較快,甲、乙兩車分別從相距20米的P、Q兩點出發(fā),甲車出發(fā)3秒后與乙車相距10米,說明甲車一開始在乙車前面。若甲車出發(fā)3秒后,甲車在乙車前面10m處,甲車出發(fā)3秒運動的距離為此時乙車運動的距離為則乙車運動的時間為則說明乙車比甲車早出發(fā)1秒。若甲車出發(fā)3秒后,乙車在甲車前面10m處,甲車出發(fā)3秒運動的距離為此時乙車運動的距離為則乙車運動的時間為則說明乙車比甲車早出發(fā)1秒或6s,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3.B【詳解】為了減小誤差,要對測量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而3.55cm明顯是一個錯誤的數(shù)據(jù),應(yīng)剔除,且最后結(jié)果精確度與測量數(shù)據(jù)保持一致,故測量結(jié)果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1.5×10-5【詳解】“手撕鋼”的厚度為5.C【詳解】A.由圖知道,兩物體在0~10s內(nèi)的s-t圖像都是傾斜的直線,說明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在相同時間內(nèi)甲物體通過的路程大于乙物體通過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錯誤;B.甲物體在15~20s內(nèi)的s-t圖像是一條和時間軸平行的直線,說明這段時間內(nèi)甲處于靜止狀態(tài);乙物體在15~20s內(nèi)的s-t圖像是一條斜線,說明乙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D.由圖像知道,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且0~15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均為100m,故C正確,D錯誤。故選C。6.C【詳解】A.誤差是測量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是錯誤,也不是較小的錯誤,故A錯誤;BC.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不可能絕對避免的,采用科學的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不可以消除誤差,故B錯誤,C正確;D.多次測量可以減小誤差,但并不適用于所有情況。對于某些特定的情況,多次測量可能會增加誤差。故D錯誤。故選C。7.C【詳解】A.口咽拭子的長度約為15cm,故A不符合題意;B.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故B不符合題意;C.初中男子1000米滿分成績可達3min20s=200s,速度可達故C符合題意;D.醫(yī)用測溫槍的質(zhì)量約為150g,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B【詳解】A.測量者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是錯誤,不是誤差,故A錯誤;B.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由于測量者估讀而產(chǎn)生的誤差,故B正確;C.長度測量中,為了減小誤差,應(yīng)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但并不是估讀位數(shù)越多越好,故C錯誤;D.隨著科技的進步,測量儀器將進一步改進,測量誤差將會減小,但不能被消除,故D錯誤。故選B。9.39.0【詳解】該刻度尺分度值為1mm,鉛筆左側(cè)與2.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cè)與5.90cm對齊,所以鉛筆的長度為10.看到發(fā)令槍口冒煙0.29【詳解】[1]因為光速遠遠大于聲速,計時員在終點處看到起跑處的發(fā)令槍口冒煙就按下開始計時,這樣測得運動員跑步的時間比較準確。[2]如果計時員聽到槍聲響后按下秒表計時,則槍聲從起點傳播到計時員處需要的時間是11.乙2.80228.7【詳解】[1]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5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分度值越小,精度越高,所以為了讓讀數(shù)更精確,應(yīng)選擇刻度尺乙。[2]使用乙刻度尺時,物體左側(cè)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cè)與2.8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80cm。[3]由圖知:在停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3”和“4”之間,偏向“4”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由小表盤已知,分針超過半分,故秒盤應(yīng)在31s-59s之間讀數(shù),讀數(shù)應(yīng)為48.7s,所以停表的讀數(shù)為3min48.7s即228.7s。12.1261cm3.6cm0.1cm3.60cmB【詳解】[1]由圖可知,停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2”和“3”之間,偏向“2”,所以小盤的示數(shù)為2min,大盤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盤指針在6s,因此停表讀數(shù)為2min6s,即126s。[2]A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3]木塊左端與0刻度線對齊,右端與3.6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3.6cm。[4][5]B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木塊左端與0刻度線對齊,右端與3.6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3.60cm。[6]B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選擇B刻度尺更精確。13.由西向東5【詳解】[1][2]看到雨滴成豎直下落狀態(tài),說明小明和風相對靜止,方向相同速度大小相同,小明由西向東跑,說明風也是由西向東的,風速等于的小明速度,為18km/h=5m/s。14.1.20【詳解】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分度值為1mm;本次測量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3.00cm處當作“0”刻度,末端刻度值為4.20cm,則鋼管的直徑為d=4.20cm﹣3.00cm=1.20cm15.真實值減小誤差17.82【詳解】[1][2]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在測量中誤差總是存在的,為了減小誤差,可以多次測量求平均值。[3]觀察4個測量值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17.70cm與其余三次記錄的數(shù)值偏差太大,此測量數(shù)據(jù)是錯誤。則所測木板的長度應(yīng)記錄為16.(1)1.20(2)14.511cm(3)B【詳解】(1)由圖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形物體的左側(cè)對齊刻度2.00cm,圓形物體的右側(cè)對齊刻度3.20cm,所以圓形物體的直徑d=3.20cm-2.00cm=1.20cm(2)[1]為了減小測量誤差,應(yīng)求測量的平均值,所以該物體長度測量值[2]由于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應(yīng)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則三個數(shù)據(jù)的準確值為14.5dm,所以分度值為0.1dm,分度值為1cm。(3)由于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視線應(yīng)垂直于刻度尺讀數(shù),所以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B。17.刻度尺秒表較小便于測量時間80.0C小于變速【詳解】(1)[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2)[2][3]實驗中需要用刻度尺測量路程、用秒表測量時間,故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3)[4][5]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運動越快,計時會越困難;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減小測量誤差,斜面坡度應(yīng)小一些。(4)[6]A點所處刻度為80.0cm,C點在0刻度處,故(5)[7].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到達點的速度并不為零,所以讓小車從點由靜止釋放,到達點的時間,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時間,計算得到結(jié)果不準確。.可以在點開始計時,但在運動中開始計時,計時誤差比較大,計算結(jié)果不準確。.不測量,利用已有數(shù)據(jù)求得再計算得到結(jié)果比較準確。故選C。(6)[8][9]從圖中知道根據(jù)速度公式知道,小于,故小車沿斜面下滑做變速直線運動。18.(1)增加(2)刻度尺80.00.16(3)大(4)快【詳解】(1)[1]該實驗用刻度尺測出路程,用秒表測出時間,利用算出速度,因此實驗原理為。[2]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較小,其目的是使小車運動時間增加,方便測量時間。(2)[1]測量長度的工具是刻度尺,因此用刻度尺測出車頭到金屬片的距離。[2]由圖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因此可讀出AC間的距離為80.0cm。[3]由圖乙可知,小車從A到C的運動時間為5s,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底端撞擊金屬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3)若實驗時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開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商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
- 車床設(shè)備采購合同范本
- 委托貸款合同范本
- 中英文翻譯外債借款合同范本
- 入駐天貓合同范本
- 合同書范文模板電子版
- 污水處理 設(shè)計合同
- 戰(zhàn)略偏差對企業(yè)新質(zhì)生產(chǎn)力的影響研究
- 幼兒園家長會總結(jié)與反思中班
- 超寬帶電磁脈沖的監(jiān)測與參數(shù)測定系統(tǒng)
- 蔚來汽車技術(shù)
- 浙教版勞動二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指導(dǎo)用書
- 版本管理方案
- 智能衣服方案
- 李克勤紅日標準粵語注音歌詞
- 基于視覺的工業(yè)缺陷檢測技術(shù)
- 軍事英語詞匯整理
- DB31-T 1440-2023 臨床研究中心建設(shè)與管理規(guī)范
- 老客戶維護方案
- 高處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xùn)講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