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三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二文言文學案三文言斷句學案_第1頁
浙江省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三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二文言文學案三文言斷句學案_第2頁
浙江省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三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二文言文學案三文言斷句學案_第3頁
浙江省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三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二文言文學案三文言斷句學案_第4頁
浙江省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三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二文言文學案三文言斷句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2-學案三文言斷句斷句是文言文考查的傳統(tǒng)方式,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從全國各地高考命題來看,斷句題有兩種形式:一是客觀選擇題,二是主觀斷句題。浙江卷采納的是主觀斷句題形式??键c突破一斷句題5大思維角度角度一詞性名詞和代詞:文言文中名詞和代詞常用來作主語和賓語,斷句時可先找出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國名、朝代名、器物名、動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詞,如吾、予、余(表示“我”)、爾、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這些名詞和代詞假如作主語,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斷句;假如作賓語,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斷句。動詞和形容詞:文言文中動詞、形容詞(或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其他詞性)常用來作謂語,斷句時,可以先找到語句中的動詞、形容詞,確定作為謂語的動詞、形容詞;然后依據(jù)謂語前的狀語、主語和謂語后的賓語等來斷定語句的停頓點?!窘滩氖纠?】請用“/”給下面的文言語句斷句。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節(jié)選自《鴻門宴》)技法演示句中“關”“財物”“婦女”“此”“吾”“氣”“龍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詞或是代詞,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個句子的主語或賓語,其前或后應斷開。參考答案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依法小試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不可復者也則事寡敗矣解析本題抓住“道”“鼻”“目”這幾個名詞,再結合結構對稱,就可精確斷句。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行大也/目小可大/大不行小也/舉事亦然/為其不行復者也/則事寡敗矣【參考譯文】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點,眼睛不如刻得小一點。鼻子刻大了,可以削??;雕小了,就無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無法改小。辦任何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對于那些不能復原挽回的,起先就特殊謹慎當心,那么失敗的可能性就會削減了。【教材示例2】請用“/”給文言語句斷句。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荊軻刺秦王》)技法演示該句涉及的動詞、形容詞有:求、利、得、取、使、淬。這些詞語可能作謂語(“利”很明顯不作謂語,作“匕首”的定語),然后依據(jù)這些謂語來往前和往后推斷語句的停頓點。“求”若作謂語,則其前名詞“太子”作主語,“于是”“預”作狀語,其后“匕首”(天下之利匕首)作賓語,故第一個“匕首”后應斷開;“得”作謂語,其前省略主語“太子”,其后“匕首”(徐夫人之匕首)作賓語,故其次個“匕首”后應斷開;“取”作謂語,其前省略主語“太子”,其后“百金”作后置狀語,故“百金”后應斷開。參考答案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依法小試2】用“/”給下面文段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學士知鄭州,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真公亮明練文法,更踐久,習知朝廷臺閣典憲,首相韓琦每咨訪焉。解析語句涉及的動詞或形容詞有:為、有(能聲)、竄、閉、有(使客)、亡、移、詰、報、藏、廋、索等。這些詞語中可能作謂語的有:有(能聲)、竄、閉、亡、詰、報、藏、廋、索等。然后依據(jù)這些謂語來往前和往后推斷語句的停頓點。應當留意的是:“有(能聲)”的主語雖然是“曾公亮”,但“有(能聲)”體現(xiàn)的是“為政”,故而只能在“聲”后斷開,后文中的“有使客”和“移書”同此。其他動詞皆能找到主語和賓語,以此即可進行斷句。答案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真/【參考譯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贾羞M士甲科,做會稽縣知縣。老百姓在鏡湖旁種田,常常擔憂鏡湖泛濫。曾公亮設置閘門,將湖水排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處。(曾公亮)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主政鄭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聲名在外,盜賊全部逃跑到其他州縣,以至于晚上不用關閉大門。曾經(jīng)有使者丟失袋中財物,遞送文書要求查辦盜賊,曾公亮上報:“我所管轄的境內(nèi)不窩藏盜賊,唯恐是同行的人藏起來了吧?!边M行搜查,果真如此。曾公亮熟悉法令條文,久經(jīng)驗練,熟悉懂得了朝廷官府的規(guī)章制度,位居首位的宰相韓琦常常詢問訪問他。角度二對話詞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謂”“道”“問”等動詞來推斷人物的對話,進行斷句。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時寫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依據(jù)上下文厘清問者、答者,明辨句讀。雖然在高考卷中這種例子并不多,但關鍵時候還是有確定作用的?!窘滩氖纠?】請用“/”給下面的文言語句斷句?;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節(jié)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技法演示對話詞“曰”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并且“曰”前均有說話者,利用“曰”字可以斷開三處,對話詞“問”后可以斷開,再結合前面所講的據(jù)名詞和代詞斷句,其他也可斷開。參考答案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依法小試3】用“/”給下面語段斷句?;蛑^郊島孰貧曰島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詩知之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嘗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島家俱無以是知之耳解析從文意上看,這段文字是兩個人的對話,“或”有兩問:“郊島誰貧”和“何以知之”。“答者”有兩答:“島為甚也”和“以其詩知之……以是知之耳”。抓住文中對話的標記性詞語“謂”和“曰”,大部分句子即可斷開。再依據(jù)標記性虛詞和句式特點,可將其他句子斷開。答案或謂/郊島孰貧/曰/島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詩知之/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嘗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島家俱無/以是知之耳【參考譯文】有人問:“孟郊和賈島誰更貧困?”一個人說:“賈島更貧困?!庇謫枺骸澳銘{什么知道的?”那人說:“依據(jù)他們的詩知道的。孟郊的詩說:‘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在那澄澈的水中耕田種稻,在青山上砍柴然后背回家中)賈島的詩說:‘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市場上柴草積累如山,家中寒冷沒有炊煙。井里有甘甜的泉水,鍋里常常沒米做飯)孟郊家柴米自足,可是賈島家柴米全都沒有,依據(jù)這個知道賈島家更貧困?!苯嵌热撛~虛詞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記,尤其是介詞、語氣詞和一些連詞,它們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一些爭論性語段,不像記敘性文字那樣可借助具體情境去揣測,因而顯得麻煩、難度大,但是依據(jù)虛詞就會使斷句變得簡單,使文段變得一目了然。句首時間詞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句首發(fā)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唯、斯、凡、竊、請、敬。句尾語氣詞陳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問句末尾:耶、與(歟)、邪、乎;感嘆句末尾:哉、夫。句中關聯(lián)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說明:“以、于、為、則、而”等詞往往用于句中,在它們的前后一般不斷句。[溫馨提示]利用虛詞標記斷句要留意敏捷性,具體包括以下幾點:(1)“乎”用在句中相當于“于”時,不能點斷。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2)“也”用在句中起舒緩語氣的作用時,可點斷也可不點斷。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3)連詞“而”有時用于詞或短語之間起連接作用,所連接的內(nèi)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聯(lián)系很緊密,一般不在其前斷開。但假如“而”是連接兩個句子,則往往要在其前斷開。如:“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4)“夫”有時也作指示代詞(兼有舒緩語氣的作用)用在句中,這種狀況下不能點斷。如:“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薄窘滩氖纠?】請用“/”給下面的文言語句斷句。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痔貏e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節(jié)選自《游褒禪山記》)技法演示本語段有句末語氣詞“焉”“也”各兩個,一個句首語氣詞“夫”,五個句首關聯(lián)詞“于是”“以”“則”“而”“故”。本語段可依據(jù)虛詞來完成斷句。參考答案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特別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依法小試4】用“/”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3處)且凡古今是非六藝百家,大細穿穴用而不遺者,毛穎之功也。韓子窮古書,好斯文,嘉穎之能盡其意,故__奮__而__為__之__傳__以__發(fā)__其__郁__積__而__學__者__得__以__勵__其__有__益__于__世__歟!是其言也,固與異世者語,而貪常嗜瑣者,猶咕咕然動其喙,彼亦甚勞矣乎!(節(jié)選自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后題》)解析抓住虛詞斷句。第一個“以”表示目的,同上文的“故”照應,前面應斷開;“而”表示假設關系,領起下文,前面應斷開;“其”是代詞,充當主語,前面應斷開。答案故奮而為之傳/以發(fā)其郁積/而學者得以勵/其有益于世歟【參考譯文】大凡古今評論六藝百家的文章,大大小小都強求其通,沿用下來,沒有遺漏,這些都是毛穎的功勞啊。韓愈博覽古書,喜好禮樂教化典章制度,贊許毛穎能依據(jù)自己的意愿行事,所以受到振動,為毛穎作傳記,來抒發(fā)他積聚在心中的幽憤,假如求學的人讀到這篇文章受到激勵,那確定是對社會有益的!我認為他的話是對的,所以固執(zhí)地與世上的特殊的人談論,而社會上的貪欲瑣碎之徒,還在那兒煽動口舌,妄加評論,他們也太勞碌了呀!角度四句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推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以及一些固定句式都可以作為斷句的切入點。句式類型句式標記推斷句“……者,……也”“為”“乃”“即”“則”被動句“為……所……”“受……于……”“見……于……”反問句“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固定句式“如……何”“況……乎”“何(以)……為”【教材示例5】請用“/”給下面的文言語句斷句。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節(jié)選自《師說》)技法演示文段中“庸……乎”“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師之所存也”是推斷句,再結合其他標記可完全斷開。參考答案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依法小試5】用“/”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4處)余觀八司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為叔文所誘,遂陷入于不義。至今士大夫欲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無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強以求別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廢焉。而__所__謂__欲__為__君__子__者__吾__多__見__其__初__而__已__要__其__終__能__毋__與__世__俯__仰__以__自__別__于__小__人__者__少__耳__復__何__議__于__彼__哉?(選自《讀柳宗元傳》)解析可抓住文言句式特點斷句?!八^……者”是固定結構,后面應斷開;“而已”用在句末,意思是“罷了”,表示陳述語氣,后面應斷開;“……耳”一般用在句末,表示確定或陳述語氣,后面應斷開。答案而所謂欲為君子者/吾多見其初而已/要其終/能毋與世俯仰以自別于小人者少耳/復何議于彼哉【參考譯文】以我看來,八司馬都是世界上非同尋常的人才,被王叔文誘惑,于是落入不義的境地之中。至今那些想要做君子的士大夫,都羞于提起他們,而喜愛攻擊他們。然而這八人,已經(jīng)是窘?jīng)r了,在世上不被人任用,但是到處都能夠自強來謀求自己在后世(和平凡的人)有所分別,而他們的名字最終沒有磨滅。然而那些所謂想要做君子的人,我大多都只見到他們起初的想法,假如探求他們最終所做的,能夠不同流合污附和世俗來與那些小人有所分別的很少。對那八司馬又爭論什么呢?角度五對稱古人寫文章講究句式的整齊對稱,或者兩句之間講究意思的正反對比,我們可以依據(jù)這一特點進行斷句?!窘滩氖纠?】請用“/”給下面的文言語句斷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節(jié)選自《勸學》)技法演示文段中,“……而……矣,不如……也”和“……而……,……非……也,而……者……”是兩組很整齊的對稱句式,并且形成正反對比的對稱結構。這些對稱或正反對比的結構,都是我們進行斷句的關鍵點。參考答案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依法小試6】用“/”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中山君喟然而仰嘆曰:“與__不__期__眾__少__其__于__當__厄__怨__不__期__深__淺__其__于__傷__心__吾__以__一__杯__羊__羹__亡__國__以__一__壺__餐__得__士__二__人?!苯馕隼渲谐霈F(xiàn)了多個對稱句?!芭c不期眾少”與“怨不期深淺”,“其于當厄”與“其于難過”,“以一杯羊羹亡國”與“以一壺餐得士二人”,我們只要留意到了這些對稱句,斷句就迎刃而解了。答案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怨不期深淺/其于難過/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餐得士二人【參考譯文】中山君仰天長嘆,說:“施與不在多少,在于正值人家困難的時候;仇怨不在深淺,在于是否傷了人家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國,因為一壺熟食得到兩個勇士?!盵溫馨提示]文言文斷句口訣古文斷句莫畏難,細致琢磨只等閑。內(nèi)容大意先理解,熟讀精思把句斷。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fā)覺。常用虛詞是標記,更有規(guī)律供參看。習慣句式駕馭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詞性詞義要精研,名詞動詞幫助判。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供應好條件;頂真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題目做完回頭看,依據(jù)要求細檢驗。打牢基礎看課本,培育語感讀經(jīng)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必需常實踐??键c突破二3步流程快析巧斷第一步理解大意初推斷解答斷句題,應當先通讀這個片段,大體上搞清這個文言片段屬于什么文體,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想表達什么意思。在通讀的時候確定要留意文言文單音詞占多數(shù)的特點。如下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語段斷句。(趙困于秦)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于齊,齊王弗許。周子曰:夫趙之于齊楚扦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取材于《資治通鑒·周紀五》)通過閱讀,我們發(fā)覺,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趙國因為斗爭,國內(nèi)糧食匱乏,趙王向齊王求救,齊王卻不愿拿出糧食來救助,周子通過“唇亡齒寒”的比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各個方面對齊王進行勸告。理解了這些,便可對上面語段進行初步斷句。首先依據(jù)文意將本語段分成兩層,前一層是比方導入,后一層是實質(zhì)問題,故應從“今日”前斷開。接著,分別諦視前一層和后一層,通過語感和對語段的理解,不難將前一層從“猶”之前斷開(前后兩句是本體和喻體的關系),將后一層從“且”之前斷開(前后兩句是遞進關系),從“不”之前斷開(據(jù)句間層次關系而斷),初步斷句如下:夫趙之于齊楚扦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其次步先易后難抓關鍵通過第一步,將能斷的先斷開,化大為小,縮小思索范圍,再集中精力通過抓關鍵點分析難斷的句子。依據(jù)語氣助詞“也”可將上例接著斷句如下:夫趙之于齊楚扦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至此,只剩下“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夫趙之于齊楚扦蔽也”“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五處。前兩處通過劃分句子成分可斷為:“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依據(jù)句式相關學問(下面講到)可將后面三處斷為“夫趙之于齊楚/扦蔽也”“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這三個句子都是推斷句,推斷句中主語和賓語之間要斷開)。第三步斷后通讀查連貫客觀題確定答案后,主觀題斷句完畢后,都應再通讀一遍全段文字,檢查句意是否完整,語意是否連貫,句間連接是否自然圓合,并留意是否與文章的體裁、語言風格相符??陀^題還要和其他選項再比較,進一步確定所選答案的正確性?!疽婪ㄐ≡嚒?.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年來著書一種,名曰《天工開物》。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節(jié)選自《天工開物》)解析依據(jù)名詞代詞“奇(奇巧的東西)”“洛下之資(指錢財)”“人”“館”“見聞”“方寸(指心間,心中)”,虛詞“而”“之”“其”,再結合本句意思:想購買一些奇巧的東西用于考證,卻缺乏錢財;想要招集嗜好相同的摯友,探討物品的真?zhèn)?,卻沒有款待的館舍。只能照著藏在心中的孤陋見聞寫出來,莫非會很妥當嗎?答案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2.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昔歸震川嘗自恨蹤跡不出里闬,所見聞無奇節(jié)偉行可記。承命為征君【注】作傳,此吾文托記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所示群賢論述皆未得體要蓋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詳講學宗指及師友淵源或條舉平生義俠之跡或盛稱門墻廣大海內(nèi)向仰者多。此三者,皆征君之末跡也,三者詳而征君之事隱也。(節(jié)選自方苞《與孫以寧書》)【注】征君:孫奇逢。答案所示群賢論述/皆未得體要/蓋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詳講學宗指及師友淵源/或條舉平生義俠之跡/或盛稱門墻廣闊/海內(nèi)向仰者多【參考譯文】歸有光曾經(jīng)缺憾自己的蹤跡沒有出過鄉(xiāng)里,所見所聞的人物中沒有杰出節(jié)操、宏大行為可記述。我承蒙您叮囑為征君作傳,這是我的文章仰仗所記人物來增加了重量,我豈敢不竭盡自己的心力。你給我看的那些別人給孫征君寫的論述,都沒有抓住最重要的東西。他們所寫的,大致不超過三個方面:有的具體記述他平生講學所宣揚的宗旨以及師友相承淵源關系;有的逐條列舉他一生仗義行俠的事跡;有的極力稱頌他弟子眾多,國內(nèi)憧憬仰慕他的人很多。這三個方面,都是孫征君微小的事跡,這三個方面寫得具體,孫征君一生立志的大事反而被沉沒了。3.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后世良知之學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軋,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瑣僻陋之見,狡偽陰邪之術,至于不行勝說。外假仁義之名,而內(nèi)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實;詭辭以阿俗,矯行以干譽。忿以相勝而猶謂之徇義,險以相傾而猶謂之疾惡。自其一家骨肉之親已不能無爾我勝負之意彼此藩籬之形而況于天下之大民物之眾又何能一體而視之則無怪于紛紛籍籍而禍亂相尋于無窮矣。(節(jié)選自王陽明《答聶文蔚書》)答案自其一家骨肉之親/已不能無爾我輸贏之意/彼此藩籬之形/而況于天下之大/民物之眾/又何能一體而視之/則無怪于紛紛籍籍而禍亂相尋于無窮矣【參考譯文】后世關于良知的學問不明朗,天下的人用個人才智彼此傾軋,因此人各懷私心,而那些瑣碎鄙陋的偏見,奸詐陰邪的方法,到了說都說不盡(的地步)。在外假借仁義的名聲,私下卻做著自私自利的事;虛偽的言辭來迎合世俗,虛假的行為來求取名譽。用生氣的方式相互壓服,還說遵循公正合宜的道理;在險境中相互傾軋,還說他是嫉惡如仇。一家骨肉之親,已經(jīng)不能沒有你我輸贏的心,彼此間像隔著籬笆一樣,更何況天下之大,民眾之多,又怎能同等相待呢?那么天下紛紛擾擾禍亂不斷也就不驚奇了。文言斷句(時間:45分鐘分值:68分)題組一語段練1.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畫線部分斷句。(3分)賢于己者,疾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焉,此惟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危害人于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八九。(選自劉開《孟涂文集》)解析借助句末虛詞“也”,可在“也”后斷開,借助句首虛詞“寧”“此”,可在其前斷開,然后找動詞“知”“護”“進”,最終結合上文語意,依據(jù)文意斷句。答案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危害人于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八九【參考譯文】對于比自己賢能的人,嫉妒他們而不情愿詢問;對于不如自己的人,輕視他們而不屑于詢問;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不敬重他們而不樂意詢問他們。像這樣,那天下就幾乎沒有什么可以詢問的人。別人不足以使自己服氣,事情沒什么有疑問的,這不過是以己心為師,自以為是罷了。自以為是,這不過是小的毛病。明知自己見識淺陋卻嚴密地掩蓋自己的過錯,寧愿使自己的學識終生得不到進步,也不愿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是危害人的內(nèi)心修養(yǎng)啊,是大的毛病,而犯這類錯誤的常十之八九。2.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畫線部分斷句。(3分)如公器質(zhì)之深厚,學問之高遠,而輔學術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見于爭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其積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發(fā)于外者燦如日月之光輝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其雄辭閎辯快如輕車駿馬之奔馳。世之學者,無問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解析初讀文段,即可發(fā)覺文段多對偶句,如“積于中者”“發(fā)于外者”,“……之驟至”“……之奔馳”等,可借此推斷句讀。答案其積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發(fā)于外者/燦如日月之光輝/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其雄辭閎辯/快如輕車駿馬之奔馳【參考譯文】先生具有那樣深厚的氣質(zhì),高遠的見識,加以精微的學術,因此作文章,發(fā)為爭論,豪放、強勁,英俊、奇?zhèn)?,奇妙、奇妙、絢麗、美妙。在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積蓄;發(fā)為文章,光明如同日月的光輝。清亮幽雅的韻調(diào),凄凄切切如急雨飄風突然來到;宏偉宏廣的文辭,明快靈敏如輕車駿馬奔馳。世上的學者,不問他是否熟悉先生,只要讀到先生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為人。3.用“/”給文段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齊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唬骸翱??!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惫唬骸拔饸ⅲ讶寺劽??!盵選自《晏子春秋(外篇)》]解析文段記述了晏子借燭鄒亡鳥來勸諫齊景公的故事,晏子提出了燭鄒的三條“罪狀”,故“是罪一也”“是罪二也”“是罪三也”應斷開。答案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參考譯文】齊景公喜愛捕鳥,讓燭鄒管理那些鳥卻讓鳥飛走了。齊景公特別生氣,下令想讓官吏殺了他。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將他的罪狀一一列出加以斥責然后殺掉他?!饼R景公說:“好的?!庇谑钦僖姞T鄒,晏子在齊景公面前列數(shù)他的罪行,說:“燭鄒!你為我們君王養(yǎng)鳥卻讓鳥逃跑了,這是第一條罪行;讓我們君王為了一只鳥而要殺人,這是其次條罪行;讓諸侯聽到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君王看重鳥而輕視手下的人,這是第三條罪行。罪狀列完了,請殺了他。”景公說:“不用處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4.用“/”給文段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若惟圣罔念,不慎厥終,忘締構之艱難,謂天命之可恃,忽采椽之恭儉,追雕墻之靡麗,因其基以廣之,增其舊而飾之,觸類而長,不知止足,人不見德,而勞役是聞,斯為下矣。譬之負薪救火,揚湯止沸,以暴易亂,與亂同道,莫可測也,后嗣何觀!夫事無可觀則人怨人怨則神怒神怒則災難必生災難既生則禍亂必作禍亂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鮮矣。(選自《貞觀紀要·君道第一》)解析文段中,“夫事無可觀則人怨”“人怨則神怒”“神怒則災難必生”等處運用了頂真的修辭手法,可以作為斷句的標記。答案夫事無可觀則人怨/人怨則神怒/神怒則災難必生/災難既生/則禍亂必作/禍亂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鮮矣【參考譯文】假如作為君主不細致思索,不慎重考慮他的所作所為的后果,遺忘了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一味迷信依靠天命,忽視古圣王恭謹儉樸的美德,(大興土木,)一味追求靡麗的雕梁畫棟,宮殿也在原先的基礎上不斷擴建、修飾,其他事情依此類推,不懂得節(jié)制,百姓見不到德政,聽到的只是無休止的勞役,這是下等的為君之道。這行為就像背著干柴去救火,用從鍋中舀起水再倒回去的方法去止住沸騰的水,用暴政代替淫亂,其實和淫亂是一樣的,它的后果不行思議,后世的子孫怎么來看待這些做法呢!假如帝王沒有什么政績,則必定招致百姓的怨恨,百姓怨恨就會觸怒神靈,神靈發(fā)怒必定使災難產(chǎn)生,災難既然產(chǎn)生,禍亂就必定緊隨而來。禍亂一旦產(chǎn)生,自然很難整理,能夠在這種狀況下保全生命和美妙名聲的人太少了。5.用“/”給文段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3分)王慎中為文,初__亦__高__談__秦__漢__謂__東__京__以__下__無__可__取__已__而__悟__歐__曾__作__文__之__法__乃__盡__焚__舊__作__一__意__師__仿__尤__得__力__于__曾__鞏__唐__順__之__初__不__服__其__說,久乃變而從之。(選自《四庫全書總目》)解析首先,通讀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個故事。然后抓住標記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如文中“已而”前要斷開,名詞“秦漢”“舊作”作賓語,后面都要斷開。這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答案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以下無可取/已而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唐順之初不服其說【參考譯文】王慎中寫文章,起初也高談秦漢時期的文章,認為漢代以后的文章沒有可取之處。不久領悟歐陽修、曾鞏寫文章的方法,于是全部燒毀了以前的作品,一門心思地學習效仿,尤其致力于向曾鞏學習。唐順之起初并不信服他的學說觀點,時間久了就變更自己的想法而跟從他學習。6.用“/”給文段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5處)(3分)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訂《今世說》一書,蓋祖劉氏所作《世說新語》而稍節(jié)其條目。予受而讀之,自清興以來名臣碩輔,下逮巖穴之士、章句之儒,凡__一__言__一__行__之__可__紀__述__者__靡__不__旁__搜__廣__輯__因__文__析__類__以__成__一__家__言__其__大__要__采__諸__序__記__雜__文__之__行__世__者__而__不__敢__妄__綴__一__詞,其詳慎不憚煩如是。(節(jié)選自嚴允肇《〈今世說〉序》)解析首先,通讀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個故事。然后抓住標記詞,先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標記詞多為虛詞,畫線句中的兩個“者”后面要斷開,虛詞“因”“以”“其”前面要斷開。點斷之后,再翻譯一遍看能不能讀通,最終確定點斷處。答案凡一言一行之可紀述者/靡不旁搜廣輯/因文析類/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諸序記雜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綴一詞【參考譯文】我在杭州的摯友王丹麓,手寫裝訂了《今世說》一書,也許是仿照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略微刪其條目而寫成的。我得到并閱讀了它,上自清朝以來出名而賢良的大臣,下至隱士、儒生,凡是可以記載的言行,無不廣泛搜求收集,依據(jù)內(nèi)容分類,自成一家之言。它大多內(nèi)容摘自那些流行于世的序、記、雜文之類的書中,不敢妄自修飾點綴一個字。他的具體謹慎不膽怯 煩瑣就像這樣。7.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景公為臺臺成又欲為鐘晏子諫曰君不勝欲為臺今復欲為鐘是重斂于民民必哀矣夫斂民之哀而以為樂不祥景公乃止(取材于劉向《說苑·正諫》)解析解題時,首先,通讀文段,整體把握文段的內(nèi)容大意及主旨。由選文出處《說苑·正諫》和“晏子諫曰”的提示語可知,這段文字講的是晏子勸諫的事。其次,要找尋顯性標記詞?!熬肮珵榕_臺成”有頂真修辭,應停頓為“景公為臺/臺成”;“晏子諫曰”有對話標記“曰”,須要停頓;“今復欲為鐘”一句中的“今”無論翻譯為“現(xiàn)在”還是“假如”,其前都須要停頓;“是重斂于民民必哀矣”句中有頂真修辭,前邊有指示代詞“是”做主語,后邊有句末語氣詞“矣”,提示要停頓三處。最終,再次通讀全文,詳加驗證。語段斷好后,要再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語感,依據(jù)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結合文段意思,檢驗斷句是否正確。答案景公為臺/臺成/又欲為鐘/晏子諫曰/君不勝欲為臺/今復欲為鐘/是重斂于民/民必哀矣/夫斂民之哀/而以為樂/不祥/景公乃止【參考譯文】齊景公建立高臺,臺建成后,又想要鑄造大鐘。晏子進諫說:“君王您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建立了高臺,現(xiàn)在又想要鑄造大鐘,這是加重百姓賦稅的行為,百姓確定很哀痛。把加重百姓的苦痛作為自己的歡樂,不吉利?!饼R景公于是停止了造鐘。8.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楚有賢臣屈原被讒放逐乃著離騷八篇言己離別愁思申杼其心自明無罪因以諷諫冀君覺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羅死焉(選自《隋書·經(jīng)籍志四》)解析首先,通讀文段,大致了解內(nèi)容,然后借助虛詞“乃”“因”“卒”“遂”和詞語間的語法關系,結合句意逐步斷開。答案楚有賢臣屈原/被讒放逐/乃著離騷八篇/言己離別愁思/申杼其心/自明無罪/因以諷諫/冀君覺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羅死焉【參考譯文】楚國有一位賢臣屈原,被奸臣誣陷后遭到放逐,于是寫了《離騷》等詩文共八篇,表達自己的離愁別思,申明、抒發(fā)自己的心志,表明自己沒有罪責,于是借此諷喻規(guī)勸君王,希望君王能夠醒悟,最終君王沒有省察,于是屈原投汨羅江而死。9.用“/”給文段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二十年秋,(馬援)振旅還京師。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于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裁封數(shù)百戶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許久乎先生奚用相濟?”冀曰:“愚不及?!痹唬骸胺浇裥倥?、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手中邪?”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選自《后漢書·馬援傳》)解析本文段可以借助句中充當主語的名詞“吾”“路博德”“我”“先生”來幫助斷句,并留意“何以……乎”的文言句式,即可解答出來。答案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裁封數(shù)百戶/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許久乎/先生奚用相濟【參考譯文】建武二十年秋,馬援整頓軍隊回到京師??煲铰尻柕臅r候,舊友大都前去迎接和慰勞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計謀著名,也在迎賀馬援的客人中。馬援對他說:“我是希望您來進良言的,怎么反而同眾人一樣(來吹捧我)呢?過去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郡疆土,才分封了幾百戶;如今我只有這么一點微薄的功勞,卻辱沒他人,受封大縣,功薄而賞厚,怎么能許久呢?先生能用什么方法來幫助我一把呢?”孟冀說:“這是我想都沒有想到的問題?!瘪R援說:“當今匈奴、烏桓還在騷擾北方邊疆,我準備自己懇求率領軍隊攻打他們。男兒若死應當死在邊野,用馬革裹尸送回來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兒女手中消磨時間呢?”孟冀說:“人們真要想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操守、建功立業(yè)的男子,就應當像你講的這樣??!”10.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勢之異,圣賢之所以不得同也。孟子不見王公,而孔子為季氏吏,夫不以勢乎哉?士之進退不惟其德與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惡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進不惟今之法度而幾在有司之好惡耳。(選自王安石《進說》)答案士之進退/不惟其德與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惡/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進/不惟今之法度/而幾在有司之好惡耳【參考譯文】情勢不同,是圣賢不能相同的緣由。孟子不接見王公,孔子做了季氏的臣子,不是因為情勢嗎?士人進用與否,不是只靠德行與才能,而是只靠如今的法度??墒枪賳T們的喜好,未必就是符合如今的法度。這樣一來,士人的進用,不是只靠如今的法度,而是幾乎在于官員們的喜好厭惡而已。11.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為人臣而患得患失,則其歸且將無微不至。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無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權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為我而何必交歡于宦寺此余之三復碑文不能不為之長嘆者也。(選自清·劉大櫆《海峰先生文集》)答案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權/卒不行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為我/而何必交歡于宦寺/此余之三復碑文/不能不為之長嘆者也【參考譯文】作為人臣卻患得患失,那么他們的歸宿將是沒有什么不去做。再說假使憂慮得到卻果真得到了,憂慮失去卻果真沒有失去,我也安心我所得到的卻讓他們不憂慮?于是患得患失,而得失的衡量,最終又不行以靠自我來操縱;我自己能夠自得其樂,又何必與那些宦寺親近呢?這就是我多次再讀碑文,不能不為之長嘆的緣由??!12.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誦書,次習禮?;蜃髡n仿次復誦書講書次歌詩凡習禮歌詩之數(shù)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樂習不倦而無暇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則知所施矣。(選自《陽明傳錄》)答案或作課仿/次復誦書講書/次歌詩/凡習禮歌詩之數(shù)/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樂習不倦/而無暇及于邪僻【參考譯文】每天的課程,首先要對學生的品德進行考察,之后是背誦和朗讀課文,然后是禮儀學習。有些學生在這段時間完成課業(yè)練習,再之后是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和老師講授課文,最終是唱詩。習禮和唱詩這類課程,目的是保存學生兒童的天性,讓他們快歡樂樂、不知疲乏地酷愛學習,這樣他們也就沒有時間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老師了解學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進行教化了。13.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至于臺閣令史,主書監(jiān)帥,諸王簽省,并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tài)皆可鞭杖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人每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選自顏之推《涉務》)答案縱有小人之態(tài)/皆可鞭杖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人每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參考譯文】至于那些尚書省的令史、主書、監(jiān)帥、諸王簽省,都通曉熟悉官吏的職責,能按時完成當時應當處理好的事情,縱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態(tài),還可以用鞭杖嚴厲地監(jiān)督他們,所以多被委任運用,這是在用他們的特長。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埋怨梁武帝父子喜愛小人而疏遠士大夫,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一樣看不到自身的短處。14.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不與眾驅,因之復能見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選自《蘇舜欽集·滄浪亭記》)答案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參考譯文】唉!人原來就會為外物所感動的。情感充塞在內(nèi)心而性情壓抑,確定要借外物來排遣,停留時間久了就沉溺,認為當然;不超越這而換一種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開。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場最簡單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來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的太多了,都是因為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jīng)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于沖淡曠遠,不與眾人一道鉆營,因此又能夠使我的內(nèi)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遺忘內(nèi)心的主宰,自認為已經(jīng)超脫了。15.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觀足下十篇之文,信有志于古矣,來書問曰:“將學于今,則慮成淺陋;將學于古,則懼不得取名于世,學宜何旨?”引韓先生《師說》之說以求解惑。足下當少秀之年懷進取之心又學古于仁義不勝之時與之者寡非之者眾得無惑于中焉是以枉書見問。(選自穆修《答喬適書》)答案足下當少秀之年/懷進取之心/又學古于仁義不勝之時/與之者寡/非之者眾/得無惑于中焉/是以枉書見問【參考譯文】閱讀你的十篇文章,(你)的確在古文方面有追求。(你)來信詢問我說:“想要向當今的文章學習,卻擔憂變得淺薄鄙陋;想要向古文學習,卻膽怯 在世上不能夠取得功名,學習應當指向什么?”(我)引用韓愈先生《師說》的觀點尋求解惑。你正值青春年華,懷著進取的志向,在仁義不興盛的時候學習古文,贊同學古文的人少,指責學古文的人多,(你)在心中能沒有困惑嗎?因此寫信問我。16.用“/”給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三年,而吳人遣之歸。及至于國,王問于范蠡曰:“節(jié)事奈何?”對曰:“節(jié)事者與地唯地能包萬物以為一其事不失生萬物容畜禽獸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惡皆成以養(yǎng)其生。時不至,不行強生;事不究,不行強成。”(選自《國語·越語下》,有刪改)答案節(jié)事者與地/唯地能包萬物以為一/其事不失/生萬物/容畜禽獸/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惡皆成/以養(yǎng)其生【參考譯文】三年后,吳王打發(fā)他們回國。一回到越國,越王就向范蠡請教說:“怎樣才能做到措施有節(jié)制?”范蠡回答說:“措施有節(jié)制就要效法大地。只有大地能包涵萬物成為一個整體,哺育萬物不失時機。它生長萬物,畜養(yǎng)飛禽走獸,然后享受它應得的名聲和利益。萬物不論好壞,都使之成長以養(yǎng)活人的生命。時令不到,萬物不能牽強生長;人事沒有到最終的轉折點,也不能牽強完成?!鳖}組二綜合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20分)海上平寇記[明]王慎中守備汀漳俞君志輔,被服進趨,退然儒生也。瞻視鞞芾①之間,言若不能出口,溫慈款愨,望之知其有仁義之容。然而桴鼓鳴于側,矢石交乎前,疾雷飄風,迅急而倏忽,大之有勝敗之數(shù),而小之有死生之形,士皆掉魂搖魄,前卻而懊喪;君顧意喜色壯,張揚矜奮,重英之矛,七注之甲,鷙鳥舉而虓虎怒,殺人如麻,目睫曾不為之一瞬,是何其猛厲孔武也!是時漳州海寇張甚,有司以為憂,督府檄君捕之。君提兵不數(shù)百,航海索賊,旬日遇焉。與戰(zhàn)海上,敗之;獲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稱是。賊行海上,數(shù)十年無此衄②矣。由有此海所為開寨置帥以彈制特別者費巨而員多然提兵逐賊成數(shù)十年未有之捷乃獨在君而君又非有責于海上者亦可謂難矣!予觀昔之善為將,而能多取勝者,皆用素治之兵,訓練齊而約束明,非徒其志意信而已;其耳目亦且習于旗旐之色,而揮之使進退則不亂,熟于鐘鼓之節(jié),而奏之使作止則不惑;又當有以豐給而厚享之,椎牛擊豕,釃酒成池,饜其口腹之所取;欲遂氣閑,而思自決于一斗以為效,如馬飽于櫪,嘶鳴騰踏而欲奮,然后可用。君所提數(shù)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識;寧獨訓練不夙,約束不豫而已,其于服屬之分,猶未明也。君又窮空,家無余財,所為市牛酒,買粱粟,以恣士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領先士卒,共食糗糒,觸犯炎風,沖冒巨浪,日或不再食,以與賊格,而竟以取勝。君誠何術,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盡其力者,以義氣作之而已;用未厚養(yǎng)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誠意結之而已。予方欲以是問君,而玄鐘所③千戶某等來乞文勒君之伐,輒書此以與之。君其毋以予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君之功在瀕海數(shù)郡;而玄鐘所獨欲書之者,君所獲賊在玄鐘所境內(nèi),其調(diào)發(fā)舟兵諸費,多出其境,而君靖廉不擾,以故其人尤德之爾。君名大猷,志輔其字,以武舉推用為今官?!咀ⅰ竣夙@(bǐ)芾:古代的一種皮做的裙狀物,佩于襟帶之下,可以蔽膝。②衄(nǜ):失敗,挫折。③玄鐘所:在福建省詔安縣東南,明初在這里設置千戶所,屬鎮(zhèn)海衛(wèi)。幾個府劃為一個防區(qū),設衛(wèi)。衛(wèi)下設千戶所和百戶所。千戶所的軍官叫千戶。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之有勝敗之數(shù) 數(shù):命運,天命。B.君顧意喜色壯 顧:反而,卻。C.約束不豫而已 豫:參與,參與。D.而玄鐘所千戶某等來乞文勒君之伐 勒:刻石記功。解析豫:預先,事先有了準備。答案C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eq\b\lc\{(\a\vs4\al\co1(言若不能出口,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B.eq\b\lc\{(\a\vs4\al\co1(其自投于水者稱是,燕王欲結于君))C.eq\b\lc\{(\a\vs4\al\co1(徒以一身領先士卒,斧斤以時入山林)) D.eq\b\lc\{(\a\vs4\al\co1(君其毋以予以為儒者,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解析A項,兩個“若”都譯為“似乎”。B項,第一個“于”,介詞,到;其次個“于”,介詞,跟,同。C項,第一個“以”,憑借;其次個“以”,依據(jù)。D項,第一個“其”,加強祈使語氣,希望;其次個“其”,加強揣測語氣,也許。答案A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表彰了俞大猷任汀漳守備時平定海上盜賊一事,開頭著力刻畫了俞大猷平日的溫文爾雅、謙恭禮讓,而戰(zhàn)時威猛威猛、昂揚奮勉的儒將形象。B.本文名為記,但是作者沒有將過多的筆墨用于記述平寇的戰(zhàn)事狀況,而是側重評述和爭論俞大猷的用兵之術、治軍之道。C.文中深化分析了俞大猷能夠取勝的緣由和特點,并強調(diào)了他具備作為將帥的優(yōu)良素養(yǎng),從而率領訓練有素的士兵取得了幾十年來未有過的成功。D.作者寫下這篇文章來給玄鐘所用以記錄俞大猷的戰(zhàn)功,指出俞君主要在玄鐘境內(nèi)調(diào)發(fā)船只和補給費用,并且在此捕獲了海盜,當?shù)厝烁心钣峋娜柿x廉潔。解析“率領訓練有素的士兵”錯,文章說“君所提數(shù)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識;寧獨訓練不夙,約束不豫而已,其于服屬之分,猶未明也”,可見原文中俞大猷率領的幾百個士兵都是臨時招募的,平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