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眉山天府新區(qū)府河學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眉山天府新區(qū)府河學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眉山天府新區(qū)府河學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眉山天府新區(qū)府河學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眉山天府新區(qū)府河學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眉山天府新區(qū)府河學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有光才能看見物體 B.光速很快C.陽光可以穿透不銹鋼板 D.光是有利又有害的2.早操排隊的時候,如果最后一個同學只能看見前一位同學的后腦勺,而看不見前面其他同學的后腦勺,就說明隊伍排整齊了,這主要是因為(

)。A.光的反射原理 B.光沿直線傳播原理C.光的折射原理 D.光速很快原理3.下列現(xiàn)象中,光的傳播路徑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是(

)。A.光由空氣垂直射入水中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氣中C.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 D.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中4.下面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A.立竿見影 B.鑿壁偷光 C.杯弓蛇影 D.海市靨樓5.下列關于地形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地形像三級階梯,西邊低東邊高B.地球上的海洋占比29%,陸地占比71%C.山地和丘陵是差不多的,可以算作同類D.四周是高山、中間低洼的地形是盆地6.人們通常把那些會讓人感到大地上下顛簸、猛烈搖動等地動現(xiàn)象叫(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噴發(fā)7.被風帶走的沙子沉積下來,日積月累,就形成了(

)。A.戈壁 B.三角洲 C.丘陵 D.沙漠8.“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原因是(

)。A.人們對木材的需求比對金銀的需求更大B.綠水青山可以賺很多錢C.綠水青山是比金銀財寶更加寶貴的自然資源D.開采金山銀山太困難了9.下列有關色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太陽光實際上是由很多彩色光組成的B.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白光C.白光就只有一種色光D.不同色光進入三棱鏡后的折射程度不一樣。10.下列有關火山噴發(fā)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殼下的巖漿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可能會從地殼薄弱處噴發(fā)出來。B.巖漿主要儲存在地殼里面。C.火山噴發(fā)往往帶來很多災難,沒有一點好處。D.休眠火山是非常安全的,我們可以隨意去開采它。二、判斷題11.在戈壁、沙漠的附近地區(qū)植樹造林,有利于減少風沙,阻止土地荒漠化。()12.不管有沒有植物,雨水都會對地形造成同樣的侵蝕。()13.地殼在不斷地運動,會使巖層發(fā)生變形。()14.我國地形復雜,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15.磨砂玻璃可以減少由于反射光造成的光污染()16.雨后彩虹是因為陽光經過空氣中的小水滴反射產生的。()17.鑿壁偷光、一葉障目的故事都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18.熄滅的蠟燭、天空的星星、螢火蟲都是光源。()19.紅領巾反射的紅光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見紅領巾是紅色的。()20.風蝕蘑菇是一種獨特的美食菜肴。()三、填空題21.陽光從樹葉的縫隙落下來,在地上形成很多小光斑是由于形成的。22.海市蜃樓是由于的原理。23.制作潛望鏡時我們所用的鏡子是鏡。24.光的速度是每秒。25.平原的特點。26.“了解火山噴發(fā)的成因”模擬實驗中,土豆泥模擬,番茄醬模擬,酒精燈模擬地殼深處的高溫狀態(tài)。27.組成地殼的巖石可以分為、、三大類。四、綜合題28.青青在家里發(fā)現(xiàn)桌上的鏡子將陽光反射到了天花板上,于是在本子上畫了光的路線圖,可惜只完成了一半。(1)請你畫出反射光線:平面鏡(2)我們發(fā)現(xiàn)了反射規(guī)律:入射光與反射光都是沿傳播的;反射角與入射角五、連線題29.請將地貌現(xiàn)象與它的成因用直線連起來。敦煌雅丹地貌

火山噴發(fā)長白山天池

風蝕作用長江三角洲

沉積作用六、實驗題30.科學小組準備了兩個相同的塑料盆,把同樣多的土壤分別鋪在每個塑料盆里,都鋪上石子、沙土,然后只在B組的盆上覆蓋一層小草,再用噴水壺灑水。A組

B組(1)這個實驗既運用了又運用了的實驗方法。(2)實驗時,要保證礦泉水瓶制造“降雨”的和都要相同。(3)組山頂的土壤更容易被“雨水”沖走。(4)實驗后,琪琪觀察到原本平整的土地被“雨水”沖出了一條條“小河”,一些泥土被“河水”帶著往前沖,然后堆積起來,堆積泥沙最多的部分屬于“河流”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轉彎處(5)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七、綜合題31.成語“坐井觀天”指的是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小,其實這個成語中蘊含了光學的原理,請完成下題。(1)圖1中,青蛙之所以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是由于光是沿傳播的,其他光線都被井擋住了。(2)圖2中,假如井中有水,此時光線傳播到水中會改變方向,發(fā)生現(xiàn)象,比起圖1的青蛙來說,圖2青蛙所看到的視野范圍會變(填“大”或“小”)。(3)樂樂利用所學的光學知識,提出可以利用潛望鏡讓青蛙在不跳出水井的情況下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請在圖3中畫出潛望鏡的簡圖,并用箭頭表示光的路線。讓青蛙看到井外的風景。(4)小青蛙看見一只蚊子在井中飛舞,就一口吞了蚊子,青蛙是怎樣看見蚊子的?(

)A.蚊子身上發(fā)出光,射入到青蛙眼睛里B.光從井外照射到蚊子身上,然后反射到青蛙眼睛里C.青蛙眼睛里發(fā)出光,照到蚊子身上再反射到青蛙眼睛里D.光從井外照射到青蛙身上,再反射到蚊子身上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BACDBDCCA1.C【詳解】A.我們能看見物體是因為物體發(fā)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如果沒有光,我們就無法看到物體,所以“有光才能看見物體”這一說法是正確的。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在空氣中的速度近似等于在真空中的速度,這個速度相對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光速很快”這一說法是正確的。C.不銹鋼板是一種金屬材料,對光有反射和吸收作用,陽光一般情況下不能穿透不銹鋼板,所以“陽光可以穿透不銹鋼板”這一說法是不正確的。D.光對我們有利的方面很多,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我們可以利用光進行照明等;同時光也有有害的方面,例如過強的紫外線會傷害皮膚和眼睛等,所以“光是有利又有害的”這一說法是正確的。故選:C。2.B【詳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早操排隊的情境中,后面的同學要看到前面同學的后腦勺,是因為從前面同學后腦勺反射出來的光沿直線傳播到后面同學的眼睛里。當最后一個同學只能看見前一位同學的后腦勺,而看不見前面其他同學的后腦勺時,說明每個同學的后腦勺位置正好擋住了前面同學的身體部分,光線不能繞過前面同學的頭部傳播到最后一位同學的眼睛里,這符合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故選:B。3.A【詳解】光的傳播路徑是否會變化,取決于光是否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入射的角度以及是否存在反射體等因素。該題中四個選項都是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但是如果光是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即入射角為0度,那么光的傳播方向不會發(fā)生改變。B、C、D三個選項中光都是從一種介質斜射進入另一種介質,即入射角大于0度,所以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改變,故選A。4.C【詳解】A.立竿見影中影子的形成屬于光沿直線傳播,故A不符合題意。B.鑿壁偷光屬于光的直線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C.杯弓蛇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C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5.D【詳解】A.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西部是海拔較高的高原和山脈,東部是海拔較低的平原和丘陵,所以選項A說法錯誤。B.地球上的海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29%,選項B說法錯誤。C.山地和丘陵是不同的地形類型。山地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劇烈,坡度險峻;丘陵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間,地勢起伏不大,坡度較緩,所以不能算作同類,選項C說法錯誤。D.盆地是四周高(一般是高山)、中間低(地勢低洼)的地形,選項D說法正確。故選:D。6.B【詳解】人們通常把那些會讓人感到大地上下顛簸、猛烈搖動等地動現(xiàn)象叫地震,地震是由于地殼內部的巖層在地球內部的巨大壓力作用下不斷發(fā)生變動,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會發(fā)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故選B。7.D【詳解】A.戈壁是粗砂、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它主要是由于洪水等作用將山區(qū)的巖石碎屑等搬運到山麓地帶堆積形成的,而不是風積作用形成的,所以不符合題意。B.三角洲是河流在入??诨蛉牒谔帲捎诹魉贉p慢,河流所攜帶的泥沙等物質沉積而形成的地貌。其形成主要是和河流的沉積作用有關,不是風的沉積作用,所以該選項錯誤。C.丘陵一般是地殼運動、風化作用、流水侵蝕等多種地質作用綜合形成的,高度在200-500米左右,坡度較緩,不是由風積沙子形成的,不符合題意。D.沙漠中有大量的沙子,其中風積地貌是沙漠的主要地貌類型之一。當風把沙子吹起并搬運一定距離后,隨著風力減弱,沙子沉積下來,日積月累,就可以形成沙漠中的沙丘等風積地貌,并且沙漠的面積也會逐漸擴大。所以風帶走的沙子沉積下來,日積月累會形成沙漠。故選:D。8.C【詳解】“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強調的是,在面對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選擇時,我們應該優(yōu)先考慮保護環(huán)境,因為健康的自然環(huán)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綠水青山是比金銀財寶更加寶貴的自然資源。故選C。9.C【詳解】A.太陽光實際上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種彩色光組成的,這可以通過三棱鏡對太陽光進行色散實驗來證明。當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時,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會分解出各種顏色的光,所以選項A說法正確。B.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白光。例如在舞臺燈光等應用場景中,通過合理組合不同顏色的燈光,可以混合出近似白光的效果,所以選項B說法正確。C.白光不是只有一種色光,它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前面所說的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混合后可以形成白光,所以選項C說法不正確。D.不同色光進入三棱鏡后的折射程度不一樣。其中,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紅光的折射程度最小,所以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被分解成按順序排列的彩色光帶,選項D說法正確。故選:C。10.A【詳解】A.地殼下的巖漿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可能會從地殼薄弱處噴發(fā)出來,該選項說法是正確的;B.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是上地幔中的軟流層。地球內部可以劃分三個圈層:最外面的圈層是地殼,地殼下面是地幔。在地下80–400千米深處(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熔融狀態(tài)的固體圈層,叫軟流層。軟流層一般認為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所以該選項說法是錯誤的;C.火山噴發(fā)并非全然有害,它在帶來災難的同時,也孕育了許多寶貴的資源。比如火山噴發(fā)產生的巖漿可以形成地熱田,為人類提供清潔的能源,火山噴發(fā)帶來了鉆石、硫磺等珍貴礦物資源等,所以該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D.休眠火山是指那些在過去曾經有過噴發(fā)活動,但現(xiàn)在處于相對平靜狀態(tài)的火山。盡管它們目前沒有活躍的噴發(fā)跡象,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將來不會再次噴發(fā)。開采休眠火山可能會誘發(fā)火山活動,增加安全隱患,所以該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由以上分析可知,A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B、C、D三個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故選A。11.√【詳解】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御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而且植樹造林還有保持水土、改善空氣質量、調節(jié)濕度等作用。所以該題的說法是正確的。12.×【詳解】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當雨水降落時,這些被根系固定的土壤不容易被雨水沖走。植物的枝葉可以減弱雨水的沖擊力。植被覆蓋在地面上,雨水首先會打在植物的枝葉上,從而減少雨水對地面土壤的沖刷作用。沒有植物時雨水對地形的侵蝕情況在沒有植物的裸露地面,如沙漠或者一些被過度開墾導致植被破壞的土地上,雨水直接沖擊地面。由于沒有植物枝葉的緩沖,雨水的沖擊力全部作用在地面上,很容易造成土壤顆粒的飛濺和移動。所以有植物和沒有植物時,雨水對地形的侵蝕程度是不同的,故題干說法錯誤。13.√【詳解】地球的表面分布著陸地和海洋。無論是陸地還是在海洋底部,都分布著堅硬的巖石層,它們構成了地球的地殼。根據搜集到的大量證據,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地殼在不斷運動著,會使巖層發(fā)生變形,不過,在大部分的時間里,地殼的運動非常緩慢。14.√【詳解】世界陸地表面地形多種多樣,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15.?【詳解】磨砂玻璃通過其特殊的表面處理,能夠減少光線反射,同時保持一定的透光性,這樣既可以減少光污染,又可以提供良好的采光效果。所以該題的說法是正確的。16.√【詳解】彩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當太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線被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由外圈至內圈呈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陽光射入水滴時會同時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內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所以該題的說法正確的。17.√【詳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途中遇到物體表面時,被反射回原來的物質中,光的傳播方向改變,叫做光的反射;當光從一種物質斜射進入另一種物質時,會發(fā)生光的折射現(xiàn)象。鑿壁偷光、一葉障目都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產生的現(xiàn)象;故題干說法正確。18.×【詳解】光源是指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熄滅的蠟燭不能發(fā)光,它不符合光源的定義。天空中的星星是光源,螢火蟲是光源。故題干說法錯誤。19.√【詳解】因為紅領巾只反射紅光,吸收了其它顏色的光,所以顯紅色,紅領巾反射的紅光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見紅領巾是紅色的。所以該題的說法是正確的。20.×【詳解】風蝕蘑菇是一種風蝕地貌,并不是美食菜肴。它主要是在干旱地區(qū),由于近地面的風沙流中含沙量較大,風沙對孤立的巖石下部侵蝕作用較強,而巖石上部受侵蝕相對較弱,久而久之,就使得巖石下部被侵蝕得越來越細,上部相對較寬大,呈現(xiàn)出類似蘑菇的形狀,所以得名風蝕蘑菇。故題干說法錯誤。21.光沿直線傳播【詳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太陽發(fā)出的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當這些平行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時,由于縫隙相對于太陽的光線來說很小,每一個縫隙就相當于一個小孔。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這些小孔會在地面上成倒立的實像。因為太陽是圓形的,所以所成的像也是圓形的光斑。在地上形成很多小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22.光的折射【詳解】海市蜃樓是由于空氣冷熱不均,造成空氣密度不均,光在密度不均的介質中傳播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形成的。23.平面【詳解】潛望鏡是利用了平面鏡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制成的。制作潛望鏡時,需要兩面平行,且鏡子的反射面是相對的,必須與水平面夾角45度,才能較好的發(fā)揮作用。題目中制作潛望鏡時用到的鏡子是平面鏡。24.3×108米【詳解】光速是指光或電磁波在真空或者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25.海拔較低,寬廣,平坦【詳解】地表形態(tài)分為五種基本地形形態(tài),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陸地上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寬廣、平坦,起伏比較小的地區(qū),是平原地形。26.火山巖漿【詳解】模擬實驗中,土豆泥代表火山,番茄醬代表巖漿,酒精燈加熱則代表地殼深處高溫的狀態(tài)。通過加熱,密封在“火山”內部的“巖漿”不斷上涌,最后冒著熱氣,并伴隨著大量氣泡,從薄弱的火山口噴涌而出。27.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詳解】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有些巖石裸露在空氣中,更多的巖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蓋。地質學家根據巖石的形成成因,將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類。28.(1)(2)直線相等【解析】【小題1】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畫出反射光線?!拘☆}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無論是入射光還是反射光,它們都是在空氣中(或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因此都是沿直線傳播的。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總是等于入射角。29.【詳解】流水、風力、海浪、冰川等都會對地表產生侵蝕和沉積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長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噴發(fā)后,在火山口處積水形成;長江三角洲是經過長期水的搬運、沉積作用形成。30.(1)對比實驗模擬實驗(2)強度時間(3)A(4)C(5)雨水對土壤具有侵蝕作用,植被覆蓋有利于水土保持?!痉治觥客寥朗堑厍蜿懙厣夏軌蛏L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層,是許多動物和植物生活的家;土壤里生活著許多動物和植物。流水對地表巖石和土壤進行侵蝕,對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