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滬教版高一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4年滬教版高一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4年滬教版高一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4年滬教版高一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4年滬教版高一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滬教版高一物理下冊月考試卷95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如圖示是用電壓表V

和電流表A

測電阻的一種方法,Rx

為待測電阻,如果考慮到儀表本身電阻對測量結(jié)果的影響,則(

)

A.電壓表V

讀數(shù)等于Rx

兩端的實際電壓,電流表A

讀數(shù)大于通過Rx

的實際電流B.電壓表V

讀數(shù)大于Rx

兩端的實際電壓,電流表A

讀數(shù)小于通過Rx

的實際電流C.Rx

的測量值大于Rx

的實際值D.Rx

的測量值等于Rx

的實際值2、用一水平力F=400N的力拉著小車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了x=50m。那么,拉力對小車做的功是()A.2.0×104JB.1.0×104JC.1.7×104JD.以上均不對3、設(shè)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為g0,地球半徑為R0,人造地球衛(wèi)星圓形軌道半徑為R.那么,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衛(wèi)星在軌道上向心加速度大小為B.衛(wèi)星在軌道上向心加速度大小為C.衛(wèi)星運行的角速度大小為D.衛(wèi)星運行的周期為2π4、如圖所示,在皮帶傳動裝置中,主動輪A和從動輪B半徑不等,A的半徑較小,皮帶與輪之間無相對滑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輪的角速度比B輪角速度大B.兩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相等C.A輪邊緣的向心加速度較小D.兩輪轉(zhuǎn)動的周期相同5、【題文】如圖;P;Q為質(zhì)量均為m的兩個質(zhì)點,分別置于地球表面不同緯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是一個均勻球體,P、Q兩質(zhì)點隨地球自轉(zhuǎn)做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A.P、Q作圓周運動的角速度不相等B.P、Q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相等C.P、Q受地球的萬有引力大小相等D.P、Q作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小不相等6、物塊AB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質(zhì)量之比mAmB=21.

現(xiàn)用水平3N

的拉力作用在物體A

上,如圖14

所示,則A

對B

的拉力等于(

)

A.1N

B.1.5N

C.2N

D.3N

7、關(guān)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但不一定同時消失的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一定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其所受的支持力和它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D.甲、乙兩隊進行拔河比賽,若甲隊勝(

繩的質(zhì)量不計)

則甲隊拉繩的力大于乙隊拉繩的力評卷人得分二、雙選題(共9題,共18分)8、標準狀況下,有rm{壟脵6.72L}甲烷,rm{壟脷3.01隆脕10^{23}}個rm{HCl}分子,rm{壟脹13.6gH_{2}S}rm{壟脺0.2mol}氨氣,則下列四種氣體的關(guān)系表示正確的是A.體積:rm{壟脺<壟脵<壟脷<壟脹}B.質(zhì)量:rm{壟脺<壟脵<壟脹<壟脷}C.密度:rm{壟脵<壟脹<壟脺<壟脷}D.氫原子數(shù):rm{壟脷<壟脺<壟脹<壟脵}9、關(guān)于化學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描述正確的是A.成鍵過程中吸收能量B.斷鍵過程中吸收能量C.成鍵過程中放出能量D.斷鍵過程中放出能量10、下列大氣污染物中,能與人體中血紅蛋白結(jié)合而引起中毒的氣體是()

A.rm{SO_{2}}B.rm{C{O}_{2}}C.rm{NO_{2}}D.rm{NO}11、標準狀況下,有rm{壟脵6.72L}甲烷,rm{壟脷3.01隆脕10^{23}}個rm{HCl}分子,rm{壟脹13.6gH_{2}S}rm{壟脺0.2mol}氨氣,則下列四種氣體的關(guān)系表示正確的是A.體積:rm{壟脺<壟脵<壟脷<壟脹}B.質(zhì)量:rm{壟脺<壟脵<壟脹<壟脷}C.密度:rm{壟脵<壟脹<壟脺<壟脷}D.氫原子數(shù):rm{壟脷<壟脺<壟脹<壟脵}12、關(guān)于化學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描述正確的是A.成鍵過程中吸收能量B.斷鍵過程中吸收能量C.成鍵過程中放出能量D.斷鍵過程中放出能量13、下列大氣污染物中,能與人體中血紅蛋白結(jié)合而引起中毒的氣體是()

A.rm{SO_{2}}B.rm{C{O}_{2}}C.rm{NO_{2}}D.rm{NO}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4、在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為了正確描繪出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在固定弧形斜槽時,應注意使__________;實驗時,每次使小球由靜止?jié)L下都應注意_________.某同學在做實驗時,只記錄了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A、B、C三點的位置,取A點為坐標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各點的坐標如圖所示。g取10m/s2,則小球初速度是________m/s;小球經(jīng)過A點時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15、小船在靜水中的航行速度是河水的流速是.河寬為d.使小船的船頭垂直河岸過河,小船的合運動速度.船的渡河時間為t=_________16、【題文】某彈簧的倔強系數(shù)k=5×103N/m,當它伸長2.5cm時,產(chǎn)生的彈力是_________,在受到100N的拉力作用時,它要伸長________.17、【題文】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上端固定,下端掛一重物,平衡時彈簧伸長了4cm,再將重物向下拉1cm,然后放手,則在剛釋放的瞬間重物的加速度是(g取10m/s2)()

A.2.5m/s2B.7.5m/s2C.10m/s2D.12.5m/s218、用圖所示的裝置做“驗證碰撞中動量守恒”的實驗。

(1)安裝器材時要注意:固定在桌邊上的斜槽末端的切線要沿______方向;被碰小球應放在______(選填1或2)處.

(2)實驗中,入射小球質(zhì)量為m1,半徑為r1,被碰小球質(zhì)量為m2,半徑為r2,應有______

A.r1=r2,ml=m2B.r1>r2,ml=m2

C.r1=r2,ml>m2D.r1<r2,ml<m2

(3)實驗中,不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A.小球的飛行時間B.小球的半徑C.小球的質(zhì)量D.小球的射程。

(4)實驗中,驗證兩球碰撞前后動量守恒的方程為:______.19、一個元電荷的電荷量為______C

某帶電體所帶的電量是3.2隆脕10鈭?8C

此帶電體所帶電荷量是元電荷的______倍,電荷間相互作用是靠______實現(xiàn)的.20、一物體在水平面內(nèi)沿半徑R=20cm的圓形軌道做勻速圓周運動,線速度v=0.2m/s,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為____m/s2.21、【題文】如圖所示,將一個小球以的初動能從傾角為的斜面頂端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當它下落到斜面上時,小球的動能為在此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了

22、如果是;在河岸上用細繩拉船,為了使船勻速靠岸,拉繩的速度必須是______.

評卷人得分四、識圖作答題(共4題,共12分)23、如圖是有關(guān)棉花成熟綠葉組織的相關(guān)圖解;其中圖1是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過程圖解;圖2表示某光照強度和適宜溫度下,光合作用強度增長率隨CO2濃度變化的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1可知,甲乙分別代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要想使葉綠體內(nèi)C3的含量短時間內(nèi)下降,可以改變的環(huán)境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O2的產(chǎn)生場所是____。(2)圖2中限制D點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____,C點和D點相比,C點葉綠體中[H]的含量________(較低、相等、較高)。(3)從生長狀況相同的棉花葉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圓葉片,抽取葉片細胞內(nèi)的氣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給予相同的一定強度光照,測量圓葉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時間,將記錄結(jié)果繪成曲線如圖3,請據(jù)此回答。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圖甲是光合作用的圖解,圖乙是在完全培養(yǎng)液和缺Mg培養(yǎng)液中分別培養(yǎng)水稻幼苗,測得其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guān)系。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物質(zhì)B是___________,物質(zhì)A通過細胞膜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缺鎂會直接影響光合作用中的______階段(填名稱),因此圖乙中曲線________表示水稻幼苗在缺鎂培養(yǎng)液中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guān)系。(3)若要在圖乙中繼續(xù)提高a點的光合作用速率可釆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舉一例)25、下圖為某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1)在類囊體上分布的色素;經(jīng)提取后再層析分離,擴散最慢的色素帶呈______色。

(2)14CO2進入葉綠體后,首先能檢測到含14C的有機物是_______(填物質(zhì)名稱);該物質(zhì)被還原成糖類需要光反應提供___________。

(3)若突然停止光照,則短時間內(nèi)④的含量將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4)大田種植玉米時,“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_______來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以增加產(chǎn)量。26、豌豆的圓粒性狀是由R基因控制的,當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時就成為控制皺粒性狀的r基因,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chǎn)生機制如下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種子細胞中________片段。(2)圖中a表示轉(zhuǎn)錄過程,其模板是________;參與b過程的tRNA最多有________種。(3)在a,b過程中均能進行的堿基互補配對是________堿基對。(4)當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后成為控制皺粒性狀的r基因,該變異屬于________(“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或“染色體變異”)。(5)豌豆圓粒性狀的產(chǎn)生機制說明基因能通過________,進而控制生物性狀。評卷人得分五、作圖題(共4題,共8分)27、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為減小實驗誤差;長木板應水平放置。

B.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

C.小車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橡皮筋恢復原長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D.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速度。

(2)某次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格所示:

。次數(shù)1234橡皮筋做的功W2W3W4W小車v(m/s)1.001.421.732.00v2(m2/s2)1.002.012.994.00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28、受力分析:在如圖所示的方框中畫出A

物體的受力示意圖.

29、畫出圖中靜止物體A所受的力的示意圖。30、【題文】一個重為5N的物體靜止在傾斜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該物體受到沿斜面向上的3N的摩擦力和4N的支持力畫出這三個力的圖示。評卷人得分六、推斷題(共4題,共8分)31、已知rm{A}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rm{B}為淡黃色粉末。在常溫下rm{C}為無色液體,rm{E}rm{G}rm{H}rm{I}rm{J}為氣體,其中rm{H}為黃綠色,其它為無色。rm{J}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rm{(}圖中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rm{)}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簉m{(1)}寫出化學式:rm{D}____,rm{K}____。rm{(2)}寫出rm{壟脷}的離子方程式:____。rm{(3)}反應rm{壟脺}不屬于下列何種反應類型____rm{(}填字母序號rm{)}A.化合反應rm{B.}氧化還原反應rm{C.}離子反應rm{D.}置換反應rm{(4)}若要確定rm{壟脹}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rm{M}物質(zhì),所選試劑為____rm{(}填序號rm{)}A.rm{KSCN}溶液和氯水rm{B.}鐵粉和rm{KSCNC.}濃氨水rm{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rm{(5)}將rm{F}加入到rm{M}的溶液里并露置在空氣中,可以觀察到整個過程的現(xiàn)象是:____。rm{(6)}常溫下,rm{H}與過量的rm{J}反應產(chǎn)生濃厚的白煙,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32、現(xiàn)有金屬單質(zhì)rm{A}rm{B}rm{C}和氣體甲、乙、丙以及物質(zhì)rm{D}rm{E}rm{F}rm{G}rm{H}它們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rm{(}圖中有些反應的生成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標出rm{)}請回答下列問題:rm{(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rm{B}_________,丙_________,rm{F}________,rm{H}_________rm{(2)}根據(jù)要求回答:rm{1)D}溶液和rm{F}溶液在空氣中混合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反應rm{壟脹}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反應rm{壟脽}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反應rm{壟脼}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從鋁土礦rm{(}主要成分是rm{Al_{2}O_{3}}含rm{SiO_{2}}rm{Fe_{2}O_{3}}rm{MgO}等雜質(zhì)rm{)}中提取氧化鋁的兩種工藝流程如下:rm{(1)}寫出物質(zhì)的化學式rm{A}_____________,固體rm{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寫出流程甲加入鹽酸后生成rm{Al^{3+}}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寫出流程乙加入燒堿后生成rm{SiO}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為了驗證濾液rm{B}中含rm{Fe^{3+}}可取少量濾液并加入___________rm{(}填試劑名稱rm{)}rm{(5)}濾液rm{E}、rm{K}中溶質(zhì)的主要成分是_____rm{(}填化學式rm{)}寫出該溶液的一種用途:_______。rm{(6)}寫出濾液rm{D}rm{Y}中與過量rm{CO_{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化學)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xiàn)下圖所示的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據(jù)此判斷:(1)固體B的化學式為________;固體E所含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___。(2)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3)沉淀Ⅰ與氫氧化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4)由溶液D得到固體E所需的瓷質(zhì)儀器名稱:____。(5)沉淀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將其溶于少量稀鹽酸所得的溶液中陽離子的檢驗最好的試劑是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A【分析】解:A

電壓表并聯(lián)在待測電阻兩端;故電壓表讀數(shù)等于Rx

兩端的實際電壓;而由于電壓表的分流,電流表A

讀數(shù)大于通過Rx

的實際電流;故A正確,B錯誤;

C;本接法中電壓表示數(shù)是準確的;但由于電壓內(nèi)阻不是無窮大,故電壓表會分流導致電流表示數(shù)偏大;再由歐姆定律直接求解時,導致測量值偏小;故CD錯誤;

故選:A

因為電表不是理想電表;在測量中會產(chǎn)生誤差,分析誤差的來源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出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關(guān)系.

誤差分析是實驗中??嫉膬?nèi)容,在分析中要注意誤差來源及產(chǎn)生的影響,從而可以進行接法的選擇.【解析】A

2、A【分析】解:根據(jù)功的定義式W=Flcosα得。

W=400×50J=2×104J;故B正確。

故選:A。

根據(jù)功的定義式W=Flcosα進行求解。

本題考查了功的計算方法,屬于基礎(chǔ)題?!窘馕觥緼3、C【分析】解: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萬有引力:可得GM=所以:

A、衛(wèi)星在軌道上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可知衛(wèi)星的加速度故A正確;

B、衛(wèi)星在軌道上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有:得衛(wèi)星運行的線速度v=故B正確;

C、衛(wèi)星在軌道上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有:得衛(wèi)星運動的角速度ω=故C錯誤;

D、由C分析知衛(wèi)星的周期=故D正確。

因為選不正確的是;故選:C

在地面附近重力與萬有引力相等;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由此分析.

本題主要是從在地球表面萬有引力等于重力,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熟悉相關(guān)公式及公式變換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解析】C4、A|B【分析】本題考查圓周運動中的共軸和共線的問題,共軸的話角速度相同,共線的話線速度相同,AB兩輪子由皮帶相連,線速度相同,半徑越小角速度越大,A對;B對;向心加速度不同,C錯;半徑不同周期不同,D錯【解析】【答案】AB5、A【分析】【解析】共軸轉(zhuǎn)動的物體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從圖中可以看出a的半徑比b大,再根據(jù)v=rω、a=rω2;去比較線速度、加速度和向心力.

解:地球自轉(zhuǎn)繞地軸轉(zhuǎn)動,地球上除兩級各點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在a和b兩地的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的軌道半徑不同,根據(jù)v=rω、a=rω2知線速度;加速度不同.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共軸轉(zhuǎn)動的物體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解析】【答案】A6、A【分析】解:由牛頓第二定律;對AB

系統(tǒng)有:

F=(mA+mB)a

對BT=mBa

解得:T=1N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以AB

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以B

為研究對象,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拉力.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考查了求拉力問題,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即可解題,解題時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解析】A

7、C【分析】【分析】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力的性質(zhì)相同,它們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考查牛頓第三定律及其理解.

理解牛頓第三定律與平衡力的區(qū)別?!窘獯稹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故A錯誤;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故B錯誤;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其所受的支持力和它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C正確;

D.甲;乙兩隊進行拔河比賽;甲隊拉繩的力等于乙隊拉繩的力,故D錯誤;

故選C。

【解析】C

二、雙選題(共9題,共18分)8、BD【分析】【分析】該題是中等難度的試題,試題綜合性強,在注重對基礎(chǔ)知識考查的同時,更側(c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該題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物質(zhì)的量的有關(guān)計算時,關(guān)鍵是熟練應用幾個關(guān)系式rm{n=m/M}特別還要注意氣體摩爾體積的使用條件,即只能適用于氣體,且只有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才是rm{22.4L/mol}【解答】根據(jù)題意可知,甲烷、氯化氫、rm{H_{2}S}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是rm{壟脵}rm{壟脵}rm{6.72L隆脗22.4L/mol=0.3mol}rm{壟脷}rm{壟脷}rm{壟脹}氨氣。A.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氣體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是rm{壟脹}故A錯誤;B.甲烷的質(zhì)量是rm{13.6g隆脗34g/mol=0.4mol}氯化氫的質(zhì)量是rm{壟脺0.2mol}氨氣。氨氣的質(zhì)量是rm{壟脺0.2mol}所以質(zhì)量關(guān)系是rm{壟脺<壟脵<壟脹<壟脷}故B正確;C.在相同條件下,氣體的密度之比是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故C錯誤;D.氫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是rm{4.8g}rm{18.25g}rm{3.4g}rm{壟脺<壟脵<壟脹<壟脷}則氫原子數(shù)rm{1.2mol}故D正確。故選BD。rm{0.5mol}【解析】rm{BD}9、B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理解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能量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解答】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破壞化學鍵要吸收能量,形成新的化學鍵要釋放能量,故B、C正確。故選BC?!窘馕觥縭m{BC}10、BD【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理解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物質(zhì)能夠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從而引起中毒?!窘獯稹緼.二氧化硫?qū)ρ酆秃粑烙袕娏掖碳ぷ饔?,吸入高濃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腫、肺水腫、聲帶水腫及rm{(}或rm{)}痙攣導致窒息,rm{SO_{2}}還會導致糖及蛋白質(zhì)的代謝障礙;從而引起腦;肝、脾等組織發(fā)生退行性變,故A錯誤;

B.一氧化碳容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使人中毒;故B正確;

C.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損害深部呼吸道;故C錯誤;

D.一氧化氮容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使人中毒,故D正確。

故選BD?!窘馕觥縭m{BD}11、BD【分析】【分析】該題是中等難度的試題,試題綜合性強,在注重對基礎(chǔ)知識考查的同時,更側(c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該題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物質(zhì)的量的有關(guān)計算時,關(guān)鍵是熟練應用幾個關(guān)系式rm{n=m/M}特別還要注意氣體摩爾體積的使用條件,即只能適用于氣體,且只有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才是rm{22.4L/mol}【解答】根據(jù)題意可知,甲烷、氯化氫、rm{H_{2}S}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是rm{壟脵}rm{壟脵}rm{6.72L隆脗22.4L/mol=0.3mol}rm{壟脷}rm{壟脷}rm{壟脹}氨氣。A.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氣體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是rm{壟脹}故A錯誤;B.甲烷的質(zhì)量是rm{13.6g隆脗34g/mol=0.4mol}氯化氫的質(zhì)量是rm{壟脺0.2mol}氨氣。氨氣的質(zhì)量是rm{壟脺0.2mol}所以質(zhì)量關(guān)系是rm{壟脺<壟脵<壟脹<壟脷}故B正確;C.在相同條件下,氣體的密度之比是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故C錯誤;D.氫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是rm{4.8g}rm{18.25g}rm{3.4g}rm{壟脺<壟脵<壟脹<壟脷}則氫原子數(shù)rm{1.2mol}故D正確。故選BD。rm{0.5mol}【解析】rm{BD}12、B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理解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能量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解答】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破壞化學鍵要吸收能量,形成新的化學鍵要釋放能量,故B、C正確。故選BC?!窘馕觥縭m{BC}13、BD【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理解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物質(zhì)能夠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從而引起中毒?!窘獯稹緼.二氧化硫?qū)ρ酆秃粑烙袕娏掖碳ぷ饔?,吸入高濃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腫、肺水腫、聲帶水腫及rm{(}或rm{)}痙攣導致窒息,rm{SO_{2}}還會導致糖及蛋白質(zhì)的代謝障礙;從而引起腦;肝、脾等組織發(fā)生退行性變,故A錯誤;

B.一氧化碳容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使人中毒;故B正確;

C.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損害深部呼吸道;故C錯誤;

D.一氧化氮容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使人中毒,故D正確。

故選BD?!窘馕觥縭m{BD}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4、略

【分析】為了保證速度水平,則需要斜槽底部水平,為了保證每次拋出的速度大小相等,而從同一高度釋放。根據(jù)可得小球初速度A點到B點豎直方向有:解得A點的速度為【解析】【答案】斜槽底部水平,同一高度釋放,2,51/215、略

【分析】【解析】【答案】16、略

【分析】【解析】根據(jù)胡克定律可知,在受到100N的拉力作用時,它要伸長

故答案為:125N,2cm【解析】【答案】125N2cm17、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平衡時彈簧伸長了由平衡狀態(tài)的條件向下拉重物彈簧伸長了此時彈力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聯(lián)立解得a=2.5m/s2;所以A選項正確。

考點:胡克定律平衡狀態(tài)的條件牛頓第二定律【解析】【答案】A18、略

【分析】解:(1)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安裝器材時要注意:固定在桌邊上的斜槽末端的切線要沿水平方向;被碰小球應放在2處.

(2)兩球碰撞時要發(fā)生對心碰撞;兩球的直徑應相等,為防止碰撞過程入射球反彈,入射球的質(zhì)量應大于被碰球的質(zhì)量,故選C.

(3)如果兩球碰撞過程系統(tǒng)動量守恒,則:m1v1=m1v1′+m2v2′;

兩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由于拋出點的高度相同,它們在空中的運動時間t相等;

則:m1v1t=m1v1′t+m2v2′t,m1s1=m1s1′+m2s2′,m1OP=m1OM+m2O′N,m1OP=m1OM+m2(ON-r);

因此實驗需要測出:小球的直徑;小球的質(zhì)量、小球的射程;不需要測量小球的飛行時間,故選A;

(4)由(3)可知,驗證兩球碰撞前后動量守恒的方程為:m1OP=m1OM+m2O′N.

故答案為:(1)水平;2;(2)C;(3)A;(4)m1OP=m1OM+m2O′N.

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軌道末端切線應水平;

應用動量守恒定律求出實驗需要驗證的表達式;根據(jù)實驗注意事項;實驗原理與表達式分析答題.

本題考查了實驗實驗事項、求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知道實驗原理、實驗注意事項、應用動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確解題.【解析】水平;2;C;A;m1OP=m1OM+m2O′N19、略

【分析】解:一個元電荷的電荷量為1.6隆脕10鈭?19C

某帶電體所帶的電量是3.2隆脕10鈭?8C

此帶電體所帶電荷量是元電荷的2隆脕1011

倍,電荷間相互作用是靠電場實現(xiàn)的.

故答案為:1.6隆脕10鈭?192隆脕1011

電場。

元電荷又稱“基本電量”;在各種帶電微粒中,電子電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做元電荷,常用符號e

表示,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都是e

的整數(shù)倍.

點電荷是電荷,有電荷量與電性,而元電荷不是電荷,有電荷量但沒有電性.【解析】1.6隆脕10鈭?192隆脕1011

電場20、略

【分析】

物體在水平面內(nèi)沿半徑R=20cm的圓形軌道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為:

an==m/s2=0.2m/s2;

故答案為:0.2.

【解析】【答案】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利用向心加速度公式an=求解向心加速度即可.

21、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題意知:當落到斜面上時,此時豎直方向速度因此落到斜面上時的動能根據(jù)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增加的動能為因此減小的重力勢能為

考點:平拋運動,機械能守恒【解析】【答案】60、4822、略

【分析】解:船的運動分解如圖:

將小船的速度v

分解為沿繩子方向的v1

和垂直于繩子方向的v2

則:v1=vcos婁脠

當小船靠近岸時;婁脠

變大,所以cos婁脠

逐漸減??;即:在岸邊拉繩的速度逐漸減?。?/p>

故答案為:減?。?/p>

運動的分解我們分解的是實際運動.

船是勻速靠岸;即船的實際運動是勻速向前,我們只需要分解實際運動即可.

進行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時,注意物體的時間運動是合運動,按照平行四邊形進行分解即可.【解析】減小四、識圖作答題(共4題,共12分)23、(1)CO2[H]和ATP不提供CO2或增強光照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2)光照強度較高(3)探究CO2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zhì)變化、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及探究實驗等方面的知識點,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識圖分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準確分析過程圖和曲線圖,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分析實驗裝置,能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實驗裝置和實驗結(jié)果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能力?!窘獯稹浚?)根據(jù)圖1光合作用過程可知,甲表示CO2,乙表示水光解生成的[H]和ATP;要想使C3化合物含量快速下降,可以使其合成減少(即不提供CO2)或去路增多(即增強光照)。光反應產(chǎn)生氧氣;場所是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2)圖2表示光合作用增長率,只要光合作用增長率為正值,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都在不斷增加,所以在增長率達到0時(即D點),光合作用速率達到最大,此時CO2濃度仍在繼續(xù)上升,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不是CO2,應是光照強度;C點與D點相比,D點時CO2濃度較高;故還原時需消耗[H]和ATP較多,所以C點葉綠體中[H]的含量較高。

(3)從題意可知,實驗的單一變量是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分解為光合作用提供CO2,所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CO2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解析】(1)CO2[H]和ATP不提供CO2或增強光照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2)光照強度較高(3)探究CO2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24、(1)[H](NADPH或還原型輔酶Ⅱ)自由擴散

(2)光反應2

(3)適當提高CO2濃度,適當提高溫度等【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響因素等相關(guān)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相關(guān)知識要點,能從圖形中獲取相關(guān)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jié)論的能力;理解光合作用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是解題的關(guān)鍵?!窘獯稹浚?)結(jié)合題意分析圖解:圖甲中,1表示光反應,2表示暗反應,圖中A是氧氣、B是[H],氧氣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通過細胞膜。(2)鎂離子是合成葉綠素的必需無機鹽,光合色素在光反應階段發(fā)揮作用,植物缺鎂會直接影響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階段,因此圖乙中曲線2表示水稻幼苗在缺鎂培養(yǎng)液中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guān)系。(3)圖乙中光照強度大于a時,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大,說明光照強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若要繼續(xù)提高的光合作用速率可適當提高CO2濃度或適當提高溫度?!窘馕觥浚?)[H](NADPH或還原型輔酶Ⅱ)自由擴散(2)光反應2(3)適當提高CO2濃度,適當提高溫度等25、(1)黃綠色

(2)C3[H]和ATP(3)減少

(4)增加CO2濃度

【分析】【分析】本題結(jié)合圖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意在強化學生對光合作用過程的識記、理解與運用。據(jù)圖分析:①表示O2,②表示[H],③是ATP,④是五碳化合物,⑤是三碳化合物,⑥是有機物,植物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光反應階段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進行水的光解,產(chǎn)生ATP和[H],同時釋放氧氣,ATP和[H]用于暗反應階段三碳化合物的還原,細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無光都可以進行,為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解答】(1)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分布有光合作用的色素,色素分離實驗中擴散最慢的色素帶是葉綠素b呈黃綠色。

(2)14CO2進入葉綠體后,與五碳化合物結(jié)合生成三碳化合物,所以首先能檢測到含14C的有機物是⑤C3;該物質(zhì)被還原成糖類需要光反應提供②[H];③ATP。

(3)突然停止光照,光反應停止,④C5的消耗速率不變,合成速率卻減慢,導致④C5含量減少。

(4)大田種植玉米時,“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增加CO2濃度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以增加產(chǎn)量?!窘馕觥浚?)黃綠色

(2)C3[H]和ATP(3)減少

(4)增加CO2濃度

26、(1)DNA

(2)DNA的一條鏈61

(3)C/G

(4)基因突變

(5)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分析】【分析】本題結(jié)合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chǎn)生機制圖解,考查基因突變、基因?qū)π誀畹目刂坪瓦z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過程,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zhuǎn)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chǎn)物,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的名稱?!窘獯稹浚?)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所以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種子細胞中DNA片段。(2)圖中a表示轉(zhuǎn)錄過程,其模板是DNA的一條鏈;b表示翻譯過程,參與b過程的tRNA最多有61種。(3)a轉(zhuǎn)錄過程中的堿基配對為A-U、C-G、G-C、T-A,b翻譯過程中堿基配對為A-U、C-G、G-C、U-A,在a、b過程中均能進行的堿基互補配對是C/G堿基對。(4)當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后成為控制皺粒性狀的r基因,堿基對增添,屬于基因突變。(5)豌豆圓粒性狀的產(chǎn)生機制說明基因能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解析】(1)DNA(2)DNA的一條鏈61(3)C/G(4)基因突變(5)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五、作圖題(共4題,共8分)27、略

【分析】解:(1)A;為減小實驗誤差;應平衡摩擦力,應把長木板的一端適當墊高使木棒傾斜,故A錯誤;

B;使用相同的橡皮筋對小車做功;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故B正確;

C;小車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先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當橡皮筋恢復原長后小車做勻速運動,故C錯誤;

D;實驗需要測出橡皮筋做功完畢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速度;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速度,故D正確;

故選:BD;

(2)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當功變?yōu)樵淼?倍;3倍、4倍時,小車速度的平方相應變?yōu)樵瓉淼?倍、3倍、4倍,由此可知,橡皮筋做功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故答案為:(1)BD;(2)橡皮筋做的功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1)在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小車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應注意: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這個設(shè)計很巧妙地解決了直接去測量力和計算功的困難;該實驗需要平衡摩擦力以保證動能的增量是只有橡皮筋做功而來;小車最大速度即為后來勻速運動的速度.

(2)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測出結(jié)論.

本題考查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實驗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規(guī)范、誤差來源,通過選取幾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是功成倍增加來化解變力做功的測量難點.掌握基礎(chǔ)知識即可解題,要注意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解析】BD;橡皮筋做的功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28、略

【分析】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物體一共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接觸面的支持力、沿接觸面方向的摩擦力以及拉力的作用.

該題考查受力分析與力的示意圖,正確進行受力分析是本題的關(guān)鍵,畫圖時力的方向是易錯點,值得我們注意.【解析】解:由于所有的接觸面都不光滑;則A

向左運動的過程中,A

與B

之間有摩擦力,A

與地面之間也有摩擦力.

對A

進行受力分析可知;A

物體受到重力mg

地面的支持力F碌脴

和B

對A

的壓力FBA

地面對A

的摩擦力f碌脴B

對A

的摩擦力fBA

拉力F

的作用.

物體A

的受力示意圖如圖.

答:如圖29、解:物體A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靜摩擦力;作出力圖如圖所示:

答:如上圖所示?!痉治觥?/p>

首先分析物體A的受力情況;再作出力的示意圖。首先分析重力,再分析接觸力:彈力和摩擦力。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受力的能力。對物體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不接觸力:重力、電場力和磁場力。再分析接觸力:彈力和摩擦力?!窘馕觥拷猓何矬wA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靜摩擦力;作出力圖如圖所示:

答:如上圖所示。30、略

【分析】【解析】過重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過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過支點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如圖所示:

【解析】【答案】

六、推斷題(共4題,共8分)31、(1)Fe3O4NH4Cl

(2)2Na2O2+2H2O=4Na++4OH-+O2↑(3)D

(4)D(5)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6)8NH3+3Cl2=N2+6NH4Cl【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側(cè)重于物質(zhì)的性質(zhì)的考查,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作為突破口解答,題目難度中等,注重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解答】已知rm{A}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應為rm{Fe}rm{B}為淡黃色粉末,應為rm{Na}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應為rm{A}rm{Fe}為淡黃色粉末,應為rm{B}rm{Na}rm{{,!}_{2}}rm{O}rm{O}為無色液體,應為rm{{,!}_{2}},在常溫下rm{C}為無色液體,應為rm{H}rm{C}則rm{H}為rm{{,!}_{2}}rm{O}則rm{D}為rm{Fe}rm{O}rm{D}rm{Fe}為rm{{,!}_{3}}rm{O}rm{O}為rm{{,!}_{4}},rm{E}為rm{H}rm{E}為rm{H}rm{{,!}_{2}}為黃綠色氣體,應為,rm{G}為rm{O}rm{G}rm{O}為rm{{,!}_{2}},rm{F}為rm{NaOH}rm{H}為黃綠色氣體,應為rm{Cl}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應為rm{F}rm{NaOH}rm{H}為rm{Cl}rm{{,!}_{2}},則rm{I}為rm{HCl}rm{J}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應為rm{NH}rm{I}為rm{HCl}rm{J}rm{NH}為rm{{,!}_{3}},則rm{K}為rm{NH}rm{K}

rm{NH}由以上分析可知rm{{,!}_{4}}為rm{Cl}rm{M}為rm{FeCl}rm{Cl}rm{M}rm{FeCl}rm{{,!}_{2}}為,rm{N}為rm{FeCl}rm{N}rm{FeCl}故答案為:rm{{,!}_{3}},由此答題。rm{(1)}由以上分析可知rm{D}為rm{Fe}rm{(1)}rm{D}rm{Fe}rm{{,!}_{3}}

rm{O}反應rm{O}的離子方程式rm{{,!}_{4}},rm{K}為rm{NH}rm{K}rm{NH}rm{{,!}_{4}}rm{Cl}故答案為:rm{Fe}rm{Cl}rm{Fe}rm{{,!}_{3}}rm{O}rm{O}rm{{,!}_{4}};rm{NH}故答案為:rm{NH}rm{{,!}_{4}}rm{Cl}rm{Cl}rm{(2)}反應rm{壟脷}的離子方程式rm{2Na}rm{(2)}rm{壟脷}rm{2Na}rm{{,!}_{2}}rm{O}rm{O}rm{{,!}_{2}}rm{+2H}

rm{+2H}反應rm{{,!}_{2}}為rm{O=4Na}rm{O=4Na}rm{{,!}^{+}}rm{+4OH}rm{+4OH}rm{{,!}^{-}}rm{+O}rm{+O}rm{{,!}_{2}}

rm{隆眉}故答案為:rm{2Na}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rm{隆眉}rm{2Na}rm{{,!}_{2}}

rm{O}將rm{O}加入到rm{{,!}_{2}}的溶液里并露置在空氣中,先生成氫氧化亞鐵白色沉淀,氫氧化亞鐵不穩(wěn)定,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rm{+2H}

rm{+2H}常溫下,rm{{,!}_{2}}與過量的rm{O=4Na}反應產(chǎn)生濃厚的白煙,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該反應的方程式為rm{O=4Na}rm{{,!}^{+}}rm{+4OH}rm{+4OH}rm{{,!}^{-}}rm{+O}rm{+O}rm{{,!}_{2}}rm{隆眉}

rm{隆眉}rm{(3)}反應rm{壟脺}為rm{2Fe}rm{(3)}rm{壟脺}rm{2Fe}rm{{,!}^{2+}}rm{+Cl}rm{+Cl}rm{{,!}_{2}}

rm{=2Fe}【解析】rm{(1)Fe_{3}O_{4}}rm{NH_{4}Cl}

rm{(2)2Na_{2}O_{2}+2H_{2}O=4Na^{+}+4OH^{-}+O_{2}隆眉}rm{(3)D}

rm{(4)D}rm{(5)}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rm{(6)8NH_{3}+3Cl_{2}=N_{2}+6NH_{4}Cl}32、(1)Al;HCl;FeCl2;Fe(OH)2

(2)

1)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

2)2Al+2OH-+2H2O=2AlO2-+3H2↑

3)2Fe2++2Cl2=2Cl-+2Fe3+

4)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轉(zhuǎn)化關(guān)系的分析推斷,物質(zhì)性質(zhì)的應用主要考查常見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應用,題目較簡單?!窘獯稹拷饘賠m{A}焰色反應為黃色證明為rm{Na}與水反應生成氣體甲為rm{H_{2}}rm{D}為rm{NaOH}金屬rm{B}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說明rm{B}為rm{Al}黃氯色氣體乙為rm{Cl_{2}}氣體甲和氯氣反應生成丙為rm{HCl}物質(zhì)rm{E}為鹽酸溶液,物質(zhì)rm{D}氫氧化鈉和物質(zhì)rm{G}為反應生成的物質(zhì)rm{H}在空氣中紅褐色沉淀rm{I}則rm{I}為rm{Fe(OH)_{3}}rm{G}為rm{FeCl_{3}}rm{F}為rm{FeCl_{2}}rm{H}為rm{Fe(OH)_{2}}rm{C}為rm{Fe}據(jù)此答題;rm{(1)}依據(jù)以上分析,rm{B}為rm{Al}丙為rm{HCl}乙為rm{Cl_{2}}rm{H}為rm{Fe(OH)_{2}}故答案為:rm{Al}rm{HCl}rm{Cl_{2}}rm{Fe(OH)_{2}}rm{(2)}

rm{1)}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生成氫氧亞鐵沉淀,在空氣中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實驗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故答案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rm{1)}反應rm{2)}為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離子方程式為rm{2)}rm{壟脹}故答案為:rm{2Al+2OH^{-}+2H_{2}O}rm{=2AlO_{2}^{-}+3H_{2}隆眉}rm{2Al+2OH^{-}+2H_{2}O}反應rm{=2AlO_{2}^{-}+3H_{2}隆眉}為氯化亞鐵溶液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離子方程式為rm{3)}故答案為:rm{3)}rm{壟脽}反應rm{2Fe^{2+}+2Cl_{2}=2Cl^{-}+2Fe^{3+}}為氫氧化亞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rm{4Fe(OH)_{2}+O_{2}+2H_{2}O=4Fe(OH)_{3}}故答案為:rm{4Fe(OH)_{2}+O_{2}+2H_{2}O=4Fe(OH)_{3}}rm{2Fe^{2+}+2Cl_{2}=2Cl^{-}+2Fe^{3+}}【解析】rm{(1)Al}rm{HCl}rm{FeCl2}rm{Fe(OH)2}

rm{(2)}

rm{(2)}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

rm{1)}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rm{1)}rm{2)}rm{2)}

rm{2Al+2OH^{-}+2H_{2}O}rm{=2AlO_{2}^{-}+3H_{2}隆眉}

rm{3)}rm{4Fe(OH)_{2}+O_{2}+2H_{2}O=4Fe(OH)_{3}}rm{3)}

rm{2Fe^{2+}+2Cl_{2}=2Cl^{-}+2Fe^{3+}}33、(1)SiO2MgO、Fe2O3

(2)Al2O3+6H+=2Al3++3H2O

(3)SiO2+2OH-══S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