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備案號:J13416-2016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2016-04-13發(fā)布2016-07-01實施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主編單位: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批準單位: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文件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的通知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委),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市政建設環(huán)保局,各有關單位:由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編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已通過評審,現批準為我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號為DBJ41/T154-2016,自此標準由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技術解釋由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三日·1·根據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印發(fā)2015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豫建也2015頁25號)有關要求,由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完成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本省裝配整體式建筑在設計、施工和質量驗收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參考國家及省內外裝配整體式建筑應用方面的先進資料,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反復討論、修改和完善,最后經審查定稿。本規(guī)程由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由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zhí)行時如需修改和補充,請將意見寄送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qū)豐樂路4號;郵編:450053)。主編單位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參編單位鄭州市建筑節(jié)能與墻體材料革新辦公室河南省綠建科技與產業(yè)化發(fā)展中心河南中建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河南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大學河南振華工程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墻體材料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參編人員李建民焦安亮王春喜張家兵楚景初欒景陽劉紅軍黃延錚張艷段春紅賈宗團張海東王淵劉振東楊文超·2·朱研田張書芳范元朝李璐陳長偉張中善程南方馬玉香郜玉芬沙晨光主要審查人解偉郭士干胡倫堅季三榮張利萍郭院成劉曉樂·1· 2術語和符號 3基本規(guī)定 5建筑設計 5.2平面設計 6結構設計基本規(guī)定 6.2作用與作用效應組合 6.4預制構件設計 7框架結構設計 ·2· 8剪力墻結構設計 8.3預制剪力墻構造 9勁性柱混合梁框架結構設計 9.2連接設計 9.3構造規(guī)定 11外掛墻板設計 11.3外掛墻板和連接設計 12構件制作與運輸 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1· ·2· ·1·1.0.1為促進我省建筑產業(yè)現代化發(fā)展,規(guī)范和指導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我省民用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至8度抗震設計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1.0.3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我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和符號由預制混凝土構件通過可靠的方式進行連接,并與現場后澆混凝土、水泥基灌漿料形成整體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簡稱裝配整體式結構。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預制構件構建成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簡稱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全部或部分剪力墻采用預制墻板構建成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簡稱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采用勁性柱、混合梁及混凝土疊合樓板,通過可靠連接方式進行連接并與現場后澆混凝土形成整體的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由端頭留置水平和豎向環(huán)形鋼筋的預制混凝土內、外墻板通過扣合錨接的方式進行連接,在暗梁(暗柱)中穿入水平或豎向鋼筋,并澆筑混凝土,形成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安裝在主體結構上,起圍護、保溫、裝飾作用的非承重預制混·3·凝土外墻板。簡稱外掛墻板。中間夾有保溫層的預制混凝土墻板。簡稱預制外墻板。預制構件結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骨料顯露的表面。簡稱粗糙面。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fEQ\*jc3\*hps20\o\al(\s\up0(憶),y)—普通鋼筋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2.2.2作用和作用效應:FEhk—施加于外掛墻板重心處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k—外掛墻板的重力荷載標準值;N—軸向力設計值;S—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SEh—水平地震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SEv—豎向地震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SEhk—水平地震作用效應標準值;SEvk—豎向地震作用效應標準值;SGk—永久荷載效應標準值;wk—風荷載效應標準值;jd—持久設計狀況下接縫剪力設計值;jdE—地震設計狀況下接縫剪力設計值;Vmua—被連接構件端部按實配鋼筋面積計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設計值;Vu—持久設計狀況下接縫受剪承載力設計值;uE—地震設計狀況下接縫受剪承載力設計值;·4·Eh—水平地震作用分項系數;Ev—豎向地震作用分項系數;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w—風荷載分項系數。B—建筑平面寬度;L—建筑平面長度。2.2.4計算系數及其他:max—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RE—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0—結構重要性系數;駐u—樓層層間最大位移;j—接縫受剪承載力增大系數;w—風荷載組合系數。·5·3.0.1在裝配整體式建筑方案設計階段,應協調建設、設計、制作、施工各方之間的關系,并應加強建筑、結構、設備、裝修等專業(yè)之間的配合。3.0.2裝配整體式建筑設計應遵循少規(guī)格、多組合的原則。3.0.3裝配整體式結構的設計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基本要求,并應符合1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結構的整體性;2裝配整體式結構宜采用高強混凝土、高強鋼筋;3裝配整體式結構的節(jié)點和接縫應受力明確、構造可靠,并應滿足承載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4應根據連接節(jié)點和接縫的構造方式和性能,確定結構的整體計算模型。3.0.4抗震設防的裝配整體式結構,應按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確定抗震設防類別及抗震設防標準。3.0.5裝配整體式結構中,其尺寸和形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預制構件的連接部位宜設置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2應滿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數、標準化要求,并應進行優(yōu)化設計;3應根據預制構件的功能和安裝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確定合理的公差;3.0.6預制構件深化設計的深度應滿足建筑、結構和機電設備等各專業(yè)以及構件制作、運輸、安裝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綜合要求。·6·4.1.1混凝土的各項計算指標和有關結構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要4.1.2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節(jié)點及接縫處的后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預制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4.2.1鋼筋的選用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普通鋼筋采用套筒灌漿連接、漿錨搭接連接等時,鋼筋應采用熱軋帶肋鋼筋。4.2.2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采用鋼材的各項計算指標應符合4.2.3鋼筋焊接網應符合行業(yè)標準《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4.2.4預制構件的吊環(huán)應采用未經冷加工的HPB300級鋼筋或Q235B圓鋼制作。吊裝用內埋式螺母或吊桿的材料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4.3.1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采用的灌漿料應符合行業(yè)標準《鋼筋4.3.2套筒灌漿連接接頭采用的套筒應符合行業(yè)標準《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筒》JG/T398的規(guī)定。采用灌漿套筒連接時,鋼筋應采用·7·熱軋帶肋鋼筋。4.3.3連接用焊接材料及螺栓、錨栓和鉚釘等緊固件材料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GB4.3.4預制構件連接用預埋件,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4.3.5除套筒灌漿連接接頭外,其他位置使用的灌漿料應符合國4.3.6預制保溫外墻板中構造層與結構層間的拉結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拉結件均應具有規(guī)定的承載力、變形和耐久性能,并應經過試驗驗證;2拉結件應滿足預制保溫外墻板的節(jié)能設計要求。4.4.1預制保溫外墻板中的保溫材料,宜采用擠塑聚苯乙烯板(XPS)、硬泡聚氨酯(PUR)等輕質高效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的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預制保溫外墻板的整體耐火極4.4.2預制保溫外墻板接縫處的密封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1密封材料應與混凝土具有相容性,以及規(guī)定的抗剪切和伸3預制保溫外墻板接縫處填充用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滿足國家標準《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中A級的要求。·8·4.4.3裝配整體式建筑采用的室內裝修材料應符合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和《建筑內部裝修·9·5.1.1裝配整體式建筑設計應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宜采用結構主體部件、內裝修部品和管線設備的裝配化集成技術。的規(guī)定。5.1.3裝配整體式建筑的圍護結構以及樓梯、陽臺、隔墻、空調5.1.4建筑的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等應符合節(jié)能要求。5.1.5裝配整體式建筑防火設計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防火設計5.2.1裝配整體式建筑宜采用大開間、大進深的平面布置。承重墻、柱等豎向構件宜上下連續(xù)。5.2.2門窗洞口宜上下對齊、成列布置,其平面位置和尺寸應滿足結構受力及預制構件設計要求;剪力墻結構中不宜采用轉角窗。5.2.3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平面布置應合理,其平面尺寸宜滿足整體廚房及整體衛(wèi)浴間的要求。5.3.1外墻飾面宜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打一次成型的外墻飾面材料,其規(guī)格尺寸、材質類別、連接構造等應進行工藝試驗驗證?!?0·5.3.3預制外墻板的接縫及門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構造防水相結合的方法,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墻板水平接縫宜采用高低縫或企口縫構造;2墻板豎縫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構造;3當板縫空腔需設置導水管排水時,板縫內側應增設氣密條密封構造。5.3.4門窗應采用標準化部件,并應采用缺口、預留副框或預埋件等方法與墻體可靠連接。5.3.5空調板宜集中布置,宜與陽臺合并設置,并滿足空調安裝、5.3.6女兒墻板內側在要求的泛水高度處應設凹槽、挑檐或其他泛水收頭等構造。5.4.1室內裝修宜減少施工現場的濕作業(yè)。5.4.2建筑的部件之間、部件與設備之間的連接應采用標準化接口。5.4.3設備管線應進行綜合設計,減少平面交叉;豎向管線宜集中布置,并應滿足維修更換的要求。5.4.4預制構件中電氣接口及吊掛配件的孔洞、溝槽應根據裝修和設備要求預留。5.4.5建筑宜采用同層排水設計,并應結合房間凈高、樓板跨度、設備管線等因素確定降板方案。5.4.6豎向電氣管線宜統(tǒng)一設置在預制板內或裝飾墻面內。墻板內豎向電氣管線布置應保持安全間距。5.4.7隔墻內預留有電氣設備安裝位置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滿足隔聲及防火的要求。·11·措施。5.4.9設備管線宜與預制構件上的預埋件可靠連接。5.4.10當采用地面輻射供暖時,樓板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12·6結構設計基本規(guī)定6.1.1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框架-現澆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裝配式勁性柱混合梁框架結構的房屋最大適用高度應符合表6.1.1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結構中豎向構件全部為現澆且樓蓋采用疊合梁板時,房屋的最大使用高度可按行業(yè)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中的規(guī)定采用。2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和裝配整體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在規(guī)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當預制剪力墻構件底部承擔的總剪力大于該層總剪力的50%時,其最大適用高度應適當降低;當預制剪力墻構件底部承擔的總剪力大于該層總剪力的80%時,最大適用表6.1.1裝配整體式結構房屋的最大適用高度(m)結構體系非抗震設計抗震設防烈度8度(0.2g)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裝配整體式框架-現澆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140(130)130(120)110(100)90(80)裝配整體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120(110)110(100)90(80)70(60)裝配式勁性柱混合梁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框架-支撐結構·13·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頂的高度(不考慮局部突出屋頂部分);2框架結構加設鋼支撐或消能減震裝置時,最大適用高度可以按照現行國家標準6.1.2高層裝配整體式結構的高寬比不宜超過表6.1.2的數值。表6.1.2高層裝配整體式結構適用的最大高寬比結構體系非抗震設計抗震設防烈度8度(0.2g)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543裝配整體式框架-現澆剪力墻結構665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665裝配式勁性柱混合梁框架結構框架結構543框架-支撐結構6656.1.3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根據設防類別、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筑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表6.1.3丙類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抗震等級結構體系抗震設防烈度8度(0.2g)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高度(m)框架四三三二二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14·結構體系抗震設防烈度8度(0.2g)裝配整體式框架-現澆剪力墻結構高度(m)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剪力墻三三三二二二一一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高度(m)剪力墻四三四三二三二一裝配整體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高度現澆框支框架二二二二一一一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三二三二一二一其他區(qū)域剪力墻四三四三二三二裝配式勁性柱混合梁框架結構高度(m)框架四三三三二三二一高度(m)框架-支撐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支撐三三三二二二一一注: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5·6.1.4乙類建筑裝配整體式結構應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當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且抗震等級為一級時,應采取比一級更高的抗震措施;當建筑場地為I類時,仍可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6.1.5裝配整體式結構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形狀宜簡單、規(guī)則、對稱,質量、剛度分布宜均勻,不應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的平面布置;2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按行業(yè)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程》JGJ3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3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疊或細腰型平面布置。6.1.6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豎向布置應連續(xù)、均勻,應避免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豎向突變,并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6.1.7高層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宜設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現澆混凝土;2宜優(yōu)先采用隔震、消能減震設計;3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部位的剪力墻宜采用現澆混凝土;4框架結構首層柱宜采用現澆混凝土,頂層宜采用現澆樓蓋結構。6.1.8抗震設計的高層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當其房屋高度、規(guī)則性、結構類型等超過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或者抗震設防標準有特殊要求時,可按行業(yè)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結構抗震性能設計。6.1.9轉換梁以及與轉換梁相連接的豎向構件不應采用預制構件。6.2作用與作用效應組合6.2.1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在豎向荷載、風荷載等荷載及多遇·16·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和位移及其作用效應組合應根據國家現行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工驗算,應將構件自重標準值乘以動力系數后作為等效靜力荷載標準值,構件運輸、吊運時,動力系數宜取1.5;構件翻轉及安裝過程中就位、臨時固定時,動力系數宜取1.2。6.2.3預制構件進行脫模驗算時,等效靜力荷載標準值應取構件自重標準值乘以動力系數后與脫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構件自重標準值的1.5倍。動力系數與脫模吸附力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脫模吸附力應根據構件和模具的實際狀況取用,且不宜小6.3.1在各種設計狀況下,裝配整體式結構可采用與現澆混凝土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結構分析。當同一層內既有預制又有現澆抗側力構件時,地震設計狀況下宜對現澆抗側力構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彎矩和剪力進行適當放大。6.3.2裝配整體式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作用效應分析可采用彈性方法。6.3.3按彈性方法計算的風荷載或多遇地震標準值作用下的樓6.3.4在結構內力與位移計算時,對現澆樓蓋和疊合樓蓋,均可假定樓蓋在其自身平面內為無限剛性;樓面梁的剛度可計入翼緣作用予以增大;梁剛度增大系數可根據翼緣情況近似取為1.3~2.0?!?7·表6.3.3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的限值結構類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裝配整體式框架-現澆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裝配式勁性柱混合梁框架結構6.4預制構件設計6.4.1預制構件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持久設計狀況,應對預制構件進行承載力、變形、裂縫控制驗算;2對地震設計狀況,應對預制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3對制作、運輸和堆放、安裝等短暫設計狀況下的預制構件驗算,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的有關規(guī)定。6.4.2預制構件應合理選擇吊具、吊點的數量和位置,使其在脫6.4.3預制構件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50mm時,宜對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采取有效的構造措施。6.4.4預制板式樓梯的梯段板底、板面應配置通長的縱向鋼筋。板面宜配置通長的縱向鋼筋;當樓梯兩端均不能滑動時,板面應配置通長的縱向鋼筋。6.4.5預制構件中外露預埋件凹入構件表面的深度不宜小于·18·7框架結構設計7.1.1除本規(guī)程另有規(guī)定外,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可按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設計。7.1.2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中,預制柱的縱向鋼筋連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或層數不超過3層時,可采用套筒2當房屋高度大于12m或層數超過3層時,宜采用套筒灌漿連接。7.1.3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中,預制柱水平接縫處不宜出現拉力。7.2.1對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裝配整體式框架,應進行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抗震驗算;對四級抗震等級的裝配整體式框架可不驗算。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驗算方法和構造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的相關規(guī)定。7.2.2疊合梁端豎向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列公式計算。1持久設計狀況:c1ksdfcfy(7.2.2-1)2地震設計狀況:c1ksdfcfy(7.2.2-2)·19·式中:Ac1—疊合梁端截面后澆層截面面積;fc—預制構件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垂直穿過結合面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sd—垂直穿過結合面所有鋼筋的面積,包括疊合層內的縱向鋼筋;Ak—各鍵槽的根部截面面積(圖7.2.2)之和,按后澆鍵槽根部截面與預制鍵槽根部截面分別計算,并取兩者的較小值。圖7.2.2疊合梁端受剪承載力計算參數示意1-后澆節(jié)點區(qū);2-后澆混凝土疊合層;3-預制梁;4-預制鍵槽根部截面;5-后澆鍵槽根部截面7.2.3在水平力作用工況下,預制柱底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當預制柱底水平接縫為承壓狀態(tài)時:sdfcfy(7.2.3-1)·20·當預制柱底水平接縫為受拉狀態(tài)時:Effy式中:fc—預制柱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垂直穿過水平接縫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水平接縫處的軸向力設計值,取絕對值進行計算;sd—垂直穿過結合面所有鋼筋的面積;uE—預制柱底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7.2.4混凝土疊合梁的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程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7.3.1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中,當采用疊合梁時,框架梁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宜小于150mm(圖7.3.1),次梁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宜小于120mm;當采用凹口截面預制梁時,凹口深圖7.3.1疊合框架梁截面示意1-后澆混凝土疊合層;2-預制梁;3-預制板7.3.2疊合梁的箍筋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抗震等級為一、二級的疊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區(qū)宜采用整體封閉箍筋(圖7.3.2a);·21·2采用組合封閉箍筋的形式(圖7.3.2b)時,開口箍筋上方做成135毅彎鉤;非抗震設計時,彎鉤端頭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5d(d為箍筋直徑);抗震設計時,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d?,F場應采用箍筋帽封閉開口箍,箍筋帽末端應做成135毅彎鉤;非抗震設計時,彎鉤端頭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5d;抗震設計時,平直段長度不應小圖7.3.2疊合梁箍筋構造示意1-預制梁;2-開口箍筋;3-上部縱向鋼筋;4-箍筋帽7.3.3疊合梁可采用對接連接(圖7.3.3),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連接處應設置后澆段,后澆段的長度應滿足梁下部縱向鋼筋連接作業(yè)的空間需求;2梁下部縱向鋼筋在后澆段內宜采用機械連接、套筒灌漿連接或焊接連接;·22·3后澆段內的箍筋應加密,箍筋間距不應大于5d(d為縱向圖7.3.3疊合梁連接節(jié)點示意1-預制梁;2-鋼筋連接接頭;3-后澆段7.3.4主梁與次梁采用后澆段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端部節(jié)點處,次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主梁后澆段內的長度不應小于12d。次梁上部縱向鋼筋應在主梁后澆段內錨固。當采用彎折錨固(圖7.3.4a)或錨固板時,錨固直段長度不應小于EQ\*jc3\*hps20\o\al(\s\up7(0),度)EQ\*jc3\*hps20\o\al(\s\up7(6),不)EQ\*jc3\*hps28\o\al(\s\up4(b),應)EQ\*jc3\*hps20\o\al(\s\up7(當鋼筋),小于0)EQ\*jc3\*hps20\o\al(\s\up7(應),35)EQ\*jc3\*hps20\o\al(\s\up7(力),la)EQ\*jc3\*hps20\o\al(\s\up7(大),彎)EQ\*jc3\*hps20\o\al(\s\up7(于),折)EQ\*jc3\*hps20\o\al(\s\up7(鋼),錨)EQ\*jc3\*hps20\o\al(\s\up7(筋強度設),固的彎折)EQ\*jc3\*hps20\o\al(\s\up7(計),后)EQ\*jc3\*hps20\o\al(\s\up7(值),直)EQ\*jc3\*hps20\o\al(\s\up7(的),段)EQ\*jc3\*hps20\o\al(\s\up7(50%時),長度不應)EQ\*jc3\*hps20\o\al(\s\up7(錨固直段),小于12d)為縱向鋼筋直徑)。2在中間節(jié)點處,兩側次梁的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主梁后澆段內長度不應小于12d(d為縱向鋼筋直徑);次梁上部縱向鋼筋應在現澆層內貫通(圖7.3.4b)?!?3·圖7.3.4主次梁連接節(jié)點構造示意1-主梁后澆段;2-次梁;3-后澆混凝土疊合層;4-次梁上部縱向鋼筋;5-次梁下部縱向鋼筋7.3.5預制柱的設計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柱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20mm;2矩形柱截面寬度或圓柱直徑不宜小于400mm,且不宜小于同方向梁寬的1.5倍;3柱縱向受力鋼筋在柱底采用套筒灌漿連接時,柱箍筋加密長度不應小于縱向受力鋼筋連接區(qū)域長度與500mm之和;套筒上圖7.3.5鋼筋采用套筒灌漿連接時柱底箍筋加密區(qū)域構造示意1-預制柱;2-套筒灌漿連接接頭;3-箍筋加密區(qū)(陰影區(qū)域);4-加密區(qū)箍筋7.3.6采用預制柱及疊合梁的裝配整體式框架中,柱底接縫宜設置在樓面標高處(圖7.3.6),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7.3.6預制柱底接縫構造示意1-后澆節(jié)點區(qū)混凝土上表面粗糙面;2-接縫灌漿層;3-后澆區(qū)···25·1后澆節(jié)點區(qū)混凝土上表面應設置粗糙面;2柱縱向受力鋼筋應貫穿后澆節(jié)點區(qū);3柱底接縫厚度宜為20mm,并應采用灌漿料填實。7.3.7梁、柱縱向鋼筋在后澆節(jié)點區(qū)內采用直線錨固、彎折錨固或機械錨固的方式時,其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中的有關規(guī)定;當梁、柱縱向鋼筋采用錨固板時,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鋼筋錨固板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256的有關規(guī)定。7.3.8采用預制柱及疊合梁的裝配整體式框架節(jié)點,梁縱向受力鋼筋應伸入后澆節(jié)點區(qū)內錨固或連接,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框架中間層中節(jié)點,節(jié)點兩側的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宜錨固在后澆節(jié)點區(qū)內(圖7.3.8-1a),也可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的方式直接連接(圖7.3.8-1b);梁的上部縱向受力鋼筋應貫穿后澆節(jié)點區(qū)。圖7.3.8-1預制柱及疊合梁框架中間層中節(jié)點構造示意1-后澆區(qū);2-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連接;3-預制梁;4-預制柱;5-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錨固2對框架中間層端節(jié)點,當柱截面尺寸不滿足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線錨固要求時,宜采用錨固板錨固(圖7.3.8-2),也可采用·26·3對框架頂層中節(jié)點,梁縱向鋼筋的構造應符合本條第1款的規(guī)定。柱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直線錨固;當梁截面尺寸不滿足直線錨固要求時,宜采用錨固板錨固(圖7.3.8-3)。圖7.3.8-2預制柱及疊合梁框架中間層端節(jié)點構造示意1-后澆區(qū);2-梁縱向受力鋼筋錨固;3-預制梁;4-預制柱圖7.3.8-3預制柱及疊合梁框架頂層中節(jié)點構造示意1-后澆區(qū);2-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連接;3-預制梁;4-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錨固·27·4對框架頂層端節(jié)點,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應錨固在后澆節(jié)點區(qū)內,且宜采用錨固板的錨固方式;梁、柱其他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柱宜伸出屋面并將柱縱向受力鋼筋錨固在伸出段內(圖7.3.8-4a),伸出段長度不宜小于500mm,伸出段內箍筋間距不應大于5d(d為柱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大于100mm;柱縱向鋼筋宜采用錨固板錨固,錨固長度不應小于40d;梁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錨固板錨固。2)柱外側縱向受力鋼筋也可與梁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在后澆節(jié)點區(qū)搭接(圖7.3.8-4b),其構造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中的規(guī)定;柱內側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錨固板錨固。圖7.3.8-4預制柱及疊合梁框架頂層端節(jié)點構造示意1-后澆區(qū);2-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錨固;3-預制梁;4-柱延伸段;5-梁柱外側鋼筋搭接7.3.9采用預制柱及疊合梁的裝配整體式框架節(jié)點,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也可延伸至節(jié)點區(qū)外的后澆段內連接(圖7.3.9),連接接·28·頭與節(jié)點區(qū)的距離不應小于1.5h0(h0為梁截面有效高度)。圖7.3.9梁縱向鋼筋在節(jié)點區(qū)外的后澆段內連接示意1-后澆區(qū);2-預制梁;3-縱向受力鋼筋連接7.3.10現澆柱與疊合梁組成的框架節(jié)點中,梁縱向受力鋼·29·8剪力墻結構設計8.1.1抗震設計時,對同一層內既有現澆墻肢也有預制墻肢的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現澆墻肢水平地震作用彎矩、剪力宜乘以不8.1.2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的布置應滿足下列要求:1應沿兩個方向布置剪力墻。2剪力墻的截面宜簡單、規(guī)則;預制墻的門窗洞口宜上下對8.1.3抗震設計時,高層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不應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墻;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不宜采用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當采用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規(guī)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墻承擔的底部傾覆力矩不宜大于結構底部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2房屋適用高度應比本規(guī)程表6.1.1規(guī)定的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的最大適用高度適當降低,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和8度時與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是指,在規(guī)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墻承擔的底部傾覆力矩不小于結構底部總地震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墻結構。8.1.4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高層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中的電梯井筒宜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0·8.1.5預制剪力墻的現澆段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如外墻現澆段有抗?jié)B設計要求時,抗?jié)B等級宜取為P6級。8.2.1樓層內相鄰預制剪力墻間應采用整體式接縫連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接縫位于縱橫墻交接處的邊緣構件區(qū)域時,約束邊緣構件的陰影區(qū)域(圖8.2.1-1)宜全部采用現澆混凝土,并應在后澆段內設置封閉箍筋。2當接縫位于縱橫墻交接處的構造邊緣構件區(qū)域時,構造邊緣構件宜全部采用后澆混凝土(圖8.2.1-2);當僅在一面墻上設置后澆段時,后澆段的長度不宜小于300mm圖8.2.1-1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域全部后澆構造示意lc-約束邊緣構件沿墻肢的長度;1-后澆段;2-預制剪力墻圖8.2.1-2構造邊緣構件全部后澆構造示意(陰影區(qū)域為構造邊緣構件范圍)1-后澆段;2-預制剪力墻圖8.2.1-3構造邊緣構件部分后澆構造示意(陰影區(qū)域為構造邊緣構件范圍)1-后澆段;2-預制剪力墻·31·3邊緣構件內的配筋及構造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預制剪力墻的水平分布鋼筋在后澆段內的錨固、連接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4非邊緣構件位置,相鄰預制剪力墻之間應設置后澆段,后澆段的寬度不應小于墻厚且不宜小于200mm;后澆段內應設置不少于4根豎向鋼筋,鋼筋直徑不應小于墻體豎向分布筋直徑且不應小于8mm;兩側墻體的水平分布筋在后澆段內的錨固、連接應符8.2.2屋面以及立面收進的樓層,應在預制剪力墻頂部設置封閉的后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圖8.2.2),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圈梁截面寬度不應小于剪力墻的厚度,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樓板厚度且不小于250mm的較大值;圈梁應與現澆或者疊合樓、屋蓋澆筑成整體。2圈梁內配置的縱向鋼筋不應少于4椎12,且按全截面計算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5%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的較大值,縱向鋼筋豎向間距不應大于200mm,箍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且直徑不·32·圖8.2.2后澆鋼筋混凝土圈梁構造示意1-后澆混凝土疊合層;2-預制板;3-后澆圈梁;4-預制剪力墻·33·8.2.3各層樓面位置,預制剪力墻頂部無后澆圈梁時,應設置連續(xù)的水平后澆帶(圖8.2.3)。水平后澆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平后澆帶寬度應取剪力墻的厚度,高度不應小于樓板厚度;水平后澆帶應與現澆或者疊合樓、屋蓋澆筑成整體。2水平后澆帶內應配置不少于2根連續(xù)縱向鋼筋,其直徑不圖8.2.3水平后澆帶構造示意1-后澆混凝土疊合層;2-預制板;3-水平后澆帶;4-預制墻板;5-縱向鋼筋8.2.4預制剪力墻底部接縫宜設置在樓面標高處,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接縫宜采用灌漿料填實;3接縫處后澆混凝土上表面應設置粗糙面。8.2.5上下層預制剪力墻的豎向鋼筋,當采用套簡灌漿連接和漿錨搭接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邊緣構件豎向鋼筋應逐根連接。2預制剪力墻的豎向分布鋼筋,當僅部分連接時(圖8.2.5),被連接的同側鋼筋間距不應大于600mm,且在剪力墻構件承載力設計和分布鋼筋配筋率計算中不得計入不連接的分布鋼筋;不連·34·接的豎向分布鋼筋直徑不應小于6mm。3一級抗震等級剪力墻以及二、三級抗震等級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的邊緣構件豎向鋼筋宜采用套筒灌漿連接。圖8.2.5預制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連接構造示意1-不連接的豎向分布鋼筋;2-連接的豎向分布鋼筋;3-連接接頭8.2.6預制剪力墻相鄰下層為現澆剪力墻時,預制剪力墻與下層現澆剪力墻中豎向鋼筋的連接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8.2.5條的規(guī)定,下層現澆剪力墻頂面應設置粗糙面。8.2.7在地震設計狀況下,剪力墻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式中:fy—垂直穿過結合面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與剪力設計值V相應的垂直于結合面的軸向力設計值,壓力時取正,拉力時取負;sd—垂直穿過結合面的抗剪鋼筋面積。8.2.8預制剪力墻洞口上方的預制連梁宜與后澆圈梁或水平后澆帶形成疊合連梁,疊合連梁的配筋及構造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和行業(yè)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1的相關規(guī)定?!?5·8.2.9樓面梁不宜與預制剪力墻在剪力墻平面外單側連接;當樓面梁與剪力墻在平面外單側連接時,宜采用鉸接。8.2.10預制疊合連梁的預制部分宜與剪力墻整體預制,也可在跨中拼接或在端部與預制剪力墻拼接。8.2.11當預制疊合連梁在跨中拼接時,可按本規(guī)程第7.3.3條的規(guī)定進行接縫的構造設計。8.2.12當預制疊合連梁端部與預制剪力墻在平面內拼接時,接縫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墻端邊緣構件采用后澆混凝土時,連梁縱向鋼筋應在后2當預制剪力墻端部上角預留局部后澆節(jié)點區(qū)時,連梁的縱向鋼筋應在局部后澆節(jié)點區(qū)內可靠錨固(圖8.2.12c)或連接(圖·36·圖8.2.12同一平面內預制連梁與預制剪力墻連接構造示意1-預制剪力墻;2-預制連梁;3-邊緣構件箍筋;4-連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錨固或連接8.2.13當采用后澆連梁時,宜在預制剪力墻端伸出預留縱向鋼筋,并與后澆連梁的縱向鋼筋可靠連接(圖8.2.13)?!?7·圖8.2.13后澆連梁與預制剪力墻連接構造示意1-預制墻板;2-后澆連梁;3-預制剪力墻伸出縱向受力鋼筋8.2.14應按本規(guī)程第7.2.2條的規(guī)定進行疊合連梁端部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計算。8.2.15當預制剪力墻洞口下方有墻時,宜將洞口下墻作為單獨圖8.2.15預制剪力墻洞口下墻與疊合連梁的關系示意1-洞口下墻;2-預制連梁;3-后澆圈梁或水平后澆帶·38·8.3.1預制剪力墻宜采用一字形,也可采用L形、T形或U形;開洞預制剪力墻洞口宜居中布置,洞口兩側的墻肢寬度不應小于8.3.2預制剪力墻開洞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開設高和寬均不大于800mm的洞口時,應沿洞口周邊設置構造鋼筋(圖8.3.2-1),其每方向的截面面積不小于被洞口切斷的鋼筋面積且每邊不小于2椎12,該鋼筋宜通長設置;2預制剪力墻開設高和寬均大于800mm的洞口時,洞口上下邊為剪力墻連梁時,不再重復設計補強暗梁,洞口豎向兩側設置剪力墻邊緣構件(圖8.3.2-2)。時的構造配筋1-洞口構造鋼筋構造配筋注:當抗震設計時應取為laE·39·8.3.3當采用套筒灌漿連接時,自套筒底部至套筒頂部并向上延伸300mm范圍內,預制剪力墻的水平分布筋應加密(圖8.3.3),加密區(qū)水平分布筋的最大間距及最小直徑應符合表8.3.3的規(guī)定,套筒上端第一道水平分布鋼筋距離套筒頂部不應大于50mm。圖8.3.3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部位水平分布鋼筋的加密構造示意1-灌漿套筒;2-水平分布鋼筋加密區(qū)域(陰影區(qū)域);3-豎向鋼筋;4-水平分布鋼筋表8.3.3加密區(qū)水平分布鋼筋的要求抗震等級最大間距最小直徑888.3.4端部無邊緣構件的預制剪力墻,宜在端部配置2根直徑不小于12mm的豎向構造鋼筋;沿該鋼筋豎向應配置拉筋,拉筋直徑8.3.5預制保溫外墻板應滿足下列要求:1構造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且構造層應與結構層可靠連接;2預制保溫外墻板的夾層厚度不宜大于120mm;3當作為承重墻時,結構層應按剪力墻進行設計。規(guī)定:圖8.3.6-1預制環(huán)筋扣合型內墻板(a)正立面圖;(b)側立面圖;(c)1-1剖面圖;(d)擴大頭詳圖;(e)平面圖;(f)2-2剖面圖;(g)3-3剖面圖1-暗梁箍筋加密區(qū);2-暗柱箍筋加密區(qū)d0-保護層厚度·40··41·圖8.3.6-2預制環(huán)筋扣合型外墻板(a)正立面圖;(b)側立面圖;(c)1-1剖面圖;(d)平面圖;(e)2-2剖面圖;(f)3-3剖面圖1-暗梁箍筋加密區(qū);2-暗柱箍筋加密區(qū);3-半圓槽;4-點焊網片;5-錨固筋1外墻板宜采用平面一字形。溫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防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5mm,且周邊側3上下豎向環(huán)形鋼筋的留置長度宜按式8.3.6設置,左右水平環(huán)形鋼筋的留置長度應根據節(jié)點連接所需尺寸確定,且不應小·42·式中:l—環(huán)形鋼筋的留置長度;d1—樓板厚度。4上下層預制環(huán)筋扣合型內、外墻板連接暗梁兩端處及樓層內預制環(huán)筋扣合型內、外墻板連接暗柱兩端處環(huán)形箍筋應加密。5上下層預制環(huán)筋扣合型內、外墻板連接時宜采用環(huán)形鋼筋端部擴大的形式。6墻體內部的強弱電線路預埋管、接線盒應與結構層整體預制,且應上下位置對應。7空調、構件安裝預留孔等的設計應根據要求預留。9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相關規(guī)定。8.3.7上下層預制環(huán)筋扣合型外墻板連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上下層剪力墻的連接可分為單側樓板連接(圖8.3.7a)和雙側樓板連接(圖8.3.7b);1-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1;2-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2;3-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4-環(huán)形鋼筋1;5-環(huán)形鋼筋2;6-環(huán)形鋼筋3;7-縱向鋼筋;8-后澆段·43·圖8.3.7上下層預制環(huán)筋扣合型內外墻板連接構造1-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1;2-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2;3-預制環(huán)扣外墻板1;4-預制環(huán)扣外墻板2;5-環(huán)形鋼筋1;6-環(huán)形鋼筋2;7-環(huán)形鋼筋3;8-環(huán)形鋼筋4;9-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負筋;10-縱向鋼筋;11-后澆段2預制環(huán)筋扣合形疊合樓板預留的環(huán)狀鋼筋寬度應小于預制剪力墻的環(huán)狀鋼筋寬度。8.3.8樓層內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連接(圖8.3.8d)等典型構造形式;2剪力墻連接面應設置鍵槽或粗糙面,鍵槽尺寸和數量應按計算進行確定;3預制環(huán)扣墻板凸出的半環(huán)狀鋼筋宜留出不小于10mm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4半環(huán)狀鋼筋上部放置的環(huán)狀箍筋,宜與兩側的半環(huán)狀鋼筋互相交接?!?4·1-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1;2-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2;3-環(huán)形鋼筋1;4-環(huán)形鋼筋2;5-封閉箍筋;6-縱向鋼筋;7-后澆段1-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1;2-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2;3-預制環(huán)扣內墻板3;4-環(huán)形鋼筋1;5-環(huán)形鋼筋2;6-環(huán)形鋼筋3;7-封閉箍筋;8-縱向鋼筋;9-后澆段1-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1;2-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2;3-環(huán)形鋼筋1;4-環(huán)形鋼筋2;5-封閉箍筋;6-縱向鋼筋;7-后澆段·45·圖8.3.8樓層內預制環(huán)扣內外墻板連接構造1-預制環(huán)扣內墻板1;2-預制環(huán)扣內墻板2;3-預制環(huán)扣內墻板3;4-預制環(huán)扣內墻板4;5-環(huán)形鋼筋1;6-環(huán)形鋼筋2;7-環(huán)形鋼筋3;8-環(huán)形鋼筋4;9-封閉箍筋1;10-封閉箍筋2;11-縱向鋼筋;12-后澆段·46·9勁性柱混合梁框架結構設計9.1.1勁性柱承載力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混凝土結構9.1.2混合梁的混凝土正截面抗彎承載力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9.1.3混合梁的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載力應按下列公式計算:1.3-1)式中:Vb—混合梁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設計值(N);1—箍筋受剪承載力的折減系數,且琢1臆1;—折算剪跨比;姿—剪跨比,取a/h0;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MPa);a—集中荷載作用點至支座截面距離(mm);b—混合梁截面寬度(mm);0—混合梁截面有效高度(mm);fyv—箍筋抗拉強度設計值(MP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mm2);s—沿混合梁長度方向箍筋的間距(mm)。9.1.4支撐的受壓承載力設計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47·9.2連接設計9.2.1混合梁與勁性柱連接節(jié)點域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c(9.2.1-1)(9.2.1-2)(9.2.1-5)(9.2.1-8)pAc,j(9.2.1-9)式中:Vj—混合梁與勁性柱連接節(jié)點域抗剪承載力設計值(N)(圖9.2.1-1);V1—勁性柱鋼管腹板抗剪承載力設計值(N);V2—豎向加勁板抗剪承載力設計值(N);Vc—勁性柱鋼管內混凝土抗剪承載力設計值(N);w—勁性柱鋼管腹板截面面積(mm2);fv1—勁性柱鋼管腹板的抗剪強度設計值(MPa);sN—豎向軸力對勁性柱鋼管腹板產生的壓應力(MPa);N—勁性柱軸向壓力設計值(N);滓茲t—等效圓形截面勁性柱鋼管腹板受到的環(huán)向拉應力·48·p—外層鋼管對混凝土約束產生的側壓力(MPa);—正方形截面鋼管等效為圓形截面鋼管的外徑(mm)(圖9.2.1-2);—正方形截面鋼管等效為圓形截面鋼管的壁厚(mm)(圖9.2.1-2);B—正方形截面勁性柱鋼管寬度(mm);t—正方形截面勁性柱鋼管壁厚(mm);E—鋼材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比值;c,j—勁性柱鋼管內混凝土截面面積(mm2);s,j—勁性柱鋼管截面面積(mm2);Ag—豎向加勁板的抗剪截面面積,取節(jié)點核心區(qū)豎向加勁板的水平截面面積(mm2);fv2—豎向加勁板的抗剪強度設計值(MPa);p—混凝土抗剪強度設計值(MPa)。圖9.2.1-1正方形截面鋼管勁性抗剪受力各組成部分示意·49·圖9.2.1-2鋼管截面示意9.2.2疊合板鋼筋抗拉承載力應按下式計算:FrEQ\*jc3\*hps11\o\al(\s\up4(c),v)式中:Fr—疊合板鋼筋抗拉承載力設計值(N);r—疊合板有效寬度范圍內縱向鋼筋的總面積(mm2),有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fyr—疊合板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MPa);sc—混合梁端負彎矩區(qū)段內抗剪栓釘的個數;NEQ\*jc3\*hps11\o\al(\s\up4(c),v)—單個栓釘抗剪承載力設計值(N),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同時考慮負彎矩區(qū)受力應乘以折減系數0.9。9.2.3疊合板與勁性柱鋼管翼緣接觸處的受壓承載力應按下式計算:Fcon1式中:Fcon—疊合板與勁性柱鋼管翼緣接觸處的受壓承載力設計值(N);1—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取為1.25;·50·cf—勁性柱鋼管翼緣寬度(mm),勁性柱為圓鋼管時,取板與勁性柱鋼管接觸處鋼管弧長(圖9.2.3);c—疊合板與勁性柱鋼管翼緣接觸處的厚度(mm);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MPa)。圖9.2.3圓形截面勁性柱鋼管翼緣寬度示意9.2.4負彎矩作用下梁柱連接處梁端抗彎承載力應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1當中和軸位于工字形鋼接頭上翼緣內時(圖9.2.4-1),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圖9.2.4-1中和軸在工字形鋼接頭上翼緣內1-疊合板、混合梁分界線;2-中和軸;3-工字形鋼接頭形心軸·51·tbftbf2(9.2.4-1)(9.2.4-2)式中:Mj—梁柱連接處梁端抗彎承載力設計值(N·mm);xc—混合梁截面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mm);fbf—工字形鋼接頭翼緣的設計強度(MPa);bbf—工字形鋼接頭翼緣的寬度(mm);bf—工字形鋼接頭翼緣的厚度(mm);bw—工字形鋼接頭腹板的高度(mm);bw—工字形鋼接頭腹板的厚度(mm);fbw—工字形鋼接頭腹板的設計強度(MPa);c—疊合板與勁性柱鋼管翼緣接觸處的高度(mm);s1—疊合板上部鋼筋中心到板上邊緣的距離(mm);as—工字形鋼接頭上翼緣形心到混合梁上邊緣的距離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MPa);cf—勁性柱鋼管翼緣寬度(mm);憶—工字形鋼接頭下翼緣形心到梁下邊緣的距離(mm)。2當中和軸位于工字形鋼接頭腹板內時(圖9.2.4-2),應按下列公式計算:f?h÷(9.2.4-3)·52·圖9.2.4-2中和軸在工字形鋼接頭腹板內1-疊合板、混合梁分界線;2-中和軸;3-工字形鋼接頭形心軸(9.2.4-5)式中:hb—混合梁高(mm)。9.2.5正彎矩作用下節(jié)點梁端抗彎承載力應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1當中和軸位于疊合板內時(圖9.2.5-1),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圖9.2.5-1中和軸在疊合板內1-疊合板、混合梁分界線;2-中和軸;3-工字形鋼接頭形心軸·53·j(9.2.5-2)c-x(9.2.5-3)—疊合板頂面至混合梁工字鋼接頭形心處的高度2當中和軸位于工字形鋼接頭截面內時(圖9.2.5-2),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圖9.2.5-2中和軸在工字形鋼接頭截面內1-疊合板、混合梁分界線;2-中和軸;3-工字形鋼接頭形心軸f(9.2.5-6)(9.2.5-7)·54·9.2.6勁性柱柱腳連接處的承載力、支撐與梁柱連接處的承載力應按行業(yè)標準《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9有關規(guī)定進行驗算。力驗算。9.3.1勁性柱(圖9.3.1)可采用正方形鋼管或圓形鋼管。圓形鋼管外徑、正方形鋼管截面邊長不宜小于200mm,壁厚不應小于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范》GB50936的有關規(guī)定?!?5·1-鋼管壁;2-鋼絲網片;3-栓釘;4-豎向加勁板;5-連接內襯;6-勁性柱工字形鋼接頭;7-鋼管外包混凝土9.3.2勁性柱與混合梁連接處,柱鋼管內應設置豎向加勁板,豎向加勁板的鋼板厚度不宜小于柱鋼管壁厚,豎向加勁板與勁性柱應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縫連接。當勁性柱鋼管柱徑較大時,應在豎向加勁板的上方設置內加強環(huán)(圖9.3.2),內加強環(huán)與鋼管內壁、豎向加勁板應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縫連接。9.3.3豎向加勁板宜與工字形鋼接頭的腹板連成整體,工字形鋼接頭的長度lc(本規(guī)程圖9.3.1)不宜小于1.0倍的混合梁高。工字形鋼接頭的上下翼緣與柱鋼管外壁應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縫。9.3.4鋼管外包鋼絲網片的直徑宜為2mm~4m9.3.5鋼管外壁應焊接栓釘,栓釘間距不宜大于300mm,也不宜小于7.5倍的栓釘直徑。9.3.6勁性柱鋼管外包混凝土宜采用細石混凝土,混凝土厚度應·56·圖9.3.2勁性柱設置內加強環(huán)的構造1-豎向加勁板;2-內加強環(huán);3-透氣孔;4-澆筑孔根據建筑物類別、耐火等級、勁性柱截面尺寸等確定,且不宜小于9.3.7混合梁構造(圖9.3.7-1)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混合梁縱向受力鋼筋與工字形鋼接頭翼緣焊接時宜采用雙面焊2混合梁縱向受力鋼筋與工字形鋼接頭翼緣焊接時宜采用雙面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當不能進行雙面焊接時,可采用單面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旌狭嚎v向受力鋼筋與工字形鋼接頭翼緣的焊接焊縫寬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0.60倍,焊接焊縫高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0.35倍(圖9.3.1-2)。3工字形鋼接頭上翼緣應沿混合梁方向設置栓釘,栓釘間距4梁內箍筋應間隔伸出,伸出高度應為疊合板的厚度減去板頂保護層的厚度,并在混合梁頂部設附加拉筋,附加拉筋末端應做成135毅彎鉤,非抗震設計時,彎鉤端頭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5倍鋼·57·筋直徑,抗震設計時,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倍鋼筋直徑。5混合梁頂面應做成凹凸差不小于6mm的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積不宜小于結合面的80%。圖9.3.7-1混合梁構造示意1-栓釘;2-與疊合板連接箍筋;3-混合梁工字形鋼接頭;4-混合梁縱向受力鋼筋;5-附加拉筋;6-鍵槽圖9.3.7-2混合梁縱向受力鋼筋與工字形鋼接頭搭接焊接頭d-鋼筋直徑;lw-搭接長度;bw-焊縫寬度;hw-焊縫高度6混合梁預制混凝土端面應設置鍵槽或粗糙面,鍵槽的深度不宜小于30mm,寬度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鍵槽間距宜等于鍵槽寬度;槽口距離截面邊緣不宜小于50mm,鍵槽端部傾斜面傾角不宜大于30毅。粗糙面的面積不宜小于結合面的85%,粗糙面的凹凸深度不應小于6mm。9.3.8當混合梁側面設有縱向構造鋼筋時,工字形鋼接頭腹板上應·58·設加勁板,加勁板應與工字形鋼接頭上下翼緣平行布置(圖9.3.8),加勁板長度應與工字形鋼接頭埋入梁內長度相同,厚度應與工字形鋼接頭的翼緣厚度相同,縱向構造鋼筋應與加勁板焊接連接,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9.3.7條的規(guī)定。圖9.3.8混合梁縱向構造鋼筋布置1-縱向構造鋼筋;2-加勁板9.3.9當混合梁需設雙排縱向受力鋼筋時,上下排鋼筋可與工字形鋼接頭的上下翼緣分別焊接(圖9.3.3),焊接長度應符合本規(guī)程圖9.3.9混合梁雙排縱向受力鋼筋布置1-縱向受力鋼筋9.3.10勁性柱與混合梁的連接構造(圖9.3.10)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59·圖9.3.10混合梁與勁性柱連接構造1-高強度螺栓;2-焊接;3-梁預制與現澆混凝土分界面;4-連接板;5-豎向加勁板;6-勁性柱鋼管;7-勁性柱外包混凝土;8-梁混凝土保護層1勁性柱和混合梁預留的工字形鋼接頭腹板處應通過連接板和高強度螺栓連接,連接板應采用雙板,每個連接板的厚度不宜小于工字形鋼接頭腹板厚度的0.7倍,且不應小于螺栓間距的1/12;翼緣之間應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縫焊接。2勁性柱與混合梁的工字形鋼接頭長度之和L0不應小于EQ\*jc3\*hps20\o\al(\s\up4(16L),的距)EQ\*jc3\*hps20\o\al(\s\up4(及),離)EQ\*jc3\*hps20\o\al(\s\up4(h的較大值),為混合梁的)EQ\*jc3\*hps20\o\al(\s\up4(且應),度)3混合梁與勁性柱連接后,應在工字形鋼接頭處綁扎封閉箍9.3.11支撐形式宜采用中心支撐,中心支撐的形式宜采用交叉支撐單斜桿支撐。支撐截面宜采用雙軸對稱截面,可采用圓形截面··圖9.3.11支撐形式示意圖·61·9.3.12支撐與梁柱采用銷軸連接(圖9.3.12a)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9.3.12支撐與梁柱銷軸連接的構造示意1-銷軸;2-節(jié)點板;3-連接耳板;4-蓋板1銷軸孔徑與銷軸直徑相差不宜大于1mm,銷軸連接耳板(圖9.3.12b)孔中心離兩側邊緣距離be應相等,連接耳板寬厚比e/te宜小于4,且銷軸孔邊距板邊緣距離ae及銷軸連接耳板孔中心離兩側邊緣距離be應符合下列公式:e·62·式中:ae—銷軸孔邊距板邊緣距離(mm);e—連接耳板兩側邊緣與銷軸孔邊緣凈距(mm);e—耳板厚度(mm)2銷軸承壓強度應按下列公式驗算:c臆fEQ\*jc3\*hps11\o\al(\s\up4(b),c)(9.3.12-3)N式中:滓c—銷軸截面壓應力(MPa);Nt—桿件軸向拉力設計值(N);d—銷軸直徑(mm);fEQ\*jc3\*hps11\o\al(\s\up4(b),c)—銷軸連接中耳板的承壓強度設計值(MPa)。3銷軸抗剪強度應按下列公式驗算:b臆fEQ\*jc3\*hps11\o\al(\s\up4(b),v)(9.3.12-5)Nb—銷軸截面剪應力(MPa);v—銷軸受剪面數目;fEQ\*jc3\*hps11\o\al(\s\up4(b),v)—銷軸的抗剪強度設計值(MPa)。9.3.13H型鋼支撐與梁柱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時(圖9.3.13),梁柱節(jié)點處宜焊接斜桿,斜桿半徑不應小于200mm,支撐與斜桿的上下翼緣應采用三塊連接板連接,腹板應采用兩塊連接板連接,翼緣連接板板厚t1不宜小于8mm,翼緣連接板板厚t2不宜小于·63·式中:tf—H型鋼支撐翼緣厚度(mm);1—H型鋼支撐翼緣外側連接板的厚度(mm);2—H型鋼支撐翼緣內側連接板的厚度(mm);b—H型鋼支撐腹板連接板的厚度(mm);h—H型鋼支撐腹板連接板的高度(mm);Bf—H型鋼支撐翼緣的寬度(mm);w—H型鋼支撐腹板的高度(mm);w—H型鋼支撐腹板的厚度(mm)。圖9.3.13支撐與梁柱高強度螺栓連接構造示意1-支撐;2-斜桿;3-高強度螺栓;4-連接板9.3.14H型鋼支撐與梁柱采用焊接連接時(圖9.3.14),支撐與斜桿的上下翼緣及腹板應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縫連接?!?4·圖9.3.14支撐與梁柱焊接連接構造示意1-支撐;2-焊接連接;3-斜桿·65·10.0.1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樓蓋宜采用疊合樓蓋。結構轉換層、平面復雜或開洞較大的樓層、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樓層宜采用現澆樓蓋。10.0.2疊合板應按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進行設計,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疊合板的預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澆混凝土疊合層2當疊合板的預制板采用空心板時,板端空腔應封堵;3跨度大于3m的疊合板,宜采用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4跨度大于6m的疊合板,宜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板;10.0.3環(huán)筋扣合型混凝土疊合樓板預制層四周環(huán)形鋼筋的留置長度和高度宜分別按下式計算:2-as-l1(10.0.3-1)2-as-10(10.0.3-2)式中:l—環(huán)形鋼筋的留置長度;h—環(huán)形鋼筋的留置高度;2—墻體厚度。as—保護層厚度;l1—擱置長度。10.0.4疊合板可根據預制板接縫構造、支座構造、長寬比按單向板或雙向板設計。當預制板之間采用分離式接縫(圖10.0.4a)時,宜按單向板設計。對長寬比不大于3的四邊支撐疊合板,當其預制板之間采用整體式接縫(圖10.0.4b)或無接縫(圖10.0.4c)時,可按雙向板設計。·66·圖10.0.4疊合板的預制板布置形式示意1-預制板;2-梁或墻;3-板側分離式接縫;4-板側整體式接縫10.0.5疊合板支座處的縱向鋼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板端支座處,預制板內的縱向受力鋼筋宜從板端伸出并錨入支撐梁或墻的后澆混凝土中,錨固長度不應小于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圖10.0.5a);圖10.0.5疊合板端及板側支座構造示意1-支撐梁或墻;2-預制板;3-縱向受力鋼筋;4-附加鋼筋;5-支座中心線2單向疊合板的板側支座處,當預制板內的板底分布鋼筋伸入支撐梁或墻的后澆混凝土中時,應符合本條第一款的要求;當板底分布鋼筋不伸入支座時,宜在緊鄰預制板頂面的后澆混凝土疊·67·合層中設置附加鋼筋,附加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預制板內的同向分布鋼筋面積,間距不宜大于600mm,在板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內錨固長度不應小于15d,在支座內錨固長度不應小于15d(d為附加鋼筋直徑)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圖10.0.5b)。10.0.6),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接縫處緊鄰預制板頂面宜設置垂直于板縫的附加鋼筋,附加鋼筋伸入兩側后澆混凝土疊合層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15d(d為附加鋼筋直徑);2附加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預制板中該方向鋼筋面積,鋼圖10.0.6單向疊合板板側分離式拼縫構造示意1-后澆混凝土疊合層;2-預制板;3-后澆層內鋼筋;4-附加鋼筋10.0.7環(huán)筋扣合型混凝土疊合樓板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1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應采用雙向預制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版公司承包合同參考范本
- 2025別墅裝修工程現場清理與勞務分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綜合體承包設計工程合同4篇
- 2025年度書房軟裝承接合同樣本12篇
- 非計劃性拔管相關知識考核試題
- 2024版特許經營協議:快餐連鎖品牌授權
- 2025年農業(yè)大棚租賃與農業(yè)產業(yè)園區(qū)建設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型城鎮(zhèn)化代付工程款三方協議4篇
- 2025年度合同封面定制與知識產權戰(zhàn)略布局合同3篇
- 2025年度水庫魚塘漁業(yè)養(yǎng)殖與市場拓展承包合同3篇
- CT設備維保服務售后服務方案
- 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與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3版)
- 兒科課件:急性細菌性腦膜炎
- 柜類家具結構設計課件
- 陶瓷瓷磚企業(yè)(陶瓷廠)全套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
- 煤炭運輸安全保障措施提升運輸安全保障措施
- JTGT-3833-2018-公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
- 保安巡邏線路圖
- (完整版)聚乙烯課件
- 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實施方案
- 大華基線解碼器解碼上墻的操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