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查字典辭書說課講解_第1頁
一怎樣查字典辭書說課講解_第2頁
一怎樣查字典辭書說課講解_第3頁
一怎樣查字典辭書說課講解_第4頁
一怎樣查字典辭書說課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怎樣查字典辭書一、漢語字辭典的漢字排列法1、音序法按讀音順序排列漢字現(xiàn)代——按漢語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按注音字母的順序排列古代——按平、上、去、入四聲排列按一百零六韻次序排列缺點:不知或讀不準音則不能檢字優(yōu)點:檢字的速度快白普通話bái山東話bèi煙臺話bó鞋普通話xié山東話xài湖北話hái采自《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按部首歸類排列漢字。把同一部首的字歸為一類,部首的次序據(jù)筆畫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筆畫為序。2、部首筆畫法優(yōu)點:不會讀也可以檢字缺點:●檢字速度較慢●有的字部首難確定許慎首創(chuàng)部首檢字法。《說文》540部首?!冬F(xiàn)代漢語詞典》89部首?!稘h語大字典》200部首?!犊滴踝值洹?14部首。東“木”部疑舊《辭海》“疋”部,新“匕”部。凸舊《辭?!贰佰伞辈?,新“│”部。東“一”部電“雨”部電“│”部采自《古漢語常用字字典》3、號碼法按由筆形得來的數(shù)字號碼排列漢字,最常見的是“四角號碼法”。四角號碼筆形換數(shù)法:橫一垂二三點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點下有橫變零頭。四角號碼取角順序: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端02120212截43254325采自《康熙字典》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譬況法通過打比方或簡單描寫發(fā)音部位與發(fā)音方法來為漢字注音。劉熙《釋名》:“天,豫司兗冀以舌腹言之。天,顯也。青徐以舌頭言之。天,坦也?!眲⑽酢夺屆罚骸帮L,豫司兗冀橫口合唇言之……

青徐言風踧口開唇推氣言之……?!焙涡荨洞呵锕蚪庠b》:“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齊人語也;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齊人語也?!?、讀若法東漢時產(chǎn)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給漢字注音。高誘《呂氏春秋注》:“漁,讀如《論語》之語?!痹S慎《說文》:“鋏,讀若夾?!?、直音法不足:沒有同音字的字無法注音。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還難認讀,則無注音的作用。用一個與被注音字音同的字來注音。《漢書·高帝紀》:“沛公起如廁從間道走軍?!狈ⅲ骸白?,音奏?!薄犊滴踝值洹罚骸皷?,并音而。”《康熙字典》:“西,音粞?!庇郑骸笆?,音姼.”m

4、反切法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漢字注音,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與聲調(diào)。毛——莫袍反冬——都宗反áoōngd顧炎武《音學五書》:“魏晉謂反切為‘反’,唐以后諱‘反’而謂‘切’。”5、葉音法為讀詩歌押韻臨時改變一個字的讀音注音。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詩經(jīng)·豳風·東山》第四章縭:來母歌部[lǐa]儀:疑母歌部[?ǐa]何:匣母歌部[γa]朱熹《詩集傳》:“葉奚?!?掩蓋了語音發(fā)展的真相。?造成了漢字讀音的混亂。葉音的錯誤:?沒有看到語音是發(fā)展的。三、幾部常用的工具書1、《康熙字典》古代收錄漢字最多的字典。張玉書、陳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編寫,成書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字47035個,我國歷史上第一步以字典命名的字典。體例:?用214個部首編排漢字,部首以筆畫為序,據(jù)明代梅膺祚的《字匯》合并《說文解字》514個部首。?將部首歸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12集,每集又分上中下3卷。?釋字先注音,后釋義,各義之下引古書為證。不足:錯誤較多。王引之《字典考證》采自《康熙字典》2、《漢語大字典》成書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目前收錄漢字最多的大型字典,收漢字54678個漢字。字形:收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的代表形體。注音:拼音注音外,收反切,注明中古聲、韻、調(diào)和上古的韻部。釋義:分義項收意義,并引用例及文獻釋義材料。3、《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學中文系師生等編,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采自《漢語大字典》4、《辭源》、《辭?!贰掇o源》:中華書局組織編撰出版。始編于1908年,1915年出版,1931年出版續(xù)編,已語詞為主,結合書證,重在溯源?!衽f《辭源》、《辭?!返木帉懗霭骟w例:使用部首排列法,分為214個部首。先解釋單字的含義,再收錄解釋多音的詞等,達到明古義,求本源。《辭?!罚荷虅沼^組織編撰出版。1936年問世,體例與收詞的范圍與《辭源》相似。也是大型綜合性工具書?!瘛掇o源》、《辭?!返男抻?958年開始修訂,使兩部書在性質(zhì)上有所分工?!掇o?!沸抻啚榫C合性辭書?!掇o源》修訂為閱讀、研究古籍用的工具書。5、《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版。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大型歷史性漢語語文辭典,12卷,共收詞目37萬條。5、《助字辨略》清代劉淇著,1711年出版,共收虛字476個。取材從先秦到元代,包括經(jīng)傳、諸子、史書、詩詞、小說等。按四聲分卷,依韻排列。6、《經(jīng)傳釋詞》清代王引之著,1819年出版,收錄虛字160個。專門收錄經(jīng)傳的虛字,東漢以后的一概不錄。按古代的三十六字母的次第排列,影響很大。7、《詞詮》近人楊樹達編著,1928年出版。收錄虛詞500多個。對每個虛詞都先標明詞類,再解釋意義,再列舉大量例句,例句標明出處。按注音字母順序排列。8、《詩詞曲語辭匯釋》近人張相著,1953年出版。全書收單字、詞語共537項。收集解釋唐宋元明時期詩詞曲中習用的特殊詞語。9、《古漢語虛詞通釋》何樂士、王克仲、王海棻等編著,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收詞549個。對每虛詞都釋明詞類、用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