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8 文字材料型非選擇題(原卷版)_第1頁
專題08 文字材料型非選擇題(原卷版)_第2頁
專題08 文字材料型非選擇題(原卷版)_第3頁
專題08 文字材料型非選擇題(原卷版)_第4頁
專題08 文字材料型非選擇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點題型·命題情境類非選擇題攻略熱點題型·命題情境類非選擇題攻略專題01文字材料型非選擇題目錄題型綜述1解題攻略1類別1史料價值類2類別2情景對話類5類別3歷史解釋類10類別4觀點論證類14高考練場19高考新課標下文字材料型非選擇題是運用文字材料,設置問題,考查學生對主題所涉及的歷史主干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和學科理論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1.命題特點:試題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深分析”的特點,其設問都有圍繞一個中心主題,由表及里、由深入淺,層層推進、層層發(fā)問、逐次誘導的特點。2.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學生微觀和宏觀認識問題的能力,包括分析、歸納和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類別01史料價值類1、史料價值,又稱史料的學術價值,即歷史材料對于歷史研究的價值。在新高考新題型中,史料價值是常見的一種題型,體現(xiàn)了歷史的學科素養(yǎng)。2、史料的類型: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按史料價值: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般而言,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1、首先,明確固定的答題格式角度信息提取史料價值材料來源…………材料內容…………2、其次根據(jù)材料進行判斷①材料的出處,再根據(jù)史料的性質(是實物還是文字?是一手還是二手?)判斷表明其史料價值。②材料內容的提取和歸納:直接表明材料中所顯示的事情(多和這件事情的背景相關),根據(jù)材料寫明的事由判斷其史料價值——可以用來研究什么?!镜淅浚?024·遼寧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數(shù)次東巡,“群臣誦功,請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銘。這些銘文敘述了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秦滅六王”“平一宇內”,實行了“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專隆教誨”“憂恤黔首”,官員“各知所行,事無嫌疑”;“六合之內”出現(xiàn)了“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男女禮順”“莫不受德”“承順圣意”的景象?!獡?jù)《史記》等材料二公元14年羅馬帝國首位皇帝奧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銘刻于陵墓入口處,主要內容為:奧古斯都“恢復了為派系勢力主宰的共和國的自由”,平定高盧、西班牙等地戰(zhàn)亂;多次為羅馬平民發(fā)放金錢和糧食,“舉辦角斗表演”;復興羅馬傳統(tǒng),“修復了八十二座諸神之廟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盜威脅”,“將羅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邊界擴大了。銘文強調奧古斯都的最高權力源于元老院和羅馬公民的授予。該銘文后被諸行省傳抄。——摘編自張楠、張強《<奧古斯都功德碑>譯注》(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始皇刻石與奧古斯都功德碑出現(xiàn)的共性原因并說明兩者共同的史料價值?!久}思路】以秦朝和羅馬切入,考查二者的共性?!敬鸢浮浚?)共性原因:為帝王歌功頌德;構建權力的神圣性、合法性、權威性;碑刻易于保存與流傳。史料價值:都是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有助于認識當時的帝王及時代;具有一定局限性?!咀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這兩張貨幣在研究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中的史料價值?!咀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位于新疆民豐縣的尼雅遺址是漢代精絕國遺址,它地處中西文化交流的關鍵區(qū)域。1995年,考古學家在該遺址發(fā)現(xiàn)一塊織錦護膊,上面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八個漢隸文。“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一句具有政治寓意的占辭術語,《史記·天官書》曰:“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以五星所聚方位來判斷行師用兵的利弊關系?!拔逍恰卞\的織造工藝,明顯是出自漢代皇家織造,用最高規(guī)格的華麗織錦為面料,采用漢代蜀錦獨有的經線提花的織造方法。“五星”錦上的動物則多為遠方貢納或神化的珍禽異獸,多了些異國情調的藝術主題?!幾晕呵镦谩丁拔逍浅鰱|方利中國”織錦的價值探析》材料二漢代西南地區(qū)與河西、嶺南交通線的建立,打破了陸海絲綢之路對接的空間阻隔。在這個大交通格局中,氐、羌等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北方草原文化的持續(xù)南傳,為大西南和嶺南地區(qū)的文化多樣性作出特殊貢獻。巴蜀商人行走南北、互通東西,蜀枸醬、蜀布等在域內外的頻繁出現(xiàn),凸顯了西南地區(qū)中轉站的地位,而佛教僧徒千里弘法的足跡是敦煌、西南、嶺南交通的重要見證,他們在這幅畫卷中奔走不倦,為各地區(qū)、各民族、各文化的發(fā)展注入了全新的精神元素?!择T小莉、周永衛(wèi)《漢代陸海絲綢之路對接的西南路徑》(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膊的史料價值。類別02情景對話類情景對話類試題主要考查方式是給學生一段材料,且多是個人敘述,要求學生編寫對話場景并貼合主題。這類試題實際上考查的是學生對于基礎知識和歷史脈絡的把握,能否透過材料中的暗示抓住材料主旨是解題關鍵。1.結合材料定位對話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并回扣教材內容。2.明確對話主題,創(chuàng)建對話主體,對話簡潔,不說廢話、要點明晰(事件的背景、內容、特點、性質、評價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思想、外交、民族、階級、軍事等)3.對話邏輯嚴密,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典例】(2024·山東卷)“鴉片戰(zhàn)爭”的時空之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為1936年《兒童雜志》刊載的《談談鴉片戰(zhàn)爭》的會話摘編。(大聰——哥哥,省立中學學生)(小敏——弟弟,育才小學學生)小敏:哥哥,我要問“鴉片戰(zhàn)爭”是怎樣一回事?大聰:清朝的時候,鴉片運來得越來越多,現(xiàn)銀流出也就跟著多了,好幾個皇帝都下過禁煙的命令。小敏:那么,怎么會同英國人打起來的呢?大聰:皇帝叫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但英國商人不服從禁煙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總督來救援。小敏:林則徐就吃了敗仗?大聰:不!打了勝仗,可后來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鎮(zhèn)寧波,進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則徐鬧出亂子來,把他革職,叫琦善去和英人議和。琦善這個人不會辦事,英兵就再打進吳淞,進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們訂立了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小敏:……材料二研究中國近代史有兩個基本點:一是以“近代性”(科學與民主)區(qū)分近代史與晚清史;二是把中國近代史當作世界史,這兩個點是我們看歷史的“眼睛”,它是立體的、全方位的“眼睛”?!幾詣扇A主編《中國政治思想通史》(1)大聰?shù)闹v述,會讓小敏對“鴉片戰(zhàn)爭”形成怎樣的認識?(2)你認為應如何書寫“鴉片戰(zhàn)爭”?說明理由。【命題思路】以《兒童雜志》鴉片戰(zhàn)爭切入,考查鴉片戰(zhàn)爭背景、影響等內容。【答案】(1)①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是英國商人向中國走私鴉片導致白銀大量外流,清政府決心禁煙遭到英國商人拒絕而引發(fā)英軍侵略;②侵略者是來自印度殖民地的軍隊,印度總督支援英商而發(fā)動的戰(zhàn)爭。③這場戰(zhàn)爭中只有林則徐抵抗獲勝,其余地方清軍反擊都失敗。琦善是英軍再次進攻的罪魁禍首。(2)作答應主要包括三個角度:①從在鴉片戰(zhàn)爭的刺激下,國人開眼看世界,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向近代轉向的起點角度作答;②從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斷加深角度作答;③從時人記載、歷史著述等是全面客觀書寫鴉片戰(zhàn)爭史的重要參考角度作答。(若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變式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部法國共和革命辭典記述了發(fā)生在大革命時期的一場對話。有一天,一位無套褲漢(城市平民),決定用“你”稱呼一位大貴族,爭論由此展開大貴族:你膽敢如此和我說話?無套褲漢:平等允許我這么做。大貴族:什么平等?你應該始終尊重你所沒有的,我的出身。無套褲漢:什么!如果我沒出生,我就不會存在,也就不會和你交談了。大貴族:你膽敢將你的出生同我的出身相比較?無套褲漢:它賦予你什么權利,讓你認為你的出生比我的優(yōu)越?大貴族;我的家族有著高貴的出身,而你的沒有。無套褲漢:你已經錯到極點了。我知道你降生在平原上,而我卻出生在一座高山上。大貴族:相信我,如果你不改變你的思考方式,你將走向一條死胡同。無套褲漢;我無法對你的預言不表示關心。我的母親經常和我說,一位占星家看我的生辰時,說過我會有好運。但是,當我看著你,我能從你的臉上看出你將以上斷頭臺結束你的生命。——張鳳陽《科塞勒克概念史方法論旨趣的政治哲學釋讀》提取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上述對話進行評析?!咀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個做法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逼遷沿海居民,盡毀沿海民房物資和船只,在沿海地區(qū)挖界溝、筑界墻、設警戍,其目的是制造出一個無人區(qū)以作為隔離地帶,即所謂“立界移民”,又稱遷界。一次對話(《康熙起居注》記錄了1684年康熙與大臣席柱的一次對話。)康熙曰:“先因???,故海禁未開為是。今??芗纫淹墩\,更何所待?”席柱曰:“據(jù)彼處總督、巡撫云,臺灣、金門等處系新得之地,應相其機宜,然后再開?!笨滴踉唬骸斑吔蟪籍斠試嬅裆鸀槟睿褡h海上貿易不行者,皆由總督、巡撫自圖射利故也。”一些規(guī)定1683年“(遷民復歸故土)甚為緊要,應察明原業(yè),各還其主?!?686年“外國船只在四海關中之一交了進口稅,其他三關不得再重復征稅?!?689年“采捕魚蝦船只及民間日用之物并糊口貿易,俱免其收稅?!?715年禁止將船只賣給外國,禁止水手超額,禁止海員出海多帶米糧等。1717年“凡商船照舊東洋貿易外,其南洋、呂宋、噶羅吧等處不許商船前往。”——據(jù)韋慶遠《明清史新析》對康熙時期(1622-1722年)的海疆治理進行評析。類別03歷史解釋類1、歷史解釋類是指對歷史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理性分析就是應用歷史史實進行論證,所謂客觀評判就是在史料論證基礎上分析其影響、意義或作用。在高考歷史新題型中,歷史解釋、解讀,是一種新的命題方式,主要的設問類型有:(1)談談對……的理解。(2)對材料……進行解讀。(3)對……進行合理的解釋,等等。1.首先,材料中有“人物認識”,那就要概括人物觀點,并闡述其觀點。概括觀點就是抓主干,闡述觀點要由表及里,從現(xiàn)象到本質。2.其次,進行史料論證。史料論證要注意從舉措和影響(評價、作用、影響、意義)進行闡述,注意使用歷史性的專業(yè)術語,進行客觀、深入地評價。3.答題模板是什么(內容/特點)+為什么+影響/怎么做(怎么做一般較少,多考慮影響),此步驟缺一不可。。【典例】(2024·河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下材料摘自1933年3月8日《紅旗周報》刊登的中國共產黨紀念巴黎公社的相關文章。材料一今年國際無產階級紀念巴黎公社,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機中舉行的……因此今年巴黎公社紀念的意義,是更加重大,而學習巴黎公社的革命經驗以及蘇聯(lián)無產階級的偉大的歷史創(chuàng)造是更加迫切了。材料二動員黨、團、工會及一切群眾組織到廣大的群眾中,經過各種集會、演講和刊物宣傳巴黎公社的意義與教訓,并使這一宣傳與擁護中國蘇維埃,揭穿國民黨投降帝國主義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當時的國際背景,談談對“特殊的歷史時機”的認識。【命題思路】以《紅旗周報》文章切入,考查經濟大危機影響?!敬鸢浮浚?)認識:“特殊的歷史時機”主要指20世紀30年代初全球經濟大危機爆發(fā)、各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形勢嚴峻,以及中國國內國民黨政府對革命勢力的鎮(zhèn)壓加劇?!咀兪?】鴉片戰(zhàn)爭后,近代中國人開始認識西方、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并尋求救國救民真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晚清走向世界的歷程人物簡介徐繼畬—開眼看世界(1795-1873)徐繼畬1845年任福建巡撫,1848年出版《瀛環(huán)志略》,全書按全球、各洲、各國的順序,分別詳細介紹了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及其域內近80個國家的疆域、地理、風俗人情、經濟狀況和政治制度等,亦介紹了英國的議會制度,總統(tǒng)華盛頓。出版后徐繼畬即遭誹謗、彈劾,遭降職、撤職,書被銷毀,遭禁十三年;此期間《瀛環(huán)志略》和《海國圖志》卻在東鄰日本受到重視,藉之以認識世界,成為推動明治維新的助力和推力。郭嵩燾—獨醒之累(1818-1891)郭嵩燾1877年出任中國第一任駐英公使,1878年兼任駐法使臣。郭嵩燾將沿途見聞記入日記《使西紀程》,介紹英國的教育和科學狀況和政治體制等,主張“中國要務在生財,宜以開采制造等事委之于民,而官征其稅?!薄拔餮笏韵韲L久”,就是因為“君民兼主國政”。日記傳回國內出版后,激起“滿朝士大夫的公憤”“鬧到奉旨毀板才算完事”。1879年黯然回國。嚴復—啟蒙第一人(1854-1921)嚴復在1877年,以福建船廠派遣的留學生身份,到英國學習軍事。郭嵩燾欣賞嚴復才華以致成為忘年之交。1879年畢業(yè)回國,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1897年翻譯《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等,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濟學、政治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較為系統(tǒng)地引入中國。譯著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號召救亡圖存。梁啟超說:“嚴氏于中學西學皆為我國第一流人物?!备鶕?jù)材料,談談你對晚清中國認識西方、走向世界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論有據(jù),論述充分,邏輯清晰。)【變式2】圍繞小小胡椒,一部紛繁的貿易史就此展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凡進蘇木、胡椒、香蠟、藥材等物數(shù)萬以上者,船至福建、廣東等處,所在布政司隨即會同都司按察司官檢視物貨,封睹完密聽候,先將番使起送,赴京呈報數(shù)目……——《明會典》材料二迪奧戈·里貝羅1529年完成的大幅世界地圖,屬于西班牙官方世界地圖,是當時對已知世界的地理描述最為精確的地圖。地圖在兩個位置上畫上了具有爭議的香料群島,也被稱摩鹿加群島——位于右側(東方)和左側(西方)邊緣,但我們只能在西邊的那個島上看到西班牙國王的旗幟。這幅地圖原本是要強調科學的精準,但也要包含政治信息:根據(jù)地圖的描繪,摩鹿加群島屬于世界的西半部分,也就是西班牙所統(tǒng)治的那一邊。迪奧戈·里貝羅世界地圖(局部),繪制于1529年,現(xiàn)藏于梵蒂岡教廷圖書館材料三葡萄牙人在15世紀末成為最早航至印度的歐洲人,在其后的一百年間,葡萄牙人一直企圖控制印度和亞洲的胡椒貿易,但是未能如愿。17、18世紀,荷蘭人和英國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權。黑胡椒的歷史和兩家與罪惡的殖民主義有如同義詞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國東印度公司及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而荷蘭人將鴉片當作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生產胡椒的貨款,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所以伏爾泰說,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沒有“未被血染紅的”。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的對立長達兩百年,要無止境地開發(fā)國外的資源以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形塑了現(xiàn)代全球貿易的推力?!幾浴久馈楷攩帖悺ぶx弗《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1)從“史料實證”的角度談談上述史料對研究“胡椒貿易發(fā)展史”的重要意義?(2)運用材料三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經濟史又是一部血淚史”的理解?類別04觀點論證類觀點評析(論)類大題的特點在于評價的對象不是具體的歷史事物或歷史現(xiàn)象,而是歷史觀點。歷史觀點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評價,由于歷史觀點是人們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必然會受到階級、時代、環(huán)境和個人素質等方面的限制,從而導致與客觀事實有所偏差。因此還需對歷史觀點進行再“評論、評析”這種題型非常富于“歷史味”,具有“借古鑒今”的功能。題型特點:(1)提供一段或一組材料,要求學生從中提煉觀點并加以評論(析、述)。(2)問題中列出觀點,要求學生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評論(析、述)。(3)將史學界對某--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的觀點羅列出來,要求學生從中選擇一種,運用所學知識和理論加以評論(析、述)。1.提煉的觀點要簡明精煉,不可摘抄原文,可引用個別關鍵詞。。2.選定觀點。明確答題要求。如果是材料中蘊含多個觀點,根據(jù)設問要求選擇需論證的觀點數(shù)量。如果僅有一個觀點,就以此觀點展開論述;要明確寫出所選定的觀點。3.判斷正誤。用詞一定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正確、我認為……錯誤等。正確、錯誤之后一定要用明確的語句把你的觀點表述清楚。要對材料進行提煉概括,盡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關鍵詞可以引用)4、用史實來論證這個觀點。史實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生活;內因、外因;國際因素、國內因素;主觀、客觀;等等。5、答題時,一定要先理清思路再寫出答案,千萬不能想一句寫一句。史實與觀點要緊密結合,要準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表述要準確,層次要清晰。6、總結提升,得出結論。一定要有這一步,注意呼應觀點,但不要簡單重復觀點,要上升到一定的認識高度,可以適當寫一寫實質、影響等,不必展開論述?!镜淅浚?024·重慶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關于中英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有學者這樣認為:一是英國政府要求清政府忠實履行《江寧條約》的規(guī)定,其中重要一點是讓英國官員和商人可以自由進入廣州城。讓洋人進城,現(xiàn)在看來,完全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當時在五口通商的其他四口盡管也有過大小不一的糾紛,但都一一化解,沒有釀成巨禍。唯獨在廣州,卻驚動朝野上下,鬧得天翻地覆,開各地反入城斗爭的先河,歷時十多年無法解決,直至兵戎相見。二是《望廈條約》規(guī)定:“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后,兩國派員公平酌辦?!薄饵S埔條約》亦規(guī)定:“若有應行更易章程條款之處……核計滿十二年之數(shù),方可與中國再行籌議。”修改有關通商條款,本屬平常外交事務,清政府也一再拖延,加深了雙方的矛盾?!幾浴稄埡yi集》根據(jù)材料歸納學者觀點,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評述。(觀點正確,史實準確,論證充分,表達清晰)【命題思路】以鴉片戰(zhàn)爭切入,考查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原因?!敬鸢浮坑^點歸納:學者認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不能忠實履行不平等條約。評:此觀點是錯誤的(片面的),這兩個原因都是表面的,如認為是根本原因,則有違歷史事實。析:廣州民眾反入城斗爭是有其發(fā)生條件的。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國的暴行和戰(zhàn)后多起英國人恃強作惡的中外糾紛,是造成廣州民眾仇外情緒的一個基本原因。要求修約,則是西方列強企圖從中國攫取更多權益的策略和手段?!赌暇l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雖從中國取得了許多特權。他們還要求獲得在中國實現(xiàn)鴉片貿易合法化、全境通商、北京設立使館等特權。謀求在華全面經濟與政治利益,這是西方列強的根本目標,這個目標達不到,新的一場侵略戰(zhàn)爭遲早爆發(fā),問題在于發(fā)動戰(zhàn)爭的時機和借口而已??偨Y:事實證明,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列強要求越過條約特權在中國謀求更大利益。然而,這位學者卻拋開這一點,孤立片面強調清應嚴格執(zhí)行現(xiàn)有條約,避免與列強正面沖突,似乎只要清遵守條約,就能避免戰(zhàn)爭。【變式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紀30年代,有學者提出,“大家應該用全副心思才力來想想我們當前的根本問題,就是怎樣建立起一個可以生存于世間的國家的問題。這問題不完全是“師法外國”的問題,因為我們一面參考外國的制度方法,一面也許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幾千年歷史里得著一點有用的教訓。這種文化觀,我個人是很贊同的。然而,對于東西方文化,并不是表示一個態(tài)度便夠的,也不是說幾句取人之長、舍己之短等老生常談便算完事。我希望國內有志之士,對于以下三點能有不斷的貢獻:第一、我們應該繼續(xù)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重新估定舊文化各部分的價值,要具體的研究與討論,不要抽象的空談。第二、我們要做的,便是指出在西洋文化中,哪部分應當采納,能夠采納。所謂“應當”,是指價值而言;所謂“能夠”,是指我們的能力而言。第三、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不但要保存中國的優(yōu)美文化,及采納西洋的優(yōu)美文化,有時還要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文化,來適應新的環(huán)境,或滿足新的要求?!幾詤蔷俺督ㄔO問題與東西文化》(1935年2月)結合時代背景,指出材料作者發(fā)文的主要意圖,并評析其文化觀。【變式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上海開埠后,租界被叫做“北市”,而濱臨黃浦江的市場則被叫做“南市”。1895年,上海道黃祖絡提議在南市修筑十六鋪至南碼頭道路,他指出了修建道路的“二不可緩”和“四利”。此地筑路不可緩者有二:一、法租界與該路毗連,無可擴充,垂涎已久。日本通商,欲辟租界,亦恐注意于此。若不事先舉辦,將恐多棘手;二、《馬關條約》已經簽訂,日本可在上?!霸O機制造。今欲籌護華工,斷以廣添機器局廠為目前要務。該廠既臨浦江,又通馬路,土貨出水,事事皆便。于此擇地造廠,所省經費甚巨”。修筑馬路有四利:一、在此華商精華薈萃之區(qū)修筑馬路“接連租界,使馬車、手車均可通行。自來水火逐漸興設,參以租界章程,從寬酌定。商民稱便,生意招徠,華界市面為之一興,挽回利權不少”;二、“該處為江浙嘈艘停泊之所,兩省潛務攸關。而江面窄狹,江岸愈漲愈廣,若任其侵占,必致停船擁擠,窒礙多端。既建馬路,路外固筑壩岸,排釘壩樁,使其無從再占,保全水利甚大”;三、“南洋防務自創(chuàng)辦以來,迄今滬上并無兵輪官輪碼頭。向來借泊法租界招商局碼頭。每次給銀五十兩。非特多費,且與體統(tǒng)攸關。若于此地建立兵輪官輪碼頭,便益甚多”;四、“該地內達制造局及龍華、閔行等處,迤至松江一帶。馬路告成,小車既可往來,土貨出入尤便”。清政府批準設立了南市馬路工程局這一近代市政管理機構,1897年,南市馬路工程局修成了一條504丈(2436米)的馬路——外馬路(今中山南路)?!幾苑墩\《近代中國城市建筑管理機制的轉型變遷》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近代上海外馬路建設。(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正確,邏輯清晰,敘述完整)1.(2024·海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漢時期,文書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從出土文書看,秦漢諸多有關基層民眾管理的薄籍,其正本都是藏在鄉(xiāng)一級,副本在縣。東漢繼承了文書藏鄉(xiāng)的制度?!幾圆窇椚骸肚貪h鄉(xiāng)里社會演變與國家治理的歷史考察》材料二唐宋時期的敦煌文書中有部分契約格式:如《十世紀敦煌遺囑格式(乙)》其內容提到“吾若死后,不許相諍。……他生莫見佛面,長在地獄,兼受畜生。若不聽知,于此為報”;《十世紀敦煌分家文書格式(甲)》其內容提到“骨肉之原,不可有分飛之愿。……長守尊卑之禮”?!幾詮垈鞯啊吨袊鴼v代契約會編考釋》材料三明清徽州文書包括商編路程、民間日用類書等。如《江湖繪圖路程》內容包括“士商略”“鎮(zhèn)江鹽船上楚水路歌”以及渠口村至九江、漢口等地的水陸路程;《廣東路程》記錄了由江西進廣東的水陸路程、廣州八景名錄等;《路程編歌》具體描述了自錢塘江-斷安江溯流而上的沿途所見;《應酬文約有備》內容包括“合同大意式”“抵押借券式”等?!幾酝跽裰摇痘罩菸臅c明清以來的中國史研究》(1)分別概括材料一、二、三體現(xiàn)的文書功能。(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二文書中所載內容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文書內容對研究明清社會的價值。2.(2024·浙江卷1月)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最有名之陸地工程者,萬里長城也。秦始皇令蒙恬北筑長城,以御匈奴。東起遼沈,西迄臨洮,陵山越谷五千余里,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詫O中山《建國方略》材料二《我們的長城—四萬萬七千萬》(《中蘇文化雜志》“抗戰(zhàn)特刊”創(chuàng)刊號封面漫畫,1937年11月)根據(jù)材料,結合相關史實,圍繞長城的價值,自擬題目,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立論正確,史論結合,史實充分,邏輯清晰,表述成文)3.(2024·浙江卷1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珖F路,起海陸軍而強中國……今何時乎?列國交通競爭、互校優(yōu)勝劣敗之時也?!虮俚乩_明智、通商業(yè)、廣郵政,起農工林礦之業(yè),達遼、蒙、準、藏、滇、桂之防,皆非鐵路不為功矣。凡鐵路所到之處,即為文明繁盛,鐵路未開之所,即為閉塞榛荒,此萬國已然之跡也。而達國廣土,需之尤迫?!涤袨椤肚逵嬋只I巨款以行新政筑鐵路起海陸軍折》(1898.9)請簡要評析康有為“筑全國鐵路”之建議。4.(2024·湖北卷)[大國對外政策的轉變]材料一19世紀末,法國共和黨領袖茹爾·費里曾直言不諱地宣稱:“對于富強的國家來說,殖民地是最有利可圖的投資對象之一?!贝鞲邩吠瑯邮且晃唤吡S護法蘭西殖民利益的帝國派軍人,一向視遍及全球的殖民地為法蘭西輝煌業(yè)績的一部分。他在首次執(zhí)政期間(1944年9月至1946年1月),奉行老殖民主義政策。1946年8月17日,戴高樂在向報界講話時強調:“同海外領地聯(lián)結在一起,法國是一個大國;失去這些領地,法國將不再成為大國?!薄幾躁愑老椤洞鞲邩穼Φ谌澜鐕彝饨徽叩恼{整》材料二1958年,戴高樂重新上臺后,著手調整對外政策。政策之一是建立一個新的法蘭西共同體,以代替之前的法蘭西聯(lián)邦,給各成員國以內政方面的自治權,允許它們隨時退出共同體。1964年9月至10月,戴高樂出訪拉美十國。此次行程二萬多公里,發(fā)表演說五十多篇,主旨是抨擊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強調維護民族獨立,并號召拉美國家“向法國看,向歐洲看”。他還呼吁美國“在適當?shù)暮痛_定的限期內從印度支那撤走,讓其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決定自己的命運”?!幾粤_會鈞《戴高樂與法國殖民主義的終結》(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二戰(zhàn)結束后法國政府堅持殖民主義政策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戴高樂1958年重新執(zhí)政后法國政府對外政策的轉變,并予以評述。5.(2024·甘肅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的發(fā)展變化由多種因素共同促成。因此,對于歷史的理解,不僅要考慮政治、經濟、文化,還要關注個人和群體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因素。如:絲綢之路的開辟,既有西漢中期漢匈關系變化、經濟發(fā)展及各民族交往的影響,又有漢武帝雄才大略、張騫個人抱負的推動。又如:20世紀初,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巴爾干半島各民族的獨立意識,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等,共同引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請根據(jù)上述視角,運用所學知識,選取某一歷史事件或現(xiàn)象,展開評述(要求:自擬題目,史論結合,觀點正確,結構完整,邏輯嚴謹,表述清晰,不得抄襲示例)。6.(2024·福建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都城東京通過汴河與江淮相連,水運優(yōu)勢明顯,但東京地勢平坦,不易防守,且時刻面臨著黃河決溢的威脅。為此,北宋政府一方面采取各種措施維持汴河等河道暢通,確保漕運順利至京,并將東京城內的諸運河與護城河連接起來,形成水道縱橫的交通網(wǎng);另一方面,運用引黃淤灌、修造遙堤、束埽護岸等技術治理河患,并按照邊城戰(zhàn)斗式樣修筑外城,同時深挖外城濠河,達到“高城深池”的效果,確保都城安全。——據(jù)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等材料二抗戰(zhàn)時期,中共將便于開展游擊戰(zhàn)的山地作為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根據(jù)地的首選,但也不放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更為豐富的平原地區(qū)。在山地根據(jù)地政權利用地形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靈活性,降低敵軍武器效力;在平原,則以挖道溝、平毀敵方封鎖溝和開展地道戰(zhàn)等方式,限制敵人的大規(guī)模進攻。根據(jù)地政權一方面通過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植樹造林等措施,改善自然條件,提高農業(yè)產量;另一方面,挖掘和利用土產原料,創(chuàng)辦日用品替代工業(yè),開發(fā)礦藏和發(fā)展重工業(yè),并自制彈藥等,保證軍需民用?!幾岳罱疱P:《中共抗戰(zhàn)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解釋》(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為保障都城安全所采取的措施。(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北宋都城營建與中共抗日根據(jù)地建設在利用改造生態(tài)環(huán)境上的共通之處,并分析利用改造生態(tài)環(huán)境對抗日根據(jù)地政權的作用。(3)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談談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應有的態(tài)度。7.(2024·海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學者認為:“五四運動是傳媒技術、新式教育、工商業(yè)和政治紛爭等因素的復合體。”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之所以能刺激全國并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和群體性抗議活動,關鍵在于當時中國社會處于一個基于外貿拉動的對外開放、新式傳媒與交通技術改變信息傳播方式、西學漸興、倡導政治共和但新舊紛爭深刻激烈的復雜社會形態(tài)中。該說法的理由如下:一是自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起展開的技術與經濟變革,推動了“千古未有之變局”;二是西方近代印刷術傳入中國,印刷機可以快速印制小冊子、傳單等宣傳品,這種宣傳效應形成維護主權的滔滔民意;三是步入近代以來,多數(shù)國家都設立大學以培養(yǎng)人才,大學因知識密集、思想多元而成為信息交流的區(qū)域中心。近代信息與交通技術的逐漸普及,造就了五四運動在歐亞大陸、從北京到上海、從城市到鄉(xiāng)鎮(zhèn)的空間轉換,形成了參與規(guī)模、話語策略、影響力等方面的近代特征。但如果相信只要有信息技術的推動,即可實現(xiàn)新知識的傳遞進而引發(fā)思潮紛涌和社會運動的話,那就未免過于天真了?!幾越妗秱髅健⒄?、工商業(yè)與五四運動的形成》(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基本條件。(2)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五四運動在近代社會“參與規(guī)模、話語策略、影響力”的表現(xiàn)。(3)辨證分析“只要有信息技術的推動,即可實現(xiàn)新知識的傳遞進而引發(fā)思潮紛涌和社會運動”這一觀點。8.(2024·湖北卷)[物質與文明]文明通過不斷吸收、創(chuàng)造新物品而獲得成長,即使最普通的一件物品,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也可能成為改變世界的關鍵。有學者指出,物品與文明的關系有以下幾種類型:類型含義事例一一件物品的普遍傳播,影響眾多人的生活美洲大陸的土豆、辣椒等作物傳入歐亞大陸,引發(fā)生活方式改變二一批新物品應社會變革而生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適應了工業(yè)化時代城市擴張的需要三關鍵物品的出現(xiàn)催生出全新的物品體系內燃機、電子計算機等關鍵物品誕生,輻射出以其為中心的一個個新物品體系在上述三種類型中任選其一,結合所學知識,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9.(2023·湖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一《吉爾伽美什》記載:“啤酒,麥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給我的工人們喝的酒,如一條流淌的河!”史料二《漢謨拉比法典》規(guī)定:“那些為凡人打開寺廟酒窖的女祭司,要被處以火刑。”史料三科學家對高加索地區(qū)出土的一個約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進行了化學分析,發(fā)現(xiàn)其吸收的有機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機酸組成驚人的一致。材料二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現(xiàn)在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和埃及。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傳入希臘、意大利半島。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傳播到地中海西岸。公元前2世紀,葡萄酒傳入中國。中世紀的歐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費者是高級教士、貴族及城市富裕階層。近代以后,消費群體逐步擴大到社會各階層。15~16世紀,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帶到拉丁美洲。18~19世紀,英國人將葡萄酒帶入澳大利亞、新西蘭。19世紀中期,美國葡葡種植業(yè)和釀造業(yè)快速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由法國制定的原產地命名葡萄酒法規(guī)在歐盟廣泛推行。21世紀以來,中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成為世界上生產和消費葡萄酒的主要國家。——以上材料改編自[法]迪迪?!づ锼伞侗迫松浩咸丫频臍v史》等(1)根據(jù)材料一的三則史料探究葡萄酒的歷史,指出其史料價值,并做出合理推斷。(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葡萄酒的歷史提煉一個論題,加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0.(2023·湖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12月,實業(yè)家穆藕初創(chuàng)辦的上海厚生紗廠準備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名女工計劃在湖南招募。1920年1月,紗廠在湖南《大公報》等處刊登招工簡章。與長沙同工種工人相比,該廠提供的待遇更為優(yōu)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報名,最后64人成行。招工簡章引起湖南知識分子高度關注。他們在報上質問,為什么從上海跑到長沙來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須工作12小時,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時間?日夜輪班怎么可能不損害身體健康?以上海的物價,每月8元工資怎么夠用?他們還認為,女工入廠要家長署名加鋪保,三年契約,統(tǒng)統(tǒng)等于漠視自由人權。對上述質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紗廠給湖南女工的工資中規(guī)中矩,對其工作環(huán)境已盡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評湖南知識分子不知道中西發(fā)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當下中國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職業(yè)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國大多數(shù)社會階層的生活水平還不及工人等。他譏諷這些知識分子以“泰西之糟粕”來拯救中國等于“自殺主義”。穆藕初的回應引發(fā)了滬湘知識分子新一輪批評。他們借助“勞動主義”“勞工神圣”與社會主義學說,批評資本家群體是“掠奪者”“剝削者”,并警告他們,如果固守“資本掠奪”,“那小的就是同盟罷工和息業(yè),厲害一點就是俄國的榜樣來了”。在這場激烈的論爭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婦女界代表張默君參觀厚生紗廠后,稱女工們“起居飲食,雖不如居家之適然,視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風雨、薄粥不充饑腸者,固勝一籌矣”?!木幾岳顕肌兑痪哦鹉瓿跎虾:裆啅S招募湖南女工爭議》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對上海厚生紗廠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發(fā)的爭議進行評析。(要求:史實準確,符合邏輯,表述清晰。)11.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所周知,中國“近代化”通常指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在西方影響下所發(fā)生的一系列經濟、政治、社會和思想的變遷過程,這是一種“數(shù)千年未有之變局”。但是,人們通常忽略了在此“變局”發(fā)生之前兩三百年間(大約從明代晚期開始),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中已經醞釀著重大的社會變動,這些社會變動可名之為“近世化”趨勢。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應是近代突變與近世漸變雙重因素作用的結果。——摘編自馬敏《中國近代史學術話語體系建設的若干思考——以“近代”“近世”等概念為論述中心》結合史實,評析材料中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化不是完全存在于人的頭腦之中的,它有物質載體。這種載體不僅是語言、文字符號系統(tǒng),而且表現(xiàn)為實物。但實物之所以表現(xiàn)文化并不在于實物自身,而在于它所表現(xiàn)的文化觀念。建筑的文化價值不在于磚頭瓦塊、鋼材木料,而在于它的風格;書法的文化價值不在于文房四寶,而在于透過文字所表現(xiàn)的風骨和神韻。離開了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化,所有的實物無非是僵死的材料,并不具有文化價值。——摘自陳先達《文化自信中的傳統(tǒng)與當代》根據(jù)材料并結合中國史相關知識,圍繞“文化傳承”這一主題,任選一個載體,自擬題目,進行論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論述充分,邏輯清晰)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同時也認可杰出人物的歷史作用,這充分體現(xiàn)了唯物史觀的根本精神。杰出人物以過人的智慧和優(yōu)秀的品質等因素,可能在具體歷史事件或特定歷史階段中發(fā)揮巨大作用,對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幾岳钴姇r《馬克思主義如何理解“英雄”》根據(jù)材料,結合世界史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就某位推動政治文明發(fā)展的杰出人物,談談你的認識。(要求:選取中國以外的人物,明確寫出貢獻,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14.秦朝統(tǒng)一嶺南后,在嶺南設三郡,置“五嶺之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拔鍘X之戍”材料一甲(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fā)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鏜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jiān)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zhàn)?!ㄎ鳚h)劉安《淮南子·人間訓》乙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jiān)祿鑿渠運糧,深入越,越人遁逃。曠日持久,糧食絕乏,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丙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歲。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南越列傳》丁自秦世有五嶺之說,皆指山名??贾巳霂X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之汀入廣東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瑜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連,三也;自道入廣西之賀,四也;自全入靜江,五也。乃若漳潮一路非古入嶺之驛,不當備五嶺之數(shù)。——(南宋地理學家)周去非《嶺外代答·地理門》材料二兵有利鈍,戰(zhàn)無百勝,當時用兵南越,天時地利,皆非所宜,偏師喪敗,事所可有,然以大體言之,則三郡之開,辟地萬里,越人固未嘗敢以一矢相加遺,安用局促守五嶺乎?——《呂思勉讀史札記》(中冊)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二觀點的理解。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供銷合作事業(yè)的發(fā)展。1950年11月,中共南陽地委、南陽專員公署決定建立行政區(qū)合作總社。到1951年底,初步形成了上下相連、縱橫交錯的供銷合作商業(yè)網(wǎng)絡。1951—1954年南陽商品流轉額比重變化情況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商業(yè)和整個國民經濟愈益繁榮,但是供銷合作社卻越來越衰敗,在國家的指導下供銷合作社的改革不斷進行,專業(yè)合作社不斷建立,為農服務功能不斷增強。1994—1998年南陽供銷社系統(tǒng)支農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表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綜合服務站(個)62110150193193莊稼醫(yī)院(個)1313214444機防隊(個)77131414專業(yè)合作社(個)1251439科技示范田(畝)13961281692500025000——摘編自李建中《南陽縣供銷合作社研究(1949—2010)》(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新中國成立初期南陽供銷社興起的時代背景及其作用談談你的理解。(2)材料對我們了解改革開放歷程有什么幫助?談談你的看法。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1年熱播的電視劇《覺醒年代》,回溯中國共產黨從起源、孕育到誕生的整個過程,生動再現(xiàn)20世紀初期的歷史大變局,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主旋律史詩大劇。材料一《覺醒年代》第一集,開篇即以旁白的形式交待該劇的歷史背景,“那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第二年,國際國內形勢非常緊張”,并通過以下幾個精心設計的視覺式的隱喻鏡頭來表現(xiàn)。鏡頭一一個大仰角拍攝的駱駝腳掌幾乎覆蓋了整個畫面,只用這一個鏡頭就表現(xiàn)出當時中國正處于重重壓迫之下,且觀眾的代入感很強,會產生一種被踩踏的感覺。鏡頭二:駱駝進入北京城,用了大量的特寫和慢鏡頭來表現(xiàn)車轍?!败囖H”在劇中是一個帶有高度隱喻和象征性的細節(jié)邏輯:自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用“車同軌”框定中國的車轍以來,直到劇中故事發(fā)生的時代,中國還在沿用古老的車轍。鏡頭三:駱駝商隊、老百姓的車、北洋士兵的馬隊,都要從“車轍”上踩踏過去,隱喻中國還在固守原來的老路?!幾孕炷菽取稖\析革命歷史題材劇〈覺醒年代〉中的隱喻鏡頭》材料二《覺醒年代》在創(chuàng)作上更加貼近受眾,以書寫青春破題主旋律。該劇以“南陳北李”為主人公,跟隨其人生軌跡,以《新青年》雜志為主線,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聯(lián)起來,將故事主體聚焦于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身上:不僅有和常人一樣喜怒哀樂的陳獨秀,還有與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釗、以筆桿為利劍的魯迅以及緊跟先輩腳步、積極尋找救國之路的毛澤東和周恩來等。年輕受眾對這樣一群有夢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棄的年輕人更能有共情體驗?!幾酝鯋偂丁从X醒年代〉給主旋律影視劇的成功啟示》作為歷史的觀察者,談談你對該電視劇以《覺醒年代》命名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正確,條理清晰。)17.海南“老爸茶”店的歷史既是一部經濟史,也是一部社會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老爸茶”是西風東漸的舶來品,這種飲茶方式是瓊籍華僑從東南亞帶回海南的。19世紀末至新中國成立前,老爸茶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