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教案-10-精神的三間小屋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教案-10-精神的三間小屋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教案-10-精神的三間小屋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教案-10-精神的三間小屋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教案-10-精神的三間小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精神的三間小屋【教學目標】1.理解“精神的三間小屋”的深刻內(nèi)涵及其給予我們的生活啟示。2.把握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體會其作用。3.引導學生關(guān)注自我內(nèi)心世界,積極構(gòu)建個體的精神空間?!窘虒W重難點】1.重點:理解“精神的三間小屋”的精神內(nèi)涵。2.難點:學習本文多方設喻的寫作方法,把握每一間小屋的特點?!菊n前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菊n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引導,讀:(出示課件1、2)情感、事業(yè)、自身是密不可分的。愛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動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飛;“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以及“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不都是在愛國情感的驅(qū)使下完成宏圖偉業(y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嗎?“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李白,為了真理而獻出生命的布魯諾,不都開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讓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閃閃而彪炳千古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畢淑敏一起走進精神的三間小屋,看一看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打造自己的精神世界。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學習《精神的三間小屋》,教師引出新課,順勢寫出課題:10*精神的三間小屋(出示課件3)二、自主學習,成果展示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guān)資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要求:布置預習了解這課的作者的情況,在課上交流。教師指正:(出示課件5)畢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地區(qū)部隊任衛(wèi)生員、軍醫(yī)。從醫(yī)20多年后,開始專業(yè)寫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女人之約》《昆侖殤》《預約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驚奇》,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本課背景的課件,講解本課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課內(nèi)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6)本文選自《畢淑敏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有改動。我們常把人的心靈比喻為天空、大海,以形容它的廣闊。這篇文章選擇的比喻則更貼近日常生活經(jīng)驗: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就算小康了,這里指的是身體運動的空間。那我們心靈活動的空間,是否也有個基本達標的數(shù)值?在精神上,我們是否也需要有三間小屋,可以盛得下情感、事業(yè)和我們自身呢?文章獨辟蹊徑,從一個獨特的視角提出了人類精神大廈的建設問題,令人耳目一新。(3)文體知識預設:(出示課件7)議論性散文本文是議論文單元的最后一課,但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議論性散文就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點,又有一定議論說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擁有一個或多個中心,以議論、記敘、抒情方式,來表達作者的某個觀點的文章。它的特點是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蘊深廣。給人以哲理的啟示和情感的熏陶。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8、9)教師提示:注意“覷”“贅”的讀音。(2)分一分多音字。(出示課件10)(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課件11)(4)解一解詞語。(出示課件12-15)教師點撥:“間不容發(fā)”即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也形容與災禍相距極近,情事及其危及。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教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然后回答: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間小屋?每間小屋的特點是什么?(出示課件16)學生甲回答:學生乙回答:學生丙回答: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一)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間小屋。教師: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討論思考后回答問題。1.再讀課文,概括第1-6段主要內(nèi)容,這部分與后文寫精神的三間小屋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出示課件17)預設:文章開始從名言寫起,引出本文要論述的話題——如何布置我們的心靈空間,為下文寫三間小屋作鋪墊。2.結(jié)合文章第7、8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第一間精神小屋的?(出示課件18)教師:師生討論,學生搶答。學生1搶答:首先選用兩組帶有對立情感的排比句,說明這種對比鮮明的愛和恨,會將小屋擠得滿滿的。學生2搶答:其次又運用了一個比喻句,形象地寫出人生愛憎交織的經(jīng)歷。學生3搶答:最后用兩個假設句形成對比,告訴人們:精神的小屋,應多裝愛。3.第一間精神小屋盛著我們的愛與恨,作者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構(gòu)建第一間精神小屋?(出示課件19)教師:同學們朗讀這部分文字,然后分析回答。學生:作者告訴我們:在第一間精神的小屋中,愛應該比恨多。因為“無論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詐,請依然相信人類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個百分點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教師補充:所以,在布置我們精神空間時,要給愛留下足夠的空間。假如愛比恨多小屋,就會光明溫暖;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會凄風苦雨,愁云慘淡,我們的精神也會悲戚壓抑,形銷骨立。(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二間小屋。1.根據(jù)分析第一間小屋的方法,說說作者是怎樣描述第二間小屋的。(出示課件20)教師:同學們,你們認真閱讀描述第二間小屋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預設:作者首先列出一組龐大的數(shù)字,給人們一個對于事業(yè)的時間概念,告訴我們:不要小看人們所從事的事業(yè)對人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然后告誡人們,適合自己的事業(yè),要自己尋找。只有規(guī)劃好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才能使事業(yè)和人生相得益彰。2.建造“堅固優(yōu)雅”的第二間精神小屋,它的“要訣”是什么?(出示課件21)教師:同學們,閱讀課文,在課本中勾畫回答。預設:建造“堅固優(yōu)雅”的第二間精神小屋,它的“要訣”是“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使事業(yè)和人生呈現(xiàn)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三)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間小屋。1.作者是怎樣描述第三間小屋的?(出示課件22)(師生共同討論,然后回答。)預設1:首先用一個反問句引出下文。預設2:接著用了兩個比喻句說明沒有自己的悲哀。預設3:最后告誡人們,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2.第三間小屋中的“自身”有怎樣的內(nèi)涵?(出示課件23)教師:學生閱讀課文,分析歸納。教師點撥:這里的“自身”不單指人的個體生命,更是指這個個體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獨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更是一種心靈的純凈與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種不為形役、高遠圣潔的人生境界。告訴我們要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意見”。教師補充:簡言之,要有一個獨立的自我。3.我們應該怎樣理解作者說的“在我們的小屋里,住著所有我們認識的人,唯獨沒有我們自己”?教師: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然后討論分析,再回答。(出示課件24)教師點撥:這是一個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社會,我們能從不同渠道接受各種紛繁復雜的信息,漸漸有的人就被這個信息社會所同化了,常常隨波逐流,用他人的觀點來肯定事物的價值,常常以為眾人所追求的就是他們自己想要的。于是別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們自己的思想,使他們成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四)同學們,上面我們讀了畢淑敏的作品,讓人激動,令人深思。文中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為我們構(gòu)建了精神的三間小屋,把一個個抽象的精神小屋,寫的具體鮮明。在文中找一找相關(guān)語句,品一品。(出示課件25)1.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列語句。句子展示:(出示課件26)“對父母的尊愛,對伴侶的情愛,對子女的疼愛,對朋友的關(guān)愛,對萬物的慈愛,對生命的珍愛……對丑惡的仇恨,對污濁的厭煩,對虛偽的憎惡,對卑劣的蔑視……這些復雜對立的情感,林林總總,會將這間小屋擠得滿滿的,間不容發(fā)。”預設:這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用兩組帶有對立情感的排比句,具體交代第一間精神小屋內(nèi)存放的情感。表明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情感豐富的精神世界。句子展示:(出示課件27)你的一生,經(jīng)歷過的所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樂器,鋪陳在精神小屋的幾案上,一任歲月飄逝,在某一個金戈鐵馬之夜,它們會無師自通,與天地呼應,錚錚作響。預設: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人的一生比作“古老樂器”,生動形象地說明愛和恨都會在小屋中留下歷史的印記,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句子展示:(出示課件28)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氣。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有愛的小屋比作“金色池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愛比恨多的精神小屋的美好。2.“假如你所從事的工作……將是怎樣快活和充滿創(chuàng)意的時光!假如你不喜歡它……針芒在身?!边@兩個“假如”領起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論述了什么內(nèi)容?(出示課件29)(閱讀文章,然后分析回答。)預設:兩個“假如”領起的句子,分別描繪了從事“喜歡的工作”和“不喜歡的工作”的兩種不同的人生境況,運用了對比論證,突出了事業(yè)(工作)對一個人精神的巨大影響。3.請大家仿照示例,再讀第二間精神小屋部分圈點勾畫,做批注。句子展示:(出示課件30)不要輕覷了事業(yè)對精神的濡養(yǎng)或反之的腐蝕作用,它以深遠的力度和廣度,挾持著我們的精神,以成為它麾下持久的人質(zhì)。預設: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挾持”“人質(zhì)”說明事業(yè)對人的精神濡養(yǎng)或腐蝕的作用。句子展示:(出示課件31)我們的事業(yè),是我們的田野。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獲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預設: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明確了我們對事業(yè)應有的態(tài)度。五、深度閱讀,合作探究1.小組討論,合作交流,談談“精神的三間小屋”的內(nèi)涵及彼此間的關(guān)系。(出示課件32、33、34)(要求學生認知閱讀文章,在討論思考回答。)預設1:第一間“盛著我們的愛和恨”,即安放精神世界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其內(nèi)涵側(cè)重人之常情,這是精神世界最普遍、同時也是最基礎性的情感。預設2: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yè)”,即規(guī)劃事業(yè)生涯,尋找并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精神的小屋”裝的不是精神類的東西,而是“事業(yè)”。在作者看來,事業(yè)對精神有“濡養(yǎng)或反之的腐蝕作用”,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能使精神愉悅,同時也能使精神世界在事業(yè)的“濡養(yǎng)”下充沛、富有生命力。但是這個事業(yè)很難一下子找到,往往需要消耗半生,等人們有了足夠的定力,剝?nèi)ソ疱X、地位這些附著于事業(yè)上的光環(huán),才能追尋得到。所以,第二間小屋盛放事業(yè),指向的是個體精神的純粹和充沛,可以說從精神的層次來看,這比第一間小屋的喜怒哀樂之情,有了較大的提高。預設3:第三間小屋,“安放我們自身”,既要第一間小屋的喜怒哀樂之情,有了較大的提高。第三間小屋,“安放我們自身”,既要有獨立自主的思想,指向自我精神的健全、獨立,這又是一個提升。三間小屋的精神內(nèi)涵,各有側(cè)重,從情感到理性的構(gòu)建,逐步提高,共同構(gòu)建了作者心目中的精神大廈。2.精神的小屋“三間”足矣,房屋的空間,雖“小”足矣??勺髡咴谖恼麻_頭卻說“人的心靈應該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為博大”“有一顆大心”,這里的“小屋”與“大心”矛盾嗎?而文章結(jié)尾又說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觀結(jié)實就能矗立我們的精神大廈,這又該如何理解呢?(出示課件35)(師生共同討論。)預設:人類的情感豐富多彩,事業(yè)五色斑斕,對自身的認識也是逐漸撥云見日的,房屋雖“小”,可盛放的寶物卻是無法用數(shù)字來計算的,作者是借幾間“小屋”使“大心”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大中求小,襯托呼應,既是作者行文的機智,更是作者謙遜人格的體現(xiàn)。三間小屋組成了作者遼闊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畢淑敏那樣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漸漸累積勢必會矗起一幢精神大廈!(出示課件36)3.文章結(jié)尾“當我們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觀結(jié)實、儲物豐富之后,不妨擴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們的精神大廈”,你打算在精神大廈里安放些什么呢?(出示課件37)點撥:這個問題屬于課本內(nèi)容拓展題目,我們可以結(jié)合我們的學習生活去思考回答。預設:如:寬容,理想,希望,堅強,友愛,謙遜,勇敢,勤勞,善良,正義,無私,豁達,開朗,感恩,奉獻,親情,愛情,友誼等,都放進我們的精神大廈,那么我們精神的宇宙,該是多么的遼闊啊!課堂小結(jié)1.這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歸納一下主題。(出示課件38)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文章以三間小屋為載體,闡述了精神追求的內(nèi)涵及其意義,激勵我們要關(guān)注自我心靈,提升精神境界。只有擁有“健康”“莊嚴”“努力”“真誠”,我們才能擁有幸福而充實的生活。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教師指正:精神生活是每一個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作為當代中學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余,我們應該給自己的心靈適當?shù)拇娣趴臻g;對于我們在課內(nèi)課外獲得的信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斷;要經(jīng)常用自己的思維去審視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出示課件39)3.我們一起明晰一下這課的寫法,體會它的寫作特色。預設1:構(gòu)思新穎獨特。(出示課件40)本文的獨特之處在于,作者借助感性的形象和感性的手段,把“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朱光潛《西方美學史》),表達出深刻而撼動人心的思想:“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shù)贸隽α??!鳖A設2:對比手法,論述充分。(出示課件41、42)如文章第8段“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氣。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凄風苦雨,愁云慘霧,你的精神悲戚壓抑,形銷骨立。如果想重溫祥和,就得凈手焚香,灑掃庭院。銷毀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讓一束圣潔的陽光,從天窗灑入”使用的就是對比的手法,將“精神的屋”“愛比恨多”與“恨比愛多”時的不同情狀拿來對比,前者“光明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