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李鴻章曾打算捐銀參加強學會,被康有為拒絕。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李鴻章奉旨到廣東挖了康有為、梁啟超的祖墳。這說明A.李鴻章心胸狹窄,公報私仇B(yǎng).李鴻章變法無門,便起歹心C.李鴻章從維新派變成頑固派D.李鴻章也想圖變,但他畢竟還是清廷的奴才2、近代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是在()A.18世紀初B.18世紀末C.19世紀初D.19世紀末3、擁有臨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區(qū)位優(yōu)勢,依靠國家優(yōu)惠政策,引進先進科技和管理經驗,使這里成為一個偉大的支點.借助它,撬動中國舊體制的巨石,打開對外開放的廈門,實現了中國在20世紀最后20年間的歷史大跨越.鑄造“偉大的支點”的是()A.設立經濟特區(qū)B.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C.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D.實施863計劃4、【題文】李明同學以“我國高科技領域的成就”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下列研究內容與主題不符的是A.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B.“兩彈”的成功研制C.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D.袁隆平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5、面對列強的入侵,中國的社會危機日益加深,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爭持續(xù)不斷。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A.太平天國運動B.廣州三元里人民起義C.義和團運動D.李自成起義6、近代社會生活變遷反映了中國近代工業(yè)化、民主化的趨勢。若將下面詞語歸類,門類劃分與包含內容對應不恰當的一組是()A.文化娛樂變遷:電影、照相B.大眾傳媒變遷:《申報》、商務印書館C.風俗禮儀變遷:剪辮、纏足D.交通工具變遷:火車、輪船7、國家教育部決定,2017年春季教材將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zhàn)”概念,“八年抗戰(zhàn)”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zhàn)”。這一概念既是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又是對抗日戰(zhàn)爭歷史的尊重?!笆哪昕箲?zhàn)”開始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甲午中日戰(zhàn)爭B.九一八事變C.西安事變D..盧溝橋事變8、2018年3月28日上午。第五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由我空軍專機護送從韓國接回遼寧沈陽,20位志愿軍烈士英靈回到祖國和人民懷抱。追根溯源,與此消息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北伐戰(zhàn)爭C.抗美援朝戰(zhàn)爭D.九一事變9、欣賞下列“話劇”。農民對地主說:“你被消滅了?!钡刂鲗r民說:“你翻身當家了。”土地興奮地說:“我要換新主人了?!鞭r民、地主、土地一起說:“一切都變了?!痹摗霸拕 彼从车氖穼嵃l(fā)生于()A.1937-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3年D.1953-1957年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____是位于東北亞的島國,與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它的文明是在吸收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11、______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______是近代史上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12、中國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反抗外國侵略唯一取得勝利的戰(zhàn)爭是--______。13、16、閱讀以下材料判斷:。事件名稱開始時間結果意義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0年1953年7月,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被迫同中朝人民軍隊的代表在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歷時三年的朝鮮戰(zhàn)爭結束。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野心,保衛(wèi)了中朝兩國的獨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土地改革運動1950年到1952年冬,除少數民族地區(qū)和臺灣省外,全國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使新解放區(qū)的三億多農民獲得了土地,從而調動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以下結論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請在括號內劃“√”;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達的意思,請在括號內劃“X”;是上表信息沒有涉及的,請在括號內劃“○”。(1)抗美援朝戰(zhàn)爭和土地改革運動都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2)抗美援朝戰(zhàn)爭和土地改革運動都取得了勝利。()(3)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涌現出來的國際英雄。()(4)土地改革運動沒有消滅封建剝削制度,挫傷了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5)抗美援朝戰(zhàn)爭和土地改革運動都鞏固了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政權。()14、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______和______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公車上書沒有達到目的,但曾國藩和梁啟超等為救亡圖存掀起的維新變法運動就此拉開了序幕。()16、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確立。
。A.正確B.錯誤17、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的是農業(yè)合作化。______(判斷對錯)18、陳獨秀是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19、標志著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改錯題(共4題,共24分)20、小歷同學在學習新中國的外交時,得到如下結論: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尼克松訪華期間,毛澤東、周恩來會見了他,雙方進行了會談。會談結束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你認為小歷同學的觀點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21、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題前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尽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是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的。改正:____【】(2)土地改革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正:____【】(3)1955年4月,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己舉行的國際會議在印尼的萬隆召開,中國代表周恩來在會上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方針。改正:____【】(4)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是針對香港問題提了出來。改正:____22、為加強西北邊境的管理和防務,清朝末年根據李鴻章的建議在新疆設立行省。______(判斷對錯)23、1905年;孫中山成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興中會。
錯誤:______改為:______。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4題,共12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備注:材料題33題寫在答題卡第二部分主觀題第3題的框架內,請注明33題并書寫工整例如:33.(1)(2)(3)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進行一系列探索,開始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下列圖片分別反映了相應的四個重大歷史事件,結合這些事件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圖①江南制造總局圖②公車上書圖③起義軍占領楚望臺軍械庫圖④《新青年》
請回答:
(1)上述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2)從上述四個事件上;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在向西方學習上呈現出什么趨勢?
(3)請為上述圖片擬一個恰當的主題。25、讀圖,回答問題。(1)兩位科學家在各自的領域有哪些重要研究成果?(2)上述成果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我們應該學習兩位科學家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質?26、習近平主席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時強調,中國要強農業(yè)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請跟隨以下圖片足跡,重溫不同時期黨和政府在農業(yè)建設方面的重大舉措。圖1土改紀念章圖2一五計劃郵票圖3農民申請加入合作社照片圖4小崗村農民共按手印群雕(1)圖1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獻的指導下進行?圖1和圖2反映的事件有何關系?(2)圖3反映的是國家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3)圖4群雕中小崗村農民的做法契合了我國哪次重要會議的精神?隨后,在中央的指導下,農村實行了怎樣的改革?(4)請你就“如何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獻計獻策。27、老照片凝固了歷史的瞬間,再現了歷史的真實,是我們探究歷史的珍貴資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請將上圖中照片加以分類;并填寫在下表中。
。類別序號屈辱的外交獨立自主的外交(2)圖④中“喬的笑”這一精彩歷史瞬間發(fā)生在哪次國際會議上?外交部長喬冠華開懷大笑的原因是什么?這一事件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3)推動圖⑤事件出現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由近現代中國外交的學習,你認為影響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1題,共10分)28、材料:中國近代化是指19世紀中期以來;在各種因素影響下,中國的經濟;政治、思想等方面開始擺脫封建桎梏,向大機器生產下的社會形態(tài)邁進的歷程。它包括經濟上的工業(yè)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等。
(1)請分別指出與圖片相對應的歷史事件。圖一:______,圖二:______,圖三:______,圖四:______。
(2)請從圖片中任選一事件;簡述其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
(3)請依據材料概括中國近代化歷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分析本題,A,B兩項和題意無關,排除,C項本身是個頑固派,排除,D項是在當時的局勢下,變革是大勢所趨,連李鴻章這樣的頑固派也不得不順應歷史潮流,但戊戌變法失敗后,李鴻章馬上站在了清廷這邊,瘋狂的鎮(zhèn)壓維新派,這也暴露了他地主階級反動的一面,所以本題選D??键c:如何評價李鴻章【解析】【答案】D2、D【分析】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1898年,帝國主義紛紛在中國劃定勢力范圍,強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故選D.
本題考查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
本題以瓜分狂潮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D3、A【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給出了優(yōu)勢的地理位置;國家政策扶持、打開對開開放大門和20世紀最后20年(1980-1999)等提示信可知鑄造“偉大的支點”指的是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經濟特區(qū).
故選A.
本題考查了深圳經濟特區(qū)的設立與發(fā)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題干材料給出提示信息繁瑣,抓住一點即可確定正確選項.【解析】A4、A【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高科技領域的成就。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不屬于高科技領域的成就,故選A?!窘馕觥俊敬鸢浮緼5、A【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太平天國運動發(fā)生的背景和特點的掌握。題干中描述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背景,抓住“爆發(fā)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和“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從而判斷正確答案是A。B選項廣州三元里人民起義爆發(fā)于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不符題意,C選項義和團運動爆發(fā)于19世紀末,跟題目也不符,D李自成起義爆發(fā)于明末,跟題意不符。
【點評】知道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和時間。6、C【分析】剪辮;纏足都體現了近代社會習俗的變遷;但不是體現禮儀變化.
故選C.
本題考查了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變遷.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材料型選擇題,必須認真閱讀材料,提煉材料觀點.【解析】【答案】C7、B【分析】本題考查九一八事變的相關知識。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段,并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以此為借口,日軍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這就是九一八事變。面對日軍的侵略,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很快淪陷。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等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這樣,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zhàn)開始了。1945年,我國的抗戰(zhàn)取得了勝利。1931年到1945年為14年,故選B?!窘馕觥緽8、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一大批志愿軍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第五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就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的志愿軍戰(zhàn)士,據此排除ABD,故選C。【解析】C9、C【分析】據題干“農民對地主說:‘你被消滅了’;地主對農民說:’你翻身當家了’;土地興奮的說:‘我要換新主人了’;農民;地主、土地一起說:‘一切都變了’?!苯Y合所學可知;是對土地改革的描述。我國從1950年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到1953年除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基本完成,三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走向恢復和發(fā)展。
故選:C。
本題以“話劇”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關內容?!窘馕觥緾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日本【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日本是位于東北亞的島國;與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它的文明是在吸收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點評】考察學生對日本的了解。11、略
【分析】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把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為革命目標.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fā)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故答案為:
三民主義;新文化運動.
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和新文化運動.
本題掌握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和新文化運動性質.【解析】三民主義;新文化運動12、略
【分析】據所學知;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它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是中國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故答案為:抗日戰(zhàn)爭。
本題考查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除識記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外,還要記住抗戰(zhàn)的經過、抗戰(zhàn)勝利的原因等?!窘馕觥靠谷諔?zhàn)爭13、略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1)此題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時間,從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土地改革開始于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于1950年,都是20世紀50年代。故答案是:正確。(2)此題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結果。從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抗美援朝的結果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被迫同中朝人民軍隊的代表在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土地改革的結果是:全國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梢娍姑涝瘧?zhàn)爭和土地改革運動都取得了勝利。故答案是:正確。(3)此題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英雄人物。結合教材可知,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但是題干是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涌現出來的國際英雄。邱少云是民族英雄,沒有國際英雄這個專有名詞。故答案是“×”。(4)此題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意義。從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使新解放區(qū)的三億多農民獲得了土地,從而調動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題目表述的內容與表格信息不符,故答案是:錯誤。(5)此題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結合表格內容可知,抗美援朝戰(zhàn)爭意義:空前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土地改革運動的意義:調動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說明了抗美援朝及土地改革都鞏固了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政權。與題干內容相一致。故答案是“√”??!窘馕觥浚?)√(2)√(3)×(4)×(5)√14、略
【分析】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故答案為: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
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應重點掌握五四運動的精神.
解答本題需掌握五四運動的性質.【解析】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分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康有為聯合考試的舉子一百多人,聯名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圖存,史稱“公車上書”,1895年康有為提出的“拒和;遷都、變法”中,拒絕與日本議和和清政府遷都都沒有實施,但是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曾國藩沒有參加公車上書。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公車上書的影響。16、√【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國民黨“一大”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確立。所以本題正確。故選A。【解析】A17、×【分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隨后在中央指導下,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yè)生產得到大發(fā)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的是農業(yè)合作化,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解析】×18、×【分析】【分析】新文化運動的后期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連續(xù)發(fā)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創(chuàng)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第一個舉起了社會主義的大旗,成為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驅。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19、√【分析】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學生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相關知識的掌握。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本題考查學生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與影響?!窘馕觥俊趟?、改錯題(共4題,共24分)20、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的相關知識點。依據教材可知,1972年,尼克松總統(tǒng)訪問中國,會見毛主席,并與中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了《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中美關系改善,并未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故題目的表述錯誤,小歷同學的觀點不正確。【解析】不正確;因為1972年尼克松訪華是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ɑ蚴怪忻狸P系由對抗走向緩和);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1979年。21、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相關內容。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制定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故此題正確。(2)本題主要考查了三大改造的相關內容。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此題錯誤,將“土地改革”改為“三大改造”。(3)本題主要考查了萬隆會議的相關內容。1955年4月,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己舉行的國際會議在印尼的萬隆召開,中國代表周恩來在會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5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的。故此題錯誤,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改為“求同存異”。(4)本題主要考查了“一國兩制”的相關內容。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為了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鄧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后來,鄧小平又在多次談話中對“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進行了全面闡述,“一國兩制”就是在中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qū)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故此題錯誤,將“香港”改為“臺灣”??!窘馕觥俊尽獭浚?)【×】(2)“土地改革”改為“三大改造”【×】(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改為“求同存異”【×】(4)“香港”改為“臺灣”22、略
【分析】清政府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根據左宗棠建議,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鞏固了祖國的西北塞防,捍衛(wèi)了祖國的領土和主權.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復新疆的知識.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率兵進軍新疆,討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進入新疆,清軍采取“緩進急戰(zhàn)”的戰(zhàn)術,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廣大地區(qū),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懾下,1881年,中俄兩國簽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根據左宗棠的建議,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設立行?。詾榧訌娢鞅边吘车墓芾砗头绖?,清朝末年根據左宗棠的建議在新疆設立行省.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解析】×23、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分析】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團體興中會,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建立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大大推動了全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故答案為:
錯誤:興中會;改為:中國同盟會。
本題考查同盟會。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建立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辛亥革命的領導人、內容、性質以及意義。【解析】興中會中國同盟會五、識圖題(共4題,共12分)24、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相關內容。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以“自強”為旗號,采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創(chuàng)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yè);以“求富”為旗號,興辦民用工業(yè),有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公車上書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政治運動的開端,對清政府觸動不大,為變法維新運動揭開了序幕。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fā)動起義,起義軍迅速占領了楚望臺軍械庫。1915年9月,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提出的口號是“民主”和“科學”。
(2)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相關內容。根據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可知,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可以看出中國人在向西方學習上呈現出由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逐漸向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趨勢。
(4)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都是中國對近代化的探索,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所以,在擬主題時,結合這四個歷史事件的共性來擬定最恰當?;谝陨戏治?,該主題可擬為: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解析】(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維新變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2)趨勢:從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逐漸向學習西方政治制度轉變。(3)近代化的探索(或起步)25、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鄧稼先和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fā)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tài)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后,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并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和實驗工作。袁隆平被稱為“秈型雜交水稻之父”,他的主要依據成果是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2)本題主要考查鄧稼先和袁隆平的研究成果的影響。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成功,推動了國防現代化建設、增強了國防力量、打破了大國的核壟斷,極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岸i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極大提高了水稻產量,為解決我國溫飽問題做出卓越貢獻,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重要貢獻,為我國農業(yè)大幅度增產開辟了新途徑。(3)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袁隆平和鄧稼先兩位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屬于開放性試題,答案符合題意即可。如: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刻苦鉆研、勇于實踐、勇于攀登等?!窘馕觥浚?)研制成功原子彈、氫彈;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2)推動了國防現代化建設;增強了國防力量;打破了大國的核壟斷等。水稻產量提高;為解決我國溫飽問題做出卓越貢獻;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重要貢獻;為我國農業(yè)大幅度增產開辟了新途徑等。(3)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刻苦鉆研、勇于實踐、勇于攀登等26、略
【分析】本題考查土地改革及一五計劃的相關知識。觀察圖片可知,圖1反映的事件是土地改革。圖2反映的是一五計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從1950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耕種。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yè)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為國家的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
本題考查農業(yè)合作化的相關知識。土地改革以后,農民分到了土地,農業(yè)生產有了恢復和發(fā)展。但是,我國的農業(yè)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當時貧苦農民缺乏生產工具、資金,一家一戶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抵御自然災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這就影響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農民也有進行互助合作的要求。為此,國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本題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知識。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隨后,在中央的指導下,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農業(yè)生產得到大發(fā)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
本題考查如何建設美麗鄉(xiāng)村。要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實施農村道路聯網、農民飲水安全、農村電氣化等工程,加快建設垃圾處理、污水治理、衛(wèi)生改廁等環(huán)保設施項目,實現道路硬化、路燈亮化、坑塘凈化、環(huán)境美化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窘馕觥俊拘☆}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為國家的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一五計劃的完成,開始改變我國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小題2】引導農民參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小題3】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拘☆}4】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實施農村道路聯網工程等,加快建設垃圾處理等環(huán)保設施項目等。27、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的外交。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得知,①圓明園遺址是近代中國史上,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結果。②簽署《辛丑條約》指的是八國聯軍侵華后,中國清政府同11國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以上兩幅圖片表明了近代史上的中國屈辱的外交。③周恩來出席日內瓦會議,④喬的笑,⑤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⑥杭州G20峰會,都是新中國成立后,獨立自主的外交。故屈辱的外交是①②;獨立自主的外交是③④⑤⑥。(2)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相關內容。中國是聯合國創(chuàng)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于美國的蓄意阻撓,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被國民黨集團長期非法竊據。中國政府始終不渝地爭取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直到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終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和中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皢痰男Α敝傅氖?6屆聯合國大會,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時,喬冠華得知這一消息時的開懷大笑。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中國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時用工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兩人合作經營合同樣本
- 產品質量保證合作合同
- 個人股權抵押借款合同范文
- 個人借款抵押股權合同模板
- 個人車位買賣合同全文
- 貨物運輸協(xié)議書范文
- 基金行業(yè)保密協(xié)議范本
- 清潔服務服務合同
- 無債務夫妻離婚協(xié)議書范文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研學旅行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十八項核心制度
- 2025年物業(yè)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計劃(5篇)
- 2025社保政策培訓
- 電器儀表人員培訓課件
- 煤礦機電運輸培訓課件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教學課件2
- 鋰硫電池介紹
- RBA培訓教材系列02RBA商業(yè)道德政策培訓針對員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