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細胞的代謝第2節(jié)酶是生物催化劑教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E/28/wKhkGWecySSAfOqYAAK1rqbACYg174.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細胞的代謝第2節(jié)酶是生物催化劑教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E/28/wKhkGWecySSAfOqYAAK1rqbACYg1742.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細胞的代謝第2節(jié)酶是生物催化劑教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E/28/wKhkGWecySSAfOqYAAK1rqbACYg1743.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細胞的代謝第2節(jié)酶是生物催化劑教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E/28/wKhkGWecySSAfOqYAAK1rqbACYg1744.jpg)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細胞的代謝第2節(jié)酶是生物催化劑教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E/28/wKhkGWecySSAfOqYAAK1rqbACYg17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5-其次節(jié)酶是生物催化劑課標內(nèi)容要求核心素養(yǎng)對接1.說明絕大多數(shù)酶是一類能催化生化反應的蛋白質(zhì),酶活性受到環(huán)境因素(如pH和溫度等)的影響。2.探究酶催化的專一性、高效性及影響酶活性的因素。1.基于對酶的探究及影響因素的分析,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達成。(生命觀念、科學思維)2.通過探究酶催化的專一性、高效性及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厘清探究試驗的思路與流程。(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一、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1.小資料酶的發(fā)覺歷程(1)意大利的科學家斯帕蘭扎尼通過試驗證明胃液中有一種能消化肉的物質(zhì)。在此以后,很多科學家探討發(fā)覺動物的消化系統(tǒng)能分泌多種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物質(zhì)。(2)巴斯德的試驗探討證明,發(fā)酵過程中酒精的產(chǎn)量與活酵母菌的繁殖量成正比,他認為酒精發(fā)酵是酵母菌代謝活動的結果。與巴斯德同時代的李比希則認為,酒精發(fā)酵僅僅是一種化學反應,與酵母菌的活動無關。(3)畢希納證明,促使酒精發(fā)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種物質(zhì),而不是酵母菌細胞本身。這種物質(zhì)后來被稱為“酶”。(4)美國的薩姆納得到脲酶結晶后,才明白酶的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分別得到的絕大多數(shù)酶都是蛋白質(zhì)。(5)20世紀80年頭初,科學家又發(fā)覺極少數(shù)特殊的酶是RNA,我們稱這一類酶為核酶。2.酶的概念與作用(1)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一類生物催化劑,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2)酶是生物催化劑的緣由具有促使反應物發(fā)生化學變更而本身卻不發(fā)生化學變更的特點。(3)酶催化作用的機理受酶催化而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分子稱為底物。酶能催化底物分子發(fā)生反應,是因為酶分子有肯定的空間結構,能和底物分子結合。酶促使兩個氨基酸結合形成二肽。這個反應的過程是:酶與底物結合,形成酶-底物復合物,然后這個復合物會發(fā)生肯定的形態(tài)變更,使底物變成產(chǎn)物(二肽),并從復合物上脫落;同時酶分子又復原原狀,可以重新與底物結合,接著下一輪的反應。(4)酶的活性與表示方法酶作用的強弱可用酶活性表示。酶活性一般是指單位時間底物的消耗量或產(chǎn)物的生成量。二、酶的催化功能具有專一性和高效性1.酶的催化功能具有專一性(1)活動探究酶的專一性①目的要求比較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②方法步驟ⅰ.取兩支試管,分別編為1號、2號。ⅱ.向1號試管中加入本尼迪特試劑2mL,再加入1%的淀粉溶液3mL;2號試管中加入本尼迪特試劑2_mL,再加入2%的蔗糖溶液3_mL。ⅲ.將兩支試管內(nèi)的溶液充分混勻后,放在熱水浴中加熱2~3min。視察并記錄試驗結果。ⅳ.再取四支試管,分別編為3號、4號、5號、6號。ⅴ.3號、4號試管中各加入稀釋200倍的簇新唾液1mL,然后在3號試管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淀粉溶液3mL,在4號試管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2%的蔗糖溶液3_mL,充分混勻后,放在37℃恒溫水浴中保溫,15min后取出。兩管各加本尼迪特試劑2mL,搖勻,放在沸水浴中加熱2~3min。視察并記錄試驗結果。ⅵ.5號、6號試管中各加入蔗糖酶溶液1mL,然后在5號試管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淀粉溶液3mL,在6號試管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2%的蔗糖溶液3mL,充分混勻后,放在37℃恒溫水浴中保溫,15min后取出。兩管各加本尼迪特試劑2mL,搖勻,放在熱水浴中加熱2~3min。視察并記錄試驗結果。(2)酶專一性的含義由于酶分子的結構只適合與一種或者一類分子結合,所以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或者少數(shù)幾種相像底物的反應。這就是酶的專一性。2.酶的催化功能具有高效性(1)活動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①試驗原理過氧化氫是細胞中某些化學反應的副產(chǎn)物,具有強氧化性,假如不剛好除去或分解,就會殺死細胞,而細胞中的過氧化氫酶可以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如下:2H2O2eq\o(→,\s\up15(過氧化氫酶))2H2O+O2。試驗室中,我們也可以運用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完成上面的化學反應。②目的要求比較過氧化氫酶和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中的催化效率。③方法步驟ⅰ.取兩支試管,編號后(1號、2號)各加入2%的過氧化氫溶液3mL。ⅱ.1號試管中加入雞肝勻漿或馬鈴薯勻漿少許,將試管口塞上橡膠塞。ⅲ.2號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少許,將試管口塞上橡膠塞。ⅳ.視察兩支試管中發(fā)生的變更。ⅴ.打開兩支試管的橡膠塞,將點燃后無明火的衛(wèi)生香放在試管口處,視察現(xiàn)象。(2)酶具有高效性的含義由于酶通過與底物分子結合,使化學反應極易進行,所以反應效率極高。(3)酶具有高效性的緣由化學反應進行時須要汲取能量以斷開反應分子的化學鍵,使反應物活化并完成化學反應生成產(chǎn)物,這種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須要的能量被稱為活化能。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使得化學反應加快。三、酶的催化功能受多種條件的影響影響酶作用的因素有很多,pH、溫度和某些化合物等都能影響酶的作用。1.pH對酶作用的影響(1)最適的pH酶通常在肯定pH范圍內(nèi)才起作用,而且在某一pH下作用最強。由pH對酶作用影響的典型曲線可知:最適的pH范圍可能很窄,也可能較寬,這取決于不同酶的特性。活動探究影響酶催化功能的因素——pH對過氧化氫酶的影響(2)探究問題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是多少?(3)方法步驟①水槽加水至快滿為止。②取大小相同的8片濾紙片放在盛有簇新肝臟勻漿的培育皿中(肝臟勻漿中含有過氧化氫酶)浸泡1min,然后用鑷子夾起濾紙片,貼靠在培育皿壁上,使多余的勻漿流盡。③將3片含有酶的濾紙片當心放入反應小室的一側(cè)內(nèi)壁上,使濾紙片粘在內(nèi)壁上。④將反應小室稍立起,使貼有濾紙片的一側(cè)在上面,當心加入pH5.0的緩沖液2mL,然后再加入2mL3%的過氧化氫溶液。將小室塞緊。⑤將25mL量筒橫放于水槽中使之灌滿水,若有氣泡,將其輕輕傾斜,當心排出氣泡。然后將量筒倒立,使筒口始終處于水中。⑥將反應小室當心平放在水槽的水里,然后將量筒移至反應小室口上伸出的玻璃管上方。⑦將反應小室當心旋轉(zhuǎn)180°,使過氧化氫溶液接觸濾紙片,同時起先計時。每隔30s讀取量筒中水平面的刻度一次,共進行4次,記錄結果。⑧該試驗完成后,反復沖洗反應小室,再重復上述試驗過程,測量在pH6.0、pH7.0、pH8.0下過氧化氫在酶的催化下所釋放的氣體量。⑨記錄試驗結果。2.溫度對酶作用的影響(1)最適的溫度酶促反應都有一個最適溫度,在此溫度以上或以下,酶活性均會下降。(2)緣由分析這是因為溫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有兩個方面:其一,溫度上升,反應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反應速度加快。其二,酶是蛋白質(zhì),酶分子本身會隨溫度的上升而發(fā)生空間結構變更,導致熱變性。溫度升得越高,酶變性的速率越快;升到肯定溫度,酶將完全失去活性。這兩個作用疊加在一起,使得酶所催化的反應表現(xiàn)出最適溫度。(3)低溫對酶活性的影響在0~40℃內(nèi),一般酶的活性隨溫度的上升而上升。低溫會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會破壞酶的分子結構,當溫度相宜時,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復原。所以,酶一般在較低溫度條件下保存。3.底物濃度、有機溶劑、重金屬離子、酶的濃度、酶的激活劑和抑制劑等都會影響酶的活性。推斷對錯(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調(diào)整作用的蛋白質(zhì)。 ()2.細胞內(nèi)的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 ()3.輔酶是協(xié)助酶起作用的分子,它們是蛋白質(zhì)。 ()4.過酸過堿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永久失活。 ()5.酶制劑適于在37℃下保存。 ()提示:1.×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一類生物催化劑,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2.√3.×輔酶不是蛋白質(zhì)。4.√5.×酶一般在較低溫度條件下保存。酶的發(fā)覺與作用1.酶的本質(zhì)探究科學家主要觀點或成就巴斯德糖類變成酒精必需有酵母活細胞的參加李比希糖類變成酒精必需是酵母細胞死亡并釋放其中的物質(zhì)畢希納從酵母細胞中提取發(fā)酵物質(zhì)釀酶薩姆納從刀豆種子中提取脲酶(第一個),證明脲酶的化學本質(zhì)為蛋白質(zhì)切赫和奧特曼少數(shù)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2.酶的本質(zhì)和作用概念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一類生物催化劑化學本質(zhì)絕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zhì),少數(shù)是RNA作用機理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3.作為催化劑,酶具有一般催化劑應具有的特點(1)酶只能催化熱力學上允許進行的反應。(2)只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縮短反應時間,不會改變更學平衡的狀態(tài)。(3)在反應前后,酶的化學性質(zhì)和數(shù)量保持不變。合作探究:1.對酶本質(zhì)探究的思索:(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觀點各有什么主動意義?各有什么局限性?提示:巴斯德認為發(fā)酵與活細胞有關是合理的,但是認為發(fā)酵是整個細胞而不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zhì)在起作用是不正確的;李比希認為引起發(fā)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zhì)是合理的,但是認為這些物質(zhì)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發(fā)揮作用是不正確的。(2)在科學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爭辯是正常的,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間出現(xiàn)爭辯的緣由是什么?這一爭辯對后人進一步探討酶的本質(zhì)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巴斯德是微生物學家,特殊強調(diào)生物體或細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學家,傾向于從化學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的爭辯促使后人把對酶的探討的目標集中在他們爭辯的焦點上,使科學探討更加有的放矢。(3)從畢希納的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提示:畢希納的試驗說明,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zhì)能夠在酵母細胞破裂后接著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2.20世紀80年頭科學家發(fā)覺了一種RnaseP酶,是由20%蛋白質(zhì)和80%RNA組成,假如將這種酶中的蛋白質(zhì)除去,并提高Mg2+的濃度,他們發(fā)覺留下來的RNA仍舊具有這種酶相同的活性,這一結果表明白什么?提示: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3.右圖曲線表示在無催化劑和有酶催化條件下某化學反應的能量變更過程的模型,回答下列問題:(1)沒有催化劑參加的反應曲線和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分別是什么?提示:②①(2)AC段的含義是什么?提示:在無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所須要的活化能。(3)BC段的含義是什么?提示:酶降低的活化能。(4)若將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則B點在縱軸上將怎樣移動?提示:向上移動。1.下列關于酶的表述,全面而精確的是()A.酶是蛋白質(zhì)B.酶與無機催化劑沒有本質(zhì)區(qū)分C.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D.酶不能脫離生物體起作用C[大部分酶是蛋白質(zhì),極少數(shù)酶是RNA,A錯誤;酶和無機催化劑相比,具有高效性,B錯誤;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zhì),少數(shù)是RNA,C正確;在相宜條件下,酶在細胞內(nèi)或細胞外都能起作用,D錯誤。]2.酶作為生物催化劑,其作用的實質(zhì)是()A.催化化學反應的進行B.提高化學反應的速率C.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D.供應化學反應的能量C[酶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酶起催化作用的實質(zhì)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A、B說的是作用而不是實質(zhì),A、B、D錯誤,C正確。]3.下圖表示人體肝細胞內(nèi)的某種生化反應,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和乙都是反應的底物B.丙、丁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和小于乙的C.該反應過程肯定發(fā)生于細胞外D.甲、乙、丙、丁可能都不是蛋白質(zhì)D[據(jù)圖可知,甲在反應前后不變,應當是催化反應的酶,A項錯誤;乙為反應物,反應后水解為丙和丁,丙、丁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和大于乙,B項錯誤;該反應過程可以發(fā)生在肝細胞內(nèi),C項錯誤;甲的化學本質(zhì)可能為RNA,乙、丙、丁可能為糖類或其他物質(zhì),D項正確。]酶的催化功能具有專一性和高效性1.酶的高效性的模型構建與解讀(1)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和無機催化劑一樣,只能縮短達到化學平衡所須要的時間,不能改變更學反應的平衡點。2.酶的專一性的模型構建與解讀(1)加入酶B的反應速率和無酶條件下的反應速率相同,說明酶B對此反應無催化作用。(2)加入酶A的反應速率隨反應物濃度的增大明顯加快,說明酶A對此反應有催化作用。合作探究:1.現(xiàn)有三支試管a、b、c,先向試管內(nèi)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如圖所示步驟操作后,分別用本尼迪特試劑并水浴加熱后檢驗。(1)試驗結果是a試管內(nèi)會出現(xiàn)怎樣的結果?提示:出現(xiàn)紅黃色沉淀。(2)a試管和b試管比照,說明酶具有怎樣的特性?提示:說明酶具有專一性。(3)a試管和c試管比照,說明白什么?提示: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2.下表是有關H2O2的系列試驗,回答有關問題。序號反應物加入物質(zhì)條件現(xiàn)象X1H2O2無室溫幾乎無氣泡X12H2O2氯化鐵室溫X23H2O2肝臟研磨液室溫X34H2O2簇新唾液室溫X4(1)說出該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么?提示:該試驗的自變量是催化劑的有無和種類,因變量是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2)1和3組可以比照、2和3組對比、3和4組對比分別表明什么問題?提示:1和3組可以比照證明酶具有催化作用;2和3組可以比照證明酶具有高效性;3和4組可以比照證明酶具有專一性。(3)3號比2號產(chǎn)生的氣泡多,從活化能的角度分析是什么緣由?提示:過氧化氫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顯。1.下列有關“探究酶的專一性”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試驗中可干脆運用簇新唾液B.本試驗可用碘液替代本尼迪特試劑C.可將酶溶液置于相宜的溫度下一段時間后,再和底物混合D.添加淀粉和蔗糖酶溶液的試管中出現(xiàn)陽性反應是淀粉中混有蔗糖引起的C[試驗中須要對簇新唾液進行稀釋才能運用,A錯誤;由于碘液只能鑒定淀粉是否水解,而不能鑒定蔗糖是否水解,故本試驗不行用碘液替代本尼迪特試劑,B錯誤;該試驗中,溫度是無關變量,須要保持一樣,可將酶溶液置于相宜的溫度下一段時間后,再和底物混合,C正確;添加淀粉和蔗糖酶溶液的試管中出現(xiàn)陽性反應可能是淀粉中混有蔗糖或蔗糖酶溶液中混有淀粉酶引起的,D錯誤。]2.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zhì)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的水解。這一事實說明()A.酶具有專一性 B.酶作用條件溫柔C.酶具有高效性 D.酶具有催化作用A[酶的催化作用特點具有專一性,即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因此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zhì)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的水解,說明白酶具有專一性,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3.探討發(fā)覺:酸可以催化蛋白質(zhì)、脂肪以及淀粉的水解。探討人員以蛋清為試驗材料進行了如下試驗,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①過程會變更蛋白質(zhì)的空間結構B.蛋白塊a中的蛋白質(zhì)分子比蛋清中的蛋白質(zhì)分子更簡單被蛋白酶水解C.處理相同時間,蛋白塊b明顯小于蛋白塊c,可以證明酶具有高效性D.將鹽酸與蛋白酶溶液和蛋白塊混合,可以精確地測定pH對蛋白酶活性的影響D[加熱使蛋白質(zhì)變性,蛋白質(zhì)的空間結構會發(fā)生變更,A正確;蛋白質(zhì)加熱后變性,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簡單被蛋白酶水解,B正確;處理相同時間,蛋白塊b明顯小于蛋白塊c,可以證明酶具有高效性,C正確;強酸可導致蛋白酶變性失活,同時酸和蛋白酶都可以使蛋白質(zhì)水解,故不能精確地測定pH對蛋白酶活性的影響,D錯誤。]4.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__________,徹底水解后的產(chǎn)物中有________種有機物。(2)乙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__________,組成的單體是___________。(3)圖示說明的酶特性是__________。甲酶中含有的糖類是_________。解析:(1)分析曲線圖可以看出,甲酶用蛋白酶處理后,活性不變,所以該酶沒有被蛋白酶降解,可能是RNA;徹底水解后可得到核糖和含氮堿基兩種有機物和磷酸基團一種無機物。(2)乙酶能被蛋白酶降解,所以乙酶的本質(zhì)可能是蛋白質(zhì),其組成的單體是氨基酸。(3)圖示說明酶具有專一性,甲酶為RNA,含有的糖類是核糖。答案:(1)RNA2(2)蛋白質(zhì)氨基酸(3)專一性核糖影響酶活性的因素1.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及其作用實質(zhì)2.突破酶促反應速率影響因素曲線圖的一般方法(1)識標:理解圖中縱坐標和橫坐標的含義,一般橫坐標表示溫度、pH、反應時間等,縱坐標表示反應速率等。(2)明點:分析圖中起止點和最高點的含義,一般起點為零,最高點表示最適溫度或pH,酶的活性最大,止點表示酶的活性為零或生成物的量最大。(3)析圖:依據(jù)相關原理推斷曲線的變更狀況,詳細看曲線是上升還是下降,從而確定酶促反應速率的變更趨勢。合作探究:1.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1)甲中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有什么共同點?提示:在肯定溫度(pH)范圍內(nèi),隨溫度(pH)的上升,酶的催化作用增加,超過這一范圍,酶的催化作用漸漸減弱。(2)甲中過酸、過堿、高溫、低溫對酶活性的影響一樣嗎?為什么?提示:不完全一樣,過酸、過堿、高溫都會使酶變性失活,而低溫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的結構未被破壞,溫度上升可復原活性。(3)從乙曲線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提示:縱坐標為反應物剩余量,剩余量越多,生成物越少,反應速率越慢;圖示pH=7時,反應物剩余量最少,應為最適pH;反應溶液pH的變更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2.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1)甲圖表明白什么?提示:在其他條件相宜、酶量肯定的狀況下,酶促反應速領先隨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當?shù)孜镞_到肯定濃度后,受酶數(shù)量的限制,酶促反應速率不再增加。(2)乙圖表明白什么?提示:在底物足夠、其他條件相宜的狀況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成正比。1.右圖表示在20℃、不同pH條件下,向等量的反應物中加入等量的某種酶后,生成物的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下列結論錯誤的是()A.此試驗中,不同pH為自變量,生成物的量為因變量,20℃為無關變量B.隨pH從5升高到7,酶的活性漸漸降低C.該酶的最適pH為5D.若將溫度改為15℃,酶的最適pH不會發(fā)生變更C[依據(jù)反應試驗結果的曲線圖可知:本試驗的自變量是時間和pH,因變量是生成物的量,溫度等其他能對試驗結果有影響的變量均為無關變量,A正確;生成物的量在達到最大值之前,在相同時間內(nèi),pH從5升高到7所對應曲線的酶促反應速率依次減慢,說明酶的活性漸漸降低,B正確;在pH為5、6、7這三種試驗條件下,pH為5時酶的活性最高,但因缺乏pH小于5和pH在5~6之間的試驗組,所以不能推斷該酶的最相宜pH是5,C錯誤;酶的最適pH是酶的一種性質(zhì),不會因溫度的變更而發(fā)生變更,D正確。]2.為了探討溫度對某種酶活性的影響,設置甲乙丙三個試驗組,各組溫度條件不同,其他條件相同且相宜,測定各組在不同反應時間內(nèi)的產(chǎn)物濃度,結果如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在t時刻之后,甲組曲線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數(shù)量的限制B.在t時刻降低丙組溫度,將使丙組酶的活性提高,曲線上升C.若甲組溫度小于乙組溫度,則酶的最適溫度不行能大于乙組溫度D.若甲組溫度大于乙組溫度,則酶的最適溫度不行能大于甲組溫度C[在t時刻之后,甲組曲線不再上升,是由于受究竟物數(shù)量的限制,A錯誤;丙組產(chǎn)物濃度達不到平衡點,說明高溫使酶變性失活,在t時刻降低丙組溫度,不能使酶的活性提高,B錯誤;甲組比乙組提前達到平衡點,說明甲組更接近最適溫度,若甲組溫度小于乙組溫度,則酶的最適溫度不行能大于乙組溫度,C正確;甲組比乙組提前達到平衡點,說明甲組更接近最適溫度,若甲組溫度大于乙組溫度,則酶的最適溫度可能大于甲組溫度,D錯誤。]3.如圖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A.增大pH,重復該試驗,A、B點位置都不變B.B點后,上升溫度,酶活性增加,曲線將呈現(xiàn)c所示變更C.酶量增加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D.反應物濃度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D[題干中提出“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因此假如增大pH,酶的活性會下降,A、B點位置都會下移,A錯誤;曲線b是在最適溫度條件下進行的,假如上升溫度,酶活性將會下降,反應速率應在B點后下降,B錯誤;曲線b在B點時反應速率不再增加,這是受酶的數(shù)量的限制,因此假如在B點增加酶量,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c表示,C錯誤;圖中可以看出,在曲線AB段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呈正相關,因此反應物濃度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點時反應速率不再增加,此時的限制因素為酶的數(shù)量,D正確。]有關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的“三點提示”(1)酶催化反應時,最適溫度和最適pH不會相互影響。(2)酶量的增加會提高酶促反應的速率,但不會改變更學反應的平衡點;適當增加反應物濃度,既變更了反應速率,也變更了反應的進程。(3)不同因素影響酶促反應的速率的本質(zhì)不同。①溫度和pH是通過影響酶的活性而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②底物濃度和酶濃度是通過影響酶與底物的接觸而影響酶促反應速率,并不影響酶的活性。[課堂小結]學問網(wǎng)絡構建核心語句背誦1.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一類生物催化劑,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2.酶能催化底物分子發(fā)生反應,是因為酶分子有肯定的空間結構,能和底物分子結合,形成酶-底物復合物,然后這個復合物會發(fā)生肯定的形態(tài)變更,使底物變成產(chǎn)物(二肽),并從復合物上脫落。3.酶作用的強弱可用酶活性表示。酶活性一般是指單位時間底物的消耗量或產(chǎn)物的生成量。4.酶專一性是由于酶分子的結構只適合與一種或者一類分子結合,所以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或者少數(shù)幾種相像底物的反應。5.酶的高效性是由于酶通過與底物分子結合,使化學反應極易進行,所以反應效率極高。具有高效性的緣由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使得化學反應加快。6.酶通常在肯定pH范圍內(nèi)才起作用,而且在某一pH下作用最強。7.酶促反應都有一個最適溫度,這是因為溫度上升,反應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反應速度加快;酶是蛋白質(zhì),溫度升得越高,酶變性的速率越快,升到肯定溫度,酶將完全失去活性。這兩個作用疊加在一起,使得酶所催化的反應表現(xiàn)出最適溫度。8.低溫會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會破壞酶的分子結構,當相宜溫度時,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復原。9.底物濃度、有機溶劑、重金屬離子、酶的濃度、酶的激活劑和抑制劑等都會影響酶的活性。1.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多數(shù)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B.只能在體內(nèi)起催化作用C.酶可供應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D.能改變更學反應和調(diào)整化學反應A[絕大多數(shù)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少數(shù)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RNA,A正確;酶在生物體外也能起催化作用,B錯誤;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而不是給化學反應供應活化能,C錯誤;酶僅能改變更學反應的速率,并不能改變更學反應的平衡點,不能調(diào)整化學反應,D錯誤。]2.加酶洗衣粉在溫水中的洗滌效果更好,這說明()A.酶具有專一性 B.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C.酶具有高效性 D.酶的活性受pH影響B(tài)[加酶洗衣粉在溫水中的洗滌效果更好,是因為酶發(fā)揮催化活性須要相宜的溫度,未體現(xiàn)酶的其他特性。]3.下列環(huán)境因素的變更會使人體唾液淀粉酶的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巴音郭楞道路運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內(nèi)容是什么
- 小學三年級100道口算題
- 2025年欽州貨運上崗證模擬考試題
- 2025年荷澤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駕考
- 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3章整式的加減3.1列代數(shù)式3.1.3列代數(shù)式 》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2.2.1平行四邊形的邊、角性質(zhì)》聽評課記錄
- 建筑項目經(jīng)理工作總結
- 初中理科教研組工作計劃
- 新學校校辦室工作計劃
- 平面設計師工作計劃范文欣賞
- 《反家庭暴力》課件
- 【物理】《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六單元《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一)》教案(共2課時)
- GA/T 2146-2024法庭科學涉火案件物證檢驗移動實驗室建設通用要求
- 2024-2025學年成都市石室聯(lián)中七年級上英語期末考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度服務外包合同:銀行呼叫中心服務外包協(xié)議3篇
- 【課件】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4課時體積單位的換算課件
- Module 2 Unit 2 I dont like ginger. (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二年級上冊
-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五) (含答案解析)
- 教育部《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jīng)費管理工作指引》專題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