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7《元曲三首》學案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識,懂得小令、套數、雜劇的異同。2.能力目標:體會各篇的藝術特色。3.情感目標:理解本篇思想內容的積極意義及其局限性??梢哉b讀為突破口,結合社會背景與作家生平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結合元曲一般常識體會各篇的藝術特色。教材習題研討方法點撥一、①從思想內容上看,散曲比傳統詩詞大大開拓了表現范圍。作者的視野延伸到富于活力、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如睢景臣的著名套數《【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把漢高祖寫成一個潑皮無賴,則表明作家的視野深入于市民的心理層面,以市民的目光觀察神圣的事物。思想性的歷史進步意義集中體現在描寫愛情題材上。在眾多的詠及婦女的作品中,作家不僅反映了她們的痛苦和對真正愛情的憧憬,并對她們在情場中種種情感的弱點表示同情。如關漢卿的小令《【南呂】四塊玉·別情》:“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拂袖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睂懪訉η槿说南嗨贾?,淺語深衷。這些作品所體現的對于人性開放的寬厚態(tài)度,是以市井社會的生活形態(tài)與生活觀念作為其基礎的。彌漫于散曲中的還有一種由于世變滄桑而帶來的空幻感和凄涼感。所謂“王圖霸業(yè)成何用”、“蓋世功名總是空”,是這一部分“嘆世”作品的基調。封建政治與道德力量的虛弱、外族入主帶來的黑暗與凌辱使他們感到歷史和現實都是“空”的。如馬致遠的《【雙調】蟾宮曲·嘆世》:“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里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毙垂γ?,漫說英雄,主張自適,“醉了由他”。②從語言形式上看,適應于抒情的需要,散曲的形式和語言較于詩、詞都別具特點。一方面,散曲在遵守固定的平仄格律的同時,可隨意增加襯字,從一字到十數字不等;另一方面,散曲的語言(特別是襯字)主要是口語、俗語,這些特征,使散曲成為更自由、輕靈的形式,更適宜于表達即興的、活潑的情感。比如睢景臣《高祖還鄉(xiāng)》中用“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雞學舞”、“狗生雙翅”、“蛇纏葫蘆”等語言來描寫日、月、龍、虎、鳳五面旗,通俗中透出幽默與諷刺。又如:“新刷來的頭巾,恰糨來的綢衫,暢好是妝幺大戶。”“這幾個喬人物,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衣服?!薄澳谴鬂h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薄按翰闪松?,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背浞诌\用農民口語,能真實地傳達出人物的感情,使人感到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二、①構思新奇,引人入勝。全文八支曲子分為三層意思:先寫社長告示,鄉(xiāng)民被迫迎駕的忙亂情景;接著又對劉邦極其奢華的儀仗隊進行嘲笑和諷刺;最后嘲諷劉邦驕傲丑態(tài)及揭他的老底,數落他的無賴行徑,及表示對他的蔑視。全篇渾然一體,錯落有致,有一氣呵成之感。這篇套曲寫漢高祖劉邦還鄉(xiāng)的情景,取材雖然有某些歷史依據,但是情節(jié)大都是虛構的。作者設想一個熟悉劉邦底細的鄉(xiāng)民,從他的眼里來看劉邦還鄉(xiāng)的盛大場面,從他的口里說出劉邦發(fā)跡前的所作所為。這樣,通過新奇的構思和幽默的語言,巧妙地撕破了封建最高統治者的神圣面具,藝術上富于獨創(chuàng)性,思想上也具有進步意義。②嬉笑怒罵,詼諧幽默。比如用“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雞學舞”、“狗生雙翅”、“蛇纏葫蘆”等一系列幽默詼諧的語言來描寫日、月、龍、虎、鳳五面旗,這就富有諷刺的意味。元曲最大的特點是使用口語、俚語,讀起來明白、流暢、生動,與唐詩宋詞用語力求典雅完全不同。由于口語運用得好,使人物性格特別鮮明清晰?!靶滤淼念^巾,恰糨來的綢衫,暢好是妝幺大戶?!薄斑@幾個喬人物,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衣服。”“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薄澳惚旧碜鐾らL耽幾盞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充分運用農民口語,通過一個質樸、天真、無所畏懼的農民的所見、所感、所言、所行來揭示“高祖還鄉(xiāng)”的盛舉。嚇人壯膽的儀仗,在質樸的農民的眼里、心里不可理解,用生活經驗稍加形容,就剝光了皇帝莊嚴神圣的外衣。三、如改寫為敘事文,應注意敘述順序及伏筆、照應;如改寫為小品、相聲,應注意語言的幽默及懸念的制造。 一、理解元曲“俗”的特點,需要從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兩方面來把握,做到全面、深入。二、構思新奇、嬉笑怒罵主要在于視角的選擇,從一個熟悉劉邦底細的鄉(xiāng)民眼里來看劉邦還鄉(xiāng)的盛大場面。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語言的特點,大量使用口語、俚語,讀起來明白流暢、幽默生動。三、樹立文體意識,避免“流水賬”。[背景知識互動] 一、寫作背景【雙調】蟾宮曲嘆世詩人“嘆世”,是在發(fā)泄對現實的不滿和憤懣。但通篇沒有一個字觸及時世,這就是馬致遠宣泄牢騷技巧的高明處。對史事的評析,層層推進,一氣直下,直逼出了“醉了由他”的最后結論。作者笑看功名,漫說英雄,主張自適,特別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兩句成語的引用,既吻合曲中議論的楚漢相爭的史事,又起到了“詩眼”的作用,是相當高明的?!灸蠀巍克膲K玉別情寫女子對情人的相思之情,淺語深衷。彌漫于散曲中的還有一種由于世變滄桑而帶來的空幻感和凄涼感。封建政治與道德力量的虛弱、外族入主帶來的黑暗與凌辱使元代作家感到歷史和現實都是“空”的。當然,這種“空”往往具有相對的意義。在元散曲中,一種典型和頻繁出現的表述是對屈原式的人生道路的否定和對陶潛式的生活方式的追慕?!景闵嬲{】哨遍高祖還鄉(xiāng)《【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把漢高祖寫成一個潑皮無賴,則表明作家的視野深入于市民的心理層面,以市民的目光觀察神圣的事物。作品所體現的對于人性開放的寬厚態(tài)度,是以市井社會的生活形態(tài)與生活觀念作為其基礎的。二、作家作品馬致遠(1250~1324),字千里,自號東籬先生,大都(今北京)人。他是元貞書會的中堅人物,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在前期的散曲作家中,他被譽為“元人第一”。今存散套23首,小令115首,近人輯為《東籬樂府》。縱觀他的散曲,大多是抒發(fā)個人懷才不遇的悲哀。作品意境優(yōu)美,語言清新自然,有很高的藝術造詣。關漢卿(約1234~1300),元代雜劇作家。號已齋(或作一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說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約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時,賈仲明《錄鬼簿》悼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關漢卿曾寫有(南呂·一枝花)贈給女演員珠簾秀,說明他與演員關系密切。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睢景臣,中國元代散曲家。一作睢舜臣,字景賢,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不詳。曾撰有《屈原投江》《牡丹記》《千里投人》三部雜劇。散曲作品僅存套曲三首。他的《【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散套,是元代散曲作品中的優(yōu)秀名篇?!朵浌聿尽贩Q:“維揚諸公,俱作《高祖還鄉(xiāng)》套數,公〔哨遍〕制作新奇,諸公皆出其下?!笨梢姶饲敃r已負盛名。三、重點字詞字音南柯(kē)蒯通(kuǎi)憑闌(lán)糨來(jiànɡ)銀錚(zhēnɡ)鑾(luán)輿(yú)抬頭覷(qù)耽酒(dān)田契(qì)豆幾斛(hú)揪住(jiū)字形蒯通憑闌鑾輿糨來抬頭覷田契豆幾斛胡突詞義南柯一夢:淳于棼做夢到大槐安國做南柯太守,享盡榮華富貴,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大槐安國就是住宅南邊大槐樹下的蟻穴(見于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后來用“南柯一夢”泛指一場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因蕭何推薦,做了大將軍,建立功勛,后被蕭何誘騙,死在呂后手里,所以這樣說,引申為對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人情反復的諷刺。今謂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于同一個人。但有的差使無推故:但有,所有。推故,借故推托。 知識積累解題雙調,是元曲中的宮調名;蟾宮曲,是曲牌名。這支曲子名為《嘆世》,自然意在抒發(fā)對現實社會的不滿,通過羅列一個又一個歷史故事,借助讀者對歷史的聯想來體味作者的意圖,通過“詠史”達到“嘆世”的目的。南呂,宮調名;四塊玉,曲牌名。此曲寫女子對情人的相思之情。般涉調,宮調名;哨遍,曲牌名,本曲是以“哨遍”這一曲牌起頭的套曲。睢景臣虛構了一個漢高祖“車駕榮歸”的場面,進行挖苦諷刺,表現了蔑視的態(tài)度。知識積累識記馬致遠(1250~1324),字千里,自號東籬先生,大都(今北京)人。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約1234~1300),著名元曲作家。號已齋叟(或作一齋、已齋),大都(今北京市)人。睢景臣,字景賢,揚州人,生卒年不詳,元曲作家。知識積累鞏固注意一些難讀字的字音。如“蒯”“闌”“鑾”“輿”注意一些容易讀錯的字音。如“耽”“契”“揪”“斛”要注意元代白話與現代漢語的差別,了解那些白話的含義。掌握積累一些成語的來源和意義,以便于正確使用成語。積累運用一、學海拾貝詩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詩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必須結合詩句來談,主要從人物性格、品質、心態(tài)、情感、思想等方面入手。(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內心和思想。借物抒懷、托物言志??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籠于詩人的筆下,就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1.豪放灑脫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表現了他淡于富貴、傲視圣賢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2.憂國憂民、青衫淚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并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琵琶行》),著一“泣”字與“濕”字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3.歸隱田園、鐘情山水的形象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寫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說明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王維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詩中描寫了山村風光和朋友歡聚的生活場面,像一幅田園風景畫,使人見了,樂而忘返。4.愛惜人才的形象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他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攔地表現在字里行間。5.兒女情長的形象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詩歌寫了暮春時節(jié)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表達的是對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歌頌。二、新題導練1.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問題。清江引秋懷張可久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這首元曲情景交融,請你分析:(1)作者寫了哪些秋景?參考答案: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見解析(2))(2)作者描寫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參考答案:渲染出一幅蕭瑟的秋景,表達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難歸的思想感情。解析:(1)只要在曲中找到幾個寫景的詞語即可。(2)在古人的眼里,秋天的景物一般都是凄涼肅殺的,用秋景最容易寄托自己的情感。因此,借景抒情,詩人很容易把秋景和自己的復雜情感結合起來。2.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問題。【越調】憑欄人金陵道中喬吉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前人在評論這支曲子時曾說,作者是一個繪畫高手,寥寥數筆,就活畫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曲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解析:鑒賞本曲,需要在把握“瘦馬、倦鳥、柳花”對于人物的烘托作用,仔細咀嚼其中的滋味。參考答案:同意。全曲共28字,首句以“瘦馬馱詩”襯托人物形象,第二句以“倦鳥”寫人物的疲憊形態(tài),第三、四句用柳花與人物白色的鬢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9.1《我們身邊的法律》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2.3 垂徑定理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口算練習題人教版新課標
-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口算及豎式計算寒假練習A4排版
- 小學二年級加減乘法口算練習題
-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口算題卡
- 超市連鎖加盟合同范本
- 儲藏室租賃合同范本
- 汽車二級經銷商合作協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學員美容行業(yè)技能提升培訓協議
- 高標準農田施工組織設計(全)
- 宿舍、辦公樓消防應急預案
- 細胞全能性的課件資料
- 職業(yè)安全健康工作總結(2篇)
- 14S501-1 球墨鑄鐵單層井蓋及踏步施工
- YB 4022-1991耐火泥漿荷重軟化溫度試驗方法(示差-升溫法)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設技術
- 安全生產技術規(guī)范 第25部分:城鎮(zhèn)天然氣經營企業(yè)DB50-T 867.25-2021
- 現代企業(yè)管理 (全套完整課件)
- 走進本土項目化設計-讀《PBL項目化學習設計》有感
- 高中語文日積月累2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