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史:宋式大木構(gòu)架的類型演示教學_第1頁
中國建筑史:宋式大木構(gòu)架的類型演示教學_第2頁
中國建筑史:宋式大木構(gòu)架的類型演示教學_第3頁
中國建筑史:宋式大木構(gòu)架的類型演示教學_第4頁
中國建筑史:宋式大木構(gòu)架的類型演示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建筑史:宋式大木構(gòu)架的類型2/3/20251問題的提出:

五臺山佛光寺大殿

2/3/202522/3/20253

什么是金箱斗底槽?是否平面有兩圈柱網(wǎng)就一定是金箱斗底槽?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厘清宋式建筑大木作類型

柱端平面柱根平面2/3/20254·

一·宋式大木構(gòu)架的類型《營造法式》約略將建筑分為5類:·殿堂式·廳堂式·亭榭·余屋上述之外單層建筑類型的總稱,主要倉庫、常行散屋、官府廊屋和營屋·多層木結(jié)構(gòu)不同的類型,大木構(gòu)架有別2/3/202561·殿堂式構(gòu)架

殿堂式構(gòu)架用于等級高的建筑,用材較大

·特征1)內(nèi)外柱等高,鋪作層的平面形成若干種類型的“槽”;2)采用天花(一般平棊)將梁架分為明、草兩部分,

凡明梁只閣平棊,草栿在上,承屋蓋之重3)鋪作層明確。

·殿閣地盤分槽圖《營造法式》在卷三十卷中,載有殿閣地盤分槽圖4種。2/3/202572/3/202582/3/202592/3/2025102/3/2025112/3/2025122/3/2025132/3/2025142·廳堂式構(gòu)架

特征⑴內(nèi)外柱不同高;⑵采用徹上明造;⑶常使用插梁(栿)。

分類?架椽屋?分心?前后/對

?柱

2/3/2025152/3/2025162/3/2025172/3/2025182/3/2025192/3/2025202/3/2025212/3/2025222/3/2025232/3/2025242/3/2025252/3/202526八架架椽屋前后各剳牽乳栿用六柱2/3/2025272/3/2025282/3/202529六架椽屋乳栿對剳牽用四柱2/3/202530對2/3/202531前后2/3/202532例1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

2/3/202533殿閣身地盤七間身內(nèi)金箱斗底槽殿閣身地盤七間身內(nèi)金箱斗底槽2/3/202534殿堂七鋪作斗底槽草架側(cè)樣2/3/2025352/3/202536例2福州華林寺大殿2/3/202537·建于五代與北宋交替,建成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

建成于《營造法式》前近200年·較浙江寧波的保國寺大殿和福建莆田的元妙觀三清殿約早半個世紀。是長江以南最為古老的木構(gòu)建筑2/3/202538殿堂式還是廳堂式?類型?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2/3/2025392/3/202540二.地盤分槽圖的討論

地盤分槽圖涉及到的《法式》的幾個疑案槽、縫、金箱、斗底騎槽騎槽檐栱襯枋頭騎槽壓槽枋2/3/2025411槽與縫對“槽”的認識障礙,主要來自如何釋《法式》中的“騎槽檐拱”、“襯枋頭騎槽”等。

文獻[1]限于當時對“殿堂”和“廳堂”兩類大木構(gòu)架不甚明朗,為釋“騎槽檐拱”,曾將

于枓栱出跳成正交一列枓栱的縱中線謂之槽。

[1]梁思成《營造法式注釋》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七卷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2/3/2025422/3/202543文獻[2]在維持“槽”的這一解釋下,對分槽圖作了進一步闡釋:

而“槽”的概念從《法式》卷四對多跳華拱的稱謂為“騎槽檐拱”,在鋪作正心最上置“壓槽枋”等可知,即一列鋪作所在的縱中線。在建筑物中,由于柱網(wǎng)形式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鋪作分布方式。凡建筑物內(nèi)部只設一列內(nèi)柱,柱上布置枓栱者稱“身內(nèi)單槽”,在中心設一列中柱,柱上布置枓栱稱“分心槽”,若在建筑內(nèi)部設兩列內(nèi)柱,柱上布置枓栱稱“身內(nèi)雙槽”,在建筑內(nèi)部柱子成環(huán)狀布列,其上設一周枓栱者稱“金箱槽”。[2]

[2]郭黛姮《中國古代建筑史》第三卷第654頁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2/3/202544內(nèi)柱?

2/3/202545斗底?枓底2/3/202546這一解釋,大體圓了分槽圖各類型,但還存在兩個主要障礙:①“斗底”如何解釋;②若在中心設一列中柱,柱上布置枓栱稱“分心槽”,廳堂式大木構(gòu)架也存在一列中柱,且柱上布置枓栱,何以只稱“分心”不稱“分心槽”。我們知道:如果承認地盤分槽圖是殿堂式大木構(gòu)架特有的,考察一種解釋是否成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將其用于廳堂式,若也能成立,必然解釋有誤。2/3/2025472/3/202548什么算“內(nèi)柱”尚可商榷?!斗ㄊ健穼⒉缓彪A的殿堂主體部分冠以“身”,副階內(nèi)殿堂主體叫“身內(nèi)”,“身內(nèi)”不同于今天所言“內(nèi)部”,它包括內(nèi)檐柱。以單槽為例,“身內(nèi)”有三列柱而不是一列。2/3/202549為了克服槽為縱中線說的矛盾,文獻[3]作了折衷調(diào)和:分槽是殿閣特有的做法,所謂“槽”是指殿身內(nèi)柱柱列及鋪作層所分割出來的殿內(nèi)空間,可能因其狀如覆槽或覆斗,故冠以“槽”、“斗”等字樣。由此推演,又把槽形空間的邊沿,柱頭枋的中線也稱之為“槽”,如“騎槽檐拱”即指騎于檐柱縫上的華拱;“襯枋頭騎槽”是指襯枋頭和柱頭枋正交騎于檐柱縫之意。這里“槽”與“縫”是同一個意思。[3][3]潘谷西《營造法式》初探(二)南京工學院學報2/3/2025502/3/202551郭黛姮認為:

而“槽”的概念從《法式》卷四對多跳華栱的稱謂為“騎槽檐栱”,在鋪作正心上置“壓槽枋”等可知,即一列鋪作所在的縱中線。然而也有人將鋪作層所分割出的空間稱之為槽,但這從學術(shù)上講是沒有根據(jù)的。上列四種分槽形式皆以鋪作縱中線為依據(jù)才成立。故應糾正社會上那種不嚴格的稱謂。郭黛姮《中國古代建筑史》654/7292/3/202552郭黛姮還認為:“分槽圖”即為建筑物的仰視平面圖。柱端平面柱根平面2/3/2025532/3/2025542/3/2025552/3/2025562/3/202557我的觀點1·注意《法式》中附圖與釋文的關(guān)系稍檢《法式》,就可見出它是遵循“圖文一致”的,亦即有釋文,必在圖中可見。尤其是卷三十一的地盤圖(平面圖)和草架側(cè)樣圖(橫剖面圖),圖文幾乎完全一致。如地盤圖中的“殿閣身地盤九間身內(nèi)分心斗底槽”2/3/202558在對應的草架側(cè)樣圖的釋文是“殿堂等六鋪作分心槽”。其中地盤圖釋文的“地盤九間”,因為草架側(cè)樣圖上并不能反映,草架側(cè)樣圖釋文就沒有該字樣。同理,草架側(cè)樣圖可見到的“六鋪作”斗栱,地盤圖不能反映,釋文當然也就沒有該字樣。2/3/2025592/3/2025602/3/2025612/3/2025622·地盤圖中殿閣之閣,不是多層樓閣之“閣”,而是底層架空的“閣欄”之閣。

《法式》地盤分槽圖中的標題是“殿閣”,而相應的剖面圖卻稱“殿堂”。為何要稱“閣”,對此,有學者的解釋是為暗示出單層的殿和多層的閣,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結(jié)構(gòu)形式,故平面稱‘殿閣’,斷面圖畫的都是單層的房屋,只能稱‘殿堂’。[5][5]陳明達《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上)第28頁文物出版社19812/3/202563這種解釋有悖《法式》“圖文一致”原則如果為說明多層的閣可以采用單層殿結(jié)構(gòu)形式,完全可以多作一幅多層閣的斷面圖,而不必“暗示”法。有必要對“殿閣”之義重新審定。問題出在這里的“閣”作何解。漢代文獻中,“閣”的本義為門的一部分,近于“觀”。許慎《說文解字》釋:“閣,所以止扉也。從門各聲”,段玉裁注:“閣本訓直橛?!瓭h書所謂門牡者,而閣居兩旁,每扉以一長杙,上貫于過門版,下拄于地,故云所以止扉?!?/3/202564四川德陽漢代畫像磚反映的甲第大門,門兩側(cè)的構(gòu)筑,過去都誤作‘廊廡’。但“廊”非干攔結(jié)構(gòu),“廡”更為封閉的,實應為門閣。2/3/202565這段文字可以大致辨認出閣是底部架空的,即今天所稱的干欄結(jié)構(gòu),干欄早期又稱作“閣欄”。漢代的“閣”不同于“樓”,是單一的建筑類型,而是底部架空的一類建筑或構(gòu)筑物的統(tǒng)稱,如秦漢高臺建筑間聯(lián)系的“閣道”,門閣,儲存性質(zhì)的閣,藏書閣“天祿閣”和“石渠閣”?!斗ㄊ健分小暗铋w”,指的是殿堂式大木構(gòu)架中架空的那部分李誡將地盤分槽圖冠以“殿閣”,恰恰在表明地盤分槽圖描述的是“閣”(架)在柱上的鋪作層的“地盤”,而不是柱根地盤。2/3/202566

這一結(jié)論,從《法式》卷十七至卷十九中大木作功限,可以看得比較清楚:冠以“殿閣”計算造作功的構(gòu)件,只有鋪作,并且與“樓閣”的平座層并舉。而在“殿堂”名下,則要計算梁、柱的功限。再如《法式》卷七中的小木作制度,柱間的截間格子用“殿堂”,額間的照壁版和鋪作的檐竹網(wǎng)木貼,冠以“殿閣”。

2/3/2025672/3/2025682/3/2025692/3/2025702/3/2025712/3/2025723·殿閣地盤分槽圖是鋪作層的俯視圖理由是:①如前所述,“殿閣”表明的是“閣”(架)在柱上的鋪作層,殿閣地盤圖也就應是鋪作層的“地盤”;②地盤分槽圖是殿堂式大木構(gòu)架特有的屬性,它有別于廳堂式結(jié)構(gòu)的特征在“槽”,下文將詳明“槽”與鋪作層的關(guān)系,而仰視沒有彰顯出“槽”的特征。例如,同一位置對廳堂結(jié)構(gòu)建筑“十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的仰視圖,幾乎與殿堂式的“分心槽”仰視相同;2/3/202573③《法式》是唐宋工匠施工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從施工過程看,是自下而上的,當鋪到鋪作層,工匠在其上俯視,順理成章。注意到《法式》地盤分槽圖上有表示柱端的圓點,表示額、拱、梁的復線。這些本非處于同一平面,按現(xiàn)代制圖相當于“俯視”的結(jié)果。實際上,即鋪到襯枋頭那一層時,工匠所見的地盤圖。事實上,中國古代未必有嚴格意義制圖概念,不能排除是一張忽略鋪作層層高的地盤圖。

2/3/2025742/3/2025752/3/2025762/3/2025774·《法式》“斗”字的三種記法:①枓、②鬬、③斗,是作了明確區(qū)分的。斗底槽之“斗”,不是枓栱之“枓”,而是取拼接之義的“鬬”的通借?!皷挕睂V付窎碇岸贰?。因此《法式》殿閣地盤分槽圖中,“斗底槽”中的“斗”字不是斗栱之斗,否則記作“枓底槽”了。如《法式》卷九中的“枓槽板”。2/3/2025782/3/202579鬬義是“拼接”,入聲。它有兩個異體字“鬥”和“闘”,宋代通用。如《法式》中的“鬬八”,《夢溪筆談》就記作“闘八”)《說文解字注》:“鬬,遇也。疊韻。凡今人云鬬接者,是遇之理也。”這解釋了“鬬”字如何從本義“遇”,引申到鬬接——拼接。2/3/202580在古建筑術(shù)語中“斗”取“拼接”義,并非孤例。如“穿斗式”梁架之“斗”《法式》中的“鬬尖”、“鬬八藻井”和天花中的“鬬十二”、“鬬十八”、“鬬二十四”、“穿心鬬八”等,其中之“斗”,最初均取“拼接”義。其中闘八數(shù)量較多,宋代已有將“鬬八”作藻井專有名詞的趨勢。宋人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九中,就記藻井作“闘八”。2/3/2025812/3/2025822/3/2025832/3/202584“斗”字,李誡是有意作出區(qū)別的。首先可排除斗栱之“枓”,如《法式》殿閣地盤圖中的“殿閣身地盤九間身內(nèi)分心斗底槽”,在對應的側(cè)樣圖中,不見“斗底”字樣,如果這里“斗”指斗栱之“枓”,側(cè)樣圖中釋文也就不必刪去。2/3/202585這樣,“斗”字剩下只有兩種可能:①斗形;②斗底(拼接)的槽,即用“斗”字通借“鬬”。中國古代文字中,用同音或相近音的字假借是非常普遍的。在工匠的營造秘本中,以相近音的簡單字假借復雜的字就更多。比較后,筆者覺得理解成“拼接底”稍妥帖。

2/3/202586關(guān)于“斗”字這一用法,《法式》卷三十三彩畫作中的“四斗底”值得注意。這里“斗”,顯然不是斗栱之“枓”,只能是“斗形”或拼接(鬬)。仔細觀察,它不是三個矩形合成,而是相互滲透搭接,這應當就是“斗”(鬬)了,其用法,語法結(jié)構(gòu)正如同一頁“交腳龜文”中“交腳”的“交”。

2/3/2025875·“槽”為鋪作層內(nèi)的狹長空間明確了殿閣地盤分槽圖的性質(zhì)和“斗”字的確切含義,就可以進一步厘清何謂“槽”。本來,從《法式》所繪的分槽圖,特別是“單槽”和“雙槽”,是不難直觀判斷出,分槽圖中條狀圖形對應的當為“槽”。

筆者以為:槽,即殿閣地盤分槽圖中的條狀圖形,殿閣地盤圖既然描述的是鋪作層的俯視,“槽”,實為鋪作層內(nèi)的狹長空間。2/3/2025882/3/202589以下是對此的進一步解釋:《法式》卷九、卷十和卷十一中在“佛道帳”等處,尚有“枓槽板”、“夾枓槽板”、“車槽”等,均指狹長條狀圖形。即是說,從《法式》用詞習慣看,將長條狀圖形稱“槽”。“枓槽板”,對照《法式》卷三十二“天宮樓閣佛道帳”圖不難判斷,它概是與栱眼壁相同位置的構(gòu)件,只不過栱眼壁只能夾在斗栱間,而佛道帳中裝飾性的斗拱只有外跳,“枓槽板”可以做成一整條。2/3/202590枓槽板車槽《法式》卷三十二“天宮樓閣佛道帳”

2/3/202591《法式》卷三十一廳堂式側(cè)樣圖中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柱等高,鋪作層明顯存在,但不存在長條狀圖形的“槽”,也就不被列為殿堂大木構(gòu)架類型。2/3/202592第二,如前所述,槽應當是殿堂式大木構(gòu)架特有廳堂式大木構(gòu)架特不具備的。惟有這個空間是殿堂式大木構(gòu)架特有而廳堂式所不具備的。第三,將“槽”理解為長條狀圖形,與“斗底”之釋是呼應的?!敖鹣涠返撞邸?,金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