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專題3-文言基礎篇-第2講-虛詞_第1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專題3-文言基礎篇-第2講-虛詞_第2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專題3-文言基礎篇-第2講-虛詞_第3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專題3-文言基礎篇-第2講-虛詞_第4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專題3-文言基礎篇-第2講-虛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16近年來高考中常考的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5類,所以,我們對文言虛詞從詞性上進行歸納整理,以幫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各類虛詞。一、“5類文言虛詞”系統(tǒng)歸納(一)代詞——代指對象要明確代詞是代替詞、短語或句子的詞。它的作用是避免重復,使文章簡潔。1.人稱代詞(1)第一人稱:吾、予、余、我。“吾(我)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2)第二人稱:女、汝、而、爾、若、乃?!拔嵋饩脩逊?,汝(你)豈得自由!”(《孔雀東南飛并序》)(3)第三人稱:之、其、彼、厥、渠?!氨?他)與彼(他)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4)人稱復數(shù):“屬”“輩”“儕”“族”“徒”等詞放在人稱代詞后表多數(shù),可譯為“們”或在人稱代詞后加“一類”“這些”等詞?!叭魧?你們這些人)皆且為所虜!”(《鴻門宴》)2.指示代詞(1)近指代詞:是、此、斯、茲、之、然。可譯為“這”“這個”“這里”“這樣”?!澳乘?,而母立于茲(這里)?!?《項脊軒志》)(2)遠指代詞:彼、夫、其??勺g為“那”“那個”?!坝栌^夫(那)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3)旁指代詞:他??勺g為“別的”“其他的”?!皞渌?其他的)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4)虛指代詞:或、某??勺g為“有的人”?!盎?有的人)以為死,或(有的人)以為亡。”(《陳涉世家》)(5)無定指代詞:莫、無??勺g為“沒有誰”“沒有哪一個”?!拔倚膫?,莫(沒有誰)知我哀!”(《詩經(jīng)·小雅·采薇》)3.疑問代詞(1)代人:誰、孰?!拔崤c徐公孰(哪一個)美?”(《鄒忌諷齊王納諫》)(2)代事物:何、胡、奚、曷?!捌溟g旦暮聞何(什么)物?”(《琵琶行并序》)(3)代處所:安、惡、焉?!扒已?哪里)置土石?”(《愚公移山》)(二)副詞——修飾限制要適度副詞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作句子的狀語或補語。1.程度副詞表示性質、狀態(tài)或行為動作所達到的程度的副詞,多用來修飾形容詞或表心理活動的動詞。(1)輕微度:少、稍、略。可譯為“稍微”“略微”“絲毫”等。“太后之色少(略微)解?!?《戰(zhàn)國策》)(2)加深度:愈、益、彌、更??勺g為“更加”“尤其”等?!胺钪畯?更加)繁,侵之愈(更加)急?!?《六國論》)(3)極高度:最、極、甚、殊、太、至、良、大、絕、特、頗??勺g為“很”“極”“太”“非?!薄胺滞狻薄疤貏e”等?!岸纺渲謶质?很、極)甚。”(《廉頗藺相如列傳》)2.范圍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或與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物的副詞。(1)表總括:俱、畢、凡、皆、咸、舉、悉、盡、率??勺g為“全”“都”等?!按逯新動写巳耍?都)來問訊。”(《桃花源記》)(2)表僅限:但、唯、止、僅、獨、徒、特、第、直??勺g為“只”“僅”“單獨”“只是”等?!暗?只)見悲鳥號古木?!?《蜀道難》)(3)表共同:共、同、并、相??勺g為“起”“一同”等?!坝侄嗪烙?,共(一起)為不軌?!?《張衡傳》)3.時間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持續(xù)與時間有關的副詞。(1)表示“已經(jīng)”“曾經(jīng)”:既、已、曾、嘗?!拔釃L(曾經(jīng))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2)表示“以前”“當初”“過去”:向、初、曩、始、昔。“尋向(以前)所志,遂迷。”(《桃花源記》)(3)表示“常?!薄敖?jīng)?!薄跋騺怼保撼?、素、雅、恒?!鞍驳垩?素常)聞衡善術學?!?《張衡傳》)(4)表示“正在”“正當”“恰逢”:方、正、適、會?!胺?正當)急時,不及召下兵。”(《荊軻刺秦王》)(5)表示“一會兒”“片刻”:俄、旋、尋、須臾、未幾、無何、既而、斯須?!凹榷?一會兒)兒醒,大啼?!?《口技》)(6)表示“突然”“急忙”“立刻”:急、遽、猝、立、即?!叭撼俭@愕,卒(通‘猝’,突然)起不意?!?《荊軻刺秦王》)(7)表示“將要”“接近”:將、且、行將?!叭魧俳郧?將要)為所虜!”(《鴻門宴》)(8)表示“終于”“最后”:終、卒、竟?!白?最后)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4.語氣副詞表示肯定、否定、推測、反詰等語氣的副詞。(1)表肯定:必、誠、信、固、果??勺g為“一定”“實在”“果真”等?!盁煗⒚P?實在)難求。”(《夢游天姥吟留別》)(2)表否定:不、弗、未、能、非、靡、亡、否??勺g為“不”“有”等?!暗弥畡t生,弗(沒有)得則死?!?《魚我所欲也》)(3)表禁止:勿、莫、無。可譯為“不要”“別”等。“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不要)忘?!?《孔雀東南飛并序》)(4)表推測、估量:殆、蓋、庶、其、得無、無乃、庶幾??勺g為“大概”“也許”“幾”“可能”等?!按?大概)有神護者。”(《項脊軒志》)(5)表反詰:豈、其、庸、獨、寧??勺g為“難道”“哪里”等?!捌?難道)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5.頻率副詞(1)表示“常?!薄巴薄耙辉佟薄霸偃薄岸啻巍保簩?、數(shù)、輒、每、頻、累?!按髮④娻囼s奇其才,累(多次)召不應。”(《張衡傳》)(2)表示“再”“也”“還”“第二次”等:復、更、再、又、亟。“復(再、又)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6.謙敬副詞表示對對方恭敬和對自己謙卑的副詞,無實在意義。(1)表恭敬:請、敬、謹、幸、惠、敢?!爸?敬辭)使臣良奉白璧一雙。”(《鴻門宴》)(2)表謙卑:竊、忝、猥、伏惟?!扳?謙辭)以微賤,當侍東宮?!?《陳情表》)7.指代性副詞(1)相:指代第一、二、三人稱,表示動作偏指一方?!氨憧砂坠?,及時相(指代‘我’)遣歸?!?《孔雀東南飛并序》)(2)見:用在動詞前,有人稱代詞的作用,相當于前置的“我”。“生孩六月,慈父見(指代‘我’)背。”(《陳情表》)(三)介詞——引出方式要得當介詞,是把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介紹給動詞、形容詞,以表示與之有關的時間、處所、方式、原因、對象等的詞。1.引出動作的工具、方法、憑借:以、因?!昂我?憑借)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2.引出動作的對象:于、與、因、為、乎?!坝?對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3.引出動作的原因:于、以、為?!安灰?因為)物喜,不以(因為)己悲?!?《岳陽樓記》)4.引出動作的時間、處所:于、乎、自、從、緣?!坝信笞?從)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5.引出主動者,表示被動:于、乎?!按朔敲系轮в?被)周郎者乎?”(《赤壁賦》)(四)連詞——表示關系要清楚連詞是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短語或句子,表示它們之間的某種關系的詞。1.表示并列關系:與,及,且,而,且……且……,載……載……?!懊缒仙绞捏w康且(而且)直!”(《孔雀東南飛并序》)2.表示遞進關系:而,且,尚……況……,以。“臣以為布衣之交尚(尚且)不相欺,況(何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3.表示選擇關系:如、抑、其、或、非……則……?!疤熘n蒼,其(是)正色邪?其(還是)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游》)4.表示承接關系:而、以、乃、則、遂、即、于是、然后?!板浂?表承接關系)舍之,朽木不折。”(《勸學》)5.表示轉折關系:而、然、則、但、乃、顧、雖。“然(然而)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游褒禪山記》)6.表示因果關系:以、為、因、故、是故、是以?!笆枪?因此)弟子不必不如師。”(《師說》)7.表示假設關系:若、茍、今、使、雖、則、向使、假令?!捌?如果)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赤壁賦》)8.表示修飾關系:而、以??勺g為“地”或不譯。“木欣欣以(表修飾關系)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并序》)(五)助詞——輔助功能要到位助詞是古代漢語中不能單獨使用,也不能充當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某種輔助作用的詞。1.結構助詞(1)之:常作為定語、補語、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的標志,或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八魏巫镏?賓語前置的標志)有?”(《公輸》)(2)所:常與后面的動詞構成名詞性“所”字結構,表示人、事物、處所等,作句子的主語、賓語、定語?!按巳艘灰粸榫哐运?所聞,即‘所知道的一切’)。”(《桃花源記》)2.語氣助詞(1)陳述語氣詞:也、矣、焉、耳?!敖褚淹ねと缟w矣?!?《項脊軒志》)(2)疑問語氣詞:乎、與、歟、耶、邪?!芭婀幌绕脐P中,公豈敢入乎?”(《鴻門宴》)(3)感嘆語氣詞:哉、夫?!吧圃?!技蓋至此乎?”(《庖丁解?!?(4)句首語氣詞:唯、夫、蓋。“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3.音節(jié)助詞音節(jié)助詞指沒有實義而以協(xié)調音節(jié)為主的助詞。常見的有:之、者、其、言、有、止?!熬弥?,目似瞑,意暇甚。”(《狼》)二、“6大推斷技法”邊練邊悟(一)語境句意推斷法虛詞通常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如2020年新高考全國卷Ⅰ“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中“以”,在動詞“恐”之后,結合前后語境“漣等初不承”和“不承為酷刑所斃”,可以推斷出“以”為介詞,譯為“因為”。1.翻譯下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翻譯)李臺州名宗質,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質而罹靖康之亂,母子相失。宗質以父蔭,既長,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馬季思官蜀,宗質曰:“吾求母,東南無之,必也蜀乎?”從之西,舟所經(jīng)過州,若縣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聲號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歸,不食。司馬家人哀之,必寬譬之,乃飲泣強食。季思秩滿東下,所經(jīng)復然,竟不得。至荊州,復然。日旦夕號呼,嗌痛氣憊,小憩于茗肆,垂涕。(節(jié)選自《楊萬里集箋?!?(1)宗質以父蔭,既長,仕所至必求母,不得。譯文:(2)吾求母,東南無之,必也蜀乎?譯文:(3)司馬家人哀之,必寬譬之,乃飲泣強食。譯文:[答案](1)宗質在父親的庇護下成長,等到長大,每到一處當官一定去尋找他的母親,都沒有找到。(2)我尋找母親,東南一帶沒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3)司馬家的人同情他,都寬慰勸解他,于是才哭著勉強吃點東西?!緟⒖甲g文】李臺州名宗質,字某,北方人,不知道是哪個郡縣的人。母親展氏,是他父親的妾,生下宗質就遭遇了靖康之亂,母子走失。宗質在父親的庇護下成長,等到長大,每到一處當官一定去尋找他的母親,都沒有找到。姻親司馬季思到蜀地做官,宗質說:“我尋找母親,東南一帶沒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跟隨司馬季思到蜀地去。船經(jīng)過的州,無論郡縣、村市,一定登岸,到處大聲地呼喊:“展婆,展婆?!钡搅送砩?,哭著回來,不吃東西。司馬家的人同情他,都寬慰勸解他,于是才哭著勉強吃點東西。司馬季思任期已滿,向東而下,所經(jīng)過的地方李臺州仍然這樣,始終沒有找到(母親)。到了荊州,又是這樣。每天從早到晚大聲呼喊,咽喉痛身心疲憊,在茶鋪中稍作休息,依然流著淚。(二)標志推斷法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虛詞為標志的,如表被動的“見”“于”“為”“為所”,表賓語前置的“之”“是”;含有虛詞的固定格式“是以”“無以”“有所”等。如2020年新高考全國卷Ⅰ“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中“為……所”,是被動句的標志,表明該句為被動句。2.翻譯下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翻譯)有群丐過其門,見(來懋齋)先生家羅杯盤,必有所謂喜事者。遂麇集于戶限外,爭欲得杯盤狼藉之馀瀋。斯時也,先生饑火與憤火交綏,于是出謂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設席也,實以部試期迫,赴都乏資,意欲藉親故之集會輪資,應眉急耳。奈親故負我,今竟食言,以致吾之酒肴為虛設。雖然,與其魚餒而肉敗,孰若大家共一飽。汝曹其就座,吾將為東道主而暢飲焉?!比贺さ翘冕^,醲餉既良,已謂先生曰:“吾儕小,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屬非分之寵。今試一問,由此達京師需金幾何?”先生曰:“但使途無饑渴,而安抵都下足矣?!比贺暺鹪唬骸笆菂^(qū)區(qū)者,何難之有?吾儕愿盡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蓖媛弥魅思纹淞x而奇其事,且厚有贈饋。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資為先生應試費。試后果捷南宮,得出為某邑宰,循例省親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節(jié)選自《庚初廣志》卷八)(1)予之肆筵以設席也,實以部試期迫,赴都乏資,意欲藉親故之集會輪資,應眉急耳。譯文:(2)與其魚餒而肉敗,孰若大家共一飽。譯文:(3)是區(qū)區(qū)者,何難之有?吾儕愿盡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譯文:[答案](1)我在這里擺設菜肴陳設酒席,實際上是因為我要參加禮部考試的日期就要到了,但是趕赴京城的資金還有欠缺,心里就想著借這次酒宴設一個會,向親朋好友分別借資,以解燃眉之急。(2)與其讓魚、肉腐爛了,還不如我們大家共同飽餐一頓。(3)這是區(qū)區(qū)小事,有什么艱難?我們愿意為此盡力,用沿途乞討得到的錢物,供給先生食用?!緟⒖甲g文】有一群乞丐經(jīng)過他的家門,看見(來懋齋)先生家里擺設了酒杯和菜肴,認為一定有人們所說的喜事。于是就都聚集在他的門外,以求得到殘羹剩飯。在這個時候,先生也是饑餓和氣憤交織在一起,于是就走出大門告訴這些乞丐說:“我在這里擺設菜肴陳設酒席,實際上是因為我要參加禮部考試的日期就要到了,但是趕赴京城的資金還有欠缺,心里就想著借這次酒宴設一個會,向親朋好友分別借資,以解燃眉之急。無奈親朋好友背棄了我,今天竟然違背諾言,以至于我的酒宴菜肴成為空擺設。既然是這樣,與其讓魚、肉腐爛了,還不如我們大家共同飽餐一頓。你們都各自就座,我將作為東道主來和你們一起暢飲。”這些乞丐就走進廳堂享用,喝足吃飽后,對先生說:“我們這類人地位低下,承蒙先生賜給我們酒飯,本來就屬于過分的寵愛了。現(xiàn)在請問一下,從這里到京城需要多少銀兩?”先生說:“只要讓我在路途中不挨餓,并且能夠平安順利抵達京城就滿足了?!边@些乞丐應聲站起來說:“這是區(qū)區(qū)小事,有什么艱難?我們愿意為此盡力,用沿途乞討得到的錢物,供給先生食用?!泵康揭惶?,旅社的主人都贊賞乞丐的義氣,又認為這件事很奇異,并贈送了先生很多財物。到達京城之后,這些乞丐各自分道行乞,把他們乞討得到的錢財給先生作為參加考試的費用??荚嚭笙壬怀晒Ρ欢Y部錄取,得以出任某邑的長官,按照慣例先回鄉(xiāng)省親。這些乞丐也都催促他回鄉(xiāng)。(三)句位推斷法一些虛詞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詞(如“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還常作語氣副詞,表反問或揣測(如“其李將軍之謂也”);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代詞(如“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表期望、祈使語氣(如“爾其無忘乃父之志”)。3.翻譯下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注意每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位置和翻譯)金履祥,字吉父,婺之蘭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書,即能記誦。比長,益自策勵。及壯,知向濂洛之學,事同郡王柏,從登何基之門?;鶆t學于黃榦,而榦親承朱熹之傳者也。自是講貫益密,造詣益邃。時宋之國事已不可為,履祥遂絕意進取。然負其經(jīng)濟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會襄樊之師日急,宋人坐視而不敢救,履祥因進牽制搗虛之策,請以重兵由海道直趨燕、薊,則襄樊之師,將不攻而自解。且備敘海舶所經(jīng),凡州郡縣邑,下至巨洋別島,難易遠近,歷歷可據(jù)以行。宋終莫能用。及后朱瑄、張清獻海運之利,而所由海道,視履祥先所上書,咫尺無異者,然后人服其精確。(節(jié)選自《元史·金履祥傳》)(1)eq\b\lc\{(\a\vs4\al\co1(①而榦親承朱熹之傳者也。,譯文:,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譯文:))(2)eq\b\lc\{(\a\vs4\al\co1(①然負其經(jīng)濟之略。,譯文:,孰能譏之乎?,譯文:))(3)eq\b\lc\{(\a\vs4\al\co1(①基則學于黃榦。,譯文:,②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譯文:))(4)eq\b\lc\{(\a\vs4\al\co1(①難易遠近,歷歷可據(jù)以行。,譯文:,②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譯文:))[答案](1)①而黃榦是朱熹的親傳弟子。②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2)①但是他身懷經(jīng)世濟民的韜略。②難道還有誰能去譏笑他嗎?(3)①何基就是向黃榦拜師學習的。②我和客人在黃州赤壁下劃船游玩。(4)①難易遠近,都標記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據(jù)他的策略來前行。②請允許我擁立太子做趙王,來斷絕秦國的念頭?!緟⒖甲g文】金履祥,字吉父,是婺州蘭溪縣人。金履祥少時聰敏明睿,父親和兄長稍微教授給他一點文字,他就能默記背誦。等到長大以后,他更加自我鞭策激勵。等到他壯年之后,知識方面崇尚周敦頤、程頤、程顥的理學,師事同郡王柏,隨從王柏向何基請教。何基就是向黃榦拜師學習的,而黃榦是朱熹的親傳弟子。從此他的講習更加謹密,學術造詣越發(fā)精深。當時宋朝的國勢已經(jīng)到了無法挽回的境地,金履祥于是斷絕了進取功名的念頭。但是他身懷經(jīng)世濟民的韜略,也不忍心立刻就遺忘這世間生活。恰逢襄樊的蒙古軍隊一天天地逼近,宋朝的官兵坐看禍亂發(fā)生卻不敢援救,金履祥于是進獻牽制敵人乘虛而擊的策略,請求派大量兵力從海道直奔燕、薊二州,那么襄樊的蒙古軍隊,將會不攻而自破。并且詳細地敘述海船途經(jīng)的地方,凡是州郡縣邑,下到大洋孤島,難易遠近,都標記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據(jù)他的策略來前行。宋朝當權者最終沒能采用他的謀略。等到后來朱瑄、張清獻上海運的好處,而他們所經(jīng)由的海道,跟金履祥先前所呈獻的奏疏相比,沒有一點不同的地方,這樣后人才敬服他的謀劃精確。(四)語法分析法這種方法是根據(jù)詞語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來推斷其含義,不同的句子成分決定了詞語的詞性和用法。如《鴻門宴》“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句中有三個“為”,前兩句的主語是“人”和“我”,賓語是“刀俎”和“魚肉”,句中的兩個“為”應為動詞,作謂語,譯為“是”;末句“何辭”,即“辭何”,是個動賓結構,主語承前省略,可見句末的“為”是表疑問的語氣助詞。4.翻譯下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翻譯)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翛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nóng)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痹紫嘀^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節(jié)選自《宋史·孫傅傳》)(1)時蔡翛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譯文:(2)傅言:“索民力以妨農(nóng)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弊g文:(3)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譯文:[答案](1)當時,蔡翛是尚書,孫傅向他陳述天下大事,勸他盡快有所改變,否則一定失敗。(2)孫傅上書說:“濫用民力妨礙農(nóng)事,卻對中國沒有絲毫的好處?!?3)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的觀點雖偶然與蘇軾相同,意思也沒有別的,是依憑職責議論時事,可是責罰他就過分了,許翰也被免去官職?!緟⒖甲g文】孫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贾辛诉M士,被任命為禮部員外郎。當時,蔡翛是尚書,孫傅向他陳述天下大事,勸他盡快有所改變,否則一定失敗。蔡翛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孫傅)升至中書舍人。宣和末年,高麗入朝進貢,高麗使者經(jīng)過的地方,官府征調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騷動,用度又頗多。孫傅上書說:“濫用民力妨礙農(nóng)事,卻對中國沒有絲毫的好處?!痹紫嗾J為他的言論和蘇軾的一樣,上奏把他貶謫到蘄州。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的觀點雖偶然與蘇軾相同,意思也沒有別的,是依憑職責議論時事,可是責罰他就過分了,許翰也被免去官職。(五)詞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虛詞的詞性不一樣,用法也不一樣。如《蘭亭集序》中的“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之興懷”兩句,前一個“之”是動詞(往、到達);后一個“之”是代詞(代指“向之所欣……已為陳跡”),通過詞性即可推斷二者不一樣。5.翻譯下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翻譯)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趍(同“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見楚王,曰:“臣聞大王舉兵將攻宋,計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眾勞民,頓兵挫銳,負天下以不義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猶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墨子曰:“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宋?!蓖踉唬骸肮?,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設以攻宋,曷為弗???”墨子曰:“令公輸設攻,臣請守之?!庇谑枪敯阍O攻宋之械,墨子設守宋之備。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輟不攻宋。(節(jié)選自《淮南子·修務訓》)(1)亡其苦眾勞民,頓兵挫銳,負天下以不義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猶且攻之乎?譯文:(2)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譯文:(3)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輟不攻宋。譯文:[答案](1)使那些勞苦大眾逃亡,損兵折將,蒙受被天下指責為不義的名聲,卻得不到尺寸之地,還要進攻它嗎?(2)果真得不到宋國,而且做不合道義的事情,為什么還要攻打它呢?(3)公輸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終攻不進城內。于是楚王就只得收兵,停止對宋的進攻。【參考譯文】過去楚國想要攻打宋國,墨子聽說以后很擔心這件事。他從魯國出發(fā)趕了十天十夜的路,腳上長了一層層的老繭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雙腳向前趕路,終于到達楚都郢城。拜見楚王,說:“我聽說大王您要發(fā)兵攻打宋國,您是估計一定能攻占宋國,然后才攻打它的嗎?使勞苦大眾逃亡,損兵折將,蒙受被天下指責為不義的名聲,卻得不到尺寸之地,還要進攻它嗎?”楚王說:“果真得不到宋國,而且做不道義的事情,為什么還要攻打它呢?”墨子說:“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損道義卻又得不到宋國?!背跽f:“公輸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這種器械,假設用云梯來攻宋,怎么能不取勝?”墨子回答說:“讓公輸般設置云梯來攻城,請允許我來防守?!庇谑枪敯阍O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設置守城的裝備。公輸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終攻不進城內。于是楚王就只得收兵,停止對宋的進攻。(六)對稱推斷法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對應位置上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虛詞的用法。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以”和“而”處于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由此可推斷“以”也是表修飾的連詞。6.翻譯下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翻譯)景公問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則諸侯其至乎?”晏子對曰:“法其節(jié)儉則可;法其服,居其室,無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諸侯也。誠于愛民,果于行善,天下懷其德而歸其義,若其衣服節(jié)儉而眾說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務其飾;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身服不雜彩,首服不鏤刻。古者常有處橧巢窟穴而不惡,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歸其仁。及三代作服,為益敬也。服之輕重便于身,用財之費順于民。其不為橧巢者,以避風也;其不為窟穴者,以避濕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濕潤,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鏤,示民知節(jié)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過足以敬,宮室之美過避潤濕,用力甚多,用財甚費,與民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節(jié)儉也,則雖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窮臺榭之高,極污池之深而不止,務于刻鏤之巧、文章之觀而不厭,則亦與民而仇矣。若臣之慮,恐國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諸侯,不亦難乎?公之言過矣?!?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1)夫冠足以修敬,不務其飾;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譯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