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亞洲(B卷·基礎(chǔ)過關(guān))(解析版)_第1頁
第6章 亞洲(B卷·基礎(chǔ)過關(guān))(解析版)_第2頁
第6章 亞洲(B卷·基礎(chǔ)過關(guān))(解析版)_第3頁
第6章 亞洲(B卷·基礎(chǔ)過關(guān))(解析版)_第4頁
第6章 亞洲(B卷·基礎(chǔ)過關(guān))(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xué)年七年級地理下冊單元考點梳理分層卷(商務(wù)星球版)

第六章亞洲(B卷·基礎(chǔ)過關(guān)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讀圖可知為“亞洲的范圍”,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guān)于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從東西半球看,絕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東半球

B.從南北半球看,絕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半球

C.東面、南面分別瀕臨大西洋、印度洋

D.西面和歐洲山水相連

2.關(guān)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B.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洲

C.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洲D(zhuǎn).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洲

3.按照地理方位,亞洲分為6個地區(qū),中國位于()

A.南亞B.東南亞C.中亞D.東亞

4.亞洲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下列圖片所示人類活動屬于北亞的是()

第1頁共15頁.

A.B.

C.D.

【答案】1.C2.B3.D4.C

【解析】1.讀圖可知,亞洲的經(jīng)度范圍約是25°E-170°W,160°E以東屬于西半球,因此,從東西半球看,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東半球,A不符合題意。亞洲的緯度范圍約是10°S-80°N,絕大部分地區(qū)位于赤道以

北的北半球,B不符合題意。亞洲東面、南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C符合題意。亞洲西面和歐洲山水

相連,兩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它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人口最多的一個洲,A、

C、D不符合題意。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不是亞洲,B符合題意。故選B。

3.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六個地區(qū),中國位于東亞,D正確,

A、B、C錯誤。故選D。

4.A圖所示的是西亞地區(qū)。西亞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帳篷,穿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A

錯誤。B圖所示的是東南亞地區(qū)。生活在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聚居在長屋里,有的長

屋達200米,B錯誤。C圖所示的是北亞地區(qū),生活在北亞東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居住木屋,身著毛皮服裝,

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C正確。D圖所示的是南亞地區(qū),生活在南亞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魚為生,交

通工具是船,D錯誤。故選C。

【點睛】亞洲的經(jīng)緯度范圍約是:10°S-80°N,25°E-170°W,亞洲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主要位于東半球、

北半球;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nèi),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亞洲東、北、南三

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

第2頁共15頁.

北美洲相望。

在亞洲這片富饒而遼闊的土地上,孕育著魅力多彩的文明和近五分之三的世界人口,人們根據(jù)需要將

它劃分為若干不同的地理區(qū)域。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5.圖中黑色區(qū)域代表某大洲的主體部分,其中能較準確地表示亞洲半球位置的是()

A.B.C.D.

6.亞洲幅員遼闊,自然環(huán)境復(fù)雜多樣,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亞洲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B.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C.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大洲D(zhuǎn).亞洲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7.通常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6個地區(qū),下列國家中位于

東亞的是()

A.中國B.印度C.俄羅斯D.泰國

【答案】5.C6.A7.A

【解析】5.赤道穿過亞洲的南部的島嶼,亞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東經(jīng)160度穿過亞洲東部,亞洲大部分

位于東半球。因此,C符合題意。故選C。

6.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所以A錯誤。亞洲南北跨緯度近90度,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

洲,所以B正確。亞洲目前人口為45.96億,占全球總?cè)丝诘?9.9%,是世界上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大洲,所以

C正確。亞洲東西跨經(jīng)度約160度,東西距離大約18000千米,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所以D正

確。本題要求選擇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故選A。

7.通常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6個地區(qū)。中國位于東亞,

A符合題意;印度位于南亞,俄羅斯是歐洲國家,大部分領(lǐng)土位于北亞,泰國位于東南亞,BCD不合題意。

故選A。

【點睛】亞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是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

大洲,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6個地區(qū)。

烏茲別克斯坦位于亞洲中部,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nèi)陸國(即本國及其所有鄰國均為內(nèi)陸國)之一。

下圖為“烏茲別克斯坦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第3頁共15頁.

8.烏茲別克斯坦的鄰國有()

A.2個B.3個C.4個D.5個

9.“四金”被稱為烏茲別克斯坦的經(jīng)濟支柱。其中“四金”應(yīng)為()

①黃金——儲量可觀的黃金礦產(chǎn)②“白金”——阿姆河沿岸的棉花③“藍金”——清潔安全的天然氣

④“黑金”——西南部地區(qū)的煤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內(nèi)陸國享有通過過境國實現(xiàn)出入海洋的權(quán)利。從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出發(fā),

最快捷的出海通道是()

A.向東通過中國等國出入太平洋B.向南經(jīng)阿富汗等國出入印度洋

C.向西經(jīng)塔吉克斯坦等國出入大西洋D.向北通過俄羅斯等國出入北冰洋

【答案】8.D9.A10.B

【解析】8.烏茲別克斯坦的鄰國有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五個鄰

國,D正確,ABC錯誤,故選D。

9.當?shù)孛禾抠Y源并不豐富,“黑金”指代石油,④錯誤。黃金——儲量可觀的黃金礦產(chǎn),“白金”——阿姆河

沿岸的棉花;③“藍金”——清潔安全的天然氣;①②③正確,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0.從地圖可知最近出??谖挥谟《妊螅瑥臑跗潉e克斯坦的首都出發(fā),最快捷的出海通道是向南經(jīng)阿富汗

等國出入印度洋,B正確,ACD錯誤,故選B。

第4頁共15頁.

讀亞洲大陸沿30°N地形剖面圖,回答下面11-12小題。

11.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A.東高西低B.西高東低C.南高北低D.東西低,中部高

12.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

A.呈環(huán)狀圍繞著青藏高原B.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C.呈放射狀從四周流向中心D.由東向西流

【答案】11.D12.B

【解析】11.由圖可以看出,沿亞洲大陸沿30°N的地形剖面圖看得出來亞洲是東西低、中部高,中部是青

藏高原,東西部以平原為主,故選D。

12.受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的影響,亞洲的河流多由中間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故選B。

讀亞洲地理分區(qū)圖,完成下面13-14小題。

第5頁共15頁.

13.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①區(qū)的亞庫特人穿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B.③區(qū)的達雅克人的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C.④區(qū)的孟加拉人以捕魚為生,交通工具是船

D.⑤區(qū)的貝都因人聚居在長屋里,有的長屋長達200米

14.亞洲各分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主要原因是()

①亞洲氣候類型多樣,各地氣候差異大②各分區(qū)人種不同,生活習慣差異大③亞洲地形復(fù)雜多樣,地勢起

伏大④各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13.C14.B

【解析】13.由圖可知,①地因紐特人的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A錯誤。③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

的達雅克人居住的高腳屋長達200米,B錯誤。④南亞的孟加拉人以捕魚為生,交通工具是船,C正確。⑤

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因為地處熱帶,所以穿寬大袍子,利于散熱,又因為在干旱的草原,過著不固定的

游牧生活,D錯誤。故選C。

14.讀圖可知,亞洲范圍大、跨緯度廣,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亞洲氣候類型多樣,各地氣候差異大,亞洲地形復(fù)雜多樣,地勢起伏大,因此亞洲各分區(qū)自然環(huán)境、人類

活動各具特色,人種不同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不是原因,①③符合題意,B正確。故選B。

下圖為中亞氣候類型和農(nóng)業(yè)分布圖。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15-16小題。

15.下面關(guān)于中亞地區(qū)說法正確的是()

第6頁共15頁.

A.位于低緯度地區(qū),深居大陸內(nèi)部B.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C.地勢西高東低D.錫爾河注入里海,為內(nèi)流河

16.下面關(guān)于中亞地區(qū)城市說法正確的是()

A.都分布在緯度較低的地區(qū)B.主要在溫帶大陸氣候區(qū)均勻分布

C.主要分布在咸海沿岸D.主要分布在水源較充足的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區(qū)

【答案】15.B16.D

【解析】15.由圖可知,中亞地區(qū)緯度主要位于40°—50°之間位于中緯度,A錯誤;中亞地區(qū)主要為溫帶

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較少,B正確;由河流流向可知,東南高,中部及西北低,C錯誤;錫爾河是

中亞地區(qū)重要的河流,注入咸海,D錯誤。故選B。

16.中亞地區(qū)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城市大都分布在主要分布在水源較充足的河流沿岸和山麓

地區(qū),城市的分布很不均勻,所以結(jié)合所給答案A、B、C錯誤,D正確。故選D。

咸海曾經(jīng)是世界第四大內(nèi)陸湖泊,位于克孜勒姆沙漠中。由于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大量用于農(nóng)業(yè)和

工業(yè),咸海面積迅速萎縮,正面臨于涸消失的極大風險。讀圖完成下面17-18小題。

17.圖示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具有的特征是()

①深居內(nèi)陸,沙漠廣布②東南部山地有許多冰川③氣候濕潤,降雨量大④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造成咸海面積迅速萎縮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A.水資源被過度利用B.濕地被過度開發(fā)

C.沙漠綠洲被大量開展D.森林被大量砍伐

【答案】17.D18.A

第7頁共15頁.

【解析】17.塔吉克斯坦深居內(nèi)陸,沙漠廣布,①正確;塔吉克斯坦東南部有大量冰川分布,氣候干旱,

年降雨量較少,②正確,排除③。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為主,④正確,故選D。

18.造成咸海面積迅速萎縮的人為原因有:農(nóng)業(yè)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沿岸眾多的人口提取大量的生活用水

等,導(dǎo)致水資源被過度利用造成咸海面積萎縮,為此中亞地區(qū)的人們要節(jié)約用水,一水多用等,A正確;

濕地被過度開發(fā)、沙漠綠洲被大量開展、森林被大量砍伐不是主要影響因素,排除BCD,故選A。

如圖為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fā)祥地,讀圖完成下面19-20小題

19.這三個地區(qū)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濕潤地區(qū)B.都位于熱帶地區(qū)

C.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區(qū)

20.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qū)成為人類文明最先興起的地區(qū)之一,當時最可能的優(yōu)勢條件是()

A.灌溉便利B.石油等礦產(chǎn)資源豐富

C.水熱充足,氣候條件優(yōu)越D.海運便利,地理位置優(yōu)越

【答案】19.D20.A

【解析】19.人類文明發(fā)源地主要有亞洲東部的黃河——長江流域,亞洲西部的兩河流域,亞洲南部的印

度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羅河流域。讀圖可知,亞洲的三個人類文明發(fā)祥地,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區(qū),

因為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D正確;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屬于半濕潤、

濕潤地區(qū),印度河流域和米索不達米亞平原降水稀少,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A和C錯誤;黃河——長

江中下游地區(qū)屬于溫帶、亞熱帶地區(qū),印度河流域和米索不達米亞平原屬于亞熱帶地區(qū),B錯誤。故選D。

20.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有底格里斯河、幼發(fā)拉底河,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灌溉便利,A正確;美索不達

米亞平原地區(qū)文明興起時石油資源還未被開發(fā)和廣泛使用,所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qū)文明的興起與石油

等礦產(chǎn)資源豐富與否無關(guān),B錯誤;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熱帶充足,但降水較少,氣候條件不優(yōu)越,C錯誤;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海運不便利,D錯誤。故選A。

讀“亞洲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21-22小題。

第8頁共15頁.

21.圖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沙漠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C.寒帶氣候D.高原山地氣候

22.亞洲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

A.東部和南部B.南部和西部C.西部和北部D.北部和東部

【答案】21.B22.A

【解析】21.亞洲大陸內(nèi)部深居內(nèi)陸,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分布有大面積的溫帶大陸性氣候,B正確。

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亞洲西部,面積較小;寒帶氣候分布在亞洲北部,面積較小;高原山地氣候分布在亞

洲中部,面積也較小,D錯誤。故選B。

22.亞洲大陸東岸,包括東部和南部面對世界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海陸熱力差異

十分顯著,分布有大面積的熱帶季風氣候區(qū)。A正確,BCD錯誤,故選A。

下圖為亞洲輪廓和兩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面23-25小題

23.影響甲、乙兩地降水差異的主導(dǎo)因素是()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因素D.植被覆蓋

24.甲地氣候的突出優(yōu)點是()

A.水熱資源豐富,可以種植熱帶作物B.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旱澇災(zāi)害少

第9頁共15頁.

C.氣溫日較差大,有利于積累營養(yǎng)物質(zhì)D.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

25.自然環(huán)境能影響人類活動,根據(jù)乙地氣候推測,當?shù)鼐用裆羁赡苁牵ǎ?/p>

A.居民多居住在通風散熱的高腳屋B.大多數(shù)人以船為交通工具

C.有的居民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D.人們出行大多乘坐狗拉雪橇

【答案】23.B24.D25.C

【解析】23.由圖可知,甲、乙兩地的緯度大致相當,但由于甲處離海近,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大,降水豐

富;乙地離海遠,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小,降水少,是受海陸位置的影響,故選B。

24.從圖中可知,甲地氣候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適合農(nóng)作物的生長,不

適合種植熱帶作物,降水不均、旱澇災(zāi)害頻繁,氣候日較差不如乙地大,故選D。

25.由圖可知,乙地是冬冷夏熱、降水稀少,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當?shù)囟嘁圆菰突哪疄橹鳎用穸嘁?/p>

游牧生活為主,住帳篷和土坯房為主,以駱駝為傳統(tǒng)工具,故選C。

二、解答題(共50分)

26.讀亞洲地理位置圖,回答問題。

(1)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緯度位置:亞洲緯度范圍大約是10°S--80°N,南北跨緯度約90°,地跨寒帶、溫帶、熱帶三帶,大部分位

于____(溫度帶)

(3)經(jīng)度位置:亞洲經(jīng)度范圍大約是26°E向東到170°W左右,除____洲外,亞洲跨經(jīng)度最多。

(4)海陸位置:東臨____洋,北臨____洋,南臨____洋;西與____洲相連,西南隔____運河與____洲為鄰,

東北隔____海峽與____洲相望,東南與大洋洲為鄰。

【答案】26.(1)北東

(2)北溫帶

(3)南極洲

第10頁共15頁.

(4)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歐洲蘇伊士非洲白令海峽北美洲

【解析】26.本大題以亞洲地理位置圖為材料,設(shè)置了4個問題,涉及亞洲半球位置、緯度位置、經(jīng)度位

置和海陸位置等內(nèi)容,考查學(xué)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1)20°W往東到160°E為東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由圖可知,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由圖可知,亞洲緯度范圍大約是10°S--80°N,南北跨緯度約90°,是跨越緯度最廣的大洲,地跨寒帶、

溫帶、熱帶三帶,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

(3)由圖可知,亞洲經(jīng)度范圍大約是26°E向東到170°W左右,除南極洲外,亞洲跨經(jīng)度最多。南極洲跨

越了所有的經(jīng)度。

(4)由圖可知,亞洲東臨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北臨最小、最淺的洋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陸

地相連,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東南與大洋洲為鄰。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27.“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這首《亞洲雄風》歌曲,唱出了亞洲山河的

壯麗畫卷。結(jié)合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亞洲絕大部分地區(qū)位于____半球(選填“北”或“南”)和____半球(選填“東”或“西”)。

(2)亞洲東北隔____海峽與北美洲相望,西南隔____運河與非洲相鄰。

(3)亞洲地勢總特征是____,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大河呈____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4)圖中A是世界最高高原____高原,圖中B是中國第一大河____。

(5)在眾多的河流中,黃河、長江注入____洋;鄂畢河、葉尼塞河注入____洋。

【答案】27.(1)北東

(2)白令蘇伊士

第11頁共15頁.

(3)中部高,四周低放射

(4)青藏長江

(5)太平洋北冰洋

【解析】27.本大題以亞洲簡圖為材料,設(shè)置五道小題,涉及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特征、主要地

形區(qū)、主要河流及注入的海洋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xué)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1)從半球位置來看,亞洲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亞洲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鄰,其中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與太平洋,

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

(3)亞洲地形復(fù)雜多樣,地面起伏大,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

高原、山地,呈輻射狀流入周邊海洋。

(4)A是青藏高原,該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B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也是世界第

三長河。

(5)在眾多的河流中,黃河、長江注入太平洋;鄂畢河、葉尼塞河注入北冰洋。

28.某中學(xué)研究性學(xué)習活動小組在亞洲的氣候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下圖為亞洲氣候類

型分布圖,請讀圖并發(fā)揮你的才智,積極參與他們的研究。

(1)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再加上地形復(fù)雜,所以亞洲氣候具有____的特點。世界上大多數(shù)

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分布,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____。

(2)大致處于同緯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節(jié)竟然出現(xiàn)近30℃的溫差,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緯度

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地處同一緯度的⑤和⑧,降水差異明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緯

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3)在赤道附近地區(qū)的氣候是⑥____。該地河流的水位季節(jié)變化____(大/?。?。

第12頁共15頁.

(4)亞洲東部比西部地區(qū)____(干旱/濕潤),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試分析其原因____。

(5)①④⑥地區(qū)氣候方面的共同特征是____。

(6)下圖表示②地氣候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是____。

【答案】28.(1)復(fù)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

(2)地形海陸位置

(3)熱帶雨林氣候小

(4)濕潤夏亞洲東部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帶來豐富的降水

(5)全年高溫

(6)B

【解析】28.本題以亞洲為材料,設(shè)置六個小題,涉及亞洲的氣候類型、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類型的判

讀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xué)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1)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可知,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洲,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差異大,東西跨經(jīng)度多,

降水差異大,再加上地形復(fù)雜,海拔高差大,所以亞洲的氣候具有復(fù)雜多樣;亞洲中部距海較遠,降水稀

少,氣候干旱,因此亞洲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讀圖可知,⑨位于青藏高原地區(qū)、⑦位于我國東南部地區(qū),地勢較為低平,青藏地區(qū)平均海拔位于

4000米以上,故受地形因素的影響,海拔高,氣溫低,造成兩地氣溫差異顯著;⑤位于亞洲大陸東岸,受

海洋影響大,降水較多,⑧位于亞洲中部,受海洋影響小,降水較少,故受海陸位置的影響導(dǎo)致兩地降水

差異顯著。

(3)讀圖可知,⑥是位于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河流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

(4)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可知,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帶來大量的

暖濕氣流,降水豐富,而西部地區(qū)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的影響,氣候較為干旱,故亞洲東部比西部地區(qū)降

水豐富,較為濕潤,且受季風的影響,降水集中在夏季。

(5)讀圖可知,①為全年高溫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④為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的熱帶季風氣候,⑥

為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其共同的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

第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