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3章質量評估檢測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7/39/wKhkGWerKLWADuMwAAJKk-Zj_k4696.jp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3章質量評估檢測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7/39/wKhkGWerKLWADuMwAAJKk-Zj_k46962.jp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3章質量評估檢測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7/39/wKhkGWerKLWADuMwAAJKk-Zj_k46963.jp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3章質量評估檢測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7/39/wKhkGWerKLWADuMwAAJKk-Zj_k46964.jp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3章質量評估檢測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7/39/wKhkGWerKLWADuMwAAJKk-Zj_k469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質量評估(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生命科學發(fā)展過程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①DNA的X光衍射實驗②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③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④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⑤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④⑤解析:①沃森和克里克根據DNA衍射圖譜推算出DNA呈雙螺旋結構;②赫爾希和蔡斯的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表明DNA是遺傳物質;③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推測出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中有將R型活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的轉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④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fā)現(xiàn)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⑤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綜上所述②③正確。答案:B2.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成功地證明了()A.已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中,DNA已經失去活性而蛋白質仍具有活性B.已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促使R型活細菌發(fā)生轉化的活性物質C.DNA是遺傳物質D.DNA是主要遺傳物質解析:已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中,蛋白質已經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A項錯誤;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證明已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活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未說明DNA是遺傳物質,B項正確,C項錯誤;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沒有說明轉化因子的本質,不能證明生物界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D項錯誤。答案:B3.下列關于科學家探究“DNA是遺傳物質”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別給小鼠注射R型活細菌和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小鼠均不死亡B.用含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子代噬菌體中也有35S標記C.用煙草花葉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煙草,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D.用含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離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較強的放射性解析:R型活細菌和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均不會使小鼠死亡,A項正確;用含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蛋白質分子沒有進入細菌,且合成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的原料來自細菌,因此子代噬菌體中沒有35S標記,B項錯誤;用煙草花葉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煙草,可證明RNA是遺傳物質,C項錯誤;32P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而噬菌體侵染細菌時DNA進入細菌并隨著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因此用含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離心后沉淀物具有較強的放射性,D項錯誤。答案:A4.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未被標記的T2噬菌體,一段時間后可得到被35S標記的T2噬菌體B.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析出質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沉淀物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C.T2噬菌體是一種病毒,沒有細胞結構D.在該實驗中,用被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組,若操作規(guī)范,離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解析:T2噬菌體是病毒,不能直接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A項錯誤;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析出質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沉淀物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B項正確;T2噬菌體是一種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項正確;在該實驗中,用被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組,若操作規(guī)范,離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D項正確。答案:A5.(2022·浙江6月選考)某同學欲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已準備了足夠的相關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制作脫氧核苷酸時,需在磷酸上連接脫氧核糖和堿基B.制作模型時,鳥嘌呤與胞嘧啶之間用2個氫鍵連接物相連C.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與胞嘧啶之和等于鳥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D.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位于主鏈的內側解析:在制作脫氧核苷酸時,需在脫氧核糖上連接磷酸和堿基,A項錯誤;鳥嘌呤和胞嘧啶之間由3個氫鍵連接,B項錯誤;DNA的兩條鏈之間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T、C=G,故在制作的模型中,A+C=G+T,C項正確;DNA分子中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D項錯誤。答案:C6.λ噬菌體的線性雙鏈DNA兩端各有一段單鏈序列。這種噬菌體在侵染大腸桿菌后其DNA會自連環(huán)化(如圖),該線性分子兩端能夠相連的主要原因是 ()A.單鏈序列脫氧核苷酸數(shù)量相等B.分子骨架同為脫氧核糖與磷酸C.單鏈序列的堿基能夠互補配對D.自連環(huán)化后兩條單鏈方向相同解析:由圖可以看出,該線性雙鏈DNA兩端各有一段單鏈序列,兩端的堿基序列剛好互補,因此可以自連環(huán)化,與單鏈序列脫氧核苷酸數(shù)量無關,A項不符合題意,C項符合題意;DNA分子的骨架是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而成,但是與自連環(huán)化無關,B項不符合題意;自連環(huán)化后形成環(huán)狀DNA分子,兩條單鏈的方向是相反的,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C7.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其中含有腺嘌呤m個,則該DNA分子復制3次,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A.3(a-m) B.4(a-m)C.7(12a-m) D.8(2a-m解析: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其中含有腺嘌呤m個,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腺嘌呤與胞嘧啶之和占總堿基數(shù)的一半,故該DNA分子含有胞嘧啶的數(shù)目為a2-m;該DNA分子復制3次,根據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特點,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23-1)×(a2-m)=7(12a-答案:C8.下列關于基因、DNA、遺傳信息和染色體的描述,錯誤的是()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C.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每條染色體上只含有1個DNA分子解析: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一條染色體上含有多個基因,A項正確;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其次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含有少量的基因,B項正確;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C項正確;每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或2個DNA分子,D項錯誤。答案:D9.在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54%,若其中一條鏈的胞嘧啶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22%,胸腺嘧啶占28%,則另一條鏈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A.24%、26% B.22%、28%C.27%、23% D.20%、30%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已知DNA分子中A+T=54%,而雙鏈DNA分子中A與T相等,G與C相等,且不配對的堿基之和等于堿基總數(shù)的一半,因此A=T=27%;G=C=50%-27%=23%;又因為C1=22%,T1=28%,則C2=2×23%-22%=24%,T2=2×27%-28%=26%。答案:A10.(2023·山東卷)將一個雙鏈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載玻片上,置于含有熒光標記的脫氧核苷酸的體系中進行復制。甲、乙和丙分別為復制過程中3個時間點的圖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單鏈,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為復制結束時的圖像。該DNA復制過程中可觀察到單鏈延伸暫?,F(xiàn)象,但延伸進行時2條鏈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復制過程中嚴格遵守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據圖分析,①和②延伸時均存在暫?,F(xiàn)象B.甲時①中A、T之和與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C.丙時①中A、T之和與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D.②延伸方向為5'端至3'端,其模板鏈3'端指向解旋方向解析:由于延伸進行時2條鏈延伸速率相等,對比甲和乙可知,②鏈延伸存在暫?,F(xiàn)象,再對比乙和丙可知,①鏈延伸也存在暫停現(xiàn)象,A項正確;甲時①鏈和②鏈不等長,①中A、T之和與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B項正確;丙時①鏈和②鏈等長,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①中A、T之和與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C項正確;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則②鏈的3'端指向解旋方向,其模板鏈5'端指向解旋方向,D項錯誤。答案:D11.下圖為核苷酸的模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DNA與RNA的不同點只體現(xiàn)在②處B.若②為核糖,則③可以是胸腺嘧啶C.在T2噬菌體中核苷酸共有5種D.人體內的③有5種,②有2種解析:圖中①②③分別是磷酸、五碳糖、含氮堿基,DNA與RNA的不同點體現(xiàn)在②③兩處,A項錯誤;若②為核糖,則③可以是A、U、C、G,但是不可能是T(胸腺嘧啶),B項錯誤;T2噬菌體是DNA病毒,只含有1種核酸,4種核苷酸,C項錯誤;人體內有2種核酸,故有2種②所示的五碳糖與5種③所示的堿基,D項正確。答案:D12.取一個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受精卵,讓其在含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次細胞分裂,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完成一次細胞分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第一次細胞分裂中,細胞內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時期在細胞分裂前的間期B.第一次細胞分裂結束后,每個子細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體被標記C.第二次細胞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中僅有一條染色單體被標記D.第二次細胞分裂結束后,每個子細胞中含3H的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不同答案:B13.某科學家模擬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活細菌1是有莢膜的R型細菌,活細菌3是無莢膜的S型細菌B.由實驗結果可知,活細菌3或死細菌2都能使小鼠死亡C.從鼠Y的血液中分離出的活細菌3是由活細菌1轉化而來的D.在鼠W的血液中能分離出活細菌1和活細菌3解析:活細菌1不能使鼠X死亡,應為無莢膜的R型細菌,活細菌3能使鼠W死亡,應是有莢膜的S型細菌,A項錯誤;由實驗結果可知,活細菌3以及死細菌2使活細菌1轉化形成的菌體都能使小鼠死亡,死細菌2不能使小鼠死亡,B項錯誤;從鼠Y的血液中分離出的活細菌3是由活細菌1轉化而來的,C項正確;在鼠W的血液中只能分離出活細菌3,D項錯誤。答案:C14.某DNA分子(14N)片段中共含有3000個堿基,其中腺嘌呤占35%?,F(xiàn)將該DNA分子片段用15N同位素標記過的四種游離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復制3次,將全部復制產物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得到圖甲所示結果;如果將全部復制產物加入解旋酶處理后再離心,則得到圖乙所示結果。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X層與Y層中DNA分子質量比大于1∶3B.Y層中含15N標記的鳥嘌呤有3600個C.X層中含有的氫鍵數(shù)是Y層的1D.W層與Z層的核苷酸數(shù)之比是4∶1解析:X層(2個DNA含有14N和15N)與Y層(6個DNA只含15N)中DNA分子質量比小于1∶3,A項錯誤;1個DNA中鳥嘌呤G=450個,Y層(6個DNA只含15N)中含15N標記的鳥嘌呤G=450×6=2700個,B項錯誤;X層中有2個DNA,Y層中有6個DNA,故X層中含有的氫鍵數(shù)是Y層的13,C項正確;W層(14個含有15N的DNA單鏈)與Z層(2個含有14答案:C15.細菌在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中繁殖數(shù)代后,使細菌的DNA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提取其子代的DNA進行梯度離心,下圖①~⑤為可能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②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①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③D.親代的DNA應為④解析:子一代DNA表明DNA只復制一次,都是15N/14N,應為②,A項正確;子二代DNA表明DNA復制兩次,其中一半是14N/14N,另一半是15N/14N,應為①,B項正確;子三代DNA表明DNA復制三次,其中34都是14N/14N,14是15N/14N,應為③,C項正確;親代的DNA都是15N/答案:D16.若以一個含500個堿基對的DNA(不含放射性)為模板,在含15N的環(huán)境中復制n次,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DNA復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子代DNA中,兩條鏈均含有15N的DNA有2n個C.細胞內DNA復制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線粒體和核糖體中D.復制過程中,需要消耗(2n-1)×1000個核糖核苷酸解析:DNA復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A項正確;子代DNA中,兩條鏈均含有15N的DNA有(2n-2)個,B項錯誤;細胞內DNA復制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中,C項錯誤;復制過程中,需要的原料是脫氧核糖核苷酸,D項錯誤。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7.(10分)下圖是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的實驗,回答下列相關問題。甲乙丙(1)據圖丙可知,從煙草花葉病毒分離出來的可以侵染正常煙葉,使其出現(xiàn)病態(tài),且從病態(tài)葉中可以分離得到煙草花葉病毒的子代。
(2)圖乙的實驗結果是煙葉(填“有”或“沒有”)感染煙草花葉病毒。
(3)由甲、乙、丙三組實驗可知: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不是其遺傳物質。
(4)除自變量不同以外,無關變量均保持相同且適宜,這是實驗設計中的(填“可重復性”“對照”或“單一變量”)原則。
解析:(1)據圖丙可知,煙草花葉病毒RNA可以侵染正常煙葉,使其出現(xiàn)病態(tài),說明RNA是遺傳物質,從病態(tài)葉中可以分離得到煙草花葉病毒的子代。(2)圖乙煙葉未出現(xiàn)病態(tài),說明煙葉沒有感染煙草花葉病毒。(3)由三組實驗結果可知,病毒的RNA可以引起煙葉出現(xiàn)病態(tài),說明RNA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其遺傳物質。(4)除自變量不同以外,無關變量均保持相同且適宜(以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這是實驗設計中的單一變量原則。答案:(1)RNA(2)沒有(3)RNA蛋白質(4)單一變量18.(15分)下圖為DNA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6的名稱是,5的名稱是。
(2)2的名稱是,7的名稱是。
(3)DNA的基本骨架是。遺傳信息蘊藏在,
基因通常是有的DNA片段。DNA的空間結構是規(guī)則的結構。
(4)若8代表的脫氧核苷酸鏈中A+TC+G為36%,則A+TC+G在整個DNA分子中的比值為。A+TC+G(5)若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置的DNA片段上是基因D與d,則這兩段DNA的根本區(qū)別是
。
解析:(1)6是由兩條鏈的相鄰堿基構成的堿基對,與5中堿基互補的是A,故5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2)2指脫氧核糖,7指堿基對之間形成的氫鍵。(3)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連接構成了DNA的基本骨架。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代表著遺傳信息,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是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4)DNA一條鏈中A+TC+G的值等于另一條鏈及整個DNA上的A+TC+G的值,故比值為36%。A、T堿基對之間有2個氫鍵,C、G堿基對之間有3個氫鍵,故答案:(1)堿基對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2)脫氧核糖氫鍵(3)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遺傳效應雙螺旋(4)36%小(5)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19.(10分)同位素標記技術是一種常用的實驗方法,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1)用15N標記的一個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3次,則含有14N的DNA占全部DNA的比例和含15N的DNA鏈占全部DNA單鏈的比例依次為和。
(2)經32P充分標記的某動物精原細胞置于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在適宜條件下先進行了一次有絲分裂,緊接著再連續(xù)進行了兩次細胞分裂(第二次和第三次),若某細胞中含32P的染色體比例、含32P的核DNA比例均為12,則該細胞可能處于A.第二次分裂(有絲分裂)后期B.第二次分裂(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C.第三次分裂(有絲分裂)后期D.第三次分裂(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3)果蠅的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現(xiàn)有一個果蠅體細胞,它的每條染色體的DNA雙鏈都被32P標記。如果把該細胞放在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使其連續(xù)分裂,那么將會在第次細胞分裂中出現(xiàn)每個細胞的中期和后期分別有8條、16條被標記的染色體。
解析:(1)用15N標記的一個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養(yǎng)液中,讓其復制3次,則產生的DNA分子共有23=8(個),共有16條脫氧核苷酸鏈,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個,含有14N的DNA分子有8個,含有15N的脫氧核苷酸鏈有2條。因此,連續(xù)復制3次,含有14N的DNA占全部DNA的比例為1,含有15N的脫氧核苷酸鏈占全部DNA單鏈的比例是18。(2)由于經過第一次有絲分裂后,產生的兩個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條鏈被標記,因此第二次分裂(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含32P的染色體比例為12,含32P的核DNA比例也為12,A項正確;在第二次分裂(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只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著絲粒并沒有分裂,因此此時每條染色體上均有32P標記,B項錯誤;如果在第二次分裂(有絲分裂)后期含有標記的染色體全部移向細胞的一極,那么該細胞在第三次分裂(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含32P的染色體比例、含32P的核DNA比例均為12,C項正確;在第二次分裂(減數(shù)分裂Ⅰ)時,由于只是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DNA分子均有一條鏈被標記,因此第三次分裂(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含32P的染色體比例、含32P的核DNA比例均為12答案:(1)11820.(15分)將大腸桿菌置于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數(shù)代后,大腸桿菌細胞中的DNA均被15N標記,然后將被15N標記的大腸桿菌作為親代轉到普通培養(yǎng)液中繁殖兩代,親代、子一代、子二代大腸桿菌的狀況如下圖所示。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可以說明DNA的復制方式是。
(2)如果將子二代大腸桿菌的DNA總量記作1,則其中含15N的子二代大腸桿菌DNA約占總量的。
(3)如果將子二代大腸桿菌的DNA單鏈總數(shù)記作1,則其中含15N的子二代大腸桿菌DNA單鏈約占總量的。
(4)子代大腸桿菌DNA儲存的遺傳信息與親代大腸桿菌DNA儲存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5)如用某種離心方法分離得到子二代大腸桿菌的DNA,請你將DNA可能出現(xiàn)在試管中的位置在下圖中標出。解析:(1)本實驗可以說明DNA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2)據圖可知,如果將子二代大腸桿菌的DNA總量記作1,則含15N的子二代大腸桿菌DNA約占總量的50%。(3)據圖可知,如果將子二代大腸桿菌的DNA單鏈總數(shù)記作1,其中含15N的子二代大腸桿菌DNA單鏈約占總量的25%。(4)子代大腸桿菌DNA儲存的遺傳信息與親代大腸桿菌DNA儲存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它們均是以親代15N標記的DNA雙鏈的每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的。(5)如用某種離心方法分離得到子二代大腸桿菌的DNA,其中有12的DNA為1條鏈含14N、1條鏈含15N,另外12的DNA為2條鏈均含答案:(1)半保留復制(2)50%(3)25%(4)它們均是以親代15N標記的D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葡萄酒銷售協(xié)議書
- 環(huán)保材料研發(fā)服務合同
- IT服務行業(yè)IT解決方案設計與實施服務
- 公路工程資料承包合同年
- 游戲電競產業(yè)電競戰(zhàn)隊管理與賽事組織方案設計
- 企業(yè)股權結構調整方案
- 高新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合同
- 第2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單元導學(新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冊生物(人教版)
- 文心蘭種苗買賣合同8篇
- 藥品質量保證協(xié)議新5篇
- 2024托盤行業(yè)市場趨勢分析報告
- 碼頭安全生產知識培訓
- 初中數(shù)學解《一元二次方程》100題含答案解析
- 牛津書蟲系列1-6級 雙語 4B-03.金銀島中英對照
- 瀝青拌合站安裝專項施工方案
- 機械基礎(少學時)(第三版) 課件全套 第0-15章 緒論、帶傳動-氣壓傳動
- 07J912-1變配電所建筑構造
- 糾正冤假錯案申訴范文
- 鋰離子電池串并聯(lián)成組優(yōu)化研究
- 寧夏閩寧鎮(zhèn):昔日干沙灘-今日金沙灘+課件-高教版(2023)中職語文職業(yè)模塊
- 2023-2024學年六年級科學下冊(青島版)第2課 預防近視(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