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4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1頁
山西省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4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2頁
山西省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4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3頁
山西省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4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4頁
山西省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4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西省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3年)【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選自《出師表》【曉其意·體會先賢形象】8.兩軍陣前“公將鼓之”,魯莊公①___的舉止凸顯曹劌的從容不迫;亂世之中“三顧草廬”,劉備三次到草廬②___的謙恭引發(fā)諸葛亮的耿耿忠心。(根據(jù)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填空)9.從文中或鏗鏘有力,或感人肺腑的言語中,可以讀出人物深沉的情感。“肉食者鄙”的意思是①____,體現(xiàn)了曹劌對國事的憂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的意思是②____,體現(xiàn)了諸葛亮對先帝的感念。11.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chuàng)新,延續(xù)民族文化的血脈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你從曹劌或諸葛亮身上學(xué)到了什么優(yōu)秀品格?請結(jié)合選文作答。【參考答案】8.①擊鼓進軍②拜訪9.①當(dāng)權(quán)者目光短淺②因此我感奮激發(fā),于是答應(yīng)為先帝奔走效勞11.示例一:面對強敵壓境,曹劌深知“肉食者鄙”的現(xiàn)狀,戰(zhàn)前主動進見,戰(zhàn)中從容應(yīng)敵,他身上這種勇于擔(dān)當(dāng)?shù)膬?yōu)秀品格值得我學(xué)習(xí)。示例二:我從諸葛亮身上學(xué)到了知恩圖報的優(yōu)秀品格。諸葛亮被先帝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動,于危難之間接受任命,一生對先帝忠心耿耿,這種知感恩、重情義的品格令我敬慕。(2023年山西)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①。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②,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③,故終無難矣。(選自《老子·第六十三章》)【注釋】①大小,多少: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②不為大:有道的人不自以為大。③猶難之:總是看重困難。12.查工具書是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閱《古漢語詞典》并結(jié)合語境,可以判斷出“輕諾必寡信”中“信”的含義是圖中第③____個義項。13.面對生活中的難事、大事,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請結(jié)合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談?wù)勀愕目捶??!緟⒖即鸢浮?2.③(或“3”)13.示例:面對生活中的難事,我們必須從易事做起;面對生活中的大事,我們必須從小處著手?!?2題點津】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思?!拜p諾必寡信”句意:那些輕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守信用。信:守信用;故選③?!?3題點津】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意思是: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據(jù)此可知,面對生活中的難事,我們應(yīng)該從簡易的地方入手做起,從易事做起;面對生活中的大事,我們應(yīng)該從細微之處入手做起,從小處著手。【參考譯文】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dāng)作有味。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xiàn)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圣人不自以為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圣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于沒有困難了。(2023年山西)在班級舉辦的“善學(xué)精思”交流會上,啟慧小組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lǐng)大家學(xué)習(xí)古詩文。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弊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弊酉脑唬骸安W(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ㄟx自《論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ㄟx自《禮記·學(xué)記》8、辨其音·走進文本: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讀音和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好語似珠

B.好學(xué)不倦9、明其義·理解內(nèi)容:請完成下面語句的翻譯。(3分)(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翻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_________________。(2)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悟其理·豐富思想:《禮記》中說:“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請摘抄下面詩中告訴了我們“至道”的詩句,并將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批注在相應(yīng)位置。(3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詩句:

批注:

11、取其精·學(xué)以致用:《論語》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選擇其中一句作座右銘,你會選擇哪句?為什么?(4分)溫馨提示:①座右銘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選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論語》中的其他語句。王某曰:古之學(xué)者,雖問以口而其傳以心雖聽以耳而其受以意。故為師者不煩,而學(xué)者有得也??鬃釉唬骸安粦嵅粏ⅲ汇俨话l(fā),舉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狈蚩鬃迂M敢愛其道,驁③天下之學(xué)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謂其問之不切,則其聽之不專;其思之不深,則其取之不固。不專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吾所以教者,非將善其口耳也。[注釋]①悱:想說而說不出來。②隅:角落。③驁:通“傲”,傲慢。④蚤:通“早”。12、請用“/”標(biāo)出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停頓處。(標(biāo)3處)(3分)13、學(xué)習(xí)的時候?qū)W?,獲取的知識牢固,是學(xué)習(xí)的理想狀態(tài)。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學(xué)習(xí)上的“?!迸c“固”呢?請閱讀選文,作出回答。(3分)【參考答案】8(B)9、(1)不也很快樂嗎?(2)所以學(xué)習(xí)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10、略11、示例一:座右銘: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理由:我以此句為座右銘是為了警醒自己學(xué)習(xí)時要邊讀書邊思考。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只有將“學(xué)”和“思”結(jié)合起來,才能學(xué)得扎實深刻。示例二:座右銘: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理由: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國軍隊可以改變其主帥,一個人的志向卻是不能改變的。我以此句為座右銘是為了激勵自己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考驗,都要堅守氣節(jié),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12、雖問以口/而其傳以心/雖聽以耳/而其受以意13、只有問得懇切,思考得深入,才能做到學(xué)習(xí)上的“?!迸c“固”。【參考譯文】【乙】王某人說:“古代的學(xué)者,學(xué)生們雖然用嘴來提問,但他的傳授卻是通過心進行的。學(xué)生們雖然用耳朵來聆聽,但他要讓學(xué)生能夠接受,一定要通過意會的辦法。所以說,作為老師要不厭煩,學(xué)生們才能有所收獲孔子說:“教導(dǎo)學(xué)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dǎo)他;不到他想要說出來卻不知怎么說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教給他的知識,卻不知道通過這一點來推想其他的方面,這樣的學(xué)生也就可以不必再教他了.”孔子難道敢于專愛他的道理,就在天下的學(xué)生面前擺架子,不愿他們早一點兒覺悟嗎?我認為,孔子的意思是說,因為他們問得不懇切,聽得就不專注,他們思考得不深入,得到的知識也就不牢固,不專注又不牢固,那么知識只是進入了他們的口、耳而已,而我所要教的并不只是要求他們會說、聽啊。(2022年山西)天遠地闊縱橫馳騁,詩情文墨思接千載。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第8—11題。漁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北冥有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讀準(zhǔn)字音,是閱讀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biāo)注讀音。(2分)(1)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2)其名為鯤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怒而飛心花怒放B.其翼若垂天之云比翼雙飛C.志怪者也志同道合D.亦若是則已矣實事求是5、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3分)(1)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6、古代文人經(jīng)常借助大鵬的形象表達情感。請結(jié)合選文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4分)選文大鵬形象解讀相關(guān)名句積累漁家傲作者借大鵬的形象,表明自己渴望高飛遠走的心愿,反映了她對①追求和向往。②北冥有魚大鵬具有③、④的特點,是一個超現(xiàn)實的形象,作者在它身上寄托了深刻的寓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參考答案】8.【答案】(1)(2)【解析】謾:空、徒。作此義時讀作màn。鯤:傳說中的一種大魚。讀作kūn。9.【答案】B【解析】A:怒.而飛: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心花怒.放:旺盛。B:翼:翅膀。C:志.怪者也:記載。志.同道合:意向,抱負。D:亦若是.則已矣:這樣。實事求是.:正確。10.【答案】(1)不知道有幾千里(2)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解析】注意重點字詞:“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中,其:表示選擇。邪: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正色:真正的顏色。11.【答案】①美好境界(或“理想世界”等)②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③碩大無比(或“志存高遠”)④力大無窮(或“善借長風(fēng)”)【解析】①②空,“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意為:長風(fēng)九萬里,大鵬沖天飛得正高。風(fēng)啊,千萬別停歇,將我這一葉輕舟,直接送往蓬萊三仙島去吧”。在這幾句中,作者表明自己希望盡快去到蓬萊三仙島,而這正代表著作者的追求,即美好的境界或理想世界。③④空,由“鵬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可見大鵬的碩大無比。根據(jù)“是鳥也,海運則將遷于南冥”可知,大鵬志存高遠的特點。由“水擊三千里”可見大鵬的力大無窮。根據(jù)“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大鵬具有善借長風(fēng)的特點。(2021山西)孔子世家贊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①行止②。”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③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xí)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dāng)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xué)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ㄟx自《史記·孔子世家》)【注釋】①景行( ):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②止:語助詞。③鄉(xiāng):同“向”。12、小智同學(xué)想要知道“可謂至圣矣”中“至”的意思,他在《古漢語詞典》中查出“至”的四項釋義,他應(yīng)該選()(3分)A.到B.到達了極點C.極、最D.通“致”,招致,達到13.文中作者“適魯”的原因是,這首詩表達出作者對孔子的感情。(第一空用原文填寫)(3分)【參考答案】12.【答案】C【考點】文言文實詞理解【解析】“可謂至圣矣”意為:(孔子)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爸痢痹诒揪渲袨椤白?、極”之意。13.【答案】想見其為人無限敬仰(或“景仰”“尊崇”等)【考點】文言文意理解【解析】“適魯”即到魯?shù)厝ァ!斑m”是“到……去”的意思。根據(jù)文章“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可知,正是由于太史公對孔子的為人很向往,所以才到魯?shù)厝?。本文作者首先引用《詩》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達對孔子的高度贊美。接著“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表達出作者對孔子的向往。之后寫自己讀孔子的書、參觀孔子的廟堂等,心中徘徊留戀。最后,評價孔子為“至圣”,這是對孔子極高的評價。由此可見作者對孔子的無限敬仰(或尊崇)之情?!緟⒖甲g文】太史公說:《詩》上有言:“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彪m然我達不到這個境地,但心中總是向往著他。我讀了孔子的遺書,向往他的為人。到魯?shù)厝サ臅r候,我參觀了仲尼的廟堂,以及他遺留下來的車服和禮器,那些讀書的學(xué)生,都還按時到孔子的舊家來演習(xí)禮儀。我徘徊留戀,不愿離開。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賢人也算得多了,活著時都很榮耀,到他一死就什么也沒有了??鬃觾H是一個平民,他的道統(tǒng)家世至今傳了十幾代,學(xué)者們都很尊崇他。從天子王侯以下,凡是中國研討六經(jīng)道藝的人,都依著孔夫子的話來做最高的衡斷標(biāo)準(zhǔn),孔子可以說是一位圣明到極點的人了?。?021山西)匡衡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②。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③?!倍Γ庑∶?,時人畏服之如是,聞?wù)呓越忸U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zhì)疑。邑人挫服倒屐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⑤?!币厝嗽唬骸案F矣?!彼烊ゲ环?。(選自《西京雜記》。有改編)[注]①不逮:指燭光透不過來。②大學(xué):很有學(xué)問的人。③解人頤(yí):讓人歡笑。④屐(jī):有齒或無齒的木底鞋。⑤更理前論:再把前面說的梳理一番。12.古時沒有標(biāo)點符號,稱文辭停頓的地方叫句或讀。請用“/”標(biāo)出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停頓處。(標(biāo)3處)(3分)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13.文中兩處寫到他人佩服匡衡的具體行為:“時人”的行為是“為之語”,“邑人”的行為是“”,他們的行為側(cè)面襯托了匡衡的。(3分)【參考答案】12.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13.挫服倒屐而去(或“曰:‘窮矣’”“遂去不返”)博學(xué)(或“對《詩》的精通”“有學(xué)問”等)【參考譯文】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xué),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xiāng)有個大戶人家,姓文名不識,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匡衡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敝魅寺犃?,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最終匡衡學(xué)有所成??锖饽軌蛑v解《詩經(jīng)》,人們?yōu)樗帉懥艘皇赘柚{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jīng)》,請匡鼎來。匡鼎來講授《詩經(jīng)》,能解除人們的疑問?!薄岸Α笔强锖獾男∶?。當(dāng)時的人們竟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jīng)》的人都開顏歡笑。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jīng)》,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jīng)》中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對他十分佩服,倒穿著鞋子跑了??锖庾飞先フf:“先生請留步,聽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蹦莻€人說:“我講不出什么來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2020山西)詩文佳作膾炙人口,名樓古亭情韻悠悠。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第8~11題。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醉翁亭記(節(jié)選)歐陽修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8.讀準(zhǔn)字音,是學(xué)好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biāo)注讀音。(2分)(1)芳草萋萋鸚鵡洲()(2)云歸而巖穴暝()9.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名之者誰大名鼎鼎B.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豁然開朗C.野芳發(fā)而幽香整裝待發(fā)D.朝而往朝思暮想10.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3分)(1)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譯: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2)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翻譯:天高氣爽,霜色潔白,,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11.比較閱讀是學(xué)習(xí)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4分)選文黃鶴樓醉翁亭記關(guān)鍵詞選?、贅穬?nèi)容概括描寫了詩人登黃鶴樓的所見所想,抒發(fā)了吊古傷今之情,表達了思鄉(xiāng)的愁緒。②【參考答案】8.qīmíng9.D10.(1)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2)水流減少,石頭裸露11.愁②示例一:描寫了醉翁亭周邊宜人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樂趣。示例二:敘寫了醉翁亭周邊環(huán)境,得名由來,山間朝暮、四季之美景,表達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的樂趣。(2020山西)師說(節(jié)選)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①先乎吾,吾從而②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③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注釋①固:本來。 ②:動詞,學(xué)習(xí)。 ③庸:副詞,表示反問,豈。12. 為文中空缺處依次選擇恰當(dāng)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吾從而師之 ②生平吾后 ③亦先乎吾 ④其聞道也A.①④②③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13. 作者認為“師者”的價值在于“ ”,主張不拘于 、 ,向比自己有專長的人學(xué)習(xí)。(第一空用原文填寫)。(3分)【參考答案】12.【答案】D【解析】從標(biāo)點分號的使用可以看出前后兩個句子是并列關(guān)系,前后結(jié)構(gòu)相同、互相對應(yīng)。從上句“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可以選擇下句應(yīng)為“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13.【答案】傳道授業(yè)解惑地位(或“貴賤”“地位高低”等)、年齡(或“長少”“年齡大小”等)【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在作答時要結(jié)合上下文去理解,對比現(xiàn)代文的意思,可適當(dāng)猜測,理解文章內(nèi)容。文章第二句,一個判斷句總寫了老師的價值: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翻譯為: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給學(xué)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人。(注意第一空為原文填寫)最后一句總結(jié)師道的根本: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翻譯為:我(是向他)學(xué)習(xí)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jì)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緟⒖甲g文】古代求學(xué)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xué)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xué)習(xí),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xué)習(xí)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2019山西)嚴(yán)滄浪①《詩話》謂:“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②,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拍③,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庇嘀^:北宋以前之詞亦復(fù)如是。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④所謂“神韻”,猶不過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選自《人間詞話》王國維)注釋:①嚴(yán)滄浪,南宋詩論家,所著《滄浪詩話》主張以妙悟論詩,產(chǎn)生了較大的歷史影響。②羚羊掛角,出自《埤雅·釋獸》:“羚羊夜眠以角懸樹,足不著地,不留痕跡,以防敵患?!北扔饕饩吵?,不著形跡。③湊拍,凝合、聚合、拼附的意思。④阮亭,清初杰出詩人王士楨的號,論是提倡“神韻”。12.下列選項與文中“言有盡而意無窮”意思相近的一項是()(3分)A.言不由衷B.言簡意賅C.余韻悠長D.理屈詞窮13.揣摩文中線句的寫法及作者的心理,在橫線上填寫恰當(dāng)?shù)脑~語?!熬辰纭闭f進行,突出強調(diào)了“境界”說觸及到詩詞評論的根本。通過文中“然”“猶不過”“不若”“拈”等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發(fā)表以上言論時,之情溢于言表?!緟⒖即鸢浮?2.C13.對比,得意(自豪、喜悅等)【參考譯文】嚴(yán)滄浪在《滄浪詩話》中說:“盛唐作者,只是追求‘興趣’,他們的作品猶如羚羊掛角,沒有辦法找到任何雕琢的痕跡,因此能有晶瑩透徹、四照玲瓏,而不是勉強拼附的妙處。這一妙處,就好像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不是字面上所能捉摸得到的,而是要在有限的言語之外去領(lǐng)悟其無窮的意味?!蔽艺J為:北宋以前的詞,也還是像滄浪所說的那樣。但是,滄浪所說的“興趣”,阮亭所說的“神韻”,還僅僅是說到它們的面目而已,不如我所拈出的“境界“二字,可以探得到它們的本源?!保?018山西)創(chuàng)業(yè)守成孰難上①問侍臣:“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②孰③難?”房玄齡曰:“草昧④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⑤,創(chuàng)業(yè)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chuàng)業(yè)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烛溕萆诟毁F,禍亂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chuàng)業(yè)之難,既已往矣⑥;守成之難,方當(dāng)⑦與諸公⑧慎之?!毙g等拜曰:“陛下及此言⑨,四海之福也?!弊⑨專孩偕希褐柑铺?。②守成:守業(yè)。③孰:哪一個。④草昧:未開放,蒙昧。這里是“草創(chuàng)”“初創(chuàng)”的意思。⑤臣之:使天下人臣服。⑥既已往矣:已經(jīng)過去了。⑦方當(dāng):正應(yīng)當(dāng)。⑧諸公:各位。公,尊稱對方。⑨及此言:說到這話。12.查閱《古漢語常用子字典》“忽”的釋義有如下四項。文中:“禍亂生于所忽.”中“忽”的意思是()(3分)A.古代長度單位,尺的百萬分之一B.快速C.遼闊渺茫的樣子D.不注意,不重視參考答案:D13.文中魏征的進言使唐太宗認識到要()(3分)A.身先士卒B.居安思危C.從善如流D.鐵面無私參考答案:B【參考譯文】唐太宗問身邊大臣:“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哪個難?”房玄齡:“建國之前,與各路英雄一起角逐爭斗而后使他們臣服,還是創(chuàng)業(yè)難!”魏征說:“自古以來的帝王,莫不是從艱難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難!”太宗說:“玄齡與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體會到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魏征與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擔(dān)心富貴而導(dǎo)致驕奢,忘乎所以而產(chǎn)生禍亂,所以懂得守成更難。然而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已成為過去的往事,守成的艱難,正應(yīng)當(dāng)與諸位慎重對待。”玄齡等人行禮道:“陛下說這一番話,是國家百姓的福氣呀!”(2017山西)慎終如始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①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②。故其垂拱巖廊③,布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則絕奢靡而崇();談物產(chǎn)也,則重谷帛而賤()。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以敗俗,其何故哉?豈不以居萬乘④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為而人必從,公道溺于私情,禮節(jié)虧于嗜欲故也!語日:“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彼孕乓??!咀⑨尅竣偈軋D定鼎:建立王朝,統(tǒng)治天下。②貽厥孫謀:貽,遺留;厥,其,他的;孫謀,指謀及自己的孫輩。這句指(把天下)傳留給子孫后代。③垂拱巖廊:垂拱,指垂手和拱手(斂手),即由于任人得當(dāng),官員都稱職,作天子的可以悠閑地垂手或抱手,不必過問。巖廊,即今之游廊。整句是說:在游廊上悠閑地散步。④萬乘:乘,車乘。周制,天子出兵時車萬乘,故以萬乘稱天子。12.

上面文言文空格處,依次填入詞語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p>

)(3分)A.忠良/淳樸/珍奇/儉約B.淳樸/忠良/儉約/珍奇C.淳樸/珍奇/忠良/儉約D.珍奇/儉約/忠良/淳樸13.下面的語言材料,與上文中畫線句的句意不相關(guān)的一項是(

)(3分)A.

《詩經(jīng)》中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說地位越高,責(zé)任越大,就越要謹(jǐn)慎。B.

身居高位者更應(yīng)牢記《中庸》里講到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時刻提醒自己修身處事應(yīng)謹(jǐn)慎小心。C.

越王勾踐打敗吳國,稱霸天下,擔(dān)心從此沒有臣下敢于指出他的缺點,于是發(fā)布“聞過而不以告我者,為上戮”的命令。D.

《左傳》中寫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告誡執(zhí)政者要言行一致?!敬鸢浮?2.B13.D【解析】12.試題分祈: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詞語的選用,在文言文中首先要清楚所在句子的大概意思,再做判斷。根據(jù)句子,可以看出所填詞應(yīng)分別為與“浮華”“邪佞”“奢靡”“谷帛”相對的詞語。再比較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浮華”與“淳樸”、“邪佞”與“忠良”、“奢靡”與“儉約”、“谷帛”與“珍奇”相對,故選3。【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13.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中語句的理解能力。文中劃線句的意思是“豈不是以高居天子的尊位,握有邦域的富饒,出言沒有人敢違背自己,所作所為人們必然遵從,于是公理、公道被私情所掩,禮儀、氣節(jié)被個人嗜好所損而造成的嗎?”這句話的意思簡單概括下就是:身居高位的人,別人不敢違背他,不敢指出自己的缺點,因而自己做事情更要小心謹(jǐn)慎,由此可以看出D項與這句話的內(nèi)容無關(guān)。【考點定位】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緟⒖甲g文】我看自古以來帝王登位定都,都想萬代相傳,把帝位留給他們的子孫。所以朝廷向天下布告政事,述及應(yīng)遵之道必然崇尚淳樸而抑制浮華,論及人物必然尊貴忠良而鄙視奸邪讒佞之人,言及制度風(fēng)尚則會摒棄奢侈、靡費而倡導(dǎo)節(jié)儉、簡約,談及物產(chǎn)則會重視五谷、布帛而輕視珍稀奇異之物。然而受命登極之初,都會謹(jǐn)慎遵守前代君王成功治理之路;逐漸安定之后,大多便反其道而行之,致使風(fēng)化敗壞下來。這是什么緣故呢?豈不是以高居天子的尊位,握有邦域的富饒,出言沒有人敢違背自己,所作所為人們必然遵從,于是公理、公道被私情所掩,禮儀、氣節(jié)被個人嗜好所損而造成的嗎?俗語說:“不是知道難,是做起來難;不是做起來難,是做到底難?!彼源_實不錯呀。(2016山西)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2分)

①可以調(diào)素琴

tiáo

②無案牘之勞形

(dú)

7.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2分)

①談笑有鴻儒

(大

②有仙則名

(有名,出名)8.任選下面一句翻譯。

(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譯文:

我選選①翻譯: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或選②翻譯: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9.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

(2分)A.“可以調(diào)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前后矛盾的。B.本文以陋室為喻,將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寫得比較含蓄,這種寫法叫做“托物言志”。C.這篇銘文的韻腳是“ing”。D“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從交往角度來寫“陋室不陋”的。10.完善作者小檔案。

(2分)姓名劉禹錫字夢得朝代唐朝主要經(jīng)歷①他參與了王叔文領(lǐng)導(dǎo)的政治改革,②他積極參與了“古文運動”。作品《陋室銘》示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2015山西)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②

則不能勵精,險躁③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④,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注釋】①淡泊:安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②淫慢:放縱,懈怠。③險躁:狹隘、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④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對社會有益。11.請摘錄一處你喜歡的對偶句,并簡述理由。

(3分)對偶句:示例: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理由:示例:我認為這組對偶句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有音韻感、節(jié)奏感。所以我喜歡。12.作者認為,做人、治學(xué)要想成功就不能淫慢、不能險躁。(用原文詞語填空)(2分)(2015山西)上書諫吳王(節(jié)選)夫十圍之木,始生如蘗①,足可搔而絕②,手可擢而抓,據(jù)其未生,先其未形③。磨礱砥礪④,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畜養(yǎng)⑤,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臣原大王熟計⑥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咀⑨尅竣偬Y(niè):植物的幼芽。②足可搔而絕:用腳可以踩斷。③據(jù)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長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④磨礱砥礪:四種磨刀工具。⑤種樹畜養(yǎng):種植物,養(yǎng)牲畜。⑥熟計:仔細考慮。12.將文中畫線句子用“/”斷句。(2分)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13.文中畫線句闡明了積善成德、____________的道理??瞻滋幷_的選項是(

)(2分)A.防微杜漸

B.溫故知新

C.禮尚往來

D.得寸進尺【參考答案】12.積德累行

/

不知其善

/

有時而用

/

棄義背理/

不知其惡

/

有時而亡解析:根據(jù)上下文及句意可判斷。這是一組駢句。13.A解析:畫線句的意思是:積累德行,不見它的好處,旪間長了就會有作用;背棄理義,不知道它的危害,旪間久了就會滅亡。因此可判斷是防微杜漸?!緟⒖甲g文】那周長十圍的樹木,開始生長的時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腳趾就可以把它撓斷,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在它沒有長成,沒有形成之前挖出。打磨砥礪,(一時)看不見它的損壞,一段時日后終究會毀壞;種樹養(yǎng)畜,不見它的生長,一段時間后就會長大;積累德行,不見它的好處,時間長了就會有作用;背棄理義,不知道它的危害,時間久了就會滅亡。我希望大王仔細考慮一下并且親自施行,這是百世不變的道理啊。(2014山西)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7.《出師表》是_________率師伐魏,在出師錢寫給后主________的。(2

分)

8.請分別寫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詞的古今意思。(2分)

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

9.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譯文:

10.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駑鈍——殫精竭慮

C.三顧茅廬——顧此失彼

D.猥自枉屈——猥瑣不堪11.選段中表明出師條件已具備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參考答案】7.諸葛亮(孔明);劉禪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出師表》涉及到的兩個主要人物,要熟悉《出師表》的寫作背景。8.地位低下(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品德)卑劣無恥(惡劣、不道德)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我們復(fù)習(xí)的重點:古今異義。9.我本來是平民百姓,在南陽親自耕種田地。解析:句子翻譯,要牢固掌握。翻譯時每個字都落實到位,直譯過來。10.B

解析:A

中深入不毛指一種地方,吹毛求疵指皮毛;B

中竭都是指竭盡的意思;C

中三顧茅廬指拜訪,顧此失彼指顧得上;D中猥自枉屈指辱,這里有降低身份意思;猥瑣不堪指鄙陋卑下,不大方。1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解析:注意題目要求是選段中的句子。(2014山西)【甲】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敵雖有名馬,只(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疽摇壳Ю镏R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1“請求之?!本仓?。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一》)注釋:①涓人:宮中主管灑掃清潔的人。②安事死馬:要死馬做什么。③捐:白白費掉。7.給下面句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1)駢死于槽櫪之間(2)一食或盡粟一石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2)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9.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2)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手?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寫法?!恶R說》一文,作者以“千里馬”寓,以“食馬者”寓。(2分)11.《馬說》與《千里之馬》兩文中“千里馬”的命運截然不同,請簡答它們的不同之處。(2分)【參考答案】7.(1)pián(2)sù(2分)8.(1)鞭打(用鞭子打,驅(qū)使)(2)同“返”(返回)(2分)9.(1)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不認識千里馬吧!(2)死馬尚且花五百金購買,何況活馬呢?(4分)10.人才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2分)11.《馬說》中的“千里馬”因為不能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任用,最終不能“以千里稱”?!肚Ю镏R》中的“千里馬”因為君主渴求并能夠采納正確的建議,而得以脫穎而出。(意思接近即可)(2分)【參考譯文】我聽說古時有一位國君想用千金求購千里馬,可是三年也沒有買到。宮中有個近侍對他說道:‘請您讓我去買吧。國君就派他去了。三個月后他終于找到了千里馬,可惜馬已經(jīng)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買了那匹馬的腦袋,回來向國君復(fù)命。國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馬,死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這個近侍胸有成竹地對君主說:‘買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況活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為大王您擅長買馬,千里馬很快就會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馬就到手了。(2013山西)閱讀《論語》(節(jié)選),完成7—11題。(10分)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弊釉唬骸皩W(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弊釉唬骸坝?,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給下面加點的詞注音。(2分)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2分)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9.下列加點詞與“可以為師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戰(zhàn)C可以調(diào)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1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中國古代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今天我們閱讀它同樣獲益匪淺,請寫出初中語文課本“孔子語錄”中的一則成語或格言警句(試卷上的除外)。(2分)【參考答案】7.wǎngdài8.(2分)愉快學(xué)過(舊)的知識9.B(2分)10.(2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的。11.(2分)(正確默寫初中語文課本“孔子語錄”中的成語或格言警句)(2012山西)小石潭記(節(jié)選)柳宗元【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記承天寺夜游蘇軾【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7.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2分)往來翕忽()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8.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懷民亦未寢9.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①其岸勢犬牙差互:②念無與為樂者:10.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句子:(2分)甲文是乙文是11.仿照示例,賞析乙文中的句子。(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示例:正面寫了游魚,側(cè)面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寫魚,對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魚歡的優(yōu)美畫面卻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緟⒖即鸢浮?.(2分)xī;suì8.(2分)大約;睡覺、眠、臥9.(4分)①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犬牙)那樣相互交錯(參差不齊)②想到(考慮)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10.(2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答“心樂之”也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1.(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的皎潔(清澈透明)。句中沒有寫“月”字,卻無處不見皎潔的月光,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蔬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潔”即可得分)(2011山西)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7.語段選自課文《》。(2分)8.給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2分)余幼時即嗜學(xué)()。9.下列加點字與“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2分)A.小大之獄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C.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D.先帝不以臣卑鄙10.任選下面一句翻譯。(2分)A.不敢稍逾約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我選A句,翻譯:。我選B句,翻譯:。11.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求學(xué)精神和態(tài)度?(2分)【參考答案】7.《送東陽馬生序》。(2分)8.Shì特別愛好。9.C10.我選A句,翻譯: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我選B句,翻譯:因此人家大多數(shù)愿意把書借給我。11.專心致志,虛心求學(xué),勤學(xué)好問,尊重老師,執(zhí)著追求等。(答出兩點即可)(2010山西)【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乙】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年①,自謂可將兵十萬。會有土寇②,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③。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試于一村,溝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fā)病死。(節(jié)選自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注〕①經(jīng)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戰(zhàn)斗。④洫(xù):溝渠。⑤甫:剛。9.甲文記敘了作者小時候借書和的學(xué)習(xí)經(jīng)歷;乙文中劉羽沖最終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敗和。(2分)10.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1)余幼時即嗜學(xué)嗜:(2)走送之走:(3)自謂可將兵十萬將:(4)會有土寇會:11.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2)恒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1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說說乙文中的劉羽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參考答案】9.抄書治水失敗(評分說明:大意對即可。每空1分,共2分)10.(1)特別愛好(或“喜歡”、“愛好”)(2)跑(3)率領(lǐng)(或“帶領(lǐng)”)(4)適逢,正趕上(評分說明:結(jié)合語境理解正確即可。每小題1分,共4分)11.(1)因此人家大多數(shù)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2)(他)常常獨自在庭院(臺階)散步,說:“古人難道在欺騙我嗎(或古人怎么能欺騙我呢)?”(評分說明:翻譯通順、完整,大意對即可。每個分句1分,每小題2分,共4分)12.示例:劉羽沖是一個喜歡讀書但做事不切實際的人。他雖然潛心研讀古代的兵書和水利書,但不能靈活地運用于實際之中,結(jié)果屢遭失敗,抑郁而死。(評分說明:言之成理即可。具體談“讀書”的意思1分,具體談“不切實際”的意思1分,語言表達1分,共3分)【參考譯文】【乙】劉羽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己認為可以統(tǒng)領(lǐng)十萬人馬。這時,恰逢有土匪強盜出沒,他自己訓(xùn)練鄉(xiāng)兵跟土匪強盜較量,結(jié)果全隊潰敗覆沒,鄉(xiāng)兵差不多被擒獲。有一次,劉羽沖又找到一部古代有關(guān)水利建設(shè)的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認為可以使千里之地變成沃土。他繪了水利圖依次向州官游說,州官也喜歡多事,就派人在一個村子試行。溝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順著溝渠灌入村子,村民幾乎都被淹死了。由于這樣,他抑郁失落,他常常獨自在庭院散步,搖頭自言自語說:“古人怎會騙我!”像這樣一天就說千百遍,只說這六個字。不久,得重病死了。(2009山西太原)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庇谑侨氤娡?,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7.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1)鄒忌修八尺有余(2)孰視之(3)宮婦左右莫不私王(4)時時而間進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鄒忌諷齊王納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用“_________”一詞既描寫了進諫人多的場面,又說明齊國確實有許多積弊。(1分)10.鄒忌是怎樣啟發(fā)誘導(dǎo)齊威王納諫的?(3分)【參考答案】7.(1)長,這里指身高(只答“身高”也可)(2)“孰”同“熟”,仔細(只答“仔細”也可)(3)偏愛(4)偶爾(偶然、間或)8.(1)鄒忌委婉地勸說(規(guī)勸)齊王,齊王接受規(guī)勸(改正錯誤)。(2)我同城北徐公北,哪一個美?9.門庭若市10.例如:鄒忌以事設(shè)喻(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由淺入深、推己及人等)委婉規(guī)勸。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推及到“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從而使齊王猛醒、納諫。(用自己的話回答也可)(2009山西)【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疽摇糠啃g①奏:“閱②府庫甲兵,遠勝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備,誠不可缺;然煬帝④甲兵豈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選自《資治通鑒》)〔注〕①房玄齡:唐太宗時任宰相。②閱: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煬帝:指隋煬帝。⑤乂(yì):安定。9.用自己的語言回答:甲文村中人來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論述治國更需重視民生時舉的事例是。(2分)10.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還家要:(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境:(3)誠不可缺誠:(4)卒亡天下卒:11.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12.甲乙兩文都傳達著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愿望。如何實現(xiàn)這一愿望呢?選一個角度具體說說你從古文學(xué)習(xí)中獲得的啟示。(3分)〔幫幫你〕可回憶《治水必躬親》、《捕蛇者說》、《岳陽樓記》、《鄒忌諷齊王納諫》、《陳涉世家》等文章內(nèi)容?!緟⒖即鸢浮?.祖先躲避戰(zhàn)亂隋煬帝失天下(評分說明:大意對即可。第二空只答“隋煬帝”不得分。每空1分,共2分)

10.(1)同“邀”,邀請(2)與外界隔絕的地方(3)確實(4)終于(評分說明:結(jié)合語境理解正確即可。每小題1分,共4分)11.(1)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2)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這是我的武器裝備(或盔甲兵器)。(評分說明:大意對即可。(1)題每個分句1分,(2)題前兩個分句1分,后一個分句1分,每小題2分,共4分)12.示例1:我認為關(guān)注民間疾苦可以使百姓安樂?!恫渡哒哒f》中蔣氏等人的悲慘遭遇說明了“苛政猛于虎”。減輕賦稅,關(guān)注民生,這是使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的關(guān)鍵。示例2:我覺得為官者親歷親為、廉政愛民可以使百姓安居樂業(yè)。《治水必躬親》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時親臨現(xiàn)場,風(fēng)雨無阻,不苛扣百姓錢糧,像他這樣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評分說明:言之成理即可。觀點1分,結(jié)合古代作品1分,語言表達1分,共3分)【參考譯文】【乙】房玄齡上奏說:“我看過朝廷府庫的兵械,遠遠超過隋朝?!碧谡f:“鎧甲兵械等武器裝備,誠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煬帝兵械難道不夠嗎?最后還是丟掉了江山。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保?008山西太原)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②若夫霪(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2)連月不開()(3)薄暮冥冥()(4)至若春和景明()9、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列的意思。(4分)(1)日星隱耀(曜),山岳潛形(2)浮光躍金,靜影沉璧1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選文第①段中“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是洞庭湖千變?nèi)f化的特點。B、選文第①段中的“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在結(jié)構(gòu)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C、選文第②、③段除寫景之外,還分別抒發(fā)了遷客騷人登樓時“喜”和“悲”的情感。D、選文寫“暗景”用語雄渾濃郁,狀“明景”用詞清麗明快。11、賞析下面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緟⒖即鸢浮?、(1)雄偉景象(2)放晴(3)迫近(4)“日光”或“陽光”9、(1)太陽和星星隱藏(去)了光輝,山岳隱沒了形跡(體)。(2)浮(波)動的月光閃著金色(水面映著月光,金波閃動),靜靜的月影像沉下(水中)的玉璧。10、C11、這上句運用擬人、對偶的修辭手法,極寫洞庭湖浩大的氣勢。(2008山西)【甲】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唬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選自《為學(xué)》)1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1)彼竭我盈()(2)望其旗靡()(3蜀之鄙有二僧()(4)貧者語于富者曰()19.把選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2分)翻譯:(2)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2分)翻譯:20.【甲】文中結(jié)論性的話是“”和“”。【乙】文中富者先后說了兩次相同的話,但表達出來的態(tài)度不同,第一次表達出的是的態(tài)度;第二次表達出的是的態(tài)度。(4分)21.根據(jù)【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回答下面的問題。(3分)(1)【甲】文中曹劌的智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分)答:(2)【乙】文中貧者“自南海還”的成功帶給你怎樣的啟示?(2分)答:【參考答案】18.(非課改實驗區(qū))(1)“充滿”或“士氣正旺盛”(2)倒下(3)邊境(4)對……說,告訴(每空1分)19.(1)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勇氣衰退,第三次擊鼓勇氣已經(jīng)消失了。(2)貧窮的和尚從南?;貋砹耍炎约旱那闆r告訴了富有的和尚。(意思對即可,每句2分)20.故克之故逐之懷疑否定、蔑視及嘲諷[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的感知能力和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能力。(每空1分)21.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人物形象的深人理解,以及聯(lián)系生活、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參考答案:(1)智慧表現(xiàn)在:能夠針對敵我雙方的實際,選擇恰當(dāng)?shù)姆磽魰r機和追擊的時機,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意思對即可。1分)(2)略(能聯(lián)系“貧者自南海還”的成功原因,談自己的啟發(fā)即可酌情給分。2分)【參考譯文】【乙】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裕。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樣?”富和尚說:“您憑借著什么去呢?”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水瓶一個盛飯的飯碗就足夠了?!备缓蜕姓f:“我?guī)啄陙硐胍痛刂L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沒有成功。你憑借著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貋砹耍训竭^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2007山西臨汾)【甲】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疽摇恳皇咳松飘?,作鼠一軸①,獻之縣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③舉軸,貓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咀ⅰ竣佥S:畫卷。②物色:觀察。③逮:等到。9.【甲】文介紹了

,【乙】文中評價畫作精美的詞語是

。(2分)10.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佛印絕類彌勒

類:②臥右膝,詘右臂支船

詘:③一士人善畫

善:④旦而過之,軸必墜地

旦:11.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②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幫幫你】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義項有:①水漲,淹;②遍;③無邊無際;④隨便。12.請用自己的話說說,〔乙〕文中畫作的精美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2分)【參考答案】9.核舟船頭三人的神情、動作

逼真

(評分說明:第一空大意正確即可。每空1分,共2分)10.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類似,像

②彎曲

③善于,擅長

④早晨

(評分說明:結(jié)合語境正確解釋,每空1分,共4分)11.①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在手卷下邊的衣褶中。②縣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隨便把它懸掛在墻壁上。(評分說明:正確譯出“比”“漫”各1分,每小題大意正確1分,共4分)12.示例:通過寫貓的反應(yīng),從側(cè)面表現(xiàn)畫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畫卷拿起來,貓就蹦跳著追趕它,可見畫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評分說明:能結(jié)合寫貓的句子1分,用自己的話正確表述1分,共2分)【參考譯文】【乙】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h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h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fā)現(xiàn)畫落在地上,而有一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h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jié)果沒有一只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2007山西太原)【甲】飲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解釋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結(jié)廬在人間()(2)亭亭凈植()

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無/車馬喧B、飛鳥/相與還

C、晉陶淵明/獨愛菊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乙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表達志趣和情懷是兩文的共同點,甲崇尚樸素自然的田園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兩篇都寫到菊,甲借菊寫出心與自然的親近,乙用菊襯托蓮的高潔正直。

C.甲中的“車馬”意指達官貴人的高軒;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兩篇體裁不同,特色各異:甲直抒胸臆,揮灑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蘊深刻。

8.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從其象征意義入手談?wù)勀愕恼J識?!緟⒖即鸢浮?(1)簡陋的房屋(2)立或樹立

5、D6、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7、C8、象征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的品質(zhì)。在當(dāng)今社會,學(xué)習(xí)這一品質(zhì)尤其重要。(2007山西)【甲】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選白《鄒忌諷齊王納諫》)1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1)彼竭我盈()(2)望其旗靡()(3)臣之妻私臣()(4)今齊地方千里()19.把選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翻澤為現(xiàn)代漢語。(4分)(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2分)翻澤:(2)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2分)翻譯:20.【甲】【乙】兩文中都有結(jié)論性的話。【甲】文中結(jié)論性的話是“”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