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3)_第1頁
浙江省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3)_第2頁
浙江省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3)_第3頁
浙江省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3)_第4頁
浙江省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3年)2023年初至茂嶼①[明]沈九疇清溪窈窕覓仙蹤,臨水看云面面重。山過雨聲侵薜荔②,風吹秋色滿芙蓉。湖天____懸孤嶼,海日東南引萬峰。豈是桃源無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咀⑨尅竣倜瘞Z:茂嶼山,據(jù)舊志記載,在東錢湖西南。②薜(bì)荔:一種常綠灌木。(1)《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兩種讀音。本詩首聯(lián)中加點的“重”字,你會選哪個讀音?結合畫線句和頷聯(lián)加以分析。我認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認為詩中空缺處應填“蕭索”還是“浩渺”?結合相關詩句加以分析。我認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①.【示例】我會選chóng。②.分析:“重”有“層”的意思。詩人用“面面重”描繪云層層疊疊的情形,預示風雨將至;頷聯(lián)“雨侵”“風吹”可見風雨已至,這與云“面面重”相關聯(lián)。因此,加點的“重”應該讀chóng。(2)①.我認為填“浩渺”。②.分析:“浩渺”意為水面遼闊。頸聯(lián)描繪了東錢湖壯闊的景象:湖天一色,島嶼好像懸在半空;水面廣闊無邊,萬座峰林仿佛隨太陽一同升起。這與“浩渺”語意一致?!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理解與賞析。“臨水看云面面重”意思是面對著溪水,看眼前的云層一重一重地直壓過來,因此讀“chóng”。再結合頷聯(lián)中的“山過雨聲侵薜荔”可知,厚厚的云層是下雨的前兆,因此確定讀“chóng”?!拘?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理解與賞析。蕭索:蕭條冷落;凄涼。浩渺:廣大遼闊的樣子。使用對象為“湖天”,用來形容眼前所見的湖光天色,煙波浩遠的情狀,因此適用于“浩渺”。這樣,頸聯(lián)的意思就是:湖天一色,島嶼好像懸在半空;水面廣闊無邊,萬座峰林仿佛隨太陽一同升起。與作者前面所提“臨水看云面面重”和“山過雨聲侵薜荔,風吹秋色滿芙蓉”的雄渾景象一致。因此選用“浩渺”。(2023年浙江寧波)10.閱讀“宋韻在古詩”分類梳理活動中收集到的《春早得雨》,完成探究。春早得雨【宋】陸游稻陂方渴雨,蠶箔①卻憂寒。更有難知處,朱門惜牡丹。【注釋】①蠶箔:養(yǎng)蠶的器具,俗稱蠶簾。這里指代蠶。:“朱門”指代①________,杜甫有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因為“②________”,他們似乎不喜歡下雨。:從“稻陂”“蠶箔”可見,詩歌還描寫了另一個群體;③________。“稻陂方渴雨,蠶箔卻憂寒”一句,可借鑒白居易《賣炭翁》中寫賣炭翁矛盾心理的“④________,________”句解讀。:《春早得雨》應該歸到情趣、情懷、哲理哪一類呢?結合詞句簡要闡述一下吧。: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豪門貴族(富人、權貴等)②.(惜)牡丹③.勞動人民(農(nóng)民、百姓、窮人等)④.可憐身上衣正單⑤.心憂炭賤愿天寒⑥.示例1:陸游寫了窮人和富人對雨的不同態(tài)度及其原因,表現(xiàn)了他的“憫農(nóng)”情懷,暗含對豪門貴族的批評。所以應歸入“情懷”類。示例2:陸游寫了窮人和富人對雨的不同態(tài)度及其原因,揭示出一種哲理: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因不同原因會有不同的立場(態(tài)度)。所以應歸入“哲理”類。示例3:陸游寫了窮人和富人對雨的不同態(tài)度及其原因,表現(xiàn)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暗含對豪門貴族的批評,也揭示出一種哲理: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因不同原因會有不同的立場(態(tài)度)。所以既可歸入“情懷”類,也可歸入“哲理”類?!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詩歌內(nèi)容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第①問:本問考查詞句的理解。結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知,意思是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了變質(zhì)發(fā)臭,路上卻有被凍死的窮人尸骨。朱門:紅漆大門,借指豪富人家。據(jù)此第①空可概括為:豪門貴族(富人、權貴等);第②問:本問考查詩句的理解。結合詩歌后兩句“更有難知處,朱門惜牡丹”可知意思是更加作難的地方是富貴人家,他們害怕下雨,天氣寒冷,愛惜牡丹,害怕會因此遭到低溫天氣的損害。據(jù)此可知第二空:(惜)牡丹;第③問:本問考查詞句的理解。結合“稻陂方渴雨,蠶箔卻憂寒”可知意思是稻田里莊稼干旱,正渴望著下一場雨,可是家里養(yǎng)的蠶卻擔心下雨后天氣寒冷而凍死蠶,據(jù)此可知種莊稼、養(yǎng)蠶的應該是普通的老百姓。據(jù)此第三空可概括為:勞動人民(農(nóng)民、百姓、窮人等);第④問和第⑤問:本題考查名句默寫。“稻陂方渴雨,蠶箔卻憂寒”是矛盾的心理,即希望天下雨,好緩解地里的干旱,讓稻田長得好一些,卻又害怕下雨后天氣寒冷,會凍死蠶,這矛盾的心理,側(cè)面反映出勞動人民生活的勞累和艱辛;《賣炭翁》中寫賣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這兩句將“衣正單”和“愿天寒”形成對比,表現(xiàn)賣炭翁矛盾的心理,明明身上衣服單薄,卻還希望天氣寒冷更冷一些,以求炭能賣個好價錢,側(cè)面表現(xiàn)賣炭翁生活的艱辛。據(jù)此可回答出: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第⑥問: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要結合詩歌主旨進行分析,要貼合詩意,具有說服力。這首詩從題材上來看,既屬于情懷類,也屬于哲理類?;蛘呔C合起來分析也可以。若歸到情懷類,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運用對比的手法,“蠶箔卻憂寒”和“朱門惜牡丹”進行對比,窮人、老百姓是在擔憂生計問題,而富人則是在可憐花朵,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對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對那些貪圖享樂的統(tǒng)治者的無情諷刺。若歸到哲理類,本文通過一場雨,揭示出一種道理,處在不同的地位對待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立場,窮人對于雨看到的是生計,而富人則是將雨當作是一種自然美景,更多的是在精神層面的關注。據(jù)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2023年浙江紹興)旅次石頭岸〔唐〕張祜行行石頭岸,身事兩相違。舊國日邊遠,故人江上稀。水聲寒不盡,山色暮相依。惆悵未成語,數(shù)行鴉又飛。小語:老師,我發(fā)現(xiàn)尾聯(lián)中有一個直接表達情感的詞語“(1)_______________”,還有一個意象“(2)_______________”,從中可以讀出這首詩的情感。老師:是的。我們還可以通過詩題中“(3)_______________”一詞知道詩人身處異鄉(xiāng)。他想起“舊國”“故人”,流露出(4)_______________之情。小語:我不理解“身事兩相違”這句詩。老師:這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張祜性格耿直,被他人排擠,最后無奈歸隱,所以這句詩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慨。【參考答案】①.惆悵②.鴉③.旅(次、旅次均可)④.思鄉(xiāng)、懷人(傷感、孤獨、惆悵)【解析】【詳解】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第一、二空,“惆悵未成語,數(shù)行鴉又飛”,意思是心中惆悵,無法用語言表達,此時又見幾行烏鴉飛過?!般皭潯币辉~直接表達出作者的情感,烏鴉往往是以蕭瑟、衰敗的意象出現(xiàn),而表達情感呈現(xiàn)出壓抑、蒼涼、凄苦的特點。第二空,“旅次石頭岸”,意為旅途中暫時停宿在石頭岸,由“旅”或“次”可知詩人身處異鄉(xiāng),正在旅途漂泊。第三空,“舊國日邊遠,故人江上稀”,意思是故鄉(xiāng)遠在天邊,而友人在江上旅途中也難以相逢。流露出詩人思鄉(xiāng)、懷人的傷感、孤獨(惆悵)之情。(2023年浙江臺州)2022年(3)一位90后女孩,辭去工作,回到山溪環(huán)繞、草木蔚秀的農(nóng)村老家創(chuàng)業(yè),潛心打造民宿。為設計富有詩意的民宿環(huán)境,吸引游客入住,她想從古詩文中尋找靈感。請從下面古詩文中選擇一項,然后寫出其中連續(xù)的兩句或三句,并據(jù)此描述你的設計創(chuàng)意。A.《詩經(jīng)?秦風?蒹葭》

B.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C.歐陽修《醉翁亭記》【參考答案】(3)示例:選A.“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稍谙叿N上蘆葦,不求茂盛,只要意境朦朧。待到秋天來臨,清露為霜,葦花搖曳,一定空蒙迷人。

(2022浙江湖州)3.小組用右邊這幅攝影作品學習如何選取有情韻的景致。請在下列選項中選擇一首詩,默寫與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聯(lián)詩句,并簡要分析這幅作品蘊含的詩情畫意。(4分)A.王灣《次北固山下》B.李白《渡荊門送別》C.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參考答案】3、示例一:我選A??吐非嗌酵?,行舟綠水前。這幅作品借游子的行舟與清麗的江水,表達淡淡的羈旅之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幅作品借廣闊的江面和高懸的船帆,表達開闊的心境與雄放的激情。示例二:我選B。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這幅作品借蒼茫的江面與遠行的扁舟,表達思鄉(xiāng)懷人的詩情。示例三:我選C。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幅作品借蒼勁的枝條與爭流的百舸,表達樂觀進取的詩情。(2022浙江麗水)(一)閱讀詩歌,結合典故,完成第10題。(6分)野望

[唐]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南安軍

[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镜涔省坎赊薄妒酚洝げ牧袀鳌份d: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齊,反對周武王伐紂,曾扣馬而諫。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們“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蕨而食,……遂餓死于首陽山。

(選自《漢語典故大辭典》)10、下面是某同學的探究成果,請你補全。(6分)為表達不同情感,“采薇”這一典故可能有三種使用角度:①伯奏、叔齊扣馬而諫;②伯夷、叔齊隱于首陽山,采薇蕨而食;③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兑巴穫?cè)重從(

)(填序號)角度用典,表達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赌习曹姟穫?cè)重從(

)(填序號)角度用典,表達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0、《野望》

對隱居不仕的向往

《南安軍》

以死明志的愛國之情(2022浙江寧波)1.根據(jù)畫中的內(nèi)容,選擇相應的詩句。(填序號)(2分)A.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B.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B.東臨碣石,以觀滄海(1)()(2)()【參考答案】1.(1)A(2)B(2022浙江臺州)鄱陽湖①吳國倫欲向匡廬②臥白云,宮亭水色晝氤氳。千山日射蛟龍窟③,萬里霜寒雁鶩群。浪涌帆檣天際亂,星臨吳楚鏡中分。東南歲晚仍鼙鼓④,莫遣孤舟逐客聞。[注釋]①選自《明詩觀止》。本詩是作者被貶江西時游廬山經(jīng)鄱陽湖寫下的詠景詩。吳國倫,明代文學家。②匡廬:即廬山。③蛟龍窟:指鄱陽湖。④鼙鼓:戰(zhàn)鼓。這句指嘉靖年間倭寇騷擾東南沿海地區(qū)一事。(1)“浪涌帆檣天際亂”中的“涌”,有的版本又寫作“擁”。你覺得哪個更好?為什么?(2)關于此詩的情感基調(diào),小嘉說是歡快的,小舟說是憂傷的。你的看法呢?請簡述理由?!緟⒖即鸢浮俊痉治觥看嗽妼戂蛾柡钋锷n茫雄渾的景象。尾聯(lián)流露出作者對戰(zhàn)爭的厭惡?!窘獯稹浚?)本題考查詩歌煉字。“涌”本意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來,引申義是像水涌出。這里用“涌”字,生動形象地描寫出鄱陽湖波濤洶涌的氣勢。“擁”本義是抱,這里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風浪把船抱入懷中的情態(tài),突出風浪大的特點。(2)本題考查詩歌主旨的理解。我認為是憂傷的,從詩句“東南歲晚仍鼙鼓,莫遣孤舟逐客聞”中可以看出,東南沿海地區(qū)戰(zhàn)鼓仍然咚咚作響。請不要讓我聽到戰(zhàn)鼓聲音吧?!肮隆弊直憩F(xiàn)出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答案:(1)示例1.“涌”更好。表現(xiàn)出鄱陽湖波濤翻騰激蕩,以致把船頂起的雄闊氣勢,示例2.“擁”更好。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浪把帆船擁入“懷中”的景象,突出了風浪之大。(2)我認為是憂傷的,尾聯(lián)中說,東南仍然處于戰(zhàn)火之中。請不要讓我這位遭受貶謫孤舟漂泊的人聽到戰(zhàn)鼓的聲音吧。否則,我將是多么的痛心疾首?。”憩F(xiàn)了詩人對東南一帶戰(zhàn)亂頻仍的關切和憂慮,同時,“孤”“客”等詞也表現(xiàn)出詩人被貶謫的失意孤寂。譯文:我想向廬山隱居,宮亭湖云氣迷濛。太陽照在千山和鄱陽湖上,鵝和鴨游在寒冷的鄱陽湖中。波濤洶涌,帆倒桅桿斷折,吳楚分野的星空映在鏡一般的湖水里。東南仍然處于戰(zhàn)火之中。請不要讓我這位遭受貶謫孤舟漂泊的人聽到戰(zhàn)鼓的聲音吧。否則,我將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啊!【點評】如何鑒賞詩歌:一要知人論世。讀懂一首詩,首先要了解詩歌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風格。二要把握形象。詩是通過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抒發(fā)感情,閱讀、鑒賞詩歌就要通過認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這種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只有很好地體會詩人在詩中的感情和基調(diào),才能準確理解詩歌的主旨。(2022浙江嘉興)月山草堂四詠(明)湯顯祖(一)樓轉(zhuǎn)松風韻紫虛,眠云夜冷晝芙蕖。山中所有應如此,直是江南陶隱居。(二)風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來深。不知叢桂山中客,長聽瀟湘云水音。(三)君子山前放午衙,濕煙青竹弄云霞。燒將玉井峰前水,來試桃溪雨后茶。(四)酒是金盤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輕盈。西風幕雨何辭醉,便向池亭臥亦清。[注釋]①選自《湯顯祖詩文集》。月山,在遂昌縣城西。8.下列是四首詩歌的標題,請將詩歌序號分別填到對應的標題后面。(2分)松屋臥云()竹院烹茶()荷亭酌酒()竹窗延月()9.你從這組詩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人生追求?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4分)【參考答案】8、(一)(三)(四)(二)9、詩人在月山草堂聽松賞荷、觀竹品月,沉浸于清麗雅致的自然景物,追求高潔的君子之風,詩人在月山草堂取水烹茶、酌酒酣臥,享受幽居生活,追求閑適的自在人生。(2022浙江麗水)劉伯川席上作[明]楊士奇①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②。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注釋]①楊士奇:明代大臣。他十四五歲時去拜訪父親的好友劉伯川,應劉伯川之請而作此詩。②瓊瑤:美玉,這里指冰。5.除了深山訪友,詩人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請你用“深山訪友”或“藝花邀蝶”這樣的四字短語概括。6.這首詩調(diào)動了我們哪些感官去想象詩中的情境?結合詩句分析。(寫出兩種即可)【參考答案】5.示例:踏雪尋梅、喝酒作詩、寒冬賞雪、溪山踏冰、席上賦詩、野橋訪梅(四字短語中要有動詞。)

6.示例:調(diào)動視覺,詩句中的飛雪、溪山、梅花等景物,讓人仿佛看到青山紅梅白雪交相輝映的景象;調(diào)動觸覺,“寒氣侵入骨”,讓人仿佛感受到了冰天雪地里刺骨的寒冷;調(diào)動聽覺,“溪山深處踏瓊瑤”,讓人仿佛聽到踏碎冰雪的聲音;調(diào)動嗅覺,“貪看梅花過野橋”,讓人仿佛被梅香吸引,一路踏雪尋梅;調(diào)動味覺,由“酒未消”聯(lián)想到唇齒間尚留酒的醇美滋味。(2022浙江衢州)2021年磧中作①[唐]岑參走馬西來欲到天②,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未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醉里送裴子赴鎮(zhèn)西③[唐]岑參醉后未能別,待醒方送君。看君走馬去,直上天山云(選自《高適岑參詩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釋]①這首詩是岑參赴安西途中經(jīng)過大沙漠時所作。磧(qi):沙漠。②天:形容極西的地方。③鎮(zhèn)西:安西大都護府。12.辛文房評價岑詩超越“常情”。任選上面一首詩歌,從內(nèi)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其超越“常情”的體現(xiàn)。(4分)【參考答案】【分析】《磧中作》詩人精心攝取了沙漠行軍途中的一個剪影,向讀者展示他戎馬倥傯的動蕩生活。詩于敘事寫景中,巧妙地寄寓細微的心理活動,含而不露,蘊藉感人?!蹲砝锼团嶙痈版?zhèn)西》是一首送別詩。但詩人不作兒女情長,著力描繪了裴子揚鞭策馬,直上天山的英雄氣概,也表現(xiàn)了裴子勇往直前、奔赴邊疆的愛國熱忱?!窘獯稹勘绢}考查學生對詩歌的賞析能力。《磧中作》這是一首邊塞詩。詩人精心攝取了沙漠行軍途中的一個剪影,向讀者展示他戎馬倥傯的動蕩生活。“欲到天”寫出邊塞離家之遠,“辭家見月兩回圓”表明詩人對故鄉(xiāng)、親人思念之殷切。但詩人不作“常情”,并不低沉、哀傷。在遠離親人、無處可宿的現(xiàn)實中,在無邊無涯的荒涼大漠中,用“走馬西來”的形象、“平沙萬里”的闊大,表達出詩人從軍邊塞的壯志豪情?!蹲砝锼团嶙痈版?zhèn)西》是一首送別詩,也是一首邊塞詩。詩中“醉后未能別”寫自己在餞行的宴席上喝醉了酒,可見詩人滿懷惜別的情意。但詩人通過“看君走馬去,直上天山云”表明自己不作兒女情長,著力描繪了裴子揚鞭策馬,直上天山的英雄氣概,也表現(xiàn)了裴子勇往直前、奔赴邊疆的愛國熱忱。這也是詩人自己的勃發(fā)的詩情。可見這首詩不同于一般的送別詩。答案:示例一:《磧中作》。這是一首邊塞詩。“欲到天”寫出邊塞離家之遠,“辭家見月兩回圓”表明詩人對故鄉(xiāng)、親人思念之殷切。但詩人不作“常情”,并不低沉、哀傷。在遠離親人、無處可宿的現(xiàn)實中,在無邊無涯的荒涼大漠中,用“走馬西來”的形象、“平沙萬里”的闊大,表達出詩人從軍邊塞的壯志豪情。示例二:《醉里送裴子赴鎮(zhèn)西》:這是一首送別詩(邊塞詩)。詩中寫自己在餞行的宴席上喝醉了酒,可見詩人滿懷惜別的情意。但詩人不作兒女情長,著力描繪了裴子揚鞭策馬,直上天山的英雄氣概,也表現(xiàn)了裴子勇往直前、奔赴邊疆的愛國熱忱。這也是詩人自己的勃發(fā)的詩情??梢娺@首詩不同于一般的送別詩?!緟⒖甲g文】磧中作騎馬向西走幾乎來到天邊,離家以后已見到兩次月圓。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這沙漠中萬里不見人煙。醉里送裴子赴鎮(zhèn)西因為自己喝醉了,沒有能與你告別,等我酒醒后才去送你??粗泸T馬遠走,一直通向天山的云際。【點評】詩歌賞析句子的切入點:1、抓關鍵詞語賞析句子;2、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3、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句子;4、從表達的情感角度賞析句子;5、從蘊含的哲理角度賞析句子。(2021浙江湖州)(甲)子夜吳歌·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①。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乙)中呂?朝天子?秋夜客懷[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砧聲②催動一天霜。過雁聲嘹亮。叫起離情。敲殘愁況。夢家山身異鄉(xiāng)。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注釋)①搗衣聲:用木棒捶打絲織品或衣物發(fā)出的聲音。②砧聲:這里指搗衣聲。17.(甲)[乙)在意象選擇上有相同之處,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搗衣聲等。18.(甲)(乙)表達的情感有什么異同?請作簡要說明?!緟⒖即鸢浮?7.月秋風(風)18.同:都表達了一種思念之情。異:【甲】還表達出對和平生活的渴望?!疽摇縿t還有一種游子客居他鄉(xiāng)的羈旅之苦?!痉治觥?7.本題考查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長安一片月”“月光”都描寫了月;“秋風吹不盡”“趁著風飄蕩”都描寫了秋風。18.本題考查作者情感。相同點:【甲】詩寫秋景,戍婦為征人織布搗衣之事?!扒镲L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意為:秋風吹不盡的是,思婦們對玉門關外的綿綿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掃平胡虜,夫君從此不再遠征。表達了一種戍婦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疽摇吭娊枨镆沟脑鹿?、桂香、砧聲、雁鳴等意象寫游子思鄉(xiāng)的離愁別恨。全曲通過色、香、聲、感,將“秋夜”與“客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情景一體,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不同點:【甲】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zhàn)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表達出對和平生活的渴望?!疽摇吭妼懢爸饕獙憚泳埃鹿夤鹣阍陔S風飄蕩,砧聲雁聲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們從視覺、聽覺、嗅覺上勾起了游子的離愁別緒,描繪了秋夜月色朦朧、桂花飄香的寂靜而溫情的畫面;營造了懷鄉(xiāng)的氛圍,為抒發(fā)思鄉(xiāng)情做鋪墊。雁鳴可以敲打愁緒,“叫起”“敲殘”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離愁寫得可聞可感,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游子內(nèi)心的愁苦。(2021浙江寧波)【甲】晚出尋人不遇[唐代]白居易籃輿①不乘乘晚涼,相尋不遇亦無妨。輕衣穩(wěn)馬槐陰下,自要閑行一兩坊?!疽摇繚O家傲訪華雪嚴不遇[元]許有壬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風細波紋皺。何處攜琴何處酒。惆悵久。亂鴉啼斷煙中柳。茅屋蕭蕭連甕牖。半檐寒旭閑清晝。歸路梅花香滿袖。詩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咀⑨尅竣倩@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14.甲詩和乙詞的作者都尋人不遇,但心境各不相同,請結合內(nèi)容分析。(4分)【參考答案】14.甲詩從“無妨”“輕衣穩(wěn)馬”“閑行”等詞可以讀出作者晚出乘涼尋友不遇時,依然悠閑自得的心境;乙詞從“寒林”“山骨瘦”“亂鴉”等詞可以讀出作者訪友不遇,飲酒彈琴賦詩的愿望落空時惆悵失落的心境。評分標準:共4分。每首2分,結合內(nèi)容1分,心境1分。意對即可。(2021浙江臺州)2020年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龍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知背景】甲詩略。乙詩:吳國倫字明卿,因違忤奸相嚴嵩,被貶至江西(古屬楚地);當時詩人正在郡城濟南養(yǎng)病,吳國倫赴江西途經(jīng)濟南時,詩人寫下這首詩為其送行?!疚鰣鼍啊考自娛拙湟阅捍簳r節(jié)漂泊無依的“楊花”和啼聲哀切的“子規(guī)”,營造了悲惋的氛圍,流露出詩人嘆飄零、感離恨的特定心情。(1)乙詩前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举p寫法】甲詩后兩句,想象奇特,詩人將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這一意象,以明月隨君到夜郎,表達對朋友的牽掛;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2)乙詩后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緟⒖即鸢浮?0.(1)點明了送別的時節(jié)和地點,以飄飄青楓和凄凄秋雨營造了一種迷蒙凄涼的氛圍,映襯出離別時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詩人對朋友前途命運的擔憂。(2)想象奇特,詩人將自己對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達了對朋友的同情和寬慰,又借“白云”高潔的形象隱含著對友人的贊賞和激勵。(2020浙江杭州)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江漢(唐)杜甫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14.這是杜甫的兩首詩歌,一位同學想知道它們哪首先寫哪首后寫。請你作出判斷,并從內(nèi)容、情感等角度闡述理由。(4分)【參考答案】14.先寫A,后寫B(tài)。理由:A詩寫詩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表達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我們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全詩字里行間洋溢者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B詩前兩聯(lián)寫出了詩人漂泊江漢的孤獨和思歸之情,后兩聯(lián)則表達出詩人身處逆境而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情懷。這些內(nèi)容和情感,說明B詩寫得晚。評分標準:共4分;判斷1分,理由3分。結合內(nèi)容、情感等,言之有理即可(2020浙江湖州)

詩詞情韻篇一剪梅.詠柳[明]夏完淳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金溝①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②,今歲隋宮。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咀⑨尅竣俳饻希河鶞?。②陳宮:陳后主的宮殿;隋宮:指隋煬帝的宮殿。隋煬帝開通濟渠,沿河筑堤種柳,隋堤柳由此得名?!救蝿杖空拱濉ゎI略詩韻(4分)小舟:在找資料時我發(fā)現(xiàn)夏完淳的一首詞符合活動的主題。也想做成展板,并為這首詞配上一段60字左右的解說詞,來幫助大家賞析詞的內(nèi)涵,該怎么辦好呢?小嘉:我覺得首先要“知人論世”,了解作者及背景。你:哦,我想起來了,我們學過他的詩(1)《

》,對他有一定的了解。小嘉:對對,讀詩還應該把握詩句的意思。小舟提供的幾個注釋很有幫助。在此基礎上,可以從意象的把握、情感的表達、表現(xiàn)手法的使用等方面入手撰寫解說詞了。你:是的。我來試著寫一段吧:(2)

。小舟:太好了!這次活動收獲真大!

【參考答案】(1)《別云間》(2)例1:這首詞選用了傷心夕照、御水隋堤、飛絮籠煙、長條滴翠等意象,營造了深邃的意境,托物言志,借詠柳的方式抒發(fā)了亡國之痛。例2:“故國凄涼”句,寫故國敗亡,如同百花園里風吹雨打,只剩下一片殘紅,下面三句以寫首都皇宮的衰敗景象,抒發(fā)世事變幻、故國淪亡的傷感。例3:第一句,寫柳絲默默無語低垂在斜陽中,這是多么傷心的形象。例4: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的悲痛之情。(2020浙江嘉興)輞口①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唐〕裴迪積雨晦空曲②,平沙滅浮彩。輞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答裴迪

〔唐〕王維森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君問終南山,心知白云外。【注釋】①輞口,輞谷口終南山輞川是王維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險要的山峰13.這是一組贈答詩,裴詩中的“積雨晦空曲”與王詩中的“

”相應和。14.裴迪問“南山復何在”,王維答“心知白云外”。這問答傳達出彼此怎樣的情誼?請簡要分析。【參考答案】13.蒼蒼秋雨晦

14.裴迪以“南山復何在”問候,表達對王維的思念與牽掛;王維以“心知白云外”應答,表達自己懂裴迪,裴迪也懂自己,都不為外物所擾,可見兩人情誼深厚,彼此是知音。(2020浙江金華)【甲】_____望[清]周容獨立空庭日沒西,歸鴉風急翼難齊。故園小閣疏籬外,烏桕梢頭各早棲?!疽摇縚____望[清]周容萬點寒鴉過盡西,一輪斜月向人低。欲追殘夢驚回處,黃菊樽前剝蟹臍。18.閱讀【甲】【乙】兩首詩,關注詩人所望的景物,根據(jù)要求答題。(5分)(1)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將“曉”“晚”兩字分別填在相應詩題的橫線上?!炯住縚____望

【乙】_____望(2)追隨詩人的目光,你會發(fā)現(xiàn),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觸發(fā)了詩人的情思。請從兩詩中任選一首,結合詩句,品味詩人所望之景,體會詩人流露之情。

【參考答案】18.(1)

【甲】晚

【乙】曉(2分,每空1分)(2)

【示例一】甲詩第一句,詩人望著西沉的落日,想到自己獨自站在空蕩蕩的院子里,有一種落寞的感受,流露出憂傷之情?!臼纠考自姷诙洌娙送姟皻w鴉”“翼難齊”,想到烏鴉難歸巢,自己也有家難回,流露出故園之思?!臼纠恳以姷谝痪洌魅サ摹叭f點寒鴉”引起了詩人凄涼的感受,觸發(fā)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臼纠摹恳以姷诙洌娙送姷痛沟男痹拢氲皆掠袣埲?,人無團圓,流露出對故園的懷念之情。(3分。具體意象1分,結合詩句1分,情感1分)(2020浙江寧波)浣溪沙(宋)晏殊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浣溪沙(清)屈大均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隨江水不東流。飛飛長傍景陽樓。

六代只遺芳草在,三園空有乳鶯留。白門①容易白人頭?!咀⑨尅竣侔组T:指金陵(今南京),明朝都城。15.結合內(nèi)容,比較這兩首詞情感的異同。(4分)

【參考答案】15.(4分)示例:晏詞用“重簾”“燕”“晚花”“涼波”等意象寫環(huán)境凄清冷落,“好風”“疏雨”寫人孤身獨處,表達詞人嘆息時光易逝,美景難留的淡淡閑愁。屈詞用“花”“水”等意象來強化愁情,用“遺”“空”寫故國依舊而人事已非,借“白門”與“白頭”說故都往事令人愁生白發(fā),表達詞人江山巨變后的痛苦。兩首詞都寫“愁”,晏詞寫的是個人閑愁,屈詞寫的是亡國之愁。(異同點2分,分析2分)(2020浙江衢州)梅[宋]王淇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①,惹得詩人說到今。早梅[南北朝]謝燮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注釋]①林和靖,即林逋,以種梅養(yǎng)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14.兩首詩都寫“梅花”,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14.第一首詩描繪梅花“不染塵?!焙蜕硖帯爸窕h茅舍”卻“自甘心”的形象,表達詩人淡泊名利的志趣(寫清高自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與世無爭等亦可)。第二首詩描繪梅花“故早發(fā)”“不疑寒”“畏落眾花后”的形象,表達詩人對梅花不畏嚴寒、不甘落后的精神品質(zhì)的贊美(寫渴望被人欣賞或懷才不遇亦可)。評分標準:共4分。每首2分,其中結合內(nèi)容1分,情感1分。意對即可。(2020浙江臺州)◎材料二夜雨有作[宋]張嵲睡足秋堂夜雨聲,天涯此夕嘆飄零。空階滴瀝腸堪斷,更向芭蕉葉上聽。(選自《全宋詩》

◎材料三幽齋但有隙地,即宜種蕉。蕉能韻人而免于俗,與竹同功。(選自李漁《閑情偶寄》)蓋蕉之為物,于晴日和風輕陰皎月無不宜,而更向芭蕉葉上聽。尤宜于雨淅瀝空階,聲響互答,孤客聞而興思,幽人為之舒抱矣。(選自梁清標《蕉林書屋圖小序》

15.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詩人的深重愁緒?結合詩歌,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15.(4分)通過“天涯”“嘆”等詞讀出了詩人的飄零孤寂,從“雨打芭蕉”聲比空階滴瀝的雨聲讓人聽著更斷腸,進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2020浙江溫州)2019年8.依據(jù)這組詩的某個共同點,分別闡述你對這三首詩的理解。枕石高攀龍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寂寂深山幕,微聞鐘磬聲。竹里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緟⒖即鸢浮俊敬鸢浮渴纠?:三首詩都抒發(fā)了遠離塵世的快樂?!墩硎分性娙苏碓谏绞?,靜聽流水,遙望白云,忘卻時間,忘記身形,享受自然帶來的美好?!吨窭镳^》中詩人獨坐、彈琴、長嘯,和明月相伴,感受隱居生活的美好情趣。《題破山寺后禪院》中詩人漫步古寺,在內(nèi)靜謐祥和的氛圍中參悟出禪意。示例2:三首詩都用映襯手法表達情感?!墩硎分械溺娷奥暿鼓荷械纳钌礁@幽深,傳遞出詩人斷絕塵世的心境?!吨窭镳^》中琴聲、長嘯與竹林的幽靜相互映襯,詩人內(nèi)心的淡定與環(huán)境的幽靜自然融合在一起?!额}破山寺后禪院》的鐘馨音使清晨的古寺更顯清幽,詩人淡泊的情懷、內(nèi)心的感悟隨著鐘磬音起伏飄揚。示例3:三首詩都通過多種角度的描寫表達情感。《枕石》中詩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產(chǎn)生物我相融之感;聽若有若無的鐘磬聲,斷絕塵想,神往物外。《竹里館》中詩人看明月,聽琴音,感覺月華如水蕩滌胸懷,淡然自適?!额}破山寺后禪院》中詩人看古寺、高林、曲徑,體味遠離塵世的快樂;聽裊裊鐘磬音,參悟禪意?!究键c】把握詩歌內(nèi)容,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個人的觀點態(tài)度,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解析】【分析】分析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首先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要立足于對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賞析之上,做到全面、準確、深入、客觀、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評價。三首詩都抒發(fā)了遠離塵世的快樂,運用映襯手法表達情感,通過多種角度的描寫表達情感?!墩硎穼懺娙苏碓谏绞?,靜聽流水,遙望白云,忘卻時間,忘記身形,享受自然帶來的美好《竹里館》寫隱者的閑適生活以及情趣,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xiàn)了清幽寧靜、高雅絕俗的境界?!额}破山寺后禪院》寫清晨游寺后禪院的觀感,以凝煉簡潔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景物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游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全詩筆調(diào)古樸,層次分明,興象深微,意境渾融,簡潔明凈,感染力強,藝術上相當完整故答案為:示例1:三首詩都抒發(fā)了遠離塵世的快樂?!墩硎分性娙苏碓谏绞希o聽流水,遙望白云,忘卻時間,忘記身形,享受自然帶來的美好?!吨窭镳^》中詩人獨坐、彈琴、長嘯,和明月相伴,感受隱居生活的美好情趣?!额}破山寺后禪院》中詩人漫步古寺,在內(nèi)靜謐祥和的氛圍中參悟出禪意。示例2:三首詩都用映襯手法表達情感。《枕石》中的鐘馨聲使暮色中的深山更顯幽深,傳遞出詩人斷絕塵世的心境。《竹里館》中琴聲、長嘯與竹林的幽靜相互映襯,詩人內(nèi)心的淡定與環(huán)境的幽靜自然融合在一起?!额}破山寺后禪院》的鐘馨音使清晨的古寺更顯清幽,詩人淡泊的情懷、內(nèi)心的感悟隨著鐘磬音起伏飄揚。示例3:三首詩都通過多種角度的描寫表達情感?!墩硎分性娙丝从朴频陌自?、清澈的流水,產(chǎn)生物我相融之感;聽若有若無的鐘磬聲,斷絕塵想,神往物外?!吨窭镳^》中詩人看明月,聽琴音,感覺月華如水蕩滌胸懷,淡然自適?!额}破山寺后禪院》中詩人看古寺、高林、曲徑,體味遠離塵世的快樂;聽裊裊鐘磬音,參悟禪意。【點評】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的賞析和比較閱讀。答題時應注意,首先要仔細閱讀三首詩,理解各自的寫作背景、主要內(nèi)容和抒發(fā)的情感,然后比較分析作答,分析內(nèi)容相同之處的理解要在理解兩首詞的作者、寫作背景、內(nèi)容的基礎上完成。(2019浙江衢州)西溪獨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間。真性憐高鶴,無名羨野山。經(jīng)寒叢竹秀,人靜片云閑。泛泛誰為侶,唯應共月還?!咀⑨尅克佤矗翰患友b飾的船。唯應:只有⑴作者通過寫高鶴、野山、秀竹、閑云,營造了氛圍。⑵本詩尾聯(lián)與王維《竹里館》“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情感上表達相似,請你加以賞析。(4分)【參考答案】22.⑴清幽恬靜(2)尾聯(lián)寫詩人西擺泛舟而歸,只有月亮陪伴;王維《竹里館》寫詩人獨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兩處都通過寫月亮作伴,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安閑自得的情懷。(2019浙江杭州)奉誠園聞笛曾絕朱纓吐錦茵,欲披荒草訪遺塵。秋風忽灑西園淚,滿目山陽笛里人。次韻剛父即事絕句

其四(元·趙孟頫)溪頭月色白如沙,近水樓臺一萬家。誰向夜深吹玉笛,傷心莫聽《后庭花》?!咀⑨尅竣俜钫\園:原始唐代名將馬燧的園苑,馬氏因功高蓋主,遭德宗猜忌。②西園:系漢末建安詩人宴游之所。③山陽笛:“山陽”為魏晉之際竹林七賢舊游之地。七賢中的嵇康被司馬氏殺害后,向秀重過其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樂,作《思舊賦》。④趙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17.笛聲中有故事,笛聲中有情感,請結合典故分別賞析兩首詩歌的情感。(4分)【參考答案】17.《奉誠園聞笛》:詩人由如泣如訴的笛聲聯(lián)想到馬燧、嵇康的不幸遭遇,表達詩人的不平之鳴和追慕先賢的心情以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傷感之情?!洞雾崉偢讣词陆^句》:趙孟頫在月色如沙的深夜聽到一曲《后庭花》,借“后庭花”的典故表達內(nèi)心的亡國之痛。評分標準:典故和情感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2019浙江湖州)秀州報本禪院鄉(xiāng)僧文長老方丈①(宋)蘇軾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②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無功。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浙東④。(選自《蘇軾兩浙詩選》)【注】①此詩為蘇軾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轉(zhuǎn)道秀州返杭時所作。文長老,蜀人,報本禪院方丈。②吳音:指江浙一帶方音。③搜句:作詩。④浙東:指錢塘江以南越、婺、處、臺七州。(1)詩人離開家鄉(xiāng)已經(jīng)很久了,詩中最直接體現(xiàn)這個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2)第三,四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參考答案】【答案】(1)吳音漸已變兒童(2)表達了詩人對文長老淡泊、安閑生活的羨慕,自己除了作詩之外一事無成的無奈,遍賞浙東山水寄托詩情的愿望?!究键c】把握詩歌內(nèi)容,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解析】【分析】⑴此詩為蘇軾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轉(zhuǎn)道秀州返杭時所作,蘇軾的家鄉(xiāng)在四川,長期在江浙做官,離開家鄉(xiāng)多年,“吳音漸已變兒童”一句點明此意。⑵體會思想感情,要結合蘇軾的經(jīng)歷,從相關背景資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雖然為官,卻有一事無成的無奈,表達對文長老淡泊、安閑生活的羨慕,遍賞浙東山水寄托詩情的愿望。故答案為:⑴吳音漸已變兒童;⑵表達了詩人對文長老淡泊、安閑生活的羨慕,自己除了作詩之外一事無成的無奈,遍賞浙東山水寄托詩情的愿望?!军c評】⑴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答題時應注意,先把握詩歌的大致意思,明確信息篩選的方向,緊扣題目的要求,即挑選最合適的句子回答。⑵本題考查體會思想感情。答題時應注意,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抓住詩詞中關鍵的動詞的用法、含義及作用去賞析,從關鍵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著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2019浙江金華)牧童詞[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細雨,蘆管臥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牧童[唐]棲蟾牛得自由騎,春見細雨飛。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17.兩位詩人向往的生活一樣嗎?結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5分)【參考答案】17.【示例1】一樣?!赌镣~》“聲管臥吹莎草綠”中的牧童臥吹蘆管,自得其樂:《牧童》“牛得自由騎,春見細雨飛”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騎牛困游。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悠然自得、閑適自由生活的向往?!臼纠?】不一樣?!赌镣~》中牧童“亂插”“不怕猛虎”表現(xiàn)了牧童的可愛頑皮、率性天真。詩人描寫這種可貴的童稚之心,表達了對生命本真狀態(tài)的渴慕?!赌镣分小白杂沈T”“唱歌去”“撫掌歸”寫出牧童的悠困自在、怕然自得,表現(xiàn)了詩人對遠離俗世紛爭生活的向往。(5分。結合具體詩句1分,明確牧重形象2分,明確生活向往2分)【解析】此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或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的能力??梢宰プ 赌镣~》“聲管臥吹莎草綠”中的牧童臥吹蘆管,自得其樂;《牧童》“牛得自由騎,春見細雨飛”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騎牛困游。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悠然自得、閑適自由生活的向往。或者,抓住《牧童詞》中牧童“亂插”“不怕猛虎”表現(xiàn)了牧童的可愛頑皮、率性天真。詩人描寫這種可貴的童稚之心,表達了對生命本真狀態(tài)的渴慕。而《牧童》中“自由騎”“唱歌去”“撫掌歸”寫出牧童的悠困自在、怕然自得,表現(xiàn)了詩人對遠離俗世紛爭生活的向往?!赌镣~》是唐代詩人李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歌。這首詩寫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前四句側(cè)重描寫牧童放牧的辛勤,詩人運用時空的轉(zhuǎn)換擴大詩歌的內(nèi)蘊。后四句著重描寫放牧時的情趣:春雨綿綿,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閑暇,便吹響悠揚的蘆笛,一會又胡亂地在腰間插滿野蒿,恰似利劍,顯得英武灑脫,這樣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負牛犢了。這種奇思漫想,生動地表現(xiàn)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考點解析】古詩詞閱讀中闡述思想感情類題目的答題要點古詩詞閱讀中闡述思想感情類題目的答題要點:高考語文中的古詩詞閱讀,要求總結、概括文中思想感情的題目,往往分值較高、失分較多。怎么辦呢?采薇老師用一個例題來告訴你關鍵點在哪里。答題要點:(1)把握關鍵;(2)品味意象;(3)知人論世;(4)注意標題;(5)留心注釋。古詩詞常見思想感情:(1)思鄉(xiāng)懷人;(2)懷古傷今;(3)憂時傷事;(4)報國立業(yè);(5)懷才不遇;(6)隱逸出世;(7)山水之美。(2019浙江寧波)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岑參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9.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fā)有怎樣的作用?(6分)【參考答案】答題指導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答:本詩描寫的邊塞風光并非作者親眼所見,而是出于想象。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尚處于前往邊塞的途中;開頭“聞說”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寫是憑聽聞所得。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要認真審題。題目問的是“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重在“角度”二字。許多同學沒有看清這兩個字,回答時去比較兩首詩描寫的塞外景物有何不同,洋洋灑灑寫了不少,一分也拿不到。這道題目的考點有兩個,一個是對《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識記,關于這方面的復習,請大家關注本公眾號的《高考必背古詩文64篇》,那份材料中的古詩文一定要背誦下來。另一個考點是兩篇詩歌的對比分析,這種類型的題目,在全國卷I也是新題型,但在其他試卷中很常見。我們會結合其他試卷中同類型題目的分析展開論述,這里不多講了。答題指導9.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fā)有怎樣的作用?(6分)答:第一問:表現(xiàn)了詩人雖有羈旅思鄉(xiāng)之愁,卻能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熱忱。第二問:使得詩中的思鄉(xiāng)之情不至流于感傷,也提升了全詩的格調(diào)。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題目要求對詩歌后兩句所表達的情感及其在全詩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具體思考時不能只談最后兩聯(lián),一定要結合全詩的主旨來進行分析。這是答題要點一。要點之二,因為岑參是課標要求熟悉的詩人,因此,要圍繞作者的身份以及當時的環(huán)境來展開論述。當然,詩歌中的兩個情感線索也必須清楚,即既有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又有滿懷的報國之志。將這兩個方面辯證地結合起來,稍加整理,就可以拿到高分了?!究键c定位】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或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019浙江寧波)南陽道中田禾大稔①喜而作歌[明]張元忭②谷亭渡口麥初熟,綠野黃云繞茅屋。筑場老子酒半醺,眼前顆粒皆珠玉。刀劍家家盡買牛,燈火村村可投宿。農(nóng)夫勤動亦可憐,行人莫騁驊蹓足③?!咀⑨尅竣亠╮ěn):谷物成熟。②張元忭:紹興府山陰縣人,張岱曾祖父。③驊蹓足:驊,駿馬名;蹓(liù),慢慢走,散步。16.詩題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讀全詩,你認為詩人為何而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6.谷物豐收;鄉(xiāng)村景美;鄉(xiāng)風淳樸、平和祥樂。(2019浙江紹興)南行別弟(唐)韋承慶澹澹長江水,悠悠遠客情。落花相與恨,到地一無聲。盧溪別人(唐)王昌齡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注釋]①此詩為作者流放嶺南與弟相別之作。14.這兩首寫離別的詩歌,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14.《南行別弟》用“江水”烘托離愁別緒,以“落花”自喻,表達詩人流放嶺南與弟作別時內(nèi)心的悲憤、傷感、凄涼、孤寂之情。《盧溪別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樣陪伴友人,勸慰友人不要悲傷,要積極樂觀,表達詩人依依惜別之情。評分標準:共4分。每點2分。意對即可。(2019浙江臺州)玉仙館

[唐]張籍長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陰云盡向西。楚客天南行漸遠,山山樹里鷓鴣啼。(選自《全唐詩》)12.請你完成這首詩歌的微電影鏡頭腳本設計,來展現(xiàn)詩歌的意境。(4分)鏡頭腳本設計(部分)景別攝法整體畫面配音預期效果遠景從人物后面拍攝(1)水流聲、鷓鴣聲(2)【參考答案】12.(1)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濁如泥,天上陰云向西奔涌?!俺汀惫陋氁蝗?,漸行漸遠,在山林小徑中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

(2)用聲音、遠景鏡頭從后面拍攝的方法營造出悲涼氛圍,表現(xiàn)出楚客思鄉(xiāng)不得歸的落寞、悲苦的心境。(2019浙江溫州)2018年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春暮西園[明]高啟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咀ⅰ竣俦驹娒鑼懙氖墙限r(nóng)歷四月農(nóng)忙時節(jié)的情景。②蛺(ji)蝶:蝴蝶。(1)范詩通過“梅子金黃”“杏子肥”“______”等詞語,寫出了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景象;高詩中“____”三宇,凸顯了暮春季節(jié)的特點。(2)兩首詩的后兩句都運用了襯托手法,請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1)“菜花稀”(或“麥花雪白”)(2).“花落盡”(3).2)范詩以蜻蜓蝴蝶紛飛、少見閑人襯托村中的安靜,也從側(cè)面透露出初夏農(nóng)事繁忙、農(nóng)民早出晚歸的情況;高詩用“花落盡”“蝶來多”襯托菜花盛開的情景,表現(xiàn)了西園的勃勃生機和盎然情趣。(2018浙江杭州)曉過鴛湖【清】查慎行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請從內(nèi)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詩中選擇與《曉過鴛湖》最相近的一首(填寫字母),并簡述你選擇的理由。A.夜書所見【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B.有感【明】張以寧馬首桓州又懿州,朔風秋冷黑貂裘。可憐吹得頭如雪,更上安南萬里舟。C.絕句【宋】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緟⒖即鸢浮俊敬鸢浮緾理由:⑴兩首詩中的“風”都是春風;⑵兩首詩寫的都是動人的春景;⑶兩首詩都寫出春天的美好;(4)兩首詩都表達詩人內(nèi)心的喜悅。(2018浙江湖州)真定懷古元·陳孚千里桑麻綠蔭城,萬家燈火管弦清。恒山北走見云氣,滹水①西來聞雁聲。主父②故宮秋草合,尉陀③荒冢莫④煙平。開元寺下青苔石,猶有當時舊姓名。【注釋】①滹(hū)水:滹沱河。②主父: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他讓國給其兒子惠文王,自號主父。③尉陀:即趙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將領,南越國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本詩語言平淡質(zhì)樸,但在平淡中蘊含深意。結合全詩,體會尾聯(lián)中“猶”字的意蘊?!緟⒖即鸢浮俊敬鸢浮渴茁?lián)描繪了一幅生氣盎然的圖景。頷聯(lián)、頸聯(lián)以自然的永恒持久來反襯人生的短暫有限。意思是說主父、尉陀等人雖然歷史上也是顯赫一時的人物,但早已被人忘記了,現(xiàn)在連他們的故居荒冢已難尋覓,只有刻在開元寺石頭上的名字在青苔中依稀可見。而恒山、滹水等自然界事物仍生生不已。從全詩來看,采用對比手法寫景,一個“猶”字抒發(fā)了物是人非、盛衰興亡的滄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這樣的觀點:只有世世代代讓人民安居樂業(yè)才是歷史的永恒。(2018浙江嘉興)遣意【唐】杜甫囀枝黃鳥近,泛渚白鷗輕。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釀黍,細雨更移橙。漸喜交游絕,幽居不用名。【注釋】選自《杜詩詳注》,遣,抒發(fā)。釀黍:釀酒。移橙:栽橙。14.古詩講究對應,每每佳句天成。首聯(lián)中的“近”,從“囀”字聽來;“輕”,從“

(1)

”字看出。頷聯(lián)中的“

(2)”對應著首聯(lián)的“囀枝”,“春水生”對應著首聯(lián)的“泛渚”。(2分)15.《杜詩詳注》說這首詩“敘寫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詩人所遣何“意”?(2分)答:

【參考答案】14.(2分)(1)泛

(2)野花落15.(2分)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閑適與從容。(2018浙江金華)如夢令[明]李夢陽不信園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說與小童知:“池上落紅休掃?!毙輶撸輶?,花外斜陽更好。17.結合加點字詞賞析畫線句子。(2分)18.關于這首詞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3分)A.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詞作。B.全詞分為三層,一層一轉(zhuǎn),逐層轉(zhuǎn)出,又層層相關。C.“落紅”“斜陽”表達了詞人對春光逝去的傷感。D.本詞婉曲深細,表現(xiàn)了詞人豐富細膩的感情?!緟⒖即鸢浮?7.“一夜”表明時間之短,“遍”表明春來之速、范圍之廣,寫出了對春天突然來到的驚喜。(2分,加點字詞賞析1分,句子理解1分,意思相近即可)18.C(3分)(2018浙江寧波)喜雨[明]朱曜一犁春雨潤新田,小犢還宮老牸①眠。笑摘園蔬漉②村釀,夜燈兒女說豐年。雨夜[宋]項安世夜雨疏窗不堪聽,獨坐寒齋萬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聲?[注釋]①牸(zì):母牛。②漉:濾。15.這兩首寫了“雨”的詩歌,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進行分析。(4分)▲【參考答案】15.《喜雨》通過寫春雨滋潤農(nóng)田,農(nóng)家兒女喜說豐收的場景,抒發(fā)了農(nóng)人的喜悅心情。(2分)《雨夜》通過寫詩人在雨夜獨坐寒齋,想象友人孤篷聽雨的場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擔憂之情,同時也流露出自己的孤寂之感。(2分)評分標準:共4分?!队暌埂芬辉?,寫出一種情感即可。意對即可。(2018浙江臺州)同州①端午【唐】殷堯藩②鶴發(fā)③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xiāng)。(選自《全唐詩》)【注釋】①同州:今陜西省大荔縣。②殷堯藩:浙江嘉興人。③鶴發(fā):白發(fā)。詩中“鶴發(fā)”與“兒童”前后對應,耐人尋味。結合全詩,從這個角度揣摩詩人的情感。(4分)【參考答案】(4分)詩人長年漂泊異鄉(xiāng),又縫端午,鄉(xiāng)愁滿腹?!苞Q發(fā)垂肩”,可見詩人歷盡滄桑。他敘說鄉(xiāng)愁,但兒童未韻世事,驚訝發(fā)問“何方故鄉(xiāng)”,更觸動了詩人心中無限的苦痛?!苞Q發(fā)”與“兒童”年齡跨度巨大,形象差異鮮明,形成對應,更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無法言說的悲涼。(2018浙江溫州)17.參照示例,根據(jù)提示,賞析《三衢道中馬上口占》。(4分)商山早行【唐】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緦嵕百p析】前三聯(lián)寫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跡、板橋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葉和明滅的枳花,構成一個寂寞清冷的世界。【虛景賞析】尾聯(lián)想象故鄉(xiāng)的景,池塘里滿是自在戲水的禽鳥,一派生機,表達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無限向往之情。三衢道中馬上口占【宋】程宿短亭疏柳映秋千,馬上人家谷雨前。幾樹槍旗茶霍靡,一溪鱗甲水潺湲。鶯期別后聞余弄,蠶候歸來見小眠??上骱显拢箒硖撨^十分圓?!咀⑨尅砍趟蓿横橹蓍_化人,宋朝狀元?;簦杭菜俚臉幼印E盒∏!緦嵕百p析】

(1)

【虛景賞析】

(2)

【參考答案】17.實景賞析:前三聯(lián)寫眼前景,短亭勻疏抑,茶樹與溪水,鶯韻與蠶眠,這些景象充滿親切閑適的生活氣息。虛景賞析:尾聯(lián)想象西湖夜景,湖水空寂,月圓人缺,寄托著詩人對西湖的眷念之情。(2018浙江衢州)2017年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①[唐]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咀⑨尅竣佟鞍彩分畞y”中長安被攻陷,岑參寫作此詩時長安尚未收復。17.這首詩與孟浩然《過故人莊》都有“菊”這個意象,它們有什么不同?(3分)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緟⒖即鸢浮?7.(3分)示例:岑詩中的菊花盛開在戰(zhàn)火紛飛的家鄉(xiāng),表達的是詩人思鄉(xiāng)的惆悵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寄托著對和平的渴望;孟詩中的菊花開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生活富足的農(nóng)家小院中,表達了作者對恬靜閑適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背景分析共1分,情感分析各1分)(2017浙江衢州)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漁家[明]孫承宗

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

畫家不解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1)兩首詩均提及“寒江釣雪”,柳詩通過“獨釣寒江雪”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孫詩則表明了對“好作寒江釣雪圖”的“畫家”的態(tài)度。(2分)(2)《漁家》前兩句是怎樣表現(xiàn)“漁家苦”的?請作賞析。(3分)【參考答案】20.(1)孤寂批評(2)通過手指凍僵、呵氣取暖的細節(jié)描寫以及天寒地凍、殘月在天、船上積雪斑駁的環(huán)境描寫,表現(xiàn)漁家為生計奔波勞作的艱辛。(2017浙江杭州)從軍行[唐]陳羽海①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咀ⅰ竣俸#汉?3.請從內(nèi)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詩中選擇與《從軍行》相近的一首,并簡述你選擇的理由。(3分)

ABC山中雜詩[南朝]吳均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歸園田居(其三)[東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塞下曲六首(其三)[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參考答案】13.C理由:(1)兩首詩都以戰(zhàn)爭為題材(或:都是邊塞詩);(2)兩首詩都寫出出環(huán)境的惡劣;(3)兩首詩都有“雪”這個意象;(4)兩首詩都表現(xiàn)將士們無所畏懼、昂揚堅定的精神風貌;(5)兩首詩都表現(xiàn)了將士們必勝的英雄氣槪。評分標準:共3分,選擇1分,理由2分,兩點理由即可。(2017浙江湖州)送人之荊門明?浦源長江風揚布帆輕,西入荊門感客情。三國已亡遺舊壘,幾家猶在住荒城。云邊路繞巴山色,樹里河流漢水聲。此去郢①中應有賦,千秋白雪②待君賡③。

(選自《明清詩賞析》)

【注釋】①郢(yǐnɡ):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國都,此處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荊門。②白雪:也稱“陽春”“陽春白雪”,古代楚國歌曲名,也用以比喻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③賡(ɡēnɡ):繼續(xù)。12.詩歌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分別從

、

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荊門的特點。(2分)13.此詩尾聯(lián)與李白《送友人》詩中的尾聯(lián)所抒發(fā)的情懷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3分)

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答:

【參考答案】12.(2分)歷史興亡(人文遺跡)、自然風光(山水奇麗)13.(3分)答案示例:李詩借馬鳴猶作別離之聲,來表達惜別之情;此詩通過想象“客人”未來生活,表達安慰期盼(鼓勵、樂觀、祝愿)之情。(2017浙江嘉興)小雨楊萬里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12.詩人寫出了下雨的獨特形態(tài),并賦予它人的心思。請你化身效益,用第一人稱描述小雨的形態(tài)和心思。(4分)【參考答案】12.(4分)該題分層賦分。第一層:只關注小雨某一方面的形態(tài)或心思。示例一:我是一場細細疏疏的小雨。實例二: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無。示例三:我嫉妒詩人只關注山色之類。第二層:關注到小雨的形態(tài)或心思,但沒有指出兩者的關系。示例四:我是一場細細疏疏的小雨,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無。示例五:我是一場細細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詩人只關注山色之類。示例六: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無,我嫉妒詩人只關注山色之類。第三層:不僅能關注到小雨的形態(tài)或心思,還能指出兩者的關系。示例七:我嫉妒詩人只關注山色之類,于是,我雖然下的不大,但也不肯全無,細細疏疏,形成一幕簾珠,擋在詩人眼前,讓他欣賞我的美。(2017浙江金華)曉行望云山披仙閣上觀荼蘼②二首(其一)[宋]楊萬里[宋]楊萬里霽天欲曉未明問,滿目奇峰總可觀①。仰架③遙看時見些,登樓下瞰脫然④佳:卻有一峰忽然去,方知不動是真山!荼綮蝴蝶渾無辯,飛去方知不是花。(選自《范成大楊萬里詩詞選譯》)【注釋】①可觀:壯觀。②荼蘑(túmí):花名。③仰架:仰望花架。④脫然:舒暢喜悅的樣子。12.兩首詩題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4分)【知識卡片】【知識卡片】理趣是指詩歌所蘊含的哲理與審美情趣。宋詩往往不排斥說理,但不用抽象、直露的“理語"入詩,而要用具體生動、自然和諧的美的形象來表現(xiàn)一定的道理.【參考答案】12.《曉行望云山》寫詩人拂曉趕路遠望云山,以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發(fā)現(xiàn)有一座“山峰”凌空飛去才知道那不動的是真山;《披仙閣上觀茶蘑》寫詩人在觀荼蘑時,花蝶相混,渾然莫辨,直待飛去,才知道飛者非花.兩首詩都通過動靜的變化,揭示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亂真的現(xiàn)象發(fā)生.但假象終究不能掩蓋事實兩首詩所描繪的生活場景難以言傳,一經(jīng)詩人妙筆寫出。頓覺幽默風趣。(2017浙江麗水)滿庭芳?失雞[明]王磐平生淡薄。雞兒不見,童子休焦①.家家都有閑鍋灶,任意烹炰。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②;穿③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開東道。免終朝報曉,睡到日頭高。【注釋】①休焦:不要著急。②火燒:一種圓形的面食。

③穿:通“汆”,一種烹調(diào)方法。(1)對曲中的“我”而言,失雞最大的好處是“倒省了我開東道.免終朝報曉,睡到日頭高”。(用原句回答)(2)請結合作品內(nèi)容,說說這首曲的語言特點?!緟⒖即鸢浮俊究键c】EM:即事感懷詩.【分析】古人居家以雞犬為伴.母雞可以下蛋,公雞可以報曉.可知雞不但是食物來源,而且可以是鬧鐘.因此,偷雞是一件很損的事﹣﹣難怪孟子有嘲偷雞賊思過、擬從“月攘一雞”做起之寓言.反之,雞被偷了,則是一件很使人沮喪、乃至焦急的事.主人掉了只公雞,童子正在焦急,便是這支曲的題前之景.【解答】(1)本題考查學生對整體內(nèi)容的理解.失雞最大的好處是:倒省了我開東道.免終朝報曉,睡到日頭高.(2)本題考查學生這首曲的語言特點.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在此基礎上,進行概括.示例:作品的風格基本上是清麗精雅的,個別諷刺作品則較為豪辣,本曲則以俳諧風趣為人所稱道.從文中“倒省了我開東道.免終朝報曉,睡到日頭高”可以看出此曲中的主人,不但豁達,而且風趣,想像力很強﹣﹣偷雞賊此刻一定很得意吧,雞則很倒楣.用俗話說,就是“會想”,如欲時髦,你把它叫做“生活的藝術”也可以.答案:(1)倒省了我開東道.免終朝報曉,睡到日頭高(2)俳諧風趣(2017浙江寧波)泛舟后溪[唐]羊士諤①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唯有啼鵑似留客,桃花深處更無人。[注釋]①羊士諤:唐朝人。順宗時,貶汀州寧化尉。(1)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靜美清澈的特點。(2)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參考答案】【考點】EG:山水田園詩.【分析】《泛舟后溪》用擬人手法寫鳥鳴之聲,詩歌通過寫鳥鳴的聲音似乎在懇切地挽留過往的客人,從而突出了雨后后溪的靜美清澈.【解答】(1)此題考查詩中描繪的景物特點,作答時要理解詩意.“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的意思是:雨后芳草萋萋,沒有一點沙塵,溪水碧綠,沙灘平坦.春光明媚.“這兩句寫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靜美清澈的特點.(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人感情的理解.“唯有啼鵑似留客”,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開,泛舟而游,如臨仙境.杜鵑啼聲陣陣,似在挽留歸客.詩人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寫出了面對靜美之景時的欣喜之情.據(jù)此可作答.答案:(1)芳草萋萋,靜美清澈(2)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開,泛舟而游,如臨仙境.杜鵑啼聲陣陣,似在挽留歸客.詩人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寫出了面對靜美之景時的欣喜之情.(2017浙江臺州)如夢令?漢①上晚步[宋]趙長卿何處一聲鳴櫓。驚起滿川寒鷺。一著畫難成,雪霽②亂山無數(shù)。且住,且住,數(shù)遍溪南煙樹。(選自《全宋詞》)【注釋】①漢:漢水②霽(ji):雪后轉(zhuǎn)晴(1)“何處一聲鳴櫓。驚起滿川寒鷺”寫出了環(huán)境寧靜的特點。(2)“且住,且住,數(shù)遍溪南煙樹。”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結合全詞簡要分析?!緟⒖即鸢浮俊究键c】EE:詩歌閱讀綜合.【分析】本道題考查學生的詞作鑒賞能力.這首詞寫的是詞人在傍晚時分漢水看到的景象,聽到檣櫓發(fā)出的聲音,驚起寒鷺,雪后轉(zhuǎn)晴遠山紛亂,為之所吸引.于是駐足欣賞,表達了詞人無限的留戀之情,全詞語言清麗,喜悅感情溢于言表.【解答】(1)本小題考查學生對詞作意境的把握能力.“何處一聲鳴櫓.驚起滿川寒鷺”寫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寂靜,正是周圍環(huán)境安靜,作者才能聽到一聲鳴櫓所驚起的寒鷺紛飛的聲音,這里以動襯靜,寫出了環(huán)境的安靜.(2)本小題考查學生對詩詞情感解讀能力.冬日漢江上本極靜謐,忽然船槳擊水,寒鷺驚飛,與積雪的遠山相映,平添不少江山生趣,這景色實難描畫,遂使詩人趙長卿留連忘返.末句“數(shù)遍溪南煙樹”,狀不忍遽去之情宛然.答案:(1)寧靜(2)表達了詞人無限的留戀之情.“一聲鳴櫓”后的滿川寒鷺、雪霽亂山,都給人無數(shù)驚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詞人流連忘返.“數(shù)遍溪南煙樹”正是這種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翻譯:不知哪里傳來船槳劃水聲音響起,驚起了水邊的寒鷺.這樣的美景難以畫出來,只見雪后轉(zhuǎn)晴的無數(shù)遠山.暫且停留,暫且停留,數(shù)遍那溪水南面朦朧的樹木.(2017浙江溫州)2016年月夜【唐】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早行【宋】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咀ⅰ竣訇@干:這里指橫斜的樣子。②偏知:才知。③駝褐:用獸毛制成的上衣。(1)《月夜》描寫的是時節(jié)的景象,《早行》描寫的是時節(jié)的景象。(2分)(2)兩首詩的最后兩句都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請作分析。(3分)【參考答案】20.(1)春天;秋天。(2)《月夜》通過描寫蟲聲初起,穿過窗紗傳進屋內(nèi)的情境,襯托出春夜的恬靜;《早行》寫詩人睡意朦朧中經(jīng)過靜寂的小橋,稻田深處傳來草蟲的鳴叫聲。靜中有動,寂中有聲,襯托出淸晨的寂靜。(2016浙江杭州)虞美人梳樓[宋]蔣捷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天憐客子鄉(xiāng)關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闌干。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選自《宋詞鑒賞辭典》)【注釋】①溟濛(míngméng):形容煙霧彌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13.這首詞中作者選取了綿綿的細雨、和等自然景物,描繪出江南春天的景致。(2分)14.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思歸念遠之情,請選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處進行分析。(2分)【參考答案】I3.柔美的楊柳

紅艷的海棠

評分標準:共2分,各1分。14.示例1:“絲絲楊柳絲絲雨”一句寫春雨的連綿不絕與楊柳的雜品娜柔美。春雨易傷旅人,而楊柳則更能引發(fā)別離之愁。(春雨連綿,楊梆柔展,此情此景讓遠離鄉(xiāng)關的詞人觸景傷情、悄不自禁。)示例2:“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詞人心頭的鄉(xiāng)愁,小樓都裝不下了,以至于幾次三番飛將出去尋找歸鄉(xiāng)之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詞人鄉(xiāng)愁之濃重、思歸之執(zhí)著與癡迷。示例3:“天憐客子鄉(xiāng)關遠,借與花消遣”,寫詞人遠離家鄉(xiāng),鄉(xiāng)愁情切。連天帝都起憐憫之心。可見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結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示例4:“海棠紅近綠欄桿”一句寫海棠紅艷,春意濃重,以樂景襯哀情,突出離鄉(xiāng)之人的孤獨和思鄉(xiāng)之苦。示例5:“才卷珠簾卻又晚風寒”,卷簾之際,迎面而來的是寒森森的晚風,此句以環(huán)境的清冷,映襯思鄉(xiāng)之憂傷。許分標準:共2分。意思對即可。(2016浙江湖州)畫堂春·寄子由①【宋】蘇軾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②凈鑒新磨。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云多。歸去奈愁何?!咀⑨尅竣龠@首詞語《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寫于同一年,此時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濟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陽,蘇軾兄弟倆曾在此泛舟。13.《畫堂春》中的“歸去奈愁何”與《水調(diào)歌頭》中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都有“歸去”一詞,它們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13.“歸去奈何愁”中的“歸去”表達了蘇軾與弟弟團聚的渴望,對常年在外漂泊的蘇軾來說,兄弟倆曾經(jīng)的相聚時一段美好的回憶,是一種真實的期待;“我欲乘風歸去”中的“歸去”是蘇軾幻想回到月宮(天上)去,對于政治上失意的蘇軾來說,月亮是純凈、美好的象征,是他的精神家園。(2016浙江麗水)定林①所居[宋]王安石屋繞灣溪竹繞山,溪山卻在白云間。臨溪放杖依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閑。二月四日作②[宋]陸游早春風力已輕柔,瓦雪消殘玉滿溝。飛蝶鳴鳩俱得意,東風應笑我閑愁。【注釋】①定林:地名,為名勝之地。②此詩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職閑居家鄉(xiāng)。19.《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別具有、的特點;《二月四日作》通過和消殘之雪來描寫早春的景色。(3分)20.盡管兩首詩都有“閑”字,詩人心境卻不一樣,請作具體分析。(2分)【參考答案】19.

蜿蜒曲折(彎曲)高輕柔之風(飛蝶鳴鳩)。(3分,每空1分)20?【示例】《定林所居》中“閑”字寫出了詩人縱享山水的閑適自得之情,而陸游《二月四日作》中“閑”字很好地寫出了詩人因落職閑居而失意苦悶的愁緒。(2分,各1分)(2016浙江寧波)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13.李白的這首詩與他的《渡荊門送別》都借水抒寫離情,你認為哪一首用得更好?請具體分析。(3分)李白《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參考答案】13.

示例l:《金陵酒肆留別》更好。詩句由飲酒留客到囑客問水,場景豁然拓寬,讓人由眼前喧鬧熱烈的餞別場面,聯(lián)想到友人此去孤身一人,水路迢迢的未來之景。此句運用擬人手法賦水以生命,看似將離情與流水比較短長,實則道出江水不盡離情不斷的掛念,也使得離別之情可視可量,意象變得生動而富有新意。而《渡荊門送別》借水抒情的句子雖然也用了擬人手法,但不如此詩新穎。示例2:《渡荊門送別》更好。借景抒情重在情景交融,意境和諧,詩句從出荊門到至楚國,一路景色變化,但相隨相伴的一直是江水,因而結句水到“詩”成,借水表達對故鄉(xiāng)的不舍之情,順理成章,顯得自然貼切。且明明是自己思念家鄉(xiāng)卻主客互換,故意說成是家鄉(xiāng)之水深情款款,不舍游子,顯得意味悠長?!督鹆昃扑亮魟e》借水寄情則顯得有點突兀,與前幾句所描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