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檢測語文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1頁
(三模)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檢測語文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2頁
(三模)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檢測語文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3頁
(三模)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檢測語文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4頁
(三模)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檢測語文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檢測語文試題2025.05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號填涂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設(shè)想一下,當你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聊中收到一條家人發(fā)來的健康信息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面對家人的苦口婆心,是點開仔細看看,還是隨便瞥一眼然后關(guān)掉?這可能是當下我們經(jīng)常面臨的場景。一方面,健康信息通過人際傳播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人們獲取健康信息的源頭從傳統(tǒng)的權(quán)威專家轉(zhuǎn)向身邊的社交圈;另一方面,微信溝通也存在傳播錯誤信息、誤導受眾等風險。一些學者認為,社交媒體加劇了錯誤健康信息的傳播。不同于傳統(tǒng)的專家中介,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構(gòu)筑了一個由用戶分享組成的健康信息擴散網(wǎng)絡(luò),使信息呈現(xiàn)“信源——用戶—用戶再擴散”的路徑。用戶越來越多地繞過專家中介,直接訪問未經(jīng)過濾的健康信息。鑒于上述情況,信息來源變得更加多樣和模糊,加之中間人在傳遞信息過程中往往會按照個人理解進行解讀,比如朋友圈的好友在轉(zhuǎn)發(fā)健康信息時會附加評論,這都使識別在線健康信息變得更加困難。許多人表示,互聯(lián)網(wǎng)上存在著海量蕪雜的信息,甚至有些說法前后矛盾,而自己的信息篩選能力不足,很難分清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這樣的情況不僅發(fā)生在年長的人身上,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年輕人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在健康信息分享方面存在代際差異,這可能反映了社交媒體時代更廣泛的信任下降。老年人能夠通過社交媒體輕松分享健康信息,并期望以此促進家庭關(guān)系的融洽。年輕人則普遍認為自己年長的家庭成員缺乏健康話題的專業(yè)知識,且不善于辨別社交媒體上不同質(zhì)量的信息。年輕人對老一輩的信息共享模式和數(shù)字素養(yǎng)的偏見,使他們拒絕接受來自老一語文試題第1頁共10頁輩家庭成員分享的信息。而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在社交媒體上指出另一個人的錯誤可能會威脅到這個人的面子和自尊,并對人際關(guān)系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大多數(shù)人選擇忽略錯誤健康信息,不進行糾正溝通,這可能會導致錯誤健康信息進一步傳播,從而加大代際偏見。(摘編自吳世文《互聯(lián)網(wǎng)上,人們更愿意相信什么樣的健康信息》)材料二:傳播失誤常指由于傳者的意圖和受者的解讀之間存在差異而造成的傳播障礙。在代際溝通中,子代與老年人雙方都存在傳播失誤的現(xiàn)象。對子代來說,他們可能對自己父母所說的話直接表示不信或?qū)λ麄兊脑挿笱芰耸?。而對于老年人來說,他們可能會聽信某些偽健康信息,也可能對子代提供的某些健康信息只是姑且聽之。有學者將上述代際溝通中存在的傳播失誤現(xiàn)象歸因于刻板印象。在代際傳播過程中,年輕人往往基于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來改變其會話方式,以適應與老年人的談話。但這其實阻礙了正常的溝通,形成了傳播的困境,甚至對老年人的自我認知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老年人也許會認為自己就是別人刻板印象中的樣子,而這又可能加強別人的刻板印象,從而陷入惡性循環(huán)。盡管代際之間的健康信息傳播是信息因素和情感因素的雜糅,在參與代際健康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子代和老年人卻體現(xiàn)出不同的認知偏向,即老年人傾向于將代際間的健康信息傳播看做是情感的表達與交流,而子代則更偏向于將其看做信息層面的支持。子代不認可老年人分享的健康信息,主要原因之一是認為老年人信息辨別能力較差,即“老人說的那些,很多都是電視上、網(wǎng)上胡亂說的,質(zhì)量堪憂”。可見,子代關(guān)注的是老年人所傳播的健康信息本身,更多的是從健康信息本身是否正確、信息傳遞是否有效來審視,而對于健康信息背后的情感表達卻并沒有給予更多關(guān)注。然而,對于老年人來說,情感的表達才是更為重要的傳播目的。很多情況下,老年人(特別是空巢老人)分享健康信息只是想與子女說說話。子代的回應不僅僅是某種信息的傳遞,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和精神支持,即使所獲取的健康信息自己并不滿意或者并不適用,老年人也可以獲得情感上的滿足。不少老年人認為,兒女對健康信息的關(guān)注是自己引以為豪的事情,甚至是可以在同輩中炫耀的某種資本。中國已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根據(jù)國家衛(wèi)健委的監(jiān)測,老年人群的健康狀況和健康素養(yǎng)水平均不容樂觀。老年人群的健康信息傳播是當前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本研究認為,家庭內(nèi)的代際溝通在提升老年人群健康素養(yǎng)上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摘編自公文、歐陽霞《認知偏向與傳播困境:老年人代際健康信息傳播研究》)語文試題第2頁共10頁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們難以對互聯(lián)網(wǎng)上相互矛盾的健康信息進行判斷,這與他們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guān)。B.年輕人拒絕接受老一輩分享的健康信息,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傳播的健康信息本身存在錯誤。C.代際傳播的困境,源于年輕人對老年人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以及老年人錯誤的自我認知。D.老年人分享健康信息的目的往往是獲得情感上的滿足,信息是否正確并不是他們最關(guān)心的。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息呈現(xiàn)“信源—用戶—用戶再擴散”的路徑,因而用戶往往繞過專家直接訪問信息。B.家庭成員之間往往不會糾正錯誤的健康信息,這加劇了錯誤信息的傳播,形成了代際偏見。C.子代與老年人在代際溝通中都存在傳播失誤的現(xiàn)象,因為他們對彼此提供的信息都采取敷衍的態(tài)度。D.關(guān)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不僅要考慮信息層面問題,還應該從情感方面入手,多一些人文關(guān)懷。3.下列對兩則材料論述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由“相親相愛一家人”這一群聊場景切入,引出對互聯(lián)網(wǎng)上健康信息傳播的討論。B.材料一中運用了“可能”“往往”等副詞,語言準確嚴密;“因此”“從而”等詞語,彰顯了文章的邏輯性。C.材料二運用對比論證分析老年人和子代間的傳播障礙,強調(diào)提升老年人群健康素養(yǎng)需依賴代際溝通。D.材料一側(cè)重分析網(wǎng)絡(luò)對健康信息可信度的影響,材料二側(cè)重分析代際溝通中表達情感與審視信息的偏差。4.對于網(wǎng)絡(luò)健康信息,人們難辨真假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材料一加以概括。(4分)5.在代際健康信息傳播方面,我們可以從材料中獲得哪些啟示?(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燒造陳先發(fā)在機關(guān)干過幾年的王志偉決意要辭掉公務員,半隱山林,立窯點火,燒造龍泉窯青瓷。他帶著我們,到這片叫原壟灣的低山坳澗,尋他曾住了十六年的燒造大棚。出我預料的是,王志偉在此燒造,用的竟然是電爐。直到踏入大棚的前一瞬,我一直本能地覺得,在山中立窯,語文試題第3頁共10頁應是在山體上拓土筑脊,搭建像古時龍窯一般的窯爐,伐木為薪,以柴燒造,才見本色。談起這個,王志偉說:“我從不拘泥于怎么個燒法。電爐的溫控相當精確,龍泉之妙,首在釉色,溫控越是細微,對釉色之層次呈現(xiàn),就越精準,干嗎要棄用呢?古人以眼力來辨火溫,難免失準,其實是迫不得已?!庇洸磺宥嗌賯€夜晚,他徹夜在大棚中度過。有時并不燒造,洗凈了手,沏一壺茶,只是枯坐著,閉目傾聽。一無所思地坐著?;貞?,冥想,傾聽……棚頂仿佛消失了,漫天傾瀉的星光靜靜瀉地,也充塞著身體的每一個毛孔,一種無以名狀的寧和、自足彌漫全身。“久久凝視一件青瓷,有時,你沒有獲得什么。真正難言的快樂,是它讓你忘掉了一些東西?!彼f,“坐得久了,甚至忘了軀殼的存在,本來互相隔絕的感官之力,忽然就相互貫通了?!痹谕踔緜タ磥?,那是一片感覺與思慮的空明地帶。斬棱去角,無鋒無芒,躁氣、意氣都磨去了,只剩一派寧淡、沖和。你仿似可以聽見一種顏色,嗅到一種聲音,目睹一種滋味,舌尖似品嘗到了沉靜釉色凝成時,一種極為輕微的蠕動……兩陣小雨的間歇,王志偉領(lǐng)著我們踏入他對外人幾乎秘而不宣的“瓷?!?。約有二十來米高的闊大穹頂之下,弧形內(nèi)壁砌得嚴密篤實,高處開了幾扇小窗,林間暗淡光線射入,堡中氛圍顯得神秘、沉郁。“瓷?!敝械臍埰?,多數(shù)是他著意摔碎的。幾年前,王志偉站在山澗邊,捧舉青瓷決然砸碎的視頻,在網(wǎng)絡(luò)一度引起熱議。眾說紛起,有人說可惜了,以這般品質(zhì),隨手擇取一件,到市場上能換幾頓不菲的酒錢。有人說,白費了這儲量日稀的好瓷土。也有人斥其刻意博眼球?!皩ξ襾碚f,這是一種宣示:非精品不足以示人。要與時代的粗制濫造之風決裂,更要與自己身上的平庸時刻決裂。”王志偉道?!笆裁词悄闼^的平庸時刻?”我問道。“沒有自我創(chuàng)造的時刻,都是平庸時刻。大家知道,龍泉的巔峰在南宋,這些年,一些人夸我直追南宋,手與宋齊。我常問自己,我在哪里?復制南宋,談不上創(chuàng)造。我將眾人之議,當作一場對自我的棒喝——活在任何外在力量的陰影之下,都是平庸時刻?!蓖踔緜ッ摽诙?。二十年間,王志偉帶著兩個弟子吳建平、項望龍,累計燒造了三萬余件青瓷,其中多數(shù)已化作“瓷冢”上的累累骸骨。“器物會自己開口,告訴你它的來歷與秉性?!蔽覀儑跁康钠严狭奶?,喝茶。四壁的木架上,擺放著不同時代的龍泉殘器。“我們對每個時代的瓷器,為什么不會錯認?就是因為它們在自語,將自身內(nèi)在的一切都吐露出來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傾聽。讓室內(nèi)的每一件物體說話。①讓緊裹著這些物體的大片空白說話?!蓖踔緜ユ告傅纴?。他說,瓷之道,也正如詩之道,像《黑池壩筆記》中的這一段:“詩并非解密和解縛。詩是設(shè)密與解密、束縛與松綁在一個容器內(nèi)同時誕生。讓這個緘默的容器說話。好詩的基本特性是,它提供的不是內(nèi)容的恒量,而是變量。對單純的人來說,它是單純的。對復雜而挑釁的閱讀者,它是多義的、多向的、多變的?!薄拔覀兡慷玫脑铝辽?,有抹不掉的蘇軾。我們捕捉的蝴蝶中,有忘不了的梁祝。蘇軾和梁祝,成了月亮與蝴蝶的某種屬性,想一想,這多么荒謬。我們應做的,是什么呢?②目光所達之處,摧毀所有記憶,在風中噼噼啪啪,重新長出五官。”“當然,要拋棄襲古思維。每一種古老器型中,在當代沸騰生活的審視下,都包含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每一種镕鑄在器物中的歷史語文試題第4頁共10頁意識,其本質(zhì)也都是與時俱新。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绾钨x予它新一輪生長的能力和更具活力的生命周期……”王志偉若有所思道?!霸谶@個過于逐巧的時代,真正要強化的,是一種笨拙的功夫?!毕卤孔竟Ψ?,正是王陽明講的“事中磨”。有一些磨礪,看上去,似與燒造無關(guān)。比如詩,王志偉大量研讀當代詩歌,對詩在語言領(lǐng)域的激進探索了如指掌。他與葉麗雋等本土詩人的交往相當深入,甚至動筆修改兒子的詩作……“在青瓷燒造中,不能喪失了詩的聲音?!彪m然有了徒弟們的加入,電爐的精準控溫,他的燒造活計卻從不脫手,“③要保持手心與泥土的交談,永不斷絕。斷了,再續(xù),有時會難以為繼?!痹谛碌臒燔囬g,他一邊操作,一邊給我做些闡釋,“梅子青釉的溫控,比粉青釉要高三十度左右。但釉色之美,不是靠知識凝成,依仗的是極微之處的經(jīng)驗把握。”“龍泉的當代燒造,深陷于多重困境之中。同質(zhì)化嚴重,文化表達趨于淺層化,都令人困擾。有些是過度逐利引起的,有的則由于匠人的創(chuàng)造力不足,下笨拙功夫的人更少了。④我也在自身困境之中。當然,也唯有向困境索取動力,才有破局立新的可能。當然,‘事中磨’不是苦行僧式自我折磨,而是以‘行動——反省——再行動’的循環(huán),實現(xiàn)生命力的螺旋式上升?!蓖踔緜サ?。(選自《雨花》2025年第4期,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不燒造的夜晚,王志偉靜夜冥思,進入到忘卻俗世的虛靜境界,其中暗含著隱居山林的避世情結(jié)。B.王志偉摔瓷視頻引發(fā)的爭議,折射出匠人堅守藝術(shù)理想與大眾追求現(xiàn)實效益的價值觀碰撞。C.文中引用《黑池壩筆記》,通過對“詩之道”的解讀,來類比瓷器鑒賞中的“自語”與“傾聽”。D.文章圍繞“燒造”一事,抒寫了對瓷器創(chuàng)作境界的體悟、對藝術(shù)鑒賞的認識、對傳統(tǒng)技藝發(fā)展的思考。7.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①句中讓“空白說話”體現(xiàn)青瓷的簡約之美,給人以無限美妙的想象空間,蘊含“有無相生”的傳統(tǒng)美學理念。B.②句中“摧毀所有記憶”“重新長出五官”,呼吁我們擺脫對歷史經(jīng)驗的依賴,打破慣性思維束縛,重塑藝術(shù)感知力。C.③句使用擬人手法,把瓷器制作變成富有情感的交流與互動,體現(xiàn)了燒造技藝的精髓在于匠人對細微之處的獨特感知。D.④句中的“困境”指的是創(chuàng)作的同質(zhì)化,表達的淺層化,王志偉認為唯有“行動—反省—再行動”,才能破局立新。8.請賞析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藝術(shù)效果。(4分)9.有人說王志偉“在堅守中實現(xiàn)突圍”,請根據(jù)這一評論,列出王志偉人物短評的提綱。(6分)語文試題第5頁共10頁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宋公裕聞青泥敗,未知義真存亡,怒甚,刻日北伐。侍中謝晦諫,以士卒疲弊,請俟它年,不從。會得段宏啟,知義真得免,裕乃止,但登城北望,慨然流涕而已。降義真為建威將軍、司州刺史,以段宏為宋臺黃門郎、領(lǐng)太子右衛(wèi)率。(節(jié)選自袁樞《通鑒紀事本末》)材料二:劉裕滅后秦,欲留長安經(jīng)略西北,不果而歸,而中原遂終于淪沒。史稱將佐思歸,裕之飾說也。西征之士,一歲而已,非久役也。新破人國,子女玉帛足系其心,梟雄者豈必故土之安乎?固知欲留經(jīng)略者,裕之初志,而造次東歸者,裕之轉(zhuǎn)念也。夫裕欲歸而急于篡,固其情已。然使裕據(jù)關(guān)中,撫雒陽,捍拓拔嗣而營河北,拒屈丐而固秦雍,平沮渠蒙遜而收隴右,勛愈大,威愈張,晉之天下其將安往?曹丕在鄴,而漢獻遙奉以璽綬,奚必反建康以面受之于晉廷乎?蓋裕之北伐,非徒示威以逼主攘奪,而無志于中原者,青泥既敗,長安失守,登高北望,慨然流涕,志欲再舉,止之者謝晦也。蓋當日之貪佐命以弋利祿者,既無遠志,抑無定情,裕欲孤行其志而不得,則急遽以行篡弒,裕之初心亦絀矣。裕之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而其植人才以贊成其大計,不如操遠矣。操方舉事?lián)贾?,他務未遑而亟于用人逮其后丕與叡猶多得剛直明敏之才以匡其闕失。裕起自寒微,以敢戰(zhàn)立功名,而雄俠自喜,與士大夫之臭味不親。當時在廷之士,無有為裕心腹者,孤恃一機巧汰縱之劉穆之,而又死矣;傅亮、徐羨之、謝晦,皆輕躁而無定情者也。孤危遠處于外,求以制朝廷而遙授以天下也,既不可得,且有反面相距之憂,此裕所以汔濟濡尾[it]而僅以偏安草竊終也。曹操得志于天下,而待其子始篡,得人故也。豈徒奸雄為然乎?圣人以仁義取天下,亦視其人而已矣。(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注]汔濟濡尾:語本《周易·未濟卦》,“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币馑际切『偠珊咏咏晒?,卻沾濕了尾巴,沒什么好處。汽,盡,終。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他務未遑而亟A于用人B逮其后C丕與叡D猶多得E剛直明敏之才F以匡G其闕失。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營,經(jīng)營,與《賣炭翁》“問我得錢何所營”中“營”的意思不相同。B.抑,表并列,與《齊桓晉文之事》“抑王興甲兵”中的“抑”用法相同。C.烈,盛大、宏大,與《過秦論》“奮六世之余烈”中“烈”的意思不相同。D.距,通“拒”,抵抗,與《鴻門宴》“距關(guān),勿內(nèi)諸侯”的“距”意思不相同。語文試題第6頁共10頁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裕因擔憂劉義真的安危,憤怒之下不顧大臣的勸阻即刻決定北伐,體現(xiàn)出他意氣用事的一面。B.王夫之認為,劉裕倉促東歸的原因并非史書記載的“將佐思歸”,而是由于形勢突變,其急于篡位。C.王夫之認為,若劉裕能夠堅守關(guān)中,治理北方,積累威望,無需回建康也可完成政權(quán)的更迭。D.曹操和劉裕都是亂世奸雄,曹操因用人得當而縱橫天下,劉裕因無人可用而最終偏安一隅。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侍中謝晦諫,以士卒疲弊,請俟它年,不從。(2)曹丕在鄴,而漢獻遙奉以璽綬,奚必反建康以面受之于晉廷乎?14.結(jié)合兩則材料,分析青泥之戰(zhàn)失敗對劉裕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念奴嬌·次東坡赤壁懷古葉夢得①云峰橫起,障吳關(guān)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盡處,秋水粘天無壁。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追尋如夢,漫馀詩句猶杰。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fā)。萬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滅。鼓吹風高,畫船遙想,一笑吞窮發(fā)③。當時曾照,更誰重問山月。[注]①南宋詞人,力主抗金,寫作本詞時作者己63歲,退隱湖州卞山。②瓜步:山名,在今江蘇六合縣,為兵家必爭之地。③窮發(fā):位于極北不毛之地的國家。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篇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吳地關(guān)隘被云峰環(huán)繞的壯美畫面,“尤物”一詞飽含作者對云峰的贊嘆。B.“倒卷”賦予潮水以力量感和方向感,“目盡處”則將視野延伸至極限,進而描繪出水天渾然一體的景觀。C.“聞道”一句承上啟下,由抒寫人生感慨過渡到追憶古人,使整首詞結(jié)構(gòu)緊湊,文脈暢通。D.下闋通過對昔日英雄的追思,表達了詞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情懷,以及對南宋朝廷北伐必勝的信心。16.《石林詞校注》評價葉夢得的詞“其雄杰處近東坡”,請結(jié)合本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談談你對這句評價的理解。(6分)語文試題第7頁共10頁(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報任安書》中,司馬遷認為文王、孔子、屈原等人皆“,”,所以追述往事,引發(fā)后世人們的思考。(2)《念奴嬌·過洞庭》中,“,”兩句體現(xiàn)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意。(3)淚(涕)是情感最真摯的流淌,歷史長河中,無數(shù)文人墨客以它為墨,書寫著人生百態(tài)與世間悲歡,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的自然現(xiàn)象,危害極大。以當前的科技水平,人類能否對地震進行準確預測?當?shù)貧み\動到一定程度,地震就會發(fā)生,這就像水在100℃時會沸騰,是決定性事件。但由于地質(zhì)運動的情況復雜,即使知道了它有一天必然會發(fā)生,或者是發(fā)生的概率,也無法準確預測它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這一點就像是拋硬幣,即使你知道了在它下一次落地時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你仍不能準確預測下次拋硬幣的結(jié)果,而只能說,你答對的概率是50%。因此,目前學術(shù)界對于地震預測可以做到從空間上劃分地震帶和地質(zhì)運動較活躍的區(qū)域,并找出較可能發(fā)生大震級地震的區(qū)域,但對于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卻無法預測。因為一個震區(qū)的潛伏期,可以有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我們雖然無法準確預報尚未發(fā)生的地震,但可以在地震發(fā)生后通過監(jiān)測地震波對相關(guān)區(qū)域發(fā)布緊急預警。地震波中P波破壞力較弱,但傳播最快。S波破環(huán)力更強,但傳播較慢。發(fā)出警報時使用的電波比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更快。這是地震預警的關(guān)鍵點,會讓人們搶到最寶貴的數(shù)秒或十幾秒時間。語文試題第8頁共10頁18.汶川地震后,有媒體報道說美國人成功預測了這次地震。結(jié)合材料,下列對這則新聞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則新聞應該是真實的,因為新聞具有真實性。B.這則新聞可能是說美國人評估過汶川地震災害風險。C.美國人準確預測到這次地震時間的概率為百分之五十。D.美國人預測這次地震的準確率不如中國人,因為監(jiān)測與距離相關(guān)。19.請結(jié)合文字和圖片,簡要說明地震預警的原理。要求:內(nèi)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80個字。(5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本題共3小題,12分)菖蒲是一種古老的草本植物,最早收錄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位列上品。菖蒲氣味清香。古人點油燈看書時,容易被煙霧熏眼濁腦。這時吸一口蒲葉,可借清氣驅(qū)散混沌。作為醒神的靈草,它自然也深受民間喜愛。在端午節(jié),人們會將菖蒲和艾草一同懸于門戶,或研磨成粉制成香囊,佩帶于身,用以辟邪。《荊楚歲時記》中記載端午時節(jié)“以艾為虎,葛蒲為劍”,體現(xiàn)的正是以二者驅(qū)邪避晦的習俗。到了宋代,因為賞石之風的興起,傍石而長的菖蒲也開始受到文人雅士的寵愛。它依水而生,附石肯長,纖長挺拔,素凈雅致。青色菖蒲入畫,常被配以白色昆石,施以淡墨,十分清目?!扒鍤獬鲲L塵以外,靈機在山水之間”,體現(xiàn)出文人對菖蒲君子之風的欣賞。蘇軾尤為喜歡菖蒲,認為其“忍寒苦,安澹泊”。相傳他是將菖蒲制成盆景移入書房的第一人,至此菖蒲成為“花草四雅”之一。對蒲癡來說,,。20.以“文人雅士”作主語,重組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要求:可適當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21.請在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木渥?,要求包含遞進關(guān)系,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4分)22.端午節(jié)將至,某社區(qū)擬舉辦“菖蒲文化展”,有人已為展覽擬寫了上聯(lián),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對出下聯(lián),體現(xiàn)菖蒲的文化內(nèi)涵。(4分)上聯(lián):纖挺素姿,傍石依水存靈性下聯(lián):,語文試題第9頁共10頁四、寫作(60分)(任選其一,進行寫作)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及“本領(lǐng)恐慌”問題時指出:過去學的本領(lǐng)只有一點點,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漸漸告罄了。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也面臨這樣一種狀態(tài)呢?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現(xiàn)代文閱讀Ⅱ《燒造》告訴我們,“事中磨”不是苦行僧式自我折磨,而是以行動、反省、再行動的循環(huán),實現(xiàn)生命力的螺旋式上升。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感悟或認識與思考?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搬用現(xiàn)代文閱讀的材料,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nèi)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語文試題第10頁共10頁2025年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檢測語文試題參考答案2025.05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1.(3分)D2.(3分)D3.(3分)C4.(4分)①信息來源具有多樣性和模糊性,蕪雜的信息使人們難以辨別;②人們篩選信息的能力不足,存在認知偏差。(每條2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給分)5.(6分)①注意辨別健康信息的真?zhèn)危虎诓浑S意分享、評論來源不明、真假難辨的健康信息;③及時糾正老年人傳播的錯誤健康信息;④改變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⑤注重代際溝通,多與老年人進行情感交流。(每條2分,答出任意三條可得滿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6.(3分)A7.(3分)D8.(4分)①運用通感,打破視覺、聽覺、嗅覺的感官界限,表現(xiàn)出王志偉靜夜冥思時內(nèi)心的寧淡、沖和,對世界的微妙細膩的感覺。②“蠕動”化靜為動,生動寫出釉色凝成的過程,具有動態(tài)的美感。③突破常規(guī)語法,形成一種新奇的語言表達,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更富感染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