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 藥 基 礎 知 識,凡是以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為指導采集、炮制、制劑,說明作用機制,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統(tǒng)稱為中藥。,概 述,(一)四氣 四氣是指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 凡能治療溫熱性疾病的藥物,多屬涼性或寒性。 凡能治療寒涼性疾病的藥物,多屬熱性或溫性。 寒、熱之性不甚明顯,謂之平性藥。,一、中藥的性能,(二)五味 1.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發(fā)散、行氣、行血作用。(細辛、當歸) 2.甘味:“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調和、緩急作用。(甘草、大棗) 3.酸味:“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作用。(五 味子、烏梅) 4.苦味:“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濕等
2、作用。(大黃) 5.咸味:“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等作用。 另有淡味藥,即無明顯味道。“淡”則“能滲、能利”,即能滲濕利便。(龍骨),三、中藥性能,(三)升降浮沉 升,即上升提舉; 降,即下達降逆; 浮,即向外發(fā)散; 沉,即向內收斂。 1.升、降、浮、沉是指藥物在治療疾病時對人體的作用有不同的趨向性。 2.藥物的這種性能可用于調整機體氣機紊亂,使之恢復 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因勢利導,驅邪外出,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三、中藥性能,(四)歸經 歸經藥物對某經(骯臟及共經絡)或某幾條經發(fā)生明顯作用,而對其他經作用較少,甚至無作用,這種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稱歸經。 引經藥一些不但能自
3、入某經,而且還能引導它藥進入某經的藥物,稱引經藥。,三、中藥性能,(五)毒性 是指藥物用于人體后能否造成傷害,即不良反應。一般系指藥物對機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及損害性。 1.毒性分級 (1)大毒中毒癥狀嚴重,常引起主要臟器嚴重損害,甚至造成死亡者,歸為“大毒”。如草烏、川烏、馬錢子等。 (2)有毒當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久,出現(xiàn)嚴重中毒癥狀,并引起重要臟器損害,歸為“有毒”。如附子、商陸、牽牛子等。 (3)小毒中毒癥狀輕微,一般不損害組織器官,不造成死亡者,歸為“小毒”。如吳茱萸、細辛、苦杏仁等。,三、中藥性能,2.中毒原因 (1)劑量過大 (2)服用太久 (3)炮制不當 (4)配伍失誤 (5)制
4、劑不妥 (6)外用失控 (7)誤食誤用,三、中藥性能,3.預防措施 (1)應掌握有毒中藥的品種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 (2)根據(jù)病人體質強弱和病情,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和服藥時間。 (3)嚴密觀察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和毒副反應,早診斷、早處理。,三、中藥性能,(一)配伍 配伍根據(jù)不同病情和臨床辨證,有選擇地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組合在一起應用叫配伍。,二、中藥的應用,1.配伍七情 (1) 單行用一味藥治療疾病謂單行。 (2) 相須兩種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藥物合用,以增強 療效的一種配伍方法叫相須。 (3) 相使兩種藥合用,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輔藥可以提高主藥功效的配伍方法謂相使。 (4) 相畏
5、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減輕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稱相畏。 (5) 相殺一種藥物能夠清除另一種藥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殺。 (6) 相惡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使其作用減 弱,甚至消失的一種配伍謂相惡。 (7) 相反兩種藥物配伍應用后,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即謂之相反。,2.七情配伍關系 (1) 相須、相使可以起到協(xié)同作用,提高藥效; (2) 相畏、相殺可以減輕或消除毒副作用; (3) 相惡是一種藥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種藥物的功效; (4) 相反是藥物配伍后,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相須相使、相畏相殺是常用的配伍方法, 相惡相反則是配伍禁忌。,(二)用藥禁忌 1.配
6、伍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 1)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2) 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荊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2.妊娠用藥禁忌 禁用藥: 毒性強、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牽牛、斑蝥、麝香、虻蟲、水蛭、三棱、莪術、芫花、大戟、甘遂、商陸、水銀、輕粉、雄黃等。 慎用藥: 活血藥、攻下藥、行氣藥、大辛大熱藥,如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王不留行、大黃、枳
7、實、厚樸、附子、干姜、肉桂、天南星、川烏、草烏等。,3.證候禁忌 中藥具有寒、熱、溫、涼等特點,因而一種藥物只適用于某種或某幾種特定的證候,而對其他證候無效,甚或出現(xiàn)反作用。此時,對其他證候而言,即為禁忌證。如: 熱結便秘大黃適用。 陰虛便秘大黃禁忌。 陽虛便秘大黃禁忌。,4.飲食禁忌 (1) 病證食忌 溫熱病:忌食辛辣油膩煎炸之品。 寒涼證:忌食生冷寒涼之品。 (2) 服藥食忌 常山忌蔥; 鱉甲忌莧菜; 地黃、何首烏忌蔥、蒜。,(三)劑量 確定中藥的劑量,應根據(jù)以下幾方面因素來考慮。 1、藥物性質:毒性大、作用峻烈者用量宜小。 2、藥物配伍:復方中,君藥比輔藥重;單方劑量比復方重。 3、年齡
8、、病情、體質:小兒、婦女產后及體質虛弱者用量宜小。 4、季節(jié)與地域:解表藥夏季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在嚴寒冬天的北方用量重;南方用量宜輕。,一般干燥后藥物的內服劑量(成人):常用量為5-10g(植物的根、根莖、莖木、皮類、果實、種子類),部分藥物用量較大為15-30g(礦物類、貝殼類、動物骨骼類),個別藥物用量較小,不超過3g(植物的花、葉、全草類、貴重藥物),毒性藥物另計 5歲以下兒童,用趁人量的1/4,6-10歲用成人量的1/2,11-16歲用成人量的3/4,16歲以上等同成人量,(四)中藥煎服法 1、煎藥法 煎藥用具:以砂鍋、瓦罐為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銅、鐵鍋。 (2) 煎藥用水:自
9、來水、井水均可。 (3) 煎煮火候:補益藥宜用文火慢煎;解表藥宜用武火急煎。 (4) 煎煮方法:先加水浸泡3060分鐘,每劑煎煮23次,分 23次服。,2、特殊要求: 1)先煎:介殼、礦石類藥,如龜板、鱉甲、代赭石、石決明、牡蠣等應打碎先煎半小時以上;附子、川烏、草烏等藥宜先煎1小時以上。 2)后下:薄荷、荊芥、木香、砂仁、沉香、豆蔻等久煮有效成分易于揮發(fā);大黃、鉤藤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壞,故此兩類藥物均宜后下。 3)包煎:對于蛤粉、滑石、旋復花、車前子、灶心土等宜先用紗布包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 4)另煎:人參、羚羊角、鹿角等貴重藥,往往單煎23小時,以便能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 5)熔化:阿膠、
10、龜膠、鹿角膠、鱉甲膠等入煎粘鍋,宜加熱后熔化兌服。,3、服藥法 服藥時間 1) 湯劑一般每日一劑,分23次服。 2) 急性病可不拘時間,慢性病應定時服。 3) 胸膈以上病宜飯后服,胸膈以下病宜飯前服。 4) 補益藥宜早晚空腹服。 5) 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后服。 6) 瀉下藥及驅蟲藥宜空腹服。 7) 寧神安眠藥宜睡前服。,(2)服藥方法 1) 湯劑宜溫服。 2) 解表藥宜偏熱服。 3) 寒證用熱藥宜熱服。 4) 熱證用寒藥宜冷服。 5) 服用丸劑用溫開水吞服。 6) 服用散劑用溫開水沖服。,概述:傳統(tǒng)中藥材中具有特定的種質特定的產區(qū)特有的生產技術或加工方法而生產的質量、療效優(yōu)良的藥材。 全國“
11、道地藥材”約有200余種,占常用中藥品種的40%,而其產值卻占經營藥材的80% 以上。,五、地道藥材,道地藥材特點: 1、具有明確的地理性 四大懷藥:懷地黃、懷牛膝、懷山藥、懷菊花。 與當?shù)氐耐寥?、氣候、地理環(huán)境有關。 2、特有的質量標準 懷牛膝是四大懷藥之一,在全國各地都能生長,但生長在河南的牛膝,其性質量卻大有不同。真正河南產的道地懷牛膝多呈長條形,挺直,皮細,肉肥,味甜微苦。而外地產的牛膝則常短小、細瘦二多分歧,柴性強,干枯而不柔潤,無彈性,味苦。臨床上,懷牛膝以補肝腎為主,而土牛膝則以治咽喉痛為主。二者主治應用出現(xiàn)了差異。 3、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人們對道地藥材有了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口
12、碑。 4、高經濟價值 真正道地藥材市場上價格比普通藥材貴幾倍甚至十幾倍,但是,由于很多消費者不懂藥材而片面的忽略了價格決定質量的細節(jié),所以導致道地藥材在流通過程中受阻。,五、地道藥材,各地區(qū)的道地藥材: 東北地區(qū):人參、細辛、五味子 華北大區(qū):黃芪、甘草、黨參 西北地區(qū):當歸、肉蓯蓉 華東及中原地區(qū):浙八味白術、元胡、玄參、杭白菊、杭麥 冬、杭白芍、杭白芷、溫郁金;四大懷藥等,五、地道藥材,第二部分 中成藥,一、中成藥的概念,中成藥是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以中藥飲片為原料,按規(guī)定的處方、生產工藝和標準生產的中藥制劑。 中成藥有著悠久的歷史,應用廣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3、。 中成藥的處方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針對某種病證或癥狀制定的,因此使用時要依據(jù)中醫(yī)理論辨證選藥,或辨病辨證結合選藥。,中成藥的概念,中成藥具有特定的名稱和劑型,在標簽和說明書上注明了批準文號、品名、規(guī)格、藥物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項、生產批號、有效期等內容。相對于中藥湯劑來說,中成藥無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癥患者的治療及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使用,且體積小,有特定的包裝,存貯、攜帶方便。,一、中成藥的概念,中成藥的概念,1.丸劑:系指將藥材及飲片細粉或提取物加適宜粘合劑或輔料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固體制劑,其特點是吸收緩慢,藥力持久,而且體積小,服用、攜帶、儲存都比較方便。 分
14、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蠟丸、濃縮丸等類型。 2.散劑:系指一種或多種單味中藥混合制成的粉末狀制劑,分為內服散劑和外用散劑。散劑粉末顆粒的粒徑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劑的覆蓋面積大,可同時發(fā)揮保護和收斂作用。散劑制備工藝簡單,劑量易于控制,便于嬰幼兒服用。但也應注意散劑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濕性、化學活性、氣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響。 3.煎膏劑:系指將藥材或飲片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濃縮,加煉蜜或糖(或轉化糖)制成的半固體制劑,又稱膏茲。適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長期連續(xù)服藥的疾病,傳統(tǒng)的膏滋也屬于此劑型,以滋補作用為主而兼治療作用。,二、中成藥的劑型分類,中成藥的概念,4.丹劑:系指由水銀、硝石
15、、雄黃等礦物藥經過煉制、升華、融合等技術處理制成的無機化合物,如紅升丹、白降丹等。此劑型含汞,毒性較強,只能外用。 5.片劑:系指將藥材提取物、或藥材提取物加藥材細粉、或藥材細粉與適宜輔料混勻壓制成的片狀制劑。主要供內服,也有外用或其它特殊用途者。其質量較穩(wěn)定,便于攜帶和使用。按藥材的處理過程可分為全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純片。 6.顆粒劑(沖劑):系指藥材的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藥材細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顆粒狀制劑。顆粒劑既保持了湯劑作用迅速的特點,又克服了湯劑臨用時煎煮不便的缺點,且口味較好、體積小,但易吸潮。根據(jù)輔料不同,可分為無糖顆粒劑型和有糖顆粒劑型,近年來無糖顆粒劑型的品種逐漸
16、增多。,二、中成藥的劑型分類,中成藥的概念,7.硬膠囊劑:系指將適量的藥物提取物、藥物提取物加藥粉或輔料制成均勻的粉末或顆粒,填充于空心膠囊中而制成的劑型,膠囊劑可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易于吞服,崩解快,吸收好;能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對藥物顆粒進行不同程度包衣后,還能定時定位釋放藥物 8.糖漿劑:系指含有藥物、藥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質的濃縮蔗糖水溶液。比較適宜兒童使用,糖尿病人慎用。 9.合劑:系指藥材用水或其他溶劑,采用適宜方法提取,經濃縮制成的內服液體制劑,具有用量小,口感好,作用快,質量較穩(wěn)定,攜帶方便,易保存的特點。 10.酒劑:系指藥物用黃酒或白酒為溶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體制劑,又
17、稱藥酒。酒劑服用量少,吸收迅速,見效快,多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及補虛養(yǎng)體、踢打損傷等。,二、中成藥的劑型分類,中成藥的概念,11.酊劑:系指將藥物用規(guī)定濃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體制劑,也可用流浸膏稀釋制成。分內服和外用兩種。有效成分含量高,劑量準確,吸收迅速,適宜制備含有揮發(fā)性成分或不耐熱成分的制劑。 12.注射劑:系指提取藥材有效成分,經精制加工制備的可供注入人體內的滅菌溶液或乳狀液,或可供臨床用前配制溶液的滅菌粉末或濃縮液制劑,為中成藥現(xiàn)代新劑型。又稱針劑。 13.貼膏劑:系指將藥材提取物、藥材或和化學藥物與適宜的基質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膚貼敷,可產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類片狀外用制劑。包
18、括橡膠膏劑、巴布膏劑和貼劑等。貼膏劑用法簡便,兼有外治和內治的功能。 14.栓劑:系由藥材提取物或藥材細粉與適宜基質混合制成供腔道給藥的制劑。既可作為局部用藥劑型又可作為全身用藥劑型,用于全身用藥時,不經過胃,且無肝臟首過效應,因此生物利用度優(yōu)于口服,對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同時適合不宜或不能口服藥物的患者。,二、中成藥的劑型分類,中成藥的概念,15.搽劑:系指將藥物用乙醇、油或其他溶劑制成供無破損患處擦用的液體制劑,其中以油為溶劑的又稱油劑。一般不用于破損皮膚或創(chuàng)傷。如婦潔搽劑,骨質寧搽劑等。 16.涂膜劑:系指藥物經適宜溶劑和方法提取或溶解與成膜材料制成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液體制劑
19、??稍趧?chuàng)口形成一層保護膜,對創(chuàng)口具有保護作用。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眼科疾病、鼻腔疾病、婦科疾病,燒燙傷、皮膚炎癥等。 17.其他:還有軟膏劑、軟膠囊劑、膏藥露劑、氣霧劑、滴丸、滴眼劑、錠劑、膠劑、浸膏劑、流浸膏劑、袋泡劑等。,二、中成藥的劑型分類,(二)使用劑量 1、嚴格按說明書規(guī)定的劑量使用。 2、特殊情況下可根據(jù)病者的年齡、體質強弱、病程長短、病勢輕重及所用藥物的性質和作用強度來確定劑量。 3、5歲以下的兒童通常用成人量的1/4,59歲可用成量的1/3, 10歲以上可用成人量的1/2。,三、中成藥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劑量,中成藥的概念,(一)使用方法 1、內服法:一般宜在餐前約1小時服用; 對胃
20、腸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餐后服用; 滋補藥宜在餐前空腹服用; 安神藥宜在臨睡前服用; 急癥不拘時間; 慢性病應定時長期服藥; 暈車藥宜上車前服用。 2、外用法:根據(jù)不同的劑型或貼、或搽、或涂等,直接作用 于病變部位或經絡穴位,發(fā)揮保護、封閉及拔毒生肌、收口、消腫止痛等局部作用;或經透皮吸收,發(fā)揮藥物的驅風散寒、行滯去瘀、強壯筋骨等功效。 3、注射法:肌內注射、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穴位注射等。,三、中成藥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劑量,(一)證候禁忌 中成藥應在中醫(yī)辯證論治指導下,根據(jù)病情輕重緩急,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合適的劑型,切忌盲目服用。,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二)配伍禁忌 使用中成藥時,一定要注意配伍
21、禁忌,如含有烏頭的中成藥與含有貝母、半夏等治療咳嗽的中成藥配合應用,就會出現(xiàn)配伍禁忌,從而引起毒副作用 含附子:大活絡丸、尪痹沖劑、天麻丸、人參再造丸 含川貝、半夏: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液、通宣理肺丸 附子、烏頭與川貝、半夏當屬相反禁忌 含郁金:利膽排石片、膽樂膠囊、膽寧片 含丁香:六應丸、蘇合香丸、妙濟丸、糾陽正氣丸、紫雪散, “十九畏” 禁忌。,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三)中西合用 1.中成藥的聯(lián)用 功能相似的中成藥聯(lián)用,可增強原有藥物療效 腎陰虛證:六味地黃丸+益腎補骨液; 陽虛者:附子理中丸+參茸衛(wèi)生丸。 功能不同的中成藥相配,可以互補治療兼證 如氣陰兩虛證: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
22、; 中氣下陷而又腎陽虛者:補中益氣丸+金匱腎氣丸,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三)中西合用 2.中成藥與中藥湯劑的聯(lián)用 面神經麻痹氣血虧虛者:當歸補血湯+牽正散治之,挾正祛邪,標本兼顧。 3.中成藥與藥引的聯(lián)用 根據(jù)中藥的歸經理論,以藥引引藥物到達病所,從而增加療效。 常用生姜、大棗煎湯+送服中成藥增強散風寒和脾胃之功; 黃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藥、三七傷藥片腰痛寧以行藥勢,直達病所(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證); 治療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沖水送服以增其潤腸和中功效。 滋陰補腎的六味地黃丸,宜用淡鹽水送服以取其引藥入腎。,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三)中西合用 4.中成藥與西藥的聯(lián)用
23、減低毒性 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強的松、地塞米松)配伍減輕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減少用量,縮短治程 提高療效 如香連丸+廣譜抗菌增效劑甲氧芐胺嘧啶抗菌活性增強16倍; 丹參針+腦活素對老年功能性失眠的治愈率是對照組的2.96倍;,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三)中西合用 4.中成藥與西藥的聯(lián)用 減低毒性 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強的松、地塞米松)配伍減輕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減少用量,縮短治程 提高療效 如香連丸+廣譜抗菌增效劑甲氧芐胺嘧啶抗菌活性增強16倍; 丹參針+腦活素對老年功能性失眠的治愈率是對照組的2.96倍;,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三)中
24、西合用 4.中成藥與西藥的聯(lián)用 不合理聯(lián)用中西藥, 會產生種種問題,或產生沉淀,降低藥物療效;或產生絡合物,妨礙吸收; 或產生毒性,引起疾病乃至危及生命等 臨床應當避忌,切勿聯(lián)用。 如中成藥防風通圣丸與西藥復方降壓片不能同服。前者含麻黃堿,會使動脈收縮升高血壓,影響降壓效果。,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四)不良反應 有些中成藥會引起嚴重的毒副反應及過敏反應: 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藥源性腸炎; 黑錫丹久服可致嚴重鉛中毒; 牛黃解毒片口服可引起過敏性血小板減,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四)不良反應 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原因: (1)中藥自身的藥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應; (2)特異
25、性體質對某些藥物的不耐受、過敏等; (3)方藥證候不符,如辨證不當或適應證把握不準確; (4)長期或超劑量用藥,特別是含有毒性中藥材的中成藥,如朱砂、雄黃、蟾酥、附子、川烏、草烏、北豆根等,過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適當?shù)闹兴幓蛑形魉幍穆?lián)合應用。,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五)妊娠禁忌 禁用:大多含有毒性較強或藥性峻烈的中藥,如麝香、三棱、巴豆等;絕對不能用 慎用:大多含有一些活血行氣、瀉下導滯及大辛大熱藥物,如紅花、大黃、附子等??勺们槭褂?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六)飲食禁忌 忌食生冷、腥膻油膩、刺激性食物, 不能喝酒, 忌食辛辣, 不能喝茶、喝綠豆湯。 個別的藥忌食用狗肉、牛肉等
26、。 服用滋補類中藥時一般不能同時食蘿卜。,四、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1.解表藥 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扶正解表、祛署解表。 2.瀉下藥 潤下、清下、溫下。 3.和解藥 和解少陽、調和肝脾。 4.清熱藥 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利濕、清臟腑熱。 5.祛暑藥 祛暑和中。 6.表里雙解藥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 7.祛風藥 疏散外風、平肝熄風。 8.祛濕藥 清熱利濕、清肝利膽、利濕通淋、祛濕止瀉、溫水化濕、化濁降脂。 9.益痹通絡藥 祛寒通痹、清熱通痹、活血通痹、補虛通痹。 10.祛痰藥 燥濕化痰、清熱化痰、潤燥化痰、濕化寒痰、化痰散結。,五、中成藥分類,11.止咳平喘藥 散寒止咳、清熱止咳、燥濕化痰、
27、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納氣平喘。 12.消導藥 消食導滯、健胃消食。 13.溫里藥 溫中散寒、回陽救逆。 14.理氣藥 理氣疏肝、理氣和中。 15.理血藥 活血祛瘀、行氣活血、益氣活血、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消癥、活血化瘀熄風、止血。 16.補益藥 益氣、助陽、養(yǎng)血、滋陰、氣血雙補、益氣養(yǎng)陰、陰陽雙補。 17.開竅藥 涼開、溫開 18.安神藥 養(yǎng)血寧心、補益心脾、補益心腎、補脾益腎、疏肝解郁。 19.固澀藥 固表止汗、固腎澀精、固脬縮尿、固腸止瀉。,五、中成藥分類,具有發(fā)汗、解肌、透疹、解除表證的作用。 1、辛溫解表藥 2、辛涼解表藥,(一)解表藥,外感風寒、癥見惡寒發(fā)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疼、口 不
28、干,無汗或汗出仍發(fā)熱惡風寒,舌苔薄白,脈浮緊等。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清熱顆粒、風寒感冒顆粒、感冒軟膠囊,外感風熱、癥見發(fā)熱,有汗,微惡風寒,頭痛口干, 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等。 普通感冒、流行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 風熱感冒顆粒、銀翹解毒丸、雙黃連口服液、柴黃顆粒,3、扶正解表藥 2、祛暑解表藥,(一)解表藥,體質虛弱又感受外邪而致頭痛鼻塞、汗出惡風,倦怠乏 力。 普通感冒、氣管炎、慢性鼻炎、自主神經紊亂之原發(fā)性 多汗癥。 參蘇丸(顆粒、片),暑氣內伏,兼外感風寒,而見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 心煩口渴等癥。 藿香正氣水、保濟丸,通導大便、排除腸胃積滯、蕩滌實熱或攻逐水
29、飲、寒積等作用。 1、潤下藥 2、清下藥 3、溫下藥,(二)瀉下藥,虛人便秘及老人腸燥便秘、產婦便秘。 麻仁潤腸丸(軟膠囊)、通便靈膠囊,熱毒內盛,胃火上攻所致口苦咽干,腹脹腹痛,便秘, 小便黃赤等癥。 復方蘆薈膠囊,年老體弱,陽氣不振的大便堅澀,小便清長,四肢不溫等癥。 蓯蓉通便口服液,采用調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調,上下寒熱互結者。 1、和解少陽藥 2、調和肝脾藥,(三)和解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癥。 急慢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膽囊炎。 小柴胡顆粒,胸悶脅痛,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泄瀉等癥。 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膽囊炎,
30、乳腺炎, 乳腺增生等。 逍遙丸、丹梔逍遙丸、加味逍遙丸,清熱藥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透熱等作用。 對于因溫、熱、火所致的里熱證均適用。 凡急性結膜炎、牙周炎、口腔潰瘍、咽炎、腮腺炎、慢性肝 炎、膽囊炎、便秘、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疾病也可選用此類中成 藥辯證治療。 此類中藥大多性寒涼,故虛寒型體質、老人,兒童,產后婦 女及腹瀉便溏者慎用。,(四)清熱藥,(四)清熱藥,1.清熱 瀉火藥,中、上二焦熱毒內盛所致的頭暈耳鳴,目赤,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尖紅,苔黃,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等癥。 黃連上清丸(顆粒、膠囊、片)(清實熱火毒,陰虛火旺者慎用;苦 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寒者慎用;不
31、宜同時服用溫補性中成藥。) 清火片(孕婦禁用;虛火喉痹、牙痛和虛秘者慎用。),2.清熱 解毒藥,三焦火毒熱盛所致的身熱面赤、胸膈煩熱、口舌生瘡、頭面紅腫等癥。 牛黃解毒丸(膠囊、片)(陰虛火旺所致口瘡、牙痛、喉痹者不宜用;苦 寒降泄,脾胃虛弱者慎用;不宜同時服用溫補性中成藥。) 銀黃顆粒(片) 新雪顆粒(清熱解毒。用于外感熱病,熱毒壅盛證,癥見高熱、煩躁;扁桃 體炎、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感冒見上述證候者。孕婦禁用;外感風寒證慎用) 清開靈膠囊,(四)清熱藥,3.清熱 利濕藥,適用于濕熱內壅,所致的發(fā)熱,尿少,泄瀉,痢疾,脅肋脹痛,黃疸, 口苦,婦女帶下等癥。 茵梔黃顆粒(口服液) (黃疸:因
32、濕熱瘀毒蘊結肝膽,膽汁外溢所致; 急性肝膽病急性發(fā)作期見上述證候者。),4.清臟 腑熱藥,適用于不同臟腑邪熱偏盛所致的心煩失眠,口苦,咳嗽,腹瀉,便秘, 小便黃赤等癥。 龍膽瀉肝丸(顆粒、片)(瀉肝膽實火,清下焦實熱。用于頭痛目赤, 脅痛口苦,耳聾,耳腫,陰癢,婦女濕熱帶下等癥。) 清肺抑火片 清胃黃連片,(五)祛暑藥,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于治療暑病的方劑。 包括解表祛暑藥、健胃祛暑藥。由于暑病夾濕最為常見,故祛暑時不忘祛濕, 亦不宜過食甘寒。 凡醫(yī)之胃腸型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腸炎、中暑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辯證治療。,祛暑 和中藥,適用于中暑脾胃不和,以惡心、嘔吐、腹痛、胃腸不適為主要臨床 表
33、現(xiàn)者。 十滴水:還可用于治療皮炎、燒燙傷、凍瘡。,(六)表里雙解藥,表里雙解藥是以解表藥配和瀉下藥、清熱藥或溫里藥等為主組成,具有表里 同治,治療表里同病的方劑。 適用于外寒內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便秘,身熱 下利等癥。 普通感冒,蕁麻疹,急性胃炎,痔瘡,急性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等疾病見 上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 表、里證并存時方可應用此類中成藥,并須辨證寒、熱、虛、實,分清主次。,1、解表 攻里藥,主要組成:麻黃、桂枝、荊芥、防風,大黃、芒硝 適用于外有表邪,里有實積的證候,如胸脅苦滿痞悶,郁煩嘔惡等癥。 防風通圣丸(顆粒),臨床用于:感冒、風疹濕瘡、瘰疬
34、,淋巴結核 早期見上述癥候者。 上清丸,2、解表 清里藥,主要組成:麻黃、淡豆豉、葛根,黃芩、黃連、黃柏、石膏 適用于表證未解,里熱已熾的證候。 葛根芩連片(微丸、口服液):為解表清里常用這劑、泄瀉、痢疾,組成:辛散祛風藥、 熄風止痙藥 應用:血管神經性頭痛,頸椎骨質增生,腦血管意外后遺癥,高血壓,動脈硬化癥,內耳性眩暈癥,普通感冒等疾病具有風病特征者均可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祛風藥具有疏散外風或平熄內風的作用,用于治療風病。,(七)祛風藥,主要組成: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川芎、白芷、白附子等。,1、疏散外風藥,(七)祛風藥,應用:風邪外襲,侵入肌肉,經絡,筋骨,關節(jié)所致的頭痛、 眩暈、風
35、疹、濕疹、口眼斜、關節(jié)酸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手足拘急、角弓反張等癥。,凡中風,感冒,蕁麻疹,面神經麻痹,破傷風等病見上 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正天丸(膠囊) 通天口服液,主要組成:羚羊角、鉤藤、石決明、天麻、菊花、牡蠣、白蒺藜等。,2、平肝熄風藥,(七)祛風藥,應用:內風病癥。適用于肝陽偏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高熱不退,神志昏迷,四肢抽搐,眩暈,頭痛,面色如醉,口角斜等癥。,松齡血脈康膠囊 腦立清片(丸、膠囊) 天麻首烏片 鎮(zhèn)腦寧膠囊,主要組成:以祛濕藥物為主組成,具有化濕利水,通淋泄?jié)嶙饔?(八)祛濕藥,凡西醫(yī)之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慢性腎炎,膀胱炎及腎病綜合征等疾病見上述癥狀
36、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因祛濕藥多辛香溫燥,易于耗傷陰津,故病后體弱,孕婦水腫者慎用。,應用:濕邪外襲所致的惡寒發(fā)熱,頭脹身重,肢節(jié)煩疼,面目浮腫之癥和脾失健運所致的胸脘痞悶,嘔惡泄利,黃疸淋濁,足跗浮腫之癥。,1、清熱利濕藥,(八)祛濕藥,腎炎四味片,應用:濕熱內蘊所致的水腫,癥見浮腫、腰痛、尿頻、尿血、小便不利、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主要組成:豬苓、茯苓、澤瀉、車前子、大薊、小薊、梔子、白茅根、黃芪、赤小豆。,2、清肝利膽藥,(八)祛濕藥,茵梔黃口服液 乙肝解毒膠囊 護肝片 消炎利膽片,應用: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黃疸,癥見脅肋疼痛、脘腹疼痛、惡心、嘔吐、納呆、大便不通、小便短赤;或身
37、面俱黃、發(fā)熱、口苦、納呆、小便不利、大便秘結。,主要組成:茵陳蒿、梔子、大黃、龍膽、黃芩、柴胡、金錢草、郁金、虎杖板藍根、大青葉、車前子、薏苡仁等清肝泄熱、淡滲利濕藥物。,3、利濕通淋藥,(八)祛濕藥,清淋顆粒 前列通片 癃閉舒膠囊 前列回春膠囊,應用:濕熱內蘊所致諸淋、癃閉、小便點滴不暢、小便灼熱、小便黃赤。,主要組成:車前子、金錢草、海金砂、川木通、矍麥、石韋、梔子、澤瀉、滑石、大薊、小薊、萹蓄、燈心草、琥珀等清熱通淋、利尿排石的藥物。,4、祛濕止瀉藥,(八)祛濕藥,腸康片 腸炎寧片 楓蓼腸胃康片,應用:濕熱下注所致泄瀉、痢疾,癥見腹瀉、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膿血,或泄瀉、暴注下迫、腹痛、大
38、便酸腐、肛門灼熱。,主要組成:黃連、黃芩、黃柏、苦參、白頭翁、木香、枳實、厚樸、檳榔、青皮、陳皮、白芍等清為燥濕、理氣導滯、緩急止痛藥物。,5、溫水化濕藥,(八)祛濕藥,前列舒樂顆粒,應用:脾腎陽虛所致的水腫、癃閉,癥見浮腫、夜尿多、尿頻、尿急、尿少、小便點滴不暢、腰痛、畏寒肢冷。,主要組成:附子、肉桂、白術、蒼術、黃芪、茯苓等溫陽化氣、利水消腫藥物。,6、化濁降脂藥,(八)祛濕藥,血脂康膠囊,應用: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痰濁阻滯證,癥見形體肥胖、頭暈頭重、胸悶、多困、倦怠。,主要組成:制何首烏、山楂、枸杞子、決明子、澤瀉、茵陳蒿、葛根、荷葉等化濕、祛痰、降濁的藥物。,功能:具有祛風濕,通經絡
39、,止痹痛作用,適用于風寒、風熱、風濕阻滯經絡所致的四肢關節(jié)疼痛,紅腫,屈伸不 利,晨僵,麻木等癥。,(九)蠲痹通絡藥,應用:凡西醫(yī)之風濕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風濕性脊柱炎,骨質增生等疾病見上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包括:祛寒能痹藥、清熱通痹藥、活血通痹藥、 補虛通痹藥。,功能: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作用,適用于風寒、風熱、風濕阻滯經絡所致的四肢關節(jié)疼痛,紅腫,屈伸不 利,晨僵,麻木等癥。,(九)蠲痹通絡藥,應用:凡西醫(yī)之風濕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風濕性脊柱炎,骨質增生等疾病見上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主要組成:祛寒能痹藥、清熱通痹藥、活血通痹藥、 補虛通痹藥。,
40、應用:用于痹病寒濕痹阻癥,癥見關節(jié)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關節(jié)屈伸不利,陰雨天加重、口淡不渴、惡風寒等。,(九)蠲痹通絡藥,大活絡丸 風濕定片 消絡痛片,主要組成:川烏頭、草烏頭、馬錢子、桂枝、防風、羌活、獨活、蒼術、白術、秦艽等祛風散寒、通絡上痛藥物。,1、祛寒通痹藥,應用:用于痹病濕熱痹阻癥,癥見關節(jié)紅腫熱痛、筋脈拘急、發(fā)熱、口渴、汗出、小便黃和大便干等。,(九)蠲痹通絡藥,痛風定膠囊,主要組成:黃柏、蒼術、牛膝、薏苡仁、土茯苓、黃芩、苦參、連翹、葛根、雷公藤、地龍、桑枝、豨薟草等清熱燥濕與通絡止痛藥物。,2、清熱通痹藥,應用:用于痹病瘀血痹阻癥,癥見關節(jié)刺痛、疼痛夜甚、關節(jié)屈伸不利、皮
41、下結節(jié)等。,(九)蠲痹通絡藥,正清風痛寧片,主要組成:血蝎、乳香、沒藥、當歸、桃仁、紅花、赤芍、丹參等活血化瘀與通絡止痛藥物。,3、活血通痹藥,應用:用于痹病肝腎不足、氣血兩虛癥,癥見肢體拘攣、手足麻木、腰膝酸痛等。,(九)蠲痹通絡藥,尪痹顆粒(片) 骨仙片,主要組成:由補益肚腎、強壯筋骨藥與祛風濕藥組成,有淫羊藿、續(xù)斷、桑寄生、骨碎補、補骨脂、杜仲、狗脊、莬比子等。伴氣血虧虛,結合配伍黃芪、黨參、熟地黃、白術、茯苓等。,4、補虛通痹藥,功能:具有消除痰飲,治療各種痰病的作用。發(fā)病常見咳嗽喘促,眩暈嘔吐,癲狂驚癎。,(十)祛痰藥,應用:凡西醫(yī)之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氣腫,肺心病,癲癇,精神分裂
42、癥等疾病見上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分為:燥濕化痰藥、清熱化痰藥,潤燥化痰藥,溫化寒痰藥,治風化痰藥。,應用:用于濕痰癥,癥見痰多易咳,胸脘痞悶,嘔惡眩暈,肢體困倦,舌苔白滑,脈緩或滑。,橘紅化痰片,主要組成:半夏、天南星、陳皮等。,1、燥濕化痰藥,(十)祛痰藥,應用:用于熱痰癥,癥見咳嗽痰黃,黏稠難咯,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強力枇杷露 牛黃蛇膽川貝散,主要組成:瓜萎、貝母、膽南星等清熱化痰藥。,2、清熱化痰藥,(十)祛痰藥,應用:用于燥痰癥。癥見痰稠而黏??戎凰?,咽喉干燥,甚則嗆咳,聲音嘶啞等。 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癥狀者可選用,養(yǎng)陰清肺丸 蜜煉川貝枇杷膏,主要組成:百合、
43、瓜萎、貝母、等潤肺化痰藥。,3、潤燥化痰藥,(十)祛痰藥,應用:用于寒痰癥。癥見咳痰清稀色白,舌苔白滑等。 急性肺炎、支氣管哮喘可選此類中成藥,桂龍咳喘寧膠囊,主要組成:干姜、細辛等溫化寒痰藥。,4、溫化寒痰藥,(十)祛痰藥,應用:用于癭瘤、瘰疬,夏枯草膏,主要組成:昆布、海藻、貝母、夏枯草、陳皮等祛痰、軟堅散結的藥。,5、化痰散結藥,(十)祛痰藥,功能:具有化痰止咳,宣肺平喘等作用,適用于各種咳嗽喘息的病證。,(十一)止咳平喘藥,應用:凡西醫(yī)之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疾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分為:散寒止咳藥、清熱止咳藥,燥濕化痰藥,潤肺止咳
44、藥,化痰平喘藥,納氣平喘藥。,應用:用于風寒束肺、肺失宣降引起的咳嗽,鼻塞,咳痰清稀量多,氣急,胸膈滿悶等癥。,止咳寶片 通宣理肺丸(膠囊、口服液、片、顆粒、膏),主要組成:麻黃、干姜、細辛、紫蘇、陳皮等溫肺散寒、止咳化痰藥。,1、散寒止咳藥,(十一)止咳平喘藥,應用:用于肺熱所致的咳嗽,癥見咳嗽,痰多黃稠,胸膈滿悶等癥。,克咳膠囊,主要組成:魚腥草、瓜萎、川貝母、黃芩、桔梗、射干等清瀉肺熱和止咳的中藥。,2、清熱止咳藥,(十一)止咳平喘藥,應用:用于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癥見咳嗽,痰多黏稠,不易咳出,胸悶等癥。,痰咳凈片(散),主要組成:半夏、陳皮、茯苓、遠志、桔梗、瓜萎等燥濕化痰藥。,3、燥
45、濕化痰藥,(十一)止咳平喘藥,應用:用于燥邪犯肺所致的咳嗽,癥見咳嗽,痰少不易咳出,或痰中帶血,胸悶等癥。,川貝雪梨膏 蛇膽川貝枇杷膏,主要組成:沙參、百部、百合、知母、麥冬、天藥粉等潤肺止咳的中藥。,4、潤肺止咳藥,(十一)止咳平喘藥,應用:用于痰濁阻肺所致的喘促,癥見喘促,痰涎壅盛,氣逆,胸悶等癥。,海珠喘息定片,主要組成:陳皮、麻黃、苦杏仁、葶藶子、白果仁等化痰平喘的中藥。,5、化痰平喘藥,(十一)止咳平喘藥,應用:用于腎不納氣所致的喘促,癥見喘促日久,氣短,動則喘甚,呼多吸少,喘聲低弱,汗出肢冷,浮腫等。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喘息性支氣管炎見上述癥狀者可選用。,補金片 金
46、水寶膠囊(片) 百令膠囊(片),主要組成:肉桂、附子、補骨脂、人參、五味子等補腎納氣,固本平喘等中藥。,6、納氣平喘藥,(十一)止咳平喘藥,功能:具有消食導滯,化積消癥作用,適用于由氣、血、痰、濕、食等壅滯而成的積滯痞塊,脘腹痞滿,喛腐吞酸以及癥積結于脅下,推之不移,腹中疼痛等癥。,(十二)消導藥,應用:凡西醫(yī)之急、慢性胃炎,胃神經癥,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見上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分為:消食導滯藥,健胃消食藥。,應用:用于食積所致的胸脘痞悶,喛腐吞酸,惡食嘔膩,腹痛泄瀉等癥。,保和丸 六味安消膠囊(散),主要組成:山楂、神曲、萊菔子等消食的中藥。,1、消食導滯藥,(十二)消導藥
47、,應用:用于脾虛食滯所致的胸脘痞悶,不思飲食、面黃、體瘦、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癥。,健胃消食片 醒脾開胃顆粒,主要組成:人參、太子參、黨參、白術、山藥等補脾益氣藥物和山楂、神曲、麥芽等消食導滯藥物以及木香、陳皮、砂仁等藥。,2、健胃消食藥,(十二)消導藥,功能:具有溫里助陽,散寒通脈作用。能夠除臟腑經絡間陰寒之邪。,(十三)溫里藥,應用:凡西醫(yī)之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痛經,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見上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分為:溫中散寒藥,回陽救逆藥。,應用: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手足不溫,腹瀉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等癥,溫胃舒膠囊(顆粒) 香砂養(yǎng)胃丸(顆粒
48、、片),主要組成:人參、黃芪、內桂、高良姜、干姜、小茴香、草豆蔻等中藥。,1、溫中散寒藥,(十三)溫里藥,應用:用于陽氣衰微,內外俱寒等癥。癥見四肢厥逆,惡寒倦臥,嘔吐腹痛,下利清谷,脈沉細或沉微等。,四逆湯口服液,主要組成:附子、干姜、肉桂等回陽救逆之辛熱中藥。,2、回陽救逆藥,(十三)溫里藥,功能:具有行氣解郁,降氣平沖之作用。適用于氣滯,氣逆病癥的治療。,(十四)理氣藥,注意:辨證寒熱虛實,以及有無兼癥,此類中成藥多屬芳香辛燥之品,容易耗氣傷津,勿使過量。老人、兒童、孕婦以及體質虛弱者慎用。,分為:理氣疏肝藥,理氣和中藥。,應用:凡西醫(yī)之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膽囊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均可
49、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應用:用于肝氣郁滯所致的情志抑郁、善太息、胸悶、脅肋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癥。,越鞠保和丸 左金丸(膠囊),主要組成:香附、川楝子、青皮、烏藥、柴胡、枳殼等疏肝行氣止痛中藥。,1、理氣疏肝藥,(十四)理氣藥,應用: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喛氣吞酸、惡心、嘔吐、飲食不消等癥。,健胃愈瘍片(顆粒) 胃脘舒顆粒(膠囊) 木香順氣丸(顆粒) 胃蘇顆粒,主要組成:陳皮、厚樸、木香、枳殼、檳榔、砂仁等理氣和中的藥物。,2、理氣和中藥,(十四)理氣藥,功能:具有活血調血或止血的作用。適用于血瘀癥和出血癥的治療。,(十五)理血藥,注意:辨清原因,分清標本緩急,做到急則治其標,緩則
50、治其本,或標本兼顧。必要時可配合補益氣血之品,使祛瘀而不傷正。,分為:活血祛瘀藥、行氣活血藥、益氣活血藥、益氣養(yǎng)陰活血藥、化瘀消癥藥、活血化痰熄風藥、止血藥等。,應用:凡西醫(yī)之冠心病心絞痛,腦血栓,動脈硬化癥,腦梗死,各種內外傷的出血等疾病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應用:用于蓄血證和瘀血證,如瘀積腫痛,外傷瘀腫,瘀阻經脈之半身不遂,瘀血內停之胸腹諸痛,癰腫初起,以及經閉,產后惡露不行等。,丹七片 銀杏葉膠囊(口服液、片) 消栓通絡膠囊(顆粒、片),主要組成: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丹參等活血祛瘀的藥。,1、活血祛瘀藥,(十五)理血藥,應用: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疾病,在血瘀證臨床表現(xiàn)的基礎上,可
51、伴有脹悶、脹滿、脹痛等氣滯癥狀。,荊花胃康膠丸 胃康靈膠囊 復方丹參滴丸(顆粒、片) 麝香保心丸 冠心蘇合滴丸(丸、膠囊、軟膠囊),主要組成:郁金、木香、乳香、沒藥、香附、川楝子、降香等活血行氣的藥。,2、行氣活血藥,(十五)理血藥,應用:用于諸病氣虛血瘀癥,在血瘀證臨床表現(xiàn)的基礎上,可伴有氣短、乏力、倦怠、懶言等氣虛癥狀。,心腦康膠囊 胃乃安膠囊 通心絡膠囊 心可寧膠囊 偏癱復原丸,主要組成:人參、黃芪、黨參、靈芝、太子參、紅景天等補氣藥與活血藥組成。,3、益氣活血藥,(十五)理血藥,應用:用于氣陰兩虛、瘀血阻滯所致疾病,在血瘀證臨床表現(xiàn)的基礎上,伴有氣虛和陰虛的癥狀,陰虛癥狀可見五心煩熱、
52、少寐、盜汗、舌紅少苔等。,康爾心膠囊 寧心寶膠囊 滋心陰口服液(顆粒、膠囊),主要組成:主要由活血、補氣、養(yǎng)陰藥組成,常用的養(yǎng)陰藥有麥冬、何首烏、地黃、知母、玄參等。,4、益氣養(yǎng)陰活血藥,(十五)理血藥,應用:用于瘀血所致癥瘕、積聚、痞塊、腹部腫塊、閉經等。,肝復樂片(膠囊),主要組成:主要由土鱉蟲、水蛭、三棱、莪術、阿魏等破血藥物組成。,5、化瘀消癥藥,(十五)理血藥,應用:用于風痰瘀血所致中風、半身不遂、言語 謇澀、口舌斜、肢體麻木等癥。,腦得生膠囊(丸、顆粒、片) 養(yǎng)血清腦顆粒 華佗再造丸,主要組成:主要由活血與化痰熄風藥組成,化痰熄風藥常用膽南星、天竺黃、天麻、地龍、蜈蚣等。,6、活血
53、化痰熄風藥,(十五)理血藥,應用:用于血液離經妄行而出現(xiàn)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崩漏等各種出血證。,云南紅藥膠囊 裸藥紫珠片 止血寶膠囊 血美安膠囊,主要組成:主要由三七、側柏葉、小薊、白茅根、槐花、艾葉、灶心土等止血藥級成。,7、止血藥,(十五)理血藥,功能:具有滋養(yǎng)、補益人體氣血陰陽不足的作用。適用于各種虛證。,(十六)補益藥,注意:辨別真假虛實;常服、久服補益藥時,必須因證制宜,適當配伍健脾、和胃、理氣等藥品,以達補而不滯之義。,分為:益氣藥、助陽藥、養(yǎng)血藥。,應用:凡西醫(yī)之神經衰弱,免疫功能低下,各種原因的貧血,肺氣腫,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各種結核病,性功能減退以及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
54、均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應用:用于脾肺氣虛所致的肢體倦怠乏力,呼吸氣短,動則氣喘,聲低懶言,面色白,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脫垂等癥。,香砂六君丸 養(yǎng)胃顆粒 補中益氣丸(口服液、合劑),主要組成:主要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等補脾益氣的中藥 組成。,1、益氣藥,(十六)補益藥,應用: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四肢不溫,少腹拘急冷痛,夜尿頻數(shù),陽痿早泄,消渴,脈沉細等癥。,附桂地黃丸 腰痛片 普樂安膠囊(片) 前列舒丸 固本益腸片,主要組成:主要鹿茸、肉蓯蓉、巴戟天、附子、肉桂等溫補腎陽的中藥組成。,2、助陽藥,(十六)補益藥,西醫(yī)之腰肌勞損,性功能減退,結腸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
55、見上述癥狀者可選用此類中成藥辨證治療。,應用:用于血虛所致的頭暈眼花,面色白無澤,口唇色淡,爪甲枯癟,心悸失眠,大便干結,月經后期,量少色淡,脈細數(shù)或細澀,舌質淡苔滑少津等癥。,養(yǎng)血生膠囊 驢膠補血顆粒,主要組成:主要熟地黃、當歸、白芍、阿膠等補血藥組成。具補血養(yǎng)血作用。,3、養(yǎng)血藥,(十六)補益藥,應用:用于陰虛所致的肢體消瘦,而容憔悴,口燥咽干,虛煩不眠,大便干燥,骨蒸盜汗,嗆咳無痰,午后潮熱,夢遺滑精,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等癥。,六味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主要組成:主要地黃、麥冬、天冬、龜甲、知母等滋陰生津的中藥組成。,4、滋陰藥,(十六)補益藥,1.妊娠期婦女必須用藥時,應選擇
56、對胎兒無損害的中成藥。 2.妊娠期婦女使用中成藥,盡量采取口服途徑給藥,應慎重使用中藥注射劑;根據(jù)中成藥治療效果,應盡量縮短妊娠期婦女用藥療程,及時減量或停藥。,三、孕婦使用中成藥的原則(1),3. 可以導致妊娠期婦女流產或對胎兒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藥,為妊娠禁忌。此類藥物多為含有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組份,如砒霜、雄黃、輕粉、斑蝥、蟾酥、麝香、馬錢子、烏頭、附子、土蟞蟲、水蛭、虻蟲、三棱、莪術、商陸、甘遂、大戟、芫花、牽牛子、巴豆等。,三、孕婦使用中成藥的原則(2),4. 可能會導致妊娠期婦女流產等副作用,屬于妊娠慎用藥物。這類藥物多數(shù)含有通經祛瘀類的桃仁、紅花、牛膝、蒲黃、五靈脂、穿山甲、王
57、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氣破滯類枳實、大黃、芒硝、番瀉葉、郁李仁等,辛熱燥烈類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竅類的冬葵子、瞿麥、木通、漏蘆等。,三、孕婦使用中成藥的原則(3),1.兒童使用中成藥應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生理特點,選擇恰當?shù)乃幬锖陀盟幏椒?,兒童中成藥用藥劑量,必須兼顧有效性和安全性?2.宜優(yōu)先選用兒童專用藥,兒童專用中成藥一般情況下說明書都列有與兒童年齡或體重相應的用藥劑量,應根據(jù)推薦劑量選擇相應藥量。,四、兒童使用中成藥的原則(1),3.非兒童專用中成藥應結合具體病情,在保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據(jù)兒童年齡與體重選擇相應藥量。一般情況3歲以內服1/4成
58、人量,35歲的可服1/3成人量,510歲的可服1/2成人量,10歲以上與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4.含有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藥,或者含有對小兒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藥,應充分衡量其風險/收益,除沒有其它治療藥物或方法而必須使用外,其它情況下不應使用。,四、兒童使用中成藥的原則(2),5.兒童患者使用中成藥的種類不宜多,應盡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徑給藥,慎重使用中藥注射劑。 6.根據(jù)治療效果,應盡量縮短兒童用藥療程,及時減量或停藥。,四、兒童使用中成藥的原則(3),清熱劑(1),清熱劑是以銀花、連翹、板蘭根、大青葉、黃芩、黃連、黃柏、梔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59、及滋陰透熱等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中成藥。 清熱劑分為清氣分熱(清熱瀉火)、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氣血兩清、清臟腑熱、清虛熱等六類。臨床以發(fā)熱、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為辨證要點。,清熱劑(2),臨床可用于治療各種感染性與非感染炎癥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牙齦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各類肺炎、肝炎、胃腸炎、敗血癥、流行性出血熱等見上述癥狀者。,清熱劑(3),1.清氣分熱(清熱瀉火)劑 適用于熱在氣分、熱盛津傷之證。癥見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大汗、口渴飲冷、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等。例如牛黃上清丸(膠囊、片)、黃連上清丸(顆粒、片、膠囊)。 2.清營涼血劑 適用于邪熱傳營,或熱入血分證。癥見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或斑疹隱隱、發(fā)斑、出血、昏狂、舌絳、脈數(shù)等。例如石龍清血顆粒、五?;就?、新雪丸(顆粒、膠囊、片)。,清熱劑(4),3.清熱解毒劑 適用于火熱毒邪引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26建材、家具、家電電商平臺建設項目
- 2024跨境電子商務合作經營合同
- 2024股權補償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度主播與直播平臺合作分成協(xié)議3篇
- 福建省南平市莒口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化學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
- 2024棉花種子種植基地建設與運營合同3篇
- 2024版:北京企業(yè)經營托管協(xié)議3篇
- 2024版空壓機短期租賃合同
- 2024跨國企業(yè)集團內部交易合同
- 2023年教科版四年級上冊英語Unit7How many stars does each group have(含答案)
- 交易平臺保證金協(xié)議書
- 醫(yī)院OA辦公系統(tǒng)技術需求
- 文物保護中的智能材料應用
- 2024政銀企合作協(xié)議范本
- 外科手術抗凝藥物停用指南
- 健康管理師培訓課
- 農作物植保員培訓課件
- 2024韓束品牌拆解-蟬媽媽
- 建筑企業(yè)合同管理培訓課件
- 化工有限公司3萬噸水合肼及配套項目環(huán)評可研資料環(huán)境影響
- 非急救轉運公司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