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18個文言虛詞復習課件-(共103張PPT).ppt_第1頁
2017高考18個文言虛詞復習課件-(共103張PPT).ppt_第2頁
2017高考18個文言虛詞復習課件-(共103張PPT).ppt_第3頁
2017高考18個文言虛詞復習課件-(共103張PPT).ppt_第4頁
2017高考18個文言虛詞復習課件-(共103張PPT).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言虛詞復習,考點解讀,1、考試大綱中的要求:理解常見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常見虛詞”共18個。 “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對于在詞典中的用法而言,表現(xiàn)為常見的用法。主要考查學生對該虛詞在具體語境中的詞性、意義和用法。 2、考查方式:選擇題為主,比較異同; 翻譯題為輔。,攻略:概括總結(jié)文言虛詞常用詞性、意義; 學會根據(jù)語境辨別虛詞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為焉也以 因于則者與之,高考要求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按常出現(xiàn)在文言句子的位置分,句首: 句中: 句尾:,幫助文言文斷句,何、其、且、若、焉,而、乃、所、為、以、因、于、則、者、之,焉、也、乎,而: (一)作連詞,表示某種關(guān)系 1、并列關(guān)系 2、遞

2、進關(guān)系 3、順承關(guān)系 4、修飾關(guān)系 5、因果關(guān)系 6、假設關(guān)系 7、目的關(guān)系 8、轉(zhuǎn)折關(guān)系,(二)作代詞,譯作“你”“你的”,(三)復音虛詞“而已”,相當于“罷了”,一、解釋句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1、圖窮而匕見 2、溫故而知新 3、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5、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 6、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7、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8、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9、 既而兒醒,大啼,1連詞,表承接“來”“就”; 2連詞,表并列“和”“并且”; 3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4、連詞,表遞進“而且”; 5、連接狀語和動詞,表修飾; 6、連詞,表假設“如果”

3、; 7、連詞,表因果“因而”; 8、代詞,通“爾”,“你”“你的”; 9、時間副詞詞尾,助詞。,二下列句中加點的“而”字分類正確的一組是 (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A./ B. C. D.,C,轉(zhuǎn)折連詞 修飾連詞 順承連詞 遞進連詞,三、判斷“而”在文段中的意義。,兵者,詭道也。須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則,何以勝?故馮婉貞曰:“諸君2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氏雖小,然青,取之于藍3而青于藍,更勝其父。

4、婉貞博學4而日參省乎己,非只效書生終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敵之大捷。非7而所謂小女子也,乃巾幗英杰8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1、 連詞,并列關(guān)系 2、 連詞,假設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 3、 連詞,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然而 4、 連詞,遞進關(guān)系 5、 連詞,修飾關(guān)系 6、 連詞,承接關(guān)系 7、 代詞,同“爾”,可譯為你 8、語氣助詞,放在句末,表示勸告或感嘆語氣,可譯為“吧”“啊”,何 (一)疑問代詞,什么,哪里。 (二)副詞 1、程度副詞,多么,很 2、疑問副詞,怎么;為什么 (三)奈何:怎么 (四)何如:怎么樣,

5、何,一、下列句中加點的“何”字的意義與例句相同是( ) 例: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來何操 C.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D.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答案:D(A怎么 B什么,賓語 C什么,定語 D為什么 E多么),二、判斷“何”在文中的意義。,“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謬也,懂其理者,2何可勝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據(jù)4何為?原其理,當為愛之深也。可見,情之誤,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1、( ) 2、( ) 3、( ) 4、( ) 5、(

6、) 6、( ) 7、( ) 8、( ),參考答案:,1、疑問代詞,可譯為怎么 2、疑問代詞,可譯為怎么 3、疑問代詞,可譯為為什么 4、疑問代詞,可譯什么 5、副詞,可譯為多么 6、疑問代詞,可譯什么 7、可譯為憑什么 8、可譯為怎么樣,乎 (一)介詞,同“于” (二)句末語氣助詞 (三)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地”,【乎】,一、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確的一項是 ( ) 生乎吾前其聞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曰:壯士,能復飲乎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A.與相同,與相同 B.與相同,與不同 C.與不同,與相同 D.與不同,與不同

7、,D(比 助詞,表疑問語氣 助詞,表揣測語氣 詞尾),二、判斷“乎”在文中的意義。,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1乎?然吾曾見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從此業(yè),吾問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賦斂?!笨梢姡x斂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為4乎如此好樂?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則王之所為,宜也。臣之駑頓,所言多謬,王能諒之6乎? 1、( ) 2、( ) 3、( ) 4、( ) 5、( ) 6、( ),1、 助詞,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2、 相當于“于” 3、 助詞,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呀 4、 助詞,用在句中表停頓 5、 助詞,詞尾,譯”的樣子“ 6、 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劌

8、曰:“肉食者”乃入見(曹劌),1. “于是” “就”,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2. “才”,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條件。,乃,(一)用作副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3. “卻”“竟(然)”“反而”,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逆轉(zhuǎn)相背。,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4. “只”“僅”,表示對事物范圍的限制。,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信陵) 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齊桓),5.在判斷句中幫助判斷,譯為“是”“就是”等。,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

9、,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 (勾踐滅吳),【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乃 (一)作副詞 1、于是,就 2、才 3、竟然、卻、反而 4、只、僅 5、幫助判斷,是,就是 (二)作代詞 1、人稱代詞:你,你的 2、指示代詞這樣 (三)作連詞 于是 (四)固定句式:無乃.乎恐怕吧,乃,一、下列加點的“乃”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 B.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D.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楊孫、逢孫戍之,乃還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H爾其無忘乃父之志,ADG(A才 B是

10、 C竟然,卻 D才 E就 F這樣 G才 H你的),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乃(1)讀之。至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2)翁”一句,大為感佩,乃(3)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乃(4)曰:“此徒沽名耳?!北娙速|(zhì)之以理,其辭窮,乃(5)不得已而謝。,(1)副詞,表承接,于是。(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3)作判斷詞,相當于“為”、“是”、“就是”。(4)副詞,表轉(zhuǎn)折,相當于“竟然”、“卻”。(5)副詞,表條件,相當于“才”。,1.第三人稱代詞??纱恕⒋挛?,可譯為“他”“它”,“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2.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11、視句意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3.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4.指示代詞,表“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其,(二)用作副詞。 表示揣測、反詰、婉商、期望(祈使)等語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 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 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 吾其還也(燭之)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反詰“難道”,揣測“大概”,婉商“還是”,期望“一定”,(三)用作連詞。,1.表選擇關(guān)系,相當于“

12、是還是” 。,2.表示假設關(guān)系,相當于“如果”。,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沛然下雨,則苗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四)用作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其,一、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意義判定正確的一組是( )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則或咎其欲出者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A.相同,相同B.相同, 不同 C.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B(他的 其中的 那 那 其中的 他,他們 我,自己 他,他

13、們) 大概,二、判斷“其”中在文中的意義。,人言,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觀之,則非徒口舌耳。相如觀秦王無意償趙城,則卻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許之齋戒,因得以完璧歸趙,3其僅口舌哉?若與庸人議之,其必曰:“吾4其與之.”焉敢如此? 1、代詞,可譯為他 的 2、代詞,可譯為他 3、副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 4、連詞,表示商量語氣,可譯為還是,歸國,將相失和。途遇廉頗,即轉(zhuǎn)退避,當5其時,何人能如此?門客詢以因,相如則言:“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觀古今英杰之所為,6其皆出于此乎?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僅7其一二。8其是耶,其非耶?9其若是,則雖見霰雪紛10其無垠

14、,亦無恨矣,吾亦無有“悔11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之憾了 5、指示代詞,可譯為那 6、副詞,表示推測語氣,可譯為大概 7、代詞,可譯為其中 8、連詞,表示選擇關(guān)系,可譯為是還是 9、連詞,表示假設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 10、助詞,補足音節(jié),可譯為不譯 11、代詞,可譯為我,自己,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1.并列關(guān)系,并且。,且,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六國),2.遞進關(guān)系,而且,況且。,(一)用作連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 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石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 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3.表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

15、不出,火且盡(游褒) 且為之奈何(鴻門),1.將,將要。,(二)用作副詞。,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2.暫且,姑且。,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過秦)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且 (一)連詞 1、并列關(guān)系 2、遞進關(guān)系 3、讓步關(guān)系 (二)副詞 1、將要 2、姑且,暫且 (三)且夫:況且,再說,且,一 、下列加點的“且”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C.吾攻趙,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E.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F.有怠而欲

16、出者,曰:“不出,火且盡?!?BCEF(A將近。幾乎 B 將要,馬上 C將要,馬上 D尚且 E將要,馬上 F將要,馬上),二、判斷“且”在文中的意義。,“存者1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此豈石壕一地,唐王朝盡然耳。若此,帝尚每日聲歌,2且委政非人。則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且漣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則必危??v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辭”之豪氣,無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1、 副詞,暫且 2、 連詞,并且 3、 副詞,將要 4、 連詞,表并列 5、 連詞,尚且,視之,形若土狗(促織)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若,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

17、鴻門),1.第二人稱, “你”“你們”。,(二)用作代詞。,(一)用作動詞。像,好像。,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齊桓),2.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三)用作連詞。表假設,如果。,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若,一、下列句中加點的“若”字意義分類正確的一組是( ) 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 視之,形若土狗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屬皆且為所虜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A.B. C.D. C(如,像 如,像 假如 假如 你 像,如 及,比得上 你),二、判斷“若”在文中的意義。 “1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

18、頭望故鄉(xiāng)?!逼嬖?若人之思,3若天驚石破,花開鐵樹,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治彷叺盀槠漪~之一鱗5若龍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鄉(xiāng),常望月懷遠,登高作賦,至若柳子厚則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難抑之情,絕矣。 1、連詞,如果 2、代詞,這樣,這,如此 3、動詞,像,如, 4、代詞,可譯為你 5、連詞,或、或者 6、 助詞 ,放在開頭,“至于說”,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某所,而母立于茲 (項脊),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 (促織)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二)用作助詞。后加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名詞性短語。,所,(一)用作名詞,處所,地方。,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 師

19、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所以】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于“用來的方法” “是用來的”等。,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所以】2.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信陵)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 (報任),【為所】表示被動。,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所謂】所說的。,所 (一)用作名詞,“處所”“地方”。 (二)用作助詞,“所”+動詞所字結(jié)構(gòu):名詞性短語。 (三)所以:1、表憑借 2、表原因 (四)為所,表被動。 (五)“所謂

20、”,所說的,所認為的。,【所】,一、下列加點的“所”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A.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B.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C.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 D.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CD(A地方 B助詞,與“為”合起來表被動 C助詞,與后面的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短語 D助詞,與后面的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短語),二、判斷“所”在文中的意義。 “吾1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2所欽。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可見其4所言非偽飾耳。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5所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哉?此二人皆

21、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 1、可譯為的原因 2、表示被動 3、“所+動詞”結(jié)構(gòu),“所居位”指“所居之位” 4、“所+動詞”結(jié)構(gòu),說的話 5、“所+動詞”結(jié)構(gòu) 6、可譯為用來,的方法,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 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廉頗),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須據(jù)語境靈活翻譯。,(一)用作動詞。,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2.以為,認為。,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 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廉頗),3.判斷詞,是。,為,4.治理,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 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1.表被動(讀wi),有時跟“所”

22、結(jié)合,構(gòu)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二)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律讀作去聲),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兹福?2.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為了,為著。,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 臣請為王言樂(莊暴),3.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譯為“替”、“給”等。,為之奈何(鴻門) 如姬為公子泣(信陵),4.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孔雀),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作“因為”“由于”。,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三)句末語氣助詞(wi),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疑問或反詰。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

23、。譯為呢?,為 (一)用作動詞 1、作為,做 2、認為 3、是 4、治理 5、制定 (二)用作介詞 1、“替”“給”; 2、表被動,“被”。 3、因為,由于 4、為了 (三)用作語氣助詞,“嗎”。,為,一、下列句中加點的“為”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C.不足為外人道也 D.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 E.為賦新詞強說愁 F.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G.不者,若屬且皆為所虜 CD(A因為 B是 C對,向 D對,向 E為了 F呢 G“為所”表被動,二、判斷“為”在文中的意義。 “天行有常,不1為堯存,不為桀亡?!贝?

24、為至理,當3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為巫所惑。巫者,以詭5為業(yè),其所6為皆7為利也。故8為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為天下除殘去穢,乃吾輩本分,何辭10為? 1、介詞,可譯為因為 2、動詞,可譯為是 3、介詞,可譯為對、向 4、介詞,可譯為被 5、動詞,可譯為作為 6、動詞,可譯為做 7、介詞,可譯為為了 8、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 9、介詞,可譯為替 10、句末語助,可譯為呢、,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五人),焉,且焉置土石(愚公)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一)用作兼詞?!坝谥?(二)用作代詞?!八?猶且

25、從師而問焉 (師說)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三)疑問副詞代詞“哪里”“怎么”。,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 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四)語氣詞。,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赤壁),盤盤焉,囷囷焉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阿房)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石鐘),(五)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譯為“的樣子”“地”。,【焉】,一、下列加點的“焉”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于亂石之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E.王若隱其無罪而就

26、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AF(A詞尾,的樣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詞,于之 E語氣助詞 G詞尾,的樣子),二、判斷“焉”在文中的意義。 崤之戰(zhàn),秦軍過崤山之間,見峭峭1焉,狹狹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紛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別無他法,故致大敗。于是余有嘆4焉,驕而輕敵,5焉能不敗?如此,縱萬軍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則必無顏世上矣。 1、形容詞詞尾,可譯為的樣子 2、兼詞,“于”+“是”或“之”,可譯為“在這里” 3、代詞,可譯為“哪里” 4、句末語氣助詞,不譯 5、疑問代詞,可譯為怎么 6、句末語助,可譯為呢 7、代詞,可譯為他們,城北徐公

27、,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1.表示判斷語氣。,也,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齊桓)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2.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過秦)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3.表示肯定語氣。,語氣詞。,(一)句末,表判斷、肯定、反問、感嘆等語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 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4.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莊暴)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5.表示感嘆語氣。,(二)、句中語氣詞。,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也】,一、下列句中加點

28、的“也”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兩項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A.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B.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二、AB(A助詞,表判定語氣 B助詞,表判定語氣 C表停頓 D助詞,表疑問語氣),練習,1)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2)是說也,人常疑之。 3)茍政猛于虎也! 4)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5)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判斷 停頓 感嘆 反問 祈使,二、判斷“也”在文中的意義。 “師道之不傳1也久矣,汝何以能復之2也?”“吾將勸勉督責以行之3也。”“汝之言,金玉4也。汝之心胸,

29、吾輩何能及5也!” 1、助詞,句中表停頓 2、句末語助,表疑問語氣 3、句末語助,表祈使語氣 4、句末語助,表判斷語氣 5、句末語助,表感嘆語氣,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用)憑身份。,以,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勺g為“把”。,(一)用作介詞。,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于,在,從。,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于。,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guān)系,可譯為“而”“又” “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而或省去。,(二)用作連詞。,3.表示目的關(guān)系,后一動作往往是前一動作的目的或結(jié)果??勺g“而”“來”“用來”“以致”等。,4.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

30、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5.表示修飾關(guān)系,可譯為“而”,或省去。,1.作語氣助詞,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三)用作助詞。,2.作語助,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四)用作動詞。,1.率領(lǐng)、帶領(lǐng)。,2.以為,認為。,【以】,一、下列加點的“以”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趙亦盛設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D.余與四人擁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F.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G.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H.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 BG(A目的連詞 B把 C并列連詞 D承接連詞 E因為 F憑借 G把 H在),二、判斷“以”在

31、文中的意義。 “秉燭夜游,良有1以也?!比?以己美于潘安,則出無傷;否則,3以如吾之容現(xiàn)于當衢,則恐驚人。故自當4以書卷為伴,棄夷5以近則隨眾而游,險以遠則獨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鬧天宮”之勇,從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1、名詞,可譯為原因 2、動詞,可譯為認為 3、介詞,可譯為憑借 4、介詞,可譯為把 5、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關(guān)系 6、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關(guān)系 7、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關(guān)系,暢游書海8以極夫天地之樂,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棄之也,豈10以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長享逸樂。 吾雖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13以權(quán)貴交,1

32、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15以”之嘆。 8、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可譯為“來” 9、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10、介詞,可譯為因為 11、連詞,表原因,可譯為“因為” 12、介詞,可譯為在 13、介詞,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跟、和 14、表界限或范圍 15、動詞,可譯為用,罔不因勢象形(核舟),1.依照,根據(jù)。,(一)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依據(jù)、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趁著”“憑借”“經(jīng)過”“通過”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過秦)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2.依靠,憑借。,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 因擊沛公于坐(鴻門),3.趁著,趁此。,

33、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4.通過,經(jīng)由。,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諫太),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 因而化怒為悲(促織),(三)用作副詞。 于是,就,便;因而。,(二)用作連詞。因為,由于。,(四)用作名詞。 原因,緣由,機緣。,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因 (孔雀),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子路),(五)用作動詞。 沿襲,接連。,因 (一)用作介詞 1、依靠,憑借 2、根據(jù),按照 3、趁著,趁機 4、通過,經(jīng)由。 (二)用作連詞,因為、由于。 (三)用作副詞,于是,就;因而。 (四)用作名詞,原因。 (五)用作動詞,沿襲。,因,一、下

34、列加點的“因”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F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ACE(A于是,就 B趁機 C于是,就 D憑借 E于是,就 F通過),二、判斷“因”在文中的意義。 1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2因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3因。其常4因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5因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變?yōu)闃s木也。途經(jīng)紹墓,其尚8因眾人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

35、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 1、介詞,根據(jù) 2、動詞,沿襲 3、名詞,原因 4、介詞,趁著 5、連,于是 6、介詞,憑借 7、介詞,經(jīng)由 8、介詞,通過,經(jīng)過 9、介詞,因為 10、連詞,因為,乃設九賓禮于庭(廉頗) 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廉頗),1.在,從,到。,用作介詞。,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游褒),2.“在方面”“從中”。,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師說)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3.向,對,對于。,于,君幸于趙王(廉頗) 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4.被。放在動詞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燕王欲結(jié)于君(廉頗),5.與,跟,同。,良曰:“長于臣。”(鴻

36、門)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6.“比”。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觸龍),【于是】1. 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同現(xiàn)代漢語。,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口技) 于是余有嘆焉(游褒),2.相當于“于+此”??筛鶕?jù)具體語境譯為: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在這、從這等。,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見于】表示被動。,于 作介詞 1、在,從,到 2、在方面,從中(+于是) 3、向,對,對于 4、被,表被動(+見于) 5、和,跟,同,【于】,一、下列加點的“于

37、”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A.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 D.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二、判斷“于”在文中的意義。 “黃鳥1于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3于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黃鳥復見,其鳴之美則倍4于昔。吾鄉(xiāng)之美已聞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鄉(xiāng),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9于是,不亦樂乎? 1、助詞,無意義 2、介詞,對于 3、介詞,可譯為到 4、介詞,比 5、介詞,被 6、介詞,在” 7、介詞,“對”或“向” 8、同現(xiàn)

38、代漢語,“于是” 9、于:介詞,在 是:代詞,這,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莊暴),1.和,跟,同。,與 (一)用作介詞。,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陳涉),2.給,替。,吾孰與徐公美(鄒忌)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六國),3.比,和比較。,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勾踐) 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二)用作連詞。 和,跟,同,生三人,公與之母(勾踐) 則與一生彘肩(鴻門),1.給予,授予。,失其所與,不知(燭之)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2.結(jié)交,親附。,(三)用作動詞。,吾與點也(侍坐),3.贊許,同意。,然則廢釁鐘與(齊桓),通“歟”

39、,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四)通假。,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返回,與 (一)介詞 1、和,跟,同 2、替,給 3、比,與比較 (二)連詞,和,跟,同 (三)動詞 1、給予 2、結(jié)交,親附 3、贊成,同意 (四)通“歟”,語氣詞 (五)孰與:與比,哪一個,【與】,一、下列加點的“與”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A.去時里正與裹頭。 B.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D.四海之大,有幾人與 E.微斯人,予誰與歸 F.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答案:DF(A替 B連詞,和 C動

40、詞,親附,結(jié)交D語氣助詞,表疑問 E介詞,和,跟 F語氣助詞,表疑問),二、判斷“與”在文中的意義。 朝過夕改,君子1與之,吾亦贊同。其與吾等之約,當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難與也,應使眾與其事,與慷慨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偉略,天下無雙,若其助寇而不我與,如之奈何?若棄之,此城能為我有與? 1、動詞,譯為贊許 、介詞,譯為和 、動詞,譯為對付 、動詞,譯為參與 、動詞,譯為結(jié)交 、動詞,譯為幫助 、語氣助詞,表疑問,項王曰:“”則與斗卮酒(鴻門)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1.表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則 (一)用作連詞。,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手裁

41、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2.表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二)用作副詞。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是”“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論語六則。,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三)用作名詞。,以身作則。,2.準則,法則。,【則】,一、下列句中加點的“則”字意義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 A.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之一生彘肩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A C(A就,承接連詞 B乃,是就是 C就,承接連詞 D轉(zhuǎn)折連詞 ),二、判斷“則”在文中的意義。 “此1 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42、道出岳陽樓之美,美2則美矣,然岳陽樓之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則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何獨顯其名?只因范希文應邀作賦,文播寰宇,于是岳陽樓4則天下名揚。 1、用于判斷句,譯為“就是”,“是” 2、連詞,讓步關(guān)系,譯為“倒是” 3、連詞,假設,譯為“那么”“那就”“就” 4、連詞,表承接,譯為“就”“便”,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觸龍) 秦自繆公以來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1.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的 (人、東西、事情)”。,者 (一)用作助詞。,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2.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相當于“的”。,3.語氣助詞,表停頓,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 師者,所以

43、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今者項莊拔劍舞 (鴻門宴),(二)用作語氣詞。一般在疑問句末。,者,1、指“的”,“的人、 東西、 事情”等。 2、“者,也”,表示判斷。(判斷句式)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3、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一、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者”字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命“蟹殼青” A.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B.集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而詔之 C.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B(A判定語氣 B的人 C附在時間詞后面,不譯 D判定語氣),二、判斷“者”在文中的

44、意義。 李白1者,詩仙也。為當國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與幽人對酌,乃一澆其心中塊壘也。力士脫靴,國忠捧墨,詩諷楊妃,此數(shù)4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個性之抒揚,故雖仕途失意,仍不輟偉志,發(fā)之于詩,其詩傳于后世5者不可勝計,遂就其萬世英名。 1、表判斷 2、名詞性短語,譯為“的人” 3、放在時間詞后,起語助作用,不譯 4、放在數(shù)詞后,可譯為“個”“樣”之類 5、助詞,定語后置標志,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之,2.指示代詞,這,此。,(一)用作代詞。,(二)用作助詞。,1.結(jié)構(gòu)助詞“的”。,2.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3.作為賓語提前的標

45、志。,4.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5.音節(jié)助詞,多放在不及物動詞后面。,(三)用作動詞,“去”“往”“到”。,練習一下列紅色的“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A.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C.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E.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 B E(A這 B助詞,提前賓語 C往,到去 D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E助詞,提前賓語),練習二、判斷“之”在文中的意義。,一僧欲1之南海,詢于唐僧,唐僧不2之應。久3之,此僧以簞食瓢飲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難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撓,實可欽佩。然汝8之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9之乎?” 1、動詞,譯為到、往 2、代詞,譯為他 3、音節(jié)助詞,用在時間詞后,不譯 4、代詞,譯為這樣 5、代詞,譯為這件事 6、助詞,賓語前置標志,不譯 7、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