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巫山凝真觀原文及翻譯_第1頁
過巫山凝真觀原文及翻譯_第2頁
過巫山凝真觀原文及翻譯_第3頁
過巫山凝真觀原文及翻譯_第4頁
過巫山凝真觀原文及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過巫山凝真觀原文及翻譯一、原文: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來峰頂,山猿皆鳴,達旦方漸止?!睆R后,山半有石壇,平曠。傳云:“夏禹見神女,授符書于此?!眽嫌^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二、翻譯:二十三日,經(jīng)過巫山凝真觀時,參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說的巫山神女。祠廟正對著巫山,峰巒高聳沖上云霄,山

2、腳徑直插入江水中。人們議論說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見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纖細峻峭,適宜作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說:“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時候,就能聽到優(yōu)美的音樂,在峰頂上往返行走,能聽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漸漸停止。”廟的后邊的半山腰中有個石壇,比較平坦。傳說:“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這個地方把神符送給夏禹?!痹谑瘔峡从惺椒澹拖衿琳弦粯?。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無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幾片白云,就像鳳凰、仙鶴在飛舞,徘徊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散去,也是很覺得奇異的一個現(xiàn)象啊。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寫的,寫

3、作時間大約是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短短的八句當(dāng)中,有敘事,有寫景,有議論,有抒情,筆墨淋漓,感情深摯,充分體現(xiàn)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 游成都武侯祠,卻為什么要題作蜀相?寫蜀相的“兩朝開濟”,為什么要先提到劉備的“三顧茅廬”? 古人云:“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我們不妨尋蹤覓跡,來探尋一下“詩圣”的心跡。 為什么要題作蜀相? 一種解釋是:因為詩的主旨是歌頌諸葛亮的才智和功業(yè),同時惋惜他的壯志未酬(見人教版教師用書)。這似乎有些道理。但游記也可以涉及到有關(guān)的人物,游武侯祠歌頌諸葛亮的才智和功業(yè),也是順理成章,這種解釋當(dāng)然有些牽強。所以,這其中,應(yīng)該還有些其他原因。 大唐自“貞觀之治”,

4、中間經(jīng)過高宗、武后朝,至玄宗當(dāng)政迎來了“開元盛世”,人口至“安史之亂”前增至五千余萬,國力空前強盛。但是,隨著玄宗的老邁,李林甫、楊國忠兩位奸相先后把持朝政,將一個好端端的“開元盛世”葬送了。隨著安祿山起兵,各種矛盾突然如決堤泄洪,奔涌狂突,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兵連禍結(jié),哀鴻遍野。杜甫舍妻棄子,親歷了戰(zhàn)亂,其間耳聞目睹了國家的動蕩、人民的痛苦,能不憂心如焚嗎?痛定思痛,他對治國賢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諸葛亮式的人物橫空出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救黎民于水火。于是,在成都剛剛安定下來,他就尋來了: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聯(lián)寫專程尋訪武侯祠,這是“起”。開篇一問一答,一個“尋”字

5、,迫不及待之情畢現(xiàn)。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諸葛亮沒世已久。五百多年過去了,諸葛武侯已經(jīng)托體山阿,到哪里去找這能安邦定國的奇才大賢呢?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頷聯(lián)直承上文,寫祠堂內(nèi)的春色,這是“承”。杜甫參謁武侯祠,一不寫殿宇,二不寫塑像,卻寫什么碧草和黃鸝,雖然一植物一動物,一碧一黃,一靜一動,一視覺一聽覺,對仗極是工穩(wěn),但這未免有些偏題撿芝麻漏西瓜了。前四句,以一半的篇幅,寫老柏,寫碧草,寫黃鸝,是何道理? 我們不妨臆測一下: 老柏森森,終歲不凋,成為武侯祠的忠實守望者;碧草無情,年年逐春風(fēng)而綠;黃鸝無心,日日隱深林而自得其樂。它們寄身在武侯祠,知道武侯何許人也

6、?一個綠得滿階滿院,一個唱得婉轉(zhuǎn)悠揚。但這些在滿腹心事的少陵野老眼里,都是些無知無心的東西。只有我杜甫才可以和武侯談一談?!扒锶f代名,寂寞身后事”老杜也是知道的。但武侯祠的荒涼、落寞還是令他驚心。 諸葛亮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多智多謀,未出茅廬已定天下三分,聯(lián)吳拒曹,入川建國,之后,把個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只有賢相,就能成就大業(yè)嗎?想那諸葛亮,結(jié)廬于隆中,躬耕于壟畝,是誰三顧草廬之中,請他出山?諸葛亮當(dāng)時不過二十余歲的小青年,白面書生,乳臭未干,是誰力排眾議,給他施展才能的空間?又是誰,給了他無限信任,使他敢于盡心竭力?歷代歷朝,缺過能臣良將嗎?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玄宗一朝可謂

7、人才濟濟,但一個李林甫,口蜜腹劍,取得玄宗信任后,弄權(quán)使詐,閉塞言路,同時的張九齡、裴耀卿、李適之等皆被他排擠罷相。從而使得玄宗與賢臣阻隔,其后楊氏姐妹,權(quán)傾朝野,楊國忠胡作非為,搞得天昏地暗。縱使諸葛亮再世,又能有何作為呢?所以杜甫接下來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頸聯(lián)推開一層,寫對諸葛武侯評價,這是“轉(zhuǎn)”。一般認為上句看起來是說劉備,其實是從側(cè)面烘托諸葛亮的才智和抱負。(見人教版教師用書)。但筆者認為,杜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顧頻煩”,后才能有老臣的“兩朝開濟”。這種觀點的背后,流露出一絲委屈和對肅宗的失望。想當(dāng)初,杜甫舍身棄家,追隨肅宗,可謂忠矣。杜甫至鳳翔后,于至德二載(

8、757)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拜為左拾遺。對肅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駑鈍,盡忠報國。但不久就因為上疏救房琯,深深地惹惱了肅宗。當(dāng)年閏八月初一日,杜甫便被放還鄜州省家。此后便被肅宗逐漸冷淡,可謂報國無門矣。而當(dāng)時的一些賢才,又有多少機會?所以杜甫來到武侯祠,一則以哭,一則以告。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與才高智廣有很大關(guān)系,但與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為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 肅宗對杜甫有知遇之恩,而且君為臣綱,杜甫當(dāng)然只能喻之于心,而不能宣之于口。但,有些東西是掩飾不住的,特別是在他倍加推崇的武侯祠前。 肅宗啊,你能體諒一位老臣的拳拳之心嗎? 直到大歷三年(768),杜甫已五十六歲,還在江漢中哀怨地吟

9、道: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真是癡心不改??!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尾聯(lián)收束全詩,寫對諸葛武侯的悼念,這是“合”。 以諸葛之偉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聽計從,本可以一統(tǒng)河山,建千秋偉業(yè)。無奈天不從人愿,諸葛亮正當(dāng)盛年之時,即在五丈原病逝軍中,苦心經(jīng)營的興復(fù)大業(yè)也付之東流。確實讓人痛惜不已。但杜甫此刻的淚滿襟,卻又多了一層含義:大唐多難,賢相何在?縱有賢相,圣主何在?這淚水背后,千言萬語,能向誰訴?這淚水,不灑在武侯祠,又能灑落在何處呢? 蜀相一詩,前四句由思人而謁祠,后四句由謁祠而及人。第五句寫先主,第六句寫諸葛,第七句寫出師未捷,第八句寫淚滿襟。正是因先主三顧,而為蜀相提供了

10、施展才華的舞臺。由蜀相的出師未捷引出杜甫的淚滿襟,環(huán)環(huán)相扣,思路清晰,正與前四句相呼應(yīng)。祠長存而人已逝,怎不令人唏噓?而此時淚滿襟的杜甫,卻有千言萬語,永遠無法對人說出。長安十年“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悲辛;肅宗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上疏救房琯時的滿腔忠誠;肅宗“荃不察余之衷情兮”的冷酷決絕;朝廷的危機四伏和自己的報國無門都化作汩汩的淚,灑啊,灑啊。 國難當(dāng)頭,人心動搖,亂世“思”英雄,亂世“思”良相。杜甫對國家的憂患,對時局的牽掛,是那么深切。而由于自己的親身感受,他痛切地認識到:只有良相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那個以皇帝為中心的高度集權(quán)的體制下,良相離開了明君的信任、支持,毫無作為。這正是“窮

11、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的杜甫在武侯祠的呼告,正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杜甫在武侯祠的哭訴。評論(40)|給力216不給力37 2011-08-27 02:15寄在玥兒|八級偉大詩人杜甫,是一位畢生持有崇高志向(所謂“許身一何愚,自比稷與契”),而又始終未獲展布(所謂“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的悲劇人物,在詩人五十九載生活旅程當(dāng)中,時時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亦即如何匡輔君主靖世安民的問題。因之,在歷史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蜀漢賢臣諸葛亮,便成為詩人終生所最服膺所最推崇的楷模。在詩人許多懷古詩歌當(dāng)中,直接間接地,專題與旁及地稱頌諸葛亮的篇章,不下十幾首。特別是

12、當(dāng)他流浪四川期間,由于常和蜀漢的歷史江山接觸,更給詩人提供了憑吊前賢的便利與條件。于是他屢次尋訪諸葛武侯各處祠堂,著意撫摩孔明廟前古老柏樹。并且每至一處,必定哦詩題壁、慷慨陳辭。常常密意低回,長歌當(dāng)哭。發(fā)出“復(fù)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謁先主廟)“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詠懷古跡五首)的感喟,一派欽遲之意,溢于言表。在此類憑吊諸葛亮的詩作當(dāng)中,最典型最集中最具概括性的篇章,要算那首早期寫作的膾炙人口的蜀相一律了。 蜀相一詩,依照仇注,斷為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時作”。當(dāng)時唐王朝正處安史亂中,中原鼎沸,萬姓流離。詩人從華州棄官西走,輾轉(zhuǎn)抵達西南,在成都城郊,自筑

13、草堂一所,暫時得以落腳。但是錦城雖好,畢竟不是故鄉(xiāng)。所謂“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信美無與適,側(cè)身望川梁”(成都行),一種去國登樓感傷離亂的情思,是極其明顯的。就在草草安頓的余暇,詩人懷著滿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一座諸葛武侯祠堂,去作瞻依憑吊。隨即寫下此首著名詩章。 全詩八句,前四寫景,后四論事。蜀相這一標(biāo)題,就在顯示作者是以十分尊敬的心情,把諸葛亮生平地位與事業(yè)規(guī)模,作了概括的揭示。 開頭二句,詩人運用帶有詠嘆情調(diào)的自問自答句式,把一種追思緬想情意,作了極為深微的表達?!柏┫唷边@一稱呼,則較蜀相遞進一步,自然仍是表示尊仰之意(仇兆鰲說:“直書丞相,尊正統(tǒng)名臣也。”這倒未必。作為唐帝國盛、中

14、時期人物的杜甫,能否像南宋偏安年代朱熹在通鑒綱目中大書“丞相亮出師”那樣從封建正統(tǒng)觀念出發(fā)稱呼諸葛亮,是大可置疑的)?!昂翁帉ぁ比衷O(shè)問,自然是以敘述追尋古人蹤跡之義來表自己登臨憑吊之情。這個首聯(lián)一句,就已奠下全詩“沈摯悲壯”的風(fēng)格基礎(chǔ),并且洋溢著一種蘊借哀涼氣氛。 第二句,是為首句作答。給首句找出著落,明確了祠堂地點,也勾勒了自遠眺望的祠堂風(fēng)貌?!鞍厣?,主要是指傳系孔明手植的“新枝聳云”的古柏來寫祠堂歷史的悠久。 三、四句一聯(lián),是借對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寫,進一步抒發(fā)憑吊情懷。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詩人看到那照映階除的碧草,仍自呈現(xiàn)怡性的春色,聽到那身藏密葉的黃鸝,徒然囀弄著悅耳的佳音。院落

15、似此荒涼,門庭如彼闐寂。一種“感物懷人之意,即在言外?!北滩萦A,黃鶯隔葉,本來是極可賞心娛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兩字周旋,抒情狀態(tài),便翻然改異。這里正是杜甫“一字為工”極“變化開闔”之致之處。比起詩人另篇春望中名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來,尤為耐人吟味。當(dāng)然,決定詩人所以如此使用“自”“空”二字的根本原因,還在于詩人當(dāng)時的思想。 從這兩名詩里,我們仿佛看見一位當(dāng)日失路詩人對于異代無時宰相的一種深沉的精神默契。這兩句詩,在古人憑吊詩中,具有廣泛的一般意義。人人讀過,都不免勾起一種遐思,受到它的強烈感染。所謂“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杜牧),正是指的此等詩句所具的扣人心弦的

16、獨特藝術(shù)魅力。 詩題是蜀相,不宜多作景物描繪,所以下面四句,便轉(zhuǎn)入議論是非。對諸葛平生,作了集中的歸納,本質(zhì)的總結(jié)。 五、六兩句,是諸葛亮一生行藏出處的高度概括,也正是申述詩人所以如彼徘徊瞻戀的情感的實際基礎(chǔ)。諸葛亮的所以值得推崇,原在于他的“匡時雄略”與“報國苦衷”。在于他接受了劉備當(dāng)年三顧草廬的殷勤,替劉備描下天下大計的藍本;在于他協(xié)助先主立業(yè)開基,輔佐后主守成濟美。 可是盡管才德如此高尚的諸葛武侯,在現(xiàn)實生活邏輯當(dāng)中,卻竟遇到極為愴痛的結(jié)論?!俺鰩熚唇萆硐人?,長使英雄淚滿襟?!边@最后兩句,便成為千古傳誦的名詩,和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是永遠點燃人們愛國

17、主義心胸的至情言語。 由于諸葛一生始終抱著“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的宏偉志望,所以他曾經(jīng)六出祁山,以圖統(tǒng)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當(dāng)他在后漢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最后一次出師,占據(jù)五功縣的五丈原,和司馬懿相拒于渭水時,竟然病逝軍中。“哲人云亡”,“將是遽隕”,成為遺恨千古令人“痛心酸鼻”的莫大憾事!“未捷”,是指可望奏凱而尚未奏凱,“身先死”,是說竟把“興漢討賊”的艱難事業(yè),丟在身后。 “長使英雄淚滿襟”一句,自然不僅指的憑吊者的詩人自己,它也概括著千古以來具有同等愛國深情的無數(shù)志士。這兩句詩,對于后代讀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強烈的移情作用。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自己革新企圖遭到挫敗時,就

18、曾反復(fù)吟誦此詩,為之流涕不已;南宋愛國將領(lǐng)宗澤臨終時,就是“誦此二語”“三呼渡河”而卒的。這里的“英雄淚”,是愛國豪杰之淚,因之并不含有任何頹喪氣息;相反地,它還蘊藏著一種令人憤悱啟發(fā)的積極力量。 清人邵子湘評論此詩后四句時,曾說:“自始至終,一生功業(yè)心事,只用四語括盡,是如椽之筆?!边@自然是稱贊杜甫的筆力輪囷,擅長概括。 蜀相一律,標(biāo)志著唐時懷古作品的典則,是憑吊武侯詩歌的極致。明代作家楊慎,也曾于成都武侯祠壁發(fā)現(xiàn)過好的品題,并且深表嘉許。今天看來,該篇詩作,雖也甚好;但和蜀相比較起來,則就顯得有些刻露浮薄,不及蜀相含蓄深厚了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名公差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背蹩粗套訂柕溃骸褒R國人本來就善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子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老百姓在齊國的時候安分守己,不偷東西,可是到了楚國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