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t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規(guī)程_第1頁
130t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規(guī)程_第2頁
130t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規(guī)程_第3頁
130t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規(guī)程_第4頁
130t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G130/530MX6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規(guī)程(試行)熱電廠鍋爐工段二九年六月目錄前言4鍋爐運行的幾項規(guī)定5第一篇鍋爐運行規(guī)程6第一章鍋爐設備特性及主要參數(shù)611鍋爐簡介612主要工作參數(shù)613原料、環(huán)保、工藝指標814設備技術規(guī)范10第二章工藝流程說明1421原料流程1423風煙系統(tǒng)流程1422汽水系統(tǒng)流程14第三章鍋爐機組啟動前的準備1431鍋爐機組啟動前或檢修后的檢查與試驗1432啟動前的檢查及試驗1533水壓試驗1634沖洗過熱器1835漏風試驗1836冷態(tài)試驗1837鍋爐的烘爐與煮爐19第四章鍋爐機組啟動方案2041啟動前的準備2042鍋爐點火2043鍋爐升壓2144鍋爐并列22第五章運行中的監(jiān)視和調整2251運行調整的任務和目的2252水位的調節(jié)2353汽壓和汽溫調節(jié)2354燃燒調整2355鍋爐的放渣和放灰2456鍋爐壓火與熱啟動2557鍋爐排污2558轉動機械運行2659水位計的運行26510自動裝置的運行26第六章鍋爐機組的停止方案2761停爐前的準備2762正常停爐的操作規(guī)程2763鍋爐的壓火(熱備用)2864鍋爐的熱態(tài)啟動2865鍋爐停爐后的冷卻2966鍋爐停爐檢查項目2967鍋爐的防凍2968鍋爐停爐保護30第七章鍋爐事故處理3071鍋爐事故原則3072緊急故障停爐3173故障停爐3174鍋爐缺水3275鍋爐滿水3376汽水共騰3377汽包水位計損壞3478給水管道水沖擊3479蒸汽管道水沖擊34710水冷壁管損壞35711主蒸汽管道爆破35712省煤器管損壞36713過熱器管損壞36714鍋爐滅火37715爐床超溫及結焦37716返料器結焦38717驟減負荷38718廠用電中斷39719風機故障39第二篇汽輪拖動給水泵操作規(guī)程43一、設備簡介43二、啟動操作前的檢查與準備43三、汽輪機靜止試驗44四、啟動操作44五、運行調整與監(jiān)視45六、汽動給水泵的停止45七、汽輪拖動泵停用后的維護保養(yǎng)45第三篇安全操作規(guī)程46總則46第一節(jié)鍋爐設備的工作46第二節(jié)鍋爐簡介47第三節(jié)危險有害因素分析47第四節(jié)安全對策措施48第五節(jié)正常安全操作規(guī)程50第六節(jié)非正常操作安全規(guī)定51第七節(jié)檢修、維修安全規(guī)程54鍋爐主、輔設備一覽表55前言本規(guī)程根據(jù)CG130/53MX6鍋爐設計說明書和CG130/53MX6鍋爐安裝使用說明書及各設備制造廠家產(chǎn)品使用、維護說明書以及現(xiàn)場使用有關規(guī)定和國家電力公司的有關標準,結合原有YG75/529M5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備和系統(tǒng)的實際運行經(jīng)驗編寫而成。第一條鍋爐機組的檢查、啟動、運行、停止及事故處理操作,必須在值長的統(tǒng)一指揮下,按專責依照本規(guī)程進行工作。第二條鍋爐在大小修后,應按標準進行檢查,并做到記錄完整,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第三條運行人員在處理事故及異常情況時應深刻分析,正確判斷、準確操作,以防擴大事故。第四條本規(guī)程是指導鍋爐運行工作的準則,運行人員在工作中必須認真執(zhí)行。本規(guī)程的編寫,由于編寫人員的水平有限,難免出現(xiàn)不完善之處,希望有關人士在學習和執(zhí)行的過程中有補充改進建議時,及時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使本規(guī)程逐漸成熟、完善。謝謝鍋爐運行的幾項規(guī)定一、鍋爐房內(nèi)(包括零米和八米層)最低溫度不得低于50C,若低于50C時必須設法迅速恢復。二、鍋爐高溫、承壓部件如汽包、主汽聯(lián)箱、減溫器等,高溫蒸汽管道及有燙傷工作人員可能的地方,不保溫或保溫層脫落面積較大時,應迅速恢復保溫后方可啟動鍋爐。三、鍋爐的主要監(jiān)視儀表不完全或不好用時不能啟動。如在啟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主要監(jiān)視儀表損壞或不靈敏時,應停止鍋爐的啟動和升壓,待儀表修復后再繼續(xù)升壓。四、當鍋爐在緊急狀態(tài)時(事故停爐)司爐有向本班班長、班長有向本班值長建議立即停爐權,值長可根據(jù)實際情況下停爐令,而后向有關部門(如廠調度室、分廠廠長)報告事故的詳細情況。五、外網(wǎng)用汽一次變動量超過鍋爐蒸發(fā)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時,廠調度室應事先和值長聯(lián)系做好準備。第一篇鍋爐運行規(guī)程第一章鍋爐設備特性及主要參數(shù)11鍋爐簡介111本鍋爐是一種單鍋筒橫置式中溫次高壓自然循環(huán)水管鍋爐,采用由燃燒室、爐膛、水冷旋風分離器、返料器組成的循環(huán)燃燒系統(tǒng),爐膛為膜式水冷壁結構,過熱器分高、低II級過熱器,中間設I級噴水減溫器,尾部設三級省煤器和一、二次風預熱器,后部為布袋除塵器。112鍋爐概況(1)型號CG130/530MX6(2)制造廠家四川川鍋鍋爐有限公司(3)制造日期2008年2月(4)安裝日期2008年5月(5)投產(chǎn)日期2008年11月(1爐),2009年5月(2爐)12主要工作參數(shù)額定蒸發(fā)量130T/H額定蒸汽壓力530MPA額定蒸汽溫度450給水溫度150空預器進風溫度20排煙溫度140一次風預熱溫度150二次風預熱溫度170一、二次風量比6040鍋爐設計效率895燃料消耗量2112T/H排污率2石灰石消耗量1120/H脫硫效率(鈣硫摩爾比為25時)85CA/S摩爾比25鍋爐基本尺寸鍋筒內(nèi)徑1600MM,壁厚55MM,材質20G鍋筒中心標高36600MM鍋爐高度(頂板標高)39500MM鍋爐寬度(柱中心線)9700MM鍋爐深度(柱中心線)16580MM13原料、工藝、環(huán)保指標131煤的入爐粒度要求粒度范圍010MM;平均粒徑D50約13MM,其中小于1MM占3040,小于010MM的不大于10。設計煤種成份分析項目設計煤種(元素分析)應用基碳CY481應用基氫HY294應用基氧OY482應用基氮NY066應用基硫SY042應用基灰AY3926應用基水分WY38可燃基揮發(fā)分VR3422應用基低位發(fā)熱量QYDW4398KCAL/KG132鍋爐點火采用輕柴油油質資料如下項目比重油種0號輕柴油恩氏粘度(20)12167E10蒸余物殘?zhí)?3灰分0025含硫量02水溶性酸或堿無機械雜質無水份痕跡凝固點0閉口閃點不低于65低位發(fā)熱量40000KJ/KG133石灰石特性項目比重CAC03913MGC0320惰性物質65硫0水分02碳0石灰石入爐粒度要求粒度范圍02MM1MM不大于15,平均粒徑D50約045MM。134工藝指標額定指標135環(huán)保指標項目控制指標SO2200MG/M3粉塵排放濃度50G/M3136水容積理論計算匯總表(M3)水容積系統(tǒng)名稱水壓試驗正常運行水冷系統(tǒng)4040鍋筒2210過熱器125省煤器102102項目數(shù)值額定蒸發(fā)量130T/H額定蒸汽壓力53MPA額定過熱蒸汽溫度450給水溫度150一次風預熱溫度150二次風預熱溫度170排煙溫度140鍋爐水位050MM料層壓差8500PA爐膛壓差5002000PA床溫850910返料溫度85091014設備技術規(guī)范141鍋爐主要設備名稱項目規(guī)范單位產(chǎn)地風機型號AYX755C238F4臺鞍山華冠風機制造有限公司風量172000M3/H風壓8640PA轉速960RMIN電動機型號YKK50064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6000V額定電流7637A額定功率630KW功率因數(shù)084引風機額定轉速993RMIN風機型號AGX1302CNO18D2臺鞍山華冠風機制造有限公司風量103225M3/H全壓20160PA轉速1480RMIN電動機型號YKK50042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6000V額定電流1032A額定功率900KW功率因數(shù)087一次風機額定轉速1490R/MIN風機型號AGX752NO138D2臺鞍山華冠風機制造有限公司風量64710M3/H全壓10740PA轉速1460RMIN電動機型號YKK40042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6000V額定電流3777A額定功率315KW功率因數(shù)086二次風機額定轉速1483R/MIN高壓風機型號SR20LA4臺常州市風機制造有限公司風量417NM3/H全壓0036MPA電動機型號Y2225M44臺西門子電機(中國)有限公司額定電壓380V高壓風額定電流847A額定功率45KW功率因數(shù)087機額定轉速1475R/MIN名稱項目規(guī)范單位產(chǎn)地給煤機型號F576臺江蘇賽摩集團公司出力312T/H給煤機電機型號YVF2100L1412臺黃巖電機廠泵型號DG150803臺鄭州電力機械廠流量150M3/H轉速2970R/MIN揚程800M效率74電機型號YKK450321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6000V額定電流7366A額定功率630KW功率因數(shù)087電動給水泵轉數(shù)2981R/MIN泵型號IS125100315ATJ3臺山東雙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流量150M3/H轉速2900R/MIN揚程120M電機型號Y3280M23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380V額定功率90KW額定電流159A軟水泵功率因數(shù)091泵型號100/65SQB100/50223臺哈爾濱慶功林泵業(yè)有限公司流量100M3/H轉速2900R/MIN揚程50M電機型號Y180M23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380V額定功率22KW額定電流422A功率因數(shù)089清水泵轉速2940R/MIN泵型號ISR8050315TJ3臺山東雙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流量60M3/H轉速2900R/MIN揚程120M電機型號Y3225M23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380/660V額定功率45KW額定電流839/484A疏水泵功率因數(shù)09泵型號XBDIS8050200A2臺山東雙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流量54M3/H消防泵揚程42M名稱項目規(guī)范單位產(chǎn)地轉速2900R/MIN電機型號Y3225M22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額定電壓380V額定功率11KW額定電流213A消防泵功率因數(shù)09142輔助設備規(guī)范表名稱項目規(guī)范單位產(chǎn)地帶寬B5001臺出力120T/H電動機YD180L6/41臺上海力超電機有限公司額定功率130KW額定電壓380V額定電流294A傾角皮帶輸渣機轉速980R/MIN型號ZC801臺80M3渣倉電動機N37KW1臺型號GLZ104臺大連吉成電站輔機設備有限公司出力010T/H冷卻水壓12MPA冷卻水量4050T/H出水溫度80C出渣100C冷渣器電動機HM2VP132M44臺山東華力電機有限公司型號XMC150G2臺山東北辰集團有限公司出力150T/H水箱容積40M3設計壓力065MPA除氧器最高工作壓力05MPA型號DP51臺山東北辰集團有限公司容積5M3介質水、蒸汽設計壓力02MPA最高壓力015MPA定排擴容器設計溫度150C型號LP551臺山東北辰集團有限公司容積55M3連排介質水、蒸汽設計壓力06MPA最高壓力05MPA擴容器設計溫度180C名稱項目規(guī)范單位產(chǎn)地型號SK11臺山東北辰集團有限公司容積1M3介質水、蒸汽設計壓力11MPA最高工作壓力10MPA疏水擴容器疏水箱20M3型號SHQW60010352換熱面積35M2管程殼程設計壓力1010MPA最高工作壓力095095MPA耐壓試驗壓力125135MPA設計溫度150200介質水蒸汽輔助加熱換熱器產(chǎn)地山東北辰集團有限公司143主要承壓部件及受熱面名稱項目單位數(shù)值備注內(nèi)徑MM160020G壁厚MM55汽包長度MM9124左側膜式水冷壁根5251520G右側膜式水冷壁根5251520G前側膜式水冷壁根10051520G水冷壁后側膜式水冷壁根10051520G高溫過熱器根56423512CRMOV過熱器低溫過熱器根5838420G58省煤器省煤器管根5032420G二次風空氣預熱器根59004015Q235AF上一次風空氣預熱器根59004015Q235AF空氣預熱器下一次風空氣預熱器根3596511510CRNICUP調溫方式噴水混合式減溫器減溫器個1型號A49YPW5417V過熱安全數(shù)量只2A49Y10汽包動作壓力(飽和)MPA618動作壓力(飽和)MPA606閥動作壓力(過熱)MPA551名稱項目單位數(shù)值備注型式高能電子點火數(shù)量只4出力KG/H600工作壓力MPA25點火油槍燃油種類0、20柴油風帽數(shù)量個535放渣孔個4219流化床燃燒室二次風噴嘴個18旋風筒內(nèi)徑MM4100中心筒內(nèi)徑MM1500返料器型式J型閥362旋風返料器風帽數(shù)量個382148ZG8CR26NI4MN3NRE第二章工藝流程說明21原料流程原煤經(jīng)過皮帶輸送至碎煤機,粉碎后經(jīng)皮帶輸送至鍋爐房煤倉,通過3臺給煤機進入爐膛,燃燒后的爐渣大顆粒通過冷渣機排到大傾角皮帶,然后送到渣倉最后通過汽車運走;小顆粒經(jīng)過旋風分離器回到爐膛進一步燃燒。石灰石在氣力輸送系統(tǒng)的幫助下輸送進爐膛,與燃燒產(chǎn)生的SO2發(fā)生化學反應起到脫硫的作用。22汽水系統(tǒng)流程從軟水罐來的脫鹽水經(jīng)過軟水泵進入除氧器加溫除氧后通過給水泵給鍋爐上水。從上水平臺經(jīng)過三級省煤器后進入汽包,產(chǎn)生的飽和蒸汽經(jīng)過低溫過熱器后再經(jīng)過高溫過熱器進一步加溫后進入集汽集箱送到外網(wǎng)。23風煙系統(tǒng)流程空氣經(jīng)一次風(二次風)機送到爐膛,燃燒產(chǎn)生的煙氣從煙窗出口經(jīng)過高溫過熱器、低溫過熱器、省煤器、空預器進入尾部煙道后通過布袋除塵器除塵后的煙氣通過引風機從煙囪排大氣。第三章鍋爐機組啟動前的準備31鍋爐機組啟動前或檢修后的檢查與試驗311禁止鍋爐啟動的條件1鍋爐啟動的系統(tǒng)和設備檢修工作未結束,工作票未銷,或檢修工作雖結束但經(jīng)驗收不合格。2大修后的鍋爐冷態(tài)試驗、水壓試驗不合格。3鍋爐過熱蒸汽壓力表、溫度表、爐膛壓力表、煙溫表、壁溫表、汽包水位表、床溫表、床壓表、料層壓差表、爐膛壓差表、返料器料溫度表、點火風道溫度表及流化風量、風壓等表記缺少或不正常。4鍋爐對空排汽閥、事故放水閥、油系統(tǒng)閥門不正常,主要執(zhí)行機構經(jīng)試驗動作不正常。5鍋爐DCS控制系統(tǒng)不能投入正常運行時。6大修后的鍋爐啟動前冷態(tài)試驗、布風板阻力試驗、J型閥返料器風帽阻力試驗以及不同工況下的流化試驗不合格。7主要保護聯(lián)鎖試驗不合格或不能投入。32啟動前的檢查及試驗321鍋爐本體的檢查1燃燒室、旋風分離器、返料器、煙風道內(nèi)無人工作,無工具及其它雜物,風帽無損壞小孔無堵塞,流化床風室、點火燃燒器內(nèi)澆筑料完整、無雜物,各受熱面無積灰,排渣門開關靈活并能關閉嚴密,放渣管暢通無阻塞,給煤機及二次風噴嘴無結焦、堵塞。2看火門、人孔門完整無缺,檢查后各門嚴密關閉,各種測量和控制儀表附件完整,指針指示在零并處在工作狀態(tài),測溫熱電偶安裝就位并校正準確。3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等承壓部件經(jīng)試壓合格。4各部平臺、樓梯、欄桿完好牢固,通道無障礙物和積灰,檢修用的腳手架已拆除,各部照明充足。5各部控制門、風門、擋板開關靈活,指示位置與實際相符。6各部膨脹指示器安裝齊全,指針調整零位。7盤面清潔,DCS各種指示與實際相符。8所有檢修工作票注銷。9安全門正常投入,檢查排汽管連接牢固。322汽水系統(tǒng)的檢查1給水系統(tǒng)給水調節(jié)門、給水旁路調節(jié)門、輔助給水調節(jié)門及放水門關閉。2減溫器手動門開啟,電動調節(jié)門關閉。3集汽箱出口、主汽門經(jīng)開關試驗開啟,旁路門關閉,母管主汽門關閉。4疏水系統(tǒng)主汽門前所有疏水及主汽門后的疏水門開啟。5放水系統(tǒng)各聯(lián)箱的排污門關閉、連續(xù)排污二次門、事故放水手動門關閉,定期排污總門、連續(xù)排污一次門、反沖洗門關閉。6給水、蒸汽及爐水取樣門、汽包加藥門開啟。7汽包水位計的汽門、水門開啟、放水門關閉。8所有空氣門開啟,過熱器聯(lián)箱上的對空排汽手動門及電動門開啟。9汽包及集汽箱壓力表一次門開啟,所有流量表的一次門開啟。10省煤器再循環(huán)門上水時關閉,停止上水時開啟。11檢查除塵器處于良好備用狀態(tài)。323給煤設備的檢查1給煤機插板開關靈活,能嚴密關閉。2給煤機內(nèi)無雜物,空轉運行正常,無異音,處于備用狀態(tài)(分別空載運行1520分鐘)。3煤倉內(nèi)料位正常,有足夠的存煤。324冷渣器的檢查及注意事項1檢查冷渣器冷卻水進口水壓是否在規(guī)定值。2機器運轉平穩(wěn)后,緩緩打開除渣閥。3按運行需要調整筒體的轉速,達到要求的排渣量,同時調整冷卻水量,以保證排渣溫度。4檢查轉動設備的潤滑是否正常。注意事項1若遇有冷渣器事故時可通過緊急排渣,而不影響鍋爐正常運行。2運行時一定要先通水,然后再轉機,最后打開渣門,停機時則步驟相反,同時應確認旋轉方向。3停機時應先關閉排渣門,然后使設備至少再運行20分鐘或無渣排出,方可停機。1小時后方可關閉水門,也可常開。4長期停用可通過排水門將筒體內(nèi)的存水排掉。325啟動點火器的檢查1)檢查點火器的窺視孔和火焰檢測器必須清潔。2)檢查點火器油槍的霧化噴嘴霧化正常。3)檢查油壓及各管路閥門正常。326主要輔機的檢查1引風機、高壓返料風機、一次風機、二次風機入口擋板完整無缺,調整自如,開關指示與實際符合2風機軸承冷卻水暢通、充足。3保護罩完整、牢固,各對輪聯(lián)結完好,地腳螺栓牢固,平臺上無雜物。4液力偶合器經(jīng)檢修重新注油,第一次啟動前其油面應達到最高油位,否則其油位應在最高與最低油位線之間,冷卻水暢通,各部位不得有滲漏。5軸承座內(nèi)的潤滑油清潔,油位指示在規(guī)定位置,清晰可見。6電動機周圍清潔,地腳螺栓牢固,接地線接觸良好,停止運行三天以上或檢修后的電動機經(jīng)電氣測絕緣合格后方可啟動。327轉動機械的試驗1各轉動機械檢修完畢后,請示值長要求送電。2當新安裝或經(jīng)檢修后第一次啟動前,應檢查電機、風機的轉向是否相同,只有相同才能試機。3電動機啟動電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恢復正常,否則應將其停止,待缺陷消除后重新啟動。4啟動風機的順序是引風機、返料風機、一次風機、二次風機,此時可檢查風門的嚴密性,試運時注意轉動方向是否正常,有無磨擦和振動及軸承發(fā)熱現(xiàn)象。5試運時間新安裝和大修后為68小時,軸承溫度不超過80,風機軸承振動引風機不超過013MM,一、二次風機不超過010MM,返料風機不超過006MM,串軸不超過24MM。328操作室及DCS檢查1操作室照明充足,光線柔和。2DCS系統(tǒng)所有儀表、信號開關及切換開關配備齊全,完整好用,指示準確。3盤面規(guī)整,系統(tǒng)走線清楚正常,所有標志齊全,名稱及顏色正確,字跡清晰。4報警器好用,響聲宏亮。5聯(lián)系熱工,確認一次元件完整良好,且與DCS聯(lián)調完畢。329聯(lián)鎖試驗1投入總聯(lián)鎖開關。2啟動引風機、高壓風機、一次風機、二次風機、給煤機。3用事故按鈕依次停止給煤機、二次風機、一次風機及引風機以檢查事故按鈕的靈活性。4用事故按鈕停止引風機,此時一次風機、二次風機、高壓風機、給煤機應相繼跳閘。5若試驗動作不正常,通知電氣、熱工人員處理。6聯(lián)系熱工及電氣將儀表及電動閥門電源送電。并試驗其靈活性。7全部試驗合格后,投入聯(lián)鎖開關,請示值長,做好設備的啟動準備。33水壓試驗新安裝的鍋爐或承壓部件經(jīng)過檢修,應進行水壓試驗(壓力為正常的工作壓力),以檢查受熱面、汽水管道及其閥門的嚴密性;特殊情況下須做超水壓試驗。331水壓試驗范圍1)汽包及附件、人孔門、管座等。2)水系統(tǒng)下降管、導水管、布風板水冷管、水冷壁及其進出口聯(lián)箱、導汽管、省煤器及其進出口聯(lián)箱、水冷套及其進出口聯(lián)箱、給水管、再循環(huán)管等。3)過熱器系統(tǒng)飽和汽引出管、低溫過熱器、高溫過熱器,各級過熱器進出口聯(lián)箱、各級過熱器連通管道、減溫及主汽門前過熱蒸汽管道。4)鍋爐范圍內(nèi)管道減溫水管、事故放水管、定連排管、疏放水管、安全門、水位計(只參加常壓試驗,不參加超壓試驗)、壓力表盤管、壓力表、溫度、取樣等一次門前的管道及閥門。332水壓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在鍋爐承壓部件檢修完畢,汽包、聯(lián)箱的孔門封閉嚴密,汽水管道及其閥門附件連接完整,堵板拆除后進行。2)司爐在上水前,應詳細檢查鍋爐承壓部件的所有熱機檢修工作票已經(jīng)終結或注銷。檢修工作負責人及工作許可人共同確認與試驗設備有關處無人工作。3)鍋爐操作員應該做以下工作A、通知檢修人員將所有安全門鎖定(做超水壓試驗)(即解列所有安全門)。B、檢查關閉鍋爐所有疏、放水門、排污門,取樣一次門、主蒸汽電動門、旁路門。C、開啟本體空氣門,汽包就地水位計投入(超壓試驗時應解列)。D、通知化學備足試驗用除鹽水,并關閉各化學取樣二次門。E、檢查完畢,準備工作結束,匯報值長,開始鍋爐上水。4)鍋爐水壓試驗上水的水質、溫度、時間要求(1)上水必須是合格的除鹽水。(2)上水溫度一般控制在2070之間,上水溫度與汽包溫度的差值不大于40。(3)上水速度應綬慢,上水時間夏季不少于15小時,冬季不少于2小時,若水溫與汽包壁溫接近時,可適當加快上水速度。(4)上水前后,應分別檢查和記錄機組各部膨脹指示器數(shù)值。(5)在上水過程中應經(jīng)常檢查汽包、聯(lián)箱的焊口,各部閥門、堵頭等是否有泄漏現(xiàn)象,上水至水位100MM時停止上水,觀察汽包水位應不變,若水位有明顯變化應查明原因,予以消除。333工作壓力水壓試驗操作1當鍋爐上水到過熱器空氣門冒水后,關閉空氣門。2上滿水后報告值長,聯(lián)系汽機做好防止汽輪機進水的措施。3鍋爐升壓用給水總門控制壓力,緩慢升壓,升壓速度每分鐘不超過03MPA。4當壓力升至工作壓力時應立即停止升壓,維持壓力穩(wěn)定,通知有關人員進行全面檢查。當全面檢查及試驗完畢后方可降壓,降壓應緩慢,降壓速度每分鐘不超過0102MPA。5停止升壓5分鐘后壓力下降不超過0103MPA,承壓部件無漏水及濕潤現(xiàn)象,無殘余變形即為合格。334超水壓試驗操作1超水壓試驗壓力為汽包工作壓力(583MPA)的125倍即729MPA。2超水壓試驗時應解除水位計和安全門。3在工作壓力之前的升壓過程同正常工作壓力水壓試驗方法步驟相同。4從工作壓力上升至超壓試驗的壓力時,壓力的上升速度每分鐘不超過01MPA為限,當壓力達到汽包壓力的125倍時,立即停止升壓,保持5分鐘后降到工作壓力,再進行檢查,檢查期間壓力保持不變。5經(jīng)檢查受壓設備金屬壁和焊縫無水珠和水霧的漏泄痕跡,經(jīng)宏觀檢查,受壓部件無明顯的殘余變形即為合格。335水壓試驗注意事項1整個水壓試驗(超壓試驗)應設專人監(jiān)視和控制壓力,并將試驗結果及發(fā)現(xiàn)問題做好記錄。2試驗前壓力表應校驗準確,并不少于二塊,試驗壓力以汽包壓力為準,兩塊壓力表的取點不允許來自一個表管。3若在控制室監(jiān)視壓力應考慮高度差,為防止誤將壓力升高,應在壓力表試驗壓力刻度處作臨時紅線,以示醒目。4水壓試驗時不允許影響運行爐的正常運行工作。5水壓試驗如在冬季進行,應做好防凍措施。6水壓試驗時,由鍋爐段長主持、技術員專工參加,當班運行人員操作,檢修人員檢查。34沖洗過熱器鍋爐大、小修或煮爐后,應根據(jù)化學人員的意見對過熱器管進行反沖洗,沖洗應用凝結水或給水進行,適當控制沖洗水量,水溫應在100以下。沖洗程序1聯(lián)系運行人員啟動疏水泵。2開啟反沖洗門向鍋爐上水。3開啟定排總門。4關閉減溫水手動、電動調節(jié)門。關閉電動主汽門、旁路門及對空排汽電動門,開啟對空排汽手動門。5輪流開啟排污門。6通知化驗人員取樣分析水質,待合格后停止沖洗,關閉反沖洗門及排污門。7沖洗完畢,恢復反沖洗管上的堵板,同時關閉反沖洗門。關閉定排放水門,開過熱器疏水。35漏風試驗鍋爐經(jīng)過檢修后應在冷態(tài)下以負壓或正壓的方法試驗檢查鍋爐本體及煙道的嚴密性,程序如下1關閉各處人孔門、檢查孔。2用負壓法試驗時,可啟動引風機,保持爐膛出口負壓100150PA左右,用蠟燭檢查燃燒室、煙道時火焰即被吸向不嚴密處。3用正壓法試驗時,啟動引風機、一、二次風機,保持爐膛出口50PA左右,用蠟燭靠近鍋爐本體、煙道、空預熱器時火焰即被從不嚴密處吹向外側。4用正壓法試驗檢查空氣預熱器的嚴密性時,關閉送風機、二次風機風門擋板,分別啟動一、二次風機,進入空氣預熱器,檢查漏風情況,詳細記錄。5發(fā)現(xiàn)不嚴密處做好記錄,試驗完畢加以消除。6試驗完畢恢復各風門擋板正常位置,將試驗結果記錄。36冷態(tài)試驗循環(huán)流化床在大小修或處理布風板、風帽后,在點火啟動前,必須進行冷態(tài)試驗,以保證鍋爐順利點火和穩(wěn)定安全運行。361冷態(tài)試驗的目的1鑒定送風機風量、風壓是否滿足鍋爐設計運行要求。2檢查風機、風門的嚴密性及送、引風機系統(tǒng)有無泄漏。3測定布風板的布風均勻性,布風板阻力,料層阻力,檢查床料流化質量。4繪制布風板阻力、料層阻力隨風量變化的曲線,確定冷態(tài)臨界流化風量和熱態(tài)運行的最小風量。362布風均勻性試驗1鍋爐鋪料之前必須消除爐內(nèi)雜物,風帽清理完畢,無堵塞、損壞。2在爐底鋪設一層冷態(tài)干渣,粒度08MM,高度約500600MM,鋪設要均勻、平整。3關閉爐門,啟動引、一次風機,調節(jié)擋板開度,保持燃燒室負壓50100PA,使底料全部流化。打開爐門,用扒子進行試驗,當扒子較順利推拉碰到風帽時,確定最低流化風量,關閉主風道(運行風),倒為點火風,重復上述試驗。4約5分鐘后,停止風機,打開爐門觀察底料平整情況,底料表面應無凹凸,堆積及溝流現(xiàn)象。如存在上述現(xiàn)象,應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并重做一次。5將試驗時的擋板開度、風量風壓、電機電流等各項參數(shù)記錄好。37鍋爐的烘爐與煮爐371烘爐3711烘爐目的烘爐是指新安裝好或檢修后的鍋爐在投入運行之前對爐墻襯里及絕熱層等進行烘干的過程。新砌筑的鍋爐墻內(nèi)含有一定的水分,如果不對爐墻進行緩慢干燥處理以提高其強度,而直接投入運行后,爐墻水份就會受熱蒸發(fā)使體積膨帳而產(chǎn)生壓力,致使爐墻發(fā)生裂縫、變形、損壞,嚴重時使爐墻脫落。同時烘爐還可以加速爐墻材料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使其穩(wěn)定,以便在高溫下長期工作,因此鍋爐在正式投運前,必須經(jīng)小火按一定要求進行烘爐。3712烘爐的方法及過程烘爐應根據(jù)耐磨材料廠家提供有關資料及要求制定烘爐方案,確定烘爐曲線。在流化燃燒室和返料器下部分別進行烘爐。1)燃燒室烘爐待燃燒室、爐膛出口、旋風返料器施工完畢,養(yǎng)護期結束后,在布風板上裝入底料350MM厚,用木柴燃燒烘烤,利用燃燒的輻射熱烘干爐墻,初期用小火,后期用大火烘烤,烘爐時間為12天。(據(jù)烘烤時試樣含水率具體定)2)返料器烘爐在返料器布風板上蓋上鐵板,防止存灰堵塞風帽孔,在鐵板上放上木柴點火,根據(jù)取樣含水率確定烘爐時間和火勢大小。3713烘爐過程及檢測標準1用疏水泵向爐內(nèi)上除鹽水至汽包正常水位。2上水過程中打開爐頂空氣門,以防空氣堵塞。3將木柴置于流化床及旋風除塵器、返料器下部點燃,打開引風機擋板,關閉所有爐門、人孔門、看火門,初期要控制木柴的燃燒,使燃燒溫度不要過高,木柴要置于火床中心。4第一天烘爐爐墻溫升不應超過50,以后每天溫升逐漸遞減,控制溫升不超過20/天。5烘爐時,在燃燒室及旋風返料器中部、過熱器兩側1M高處、省煤器爐墻左右前后各選一處取樣,測其含水率,并作好記錄。6取樣應在耐火層與保溫層交界處,每份大約50克左右。7取樣次數(shù)每隔3天取一次,測其含水率,當試樣含水率達到7以下時,可以煮爐,烘爐過程結束,煮爐后取樣含水率達20以下即為合格。8溫升由高溫過熱器前煙溫控制,后期要控制煙溫不超過200220。烘爐時注意事項(1)汽包水位必須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上水采用間斷上水,上水時關閉省煤入口再循環(huán),上水后開啟。(2)嚴禁直接在布風板上燃燒木柴或其它燃料以免燒壞風帽。372煮爐3721煮爐目的為清除鍋爐在制造、運輸、存放及安裝時所形成的銹蝕及油垢,必須在投產(chǎn)前進行堿煮爐。3722煮爐前的準備工作1準備好煮爐人員用的膠皮手套、毛巾等勞保用品。2加藥每立方米水加氫氧化鈉和磷酸三鈉各4KG純度按100,鍋爐水容積按60M3計算,上述藥品各需240KG。加藥前將藥品在溶劑箱內(nèi)全溶解后加入爐內(nèi),濃度不準大于20。3加藥由化學人員操作、監(jiān)督。4加藥時汽包保持低水位(80MM),藥液一次注入汽包內(nèi)防止藥液進入過熱器。5根據(jù)煮爐系統(tǒng)圖,將需要的臨時設備、管線連接完畢。3723煮爐工藝過程1加藥完畢即可點火開始煮爐,升壓、升溫工作根據(jù)規(guī)程要求,煮爐時用一只就地水位計,其余備用,維持好汽包水位在030MM,補給水時應均勻緩慢,警惕鍋爐滿水,不允許帶有堿性的爐水進入過熱器;煮爐期間應打開汽包與省煤器之間的再循環(huán)門,過熱器疏水門全部打開。2升壓至01MPA時即可關閉空氣門,沖洗水位計一次。3壓力升至0304MPA時,穩(wěn)住壓力進行承壓部件的螺栓熱緊。4熱緊完后即可升壓,升壓至196245MPA,并維持該壓力進行24小時煮爐,進行燃燒強度的控制,控制汽閥,保持排汽為15的額定蒸發(fā)量。5煮爐中每隔3小時化驗一次爐水,在汽包與省煤器間聯(lián)箱放水處進行爐水取樣化驗堿度和磷酸根,當堿度低于45毫克當量/升,補充加藥。6煮爐后期當磷酸根含量變化不大,漸漸穩(wěn)定時,煮爐結束。7煮爐期間,運行人員加強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匯報處理。8加強水位監(jiān)視,設專人就地監(jiān)視汽包水位,盡量保持汽包的正常水位,每班沖洗水位計2次。9煮爐24小時結束后,從下部各排污點輪流排污換水至水質達到標準為止。10煮爐結束后,應交替進行持續(xù)上水和排污,直到水質達標為準,然后停爐放水,檢查排污閥有無堵塞現(xiàn)象。11煮爐后打開汽包、聯(lián)箱,檢查汽包、聯(lián)箱內(nèi)壁應無油垢,擦去附著物后,金屬表面應無銹斑。第四章鍋爐機組啟動方案41啟動前的準備411鍋爐的上水1)上水的注意事項A、鍋爐上水應為化學處理后并除過氧的水,至少為除鹽水。B、鍋爐上水不應太快,水溫較高時應緩慢,對于已冷卻的鍋爐上水溫度不許超過2070,如超過此溫度應采取間斷上水。C、上水時間夏季不少于15小時,冬季不少于2小時。D、上水過程中,經(jīng)檢查各處閥門,人孔及各水管放水門有無漏泄,如發(fā)現(xiàn)漏泄應停止上水。2)上水需用旁路門進行上水,注意給水管路的空氣門見水后關閉,當水位達到75MM停止上水。3)鍋爐有水時,通知化學化驗合格后,可進行補水或放水,保持水位計最低水位。4)鍋爐上水后應注意水位上升或下降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停止上水后,省煤器再循環(huán)門應開啟。412空氣清掃1)使一次風量達到最低。2)二次風擋板和油燃燒器擋板打開。3)維持一次風量在30。4)油燃燒器投入清掃。5)油燃燒器清掃完成后,點火試驗。6)清掃完成(空氣清掃停)。42鍋爐點火接到值長點火命令后,按照以下程序操作1)進行布風均勻性試驗在布風板上均勻鋪上550600MM厚、粒度為06MM的爐渣(底料),啟動引風機和一次風機,保持爐膛出口壓力50PA,逐漸增大風量,直至料層完全流化,觀察流化是否均勻,流化5分鐘后,關閉一次風檔板,檢查流化床面料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再開啟一次風擋板,使料層再次完全流化平整,如仍不平整,應查明原因,予以消除。然后記錄微流狀態(tài)及全流狀態(tài)時的風機擋板開度、風機電流及風量做為運行時指導參數(shù)。2)啟動高壓返料風機,全開返料風門。3)啟動點火油泵,在油路內(nèi)打循環(huán)。4)調整油路循環(huán)門,保持油路油壓正常,投入點火油槍點火,依次點燃兩只油槍將一次風量增至最低流化風量;逐漸增加油壓至25MPA,加強巡回檢查,檢查油槍燃燒情況及火焰穩(wěn)定性,保持床層溫度穩(wěn)步上升。5)調整點火風門及油槍油壓,控制風室溫度小于850。6)待床溫升至450時,啟動給煤機手動調節(jié),少量給煤,保持床溫穩(wěn)定上升。同時調整一次風量,根據(jù)床溫上升情況適當調整給煤量,可以采用間斷給煤的方式。7)當床溫升至850時,將油槍退出運行,投入快速風門,床溫900以上時停止油泵運行,燃燒穩(wěn)定后半小時投入除塵器運行。8)調整進煤量和風量,保持床料流化,使燃燒室保持微負壓,控制床溫在850900。調整返料風門,控制返料器溫度在900以下。觀察返料器循環(huán)灰流化循環(huán)是否正常,如不正常,迅速查明原因,并予以消除。43鍋爐升壓431鍋爐升壓鍋爐自點火至并爐,夏季不少于180分鐘。冬季或承壓部件有缺陷時,應適當延長升壓時間,升壓過程中應注意調整燃燒,保持爐內(nèi)溫度均勻上升,各承壓部件受熱均勻,膨脹正常,整個升壓過程控制在23小時左右。升溫速度要均勻,做好監(jiān)視和記錄。升壓的操作在升壓過程中,應監(jiān)視過熱蒸汽溫度不應超過額定值。點火至并爐過程中,須進行下列工作1)當汽壓升至00501MPA時,沖洗汽包水位計,并核對其它水位計指示,與汽包水位計進行對照。2)當汽壓升至01502MPA時,關閉汽包空氣門,減溫器聯(lián)箱疏水,過熱器、減溫器的空氣門。3)當汽壓升至025035MPA時,依次進行水冷壁下聯(lián)箱排污放水,注意汽包水位。在鍋爐上水時,應關閉省煤器再循環(huán)門。4)當壓力升至03504MPA時,熱緊法蘭、人孔及手孔等處的螺栓。如發(fā)現(xiàn)局部受熱不均影響膨脹時,應在聯(lián)箱膨脹較小的一端進行放水,使其受熱均勻,記錄各膨脹指示數(shù)值一次。5)當汽包升至1MPA時,通知熱工投入水位表。當汽壓升至2MPA時,穩(wěn)定壓力,對鍋爐機組進行全面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不正常,應停止升壓,待故障消除后繼續(xù)升壓,檢查各轉動設備一次。6)當汽壓升至25MPA時定期排污一次,沖洗水位計一次,與其它水位表進行對照。7)當汽壓升至3035MPA時,進行水位計對照,并通知化驗人員化驗汽水品質,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調整過熱蒸汽溫度,保證燃燒穩(wěn)定,準備并汽。升壓時間如下序號飽和壓力(MPA)時間(MIN)100550602051030403102030354203020255303915206395191520注沖洗水位計的操作方法沖洗水位計應站在水位計側面,開啟閥門時應該緩慢小心,沖洗人員應戴手套,使用專用扳手。沖洗方法如下A開放水門,沖洗汽管、水管、水位計。B關閉水門,沖洗汽管、水位計。C開啟水門,關閉汽門,沖洗水管。D開啟汽門,關閉放水門,恢復水位計運行,水位計應有輕微波動,并與其它水位計進行對照,如指示不正常應重新沖洗。432調整安全閥安全閥的調整標準汽包工作壓力583MPA,過熱器工作壓53MPA回座壓力按安全閥的回座壓差一般為起座壓力的47,最大不得超過起座壓力的10。1)汽包安全閥(1)汽包工作安全閥動作壓力106倍的工作壓力106583618MPA(2)汽包控制安全閥動作壓力104倍的工作壓力104583606MPA2)過熱器安全閥安全閥動作壓力104倍的工作壓力10453551MPA3)鍋爐安全閥的調整應注意以下各項(1)調整安全閥時,技術員、安全員、鍋爐運行及檢修人員應在場。(2)調整安全閥時,司爐要保持燃燒穩(wěn)定,鍋爐壓力穩(wěn)定,如壓力變化大,可用過熱器疏水和對空排汽控制,并注意監(jiān)視和控制水位。(3)調整安全閥的壓力以就地壓力表為準。(4)調整安全閥時應逐臺進行,先調壓力高的,然后壓力低的。(5)將安全閥的調整試驗結果記錄在有關記錄內(nèi),參加人員應簽字。44鍋爐并列441并列應具備的條件1接到值長命令,通知鄰爐并與汽機聯(lián)系,注意汽溫變化。2并汽時,主汽壓力低于蒸汽管壓力0102MPA,如果鍋爐汽壓高于母管壓力禁止并爐。3過熱蒸汽溫度低于額定值30,保持過熱蒸汽溫度400以上。4保持汽包水位50100MM處。5蒸汽、爐水品質合格。6設備運行情況正常,燃燒穩(wěn)定。442鍋爐并列及接帶負荷1)并爐的操作(1)開啟主蒸汽門時應緩慢小心。(2)在并爐過程中,如引起汽溫急劇下降或發(fā)生主蒸汽管道水沖擊時,應停止并爐,關閉主汽門,減弱燃燒,加強疏水,待恢復正常后重新并爐。(3)并爐后,汽機溫度無變化,關閉過熱器疏水,主蒸汽門前疏水,對空排汽門。對鍋爐機組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將點火至并爐過程中的主要操作及新發(fā)現(xiàn)的問題詳細記錄。2)接帶負荷(1)鍋爐并列正常后,可逐漸增加負荷至40,停留一段時間,然后在一般情況下將負荷增至額定負荷。(2)在帶負荷時,司爐應集中精力調整燃燒,保證汽壓、汽溫、水位的穩(wěn)定。專人監(jiān)視給煤機,防止給煤機斷煤。根據(jù)汽溫情況及調整減溫水流量。第五章運行中的監(jiān)視和調整51運行調整的任務和目的511鍋爐運行調整的任務鍋爐正常運行中,為保證其安全經(jīng)濟運行,要做到“四勤”(勤檢查、勤調整、勤聯(lián)系、勤分析)“四穩(wěn)”(汽壓穩(wěn)、汽溫穩(wěn)、水位穩(wěn)、燃燒穩(wěn))并做好以下調整1)保持鍋爐的蒸發(fā)量在額定值內(nèi),滿足外界負荷的需要。2)均衡給水并維持正常水位。3)保持正常的汽溫和汽壓。4)保證飽和蒸汽和過熱蒸汽品質合格。5)保持爐內(nèi)物料良好的循環(huán)、流化和燃燒,調整鍋爐的運行方式和燃燒方式,防止結焦,減少各項熱損失,降低自耗電,提高鍋爐的燃燒效率和熱效率。6)確保鍋爐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52水位的調節(jié)521保持鍋爐水位正常,運行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密切注意水位變化,保持水位在50MM范圍內(nèi),最高最低不許超過75MM,在正常運行中不允許中斷鍋爐給水。522監(jiān)視水位1)應以汽包就地水位計為準,接班和值班期間應經(jīng)常與低地水位計、電接點水位計校對每班不少于3次,低地水位計只做監(jiān)視和參考。2)注意給水壓力的變化,保持給水壓力穩(wěn)定,給水溫度不得低于150,異常情況下不得低于104。3)給水流量變化平穩(wěn),避免給水流量變化太大給汽溫、汽壓帶來影響。523水位計運行情況1)汽包水位計指示應清晰,并有輕微波動,否則應及時沖洗,每班對汽包水位計沖洗一次。2)不允許水位計各部的零件有嚴重的泄漏,否則將影響水位計指示的正確性。3)水位計有良好的照明(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524當給水自動調節(jié)失靈,使水位不正常時,運行操作人員應將給水“自動”改“手動”,恢復水位至正常范圍,并通知熱工人員及時處理。525每月在熱工人員的協(xié)助下,試驗水位高低報警兩次,當給水調節(jié)門或其他轉動部分發(fā)生故障,應改為旁路上水。53汽壓和汽溫調節(jié)531在運行中依據(jù)外界負荷的需要相應調整鍋爐的蒸發(fā)量。532運行中應根據(jù)負荷的變化,適當調節(jié)鍋爐的氣溫氣壓,主汽溫度在450440之間,主汽壓力在534519MPA之間。533當主汽溫度升高到450,并且上升速度很快時,應逐漸開大減溫水的調節(jié)閥,當主汽溫度超過455,應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檢查減溫水調整閥工作是否正常。2)減弱燃燒,降低鍋爐負荷,降低過熱器進口煙溫。3)檢查返料器運行狀態(tài),是否堵灰。4)檢查給水溫度,必要時降低給水溫度。若經(jīng)采取上述措施降溫無效而氣溫超過460且超過20分鐘則應立即停爐。534當主汽溫度降低到440,并有下降趨勢時,應逐漸關小減溫水;當主汽溫度低于425時應減小負荷,迅速查明原因做相應處理。535減溫器用的減溫水必須是合格的除氧脫鹽水。536過熱器兩側進口煙溫之差不應超過30。537主汽壓力升高到534MPA,并有上升趨勢時應相應減弱燃燒,降低鍋爐負荷。538主汽壓力降到519MPA,且有下降趨勢時,應適當強化燃燒。539為保證供汽參數(shù)正常,鍋爐和汽機的主汽壓力表、溫度表應每班對照一次。5310禁止用改變爐膛出口負壓的方法調整汽溫。5311在負荷變化大或電氣線路故障、燃燒不穩(wěn)定、鍋爐剛并汽帶負荷或低負荷運行、啟停除氧器、給水溫度變化大等情況下,應特別注意汽溫、汽壓。5312鍋爐運行時,每兩月應對照鍋爐安全閥,作一次校對試驗。54燃燒調整燃燒調整的任務是調節(jié)給煤量,使爐內(nèi)放熱量適應鍋爐負荷的變化;調節(jié)送風量,保持合理的風煤比;調節(jié)引風量,保持合理的爐膛負壓;調節(jié)一、二次風量,保持合理的一、二次風配比。在安全的基礎上,通過調節(jié)風煤比,盡量達到最佳經(jīng)濟值,使鍋爐熱損失趨于最低。541流化床溫度控制1)正常運行床溫保持在850910之間,過高容易結焦,過低容易滅火。2)通過增減給煤量可調節(jié)床溫,但調節(jié)要緩慢,避免大幅波動。3)通過調節(jié)一次風量的方法,對調整床溫的效果很明顯,但用此方法必須保證床層的良好流化狀態(tài)。4)改變密相區(qū)的燃燒份額,可以達到控制床溫的目的。5)注意煤質及燃煤粒徑的變化,及時調整,控制床溫在合理范圍內(nèi)。6)正常運行時如床溫低經(jīng)多方調整無效,若床溫降至700應立即停爐,查明原因后再啟動。7)調整燃燒時應防止結焦。在鍋爐高負荷運行或燃用灰熔點低的煤時尤其注意,如發(fā)現(xiàn)結焦及時處理。542料層差壓的控制料層差壓是CFB監(jiān)視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是監(jiān)視床層流化質量、料層厚度的重要指標。5421料層差壓料層差壓是表征流化床料層厚度的量,一定的料層厚度對應一定的料層差壓,料層太薄,流化床上爐料量少、易造成流化質量不良燃燒不穩(wěn)定,同時爐渣含碳量高造成不經(jīng)濟。料層太厚,使料層差壓增大,電耗損失增加,料層差壓應由排渣量來控制,排渣量大,料阻小,反之亦然,如排渣管堵,要盡快疏通;如因排渣系統(tǒng)故障,應用事故排渣,并適當減負荷,一般料阻應保持在759KPA,放渣的原則是勤放、少放,最好連續(xù)放渣,避免料層差壓變化過大,使燃燒不穩(wěn)。5422調節(jié)給煤量和排渣量,盡量使爐膛進煤量和冷渣器排渣量達到動態(tài)平衡。543爐膛差壓爐膛差壓表征的是稀相區(qū)的顆粒濃度,反映了稀相區(qū)的燃燒份額,對控制壓力和負荷有重要作用。正常運行中,爐膛差壓一般控制在5002000PA,爐膛差壓過大或過小會使密相區(qū)和稀相區(qū)的燃燒比例失衡,造成鍋爐效率下降,并對受熱面出力和磨損有重大影響。調整爐膛差壓,可通過調整一、二次風比和調節(jié)返料器放灰來控制。544運行中要加強返料器、床溫的監(jiān)視與控制一般返料器處的床溫最高不宜大于910,當返料器床溫升得太高時,應減少給煤量和降低負荷,查明原因后消除。545投入和調整一、二次風的基本原則一次風調整流化、爐床溫度和料層差壓,二次風控制總風量。在一次風量滿足流化、爐溫和料層差壓需要的前提下,當總風量不足時,可逐步增加二次風量。當達到額定蒸發(fā)量時,一、二次風比例為64或55(根據(jù)煤質和燃煤顆粒調整)左右,正常運行時氧量在58左右,以過熱器后氧量為準。546增減負荷在增負荷時,應當先少量增加一次風量和二次風量,再少量加煤,使爐膛差壓增加,然后再少量加一次風量和二次風量,少量加煤,兩者交錯調節(jié)。同時負荷的增大還取決于載熱體濃度的增大,只有到循環(huán)灰量積累起來后,負荷才能增到額定值。減負荷時,應先減少給煤量,再減少一次風量和二次風量,并慢慢放一部分灰,降低爐膛差壓。547運行中最低風量的控制最低運行風量是保證和限制循環(huán)流化床低負荷運行的下限風量,風量過低就不能保證正常的流化,時間稍長,就有結渣的危險,在冷爐點火時,不宜低于最低運行風量。548鍋爐運行中,還應經(jīng)常注意監(jiān)視各部位的溫度和阻力變化,煙氣溫度或阻力不正常應檢查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并做好記錄。55鍋爐的放渣和放灰551鍋爐放渣5511放渣一般根據(jù)鍋爐的料層差壓情況進行排渣,排渣時應保持料層差壓在8500PA左右。5512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停止放渣(1)床內(nèi)燃燒不正常,流化不穩(wěn)定。(2)壓火及熱啟動中。(3)給煤機中斷時。(4)主操命令停止時。5513遇到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加強放渣(1)確認床內(nèi)有大顆粒沉積,影響流化質量。(2)在點火及運行中發(fā)現(xiàn)有輕微結焦現(xiàn)象。(3)每班應對風室放渣一次。(4)每班放渣如有耐火磚、風帽放出應及時通知主操;放渣管堵塞,經(jīng)處理無效時報告給班長組織處理,并做好記錄。552鍋爐放灰主操根據(jù)鍋爐負荷及爐膛差壓的運行情況通知除灰人員放灰。5521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可進行放灰1突然減負荷時。2旋風返料器損壞或返料器堵灰結焦時。3爐膛差壓超過2000PA時。4壓火或點火需要投運返料器時。5返料風中斷或返料器內(nèi)小風帽嚴重損壞時。6床內(nèi)燃燒流化不正常,床溫偏低或偏高時。5522放灰過程中發(fā)現(xiàn)堵灰經(jīng)處理無效,應及時反映給班長、主操。553放渣、放灰的注意事項5531放渣、放灰現(xiàn)場應有足夠的照明。5532工作人員必須按要求穿工作服、工作鞋、戴防燙手套、安全帽和防護眼鏡。5533放渣時觀察除渣設備是否有泄露和損壞,發(fā)現(xiàn)問題報告主操和班長。56鍋爐壓火與熱啟動561接到值長壓火命令后,應對鍋爐設備全面檢查一次,將發(fā)現(xiàn)的設備缺陷做好記錄,匯報值長。562在壓火前可適當增加給煤,保持床溫和料層阻力略高些,床溫在930950時,首先停止給煤,當床溫略有下降趨勢,煙氣的氧量指示值增加到正常值2倍時,將一、二次風機擋板調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