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自然辯證法題庫_第1頁
2016自然辯證法題庫_第2頁
2016自然辯證法題庫_第3頁
2016自然辯證法題庫_第4頁
2016自然辯證法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2016自然 辯證法 題庫總 目錄第一部分1、 如 何理 解 科學 活 動中 的 “判 決 性實 驗 ”2、 科 學技 術 的目 標 :人 類 福利 或 國家 利 益?3、 愛 因斯 坦 相對 論 的哲 學 意義4、 關 于科 學 測量 的 認識 論 問題 測量 儀 器能 否 真實 反 映客 觀 狀況5、 愛 因斯 坦 與哥 本 哈根 學 派的 爭 論的 哲 學意義6、 生 存權 是 否應 從 人類 擴 展到 動 物 界 ?7、 技 術自 主 性( 一 .16)8、 科 學發(fā) 展 的漸 進 與革 命 共存9、 科 學精 神 與人 文 精神 的 關系10、 科學 研 究中 的 馬太 效 應 (三 29)11、 理論的 評價 科學 家接受 一種科 學理論 的依據(jù) 是什么 ?12、 美在科 學研究 中的作 用。13、 人類是 否應該 敬畏自 然?( 二 31、 三 5、四 12)14、 為什么 中國沒 有出現(xiàn) 近代科 學?15、 近代科 學為什 么產(chǎn)生 在西方 ?16、 技術的 社會構 建 ( 一 7、 二 24)第二部分1、 什 么是 科 學? 什 么是 技 術? 科 學和 技 術的 本 質特 征 是什 么 ? (四 1、 2)2、 科 學與 技 術之 間 有怎 樣 的關 系 ?弄 清 它們 之 間的 關 系有 什 么意 義 ? (四 1、 2)3、 為 什么 用 科學 革 命來 表 征近 代 自然 科 學的 產(chǎn) 生?4、 辯 證自 然 觀產(chǎn) 生 的自 然 科學 基 礎有 哪 些?5、 整 體和部分有什么關系, 怎 樣 來 理解 整 體 既 是 部 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 個 部 分 的加 和 ,為什么 會 出 現(xiàn) 整體大于 部分之 和的情 況 ?6、 什 么是 事 物的 整 體性 , 整體 觀 念對 我 們認 識 自然 、 認識 社 會和 實 際工 作 有什 么 現(xiàn)實 意 義?7、 運 動, 變 化和 演 化有 什 么關 系 ,演 化 的觀 點 對我 們 認識 社 會有 什 么現(xiàn) 實 意義 ?8、 物 質系 統(tǒng) 進化 必 須有 外 部條 件 , 為什 么 又說 系 統(tǒng)是 自 組織的 ?9、 對 人與 自 然的 關 系應 該 有怎 樣 的看 法 ? 什么 是 正確 的 人工 自 然觀?10、 你 認為人 類能否 協(xié)調人 與自然 的關系 ,能否 向可持 續(xù)發(fā)展 的方向 發(fā)展, 請陳述 你的理 由。11、 有 人說認 識客體 是不依 賴于認 識主體 的 ,這種 說法錯 在什么 地方?12、 有 人說 科 學始 于 問題 , 有人 說 科學 始 于觀 察 , 試評 述 這兩 種 說法 (二 32)13、 怎 樣正 確 對待 和 運用 科 研選 題 的五 個 原則 , 能 否 說創(chuàng) 新 性原 則 是科 研 選題 的 最主 要 原 則 ? 或 需要 性 原則是 最主要的原 則 ?為什 么?(三 11 四 34)14、 科 學事 實 、客 觀 事實 、 經(jīng)驗 事 實有 哪 些區(qū) 別 和聯(lián) 系 ?(四 13)15、 怎 樣認 識 和對 待 實驗 和 觀察 中 出現(xiàn) 的 機 遇 ?(四 35)16、 為 什么說 歸納法 有可靠 性又有 或然性 ?17、 科 學符號 對科學 發(fā)展有 什么意 義?18、 為 什么在 科學研 究中要 用理想 化模型 ,怎樣 運用理 想化模 型?19、 有 人說在 嚴密的 科學中 不應當 有幻想 和猜測 的成分 , 你對此 持何看 法?20、 探 索復雜 性與簡 單性的 主要區(qū) 別是什 么?為 什么說 探索簡 單性的 思維方 法無助 于解決 復雜性 問題 ?21、 有 人說“ 負反饋 是有益 的,正 反饋是 有害的 ”, 試分析 這一觀 點。22、 有 人說 在 科學 發(fā) 展中 科 學實 驗 比科 學 理論 更 重要 , 有人 說 理論 比 實驗 更 重要 , 試 具體 分 析這 兩 種說 法 ( 四23)23、 試 結合本 專業(yè)特 點闡述 范式在 科學發(fā) 展中的 作用 。-1- -2-24、 如 何看 待 “科 學 技術 決 定社 會 的發(fā) 展 ”和 “社 會決 定 科學 技 術的 發(fā) 展 ”這 兩種 觀 點?(一 16)25、 有 人說 “技術 就 是物 , 特 別 是勞 動 手段 ”, 有 人 說 “技 術不 是 物 , 技 術中 沒 有一 個 物的 原 子 ”, 試 評 價這 兩種 觀點。26、 舉 例說明 技術目 的和技 術手段 的矛盾 在技術 發(fā)展中 的作用 。27、 根據(jù)技術 的 “淺顯互 動 ”模型, 你 認為我國 應 制定怎樣 的 技術獎勵 政 策才 能 促進我 國 技術水 平 的全面提 高。28、 有 人說 “技術 創(chuàng) 新就 是 指技 術 發(fā)明 ”,試評 價 該 觀 點 。 (四 26、 38)29、 有 人說 “技術 創(chuàng) 新的 主 體是 企 業(yè) ”, 有 人 說 “技 術創(chuàng) 新 的主 體 不是 企 業(yè) ,而 是 政府 ”,請 評 價這 兩 種觀 點 。30、 現(xiàn)代企 業(yè)制度 的建立 與實現(xiàn) 企業(yè)技 術創(chuàng)新 之間存 在什么 關系?31、 F1論 述人 與 自 然的 關 系上 的 “以 人 為中 心 ”或 “非人 類 中心 主 義 ”( 三 5、四 12)32、 F2 如何 保證 科學 觀察的 客觀性 ?(二 12)第三部分1、 簡 述自 然 辯證 法 的學 科 特點2、 談 談古 代 中西 自 然觀 的 特點 及 其差 異 。3、 論 述機 械 論自 然 觀的 特 征及 其 產(chǎn)生 的 歷史 必 然性4、 如 何理 解 近代 機 械論 的 進步 性 及其 缺 陷?5、試 論人與 自然關 系之認 識的發(fā) 展 ( 二 31、 四 12)6、 結 合當 前 出現(xiàn) 的 全球 性 問題 , 論述 可 持續(xù) 發(fā) 展的 基 本原 則 及其 在 當代 的 重要 性 。7、 論 科學 發(fā) 展觀 與 構建 和 諧社 會 。8、 什 么是 科 學問 題 ?為 什 么說 科 學始 于 問題 ? 科學 問 題產(chǎn) 生 的途 徑 有哪 些 ?(二 12)9、 相 對觀 察 而言 , 科學 實 驗有 哪 些特 征 ?(二 12)10、 怎樣理 解“觀 察滲透 著理解 ”與“ 觀察的 客觀性 ”的關 系?11、 論科 研 選題 的 步驟 與 原則 ( 二 13、 四 34)12、 科學語 言與自 然語言 比較有 哪些特 征?13、 科學假 說的特 征是什 么,在 認識過 程中有 什么作 用?14、 科學理 論與科 學假說 有何異 同?15、 科學解 釋有哪 幾種類 型?16、 試論定 義的作 用及下 定義的 方法17、 演繹法 和歸納 法各有 那優(yōu)缺 點?怎 樣理解 歸納與 演繹的 關系 ?18、 直覺思 維的特 點及其 在科學 發(fā)現(xiàn)中 的作用19、 論述類 比的特 點及其 在科學 認識與 發(fā)現(xiàn)中 的作用20、 在科學 如何才 能發(fā)揮 好非邏 輯思維 的作用 。21、 科學劃 界經(jīng)歷 了哪些 過程?22、 如何識 別偽科 學并結 合實例 剖析偽 科學的 社會危 害。23、 論述科 學研究 學派的 特征及 其在科 學中的 作用24、 簡述默 頓關于 科學家 的行為 規(guī)范。25、 試論科 學研究 的行為 規(guī)范及 其違反 這些的 學術不 端行為 的危害 性。26、 科學研 究中違 背客觀 性原則 的不誠 實行為 有哪些 類型? 如何防 止?27、 如何處 理科學 成果的 公開與 保密的 關系?28、 試述科 研中嚴 謹認真 的重要 性以及 對待失 誤的態(tài) 度。29、 試評 價 科學 獎 勵系 統(tǒng) 的 “馬 太 效應 ”。 (一 10)30、 試述同 行評議 的功能 以及在 科學評 價中的 作用 。第四部分1 弄 清科 學 和技 術 本質 特 征的 意 義? 人 們?yōu)?什 么對 科 學、 技 術有 不 同的 理 解?-3- -4-2 科 學與 技 術之 間 有怎 樣 的關 系 ?弄 清 它們 之 間的 關 系有 什 么意 義 ? ( 二 1、 2)3 為 什么 用 科學 革 命來 表 征近 代 自然 科 學的 產(chǎn) 生?4 為 什么 說 形而 上 學的 思 維方 式 有它 的 歷史 的 理由 ?5. 為 什么 不 僅要 從 量的 方 面, 而 且要 從 質的 方 面理 解 運動 不 滅原 理 ?6. 運 動、 變 化和 演 化有 什 么關 系 ?演 化 的觀 點 對認 識 社會 的 現(xiàn)實 意 義?7. 整 體和部分有什么關系, 怎 樣 來 理解 整 體 既 是 部 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 個 部 分 的加 和 ,為什么 會 出 現(xiàn) 整體大于 部分之和 的情況 ?8. 什 么是 事 物的 整 體性 , 整體 觀 念對 我 們認 識 自 然 、 認 識社 會 和實 際 工作 有 什么 現(xiàn) 實義 ?9. 物 質系 統(tǒng) 進化 必 須有 外 部條 件 ,為 什 么又 說 系統(tǒng) 是 自組 織 的?10. 人 們對 人 與自 然 關系 的 看法 經(jīng) 歷了 哪 些階 段 ? 什么 是 正確 的 人工 自 然觀?11. 你 認為 人 類能 否 諧調 人 與自 然 的關 系 ? 能否 向 可持 續(xù) 發(fā)展 的 方向 發(fā) 展?12.在 人與 自 然的 關 系上 有 人主 張 要以 人 為中 心 ,有 人 主張 “非人 類 中心 主 義 ”, 你 如 何看 待 這個 問 題? ( 二 31)13.科 學事 實 、客 觀 事實 、 經(jīng)驗 事 實有 哪 些區(qū) 別 和聯(lián) 系 ?(二 14)14. 運 用觀 察 方法 應 堅持 哪 些基 本 原則 , 為什 么 人們 有 時做 不 到?15.通 過科 學 實驗 認 識自 然 有什 么 特點 和 優(yōu)越 之 處?16.舉 例說 明 什么 是 判明 因 果聯(lián) 系 的方 法 。17. 為 什么 在 科學 研 究中 要 用理 想 化模 型 , 怎樣 運 用理 想 化模型18. 在 科學 研 究中 為 什么 不 能只 用 邏輯 思 維的 方 法 ,也 不 能只 用 非邏 輯 思維 的 方法?19. 評 價 “在 嚴密 的 科學 中 不應 當 有幻 想 和猜 測 的成 分 ”。20. 怎 樣理 解 “只 要 自然 科 學在 思 維 著 , 它 的發(fā) 展 形式 就 是假 說 ”?21. 探 索復 雜 性和 探 索簡 單 性的 主 要區(qū) 別 是什 么 ?什 么 說探 索 簡單 性 的思 維 方式 和 方法 無 助于 解 決復 雜 性問 題 ?22.整 合系 統(tǒng) 和混 和 系統(tǒng) 有 哪些 區(qū) 別?23.科 學發(fā) 展 中科 學 實驗 和 科學 理 論哪 個 更重 要 ?(二 22)24. 不 同學 派 的爭 論 對科 學 發(fā)展 有 重要 作 用, 怎 樣才 能 組織 和 鼓勵 學 術爭 鳴 ?25. 舉 例說 明 技術 目 的和 技 術手 段 的矛 盾 在技 術 發(fā)展 中 的作 用 ?26.什 么是 技 術創(chuàng) 新 ?在 我 國技 術 經(jīng)濟 發(fā) 展中 有 何重 要 意 義 ?(二 28)27. 現(xiàn) 代企 業(yè) 制度 的 建立 與 實現(xiàn) 企 業(yè)技 術 創(chuàng)新 之 間存 在 什么 關 系?28. 舉 例說 明 科學 技 術研 究 中的 道 德問 題 ,科 學 技術 工 作者 應 當怎 樣 處理 利 益和 道 德的 關 系?29.怎 樣理 解 科學 技 術是 一 柄雙 刃 劍?30.什 么是 全 球性 問 題? 產(chǎn) 生這 些 問題 的 原因 有 哪 些 ?31.怎 樣才 能 做到 科 學技 術 的合 理 應 用 ?32. 哲 學在 哪 些方 面 會影 響 科學 技 術的 發(fā) 展, 科 學工 作 者為 什 么需 要 有一 定 的哲 學 修 養(yǎng) ?33. 為 了有利于我國科學技術 的 發(fā) 展 和應 用 ,為了有 利 于 我 國科學工作站充 分 發(fā) 揮 聰明 才 智 , 在 社 會環(huán)境方面,國 家和學校 應當采 取哪些 政策性 措施 ?主 要包括 哪些?34. 怎 樣正確對待和運用科研 選 題 的 五個 原 則 , 能 否 說創(chuàng)新性原則是科研選 題 的 最 主 要 原則?或需 要 性 原 則是最主 要的原則 ?為什 么?( 二 13、 三 11)35.怎 樣認 識 和對 待 實驗 和 觀察 中 出現(xiàn) 的 機 遇 ?(二 15)36. 有 人說 認 識客 體 是不 依 賴于 認 識主 體 的 ,這 種 說法 錯 在什 么 地方?37. 有 人說 “技術就是物,特 別 是 勞 動手 段 ”, 有 人 說 “技術不 是 物 , 技 術 中 沒有一個物的原子 ”,試評述這兩種觀 點 。38.有 人說 “技術 創(chuàng) 新就 是 技術 發(fā) 明 ”, 試評 價 該觀 點 。 (二 28)第五部分歷屆考題樣 題編 后 語:本 冊 自 然 辯 證 法 習 題 庫 均 源 自 網(wǎng) 絡 淘 寶 、 清 華 大 學 自 然 辯 證 法 教 師 講 義及 2008 年 秋 季 研 究生 班 自然 辯 證 法 課 上 討 論 , 匯 集 了 眾 人 智 慧 結 晶 , 為 了 復 習 備 考 , 本 人 對 文 檔 作 了 整 理 、 匯 總 , 自 覺尚可 、 不敢 獨 享, 取 之于 民 用之 于 民。值得 說 明 的 是,對于 答 案本人沒 有 一一 核 實,原答 題 者觀念本 人 沒 作 改動 , 一 是 本人水平 有 限, 二 是對于 自 然辯 證 法孰 對 誰 錯 真 難分 清 。題 目 后面 標 注有 相 關題 目 的( 如 二 11,表 示 第二 章 的 11 題 , 其 答案 可 以參 考 。 辯證 法 上 講 , 知 識應 該 屬于全人 類 ,所以本 人 沒多 想 版 權 問題 , 如 果 有某原作 者 反感公眾 共 享 資料 , 請 聯(lián) 系 本人 QQ740773194, 本 人 將 立 即 停 止 傳 播 相 關 內(nèi) 容 并 刪 除 。 再次 對所 有 題庫 中 不知 名 的答 題 者表 示 衷心 感 謝。編者,于清華園2008 年 12 月 22 日自然辯證 法題庫 (一)1 如 何理解 科學 活動中 的“ 判 決性 實驗”1.1“判決 性實驗” 的 定義所謂 “判決 性 實 驗 ”, 其 英 文為 “crucial experiment”, 意 指 能對 兩 種對 立 假設 的 是非 起 到非 此 即彼 的 裁決 作 用的實 驗 ,是近 代實驗 科學的 產(chǎn)物 。1.2 歷 史由來 :初現(xiàn)端倪 古 希臘 時 代 , 亞里 士 多 德 認為 排 除 “偶 然 相 關 ”確定 “必然相關 ”,到 中 世紀格羅 斯 代特 ( 時任牛津大 學 校長)認 為 “否定 一假說,確 立對 立 假說。 ”提 出概 念 1620 年弗朗西斯. 培 根 在兩個 競爭的假說 之間 , 通 過事 例被否定的 一個是“ 偶 然相關 ”, 另 一 個 則是“ 本 質相關 ”。它猶 如在十 字路口 上的“ 指路 牌” ,能 為行駛 的車輛 和行人 的選擇 起指示 作用。批判 發(fā) 展期 1830 年 約 翰 赫 歇 爾 , 英 國天文學及數(shù)學家接受 “判決性實驗 ”的裁 決 是任 何 科 學 假 說 通向科學理論大廈的必經(jīng)之路,任何假說如果不為 “判決性實驗 ”確證 , 就必然在 “判決性實驗 ”中 “毀滅 ”,因此, “判決性實驗 ”是 任何可 接受的 理論必 須經(jīng)受 住的“毀 滅性實 驗”。1.3 經(jīng) 典試驗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出之后,曾經(jīng)遭到一些質疑。通過多次判決 性 實驗之后,其正確性才得到廣泛的認可,并-5- -6-逐 漸取 代 了牛 頓 的經(jīng) 典 力學 體 系 。 牛頓 : 水 星 的運 行 軌道 應 當是 一 個封 閉 的橢 圓 。 水 星 近日 點 進動 的 速率 為 每百年13237” 根據(jù)愛因斯坦引力場 方 程計算得 到 的水星軌道近日點進動的理論值與觀測值相當符合。另 一 個試驗是 牛 頓的 根 據(jù)經(jīng) 典 物理 學 為基 礎 的空 間 、 時 間理 論 , 光沿直線 傳 播 。 而愛 因 斯坦 認 為在 一 個足 夠 大的 引 力場 的 作用 下 , 空 間和 時 間將 發(fā) 生 “彎曲 ”。 在 彎 曲的 時 空中 , 光線 必 然沿 著 一個 彎 曲的 軌 跡行 進 。 計 算 結果 表 明當 遙 遠的 星 光掠過 太 陽表 面時, 將 會發(fā) 生 一點 七 秒的 偏 轉。 這 一結 論 將可 以 通過 全 日食 時 進行 觀 測檢 驗 。 到 1919 年 ,時 任 劍 橋大學 天 文臺 臺 長的 愛 丁頓 組 織了 兩 支觀 測 隊 , 分赴 兩 地觀 察 日全 食 , 經(jīng) 過 認真 的 觀測 和 研究 得 出最 后 的結 論 , 星光 的 確 在 太陽附 近發(fā)生了一點 七秒的 偏轉 。1.4 對于判決性試驗 的 觀點一 個 科學 理 論體 系 , 其實 有 核心 , 有 外圍 。 核 心是 最 基本 的 理 論 , 外 圍則 保 護許 多 假定 。 理 論的內(nèi) 核 (很少 或 )并 不直 接 與經(jīng) 驗 發(fā)生 聯(lián) 系 , 而是 通 過那 些 外圍 假 定 , 對 經(jīng) 驗世 界 做出 一 些推 斷 。 如 果 推斷 和 經(jīng)驗 不 符 , 被 “證 偽 ”的只 是外 圍 假定 , 而 不 會直 接 危及 到 理論 內(nèi) 核 。 費耶 阿 本德 根 據(jù)他 的 相對 主 義 , 提出 科 學與 非 科學 或 偽科 學 之間 并 無一條絕對界限,用任何固定的觀念或普遍適用的法 則 來定義科學都是不現(xiàn)實的和有害的,費耶阿本德提 出 “怎么都行 ”就是反對任何 一 種方法的霸權主義,沒有 方 法是圓滿的,也沒有方法能直接證明理 論 ,既然不能證明,判決性也 就失去 了判決 的功能1.5 我 們的觀點 不存在絕 對 的判決性試驗一方面 ,“判決性實驗 ”作為一種典型的檢驗性實踐形式 ,其結果往往比一般的實 驗 報告和偶然的觀察記錄更為可 靠和 真 實 ,這對 于 與之 相 悖的 假 說 是 一種 有 力 的 反駁 ,至少揭露 了 它內(nèi)在的 缺 陷和矛盾 ,而對于與之 相 符的假說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至少 增 強了它的確證程度。另一方面 ,任何一個非常嚴格精確的科學實驗都不可能超越當時的社會 歷 史條 件 ,其 報 告有 誤 也 在 所難 免 ,因此 ,所 謂的 “判決 性 實驗 ”之 “判 決 ”只能是 一 種長期而 又 復雜的過 程 ,不可能產(chǎn)生一種 判決,達 到“ 終生”的效 應 。2 科學技術的 目標:人類福 利或國家利益 ?21.科 技取得 國家 支 撐 一 是 國家 政 治經(jīng) 濟 軍事 的 需求 促 使科 學 技術 進 步 , 如 古 代地 中 海沿 岸 的國 家 紛爭 看 造船 術 的進 步當代 的 需求更加 迫切如 曼哈頓 工程計 劃。二 是 國家 組 織對 科 學的 支 持對 科 技發(fā) 展 的推 動 作用 不 可小 視 。 體 現(xiàn) 在 a、 國家 組 織對 科 學研 究 的規(guī) 模 提供 支 持:“曼哈 頓 ”絕密計 劃“高 于一切 行動的 特別優(yōu) 先權” 起用了 53.9 萬人 , 總耗資 25 億 美元。 科學家 人數(shù)之 多簡直 難以想 象 , 有 人 形容 說 是諾 貝 爾獎 得 主集 中 營 。 如 果不 是 國家 的 推 動 , 集 中如 此 之多 的 不同 領 域的 科 學家 , 使用如 此 巨大 的人力 物 力財 力 , 進 行如 此 規(guī)模 的 科學 研 究是 一 個不 可 想象 的 任 務 。 b、 國 家組 織 對科 學 研究 提 供立 法 支 持 :中 華 人 民 共 和國 科 學 技 術 進 步 法 總 則 第 一 條 “為 了 促 進 科 學 技 術 進 步 , 在 社 會 主 義 現(xiàn) 代 化 建 設 中 優(yōu) 先 發(fā) 展 科 學 技 術 , 發(fā)揮 科 學技 術 第一 生 產(chǎn)力 的 作用 , 推 動 科學 技 術為 經(jīng) 濟建 設 服 務 , 根 據(jù) 憲法 , 制 定本法 ” 。 c、 國家 組 織對科 學 研究提 供經(jīng)濟 保障: 國家 重點 基 礎研究 發(fā)展 計 劃(97 3)10 年 累計 : 超過 80 億; 國 家 高技術 研究發(fā) 展計劃(86 3)20年 累計: 超過 330 億; 國家自 然科學 基金 , 20 年 累計: 180 億; 國家 科技支 撐計劃 始于 2008 年 2 月, 預計投 入 300億 元。2.2 科技利用 國家 主 導立法限制 : 對內(nèi),由專利法如我國的 中 華 人民共和 國 專 利法 和行政規(guī)定限制成果的使 用 者和形式;對外, 由 國家 安 全法 和 出口 管 制限 制 成果 的 利 用 如 美 國 禁 止 20 類 高科 技 產(chǎn)品 出 口中國 2007年 美 國高 科 技 出口 管 制名單, 最 終涉及20個大 類 、 31個 條 款。美 國 商務 部 長古 鐵 雷斯 發(fā) 表聲 明 說 , 出 臺這 些 舉措 是 為了 美 國的 “國 家 安全 ”,維 護美 國 出口 商 的利 益 及保 護 就 業(yè) 中 國 國家 保 密法 第八條 國家 秘 密 包括 科 學技 術 中的 秘 密事 項 ;2.3 科學家 國家擁有科學家是科技的載體:第一 : 在 談 及科學技術的目標時,不能將科技工作者與科學技術割裂開 來 ??萍脊ぷ髡呤?從事 科 學技 術 研究 的 主體 , 是具 體 的, 實 在的 人 。盧 瑟 福建 立 了著 名 的英 國 的曼 徹 斯特 實 驗 室 ,在 1916 年 ( 一 戰(zhàn)期間 ) 實 際 上已 空 無一 人 , 各 國科 學 家都 回 到自 己 的祖 國 進行 軍 事科 技 研 究 , 連 盧 瑟福 本 人也 把 絕大 部 分時 間 用來 為海 軍 部發(fā) 明 創(chuàng)造 各 種儀 器 , 以探 測 和擊 毀 潛艇。第二:愛 國 是 人 眾 多 基本 情 感之 一 ,科 技 工作 者 也需 要 愛國, 而 用他 們 從事 的 科技 工 作來 為 國家 服 務就 成 了他 們 表達 愛 國情 感 的一 種 方式 。 不 愛 國就 不 能成 為 科學家 , 科學 研 究沒 有國 界 , 但科 學 家是 有 祖國 的 , 科 學 家的 心 中必 須 裝著 祖 國和 人 民 。 我的 目 標是 不 僅要 讓 全國 人 民吃 飽 , 而且要讓 全國人 民吃好 。我出 了點名 后,國 際上有 多家機 構高薪 聘請我 出國工 作,但 我都婉 言謝絕 了 。我的 根在中 國。2.4 科技利益 國家 享 有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核技術的國家。在蘇聯(lián)獲得 核 技術前,美國沒有對任何國家轉讓核技術,當蘇聯(lián)通過間 諜和 自 身的 雙 重努 力 獲得 核 技術 后 ,美 國 則迅 速 幫助 英 國和 法 國掌 握 了核 技 術 ,目 的 不言 自 明。 歷 史已 經(jīng) 證明: 國 與國之 間的 關 系始 終 是利 益 決定 的 , 必 然包 括 對所 掌 握的 科 學技 術 做盡 可 能的 壟 斷 。 因此 必 然結 果 是 : 科技 成 果就 是投 資 的收 益 ; 科 技一 開 始就 是 國家 支 撐的 ,并 且 由國 家 規(guī)定 了 使用 方 式 , 科 技的 載 體 -科 學 家是 有 國籍 的 ; 因 此 收益必 定是由 國家來 享有的 。2.5 我 們的結論 科學技術 的 目的是 為 了國家利益 ; 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 移 的;也 許 這就是國家 仍 存在人類社會時的客 觀 規(guī)律。3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哲學意 義3.1 相對論產(chǎn)生的背景長期 以 來 , 牛 頓 經(jīng)典 力 學和 絕 對時 空 觀一 直 占據(jù) 統(tǒng) 治地 位 。 到 19 世 紀 , 法 拉 第和 麥 克斯 韋 從全 新 的場 的 觀點建 立 了電 磁 場理 論 , 出 現(xiàn)了 與 絕對 時 空觀 的 矛盾 。 洛 倫 茲收 縮 理論 認 為 : 在 運 動方 向 上 , 物體 的 長度 會 收縮 。 還先于愛 因斯 坦 導出 了 坐標 變 換公 式 ,即洛 侖 茲變 換 。 同 時 龐加 列 提出 了 更加 接 近相 對 論的 觀 點 。 洛 倫 茲 , 龐 加列 都 已經(jīng)處 于 發(fā)現(xiàn)相 對論的 邊緣, 但都沒 有繼續(xù) 下去 。3.2 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相 對 論創(chuàng)立狹 義 相對論:兩 個 假 設 :相 對 性 原 理 :一 切 慣性 系 都是 等 價的 ,一 切 物理 規(guī) 律都 可 以表 示 為相 同 的形 式 。光速 不 變原理 :在任何 慣 性系中 ,真 空 中的光速 恒 為定 值 ,與光 源 和 觀 察者 的 運 動 狀態(tài) 無 關 。 現(xiàn)象 是 長 度 收縮 和 時 間 膨 脹 。廣義相 對論的提出 : 兩 個 假說 : 第三 假 說 : 引 力質 量 和慣 性 質量 是 等同 的 。 第四 假 說 : 自 然法 則 在所 有 的系 中 都是 相 同的 。3.3 傳統(tǒng)的絕對時空 觀 ,時空具有 相 對性時空觀 : 絕對時間:絕對的、真正的和數(shù)學的時間自身在流逝著,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勻地、于任何 其 他外界 事 物無 關 地流 逝 著 。 絕 對空間 : 絕對 空 間 , 就 其本 性 而言 , 是 與 外界 任 何事 物 無關 而 永遠 是 相同 和 不動 的 。 時空具有相對性 :首先 同 時性 是 相 對的 , 是 相 對于 參 照系 而 言 的 。 其次時間 的 長短 也 是相 對 的 , 典型 的 例子 如 雙生 子 佯 謬 。再次沒有 絕 對 的空 間 , 空間 不 能獨 立 于物 質 存在 。 時 間 空間 與 物質 運 動是 相 互聯(lián) 系 的 , 是物 質 運動 的 一種 存 在形 式 。3.4 相對論與辨證唯 物 主義觀點有 高 度統(tǒng)一性唯物論: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辯證唯物論:物 質 的運動是物質自身的屬性 。 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 : 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 物質是在時間和空間中運動著的 , 在時間和空間之外的物質運動是沒有的。如:物質、運 動與 能 量的 關 系 能 量與 質 量是 不 可分 割 的。 物 體質 量 的改 變 ,會 使 能量 發(fā) 生相 應 的改 變 ; 而物 體 能量 的 改變, 也 會使質量發(fā)生相應的改變 , 質量和能 量 之 間 是 可以轉化的。E mc2, 核能的使用充分證實質 量 可 以 轉 化 為能量3.5 相 對論與佛學 愛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 : “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xiàn)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學是一切真正科學的原動力 。 ”物理學與大乘佛學:物體是 “有 ”的,即是現(xiàn)實存在著的。每個人在參照系中看 到 的是物體的“ 相” 。每 一 個“ 存 在”有 不同的 “相” ,即同 一 的物體 對應不 同 的 觀察結 果。3.6 相對論的提出在 方 法論上啟迪 我 們勇敢 地 創(chuàng)新愛因 斯 坦對 政 治與 和 平有 深 刻的 認 識 科 學家 應 該是 有 高情 商 有深 刻 的社 會 責任 感 的人 。 做 人要 敢 于超 越 自己。 愛 因斯坦 由猶 太 教徒 , 經(jīng) 驗 主義 者 成為 一 個見 識 深遠 的 唯物 主 義者 。 我 們 要用 批 判的 態(tài) 度學 習 前人 的 結 果 , 要 以 智 慧 和自信 進行不 斷的創(chuàng) 新。-7- -8-4 關于科學測量的認識論問題測量儀器能否真實反映客觀狀況4.1 問 題的提出 測量總是以已有的認知為出發(fā)點,用人為設計的測量 儀 器為手段并按照現(xiàn)階段可行的理論去設計實驗步驟 ,得到 的實 驗 數(shù)據(jù) 需 經(jīng)過 人 類的 思 考和 處 理 , 最后 對 觀測 對 象進 行 歸納 總 結并 具 現(xiàn) 化 , 得到 我 們所 認 識的 客 觀物 體 。 我 們 可以看 出測量 無時無 刻不在 滲透著 人類主 觀的干 預,那 么儀器 測量能 否反映 客觀真 實狀況 ?4.2 古 典測量古代認為測量儀器對于被測客體沒有影響,被測客體儀器測量通過修正誤差,引進補償,可以得到確切的客 觀 對象主 客體是 分離的 !測量 儀器就 能夠真 實反 映 客觀狀 況 ,與人 無關!4.3 現(xiàn) 代測量學說測量儀器 對 被測客體產(chǎn)生干擾 : 哥 本 哈根學派 在 對微 觀 世界 進 行觀 測 中每 次 測量 都 會對 測 量前 的 微觀 客 體的 狀 態(tài)產(chǎn) 生 干 擾 。 代表 : 玻爾 在微 觀 領域 , 測量 儀 器對 于 被測 客 體存 在 著 “不 可控 制 的干 擾 ”, “不能 在 客體 本 身 的 行 動 以及 客 體 和 測 量 儀 器 的 相 互 作 用 之 間 畫 出 任 何 的 明 確 界 線 ”。 玻 恩 “量 子 力 學 取 消 了 主 客 體 之 間 的 區(qū)分 ”, “主體 和 客體 之 間的 分 界線 已 經(jīng)模 糊 不清 ”。海 森 堡 測 不準 原 理: 不 能同 時 準確 地 測量 一 對共 軛 物理 量 ,例如位置和動量。馮 .諾意曼測量主義真實的客體儀器的觀測(包括肉體的觀測)人的主觀意志的判斷儀器 對 微觀 客 體存 在 不可 避 免的 干 擾 , 甚至 人 的肉 體 器官 也 是觀 測 系統(tǒng) 的 一部 分 , 并 且 是觀 測 的最 后 一環(huán) , 于 是 我們眼 睛 見到 的 、耳朵 聽 到的 、 鼻 子 嗅到 的 都不 是 確切 的 、 真 實的 , 只 有抽 象 的自 我 ( 去 除肉 體 的靈魂 ) 通 過 主觀 意 志才能消除所有干涉項,我們(有肉體的我們)對客體的認識真實的客體人為的干擾。馮 .諾意曼的這種觀點既強 調 觀測 的 客觀 性 ,又有 絕對 自 我的 作 用; 按 照上 述 觀點 , 微 觀客 體 由于 觀 測而 受 擾, 這 是主 觀 介入 的 結果 , 因此, 微 觀客 體 的狀 態(tài) 與觀 察 者的 主 觀就 不 可分 了 , 或者 說 沒有 主 體就 沒 有客 體 。 嚴 重 的唯 心 論 ! 反駁 : 愛 因 斯 坦 它 從我 的 觀點 看 來是 站 不住 腳 的 ,我 以為 它 會變 成 同貝 克 萊的 原 理 “存在 就 是被 感 知 ”一 樣 的東 西 , 沿這 種 觀點 走 下 去 , 就不 可 避免 唯 我論 。 小結 : 物 體 的波 包 扁縮 發(fā) 生在 微 觀向 宏 觀過 渡 的地 方 ; 這里 也 是我 們 主體 與 被測 客 體的切 斷 面 。 我 們承 認 量子 力 學的 正 確性 , 也承 認數(shù)學 描 述的 準 確 性 , 但 我們 也 承認 儀 器測 量 的客 觀 性與 真 實性 。 這二者 之 間并 不 矛盾 。 主體 對 客體 沒 有干 涉 , 主 客 體不是 統(tǒng)一 體 。 客體 是 獨立 于 主體 客 觀存 在 的 。 儀 器能 夠 反映 客 觀真實 的 狀況 。4.4 結論首 先 : 認 識 微觀 世 界是 一 個主 觀 和客 觀 相互 作 用的 過 程 , 在 這 種相 互 作用 中 , 主 觀反 映 客觀 , 主 觀又 作 用和改 變 著客 觀 。 如 果 隨意 夸 大主 客 觀的 相 對性 , 把測 量 儀器 的 作用 強 調到 不 適當 的 程 度 , 由 此懷 疑 觀測 的 客觀 性 , 則必將 陷入 唯 心主 義 。其次 : 隨 著 主體 認 識能 力 的發(fā) 展 , 人 們 更能 自 覓地 和 可能 地 克服 原 有經(jīng) 驗 和認 識 的局 限 , 進 一 步按 照 事物 本 來 面 目組建 知識結 構,使 測量結 果越來 越具有 客觀 真 實性 。5 愛因斯 坦與哥本哈根 學派的爭論的 哲學意義5.1 爭 論的背景定義 : 哥 本 哈 根學 派 和愛 因 斯坦 的 爭論 是 愛因 斯 坦和 哥 本哈 根 學派 圍 繞著 量 子力 學 的哥 本 哈根 解 釋的 有 關認識 論 的一 系 列爭 論 的簡 稱 。 核心 : 早 期和 中 期 : 在 于 世界 的 運行 的 最基 本 規(guī)則 到 底是 因 果決 定 論的 還 是非 決 定 論 (概率 )的。 后期: 當離開 觀測的 時候, 是否存 在一個 客觀獨 立的世 界。5.2 對量子理論的評 價 與質疑評價 : 量 子 理 論是 一 個復 雜 而又 難 解的 迷 題 , 像 一 個充 滿 神秘 的 少女 , 我 們 天 天 與她 見 面卻無 法猜 透 它的 內(nèi) 心世 界 。 今 天 , 我 們 的現(xiàn) 代 文明 , 從 電 腦 , 電 視 , 手 機 到核 能 , 航 天 , 生 物 技術 , 幾 乎 沒有 哪 個領 域 不依 賴 于量子論。 在 自然哲 學觀 上 , 量子 論 帶給 了 我們 前 所未 有 的沖 擊 和震 動 , 甚至 改 變了 整 個物 理 世界 的 基本 思 想 。 質疑 : 現(xiàn)代文明 的繁 盛 是理 性 的勝 利 , 而 量子 論 無疑 是 理性 的 最高 成 就之 一 。 但 是 它被 賦 予的 力 量太 過 強大 , 以 致 有史 以 來第一 次 ,我們 的 理性 在 勝利 中 同時 埋 下了 能 夠毀 滅 它自 身 的種 子 。 以致 量 子論 的 奠基 人 之一 玻 爾 ( Niels Bohr) 都 要 說: “如果 誰不為量 子 論而 感 到困 惑 , 那 他 就是 沒 有理 解 量子 論 。 ”愛 因 斯坦 則 對量 子 理論 的 基礎 提 出了 質 疑 , 他說 : “量子 力學令 人印象 深刻, 但是 一種內(nèi) 在的聲 音告訴 我它并 不是真 實的 。 這個理 論產(chǎn)生 了許多 好的結 果, 可它 并沒有 使我 們更接 近 老頭 子 的奧 秘。我 毫無保 留地 相 信 , 老 頭子 是不擲 骰子的 ?!薄?.3 四 次爭論第一 次 : 1927 年意 大 利 科 莫 會 議 , 玻 爾 在會 議 上提 出 了 “互補原理 ”, 波 恩進 一 步強 調 了不 確 定 性 。 愛 因 斯 坦 (未 出 席 )則堅 信 , 一 個沒 有 嚴格 因 果律 的 物理 世 界是 不 可想 象 的 , 每 一 個事 件 都有 來 龍去 脈 , 原 因結 果 , 不 依賴于什 么“ 隨 機性”。第 二次: 1927 年 10 月 第 五屆索 爾維會 議 , 玻 爾進一 步總結 互補原 理,波 恩和海 森堡主 張,量 子力學 是 一種 完 備的理 論 , 它的 基 本物 理 假說 和 數(shù)學 假 設是 不 能進 一 步改 的 。 第三次 : 1930 年 第 六 屆 索 爾 維會 議 , 愛因斯坦 認為 擊 潰量 子 論必 須 否定 測 不準 , 第四次 : 1935 年 3 月 物理 評 論 雜 志 愛因 斯 坦等 人 量 子力 學 對物 理 實在的描 述可 能 是完 備 的嗎 提出 EPR 悖 論 。5.4 爭論的哲學意義核心問 題 自然觀:是關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發(fā)展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總看法,總觀點。是世界 觀的不可 分割 的 部 分 。主觀論 VS.客 觀論 主觀 論 :波 爾 強調 了 觀測 的 重要 性 ,完 全 獨立 和 絕對 的 測量 是 不存 在 的 。量子理 論是 主 客觀 因 素的 結 合體 。 客觀 論 :絕 對 無法 接 受科 學 向主 觀 唯心 主 義的 倒 退。 決 定論 VS.非 決 定論 決定 論 : 有 果必 有 因 , 有因 必 有果 , 自 然 界和 人 類世 界 中普 遍 存在 一 種客 觀 規(guī)律 和 因果 關 系 。 一切 結 果都 是 由先 前 的某 種 原 因 導致 的 。沒 有什 么 令人 匪 夷所 思 的現(xiàn) 象 、 神 圣的 奇 跡或 是 完全 的 隨機 事 件會 發(fā) 生 。 非 決 定論 : 隨 機 , 概率 與 決定 論 相互 對 立, 包括完 全 否定 因 果性 和 規(guī)律 性 的( 極 端) 非 決定 論 和承 認 因果 性 與隨 機 性并 存 的非 決 定論 兩 種形 態(tài) 。 決 定論 者 認為 , 是因為 量子 力 學本 身 理論 不 夠完 備 , 導致 了 這種 “不 確 定 ”。 實 在論 VS.非 實 在論 ( 1) 對待 實 體 的 態(tài)度 。 實在 論 : 研究 的 對象是真 實 的客 觀 存在 。 非實 在 論 : 研 究 對象 是 否真 實 存在 不 是理 論 所需 要 保證 的 “月亮在無人看它時,它是否在那 里 ?!保?2)科學的目的何在?實在論:尋找客觀實在的普遍真實規(guī)律,非實在論:科 學的目 的是 要 尋求科 學 理論的 適應性( 3)科 學研究 的方 法。 實在 論 :理論 應當 是 普遍的 完 備的 ,未知 客 觀是可 以 認識 的 。 愛 因 斯坦 : 量子 力 學不 能 夠反 映 客觀 實 在的 普 遍規(guī) 律 , 導致 了 概率 統(tǒng) 計的 發(fā) 生 , 一 定存 在 有更 加 普遍的 非 實在 論 :論 說 不可 以 感覺 到 的客 觀 事件 只是為 了 概括 可 以感 覺 到的 客 觀事 件 的認 識 的一 種 形 式 。 哥 本哈 根 學派: 不 存在 獨 立人 的 意識 之 外的 客 觀世 界 , 觀 測 者與 被觀測 者 共同 是 一個 系 統(tǒng) , 而 量子 力 學對 這 一系 統(tǒng) 而言 是 完備 的 的 , 適 應的 。6 生存權 是否應從人類 擴展到動物界 ?6.1 生存權的變更和 界 定生存 權 是一種作為人權的基本權利,它是指一個人應 當 被作為人一樣看待,而不僅僅是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圣 雄甘 地 說 : 從 一個 國 家對 待 動物 的 態(tài)度 , 可以 判 斷這 個 國家 及 其道 德 是否 偉 大與 高 尚 。 那 么 , 生 存 權是 否 應該由 人 類擴展 到動物 呢?6.2 人類中心論對非 人 類中心論人類中心論 : 實際上就是把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作為最高目標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動都應該遵循這一價值 目 標( 1) 在人 與 自然 的 價值 關 系中 , 只有 有 意識 的 人才 是 主 體 , 自 然 是客 體 ( 2) 在人 與 自 然的 倫 理關 系 中 , 應-9- -10-當 貫徹 人 是目 的 的思 想 ( 3) 一 切應 當 以人 類 的利 益 為出 發(fā) 點和 歸 宿 。 遠 古時 代 至文 明 初 期 : 人消 極 適應 自 然 , 人與 自然 渾 然一 體 ; 文 明初 期 至近 代 : 人 的主 體 意識 的 覺醒 與 泛 濫 , 人類 中 心主 義 占主 流 ; 現(xiàn) 代 : 弱 式人 類 中心 主 義: 滿 足人 的 理 性 偏 好 的 人 類 中 心 主 義 才 是 合 理 。 人 類 中 心 主 義 的 思 想 基 礎 是 古 希 臘 哲 學 家 普 羅 泰 戈 爾 的 哲 學 命 題“人 是萬物的 尺 度 , 是 存在 者 存在 的 尺度 , 也 是 不存 在 者不 存 在的 尺 度 。 ”本質 上 強 調分 析 方法 和 主客 二 分 , 強調 人 與自 然 的分 離 和對 立 。 狹 隘的 人 類中 心 論哲 學 就是 這 種思 想 的典 型 代 表 。 代表人物是 : 亞里 士 多 德的 目 的論 哲 學 ,大 自然是 為了人 類而創(chuàng) 造的。非人類中心論 : 拒絕人類中心主義,主張以生命個體或整體性的存在物為中心來看待非人類世界的價值,確定 人 類對 它 們的 義 務 。 將人 的 道德 關 懷范 圍 逐步 向 非人 存 在物 擴 展 , 關 心包 括 動物 、 植 物 和無 機 物的 道 德共 同 體的利 益 。試 圖將以 人 為中 心 的倫 理 向外 延 伸到 未 來的 子 孫后 代 以及 非 人類 的 生命 和 自然 界 。 20 世 紀 70 年代 以 后 :非人 類 中心 主 義得 到 發(fā)展 和 確立 。 主要 觀 點是動物解放 /權利論 基 本 觀點 是 動物 與 人一 樣 具有 感 受苦 樂 的能 力 和不 受 折 磨 的權 力 , 具有同樣 的 道德 地 位 , 因 而 有資 格 或權 力 獲得 人 類的 道 德關懷 。 生命中心主義 基 本 觀點 是 敬畏 生 命, 以 保持 生 命 、 促 進 生命 為 核心 目 標 , 把 倫 理的 范 圍擴 大 到了 一 切生 命 。 生態(tài)中 心 主義 基 本 觀 點 : 人與 自 然生 存 在 同 一共 同 體之 中 , 社 會 的道德 評價 也 只能 是 以生 態(tài) 系統(tǒng) 的 和諧 穩(wěn) 定 、 生 物 多樣 性 的保 持 及土 地 的完 整 無損 為 基本內(nèi) 容 。6.3 引 出的思考 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各有合理的地方,但各自的片面性也是明顯的。 人 類中心理論 : 有利 于人類利用 其主 觀 能動 性 ,但 極 力倡 導 人類 征 服自 然 、主 宰 自然 , 無 視自 然 界其 他 生命 的 存在 價 值, 忽 略了 自 然的 客 觀性,不 利于 人 類的 生 存發(fā) 展 。 非人類 中 心理論 : 強 調自 然 的價 值 和利 益 , 有利 于 人類 和 諧平 等 的生 存 , 但 是強 調 人與萬 物 基本權 利和道 德地位 的平等 ,不利 于人利 用主觀 能動性 生存發(fā) 展。6.4 我 們的觀點(1)以整 體 生態(tài)效 益為出 發(fā)點 , 充分發(fā) 揮人的 主觀能 動性為 基礎 。(2)承認 動 物也是 價值主 體,確 認動物 為權利 主體的 法律地 位 ;( 3) 當 動 物 生存 權 與人 類 生存 權 及其 他 基本 權 利發(fā) 生 沖突 時 , 以有 利 于人 類 發(fā)展 , 生 態(tài)環(huán) 境 和諧 運 行為 處 理原 則 。7技術自主性7.1什么是技術的本質馬克思認 為 :技術在本質上 “揭示出人對自然的動關 系 ,人的生活的直接生產(chǎn)過程,以及 人 的社會生活條件和由 此產(chǎn) 生 的精 神 觀念 的 直接 生 產(chǎn)過 程 ”, 體 現(xiàn)了 人 對自 然 的實 踐 關系 , 是一 個 表現(xiàn) 人 對自 然 能動 作 用的 關 系范 疇 。簡 而言 之 :技 術 的本 質 為人 對 自然 的 能動 作 用 ,改 造 作用7.2技術的自主性和技術決定論技術的自 主 性 : 指 技 術 是一 個 相對 獨 立與 自 主的 系 統(tǒng) , 有 其內(nèi) 在 的動 力 與自 我 發(fā) 育 , 自 我增 長 的特 點 。 技術決定論 :是 對 技 術 自主 性 的一 種 夸大 , 技 術 是一 種 獨立 的 或自 主 的力 量 , 是依 照 自身 的 邏輯 規(guī) 律發(fā) 展 并以 此 塑造 社 會 ,影 響社 會 發(fā)展 的 。 理 論 研 究 : 技 術 規(guī)則 滲 透到 社 會生 活 的各 個 方面 , 技 術成 為 一種 自 律的 力 量 , 按 照 自己 的 邏輯前 進 ,支 配 、 決 定 社會 、 文化 的 發(fā)展 。 技 術 樂觀 主 義和 技 術悲 觀 主義 是 技術 決 定論 的 兩種 思 想表 現(xiàn) : 前 者相 信 技術是 解 決一 切人類 問 題并 給 人類 帶 來更 大 幸福 的 可靠 保 障 ; 后 者則 認 為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