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文化案例精選全文閱讀_第1頁
企業(yè)文化案例精選全文閱讀_第2頁
企業(yè)文化案例精選全文閱讀_第3頁
企業(yè)文化案例精選全文閱讀_第4頁
企業(yè)文化案例精選全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yè)文化案例精選全文目 錄IBM:電腦帝國的企業(yè)文化中興文化的制勝之道Microsoft:別具一格的文化個性戴爾文化摩托羅拉:“肯定個人尊嚴”生生不息的華為文化松下:經營之神的精髓以人為本:愛立信中國公司三企業(yè)文化塑造案例(P41-P68)西安楊森:文化是魂源遠流長的古井文化三洋的企業(yè)生命論科龍企業(yè)文化塑造通用電氣的“情感管理”柯達的建議制度與科學管理四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新案例(P69-P95)東方通信力塑市場新形象個性與生存:畫廊經營金蝶企業(yè)文化再造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的主角英特爾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新海信集團的管理創(chuàng)新機制通用電氣的文化變革理念五品牌文化塑造案例(P96-P117)人們尊稱的“康師傅”品牌娃哈哈實施營銷文化戰(zhàn)略“金利來”服務于“男人的世界”希爾頓的賓至如歸沉浮巨變蒙妮莎穿出更瀟灑的你:雅戈爾展現品牌風云造時勢:榮事達引入 CI著名公司的企業(yè)文化IBM:電腦帝國的企業(yè)文化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是有明確原則和堅定信念的公司。這些原則和信念似乎很簡單,很平常,但正是這些簡單、平常的原則和信念構成 IBM特有的企業(yè)文化。IBM 擁有 40多萬員工,年營業(yè)額超過 500億美元,幾乎在全球各國都有分公司,對其分布之廣,莫不讓人驚嘆不已,對其成就莫不令人向往。若要了解此一企業(yè),你必須要了解它的經營觀念。許多人不易理解,為何像 IBM這么龐大的公司會具有人性化的性格,但正是這些人性化的性格,才造成 IBM不可思議的成就。老托馬斯沃森在 1914年創(chuàng)辦 IBM公司時設立過“行為準則”。正如每一位有野心的企業(yè)家一樣,他希望他的公司財源滾滾,同時也希望能借此反映出他個人的價值觀。因此,他把這些價值觀標準寫出來,作為公司的基石,任何為他工作的人,都明白公司要求的是什么。老漢森的信條在其兒子時代更加發(fā)揚光大,小托馬斯沃森在 1956年任IBM公司的總裁,老沃森所規(guī)定的“行為準則”,由總裁至收發(fā)室,沒有一個人不知曉,如:l、必須尊重個人。2、必須盡可能給予顧客最好的服務。3、必須追求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這些準則一直牢記在公司每位人員的心中,任何一個行動及政策都直接受到這三條準則的影響,“沃森哲學”對公司的成功所貢獻的力量,比技術革新、市場銷售技巧,或龐大財力所貢獻的力量更大。IBM 公司對公司的“規(guī)章”、“原則”或“哲學”并無專利權?!霸瓌t”可能很快地變成了空洞的口號。正像肌肉若無正規(guī)的運動將會萎縮一樣。在企業(yè)運營中,任何處于主管職位的人必須徹底明白“公司原則”。他們必須向下屬說明,而且要一再重復,使員工知道,“原則”是多么重要。IBM 公司在會議中、內部刊物中、備忘錄中、集會中所規(guī)定的事項,或在私人談話中都可以發(fā)現“公司哲學”貫徹在其中。如果 IBM公司的主管人員不能在其言行中身體力行,那么這一堆信念都成了空口說白話。主管人員需要勤于力行,才能有所成效。全體員工都知道,不僅是公司的成功,即使是個人的成功,也一樣都是取決于員工對沃森原則的遵循。若要全體員工一致對你產生信任,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到這一點,你所經營的企業(yè)在任何一方面都將受益無窮。第一條準則:必須尊重個人任何人都不能違反此這一準則,至少,沒有人會承認他不尊重個人。畢竟在歷史上許多文化與宗教戒律上,也一再呼吁尊重個人的權利與尊嚴。雖然幾乎每個人都同意這個觀念,但列入公司信條中的卻很少見,更難說遵循。當然 IBM并不是惟一呼吁尊重個人權利與尊嚴的公司,但卻沒有幾家公司能做得徹底。沃森家族都知道,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不是金錢或其他東西,而是員工,自從 IBM公司創(chuàng)立以來,就一直推行此行動。每一個人都可以使公司變成不同的樣子,所以每位員工都從為自己是公司的一分子,公司也試著去創(chuàng)造小型企業(yè)的氣氛。分公司永保小型編制,公司一直很成功地把握一個主管管轄十二個員工的效率。每位經理人員都了解工作成績的尺度,也了解要不斷地激勵員工上氣。有優(yōu)異成績的員工就獲得表揚、晉升、獎金。在 IBM公司里沒有自動晉升與調薪這回事。晉升調薪靠工作成績而定。一位新進入公司的市場代表有可能拿的薪水比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員工要高。每位員工以他對公司所貢獻的成績來核定薪水,絕非以資歷而論。有特殊表現的員工,也將得到特別的報酬。自從 IBM公司創(chuàng)業(yè)以來,公司就有一套完備的人事運用傳統,直到今天依然不變。擁有 40多萬員工的今日與只有數百員工的昔日,完全一樣。任何一位有能力的員工都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在將近 50年的時間里,沒有任何一位正規(guī)聘用的員工因為裁員而失去 1小時的工作。IBM 公司如同其他一樣也曾遭受不景氣的時候,但 IBM都能很好地計劃并安排所有員工不致失業(yè)。也許 IBM成功的安排方式是再培訓。而后調整新工作。例如在 1969年到 1972年經濟大蕭條時,有 1.2萬 IBM的員工,由蕭條的生產工廠、實驗室、總部調整到需要他們的地方。有 5000名員工接受再培訓后從事銷售工作、設備維修、外勤行政工作與企劃工作。大部分人反而因此調到了一個較滿意的崗位。有能力的員工應該給予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好讓他們回到家中,回想一下他們做了哪些有價值的事。當他們工作時能夠體會到公司對他們的關懷,都愿意為公司的成長貢獻一技之長。IBM 公司晉升時永遠在自己公司員工中挑選。如果一有空缺就由外界找人來擔任,那么對那些有干勁的員工是一種打擊,而且深受挫折、意志消沉。IBM 公司有許多方法讓員工知道,每一個人都可使公司變成不同的樣子,在紐約州阿蒙克的 IBM公司里,每間辦公室,每張桌子上都沒有任何頭銜字樣,洗手間也沒有寫著什么長官使用,停車場也沒有為長官預留位置,沒有主管專用餐廳,總而言之,那是一個非常民主的環(huán)境,每個人都同樣受人尊敬。IBM 公司的管理人員對公司里任何員工都必須尊重,同時也希望每一位員工尊重顧客,即使對待同行競爭對象也應同等對待,公司的行為準則規(guī)定,任何一位 IBM的員工都不可誹謗或貶抑競爭對手。銷售是靠產品的品質、服務的態(tài)度,推銷自已產品的長處,不可攻擊他人產品的弱點。第二條準則:為顧客服務老托馬斯沃森所謂要使 IBM的服務成為全球第一,不僅是在他自己的公司,而且要使每一個銷售 IBM產品的公司也遵循這一原則。他特別訓令 IBM將是一個“顧客至上”的公司,也就是 IBM的任何一舉一動都以顧客需要為前提,因此,IBM 公司對員工所做的“工作說明”中特別提到要對顧客、未來可能的顧客都要提供最佳的服務。為了讓顧客感覺自己是多么重要,無論顧客有任何問題,一定在 24小時之內解決,如果不能立即解決,也會給予一個圓滿的答復,如果顧客打電話要求服務,通常都會在一個小時之內就會派人去服務。此外,IBM 的專家們隨時在電話旁等著提供服務或解決軟件方面的問題,而且電話是由公司付帳。此外還有郵寄或專人送零件等服務,來增加服務范圍。IBM 公司還要求任何一個 IBM新零件,一定要比原先換下來的好,而且也要比市場上同級產品好。服務的品質取決于公司訓練及教育,在這方面,IBM 已經在全球所屬公司投下了大量的錢財,所提供的訓練與教育是任何公司無法比擬的。相信在 IBM公司受訓所花費的時間超過任何一所大學的授課時間。每年,每一位 IBM的經理要接受 40個小時的訓練課程,而后回到公司內教導員工。有時甚至定期邀請顧客前來一同上課。經營任何企業(yè),一定要有老顧客的反復惠顧才能使企業(yè)成長,一定要設法抓住每一位顧客。最優(yōu)異的顧客服務是能使他再來惠顧才算成功。第三條準則:優(yōu)異對任何事物都以追求最理想的觀念去化無論是產品或服務都要永遠保持完美無缺,當然完美無缺是永遠不可能達到的,但是目標不能放低,否則整個計劃都受到影響。公司設立一些滿足工作要求的指數,定期抽樣檢查市場以設立服務的品質。從公司挑選員工計劃開始就注重優(yōu)異的準則,IBM 公司認為由全國最好的大學挑選最優(yōu)秀的學生,讓它們接受公司的密集訓練課程,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日后定有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為了達到優(yōu)異的水準,他們必須接受優(yōu)異的訓練,使他們有一種使命感,一定要達到成功。IBM 是一個具有高度競爭環(huán)境的公司,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氣氛,可以培養(yǎng)出具有高度競爭環(huán)境的公司。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氣氛,可以培養(yǎng)出優(yōu)異的人才。在 IBM公司里,同輩競相爭取工作成績,又不斷地強調教育的重要,因此每個人都不可以自滿,都努力爭上游。每個人都認為任何有可能做到的事,都能做得到。這種態(tài)度令人振奮。小托馬斯沃森說:“對任何一個公司而言,若要生存并獲得成功的話,必須有一套健全的原則,可供全體員工遵循,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對此原則產生信心?!痹谄髽I(yè)經營中,公司的任何運營都有可能改變。有時地址變更,有時人事變更,有時產品變更。有時公司的名稱也變更。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不斷變遷、在任何公司里,一個人若要生存,一定要有應變的能力。在科技高度進步的今日,社會形態(tài)與環(huán)境變化很快,倘若營銷計劃不能隨機應變,可能會毀滅整個公司。你不是往前進,就是往后退,不可能在原處不動。在任何一個發(fā)達的公司里,惟一不能改變的就是“原則”。不論此“原則”的內容是什么,它永遠是指引公司航行的明燈。當然公司在許多方面要保持彈性,隨機應變,但對“原則”的信念不可變更,由于 IBM有這三條基本原則做為基石,業(yè)務的成功是必然的。公司內部必須不斷地把其信念向員工灌輸,在 IBM的新進入人員訓練課程中,就包含了如下課程:“公司經營哲學、公司歷史及傳統。”談公司的信念與價值觀不能僅是空談而已,至于能否讓其在公司里發(fā)生作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公司里空談無益,最重要的是:運用策略、采取行動、切實執(zhí)行;衡量效果,重視獎賞,以示決心。IBM 的新進銷售學員無論在辦公室或外出接洽業(yè)務,都能遵守公司的準則。他們知道,IBM 準則“必須尊重個人”的真諦如何。他們一進公司開始就感到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是基于尊重原則,只要他們一有問題,別人再忙也來幫助他們。他們也看到,公司人員是怎樣對待顧客的,也親耳聽到顧客對市場代表、系統工程師及服務人員的贊美。他們周圍環(huán)境的人都在那里努力尋求優(yōu)異的成績。有關 IBM公司的信念,常在所屬公司中定期刊載,有關 IBM優(yōu)異服務之實例亦常在公司訓練課程中講授,在分公司會議中特別提出來,在邀請顧客參加的討論會中亦提出介紹,主要目的是把公司的理想一再重復,以確保理想生存。企業(yè)文化案例精選IBM:電腦帝國的企業(yè)文化中興文化的制勝之道Microsoft:別具一格的文化個性戴爾文化摩托羅拉:“肯定個人尊嚴”生生不息的華為文化松下:經營之神的精髓以人為本:愛立信中國公司三企業(yè)文化塑造案例(P41-P68)西安楊森:文化是魂源遠流長的古井文化三洋的企業(yè)生命論科龍企業(yè)文化塑造通用電氣的“情感管理”柯達的建議制度與科學管理四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新案例(P69-P95)東方通信力塑市場新形象個性與生存:畫廊經營金蝶企業(yè)文化再造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的主角英特爾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新海信集團的管理創(chuàng)新機制通用電氣的文化變革理念五品牌文化塑造案例(P96-P117)人們尊稱的“康師傅”品牌娃哈哈實施營銷文化戰(zhàn)略“金利來”服務于“男人的世界”希爾頓的賓至如歸沉浮巨變蒙妮莎穿出更瀟灑的你:雅戈爾展現品牌風云造時勢:榮事達引入 CI著名公司的企業(yè)文化IBM:電腦帝國的企業(yè)文化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是有明確原則和堅定信念的公司。這些原則和信念似乎很簡單,很平常,但正是這些簡單、平常的原則和信念構成 IBM特有的企業(yè)文化。IBM 擁有 40多萬員工,年營業(yè)額超過 500億美元,幾乎在全球各國都有分公司,對其分布之廣,莫不讓人驚嘆不已,對其成就莫不令人向往。若要了解此一企業(yè),你必須要了解它的經營觀念。許多人不易理解,為何像 IBM這么龐大的公司會具有人性化的性格,但正是這些人性化的性格,才造成 IBM不可思議的成就。老托馬斯沃森在 1914年創(chuàng)辦 IBM公司時設立過“行為準則”。正如每一位有野心的企業(yè)家一樣,他希望他的公司財源滾滾,同時也希望能借此反映出他個人的價值觀。因此,他把這些價值觀標準寫出來,作為公司的基石,任何為他工作的人,都明白公司要求的是什么。老漢森的信條在其兒子時代更加發(fā)揚光大,小托馬斯沃森在 1956年任IBM公司的總裁,老沃森所規(guī)定的“行為準則”,由總裁至收發(fā)室,沒有一個人不知曉,如:l、必須尊重個人。2、必須盡可能給予顧客最好的服務。3、必須追求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這些準則一直牢記在公司每位人員的心中,任何一個行動及政策都直接受到這三條準則的影響,“沃森哲學”對公司的成功所貢獻的力量,比技術革新、市場銷售技巧,或龐大財力所貢獻的力量更大。IBM 公司對公司的“規(guī)章”、“原則”或“哲學”并無專利權?!霸瓌t”可能很快地變成了空洞的口號。正像肌肉若無正規(guī)的運動將會萎縮一樣。在企業(yè)運營中,任何處于主管職位的人必須徹底明白“公司原則”。他們必須向下屬說明,而且要一再重復,使員工知道,“原則”是多么重要。IBM 公司在會議中、內部刊物中、備忘錄中、集會中所規(guī)定的事項,或在私人談話中都可以發(fā)現“公司哲學”貫徹在其中。如果 IBM公司的主管人員不能在其言行中身體力行,那么這一堆信念都成了空口說白話。主管人員需要勤于力行,才能有所成效。全體員工都知道,不僅是公司的成功,即使是個人的成功,也一樣都是取決于員工對沃森原則的遵循。若要全體員工一致對你產生信任,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到這一點,你所經營的企業(yè)在任何一方面都將受益無窮。第一條準則:必須尊重個人任何人都不能違反此這一準則,至少,沒有人會承認他不尊重個人。畢竟在歷史上許多文化與宗教戒律上,也一再呼吁尊重個人的權利與尊嚴。雖然幾乎每個人都同意這個觀念,但列入公司信條中的卻很少見,更難說遵循。當然 IBM并不是惟一呼吁尊重個人權利與尊嚴的公司,但卻沒有幾家公司能做得徹底。沃森家族都知道,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不是金錢或其他東西,而是員工,自從 IBM公司創(chuàng)立以來,就一直推行此行動。每一個人都可以使公司變成不同的樣子,所以每位員工都從為自己是公司的一分子,公司也試著去創(chuàng)造小型企業(yè)的氣氛。分公司永保小型編制,公司一直很成功地把握一個主管管轄十二個員工的效率。每位經理人員都了解工作成績的尺度,也了解要不斷地激勵員工上氣。有優(yōu)異成績的員工就獲得表揚、晉升、獎金。在 IBM公司里沒有自動晉升與調薪這回事。晉升調薪靠工作成績而定。一位新進入公司的市場代表有可能拿的薪水比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員工要高。每位員工以他對公司所貢獻的成績來核定薪水,絕非以資歷而論。有特殊表現的員工,也將得到特別的報酬。自從 IBM公司創(chuàng)業(yè)以來,公司就有一套完備的人事運用傳統,直到今天依然不變。擁有 40多萬員工的今日與只有數百員工的昔日,完全一樣。任何一位有能力的員工都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在將近 50年的時間里,沒有任何一位正規(guī)聘用的員工因為裁員而失去 1小時的工作。IBM 公司如同其他一樣也曾遭受不景氣的時候,但 IBM都能很好地計劃并安排所有員工不致失業(yè)。也許 IBM成功的安排方式是再培訓。而后調整新工作。例如在 1969年到 1972年經濟大蕭條時,有 1.2萬 IBM的員工,由蕭條的生產工廠、實驗室、總部調整到需要他們的地方。有 5000名員工接受再培訓后從事銷售工作、設備維修、外勤行政工作與企劃工作。大部分人反而因此調到了一個較滿意的崗位。有能力的員工應該給予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好讓他們回到家中,回想一下他們做了哪些有價值的事。當他們工作時能夠體會到公司對他們的關懷,都愿意為公司的成長貢獻一技之長。IBM 公司晉升時永遠在自己公司員工中挑選。如果一有空缺就由外界找人來擔任,那么對那些有干勁的員工是一種打擊,而且深受挫折、意志消沉。IBM 公司有許多方法讓員工知道,每一個人都可使公司變成不同的樣子,在紐約州阿蒙克的 IBM公司里,每間辦公室,每張桌子上都沒有任何頭銜字樣,洗手間也沒有寫著什么長官使用,停車場也沒有為長官預留位置,沒有主管專用餐廳,總而言之,那是一個非常民主的環(huán)境,每個人都同樣受人尊敬。IBM 公司的管理人員對公司里任何員工都必須尊重,同時也希望每一位員工尊重顧客,即使對待同行競爭對象也應同等對待,公司的行為準則規(guī)定,任何一位 IBM的員工都不可誹謗或貶抑競爭對手。銷售是靠產品的品質、服務的態(tài)度,推銷自已產品的長處,不可攻擊他人產品的弱點。第二條準則:為顧客服務老托馬斯沃森所謂要使 IBM的服務成為全球第一,不僅是在他自己的公司,而且要使每一個銷售 IBM產品的公司也遵循這一原則。他特別訓令 IBM將是一個“顧客至上”的公司,也就是 IBM的任何一舉一動都以顧客需要為前提,因此,IBM 公司對員工所做的“工作說明”中特別提到要對顧客、未來可能的顧客都要提供最佳的服務。為了讓顧客感覺自己是多么重要,無論顧客有任何問題,一定在 24小時之內解決,如果不能立即解決,也會給予一個圓滿的答復,如果顧客打電話要求服務,通常都會在一個小時之內就會派人去服務。此外,IBM 的專家們隨時在電話旁等著提供服務或解決軟件方面的問題,而且電話是由公司付帳。此外還有郵寄或專人送零件等服務,來增加服務范圍。IBM 公司還要求任何一個 IBM新零件,一定要比原先換下來的好,而且也要比市場上同級產品好。服務的品質取決于公司訓練及教育,在這方面,IBM 已經在全球所屬公司投下了大量的錢財,所提供的訓練與教育是任何公司無法比擬的。相信在 IBM公司受訓所花費的時間超過任何一所大學的授課時間。每年,每一位 IBM的經理要接受 40個小時的訓練課程,而后回到公司內教導員工。有時甚至定期邀請顧客前來一同上課。經營任何企業(yè),一定要有老顧客的反復惠顧才能使企業(yè)成長,一定要設法抓住每一位顧客。最優(yōu)異的顧客服務是能使他再來惠顧才算成功。第三條準則:優(yōu)異對任何事物都以追求最理想的觀念去化無論是產品或服務都要永遠保持完美無缺,當然完美無缺是永遠不可能達到的,但是目標不能放低,否則整個計劃都受到影響。公司設立一些滿足工作要求的指數,定期抽樣檢查市場以設立服務的品質。從公司挑選員工計劃開始就注重優(yōu)異的準則,IBM 公司認為由全國最好的大學挑選最優(yōu)秀的學生,讓它們接受公司的密集訓練課程,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日后定有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為了達到優(yōu)異的水準,他們必須接受優(yōu)異的訓練,使他們有一種使命感,一定要達到成功。IBM 是一個具有高度競爭環(huán)境的公司,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氣氛,可以培養(yǎng)出具有高度競爭環(huán)境的公司。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氣氛,可以培養(yǎng)出優(yōu)異的人才。在 IBM公司里,同輩競相爭取工作成績,又不斷地強調教育的重要,因此每個人都不可以自滿,都努力爭上游。每個人都認為任何有可能做到的事,都能做得到。這種態(tài)度令人振奮。小托馬斯沃森說:“對任何一個公司而言,若要生存并獲得成功的話,必須有一套健全的原則,可供全體員工遵循,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對此原則產生信心?!痹谄髽I(yè)經營中,公司的任何運營都有可能改變。有時地址變更,有時人事變更,有時產品變更。有時公司的名稱也變更。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不斷變遷、在任何公司里,一個人若要生存,一定要有應變的能力。在科技高度進步的今日,社會形態(tài)與環(huán)境變化很快,倘若營銷計劃不能隨機應變,可能會毀滅整個公司。你不是往前進,就是往后退,不可能在原處不動。在任何一個發(fā)達的公司里,惟一不能改變的就是“原則”。不論此“原則”的內容是什么,它永遠是指引公司航行的明燈。當然公司在許多方面要保持彈性,隨機應變,但對“原則”的信念不可變更,由于 IBM有這三條基本原則做為基石,業(yè)務的成功是必然的。公司內部必須不斷地把其信念向員工灌輸,在 IBM的新進入人員訓練課程中,就包含了如下課程:“公司經營哲學、公司歷史及傳統?!闭劰镜男拍钆c價值觀不能僅是空談而已,至于能否讓其在公司里發(fā)生作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公司里空談無益,最重要的是:運用策略、采取行動、切實執(zhí)行;衡量效果,重視獎賞,以示決心。IBM 的新進銷售學員無論在辦公室或外出接洽業(yè)務,都能遵守公司的準則。他們知道,IBM 準則“必須尊重個人”的真諦如何。他們一進公司開始就感到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是基于尊重原則,只要他們一有問題,別人再忙也來幫助他們。他們也看到,公司人員是怎樣對待顧客的,也親耳聽到顧客對市場代表、系統工程師及服務人員的贊美。他們周圍環(huán)境的人都在那里努力尋求優(yōu)異的成績。有關 IBM公司的信念,常在所屬公司中定期刊載,有關 IBM優(yōu)異服務之實例亦常在公司訓練課程中講授,在分公司會議中特別提出來,在邀請顧客參加的討論會中亦提出介紹,主要目的是把公司的理想一再重復,以確保理想生存。戴爾文化犯的錯誤愈多,學得就愈快。戴爾1、塑造出戴爾公司文化的一以貫之的要素,許多都是在初期形成的。在發(fā)展初期,公司還在風險頗高的階段,所以戴爾會甄選具有高度冒險性格而又變通能力強的人。戴爾在財務、制造、信息技術等方面,當然會延聘專業(yè)人士負責,如果聘用了好的人員,他們在有所作為后,會帶進更多的優(yōu)秀的人才。戴爾從一開始就以非常務實的方式動作。戴爾常問:“完成這件事情最有效率的方式是什么?”如此一來,戴爾杜絕了所有產生官僚體制的可能性,這種作法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把產品賣給大企業(yè)與賣給一般消費者,是截然不同的事。所以戴爾聘用了曾經對大企業(yè)進行銷售的銷售人員,其他的銷售人員則專門負責銷售給聯邦政府、州政府、教育機構、小公司或一般消費者。這一切都源自于“消除中間人”的基本設想。2、在一次電腦展中,戴爾領悟到產品功能和上市時間的重要性。戴爾自己都還沒搞清楚,就已成為眾人的焦點,這全是因為戴爾做出創(chuàng)新的機器,一舉在競爭中拔得頭籌。戴爾從原本可能會被放在PC 周刊不起眼的第 87頁,一躍成為封面故事的主角。3、庫存流通不僅是致勝的策略,更是必要措施,它有助于抵抗原料的快速貶值,而且現金需求較少,風險較低。4、不管在哪一個產業(yè),都應該及早找出潛在的問題,然后盡快修正;另外,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盡早讓顧客參與,他們會是你們最棒的意見小組。不但要盡早傾聽他們的意見,而且要仔細聽。5、和競爭對手比較起來,5%的獲利其實偏低。但他們的成長率不及戴爾。戴爾覺得,在發(fā)展過程的那個階段,戴爾比較需要的是一個成長策略,而非一個擴大利潤的策略。6、一旦現金善重新上軌道之后,便可以賺進利潤,重新加速成長的腳步。因此,戴爾公司新的營運順序不再是“成長,成長,再成長”,取而代之的是“資金流通,獲利性,成長”,依次發(fā)展。一旦建立起明確的制度與評量方式,就能夠一眼看出哪一個項目營運不佳,進而視情況需要來改變策略。要推動利潤和虧損的管理。要求每個營業(yè)單位都提出詳細的損益表后,戴爾才明白,事實和數據在管理復雜業(yè)務方面具有非凡的價值。壯大成熟的戴爾公司,成為一家非常重視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