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yè),還剩50頁(yè)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碩 士 學(xué) 位 論 文張 志 樂 與 中 國(guó) 革 命 運(yùn) 動(dòng)Zhang Zhile and the Chineserevolutionary movement院 ( 系 ) : 歷 史 文 化 與 旅 游 學(xué) 院學(xué) 科 專 業(yè) : 專 門 史研 究 方 向 : 思 想 文 化年 級(jí) : 2004 級(jí)研 究 生 : 何 淼指 導(dǎo) 教 師 : 崔 鳳 春完 成 日 期 : 2007 年 5 月單位代碼 10602學(xué) 號(hào) 2004010457分 類 號(hào) K203張 志 樂 與 中 國(guó) 革 命 運(yùn) 動(dòng)專 業(yè) 名 稱 : 專 門 史研 究 生 : 何 淼指 導(dǎo) 教 師 : 崔 鳳 春論 文 答 辯 委 員 會(huì)主 席 :委 員 :張 志 樂 與 中 國(guó) 革 命 運(yùn) 動(dòng)研 究 生 : 何 淼 指 導(dǎo) 教 師 : 崔 鳳 春專 業(yè) : 專 門 史 研 究 方 向 : 思 想 文 化 年 級(jí) : 2004 級(jí)中 文 摘 要本 文 由 序 言 、 正 文 和 結(jié) 語(yǔ) 三 部 分 組 成 。序 言 部 分 , 介 紹 了 本 課 題 的 研 究 宗 旨 和 意 義 以 及 國(guó) 內(nèi) 外 相 關(guān) 研 究 現(xiàn) 狀 。正 文 分 為 六 個(gè)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 論 述 了 張 志 樂 來 華 前 的 主 要 情 況 , 包 括 當(dāng) 時(shí) 朝 鮮 社 會(huì) 背 景 、 張 志 樂 家 庭 情況 和 少 年 時(shí) 期 張 志 樂 的 求 學(xué) 經(jīng) 歷 以 及 從 小 立 志 從 事 朝 鮮 革 命 的 大 概 情 況 。第 二 部 分 , 論 述 了 張 志 樂 的 早 期 在 華 活 動(dòng) 情 況 , 包 括 他 初 到 上 海 、 北 京 之 后 的 社 會(huì) 活動(dòng) 和 留 學(xué) 以 及 逐 漸 成 長(zhǎng) 為 共 產(chǎn) 主 義 者 的 情 況 。第 三 部 分 , 論 述 了 張 志 樂 投 身 中 國(guó) 大 革 命 的 具 體 情 況 , 包 括 他 在 中 山 大 學(xué) 讀 書 期 間 所進(jìn) 行 的 革 命 活 動(dòng) 和 留 粵 朝 鮮 青 年 情 況 以 及 在 廣 州 起 義 過 程 中 的 活 動(dòng) 情 況 。第 四 部 分 , 論 述 了 張 志 樂 在 海 陸 豐 革 命 根 據(jù) 地 的 活 動(dòng) 情 況 。 這 一 部 分 的 難 點(diǎn) 在 于 對(duì) 阿里 郎 中 出 現(xiàn) 的 相 關(guān) 地 名 、 人 名 的 考 證 。 為 此 , 本 文 主 要 利 用 歷 史 地 圖 和 回 憶 錄 以 及 電 話采 訪 相 關(guān) 專 家 等 方 式 對(duì) 其 進(jìn) 行 了 初 步 的 考 證 。第 五 部 分 , 論 述 了 張 志 樂 在 三 十 年 代 進(jìn) 行 的 地 下 活 動(dòng) 情 況 , 包 括 張 志 樂 擔(dān) 任 中 共 北 平市 委 組 織 部 長(zhǎng) 、 領(lǐng) 導(dǎo) 北 平 中 共 地 下 活 動(dòng) 、 參 加 高 蠡 農(nóng) 民 暴 動(dòng) 、 重 建 中 共 石 家 莊 地 下 組 織 等情 況 。 與 此 同 時(shí) , 分 析 了 張 志 樂 曾 兩 次 被 捕 入 獄 并 獲 釋 后 重 新 回 到 北 平 繼 續(xù) 從 事 革 命 運(yùn) 動(dòng)的 前 后 經(jīng) 過 。第 六 部 分 , 論 述 了 張 志 樂 來 到 延 安 之 后 的 最 終 結(jié) 局 及 其 著 述 情 況 。1938 年 , 在 延 安 “肅托 ”的 歷 史 背 景 下 , 張 志 樂 被 冠 以 “托 派 分 子 ”“日 本 間 諜 ”的 罪 名 處 死 。 關(guān) 于 他 的 死 ,因 缺 乏 相 關(guān) 的 檔 案 資 料 的 證 實(shí) , 至 今 還 存 在 很 多 疑 點(diǎn) 。 1982 年 , 中 共 中 央 組 織 部 為 張 志 樂做 出 平 反 決 定 。 張 志 樂 精 通 韓 、 日 、 英 、 中 等 多 種 語(yǔ) 言 , 身 后 留 下 了 多 種 譯 著 , 其 內(nèi) 容 多是 與 馬 克 思 主 義 研 究 及 時(shí) 事 政 治 相 關(guān) 的 題 材 。 另 外 還 著 有 小 說 、 詩(shī) 歌 等 數(shù) 篇 。結(jié) 語(yǔ) 部 分 , 對(duì) 張 志 樂 及 其 在 中 國(guó) 革 命 中 的 活 動(dòng) 做 了 總 體 評(píng) 價(jià) 。 張 志 樂 是 一 位 在 謀 求 朝鮮 革 命 真 理 的 過 程 中 投 身 中 國(guó) 革 命 的 杰 出 的 朝 鮮 革 命 家 , 也 是 中 國(guó) 境 內(nèi) 朝 鮮 革 命 運(yùn) 動(dòng) 的 優(yōu)秀 的 領(lǐng) 導(dǎo) 人 , 為 中 韓 兩 國(guó) 革 命 的 成 功 而 立 下 了 不 朽 的 功 勛 。關(guān) 鍵 詞 張 志 樂 阿 里 郎 中 國(guó) 革 命Zhang Zhile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Candidate: He Miao Tutor: Cui FengchunMajor: Special History Research Orientation: Thoughts and Culture Grade: 2004AbstractThe thesis consists of preface, body and conclusion.Preface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is thesis and also reviews therelevant research situ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Body of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Part one deals with Zhang Zhiles situation before he came to China, including hissocial activities, his family, pursuit of his studies during his early age as well as hisdetermination to plunge into Korean independence movement.Part two deals with Zhang Zhiles early activities in china, mainly including his contacts inpeking and shanghai and how he became a Marxist.Part three deals with Zhang Zhiles plunging into Chinese revolution, including hisactivities in SunYat-Sen University as a student and in Guangzhou Uprising, also the activities ofKorean young man in Guangzhou.Part four deals with Zhang Zhiles activities i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named Hai-Lu-Feng.The difficulty of the part consists in making textual research about the relevant place name andperson name. Mainly by means of the past maps and phone interview with the experts concerned,the author of thesis made a textual research about his activities there.Part five deals with Zhang Zhiles underground activities in the 1930s. During this period,Zhang Zhile held the post of head of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Beiping Committee and wascharged with the underground activities in Beiping; he also took part in Gaoli farmer uprisingand was in charge of rebuilding of Shijiazhuang underground party organization. At the sametim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urse of Zhang Zhiles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in Beiping when hewas released after his twice arrest and put into prison.Part six deals with Zhang Zhiles death in Yanan and his writings. In 1938, under the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Yanan “eliminating Trotskyist”, Zhang Zhile was put to death as“Trotskyist and Japanese spy”. For lack of enough files, some doubts about his death so farremains to be affirmed. In 1982, the Organization Minist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announced his rehabilitation. Zhang Zhile had a good command of language such as Korean,Japanese,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left us several translations after his death, almost all of whichare relevant to Marxist research and current affairs. Besides, he composed some novels andpoems.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gives a general comment on Zhang Zhile himself and his activitiesin Chinese revolution. Zhang Zhile was the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of Korean youths whoplunged into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independence of Korea, and also aexcellent leader in Kore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China. 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final victory of Chinese and Korean revolution.Key words:Zhang zhile;Ariran;the Chinese revolution目 錄中 文 摘 要Abstract序 言 . 1( 一 ) 研 究 目 的 、 范 圍 及 方 法 .1( 二 ) 課 題 來 源 阿 里 郎 .2( 三 ) 前 人 的 研 究 成 果 .1一 、 殖 民 地 朝 鮮 與 少 年 張 志 樂 . 5( 一 ) 日 帝 統(tǒng) 治 下 的 朝 鮮 .5( 二 ) 張 志 樂 及 其 家 庭 .5二 、 張 志 樂 的 早 期 在 華 活 動(dòng) . 7( 一 ) 在 東 北 考 入 新 興 武 官 學(xué) 校 .7( 二 ) 在 上 海 結(jié) 識(shí) 朝 鮮 革 命 志 士 .8( 三 ) 在 北 京 考 入 協(xié) 和 醫(yī) 學(xué) 院 .9三 、 張 志 樂 投 身 于 中 國(guó) 大 革 命 . 12( 一 ) 在 中 山 大 學(xué) 和 黃 埔 軍 校 .121 中 國(guó) 大 革 命 的 爆 發(fā) .122 朝 鮮 青 年 考 入 中 國(guó) 新 型 學(xué) 校 .12( 二 ) 參 加 廣 州 起 義 .151 廣 州 起 義 中 的 朝 鮮 革 命 者 .152 張 志 樂 與 廣 州 起 義 經(jīng) 過 .17四 、 張 志 樂 與 海 陸 豐 革 命 根 據(jù) 地 . 20( 一 ) 退 至 海 陸 豐 革 命 根 據(jù) 地 .20( 二 ) 保 衛(wèi) 海 陸 豐 革 命 根 據(jù) 地 的 斗 爭(zhēng) .211 參 與 海 陸 豐 革 命 根 據(jù) 地 建 設(shè) .212 參 加 保 衛(wèi) 海 陸 豐 根 據(jù) 地 的 斗 爭(zhēng) .22五 、 張 志 樂 與 三 十 年 代 地 下 革 命 活 動(dòng) . 27( 一 ) 張 志 樂 與 中 國(guó) 共 產(chǎn) 黨 的 關(guān) 系 .271 張 志 樂 與 北 平 地 下 革 命 活 動(dòng) .272 張 志 樂 與 高 蠡 農(nóng) 民 暴 動(dòng) .293 重 建 中 共 石 家 莊 地 下 黨 組 織 .30( 二 ) 張 志 樂 與 朝 鮮 革 命 的 關(guān) 系 .311 張 志 樂 與 朝 鮮 義 烈 團(tuán) 的 關(guān) 系 .312 張 志 樂 與 朝 鮮 籍 黨 員 韓 偉 健 .323 張 志 樂 與 朝 鮮 民 族 解 放 同 盟 .334 張 志 樂 與 朝 鮮 青 年 同 盟 .33六 、 張 志 樂 之 死 及 其 遺 著 . 35( 一 ) 張 志 樂 之 死 .35( 二 ) 張 志 樂 遺 著 .36結(jié) 語(yǔ) . 38參 考 文 獻(xiàn) . 39附 錄 . 43后 記序 言( 一 ) 研 究 目 的 、 范 圍 及 方 法張 志 樂 是 一 位 在 中 國(guó) 革 命 隊(duì) 伍 里 的 杰 出 的 朝 鮮 革 命 家 、 堅(jiān) 強(qiáng) 的 共 產(chǎn) 主 義 者 和 偉 大 的 國(guó)際 主 義 戰(zhàn) 士 。 他 曾 參 加 廣 州 起 義 和 保 衛(wèi) 海 陸 豐 革 命 根 據(jù) 地 的 斗 爭(zhēng) , 并 且 長(zhǎng) 期 在 中 國(guó) 北 方 從事 地 下 革 命 工 作 , 為 中 國(guó) 革 命 及 中 國(guó) 共 產(chǎn) 黨 的 事 業(yè) 而 做 出 了 重 大 的 貢 獻(xiàn) 。 本 課 題 的 研 究 ,將 有 助 于 進(jìn) 一 步 認(rèn) 識(shí) 中 國(guó) 現(xiàn) 代 革 命 史 和 中 國(guó) 共 產(chǎn) 黨 史 , 也 將 有 助 于 初 步 了 解 朝 鮮 革 命 運(yùn) 動(dòng)史 。 本 課 題 以 申 張 革 命 正 義 、 弘 揚(yáng) 中 韓 兩 國(guó) 傳 統(tǒng) 友 誼 為 宗 旨 。本 文 按 照 張 志 樂 的 活 動(dòng) 場(chǎng) 所 和 中 國(guó) 現(xiàn) 代 革 命 史 的 先 后 順 序 , 將 其 生 平 經(jīng) 歷 分 為 六 個(gè) 部分 , 即 朝 鮮 國(guó) 內(nèi) 時(shí) 期 、 早 期 在 華 活 動(dòng) 時(shí) 期 、 中 國(guó) 大 革 命 時(shí) 期 、 海 陸 豐 革 命 根 據(jù) 地 時(shí) 期 、 北方 地 下 活 動(dòng) 時(shí) 期 和 延 安 時(shí) 期 。 本 課 題 屬 于 人 物 傳 記 研 究 , 內(nèi) 容 上 既 談 及 中 國(guó) 革 命 又 涉 及 朝鮮 獨(dú) 立 運(yùn) 動(dòng) 。 然 而 , 本 文 著 重 探 討 研 究 張 志 樂 在 中 國(guó) 革 命 過 程 中 的 活 動(dòng) 情 況 。尼 姆 威 爾 斯 編 寫 阿 里 郎 之 歌 時(shí) , 出 于 保 護(hù) 張 志 樂 生 命 安 全 的 考 慮 , 對(duì) 書 中 人 名地 點(diǎn) 、 時(shí) 間 等 做 了 一 些 變 動(dòng) 。 加 之 , 張 志 樂 的 回 憶 未 必 完 全 準(zhǔn) 確 , 難 免 舛 誤 之 處 。 因 此 ,本 文 將 結(jié) 合 阿 里 郎 之 歌 和 當(dāng) 年 的 文 獻(xiàn) 資 料 、 回 憶 資 料 、 檔 案 資 料 等 相 關(guān) 史 料 , 對(duì) 朝 鮮革 命 者 張 志 樂 的 生 平 及 其 在 中 韓 兩 國(guó) 革 命 中 的 功 績(jī) 進(jìn) 行 初 步 分 析 和 考 證 。( 二 ) 課 題 來 源 阿 里 郎 美 國(guó) 記 者 尼 姆 威 爾 斯 ( Nym Wales) 所 著 阿 里 郎 之 歌 ( Song of Ariran) ,主要記錄 了 張 志 樂 在 朝 鮮 “31”運(yùn) 動(dòng) 后 流 亡 中 國(guó) 并 加 入 到 中 國(guó) 革 命 行 列 中 的 經(jīng) 歷 , 為 研 究 朝 鮮革 命 運(yùn) 動(dòng) 史 、 中 國(guó) 現(xiàn) 代 革 命 史 及 中 韓 關(guān) 系 史 提 供 了 極 為 珍 貴 的 史 料 。尼 姆 威 爾 斯 ( Nym Wales) 原 名 海 倫 福 斯 特 ( Helen Foster) , 是 美 國(guó) 著 名 記 者 埃德 加 斯 諾 ( Edgar Snow) 的 前 妻 , 也 是 20 世 紀(jì) 30 年 代 活 躍 在 中 國(guó) 的 美 國(guó) 女 記 者 。 1936年 6 月 , 埃 德 加 斯 諾 秘 密 赴 陜 北 蘇 區(qū) 訪 問 , 翌 年 出 版 西 行 漫 記 ( 即 紅 星 照 耀 中 國(guó) Red Star Over China) 。 1937 年 4 月 , 尼 姆 威 爾 斯 繼 埃 德 加 斯 諾 之 后 , 沖 破 重 重 阻 力和 封 鎖 , 只 身 趕 赴 當(dāng) 時(shí) 中 國(guó) 革 命 的 中 心 延 安 , 對(duì) 埃 德 加 斯 諾 1936 年 紅 區(qū) 之 行 未 能訪 問 或 采 訪 不 全 的 中 共 領(lǐng) 導(dǎo) 人 和 紅 軍 指 揮 員 進(jìn) 行 采 訪 。 她 與 陜 北 軍 民 進(jìn) 行 了 廣 泛 的 接 觸 ,獲 得 了 極 為 豐 富 的 第 一 手 資 料 , 這 些 資 料 不 僅 幫 助 埃 德 加斯 諾 充 實(shí) 了 西 行 漫 記 , 而且 成 為 她 本 人 日 后 研 究 、 寫 作 的 寶 貴 素 材 。 她 據(jù) 此 撰 寫 了 續(xù) 西 行 漫 記 ( 即 紅 色 中 國(guó)內(nèi) 幕 Inside Red China ) 延 安 采 訪 錄 ( My Yenan Notebooks ) 紅 塵 ( RedDust:Autobiographies of Chinese Communists) 等 紀(jì) 實(shí) 性 著 作 。在 延 安 采 訪 期 間 , 尼 姆 威 爾 斯 邂 逅 當(dāng) 時(shí) 在 抗 日 軍 政 大 學(xué) 任 教 的 朝 鮮 革 命 者 張 明 ( 張志 樂 ) , 被 他 睿 智 的 思 想 、 獨(dú) 特 的 個(gè) 性 及 復(fù) 雜 的 經(jīng) 歷 所 吸 引 , 遂 與 之 進(jìn) 行 20 多 次 談 話 并 于1939 年 將 談 話 記 錄 整 理 成 書 阿 里 郎 之 歌 ( Song of Ariran) 。1在 美 國(guó) , 最 早 關(guān) 注 阿 里 郎 及 張 志 樂 的 是 加 利 福 尼 亞 州 立 大 學(xué) 政 治 學(xué) 教 授 喬 治 托由 于 長(zhǎng) 期 從 事 地 下 工 作 , 張 志 樂 曾 使 用 過 很 多 化 名 。 尼 姆 威 爾 斯 在 延 安 采 訪 時(shí) ,張 志 樂 為 保 證 生 命 安 全 , 希 望 尼 姆威 爾 斯 在 他 們 談 話 后 至 少 兩 年 內(nèi) 不 要 公 開 談 話 內(nèi) 容 ( 即后 來 成 書 的 阿 里 郎 之 歌 ) 。 尼 姆 威 爾 斯 建 議 , 書 中 提 及 他 時(shí) 使 用“金 山 ”這 個(gè) 化 名 。1961 年 , 尼 姆 威 爾 斯 在 關(guān) 于 朝 鮮 及 金 山 生 平 之 筆 記 ( 即 阿 里 郎 之 二 ) 一 書 中 首次 公 開 了 阿 里 郎 之 歌 主 人 公 金 山 的 真 實(shí) 姓 名 是 張 志 樂 。 但 根 據(jù) 張 志 樂 被 捕 后 的 供 詞 ,他 的 原 名 為 張 志 鶴 , 還 曾 使 用 過 劉 錦 漢 、 柳 明 、 張 北 星 、 張 志 樂 等 眾 多 化 名 。 “張 志 樂 ”只 是 他 比 較 常 用 的 化 名 之 一 。 本 文 在 論 述 時(shí) 沿 用 這 一 名 字 。( 三 ) 前 人 的 研 究 成 果 阿 里 郎 之 歌 自 從 1941 年 在 美 國(guó) 舊 金 山 出 版 英 文 初 版 以 來 , 被 譯 為 日 、 韓 、 中 等多 種 文 字 , 引 起 了 眾 多 讀 者 的 濃 厚 興 趣 , 而 且 美 、 日 、 韓 、 中 等 國(guó) 學(xué) 者 開 始 對(duì) 其 進(jìn) 行 了 研究 和 考 證 。 目 前 , 阿 里 郎 之 歌 中 譯 本 只 有 兩 種 , 且 都 存 在 很 多 刪 減 和 錯(cuò) 誤 , 這 在 一 定程 度 上 限 制 了 對(duì) 該 書 主 人 公 張 志 樂 的 研 究 。 1941 年 , 紐 約 的 約 翰 登 公 司 ( John Day Co.Inc) 第 一 次 出 版 了 阿 里 郎 之 歌 的 英 文 版 本 。 由 于 復(fù) 雜 的 政 治 、 文 化 因 素 及 不 佳 的 銷量 , 到 1972 年 , 喬 治 托 滕 作 序 的 英 文 第 二 版 才 由 舊 金 山 的 堡 壘 公 司 (Rampart Press Inc)出 版 。1961 年 , 尼 姆 威 爾 斯 將 她 寫 作 1941 年 版 阿 里 郎 之 歌 時(shí) 沒 有 采 用 的 筆 記 和 材 料整 理 出 來 , 自 費(fèi) 出 版 , 定 名 為 關(guān) 于 朝 鮮 和 金 山 生 平 的 筆 記 。 全 書 共 70 頁(yè) , 是 研 究 張志 樂 的 重 要 補(bǔ) 充 材 料 。 尼 姆 威 爾 士 還 著 有 一 些 相 關(guān) 的 文 章 , 分 別 是 : Song ofAriran,RECUERDO,1990(Storrs Connecticut ,Ilpyong Kims Colletion);Long Thought AboutKim San of Song of Ariran(Storrs Connecticut:Ilpyong Kims Collection,1990)等 。滕 ( 陶 慕 廉 )。 他 曾 為 1972 年 的 英 文 第 二 版 撰 寫 了 前 言 并 加 了 注 釋 , 同 時(shí) 著 有 論 文 論 ( 載 東 京 : 民 濤 第 2 號(hào) , 1988, 2) 。 1993 年 , 北 京 新 華 出 版 社 的 阿 里郎 之 歌 中 國(guó) 革 命 中 的 一 個(gè) 朝 鮮 共 產(chǎn) 黨 人 出 版 時(shí) , 他 還 特 意 為 這 個(gè) 中 譯 本 寫 了 新 版 序言 。 其 他 相 關(guān) 的 論 文 還 有 : Sun-ki Baik 的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Song of Ariran 張 志 樂 在 不 同 時(shí) 期 使 用 化 名 的 情 況 如 下 : 1922-1925 年 在 北 平 協(xié) 和 醫(yī) 學(xué) 院 讀 書 時(shí) 期 、 1925 年 秋 至 1927 年 底 在 中 山 大學(xué) 讀 書 時(shí) 期 使 用 的 張 志 樂 ; 1928 年 在 海 陸 豐 時(shí) 期 使 用 的 張 北 星 ( 辰 ); 1929 年 春 以 后 在 北 平 從 事 地 下 工 作 時(shí) 使 用 的 劉清 華 、 韓 國(guó) 劉 、 柳 子 才 、 劉 錦 明 、 柳 明 等 ; 1932 年 9 月 后 在 北 平 使 用 的 于 致 和 、 李 鐵 庵 等 ; 1935 年 在 石 家 莊 從 事 地下 活 動(dòng) 時(shí) 使 用 的 劉 漢 平 ; 1932 年 后 在 保 定 二 師 任 教 時(shí) 、 1939 年 10 月 后 在 延 安 時(shí) 使 用 的 張 明 等 。 張 志 樂 使 用 過 的 筆 名主 要 有 : 炎 光 、 荒 野 、 張 北 星 等 。尼 姆 威 爾 斯 給 金 山 兒 子 高 永 光 的 信 A.延 邊 歷 史 研 究 所 翻 譯 組 .白 衣 同 胞 的 影 子 M.沈 陽(yáng) :遼 寧 民 族 出 版 社 ,1987:495.偽 北 平 市 公 安 局 司 法 科 :偵 緝 隊(duì) 東 車 站 檢 察 員 呈 送 共 產(chǎn) 黨 嫌 疑 人 陳 鵬 舉 劉 清 華 來 秉 敬 等 八 人 的 案 卷 。( 1930.12.9-1931.6.4) 第 一 冊(cè) Z.北 京 市 檔 案 館 .全 宗 號(hào) :J181,目 錄 號(hào) :17,案 卷 號(hào) :1261( 1) .Nym Wales,Kim San.Song of Ariran:A Life Story of a Korea RebelM.New York:The John Day Co,1941.Nym Wales,Kim San.Song of Ariran:A Korea Communist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M.San Francisco:Rampart PressInc,1972.Nym Wales.Notes on Korea and the Life of Kim SanM.Hoover Justitution:Stanford University,1961.關(guān) 于 阿 里 郎 之 歌 的 譯 名 , 近 年 來 有 不 少 韓 國(guó) 學(xué) 者 提 出 以 阿 里 郎 為 好 , 因 為 在 韓 語(yǔ) 中 ,“阿 里 郎 ”本 身 即 為 歌曲 名 , 譯 為 “阿 里 郎 之 歌 ”似 有 同 義 反 復(fù) 之 嫌 。 因 該 書 眾 多 的 版 本 、 譯 名 各 不 相 同 , 本 文 在 提 到 該 書 時(shí) , 如 不 特 指 某個(gè) 版 本 , 均 稱 阿 里 郎 。2( Frederickburg,Virginia:The Journal of Mondern Korean Studies, vol.5,August,1993) 等 。在 日 本 , 東 京 朝 日 書 房 于 1953 年 出 版 了 由 安 藤 次 郎 翻 譯 的 阿 里 郎 之 歌 日 文 第 一版 。 1965 年 , 三 鈴 書 房 出 版 了 第 二 版 修 訂 版 阿 里 郎 之 歌 : 一 個(gè) 朝 鮮 革 命 者 的 生 平 ( 安藤 次 郎 譯 )。 1987 年 , 東 京 的 巖 波 書 店 推 出 了 松 本 伍 百 子 的 新 譯 本 阿 里 郎 之 歌 : 一 個(gè) 朝鮮 共 產(chǎn) 黨 人 的 生 平 ( 水 野 直 樹 補(bǔ) 注 、 捤 村 秀 樹 解 說 )。 日 本 京 都 大 學(xué) 教 授 水 野 直 樹 對(duì) 阿里 郎 及 張 志 樂 進(jìn) 行 了 系 統(tǒng) 深 入 的 研 究 , 他 的 研 究 成 果 收 錄 在 他 和 日 本 韓 裔 作 家 李 恢 成 合作 編 著 的 覺 書 ( 東 京 : 巖 波 書 店 , 1991 年 版 ) 中 。 該 書 分 三 部 分 : 第 一部 分 是 李 恢 成 、 水 野 直 樹 兩 人 于 1987 年 在 美 國(guó) 康 涅 狄 格 州 麥 迪 遜 縣 尼 姆 威 爾 斯 家 中 的采 訪 記 錄 ; 第 二 部 分 是 加 地 永 都 子 的 關(guān) 于 朝 鮮 和 金 山 生 平 的 筆 記 ( 阿 里 郎 之 二 ) 日譯 本 , 還 有 蒲 豐 彥 翻 譯 的 張 志 樂 小 說 奇 妙 的 武 器 日 文 版 ; 第 三 部 分 是 水 野 直 樹 的 阿里 郎 之 歌 及 張 志 樂 的 足 跡 , 其 中 考 證 了 阿 里 郎 之 歌 中 出 現(xiàn) 的 部 分 人 名 、 組 織 名 和事 件 。 第 三 部 分 還 收 錄 了 日 本 韓 裔 作 家 金 賛 汀 的 論 文 聽 見 阿 里 郎 之 歌 與 金 山 兒 子 高永 光 的 談 話 。 金 賛 汀 曾 于 1988 年 11 月 在 北 京 采 訪 高 永 光 ( 即 張 志 樂 之 子 ), 并 在 1989年 3 月 14 日 東 京 的 朝 日 新 聞 上 發(fā) 表 過 阿 里 郎 之 歌 及 其 以 后 的 事 。 其 他 相 關(guān) 的 論 文還 有 : 李 恢 成 的 尼 姆 威 爾 斯 的 ( 載東京:民濤社, 民 濤 第 1 號(hào) , 1987年) ; Bruce Cuming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kù)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件】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課件+-2024-2025學(xué)年北師大版七年級(jí)數(shù)學(xué)下冊(cè)+
- 淄博美景推介
- 自信文化的經(jīng)濟(jì)效應(yīng)解析
- 助理廣告師考試廣告策略執(zhí)行試題及答案
- 媒體人員筆試題型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常見考點(diǎn)試題及答案
- 王朝霞英語(yǔ)試題及答案
- 常州事業(yè)單位試題及答案
- 外研必修四試題及答案
- 商業(yè)美術(shù)設(shè)計(jì)師在項(xiàng)目中的創(chuàng)新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專利代理師筆試題庫(kù)完美版帶答案分析
- 機(jī)械樣機(jī)擺放協(xié)議書
- 2025-2030中國(guó)開關(guān)插座行業(yè)市場(chǎng)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shì)與投資研究報(bào)告
- 2025年嘉興市九年級(jí)中考語(yǔ)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數(shù)學(xué)中考第2題:科學(xué)計(jì)數(shù)法【含答案】
- 中國(guó)移動(dòng)通信集團(tuán)新疆有限公司昌吉州分公司招聘筆試題庫(kù)2025
- 2024年榆林市社區(qū)專職工作人員招聘考試真題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jí)語(yǔ)文下冊(cè) 課課練-第21課 我不能失信(含答案)
- 2025上半年黑龍江大慶市肇源縣人才引進(jìn)110人重點(diǎn)基礎(chǔ)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MOOC 創(chuàng)業(yè)基礎(chǔ)-暨南大學(xué) 中國(guó)大學(xué)慕課答案
- 電能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培訓(xùn)課件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