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doc_第1頁
教案: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doc_第2頁
教案: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doc_第3頁
教案: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doc_第4頁
教案: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 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課型時間教學目 標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掛圖,結(jié)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在今后學習中進行實踐,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方法教具課本插圖的掛圖二次備課導入新課: 1、出示明代畫家董其昌的畫,講述:這是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的畫,怎樣才能畫好畫呢?他說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板書)。其實,不光是學畫,這種方法對我們的學習也很有益處,還記得以前我們在課文中了解的司馬遷和李時珍的故事么?2、那么,“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什么意思?學習語文為什么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怎樣才能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習語文知識呢?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明白了。指導看圖:1、觀察圖1:圖上畫的是天文臺,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參觀的是我國古代的天文儀器,我國遠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發(fā)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測天儀器渾天儀,并取得了輝煌的天文學成就。2、指導觀察第二幅圖:參觀了古天文儀器后,老師又帶領同學們?nèi)チ颂煳恼褂[館,他們看到了什么呢?小結(jié):同學們要從小愛科學,努力學習長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奧秘。3、指導觀察第三幅圖,并小結(jié):老師正帶領學生欣賞碑刻。碑刻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圖畫,他們大多是出自著名書畫家之手,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4、指導觀察第23頁通版插圖。(1) 這九幅圖分別畫了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能把這些圖片分類嗎?(2) 圖上的人物會有怎樣的感受?5、組織學生交流,并適當總結(jié)。出示有關資料(關于大海、中山陵、莫高窟和故宮)組織學生朗讀。小結(jié):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同學們有機會去這些地方走走看看,一定會學到很多知識。6、同學們或你們的家長曾經(jīng)到過哪些地方,游覽過什么名勝、什么景點,有什么感受?總結(jié): 1、觀察插圖后,你知道什么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嗎?2、小結(jié):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不僅可以從書本上獲得,還可以走出課本,在社會上、大自然中獲得。大千世界萬事萬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觀,處處有學問,處處有語文。同學們可以從身邊開始,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運用語文,讀好社會和大自然這本大書。布置作業(yè): 問題:我們該怎樣在大自然中學習語文?課外深入大自然和社會,寫觀察日記。1、交流看畫后的感受。2、指名說司馬遷和李時珍分別是怎樣努力完成史記和本草綱目的。3、齊讀課題“行萬里路,讀萬卷書”。1、說說你所了解的渾天儀和古代的天文學成就。2、指名說圖上的同學看到這些古代的天文儀器,會想些什么?3、 說說展覽館墻上的照片上有些什么內(nèi)容,交流看了這些照片后的感受:宇宙怎樣?怎樣才能揭開宇宙的奧秘?4、說說第三幅圖上畫了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圖上的同學看到這快碑刻,會怎樣想,怎么說?5、說說自己在書法課或外出旅游時,欣賞過哪些碑刻?在欣賞的過程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討論交流)6、給23頁的插圖分類,并分組討論老師的問題。7、集體交流(1)說說同學們游覽了漓江和黃山之后會有什么感受?參觀植物園有什么收獲?與動物一起嬉戲有什么樣的樂趣?(2)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所的,結(jié)合自己所讀的關于大海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見到遼闊大海后的感受。(3)結(jié)合課前準備,介紹中山陵、莫高窟和圓明園、故宮這四處名勝。8、介紹自己或家長游覽的感受。1、說出什么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2、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談談準備怎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討論交流。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生活處處皆語文)教學反思:課 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課型時間教 學目 標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掛圖,結(jié)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教學重 難 點 逐步養(yǎng)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教學方法教具春聯(lián)若干條、學生小報;組織表演課本??;布置收集實踐中運用語文的例子。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導入新課: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兩首跟學習有關的古詩,還記得嗎?它們分別說明了什么道理?是啊,學習語文的渠道有種多樣,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在時間中加以運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闭f的就是實踐的重要。我們要在學習實踐中學會運用語文這個工具,不僅在實踐中學習語文,更要在運用中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板書課題)指導看圖:1、請大家仔細觀察第4、5頁上的插圖,圖上畫了什么人?他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們都要運用到哪些知識?2、組織全班交流,適時小結(jié)。3、指名學生結(jié)合圖上內(nèi)容上講臺表演、及時表揚鼓勵。4、我們平時還會在哪些活動中運用到語文知識?小結(jié):語言和文字統(tǒng)稱語文,是人類獨有的交際工具。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從課本中學習語文,還要不斷拓寬語文學習渠道,學會讀社會和自然這部大書,學會在實踐中運用語文,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真正發(fā)揮好語文這個交際工具的作用。布置作業(yè):1、 分組編輯出版小報或黑板報;2、 練習排演課本??;3、多參加語文課外活動。課外延伸:組織一次詩文誦讀比賽,可以個人參賽,也可以小組參賽。1、背誦冬夜讀書示子聿和觀書有感,并介紹詩意。2、齊讀課題在實踐中學會運用1、自己按要求看圖,小組討論、交流。2、指名表演書法,對對子,交流暑假中收集到的春聯(lián)。3、指名配樂朗誦古詩詞。4、展示學生假期出的小報,或請出黑板報的同學介紹出板報的過程,如何選擇內(nèi)容、寫好稿件、確定欄目、設計插圖的。5、上臺表演課本劇,并談談感受。其他同學評議。交流在課前收集的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例子。完成作業(yè)。積極準備參加詩文誦讀比賽。板書設計:教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在實踐中學會運用(實踐出真知)教學反思:課 題1 長江之歌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朗讀詩歌,初步體會課文內(nèi)容。教學重難點朗讀詩歌,體會詩句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具歌曲磁帶、掛圖。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導人新課,激發(fā)興趣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板書:長江之歌)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jīng)的地方。3你們對長江了解多少呢?(引導自由表達)4放錄音。長江之歌)歌詞豪放,歌聲雄渾,我們一起來欣賞。二、初讀指導1自學生字詞。(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2)描紅田字格中8個生字。(3)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豐采依戀蕩滌塵埃磅礴灌溉2檢查自學效果。(1)出示詞語:乳汁哺育挽起蕩滌塵埃灌溉奔去各奔東西(2)指名逐詞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qū)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豐采:美好的儀表舉止。依戀:留戀,舍不得離開。蕩滌:洗滌。塵埃:塵土。磅礴:氣勢盛大。灌溉:把水輸送到田里。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4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5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交流。三、指導寫字1指導寫字。乳:左右基本等寬。汁、哺、挽、滌、埃:左窄右寬。灌、溉:左窄右寬,因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些。2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四、布置作業(yè):1、抄寫生字詞。2、寫出兩小節(jié)的意思。齊讀課題。交流對長江的了解。跟唱長江之歌。輕讀全文,自學生字詞。描紅。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語意思。正確拼讀生字詞。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小組交流。練寫生字。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1、 長江之歌源遠流長:哺育 挽起巨大貢獻:澆灌 推動教學反思:課 題1 長江之歌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詩句的理解,來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教學方法教具掛圖。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聽寫生字詞二、指名朗讀課文三、精讀訓練1觀看系列片話說長江片斷,聽長江之歌。話說長江這部系列片讓我們感受到了長江那宏偉、壯觀的氣勢,作者說2出示: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引讀。3自由讀,說說讀了詩句想了解什么?4交流、討論。5精讀第一節(jié):(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資源?(2)交流:出示: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3)默讀第一小節(jié),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指導學生看地圖,并聯(lián)系實際想象體會“哺育、挽起”的感情。指導朗讀:這一句我們要讀得深情。6、精讀第二節(jié)。(1)聽錄音,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2)交流: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遠古”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指導朗讀第一句:“走”、“奔”句與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灌溉花的國土”:祖國的領土那么大,長江能將它們一一灌溉,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皠有碌臅r代”: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fā)展,力量是無窮的)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圣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3)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4)指導朗讀第2節(jié)。(5)指導背誦第2節(jié)。四、練習朗讀全詩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上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3練習朗讀。五、作業(yè):1、默寫詩歌。2、書后3作業(yè)。復習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課文。交流感受。自由表達。小組朗讀,討論。理解、體會長江的源遠流長。找出關鍵詞。抓住有關詞句理解。體會“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討論交流。比較、理解。聯(lián)系語句理解、體會。朗讀有關內(nèi)容,體會母愛情懷。有感情朗讀。背誦。談談自己的學習感受。加強情感熏陶。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 1 長江之歌走奔 豐采氣概 清流力量(贊美 依戀)教學反思:課 題2 三亞落日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學習課文第一、二段內(nèi)容,體會三亞的熱帶風情。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感受三亞的大好風光。教學方法教具掛圖、地圖。教師活動內(nèi)容、方式學生活動內(nèi)容、方式備 注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1、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叫做三亞。(出示中國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三亞?板書:三亞落日2、三亞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是“三亞落日”,在三亞看到的落日是怎樣的呢?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詞語: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光芒 玫瑰 椰子樹碩大無比 漲溢 一盞搖曳 搔著 醉醺醺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同時弄清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3、預習了課文,你還懂得了些什么?三、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描繪三亞落日美景的?(第35自然段)2、這樣,可以把課文分為幾個部分?四、精讀第一段。1、輕聲讀課文,畫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板書:真有詩意)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詩意”的?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學生試讀。說說哪些詞句在朗讀時應特別注意?(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應讀出怎樣的感情?范讀、齊讀。五、精讀第二段。過渡: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那三亞是怎樣一個地方呢?1、自由讀第2段,說一說三亞是怎樣一個地方?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很美。(板書:熱帶風情)從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愛三亞的熱帶風光。2、課文中寫三亞美麗的熱帶風情,寫到了哪些景物?(海水、天、白鷗、椰子樹和海灘上的細沙。)3、課文中是怎樣描繪這些景物的?4、三亞的海那么藍,鷗那么白,樹那么齊,沙那么亮,這樣美麗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愛、由衷贊美)5、指名讀,請讀出這種喜愛之情。6、指導背誦。六、作業(yè)1、抄寫詞語。2、分段,寫段意。3、背誦第一、二段。結(jié)合地圖,了解三亞的地理位置。齊讀課題。在疑問下學習。拼讀詞語。分節(jié)朗讀,弄清內(nèi)容。自由交流。練習劃分段落。輕讀,劃出有關句子、詞語。抓住有關詞語理解,并進行感情朗讀。談談自己對熱帶風光的了解情況。找出來,同桌討論,全班交流。體會作者的情感。感情朗讀、背誦。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2 三亞落日天空:藍 海面:藍 熱帶風情 椰樹:挺拔俊秀 沙灘:金燦閃亮教學反思:課 題2 三亞落日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段落。教學重難點 在對課文詩一般語言的朗讀中品味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學方法教具掛圖、音樂。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齊讀第一、二段。二、精讀第三段。過渡: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在這樣的地方看落日,的確“真有詩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夕陽滑落的景象。1、學習第3、4自然段。板書:像孩童、像燈籠、像跳水員。2、在這三幅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 3、討論評讀要點。第一幅:突出場面熱烈壯觀;抓住繪色、描形、摹態(tài)的重點詞語,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觀;第二幅:這時的太陽和第一幅比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投影出示: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懸在海與天的邊緣。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與天的邊緣。比較這兩個句子,說一說哪個好,好在哪里。(第二種寫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陽的顏色美和形狀美具體、形象地寫出來了突出太陽的頑皮。理解“碩大無朋”。抓住大海顏色的變化“原色玫瑰色”,體會景色的優(yōu)美。突出太陽的輕快、敏捷。第三幅:投影出示: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落下去了。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兩下,最后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yōu)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a.這兩句寫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把夕陽落下的情景寫得十分細致,而且寫活了,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b.指名讀這一句話。太陽入水悄無聲息,水波不驚,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讀出一種平靜之美。4、作者在寫夕陽滑落的情景時還寫了“我”是怎樣看落日的。(“不敢眨眼”、“生怕”、“瞪大雙眼”)5、為什么要寫這些?(突出作者對三亞落日景象的贊賞和驚嘆,同時也從側(cè)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絕倫。)6、讀到這兒,同學們知道三亞落日的全過程嗎?7、日落是個完整的過程,想不想把這三幅畫面完整地欣賞一遍? 8、看到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們不得不發(fā)出贊嘆。9、指導背誦。三、總結(jié)課文。三亞的落日是那么美麗,作者描繪的語言是這樣美好,你們想不想來贊美它呢?四、布置作業(yè):1、多音字注音、組詞:似 悄2、書后3、4。 朗讀、感受。自由輕聲讀3、4自然段。思考:兩個自然段描繪了幾幅日落的畫面?把它選出來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它?討論交流,體會作者喜愛之情。朗讀、比較、體會語句。齊讀這一句。理解“漲溢”。分析語句的表達效果。找一找有關語句。填空:金紅一色收斂光芒慢慢下沉頑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再讀三、四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段。背誦第三段,愿背哪一節(jié)就背哪一節(jié)。美讀課文。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2 三亞落日 光亮 詩意 顏色:紅撲撲 朱彤彤 金紅 過程:收斂光芒下沉 蹦跳入水教學反思:課 題3 煙臺的海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字詞的意思。2、練習朗讀課文,分清課文層次,學習第一段內(nèi)容,初步體會煙臺海的獨特景觀。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脈絡層次。教學方法教具教學掛圖、地圖。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看圖導入,揭題:1、 同學們,你們看過或游覽過大海嗎? 2、看中國地圖,沿海城市很多,有沒有北面面臨著大海的城市呢?(煙臺)3、揭題。注意海的筆順:最后三筆,先寫上面的點,接著寫中間的橫,最后寫下面的點。再從地圖上了解一下煙臺、渤海灣、膠東半島、西伯利亞、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4、過渡:這里的海有什么獨特的景觀?作者想向我們介紹些什么呢?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1、播放課文朗誦錄音磁帶。2、是的,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特點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請同學們自由輕讀課文要求讀正確。3、檢查自學:(1)讀生字及詞語。(2) 指名讀課文,評議糾正(3) 理解詞語。看錄象,有關輪船、錨及起錨的過程。4、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5、分清段落層次。 三、學習第一段:1、齊讀2、讀懂了什么?(概括介紹煙臺北面臨海,有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四、寫字指導1、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2、用鋼筆描紅、臨寫。五、作業(yè):抄寫生字詞、分段寫段意。談談自己所了解或體驗過的海邊生活情景。了解煙臺的地理位置。帶著疑問學習??串嬅妫犈錁防收b,說說自己的感受。輕讀課文。拼讀生字詞。分析課文段落層次。朗讀、討論、交流。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獨特景觀 (總)3 煙臺的海 不同季節(jié)的海(分) 贊美海、人 (總)教學反思:課 題3 煙臺的海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2 能聯(lián)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同時感悟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感受煙臺的海綺麗壯觀,煙臺的人勤勞、能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方法教具掛圖、課件。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復習:1、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qū)懙模饕獙懥耸裁础?、過渡: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觀有什么獨特之處呢?誰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煙臺海的四季特點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作者是怎樣具體為我們介紹煙臺海的四季特點的呢? 二、學習第2自然段,感受“獨特”1、朗讀想想這一段除了寫海,還寫了什么。2、人們在冬天的海邊又是如何的? (突出“紛紛頂著觀賞不顧站在拍照留念”等詞語,體會煙臺人和外地游客不畏嚴寒、不怕風浪的豪邁情懷)3、通過讀,你欣賞到了煙臺的海冬天的風光了嗎?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海是怎樣的?你又是怎樣享受這冬海風光的?4、你覺得冬天的海美嗎?愿意記住它嗎? 5、小結(jié)第2自然段的學習方法:整體讀,想想講了那幾個意思分層朗讀、理解、體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背誦。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學介紹春夏的兩個自然段1、學生自學(讀、說、背)2、各小組成員分工讀、說、背向全班匯報,評議結(jié)果。四、學習第5自然段1、自讀第5自然段,整體感知。2、找出句子,朗讀并體會海的特點。3、“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這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從“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體會出秋日煙臺的海清新高遠的格調(diào)和漁民緊張忙碌的生活。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背誦。5、把25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將冬天的海放到一開始來介紹呢?五、細讀第三段:1、齊讀第6自然段。2、聯(lián)系全文,體會這是怎樣的畫、怎樣的背景、怎樣的舞臺。六、總結(jié)全文:1、煙臺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季節(jié)呢?你來做導游向游客作一介紹。比誰介紹得好?2、你游覽過什么地方?哪里給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給同學們介紹嗎?七、作業(yè):1、書后2、3。2、自主選擇內(nèi)容感情背誦。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細讀課文,思考有關問題。分層(海,人)。各自讀介紹“?!钡牟糠?,看看題頭的照片,體會一下該如何讀好這段話。讀第二層。討論交流。先自己讀讀,再在小組內(nèi)試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誦給大家聽。分四人小組討論、匯報。體會: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有感情誦讀。欣賞畫面,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介紹。交流。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3 煙臺的海冬 凝重 不畏嚴寒巨浪春 輕盈 播下希望種苗夏 浪漫 人海相依秋 高遠 充實忙碌畫 背景 舞臺“活劇”教學反思:課 題4 記金華的雙龍洞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生字詞,劃分課文層次。2、學習課文第一到三自然段,欣賞沿途景色。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教學方法教具學 具課文朗誦磁帶。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初讀課文,理清游覽順序 1、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解題:“記”是什么意思?較“記”的是什么? 教師:去雙龍洞洞途和洞內(nèi)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學們也想雙龍洞嗎?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游覽好嗎?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讀后提問:按游覽順序,全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了什么? 討論后確定:全文按游覽的順序可分為六段。 3、結(jié)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學生按順序說說作者瀏覽了幾個景點。4、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問:這段向我們交代了什么? (瀏覽時間人物、景點。) (2)用編句法概括段意。 5、學習第二段。 過渡作者在去雙龍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賞。 (1)默讀第二自然段,從課文中標畫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這些景物的特點,再體會一下作者看到這些后有什么感受。 (2)老師邊板書: 景物映山紅 油桐 砂土 新綠 特點各色 白色 粉紅色 或濃或淡 感受一片明艷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聽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樣往下流的?聲音有什么變化?(4)有感情地齊讀第二段,同時邊讀邊想象沿著途明艷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課題是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筆墨去沿途景色呢? 總結(jié)第二段段意:從金華過羅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艷迫溪流到洞口。齊讀課題記是“記載”的意思,本文記的瀏覽勝地,固而是一篇游記。并告訴學生,這篇游記是順圣陶先生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后寫的。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第一段(1)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及地點。第二段(2、3)介紹沿途所見景物。 第三段(4)介紹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紹孔隙。 第五段(6、7)介紹里洞。 第六段(8)游覽完畢出洞。 自由回答 學習課文第一段。 指名讀4月14日,我去游覽浙江的金華雙龍洞。 默讀第二自然段交流感受默讀第三自然段(作者聽到山中溪流的聲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聽到不時變化的溪聲。) 有感情地齊讀第二段, 作業(yè):1、抄寫詞語。2、課文寫了哪些景色?板書設計:4 記金華的雙龍洞游覽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教學反思:課 題4 記金華的雙龍洞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課文記敘的金華雙龍洞的奇異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秀麗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了解過渡句在課文中的作用,了解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 認識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間的關系,知道課文是怎樣連段的成篇的。教學方法教具掛圖、照片。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的前三段向我們介紹了作者游覽的時間、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見聞,那盤曲而上的盤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艷的山路景色,那時時變換調(diào)子的溪流聲是多么迷人?。∧敲醋髡哂斡[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點?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總體感知: 1、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板書:外洞 孔隙 內(nèi)洞 2、再讀課文,歸納特點: A、同學們再讀讀這幾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內(nèi)洞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板畫并板書:(畫出外洞、孔隙、內(nèi)洞) 3、小結(jié)過渡, 三、精讀課文,自讀自悟: 1、學生閱讀,做批注,教師巡視輔導,并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2、課堂討論: 組織:有一些同學已經(jīng)想好了。下面,我們先按課堂小組開展討論,跟同學們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這些個特點讓你喜歡的? 3、交流評議: A、分別指幾名同學圍繞以下幾個要點開展討論: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勢 4)乘船感覺 B、同學們體會得不錯。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介紹,有哪些同學也對孔隙產(chǎn)生了興趣?正因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點寫,使我們?nèi)缗R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們,是這樣的嗎? 4、讀寫結(jié)合,突破難點: A、那么作者又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nèi)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呢?請看黑板,作者先寫什么?接著呢?然后呢?最后呢? 5、分層朗讀,體會寫法:這樣小的小船,這樣獨特的進洞方式和乘船姿勢,這樣奇特的乘船感覺,是多么有趣?。∠旅?,我們分組來讀這一段,再來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nèi)洞這個意思一層層說清楚的請大家拿好書。 6、學法小結(jié):7、指名介紹內(nèi)洞特點: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內(nèi)洞也很有趣,喜歡內(nèi)洞的同學,你們有信心把同學們都吸引過來嗎?好,一個個來,你先說。 B、你從這兒看出內(nèi)洞很奇特,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C、為什么說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D、那吸引你,使你們對內(nèi)洞感興趣的是什么呢?現(xiàn)在有哪些同學也對內(nèi)洞產(chǎn)生了興趣? E、小結(jié)F、再看看,內(nèi)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理解進 8、總結(jié)學法: 四、讀寫指導: 1、設疑質(zhì)疑: A、游完了雙龍洞,回過頭來看,作者介紹最詳細的是哪個地方?剛才,我們也有很多同學對這兒感興趣,那作者為什么不先寫這兒呢?這樣重點不是更突出嗎? B、那你說說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呢? C、那么,今后我們應該怎樣來寫參觀游記呢?除了寫作順序之外,要想吸引讀者,打動讀者的心,還應該抓住什么去寫? 2、小結(jié)寫作方法:五、賞讀課文,體會感情: 1、過渡談話: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你喜歡哪里就讀哪里,看看怎樣才能讀出文章的感情來。 2、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六、作業(yè)設計1、書后3。2、文中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看看作者游覽了哪些地方? 學生自由讀。 指名學生回答,并征求全體同學意見。 再讀課文,歸納特點: 學生閱讀理解。 指名學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學意見。 學生閱讀,做批注。課堂討論。 學生討論,自學。 交流評議。 找出相關詞句,說出思維過程,弄明白作者通過寫什么來表現(xiàn)孔隙窄小的特點,讀出乘船的姿勢和感受。讀寫結(jié)合,突破難點: 聯(lián)系課文中的內(nèi)容把這個問題連起來說一難問題 分層朗讀,體會寫法學法小結(jié): 我們在剛才的學習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點是窄小的;接著抓住關鍵詞句進一步體會到了空隙的特點;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 指名介紹內(nèi)洞特點: 自由交流。總結(jié)學法: 學完了孔隙和內(nèi)洞,你準備怎樣來學外洞這一段呢? 洞內(nèi)寬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學一起說。 學生答,教師板畫。(畫出后山) 讀寫指導: 設疑質(zhì)疑: 說說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小結(jié)寫作方法:學到這里,我們得到兩點啟示:第一、寫參觀游記要按參觀游覽的順序?qū)?;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點寫清楚。 賞讀課文,體會感情: 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總結(jié)本課內(nèi)容完成作業(yè)。板書設計: 外洞:大 4 記金華的 孔隙:窄雙龍洞(贊美) 內(nèi)洞:黑 奇 大教學反思:課 題練習 1課型時間教學目標1、學習“擬人”的方法,并加以運用。2、讀背十二個有關“冬”的成語,積累詞匯。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教學重難點 體會并運用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教學方法教具小黑板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1、教學第一部分。自讀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