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歌閱讀一、(2018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野歌李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yōu)榇毫?,條條看即煙濛濛。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未消沉,氣概仍然豪邁。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聯(lián),脈絡清晰。解析:選BB項,錯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頸聯(lián)中的“窮”并不是指生活貧困。“屈窮”意指“不得志,處境艱難、窘迫”。2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答: 解析:首先解釋詩句的含意,再點出詩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本聯(lián)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風終會過去,春天將會到來,屆時春風會把枯柳吹綠,柳條看起來好像籠罩在輕煙之中。從表達的情感上看,北風呼嘯,喻指詩人遭受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籠煙的藝術遐思,表達了詩人雖處境艱難,但始終懷著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不甘沉淪,在屢次受挫之后還能自我勉勵。參考答案:意為凜冽的寒風終將過去,和煦的春風拂綠枯柳,綴滿嫩綠的柳條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表達了詩人雖感嘆不遇于時,但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二、(2018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34題。(9分)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節(jié)選)陸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詩寫詩人觀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書作品,并回顧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B詩人馳騁疆場殺敵報國的志向無法實現(xiàn),借書法創(chuàng)作來抒發(fā)心中郁悶。C詩人把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氣吞山河,勢不可擋。D詩人豪情勃發(fā),他在硯臺中磨出的濃黑墨汁,也映射著燭光縱橫飛濺。解析:選DD項,第三聯(lián)應理解為“在端硯中濃濃地研好了墨,燭光映射著我縱情揮毫潑墨”,這是以書中疾筆喻戰(zhàn)中拼殺,渲染出詩人縱橫走筆的磅礴氣勢。4詩中前后兩次出現(xiàn)“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詩的大意為:我的胸中藏有數(shù)不盡的用兵韜略,但卻因找不到報國的門路而白白浪費了這些驚人的才華。我只好在醉中作草書,以酒作為旗幟戰(zhàn)鼓,以筆作為大刀長矛,筆勢急驟,像是銀河從天而瀉一般。在端硯中濃濃地研好了墨,燭光映射著我縱情揮毫潑墨。轉(zhuǎn)眼間,我收起書卷,又端起酒杯,如同看見了山河萬里清平的氣象。由詩歌的大意可知,第一個“酒”出現(xiàn)在作書前,第二個“酒”出現(xiàn)在作書后。作書前,詩人把“酒”比作進軍的旗鼓,把“筆”比作殺敵的刀槊,以書前喻戰(zhàn)前,是醞釀情緒,積蓄氣勢,給人以勢不可遏的感覺;作書后,詩人以書后的喜悅喻戰(zhàn)后的歡快心情,表現(xiàn)出須臾收卷之神速,舉酒復飲之愜意,瞬間勝利之迅疾,狼煙盡掃之自豪。參考答案:第一個“酒”出現(xiàn)在作書之前,詩人把它比喻成戰(zhàn)場上的旗鼓,起到醞釀情緒、積蓄氣勢的作用;第二個“酒”則用來表現(xiàn)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詩人的心理狀態(tài),他“如見萬里煙塵清”,似乎贏得了一場戰(zhàn)役的勝利,心滿意足、躊躇滿志。三、(2018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9分)精 衛(wèi) 詞王建精衛(wèi)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诖┴M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B詩的第三、四句設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D這首詩的語言質(zhì)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解析:選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錯,從最后兩句可以知道,本詩詠贊了精衛(wèi)填海的行為、堅韌不拔的壯志和奮斗到底的毅力,所以不會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6一般認為,詩最后兩句的內(nèi)容是以精衛(wèi)的口吻表達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解讀?請結(jié)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6分)答: 解析:先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結(jié)合詩句來分析。如果將“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理解為“高山?jīng)]有移盡,大海沒有填平,希望我死了之后還有子孫活著完成我的遺愿”,那么這樣的理解就是同意最后兩句是以精衛(wèi)的口吻表達的,是精衛(wèi)對自己的堅韌不拔、前赴后繼奮斗精神的抒發(fā);如果將“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理解為“高山?jīng)]有移盡,大海沒有填平,我希望用我的生命來換取你的生命”,那么這樣的理解就是不同意最后兩句是以精衛(wèi)的口吻表達的,而認為這是從作者的角度表達的。參考答案:(觀點一)同意。這兩句詩是精衛(wèi)堅韌不拔、前赴后繼奮斗精神的自我抒發(fā);意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業(yè),也希望子孫后代能夠繼承遺志,填海不止。(觀點二)不同意。這兩句詩是作者對精衛(wèi)的同情與崇敬之情的表達;意為移山填海的事業(yè)尚未完成,我愿犧牲生命來幫助精衛(wèi),以自己的生命來換精衛(wèi)的生命。二輪復習定向一、聚焦考情大穩(wěn)定(1)從材料來源看,以唐宋作品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和非名家的名篇作品成為考查的熱點;(2)從體裁上看,仍會以律詩為主;(3)從考查方式上看,選擇題與問答題平分秋色;(4)從設問方式上看,小切入點是命題的趨勢;(5)從學科素養(yǎng)上看,主要涉及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 小創(chuàng)新(1)題型略有變化:選擇題“5選2”改為“4選1”,分值相應由5分調(diào)整為3分,選擇題難度也隨之略有降低;(2)與課內(nèi)結(jié)合更為緊密:2018年全國卷和全國卷在選擇題中均與課內(nèi)篇目結(jié)合命題,所“學”與所“考”結(jié)合更緊密。二、診斷學情通過一輪復習來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詩歌閱讀的相關知識和解題技巧,對考點題型已有基本的應對之策,但是考生讀不懂詩歌仍是一個棘手問題,直接影響著答題的準確性;而在各個題型的細節(jié)處理上,還存在一些失誤,造成失分嚴重。故二輪復習中,應從如下兩方面突破:(1)再次強化讀懂詩歌的能力,進一步幫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來疏通詩意;(2)針對考生失分點,逐點例析,并提出應對策略補短板。第1講詩歌讀懂層面“三管齊下”通詩意準確答題是建立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的,在二輪復習中應繼續(xù)強化“讀懂”詩歌的能力,這仍是備考“古詩歌閱讀”的首要任務。一、明確考場“讀懂”標準別“求全責備”1“讀懂”只是相對的對于一首詩來說,“讀懂”可能永遠“在路上”??紙錾系摹白x懂”,僅限于把握了詩的大體內(nèi)容,思路是什么,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全面。不要為達不到平時課堂上在老師帶領下理解得那么深入、透徹而心急,不要患上“讀懂強迫癥”。讀懂,只是“懂”而已。2咬文嚼字,理解詩意至少要讀三遍,要把時間用在品讀語言理解詩意上,尤其要咬文嚼字,要尋找最快捷、最直接、最牢靠的讀懂路徑。3多方聯(lián)系,掃除障礙高考所給的詩歌會盡可能讓考生讀懂,但絕不可能讓考生一覽無余,其會在某一處某一點上有障礙,如某一兩處詩句或詞語,詩的層次跳躍性偏大,詩的感情不是那么明顯。而這些,只要多讀幾遍,多方聯(lián)系,“連猜加蒙”,也會迎刃而解的。二、掌握讀懂“三大路徑”要“三管齊下”1最快捷的路徑利用選項信息選項3對1錯,錯的那一項也僅在細節(jié)處設誤,所以選項相當于帶有“瑕疵”的詩歌賞析,故善于利用選項信息,對于快速疏通詩意有很大幫助。示例(2018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精 衛(wèi) 詞王建精衛(wèi)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诖┴M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提示信息開篇采用提問方式,涉及了精衛(wèi)填海的動機,至于“作者是否對動機感到困惑”暫且不作深究。B詩的第三、四句設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提示信息B項相當于對詩歌第三、四句的翻譯,詩意十分清楚。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提示信息C項相當于對詩歌第五至八句的詩意概括,有利于我們整體上把握詩歌的脈絡層次。D這首詩的語言質(zhì)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提示信息D項相當于對詩歌語言風格的把握,通過回憶白居易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觀刈麥,我們可基本確定本項正確。2最直接的路徑標題、注釋和情語(1)看標題古詩歌,除一部分詞、曲只有詞牌、曲牌外,多數(shù)是有標題的。唐人作詩,最重標題。它們或標明寫作對象、重點,或表現(xiàn)感情基調(diào)。此外,詩題還可能會提示寫作時令(如春、秋)、節(jié)日(如除夕、重陽);可能會提示題材(情感),如送別懷人、即事抒懷等??傊プ×藰祟},就等于抓住了詩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內(nèi)容。(2)析注釋注釋往往暗示著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細審讀。詩歌注釋蘊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介紹作者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qū)懽黠L格;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讀懂詩句;介紹相關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提供與“此詩作于作者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與詩人仕途失意、對現(xiàn)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等情感有關。(3)抓情語詩歌如果有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或句子,就應牢牢把握,這是理解詩情的一條命脈。如2018年浙江高考送王昌齡第二句中的“多暮情”、第四句中的“孤”、第十三句“嘆息此離別”等,都是“情語”;2018年天津高考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中的“憂道不憂貧”“秉耒歡時務”“即事多所欣”等,也是“情語”。情語多出現(xiàn)在詩的后兩聯(lián),尤其是尾聯(lián);詞的下闋。有時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的“哀”字。當然,不是詩中所謂的“情語”都是作者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有的詩人會故意用反語(這種情況很少)。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是能抓住“情語”進而讀懂詩歌的。3最牢靠的路徑對詩家語“咬”“嚼”“泡”讀懂詩歌的王道是讀懂語言,要遵循詩歌的語言邏輯,深入語言內(nèi)核。在景與情構(gòu)成的“閱讀場”中,就詩論詩,咬文嚼字,把高度凝練含蓄的語言“泡開”“還原”,不可太倚重背景資料而知人論世,更不可空憑經(jīng)驗感覺而主觀臆測。對于那些無標題(或標題不含重要信息)、無明顯情語的詩來說,讀懂它只有靠品語言了。例如清代詞人納蘭容若的夢江南:“江南好,城闕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馬,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夜深歌?!睂W生讀這首詞,常為詞牌名“夢江南”(又名“江南好”)所迷惑,以為詞人寫此詞時心曠神怡,饒有興致。這樣一來,作品的基調(diào)完全反了,回答任何問題皆是枉然。這首詞中“江南好”是事實,“城闕嵯峨”也是事實,仿佛高峻威嚴的形象呼之欲出;但詞人筆鋒一轉(zhuǎn),“陵前惟石馬”“陌上有銅駝”兩句將一派衰頹之氣道出,瞬時收斂了開篇的高峻之象,轉(zhuǎn)而鋪開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滄桑感慨;最后以“玉樹夜深歌”作結(jié),引典入詞,更是增添了朝代更迭的哀傷。由此可見,樹立語言意識,深入詩歌文本的語言內(nèi)核,對正確解讀詩意,尤其是揣摩詩人微妙的情緒狀態(tài)是十分重要的。當然,在考場上讀懂詩家語的直接辦法是翻譯全詩(詞)。如果不能筆譯,起碼在腦海中把它翻譯兩三遍。即時鞏固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驀 山 溪張中孚山河百二,自古關中好。壯歲喜功名,擁征鞍、雕裘繡帽。時移事改,萍梗落江湖,聽楚語,厭蠻歌,往事知多少?蒼顏白發(fā),故里欣重到。老馬省曾行,也頻嘶、冷煙殘照。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注張中孚,其家世代為北宋高官,曾任知鎮(zhèn)戎軍兼安撫使,后降金。其一生歷事宋、金及偽齊劉豫。出自劉禹錫初至長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白居易長安道中有“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的詩句。讀懂詩歌1利用選項通詩意A詞的上片以“山河百二”開篇,寫出了山川形勢的險固,引出作者對壯歲的回憶。提示信息A項是對詞的上片內(nèi)容的總結(jié),有助于我們理解上片的詞意。B“聽楚語,厭蠻歌”兩句,形象地寫出了作者輾轉(zhuǎn)楚地,日久難回的人生境遇。提示信息B項是對詞中關鍵句的理解和情感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詞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C下片寫識途老馬,見眼前景況而不安嘶鳴,直接寫出了作者年老歸家的獨特心境。提示信息C項是對詞的下片內(nèi)容的總結(jié),有助于我們理解下片的詞意。D“長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詞抒懷,“須信”二字,表明前人說的話深得其心。提示信息D項是對詞中關鍵句的理解和情感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詞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2結(jié)合注釋提信息從注釋來看,作者一生經(jīng)歷多朝,應該是嘗遍了人生旅途的酸甜苦辣,詞中化用的劉禹錫的初至長安和白居易的長安道可以印證之。3詩歌正文準翻譯關中地勢險固,二萬人足以抵擋諸侯百萬之兵。我少壯時代喜好功名,橫刀立馬,錦帽貂裘。然而,世事變遷,朝代更迭,昔日功成名就之士此刻卻像浮萍斷梗一樣漂泊在江湖上,整日聽著他鄉(xiāng)的語調(diào),看著異族的歌舞,實在感到厭倦,往事實在是不堪回首,有誰知道呢?到了暮年,我滿頭白發(fā),欣喜地回到了故鄉(xiāng)。雖然老馬識途,但也為眼前的黯淡蕭條景象頻頻悲鳴。長安已經(jīng)幾度易主,只有那終南山色依然青青如昔;那些長安道上來往的客人,來一回,就見老一回。4找出“情語”易分析(1)一句“萍梗落江湖”,既形象又生動地展現(xiàn)了作者的身不由己。(2)一句“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虞美人詞句傳遞出多少隱情。(3)“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借用劉禹錫“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的詩意,感慨人生世道的復雜。準做題目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詞的上片以“山河百二”開篇,寫出了山川形勢的險固,引出作者對壯歲的回憶。B“聽楚語,厭蠻歌”兩句,形象地寫出了作者輾轉(zhuǎn)楚地,日久難回的人生境遇。C下片寫識途老馬,見眼前景況而不安嘶鳴,直接寫出了作者年老歸家的獨特心境。D“長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詞抒懷,“須信”二字,表明前人說的話深得其心。解析:選C不是“直接”,而是化用詩詞典故。2本詞抒發(fā)的情感喜憂參半,請結(jié)合全詞具體分析。(6分)答: 參考答案:上片喜:“壯歲喜功名,擁征鞍、雕裘繡帽”,是對意氣風發(fā)、建功立業(yè)的追憶;上片憂:“萍梗落江湖,聽楚語,厭蠻歌”,寫出了漂泊江湖、流落他鄉(xiāng)的落魄;下片喜:“蒼顏白發(fā),故里欣重到”,是重回故里的欣喜;下片憂:“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寫出了物是人非的傷感。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成都大閱陸游千步球場爽氣新,西山遙見碧嶙峋。令傳雪嶺蓬婆外,聲震秦川渭水濱。旗腳倚風時弄影,馬蹄經(jīng)雨不沾塵。屬櫜縛褲毋多恨,久矣儒冠誤此身。 注大閱:對軍隊的大檢閱,即大閱兵。雪嶺蓬婆:泛指岷山主峰一帶的山峰。屬櫜(go):佩戴箭囊。儒冠誤此身:語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儒冠多誤身”指滿腹經(jīng)綸的儒生窮困潦倒。讀懂詩歌1利用選項通詩意A詩的第一句寫出閱兵場寬闊而又空氣清爽的環(huán)境,烘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提示信息A項是對詩歌第一句的理解和情感的賞析,有助于我們把握作者此時的心情。B第二句寫閱兵場外遠處的山脈,“碧嶙峋”寫出了山勢的峻峭和山色的青碧。提示信息B項是對詩歌第二句內(nèi)容的理解,相當于對此句的翻譯。C閱兵場上風勢很大,軍旗獵獵,旗影閃動,馬蹄輕捷,襯托出閱兵將士們的颯爽英姿。提示信息C項是對詩歌第三聯(lián)內(nèi)容和手法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詩歌的主體內(nèi)容。D詩的尾句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感嘆自己的無所作為。提示信息D項是對詩歌尾句所用典故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詩歌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2巧借題目提信息從題目來看,這是一首描寫大閱兵場面的詩,閱兵事件一定觸動了詩人的理想與愿望。3詩歌正文準翻譯我迎著秋天雨后新氣,來到成都軍隊檢閱的校場,向遠處看成都周圍的山巒,一片青碧險峻。將士們的號令聲仿佛傳到雪嶺、蓬婆山之外,他們的聲音足以威震秦川平原、渭水河畔。軍旗的影子隨著風閃動,馬蹄在雨后經(jīng)塵不染。我穿著軍裝樂亦在此,儒生的衣冠束縛我好長時間了!4找出“情語”易分析尾聯(lián)抒情?!皩贆部`褲”,寫自己身著軍裝;“毋多恨”,寫樂意為此。樂意的原因是詩人久抱從戎壯志,恨“儒冠”的“誤此身”,這一句乃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這一聯(lián)在喜悅中帶有感慨余音。準做題目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的第一句寫出閱兵場寬闊而又空氣清爽的環(huán)境,烘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B第二句寫閱兵場外遠處的山脈,“碧嶙峋”寫出了山勢的峻峭和山色的青碧。C閱兵場上風勢很大,軍旗獵獵,旗影閃動,馬蹄輕捷,襯托出閱兵將士們的颯爽英姿。D詩的尾句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感嘆自己的無所作為。解析:選CC項,“閱兵場上風勢很大,軍旗獵獵”不當。頸聯(lián)中說“旗腳倚風時弄影”,“倚”意為“隨著”,“時”意為“時而,偶爾”,“弄”意為“戲?!?,從“倚”“時”“弄”幾字來看,風勢應是不大。 4詩的中間兩聯(lián)分別是怎樣描寫大閱兵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寫景的技巧。首先要回顧寫景的方式方法,然后再看中間兩聯(lián)寫了哪些內(nèi)容。“令傳雪嶺蓬婆外,聲震秦川渭水濱”,“令”和“聲”是將士們的號令聲,閱兵時,將士們的號令聲傳到雪嶺蓬婆外,震動了秦川渭水濱,這是運用了夸張的修辭,從聽覺的角度來寫閱兵時將士們的號令聲音,突出閱兵時的盛大氣勢和雄壯的軍威?!捌炷_倚風時弄影,馬蹄經(jīng)雨不沾塵”,這兩句寫到“旗”和“馬蹄”,主要是從視覺角度來寫,使用白描的手法寫了閱兵場上的情形,只看到旗幟偶爾隨著風擺動,士兵訓練有素,馳馬輕捷,渲染出閱兵場整齊、嚴肅的氛圍。參考答案:頷聯(lián)從聽覺角度寫,用夸張手法,寫閱兵將士們的號令,聲傳山外,聲震遠方,渲染出閱兵的盛大氣勢和雄壯軍威。頸聯(lián)從視覺角度寫,運用寫實(白描)的方法,營造出閱兵場整齊、嚴肅、動中顯靜的氛圍。第2講理解分析層面針對“三點”補短板易 錯 易 誤增 分 策 略1.主觀臆斷,語句理解錯誤抓關鍵詞,兼顧詩歌整體意思2.梳理不全,形象概括不準確人、事、景、物、理五個方面,特征、情感兩個角度,全面準確把握形象3.分析片面,情感品味牽強“切分層次,多方聯(lián)系,注意雙向”3策略全面概括情感;“立足整體考慮,打破思維定式,抓住情語情由”3技巧準判情感易錯點(一)主觀臆斷,語句理解錯誤鑒賞古代詩歌,考生容易語句理解錯誤,具體的表現(xiàn)有兩種:一是句意理解偏差,即對語句意思的理解出現(xiàn)錯誤;二是延伸意理解偏差,即對語句體現(xiàn)的情感、使用的手法等理解錯誤。例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注柳宗元、劉禹錫因參與“永貞革新”而久遭貶謫,奉旨返京后,再度被遠謫。此詩便作于兩人在衡陽分手、各赴謫地之時。伏波: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亂上功勛卓著。翁仲:后世稱石像或墓道石為翁仲,此指伏波將軍廟前的石像。濯纓:洗濯冠纓。楚辭漁父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句。后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A首聯(lián)寫兩人經(jīng)過長期的貶謫之后重回長安,沒料到再度被遠謫,表現(xiàn)了兩人命途之多舛,人生之艱辛。B“伏波故道風煙在”,寫詩人行進在伏波將軍當年出征的路上,追憶前賢,不由得心生自勉奮發(fā)之意。C“翁仲遺墟草樹平”,寫伏波將軍的廟宇空余石像荒草、斷壁殘垣,借此感慨人心變異,世道衰微。D“休將文字占時名”話中有話,因為兩人曾因作詩諷刺權貴而背上罪名,此處多有自嘲之意。解題演示解答此類試題,考生容易犯不能準確理解詩句意思的錯誤,特別是一些重要詞語的意思。在理解中不能主觀臆斷,否則會誤判選項。因此,要正確把握詩句的意思,特別是把握詩句的延伸意。比如A項:首聯(lián)的關鍵詞是“憔悴”,延伸意是“命途之多舛,人生之艱辛”,這是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B項,“伏波故道風煙在”的意思是,行進在伏波將軍馬援當年出征的路上,詩人追憶馬援將軍,瞻望前途,不禁感慨自己飄零于世。選項中的“自勉奮發(fā)”錯誤。C項,“翁仲遺墟草樹平”的意思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廟宇前只剩下斷壁殘垣,荒草遍地。此句描寫馬援廟前一片荒涼,感慨世道衰微。D項,“休將文字占時名”的表層意思是,你不應該寫諷刺的詩作而取得好名聲,運用反語的修辭手法,深層意思是表達詩人的憤慨。故答案選B。白話詩歌經(jīng)過十年被貶的艱辛生活,詩人面容憔悴地返回長安;誰想到?jīng)]過多久,又被調(diào)到五嶺以外的地方。行進在伏波將軍當年出征的路上,追憶馬援將軍;昔日石人何在,空余斷壁殘垣,荒草遍地。只因慵懶粗疏不愿同流合污,而招來非難;詩文竟然招致橫禍,勸君不要再指望用文章去取得什么好名聲了。今日離別,淚流千行;無須臨河取水,眼淚便可以濯纓。增分策略1防止句意理解偏差,注重對關鍵詞的理解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要把握詩歌中關鍵詞的意思,然后通過關鍵詞的意思來整體理解詩歌的意思。理解句意,不能主觀臆斷,要結(jié)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理解。比如例一中的頷聯(lián),先要借助注釋等把握“伏波”“翁仲”等意思,再明確此聯(lián)主要寫伏波將軍馬援的卓著功勛和如今廟宇前的荒涼破敗,借此感慨世道衰微。2防止延伸意理解偏差,注重對詩歌的整體理解把握語句表層意延伸出的內(nèi)容,比如語句體現(xiàn)的人物形象特點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等,都要注重從詩歌整體的意思進行分析。要注意詩歌本身是鮮活的,不能受固化思維的影響,看到“竹子”“梅花”就想到“氣節(jié)”“高潔”,還要看這些描寫對象在整首詩歌中要表達的情感等。比如例一中的頸聯(lián),表面說詩人因慵懶粗疏而招來非議,但從全詩的角度來分析,這里使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此聯(lián)主要是詩人的自我解嘲。即時鞏固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過賈誼舊居戴叔倫楚鄉(xiāng)卑濕嘆殊方,賦人非宅已荒。謾有長書憂漢室,空將哀些吊沅湘注。雨馀古井生秋草,葉盡疏林見夕陽。過客不須頻太息,咸陽宮殿亦凄涼。注吊沅湘:沅湘是沅水和湘水的并稱。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長期流浪沅湘間。賈誼曾寫吊屈原賦表達對屈原深深的同情。(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A首聯(lián)感嘆楚鄉(xiāng)卑濕偏遠,人去宅荒,表達了詩人對賈誼被貶的深切同情,對斯人已逝的追懷。B“長書”之“長”,顯示出賈誼的赤誠和才能;而“謾”則突出了詩人對其才志不得伸的遺憾之情。C詩人來到賈誼舊居,不由得也想起和賈誼一樣赤誠忠心的屈原,也表達了對屈原的悼念之情。D五、六句寫景,在前文“宅已荒”的基礎上進一步描寫賈誼舊居的荒涼,感情蘊含其中。解析:選CC項,第三、四句說的都是賈誼,意思是賈誼雖然向往屈原的人格,也為振興漢室寫下長書,但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一切成空,表達的是對賈誼的深切同情。所以此項說“也想起和賈誼一樣赤誠忠心的屈原,也表達了對屈原的悼念之情”錯。(2)如何理解詩歌最后一聯(lián)?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 解析:咸陽宮殿是秦朝的宮殿,但此處當指代漢朝。咸陽宮殿凄涼是指漢朝的滅亡。第七句勸訪客不須頻頻嘆息,第八句解釋這樣規(guī)勸的原因:連賈誼曾經(jīng)頗為憂心的漢室都滅亡了,又何必過于執(zhí)著于個人命運呢?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的規(guī)律,個人命運的坎坷也是難以避免的吧。參考答案:尾聯(lián)兩句的意思是:來訪的人不必為賈誼的不幸頻頻嘆息,如今的咸陽宮殿不也是一片凄涼嗎?(2分)尾聯(lián)兩句的內(nèi)涵是:賈誼的懷才不遇固然令人惋惜,但既然朝代的更迭都是歷史的規(guī)律,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不必太過憂心了。(4分)易錯點(二)梳理不全,形象概括不準確對詩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概括不全和理解有誤兩方面的錯誤?!案爬ú蝗?,即不能篩選出詩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會遺漏人、事、景、物、理等中的一項或幾項;或者不能對某一形象進行全面概括,比如對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會遺漏一點或幾點。“理解有誤”,即對形象的特征和體現(xiàn)的意義理解有偏差,對形象進行分析時沒有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例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漢壽城春望劉禹錫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華表半空經(jīng)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注本詩是作者貶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時所作。牧豎:牧童。芻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石麟:古代貴族墓前的石獸。東瀛變:指滄海桑田。東瀛,指東海。1下列對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因不見人煙,所以“對”字組合起來的荒祠、古墓、荊榛之類景物越多,越顯漢壽城的荒涼。B頷聯(lián)寫牧豎、行人,增添了景中的生機;頸聯(lián)寫華表、碑文,表現(xiàn)出漢壽城昔盛今衰的景象。C這首詩打破了一般律詩“起、承、轉(zhuǎn)、合”的框架,前三聯(lián)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的景象。D在尾聯(lián)興和廢的慨嘆中,詩人闡明了關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樸素的辯證觀點,強化了全詩的積極思想。解題演示判斷選項有關“形象”內(nèi)容的正誤,就要從形象的全面性和解讀的精準性兩個角度進行分析。A項,對應的是詩歌首聯(lián)的內(nèi)容,首聯(lián)主要描寫的是景物形象,首句點明了“春望”的地點漢壽城邊,不直接描寫漢壽城的春色,而以城邊野草剛剛發(fā)芽來描繪春色,含蓄地表現(xiàn)了漢壽城的荒涼;第二句描寫的景物頗多,有荒祠、古墓、荊榛,唯獨沒有人煙,讓讀者更能感受到漢壽城的荒涼。B項,對應的是詩歌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內(nèi)容。頷聯(lián)主要描寫的形象有人物(“牧豎”“行人”)、事物(“芻狗”“石麟”)。因為首聯(lián)描寫環(huán)境的荒涼,考生很容易忽略此聯(lián)中寫人物的具體行為的真實意圖,而誤認為出現(xiàn)牧豎和行人,是“增添了景中的生機”。其實此聯(lián)中的“牧豎燒芻狗”于“田中”,說明墳墓周圍環(huán)境冷落,祭掃無人,田地荒蕪。“行人看石麟”于“陌上”,是因為荊榛莽莽,沒有可以觀賞的景物,只有古墓前的石獸尚可注目而已,從而更襯托出漢壽城的荒涼。頸聯(lián)描寫的形象主要是事物(“華表”“碑文”),昔日繁華,今朝破敗,盡在殘缺華表、斷裂石碑中顯露。C項,是對詩歌的結(jié)構(gòu)特征和前三聯(lián)描寫景物的總體概述,“鋪陳漢壽城的景象”符合前三聯(lián)形象的特征。D項,對應的是詩歌尾聯(lián)的內(nèi)容,分析尾聯(lián)情感內(nèi)容,要關注“東瀛”之“變”和“還成要路津”體現(xiàn)的意義,即興廢是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的。這種思想具有積極意義。故答案選B。2.本詩與杜甫的春望從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亂”的影響。請比較兩詩在形象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簡要分析。答: 解題演示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苯獯疬@道題,首先要分析兩首詩所描寫的形象:詩題漢壽城春望春望人“牧豎”“行人”等詩人“白頭”“不勝簪”等事詩人春望詩人春望景春景戰(zhàn)后“野草”叢生,“荒祠古墓”等春景戰(zhàn)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物野草、荒祠、古墓、荊榛、石麟等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花流淚、鳥悲鳴等理“東瀛變”“還成要路津”國都殘破、山河破碎情感漢壽城的昔盛今衰,對大唐江山的憂慮詩人年老體衰、思念家鄉(xiāng)、擔憂國家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兩首詩的相同點在于“春景”,不同點是戰(zhàn)后還是戰(zhàn)中,“物”漢壽城(地方)/國都,“詩人形象”沒有直接描寫/直接描寫,“情感”漢壽城的昔盛今衰,對大唐江山的憂慮/詩人年老體衰、思念家鄉(xiāng)、擔憂國家。解答此類試題,考生容易產(chǎn)生的錯誤是“要點不全”和“分析不準”等。戰(zhàn)后和戰(zhàn)中、地方和國都的不同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參考答案相同點:描寫春景的荒蕪、破敗和凄涼。兩首詩都描寫了叢生的雜草等。不同點:春望描寫戰(zhàn)中的場景,描寫了國都破敗的景象;漢壽城春望描寫戰(zhàn)后的景象,描寫了戰(zhàn)后的荒祠古墓、野草荒樹、牧豎行人等。春望描寫國都景象,主要描寫了詩人在殘破的國都中的生活狀態(tài);漢壽城春望描寫地方景象,描寫了漢壽城的荒涼。春望刻畫了一個年老體衰、思念家鄉(xiāng)、擔憂國家的詩人形象;漢壽城春望描寫了漢壽城昔盛今衰的景象,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大唐江山的憂慮。白話詩歌春天來了,漢壽城邊野草叢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長滿荊榛。田里的牧童燒著丟棄的芻狗,路上的行人在看墓前的石獸。經(jīng)過雷電轟擊,華表殘缺,石碑斷裂,雖然積滿塵土,碑文仍可辨認。不知什么時候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到那時,這里又會成為南北交通的要道。 增分策略1運用2步驟、5方面全面概括詩歌形象把握詩歌形象,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把詩歌的形象細化為“人、事、景、物、理”5個方面,“人”指作者或抒情、敘事的主人公,“事”指事件,“景”指自然景物或意象,“物”指具體的物件,“理”指詩歌表達的哲理;第二步:篩選詩歌中所有有關“人、事、景、物、理”的詞語,細致分析這些詞語體現(xiàn)的形象特征。比如例二中漢壽城春望的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鍍鋅波形梁護欄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金剛石產(chǎn)品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西服外包裝袋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肝絡欣丸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竹編果盤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腦繡花機齒輪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爽足軟膏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活動腳手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槽型支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線紅外現(xiàn)場報警探測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中國凈菜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糖尿病飲食治療講課件
- 輸液反應急救護理流程講課件
- 鋼結(jié)構(gòu)倉庫施工組織設計
- 變電站電氣設備管理制度
- 50篇短文搞定高考英語3500單詞
- 物業(yè)消防檢查培訓課件
- 專題 完形填空 七年級英語下冊期末復習考點培優(yōu)專項北師大版(2024版)(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國彩涂鋁材行業(yè)市場動態(tài)分析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
- 2025年四川省內(nèi)江市中考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思金拉措小學-2025年春季英語教研組工作總結(jié)-一路求索不停歇【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