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第26講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時作業(yè)(含解析).docx_第1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第26講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時作業(yè)(含解析).docx_第2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第26講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時作業(yè)(含解析).docx_第3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第26講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時作業(yè)(含解析).docx_第4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第26講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課時作業(yè)(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講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選擇題1.(2018山東濰坊3月聯(lián)考)據(jù)錢穆考證,周人語稱雅,故雅言又稱正言??鬃郁斎?日常操魯語,唯于誦詩、讀書、執(zhí)禮,此三者必雅言。這表明()A.諸侯各國尊崇傳統(tǒng)文化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傳播C.禮制尚能維護天子權威D.孔子對天下一家的認同答案D從材料信息可知,雅言是正言,即官方語言。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操魯語,但在誦讀詩書和執(zhí)禮時,必使用周的官方語言。這表明孔子對天下一家的認同,故選D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其他諸侯國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故A項錯誤;儒家思想也可以通過其他地方語言傳播,故B項錯誤;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故C項與史實不符。2.(2018安徽“江南十?!?月聯(lián)考)易又稱周易,是闡述關于陰陽變化之書,一度被道家奉為經(jīng)典。巧合的是,“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且一再強調(diào)“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由此可見()A.儒家思想開始成為正統(tǒng)思想B.孔子堅守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C.儒道兩家思想已呈融合之勢D.晚年孔子因遭受困厄而熱衷卜筮答案B孔子認為周易中蘊含的“德義”與自己主張的“為政以德”是相通的,這說明孔子堅守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故選B項。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故A項錯誤;道家學派和儒家代表孔子雖然都對周易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但只是從中各取所需,未體現(xiàn)儒道兩家思想已呈融合之勢,故C項錯誤;由材料中“我后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可排除D項。3.(2019河北滄州模擬)“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頭的形象,象征軍事首領的征伐權力。戰(zhàn)國時期,孟子認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觀點()A.與甲骨文“王”字的本義一致B.是“無為而治”的理論依據(jù)C.體現(xiàn)出儒家強調(diào)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礎答案C孟子認為“用武力而假借仁義的人可以稱霸,用道德而實行仁義的人才可以使天下歸服”,強調(diào)以德服人,體現(xiàn)出儒家強調(diào)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項符合題意?!巴酢弊衷诩坠俏闹邢笳髦娛率最I的征伐權力,與孟子觀點相左,排除A項;“無為而治”是道家的主張,可排除B項;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時期,從時間上可排除D項。4.(2019山東臨沂模擬)孔子說,君子在與他人保持和諧友善的同時還能堅持獨立思想而不茍同于人,小人習慣于附和茍同別人的觀點,但內(nèi)心深處卻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經(jīng)常以此誡勉君臣,這體現(xiàn)出儒學()A.具有調(diào)節(jié)政治關系的功能B.具有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C.倡導與人為善、社會和諧D.重視人格獨立和思想自由答案A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儒學具有調(diào)節(jié)政治關系的功能,故A項正確;B、C、D三項與題干主旨無關。5.(2018寧夏銀川一中月考)據(jù)左傳昭公十八年記載,鄭國星占家裨灶預言鄭將發(fā)生大火,人們勸子產(chǎn)按照裨灶的話,用玉器禳祭,以避免火災。子產(chǎn)回答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這突出反映了子產(chǎn)()A.繼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重視人的地位和作用C.發(fā)展了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D.反對尊神敬天答案B“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反映的不是天人合一思想,故A項錯誤;“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表明日常行事應該關注人事,重視人的地位和作用,故B項正確;子產(chǎn)所處的年代在荀子之前,故C項錯誤;材料意思不是反對尊神敬天,故D項錯誤。6.(2018河北衡水中學3月質(zhì)檢)先秦某思想家認為,家庭是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血緣親情不能成為社會秩序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盜(盜賊)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據(jù)此可知其主張()A.反對財產(chǎn)私有制度B.維護“各愛其家”的宗法原則C.建立博愛互利社會D.建立以家庭為核心的秩序模式答案C從材料信息看,該思想家認為,單純依靠血緣親情并不能維護社會秩序,人們應互愛互利,而不能自私自利。這反映了墨家的“兼愛”思想,其主張建立博愛互利社會,故C項正確,B項錯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A項;該思想家指斥“各愛其家”的行為,故D項與材料信息相左。7.(2018湖南十三校一聯(lián))儒、墨、道、法四家學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雖然互爭長短,各樹一幟,但它們有許多共同之處。如()A.推動改革,重建社會秩序B.追求治國之道和理想人生C.追求平等,維護地主利益D.強調(diào)和諧,建立理想社會答案B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墨、道、法四家學說雖然互爭長短,各樹一幟,但它們都追求治國之道和理想人生,故選B項。道家主張無為,反對改革,故A項錯誤;法家主張建立君主集權統(tǒng)治,并非追求平等、和諧,故C、D兩項錯誤。8.(2019山東濟寧質(zhì)檢)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彼f的“道”應指()A.世界的本原B.封建社會的根本法則C.君主的權力D.宇宙萬物的運行規(guī)律答案B西漢初董仲舒根據(jù)統(tǒng)治者的要求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改造,世界本原不符合董仲舒的主張,故A項錯誤;董仲舒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穩(wěn)定社會秩序提出“三綱五?!钡纫幌盗械姆饨ㄉ鐣痉▌t,故B項正確;君主的權力只是“道”中的一部分,故C項錯誤;董仲舒所提出的“道”并不帶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故D項錯誤。9.(2018湖北八市3月聯(lián)考)董仲舒哲學之“天”的屬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靈之天三者相結合的混合體,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這樣構建“天”的哲學的目的是()A.神化儒家學術強調(diào)“獨尊儒術”的必要B.吸收道家、陰陽家學說改造儒學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決現(xiàn)實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觀念論證答案C由材料信息可知,董仲舒以“道德之天”為核心,將“仁”與“天”結合,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君主效法道德之天,進而把儒家的仁德之政與西漢的治國策略相結合,以解決相關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獨尊儒術”,故A項錯誤;董仲舒改造儒學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天人合一”,排除D項。10.(2019湖北鄂州質(zhì)檢)自漢武帝開始使用“建元”年號后,漢代年號大量出現(xiàn)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謂“與民更始”就是說從頭重來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樂乎。此年號現(xiàn)象說明漢代()A.確立了“民本”治國原則B.新儒學影響了政治理念C.武帝后政治局勢長期動蕩D.崇尚重農(nóng)抑商經(jīng)濟政策答案B材料中年號更換現(xiàn)象沒有體現(xiàn)出對民意的重視,故A項錯誤;董仲舒新儒學強調(diào)天人感應,因此“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樂乎”,這體現(xiàn)了新儒學對政治理念的影響,故B項正確;材料中年號的變化并不能反映出政治局勢的動蕩,故C項錯誤;材料與重農(nóng)抑商經(jīng)濟政策無關,故D項錯誤。11.(2018湖北高三調(diào)研)自昭宣時期到西漢末年,丞相計21人,22人次,考其出身地域,其中齊魯人合計7人,8人次。這段材料客觀上反映出了()A.地方豪強地主勢力不斷壯大B.儒學的政治影響力顯著增加C.察舉成為人才選拔主要途徑D.黃河下游成為政治文化中心答案B丞相為百官之長,是中央官員,并非地方豪強,故A項錯誤;齊魯?shù)貐^(qū)儒學昌盛,丞相中齊魯人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說明儒學的政治影響力增加,故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察舉制,故C項錯誤;西漢時期政治中心在黃河中游,故D項錯誤。12.董仲舒說:“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他的這一思想主張()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強調(diào)維護等級秩序的重要C.宣揚天理為萬物的本原D.意在約束君主的政治行為答案D題干中未出現(xiàn)有關“法”“等級秩序”的信息,故A、B兩項錯誤;天理為萬物的本原是宋明理學的內(nèi)容,故C項錯誤;由“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可知這一思想主張是在對君主的政治行為進行約束,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2018湖北孝感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于國,設庠序(學校)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jié)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漢書董仲舒?zhèn)鞑牧隙迥甏褐梦褰?jīng)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圣之術者。詔曰:“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舉禮,以為天下先。太常其議予博士弟子,崇鄉(xiāng)黨之化,以厲賢材焉?!必┫嗪胝垶椴┦恐玫茏訂T,學者益廣。漢書武帝紀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適應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是當時客觀形勢的正確反映。雖然,從本質(zhì)上說,這一主張是為鞏固漢政權的封建統(tǒng)治服務的,但從客觀效果來看,它不僅對當時,而且對以后中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一、鞏固和發(fā)展起了積極的進步作用。高春菊獨以寒暑不能成歲獨以威勢不能成政董仲舒社會教化思想研究(1)據(jù)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針對教化提出的具體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董仲舒倡導教化的主要原因。(10分)(2)據(jù)材料二,概括漢武帝重視儒學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12分)(3)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如何正確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歷史影響?(6分)答案(1)主張:辦學校;教化人民仁、義、禮。原因:適應統(tǒng)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傳統(tǒng);教化本身的功能。(2)措施:設五經(jīng)博士;起用儒學家參政;興辦學校,大力提倡儒學。作用: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體系;儒學思想逐漸成為正統(tǒng)思想。(3)影響:一方面,有利于鞏固封建思想統(tǒng)治(或有利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鞏固(或社會影響更加擴大),客觀上對社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束縛和阻礙作用。14.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和文學、思想方面的遺產(chǎn),主要由孔子的經(jīng)過后代人修改和潤色的教誨組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材料二君有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去。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傳曰:“唯天子受命于天?!碧煜率苊谔熳?一國則受命于君。春秋繁露材料四天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