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高二必修數學同步訓練題第二章圓錐曲線_第1頁
14年高二必修數學同步訓練題第二章圓錐曲線_第2頁
14年高二必修數學同步訓練題第二章圓錐曲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年高二必修數學同步訓練題第二章圓錐曲線高中最重要的階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題,多練習,為高考奮戰(zhàn),小編為大家整理了14年高二必修數學同步訓練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從球外一點引球的切線,則()A.可以引無數條切線,所有切點組成球的一個大圓B.可以引無數條切線,所有切點組成球的一個小圓C.只可以引兩條切線,兩切點的連線過球心D.只可以引兩條切線,兩切點的連線不過球心【解析】 根據球的切線性質知B正確.【答案】 B2.已知球的半徑R=6,過球外一點P作球的切線長為8,則P點到球面上任意一點Q的最短距離為()A.3B.4C.5 D.6【解析】 設點P到球心的距離為d,則d=62+82=10.PQ的最短距離為10-6=4.【答案】 B3.一個正方體內接于一個球,過球心作一截面,如圖2-1-4所示,則截面圖可能是()圖2-1-4A. B.C. D.【解析】 根據截面的位置不同,可得到的截面形狀可能是,但不可能為,故選D.【答案】 D4.已知三棱錐S-ABC的各頂點都在一個半徑為r的球面上,球心O在AB上,SO底面ABC,AC=2r,則球的體積與三棱錐體積之比是()A. B.2C.3 D.4【解析】 如圖所示,由題意知OA=OB=OS=r,易知ACB為直角三角形,所以V球V錐=43r313122r2r=4.【答案】 D二、填空題5.若三棱錐的三個側面兩兩垂直,且側棱長均為3,則其外接球的表面積是_.【解析】 三棱錐的三個側面兩兩垂直,說明三棱錐的三條側棱兩兩垂直,設其外接球的半徑為R,則有(2R)2=(3)2+(3)2+(3)2=9,外接球的表面積為S=4.【答案】 96.如圖2-1-5所示,已知球O的面上四點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3,則球O的體積等于_.圖2-1-5【解析】 DA平面ABC,BC平面ABC,AC平面ABC,DABC,DAAC.又BCAB,ABDA=A,BC平面ABD,BCDB,則DC的中點即為球心O.又DA=AB=BC=3,死記硬背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死記硬背被作為一種僵化的、阻礙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方式,漸漸為人們所摒棄;而另一方面,老師們又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煞費苦心。其實,只要應用得當,“死記硬背”與提高學生素質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礎。AC=6,DC=3,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球O的體積V球=43(32)3=92.“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皫煛敝x,現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師”。“老”在舊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袄稀薄皫煛边B用最初見于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