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 0 0 8 年6 月 第7 卷第2 期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H e b e iN o 珊8 1U l l i v e 瑙i t yo fS c i e n c e 1 k h n 0 1 0 影( S 0 c i 8 lS c i e n c e 8 ) J I l I I 2 0 0 8 V 0 1 7N 0 2 論陶淵明田園詩的價值 柴樹臣1 ,張立杰2 ( 1 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河北石家莊0 5 0 0 8 3 ;2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中文系,河北秦皇島0 6 6 0 0 4 ) 摘要:陶淵明的田園詩內容豐富且復雜,反映了他心靈中最為真實的情感狀態(tài),包括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實 際耕作的艱辛感受,以及不能超然世外的苦悶情緒。其藝術風格也獨樹一幟,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的質樸、平淡和 所蘊涵意境的高度統(tǒng)一。此外,陶淵明田園詩的價值還表現(xiàn)在構造了桃花源式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陶淵明;田園詩;價值 中圖分類號:功M 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 6 7 2 7 9 9 l ( 2 0 0 8 ) 0 2 瑚4 6 J 0 4 o nt h eV 蚰l 地o fT 8 0Y l 壕n m i n g sP j l s t o r a JP o 哪 C h a iS h u c h e n l ,z h a n g 塒i e 2 ( 1 s 蝎i a z h 姐n gM e c h a 血礬o nI 婦t r ) rC o u e g e ,S 蝎i a z l l u a n gH e b e i0 5 0 0 8 3 ;2 D 印a I t m e n to fc l l i 嘲eu t e r a t u 坤, H e b e i 皿丑lU n i v e 墻i t yo fs c i e n c e T e c l l I l o l o g y ,Q i n h 啪g d H e b e i0 6 6 0 0 4 ,C l l i n a ) A b 由陽c t :T 1 l ec t e n t0 f T 幻Y 蚰J l m i n g sp t Q r a lp o e 婦r yi 8r i c h8 n dc o m p l 旺,尚c hr e n 蛔t 地t m ee m “o n a l8 t a t e 0 fh i 8m i n d ,i I 地l 訕I(yè) l gl l i 8y e 蛐i I l gf 時t I 陀p 鷦t o r a ll i f e b i t t e r 缸出l l gt o 帥I dt h e t u 8 lc u K v a t i o n ,蛐dl l i 8p 帥gf o r n o t 硒n ga b kt ob ea 1 0 0 f D D mt h ew o r l d ,d e m o n s 喇n gh i 88 u 如明t i cc h a r m i r l gp e 姻o n 吐t y T 踮8 刪8 t i c8 勺d ew 鵲 a 1 8 0u l l i q u e ,w h i c hw 鷦m m I i f 矗t e d 髓t l l e l i g hl l I l i t y0 ft l l em s d c ,p l a i nl 舳g I l 丑曜r e 衄da n i 8 t i cc o n c e 一e m a i l e di n h i 8p o e 田M o r e o v e r ,t h ev a l u ef t h ee x i 8 t e I l c eo fT 幻8p a s t o 拖lP 田w 鸛t h a ti t 黜缸t e d8 na r c a d i 8 1 1 j k e8 p j 卜 i n l a lh o m d 蚰d K e y 珊r d s :Y u 刪I l i n g ;p 0 8 t o r 8 lp o e 舡y ;v a l u e 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玄學占主 流的時代,盡管其政像紛亂且充滿了血雨腥風,但 是留給后世的更多的是其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生命 的關懷。玄學的出現(xiàn)使自漢武帝以來的儒學受到 重創(chuàng),追求自然的玄學在挑戰(zhàn)儒學的同時也在調 適著兩者的關系。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人的審美 意識也發(fā)生了變化,他們打破了對自然的崇敬和 敬畏而走向自然,審美情趣由世俗名利轉向了山 水田園,以山水作為精神上的慰籍,陶醉其中、流 連忘返。由此,山水田園等自然風光逐漸成為人 們的審美對象,田園詩應運而生。 陶淵明( 公元3 6 5 4 2 7 年) 正是生活在這樣 一個時代。在詩人一生1 2 0 余首詩作中,寫田園 的詩歌只有2 0 余首,少量為前期躬耕鄉(xiāng)里時所 作,絕大部分為公元4 0 5 年棄官歸田以后的作品。 雖然田園詩數(shù)量不多,但卻是其詩作中、也是那個 時代最富獨創(chuàng)性和最具藝術魅力的奇葩。 論文試從三個角度論述陶淵明田園詩的獨特 魅力:心靈中最真實情感的展現(xiàn)。落盡豪華見其淳 的藝術魅力和桃花源式的精神家園的構造。 一、心靈中最真實情感的展現(xiàn) 陶淵明的田園詩內容雖然豐富而且復雜,但 無論是對田園生活的艱辛還是對田園生活樂趣的 描述,以及對不能超然世外的苦悶的吐露,都是詩 人真性情的完美寫照。拂去歷史沉淀的砂粒,依 然可以觸摸到詩人那溫潤而美麗的情懷。 ( 一) “性本愛丘山”與“誤落塵網(wǎng)中”的矛盾 掙扎 詩人在他的田園詩作中盡情地展現(xiàn)他熱愛田 園的自然情懷,然而在這些作品中也濃縮了詩人 曾經(jīng)痛苦掙扎的心路歷程。 青年時代的陶淵明胸懷兼濟天下,關懷國家 的統(tǒng)一,很想有一番作為,雜詩抒發(fā)情懷道: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恩 遠翥。”然而偏安江左的東晉政權極端腐朽,統(tǒng)治 階級內部矛盾尖銳,左右政局的門閥士族所熱衷 的是爭權奪利,既不想整頓政治,也無意收復失 收稿日期:2 0 0 8 0 4 1 3 ;修回日期:2 0 0 8 彤- 2 3 作者簡介:柴樹臣( 1 9 6 7 ) ,男,萱q 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文化研究。 萬方數(shù)據(jù) 第2 期柴樹臣等論陶淵明田園詩的價值 4 7 地,致使國家分崩離析、搖搖欲墜。面對黑暗的現(xiàn) 實,不僅濟世的報復無從實現(xiàn),而且必須降志辱身 和官場人物周旋?!吧贌o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詩人自幼生活在自然之中,長期受到大自然的熏 陶,在祖父“漸進自然”的美學觀影響下,早已形 成重自然、愛真意、淡泊寧靜的人生觀。在當時整 個社會隱逸風尚的影響下,詩人早就有棄官隱逸 的思想,夜行涂口日:“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世 冥。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碑敼賵龅暮诎蹬c 他個人的理想相沖突,處于苦悶彷徨之中時,他就 更加懷念田園生活:“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在冷酷的現(xiàn)實中,他感到“有志不獲騁”,隨著詩 人大濟蒼生理想的幻滅,于是由彭澤任上拂袖辭 歸?!吧谈璺俏崾拢酪涝隈罡?。投冠旋舊墟,不 為好爵縈。養(yǎng)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詩人以歌 代哭,發(fā)泄憂憤,毅然走上了歸隱之路。從此與世 決絕,寄情山水,到自然中尋找人生的真諦,力求 保持人性的高潔。 詩人將官場視為禁錮自由的牢籠,涉足官場 是“誤落塵網(wǎng)”,未離開仕途時,總有一種“暫為人 所羈”的感覺,心情無法平靜下來,“望云慚飛鳥, 臨水愧游魚”,當他遠離了污濁的現(xiàn)實回到田園 以后,感到獲得了歸宿。因此,一旦擺脫了這種羈 絆,從此優(yōu)悠歲月,猶如獲得新生一般:“久在樊 籠里,復得返自然”。詩人“雖然結廬在人境”,但 由于在心靈上擺脫了官場的束縛,而“心遠地自 偏”,在詩人的思想中,仿佛官場和田園是兩個絕 緣的世界,一個黑暗、一個光明,一個是陷阱深淵, 一個是良辰美景。在“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 間”、“園蔬有余滋,舊谷猶儲今”的美好田園生活 中,悠然自得,他的心情沉浸在平靜與閑適之中, 在新鮮而又熟悉的環(huán)境里,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泥 土的溫馨、稻麥的芬芳、水木的青華都使詩人自然 的本性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詩人返自然的夙愿得 到了實現(xiàn),純真而快樂的生活使他心情怡然。 “不以貧賤而有慕于外,不以富貴而有動于中”, 胸懷坦蕩、知足常樂的隱者形象躍然紙上。 ( 二) “榆樹萌后檐”與“雞鳴桑樹巔”的理想 謳歌 陶淵明從一個士大夫成為農村的躬耕者,不 僅要忍受勞苦,還須忍受寂寞,從此他必須與山石 竹木為鄰,與貧困的勞動者為友,在這塊并不富足 的田園上度過他的一生。沒有對田園生活的真實 感情,沒有和勞動人民骨肉互親的思想,那么他筆 下的田園生活就不會洋溢著對大自然的親切之 情。因此,他筆下的田園雖然是樸素的,卻難以遮 掩來自他心靈世界的絢爛色彩。 翻開詩人的這類作品,仿佛走進了一個幻想 中的仙境,靜穆的農舍、幽曲的崖穴、蘺邊的黃菊、 日幕的歸鳥、淙淙的流水、千姿百態(tài)的田園景色就 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呼之欲出,使人仿佛走進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幽靜世界。這是 一幅純用線條勾勒和不加顏色渲染、渾然天成的 圖畫:榆柳桃李,繞屋扶疏,光致溫潤,環(huán)境清幽。 即使是參加田問勞動,也洋溢著無限的情趣。 懷古田舍寫道:“夙晨裝吾駕,君涂情已緬?!痹?人初返田園,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可愛和農業(yè) 勞動的歡樂,歡唱的小鳥、和煦的春風、鋤者的身 影、春耕的繁忙,這自然懷抱中的一切使生活在沉 悶官場中的詩人感到特別新鮮和欣喜。懷古田 舍二首抒發(fā)了詩人的這種情緒:“平疇交遠風, 良苗亦懷新。雖未量歲功,即時多所欣。”勞動伊 始,詩人是將勞動作為一種意趣,避開世俗的一種 手段,而田園生活也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魏 晉南北朝時期,普遍存在著鄙視勞動的觀念和風 氣,一般的士人以高談闊論、左琴右書、恥涉農事 為時尚,他們稱農民為“田舍兒”、“田里猥人”,不 屑于談論農事,更不懂稼穡之苦。而陶淵明不僅 談論農事,而且躬耕自資,因此受到了農民的歡 迎。共同的語言使詩人和農民之間的距離縮短。 鄉(xiāng)鄰老友常常不期而至,在“日入室中暗”時,以 “荊薪”代“明燭”,食雞飲酒,歡笑達旦,意猶未 足,歸園田居寫道:“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與農民的真摯交流使 詩人感到無限快樂,屋中的薪火、臉上的笑容、質 樸的鄉(xiāng)音仿佛就在我們身旁。 詩人從喧囂的官場回到田園,便把整個身心 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自然景物無一不牽動詩人 的情愫,使他為之歌唱、與之親近,他喜歡寫松、寫 菊、寫幽蘭、孤云,象征著自己孤高傲世不與世俗 同流合污的崇高品德。他還喜歡寫林中的小鳥, 流露出對自由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鳥弄歡新節(jié),冷 風送余善”,“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山中 的飛鳥象征著回歸自然的詩人找到了人生的真正 歸宿。 ( 三) “種豆南山下”與“饑餓驅我去”的現(xiàn)實 關懷 田園生活的艱辛和農民生活的困苦以及堅守 萬方數(shù)據(jù)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第7 卷 貧困的氣節(jié),也是詩人田園詩中很顯著的內容。 陶淵明對當時官場的認識是相當深刻的,但 對農村的了解卻很膚淺,他認為,只要棄官,離開 “樊籠”就可以超脫世俗紛爭,就可以悠哉游哉 了。因此,詩人欣喜地去參加勞動卻不關心收成 好壞,將勞動寫得神清氣爽,風情搖曳。他以為自 己找到了避開“世患”的樂土,只要稍加經(jīng)營,這 種恬靜的農村生活就可以維持下去。這時的陶淵 明相信勞動的價值:“衣食當須記,力耕不吾欺”, 對前途充滿希望:“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他 對生活確實充滿信心,精神也比較振奮,但隨著勞 動的深入,詩人也漸漸覺得勞動并不是那樣輕松。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由于缺乏生產經(jīng)驗 和技能,勞動效果是不佳的,致使種出來的豆苗稀 疏,而野草倒顯得茂盛,此時的勞動對陶淵明來說 是辛苦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勞動要 從清早即出,日落才歸,路狹難走,夕露沾衣,和歸 園田之初的詩句相比,歡快流暢的筆調、乍理農事 之喜的情感在此時有了變化。 隨著詩人家宅的被焚,各種不幸也接踵而至, 家境的沒落使其創(chuàng)作內容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明朗、 恬靜的畫面漸漸為暗淡、悲涼的圖景所取代,怨詞 楚調示龐主薄鄧治中寫道:“風雨縱橫至,收斂不 盈廛。夏日常抱饑,寒夜無被眠。”到了晚年生活更 加貧困,擺在他面前的是嚴酷的現(xiàn)實:“弊廬交悲 風”、“窺灶不見煙”,詩人的田園生活似乎已經(jīng)走 到絕境,衣食住行都日見窘迫,最后競到了乞討的 絕境,乞食記錄了這種處境:“饑來驅我去,不知 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門拙言辭。”對于詩人而言, 此時只有兩條路:堅守田園,保持高潔,同時也陷于 絕境;同流合污,出仕為官,獲得錦衣美食。在人生 的十字路口,詩人“貧富常交戰(zhàn)”,在選擇中,他拒絕 了中央朝廷的征召和地方刺史的勸誘,堅定了自己 的志向:“吾駕不可回”、“終死田園里”。即使在最 艱難的時候,陶淵明也是以清曠、瀟灑的態(tài)度對之。 仍在堅持躬耕隴畝的道路。 縱觀陶淵明的田園詩,其內容是紛繁復雜的。 但也可以尋出一條軌跡:從對官場黑暗腐敗的揭示 到對田園生活的謳歌,再到對田園困苦生活的狀 寫。田園詩中展現(xiàn)了詩人用心靈碰觸田園的情感 火花,是一首首真實、美麗、絢爛、自然的心靈之歌。 二、落盡豪華見真淳的藝術魅力 陶淵明的詩作不僅題材上異于時尚,而且藝 術風格也獨樹一幟。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的質樸、平 淡和所蘊涵的意境的高度統(tǒng)一。 東晉末期的文壇,綺靡之風盛行,玄言詩漸進 衰微,山水詩正在興起,當時的文人創(chuàng)作是“儷采 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追求精巧的雕刻和富 麗的文采,審美標準和審美情趣追求形似,作品缺 乏內在的神韻。從美學的角度看,雕采繁富之美 固是一種美,但如果片面追求極至,就會走向反 面。而陶淵明之所以能夠獨樹一幟而被后人崇 敬,就在于他的詩作開辟了一種新的局面:質樸自 然的語言隱含著綺麗的文采,主觀感情和自然景 物的高度契合形成了悠遠深邃的意境。 陶淵明田園詩的語言是質樸無華的:“方宅 十余畝,草屋八九問”、“漉我新熟酒,只雞招進 局”,這樣近似口語的詩句在詩中隨處可見;“四 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則是真實的農人口氣;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以廣”、“問君何能爾,心遠 地自偏”,簡直就是民歌和民謠;類似這樣的語句 平自如話、平淡無奇,其所寫物象與生活一樣真 實,沒有任何斧鑿人工的痕跡。元好問論詩絕 句中的“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就 非常準確地概括了陶淵明的語言風格。陶淵明的 田園詩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閃爍著自然本色 的光芒。 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具有深邃悠遠的意境。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 鋤歸”,類似這樣的詩句表面質樸、簡煉,但是仔 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不僅意味綿長,而且形象鮮 明、生動,給人以強烈的立體感。詩人在形似與神 似統(tǒng)一的前提下,突破景物的外在局限,不著意形 的摹擬,而是以神寫形,使景物成為人化的自然。 其描寫的不再是客觀的山水畫,而是意味悠遠的 神似山水。其詩作中的榆柳間的草屋、村落中的 炊煙、深巷的狗吠、街頭的雞鳴不再是單純的靜 物,而是一種寧靜安謐的境界。除此之外,陶詩還 將情景理三者融為一體,不僅以景悅人、以情感 人,而且以理警人?!敖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人境應該是喧鬧的, 車來馬往,人聲鼎沸,怎么能“地自偏”呢? 原來 只有“心遠”心中淡薄才能與世無爭,抵制功 名利祿的蠱惑,進而寵辱皆忘,“采菊東籬下,悠 然現(xiàn)南山”。最后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飛鳥相 與還”物與神游! 在忘我的境界星,領悟到 人生的真諦。正如朱光潛所說:“陶詩的特色正 萬方數(shù)據(jù) 第2 期柴樹臣等論陶淵明田園詩的價值 4 9 是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質不綺,因為他恰到好 處,適得其中: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它一眼看去,卻 是亦平亦奇,亦枯亦腴,亦質亦綺?!?三、桃花源式精神家園的構造 桃花源詩并序代表陶詩的最高成就。其 他詩歌僅僅是對農村現(xiàn)實生活的客觀描繪,此詩 則是對理想社會的描摹,表達了詩人對黑暗現(xiàn)實 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j “仰慕東戶時,余糧宿中田,鼓腹無所思,朝 起暮中眠”,沒有壓迫與捐稅、人人豐衣足食,整 個社會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從這里可以看到 詩人早年心中的桃花源的影子。桃花源詩并 序 是一個幻化了的理想社會,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 環(huán)境( 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淳樸的民俗( 阡陌 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髻) ,更有著烏托邦式的 理想狀態(tài)( 相命肆農耕秋熟靡王稅,童孺縱 行歌,班白歡游詣) 。孟子的仁政理想社會“黎民 不饑不寒”,但卻籠罩著濃厚的等級觀念;莊子的 理想世界“不食五谷、吸風飲露”,凡夫俗子無法 參考文獻: 承受,菲人間圣地;只有陶淵明塑造的理想王國才 是大家心靈的最終歸宿。 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厭倦了官 場的時候,往往會想到陶淵明,從他的詩里尋找新 的人生價值,并借以安慰自己,而這正是陶淵明田 園詩的價值所在。另外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 的精神也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 壘引。 陶淵明的田園詩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卻在中國 詩壇上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無論其思想價值還 是藝術價值,都是無人可以比擬的。然而由于當 時門閥觀念和美學偏見,陶詩不僅沒有得到重視, 反而被視為鄙俗的田家語。長期無人論及。蔚為 大觀的文心雕龍 無語道及;鐘嶸的詩品也只 將其列人中品;蕭統(tǒng)是齊梁問給其最高評價的人, 然而在文選中也只選了八首,遠不及謝靈運的 四十首、陸機的五十余首。今天,以歷史的眼光來 品味陶淵明的田園詩,發(fā)現(xiàn)了他的孤獨,也發(fā)現(xiàn)了 他的光輝! 1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9 8 7 :2 6 5 。 2 韋風娟論陶淵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 J 文學遺產,1 9 9 4 ( 2 ) :8 9 3 司馬遷史記 M 北京:中華書局,1 9 5 9 4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 M 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 9 9 2 5 杜景華陶淵明傳 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 0 0 5 6 張伯偉鐘嶸詩品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 9 9 9 7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 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 9 9 1 8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卷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Q 5 萬方數(shù)據(jù) 論陶淵明田園詩的價值論陶淵明田園詩的價值 作者:柴樹臣, 張立杰, Chai Shuchen, Zhang Lijie 作者單位:柴樹臣,Chai Shuchen(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83), 張立杰,Zhang Lijie(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中文系,河北,秦皇島,066004) 刊名: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外 在顯現(xiàn),陶淵明田園詩的美是田園詩人的本質力量的外在顯現(xiàn);美是自由的形象,陶淵明在自由的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真淳而淡遠的田園詩形象;美在創(chuàng)造中,在創(chuàng) 造中成就了陶淵明. 7.期刊論文 秦蔚 論陶淵明田園詩的藝術風格及其成因 -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18(6) 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2月湖北荊州監(jiān)利市事業(yè)單位統(tǒng)一公開招聘工作人員22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水電物業(yè)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健康糖尿病患者用好中藥泡腳的秘訣
- 公墓售賣合同范本
- 秋季幼兒戶外活動的意義與實施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國汽車卡扣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年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山東臨沂蘭山區(qū)事業(yè)單位招聘綜合類崗位考試真題
- 2024年江蘇南京鼓樓醫(yī)院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崗位招聘筆試真題
- 電子工程設計的教育培訓體系建設
- Q∕GDW 11612.41-2018 低壓電力線高速載波通信互聯(lián)互通技術規(guī)范 第4-1部分:物理層通信協(xié)議
- 2006 年全國高校俄語專業(yè)四級水平測試試卷
- 浙江省勞動保障監(jiān)察員培訓監(jiān)察執(zhí)法程序(林琳)
- 新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全冊表格式教案
- 疫情期間離市外出審批表
- (完整版)全身體格檢查評分標準(表)
- 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理化建議和降低成本措施提要:完整
- (改)提高地下室側墻剛性防水施工合格率_圖文
- 電芯品質協(xié)議版本(標準版)
- 食管癌化療臨床路徑(最全版)
- 食品銷售經(jīng)營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零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