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死記硬背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開展,死記硬背被作為一種僵化的、阻礙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方式,漸漸為人們所摒棄;而另一方面,老師們又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煞費苦心。其實,只要應用得當,“死記硬背”與提高學生素質(zhì)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則謂“教授”和“學正”?!敖淌凇薄皩W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jīng)學者也稱為“經(jīng)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如書院、皇室,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八單元第25課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同步測試卷一、 選擇題 1. 申報報道民國時期一場婚禮:“梳一東洋頭,披件西式衣宣讀婚約,互換戒指,才一鞠躬,即攜手而歸,無儐相催請跪拜起立之煩?!边@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A.大眾傳媒的普及B.男女實現(xiàn)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響 D.封建思想的根除 2. 1932年上海一女仆給北京的男主人通電話,下列通話符合當時時代特點的是() A.大人,你什么時候回來? B.老爺,你家小姐生病了。 C.先生,北京學生纏足的很多吧。 D.先生,太太請你換件中山裝。 3. 1912年3月13日,孫中山稱:婦女纏足“惡習流傳,歷千百年,害家兇國,莫此為甚”。該惡習在中國流行甚久,說明在歷史上中國婦女() A.與男子的社會地位平等 B.思想落后,害家兇國 C.足不出戶,五谷不分 D.受到了嚴重的封建束縛 4. 收集整理史料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過程。李軍同學收集到民國政府頒布的勸剪辮令和禁纏足令,它們最適合歸人() A.科技發(fā)展史料匯編 B.革命戰(zhàn)爭史料匯編 C.思想文化史料匯編 D.社會生活史料匯編 5. 歌謠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下列歌謠反映了民國時期社會習俗變化的是()旗袍西服中山裝,穿著舒適又大方辯子搭肩三尺長,之乎者也說荒唐禁纏足,倡女權(quán),男女平等新追求稱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義深 A. B. C. D. 6. 民國初年,在廣東,一天之內(nèi)就有20多萬男子剪去了長辮子。這個現(xiàn)象反映的實質(zhì)問題是() A.長辮子太臟,人們的衛(wèi)生意識增強了 B.辛亥革命后,社會習俗發(fā)生了變化 C.所有群眾踴躍響應民國政府的號召,爭相剪辮 D.廣東的天氣太熱,人們用這種方式避暑 7. 中華民國建立后,明令廢除“大人”“老爺”等稱呼,而以先生、君或職務相稱。此外,各政黨團體內(nèi)部一般稱“同志”。對婦女則根據(jù)年齡、身份的不同分別稱夫人、女士、小姐等。這種社會習俗的變化主要反映了當時社會() A.平等觀念 B.民主觀念 C.自由觀念 D.等級觀念 8. 民國十九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歲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 A.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發(fā)型 B.著中山裝到學校去讀書 C.在校見到老師行跪拜之禮 D.同學之間以“某君”相稱 9. 魯迅有一篇文章叫紀念劉和珍君,“君”是一種稱呼,表示對人的一種尊重。你知道這種稱呼在中國的普及應該是在() A.清朝前期 B.清朝后期 C.中華民國時期 D.新中國成立后 10. 中國傳統(tǒng)婚姻的六禮之儀,過程煩瑣。新式婚禮只需男女雙方備好證書,上面填寫好雙方的姓名、年齡和籍貫,然后在證書上加蓋印章即可。這種改變最初出現(xiàn)于( ) A.京津地區(qū) B.沿海地區(qū) C.通商口岸 D.廣大西部 11. 如圖所示的歷史現(xiàn)象發(fā)生在() A. 洋務運動中 B.戊戌變法期間 C.義和團運動中 D.辛亥革命后 12. 在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有一段描述了錢老太爺?shù)拇髢鹤蛹羧マp子引起全家震動的情節(jié),后來政府規(guī)定全國男子限期剪去辮子,頒布這一剪辮令的是() A.慈禧太后 B.宣統(tǒng)皇帝 C.袁世凱 D.孫中山 13. 如圖,該服裝最早出現(xiàn)在下列哪一歷史事件后() A.洋務運動 B.百日維新 C.辛亥革命 D.抗戰(zhàn)勝利 14. 衣食住行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展現(xiàn)代特有的精神風貌。下列圖片中的服飾具有中西合璧的特點的是() A. B. C. D. 15. 19世紀,西方哪種近代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使人們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馬車火車輪船牛車 A. B. C. D. 二、 問答題16. 近代中國的大門被資本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我們的領土被割占、資源被掠奪。但同時“歐風美雨”也把世界創(chuàng)造的文明帶給了中國。 (1)下面一組圖片反映了近代中國人在社會生活方面發(fā)生的新變化,請你把它們進行分類并把圖片的字母填在相對應的橫線上。 交通方面:_。 通訊方面:_。 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文化生活方面:_。 社會習俗方面:_。 (2)結(jié)合圖片和所學知識,說說近代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則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被颉皩W”中傳授經(jīng)學者也稱為“經(jīng)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如書院、皇室,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17. 列舉辛亥革命后中國的社會習俗的主要變化。 第 1 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 2、D 3、D 4、D 5、A 6、B 7、A 8、C 9、C 10、B 11、D 12、D 13、C14、C15、 B二、問答題16、 (1)ACBEFDG (2)出現(xiàn)了火車、輪船,大大加快了人們的出行速度。19世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旅游服務貨款擔保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食堂食品安全監(jiān)督服務合同3篇
- 2025版二零二五苗木種植與城市綠化工程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高科技產(chǎn)品外貿(mào)經(jīng)銷代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食堂蔬菜定制化種植合作合同3篇
- 云母制品在醫(yī)療器械中的應用探索考核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木門安裝與室內(nèi)智能家居系統(tǒng)集成合同4篇
- 2025版學校宿管員招聘、培訓與薪酬合同3篇
- 2025版國務院辦公廳事業(yè)單位教師聘用合同細則3篇
- 2025年倉庫貨物存儲及保管合同
- GB/T 45120-2024道路車輛48 V供電電壓電氣要求及試驗
- 春節(jié)文化常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12123交管學法減分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實踐特色作業(yè)設計模板
- 24年追覓在線測評28題及答案
-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動能和勢能》教學課件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jié)構(gòu)
- 心肌梗死診療指南
- 食堂項目組織架構(gòu)圖
- 原油脫硫技術(shù)
- GB/T 2518-2019連續(xù)熱鍍鋅和鋅合金鍍層鋼板及鋼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