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教育論文-語用原則的違背和遵守.doc_第1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語用原則的違背和遵守.doc_第2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語用原則的違背和遵守.doc_第3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語用原則的違背和遵守.doc_第4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語用原則的違背和遵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yè)教育論文-語用原則的違背和遵守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人們在交際活動中如何通過對合作原則的違背,以達到遵守禮貌準則和自我保護原則的目的,并認為后兩種原則是制約語用原則的關鍵。關鍵詞合作原則禮貌原則自我保護原則一、引言人們在交際活動中為確保交際的順利進行,需要遵循一定的語用規(guī)則,但不是所有場合下遵守語用原則交際就會順利,相反,實際上,人們常常會違反某條或幾條原則,有時是無心的,如在跨文化交際的場合下,會發(fā)生語用原則的負遷移現(xiàn)象,此時可能的結果就是交際發(fā)生語用失誤。還有些時候,交際者刻意違背其中的某些原則以達到特殊的交際目的。所以應正確理解語用原則以采用相應對策促進有效交際,減少失誤。二、若干語用原則(一)合作原則。美國哲學家格萊斯(H.P.Grice)認為,和從事其他社會活動一樣,言語交際中說話人都遵循著一個目的,和聽話人之間互相配合,“在參與交談時,要使你說的話符合你所參與的交談的公認目的或方向”(Grice,1975:47),這就是他提出的言語交際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principle)該原則包含以下四條準則(Grice,1975:307308)1、數(shù)量準則(quantitymaxim)a.所說的話達到現(xiàn)時交際目的所要求的詳盡程度;b.不要使說的話比所要求的更詳盡。2、質量準則(qualitymaxim)a.不說自己認為是不真實的話;b.不說自己沒有足;夠證據(jù)的話。3、關聯(lián)準則(relationmaxim)說話要相關貼切。4、方式準則(mannermaxim)a.避免含糊其辭;b.避免歧義;c.說話要簡潔;d.說話要有條理。合作原則及其準則能使人們以直接、高效的方式進行交際,該理論的提出為語用學做出了很大貢獻,但也引起了很多的爭議和探討。無論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文學作品里,都有大量的語料表明,人們在交際時并非總是遵守合作原則的,而且很多種情況下人們會有意違反該原則(如以間接的方式表達意思),反能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或修辭效果,如下例:(1)這是一則關于交際的笑話:某人的兒子滿月,抱出來給大家看。第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會當官發(fā)財,這個人都得到主人的感謝和恭維。后來了第二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第二個人被打了一頓。第三個人既不愿意撒謊,又不愿意被打,但在當時的情景下他又不得不說些什么。于是,他拍拍孩子,大笑著說,“啊呀,這孩子,你看多么哈哈哈,哎喲,真是呵呵呵!”結果第三個人既沒撒謊也沒挨打。在這個笑話中,說這孩子將來會當官發(fā)財?shù)娜嗣黠@違反了Grice質的準則,說的是沒有足夠證據(jù)的話。而第二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確實是實話。而第三個人顯然是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方式準則(mannermaxim),即不可含糊不清,但實際卻是:他成功的達成了交際效果。(二)禮貌原則。由于合作原則本身的局限性,在后來的語用研究里又有了新的理論提出,或是取代合作原則,或是對它的部分繼承,要么就是對它的補充,如Sperber和Wilson(1986)的關聯(lián)原則(theprincipleofrelevance)、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1978)以及利奇(Leech,1983)的禮貌原則、我國學者束定芳(1989)的自我保護原則以及其他原則。關聯(lián)原則與利奇的禮貌原則有重合的地方,本文作者認為,相比較而言,布朗和列文森的禮貌觀更具有解釋力,以下將重點闡述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的禮貌觀。布朗(P.Brown)和列文森(S.Levinson)的禮貌原則通常被稱為“面子保全論”,該理論主要是建立在社會學家戈夫曼(Goffman,1967)的面子理論的基礎上的。戈夫曼認為,面子是社會交往中人們?yōu)樽约黑A得的正面的社會價值,是個體按照社會贊許的標準表現(xiàn)出的自我形象。在社會交往中,交際者要互相照顧面子以便交際順利進行下去。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1978)提出,禮貌是社會中具有正常交際能力的人,即“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為滿足面子需求而采取的各種理性行為。布朗和列文森認為,所謂“面子”是指人們具有并希望別人重視和稱許的一種自我形象(self-image)?!懊孀印敝饕譃閮深悾骸跋麡O面子”(negativeface),是指不希望別人強加于自己什么東西,自己的行為不受別人的干涉和阻礙;“積極面子”(positiveface)是指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和喜愛,自己的要求別人能夠答應。有些行為在本質上就是威脅人的面子的,被稱為威脅面子的行為(face-threateningact)。也就是說,有些言語行為與說話人或聽話人的面子需求背道而馳,它們既可以威脅積極面子,也可以威脅消極面子;既可以威脅說話人的面子,也可以威脅聽話人的面子。可能影響聽話人的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有命令、請求、提供、贊譽、嫉妒、或羨慕等以及表達對聽話人的某種強烈情緒(如憎恨、發(fā)怒)等;可能影響說話人的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包括感謝、請求原諒、接受提供、不是出于本人意愿的許諾等等;而可能影響聽話人的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有抱怨、否認、不同意、不準許、蔑視、反駁、說別人忌諱的話、給人帶來壞消息等等,可能影響說話人的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包括道歉、供認、自相矛盾等等。禮貌是通過言語表示對別人的面子的尊重,設法減輕言語行為對面子可能產(chǎn)生的威脅。禮貌一般會影響交際雙方之間的關系,但說話人有時也會向在場或不在場的第三者表示禮貌。很多情況下,人們的交際得以順利進行的原因要綜合幾個語用原則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如:在例(1)中,第二個人雖遵循了Grice的合作原則中質量準則,但在孩子滿月這種特定語境下說“死”已經(jīng)違背了“得體”這一準則,雖然是實話,卻是一種道德冒犯。第一和第三個人分別違反了質量準則和方式準則,但在當時那個喜慶的情景下,卻是符合主人心情,也因此是合適的。從另一方面說,第二人的話威脅到了主人的消極面子,因此結果也就可以理解了。(2)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期間的一次酒會上,周總理說:“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兩國隔絕了20多年”。如果在這里總理明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什么,很可能就會令場面變得尷尬,但總理沒有說,而是讓聽話人自己體會,似乎違背了數(shù)量準則,但卻達到了雙重效果:既讓人體會到造成這一事實的原因是美國侵略和干涉的結果,又照顧到了美國客人的面子,在場的人都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偫淼脑捠贡緛硪苍S是困難的交往變得順利起來而且營造了比較融洽的氛圍。(3)在紐約國際筆會第48屆年會上,有人問中國代表陸文夫:“陸先生,你對性文學怎么看?”陸文夫說:“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禮品時,往往當著別人的面就打開來看。而中國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離開以后才打開盒?!痹谶@里,陸文夫的答話似乎與這個敏感棘手的問題無關,違反了相關性準則,但卻成功而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中西不同的文化差異也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的民族性上。陸文夫實際上是對問者的一種委婉的拒絕,其效果讓問者不感到難堪,有效地維護了雙方的面子,使交往得以繼續(xù)進行下去。(三)自我保護原則。人們的交際目的多種多樣,不可能總是純粹為了交際而交際,一旦交際行為涉及到切身利益,可能會犧牲其他原則顧全自我保護原則(束定芳:1989):“人們在交際過程中,會更多地考慮自己地社會地位和身份,竭力在語言表達中保護自己的利益,保持自己的尊嚴,不用粗俗的字眼或表達法談論有關的事物,盡量用好的字眼來描述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自我保護原則與禮貌原則是一種相互補充的關系,又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禮貌原則。當禮貌原則與自我保護原則發(fā)生沖突時,最終時禮貌原則服從自我保護原則。”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們違背合作原則是為了維護禮貌原則和自我保護原則,力圖在交際中既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包括感情,面子等),也不損害自己的尊嚴。因此,在言語交際中,為了保證交際的成功進行,人們更多考慮的是語言的得體,即禮貌原則和自我保護原則。正是出于禮貌和自我保護原則,人們才用不同的語用策略,或遵守合作原則,或違背合作原則,或直言不諱,或聲東擊西,目的都是為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語言的正常進行。三、語用原則的文化差異性無論是遵守還是違反何種語用原則,必須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就是文化差異。兩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談話參與者,可能都在遵循著各自文化里的語用原則,卻依然可能會發(fā)生語用失誤。譬如,電影刮痧里有一個情節(jié):主人公大同的兒子丹尼斯與其友人兼上司昆蘭的兒子保羅打架,于是大同當著昆蘭的面打了丹尼斯一耳光。昆蘭十分驚詫,乃至后來責怪他為什么要打丹尼斯。大同打丹尼斯,是企圖通過犧牲自己的消極面子求得昆蘭的原諒,但昆蘭不能理解(此時許大同的積極面子也受到威脅),因為對于昆蘭而言,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不可以隨意打罵,打孩子的做法本已為他難以接受,要把那看成是對自己的道歉就自然顯得更加不可理喻,而許大同堅持說那是出于對他的尊重,這讓他感到自己的消極面子受到了威脅,因此昆蘭也感到不解甚至憤怒四、結語人類語言是豐富多彩紛繁復雜的,而交際目的、交際場合以及交際的參與者等因素也是動態(tài)變化的,每種語用原則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囊括所有的交際行為。在交際過程中,人們不可能一成不變地遵循某一項原則。實際上,在很多場合下,人們常常會為遵循某一而犧牲其他原則,甚至違背同一原則內部的某一或某幾準則來遵循其他準則,有時需同時遵循多條語用原則,無論是遵循還是違背,從根本上而言都是為了順利的實現(xiàn)交際者的交際目的。了解各語用原則的內容、功能、其局限性以及不同文化里對各語用原則的不同理解,學會靈活采用相對應的語用策略,有助于在交際中做到游刃有余。參考文獻1.Brown,P.andLevinson,S.1978.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Politenessphenomina.InE.Goody(ed.)QuestionsandPoliten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Grice,H.O.1975.LogicandConversation.InP.Cole&J.L.Morgan(eds.)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Acts,41-58.N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