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論文-正確認識愛情婚姻家庭道德的重要理論資源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其經(jīng)典著作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對愛情、婚姻、家庭領域的道德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許多精辟的觀點。一、愛情的本質及道德基礎在愛情的本質問題上,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觀點是一致的。馬克思對愛情本質問題的認識,是其整個愛情婚姻家庭道德觀的邏輯起點。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就開始從人的社會性本質來探索和理解兩性關系的本質。他認為,兩性關系是“人對人之間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系”,“這種關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為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人的行為,或者,人的本質在何種程度上對人來說成為自然的本質,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種程度上對他來說成為自然。這種關系還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人的需要,也就是說,別人作為人在何種程度上對他來說成了需要,他作為個人的存在在何種程度上同時又是社會存在物”1296-297。他進一步指出:“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機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這些機能脫離人的其他活動領域并成為最后的和唯一的終極目的,那它們就是動物的機能?!?271由此可見,在馬克思看來,愛情雖然具有自然的基礎,但其本質是社會性的?;谶@一認識,一方面,馬克思反對中世紀以來基督神學宣揚肉體罪惡的禁欲主義觀點,強調愛情的感性特點;另一方面,他同樣反對將愛情等同于純粹生理的、本能的性欲,強調愛情中的道德與理性因素,認為性的誘惑和沖動應當受人的道德和理性意志的支配。恩格斯將愛情歸結為“人們彼此間以相互傾慕為基礎的關系”2234。他考察了人類社會家庭形式隨生產(chǎn)方式變化而發(fā)生的改變,并從現(xiàn)代性愛的平等互愛前提、雙方結合的理想以及性交關系的評價3個方面,深刻揭示了愛情的道德內涵?!暗谝?,性愛是以所愛者的對應的愛為前提的,從這方面說,婦女處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的厄洛斯時代,決不是一向都征求婦女同意的。第二,性愛常常達到這樣強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結合和彼此分離,對雙方來說即使不是一個最大的不幸,也是一個大不幸;為了能彼此結合,雙方甘冒很大的危險,直至拿生命作孤注一擲,而這種事情在古代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場合才會發(fā)生。最后,對于性交關系的評價,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道德標準,人們不僅要問:它是結婚的還是私通的,而且要問:是不是由于愛和對應的愛而發(fā)生的?”275列寧以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愛情本質問題的基本思想為基礎,批判資產(chǎn)階級的戀愛觀,并提出無產(chǎn)階級戀愛觀的道德要求。他抨擊了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流行的“杯水主義”理論(注:這種“杯水主義”理論認為,性的接近應該成為像喝一杯水那樣簡單平常的事。)的“非馬克思主義”和“反社會”性質,認為,“在性生活上,不僅應該考慮到單純的生理上的要求,而且也應考慮到文化上的特征,看它們究竟是高等的還是低等的”369。他還論述了戀愛中的道德要求,并強調,“戀愛牽涉到兩個人的生活,并且會產(chǎn)生第三個生命,一個新的生命。這一情況使戀愛具有社會關系,并產(chǎn)生對社會的責任”369-70。這種“社會關系”和“社會責任”,正是戀愛中所包含的道德關系和道德責任。二、婚姻家庭道德的歷史性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婚姻家庭領域中的道德是歷史地產(chǎn)生、發(fā)展并發(fā)揮作用的。恩格斯指出,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有3種不同的婚姻形式,即群婚制、對偶婚制、專偶制。在群婚制和對偶制的條件下,現(xiàn)代的愛情不可能產(chǎn)生,更不可能成為婚姻的基礎,因此,“在中世紀以前,是談不到個人的性愛的”,“在整個古代,婚姻都是由父母為當事人締結的,當事人則安心順從。古代所僅有的那一點夫婦之愛,并不是主觀的愛好,而是客觀的義務;不是婚姻的基礎,而是婚姻的附加物”274-75。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恩格斯肯定專偶制婚姻家庭的產(chǎn)生是人類婚姻家庭史上的道德進步,因為它“第一次造成了一種可能性”,即在它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整個過去的世界所不知道的現(xiàn)代的個人性愛”267。但是,恩格斯強調,專偶制盡管為現(xiàn)代的性愛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但在階級社會,這種可能性卻不可能變成現(xiàn)實。在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中,盡管人們意識到“當事人雙方的相互愛慕應當高于其他一切而成為婚姻基礎”,但事實上,男女的結合仍然是以政治、經(jīng)濟條件為基礎的,婚姻往往演變?yōu)橐环N交易。正因為如此,恩格斯一針見血地指出,“買賣婚姻的形式正在消失,但它的實質卻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實現(xiàn),以致不僅對婦女,而且對男子都規(guī)定了價格,而且不是根據(jù)他們的個人品質,而是根據(jù)他們的財產(chǎn)來規(guī)定價格”277。因此,無論是封建制度下對婚姻自主的公開否定,還是資產(chǎn)階級所標榜的“婚姻自由”,其實質都是私有制條件下剝削階級道德在婚姻家庭關系上的反映。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在人類發(fā)展的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在婚姻家庭關系上必然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能脫離歷史條件對其進行道德評判。馬克思曾批判瓦格納的尼貝龍根歌詞對原始時代的完全曲解,并指出:“在原始時代,姊妹曾經(jīng)是妻子,而這是合乎道德的”233。恩格斯強調,不能完全以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評判標準去理解野蠻時代的“雜亂的性交關系”,應當看到,“現(xiàn)在或較早時期通行的禁規(guī)在那時是沒有效力的”231。恩格斯還指出,盡管個體婚制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步,但“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相對的退步,一些人的幸福和發(fā)展是通過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壓抑而實現(xiàn)的”,“舊時性交關系的相對自由,決沒有隨著對偶婚制或者甚至個體婚制的勝利而消失”,相反,如同“文明時代所產(chǎn)生的一切都是兩重的、口不應心的、分裂為二的、對立的一樣:一方面是專偶制,另一方面則是淫游制以及它的最極端的形式賣淫”264。三、資產(chǎn)階級婚姻家庭道德的虛偽性和墮落性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資產(chǎn)階級的婚姻家庭關系完全是以財產(chǎn)關系和金錢關系為轉移的。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維系家庭的并不是家庭的愛,而是隱藏在財產(chǎn)共有這一外衣下的私人利益”4。馬克思、恩格斯更為明確地指出:“資產(chǎn)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5275。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分析了當時資產(chǎn)階級中天主教和新教的婚姻締結方式,指出:“在這兩種場合,婚姻都是由當事人的階級地位來決定的,因此總是權衡利害的婚姻。這種權衡利害的婚姻,在兩種場合都往往變?yōu)樽畲直傻馁u淫有時是雙方的,而以妻子為最通常。妻子和普通的娼妓不同之處,只在于她不是像雇傭女工做計件工作那樣出租自己的身體,而是把身體一次永遠出賣為奴隸”269。恩格斯批判了資產(chǎn)階級的所謂“婚姻自由”,并強調,與資產(chǎn)階級相反,在無產(chǎn)階級中間發(fā)展了一種新型婚姻家庭關系。他指出,“按照資產(chǎn)階級的理解,婚姻是一種契約”,“這種契約那時在形式上是自愿締結的;沒有當事人雙方的同意就不能解決問題”。但事實上,“人人都非常明白,這一同意是如何取得的,實際上是誰在訂立婚約”278。他進一步指出,資產(chǎn)階級的“婚姻自由”僅僅是“在字面上,在道德理論上以及在詩歌描寫上”,“統(tǒng)治階級仍然為眾所周知的經(jīng)濟影響所支配,因此在他們中間,真正自由締結的婚姻只是例外,而在被統(tǒng)治階級中間,像我們所已看到的,這種婚姻卻是通例”279-80。無產(chǎn)階級一無所有的經(jīng)濟地位,決定了他們的婚姻家庭關系與以往私有制條件下的“專偶制”有著本質區(qū)別,因為“在這里沒有任何財產(chǎn),而專偶制和男子的統(tǒng)治原是為了保存和繼承財產(chǎn)而建立的”。因此,“無產(chǎn)者的婚姻之為專偶制,是在這個名詞的詞源學意義上說的,決不是在這個名詞的歷史意義上說的”270。四社會愛情、婚姻、家庭關系中的道德要求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愛情和婚姻的真正統(tǒng)一,只有在消滅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由私有制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代婚姻的兩種基礎,即妻子依賴丈夫、孩子依賴父母”,在“廢除私有制和社會負責教育兒童”的情況下,也會消滅。這時,“兩性間的關系將成為僅僅和當事人有關而社會無需干預的純粹私人關系”270。五、婚姻的離異及其道德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在論述婚姻自由問題時一致認為,婚姻自由不僅包括結婚的自由,也包括離婚的自由。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論離婚法草案中,闡明了在一定條件下離婚現(xiàn)象的合理性。他指出:“離婚無非是宣布某一婚姻是已經(jīng)死亡的婚姻,它的存在僅僅是一種假象和騙局?!?348恩格斯認為,應當打破由專偶制賴以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狀況所導致的“婚姻的不可解除性”,“如果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繼續(xù)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不過,個人性愛的持久性在各個不同的個人中間,尤其在男子中間,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感情確實已經(jīng)消失或者已經(jīng)被新的熱烈的愛情所排擠,那就會使離婚無論對于雙方或對于社會都成為幸事。只要使人們免于陷入離婚訴訟的無益的泥污才好”281。列寧也指出:“離婚自由并不意味著家庭關系瓦解,反而會使這種關系在文明社會中唯一可能的和穩(wěn)固的民主基礎上鞏固起來?!?251列寧還指出,馬克思主義者懂得,“離婚自由愈充分,婦女就愈明白,使他們作家庭奴隸的根源是資本主義”8167。盡管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認為離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重要內容,但他們都強調應當慎重使用離婚的權利,反對感情用事,更反對在婚姻家庭關系上見異思遷、不負責任的輕率行為。馬克思反對在婚姻問題上的任性態(tài)度,指責一些離婚者“僅僅想到兩個個人,而忘記了家庭”,“忘記了幾乎任何的離婚都是家庭的離散”。他還指出:“誰也不是被迫結婚的,但是任何人只要結了婚,那他就得服從婚姻法婚姻不能聽從結婚者的任性,相反,結婚者的任性應該服從婚姻。”7347列寧曾引用羅莎盧森堡的觀點,認為承認婦女“有離開丈夫的自由,并不等于號召所有的妻子都離開丈夫”8166。應當看到,恩格斯提出“只有繼續(xù)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是針對以經(jīng)濟考慮為轉移的“片面的專偶制”,不能將其作為對愛情、婚姻、家庭關系上不負責任的行為進行道德辯護的理由。事實上,恩格斯一貫反對在離婚問題上的輕率行為。1888年,他在寫給考茨基的信中談到離婚問題時指出,“每個丈夫會發(fā)現(xiàn)自己妻子的某些缺陷,反之亦然,這是正常的”,夫妻雙方應相互諒解,“只有在萬不得已時,只有在考慮成熟以后,只有在完全弄清楚必須這么做以后,才有權利決定采取這一極端的步驟,而且只能用最委婉的方式”9107-108。他還明確指出,如果有人“每兩年就要求新的愛情”,那他就必須抑制這種本性,否則就會“使他和別人陷在無休止的悲劇沖突之中”998。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愛情婚姻家庭道德問題上的闡述,對于把握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不同時期愛情婚姻家庭道德的演變,樹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業(yè)技術學院2024級工程造價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2025房產(chǎn)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2025最簡化租房合同范例:最簡化租房合同樣本
- 2025工程設計與施工合同
- 2025(新舊)房產(chǎn)買賣合同
- 2025年學校教學樓翻新工程合同范本
- 電容器在無線充電技術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煤炭批發(fā)價格策略考核試卷
- 游藝用品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考核試卷
- 硅冶煉過程中的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考核試卷
- 居家養(yǎng)老上門服務投標文件
- 砂石料居間合同范例
- 市場營銷培訓課件
- 隧道應急救援培訓
- 省級啤酒代理權合同
- DB11T 1609-2018 預拌噴射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
- 熒光-光譜完整版本
- 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國傳染病醫(yī)院產(chǎn)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課件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 扶濟復新獲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