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4火災事故應急預案-B0.doc_第1頁
(三)4火災事故應急預案-B0.doc_第2頁
(三)4火災事故應急預案-B0.doc_第3頁
(三)4火災事故應急預案-B0.doc_第4頁
(三)4火災事故應急預案-B0.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第 版版本號:第 版編 制: 應 急 預 案 簽 發(fā): 審 核: 日 期: 年 月 日火災事故應急預案一、 緊急情況處理基本原則滅火救災中要遵循“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滅”、“先重點后一般”等原則,最大限度減小火災事故的危害與損失。二、 基本情況1、作業(yè)現(xiàn)場電器設備、照明燈具使用不當,大功率照明燈具與易燃物距離過近會引起火災;3、施工作業(yè)電焊機、點焊機使用時電氣弧光、火花等會引燃周圍物體,引起火災;4、施工人員生活、住宿臨時用電拉設不規(guī)范,有亂拉亂接現(xiàn)象,宿舍內廚房區(qū)域用火不當、取暖引燃易燃物質等會引發(fā)火災。5、在機房施工遇雷雨季節(jié),可能因雷電竄入機房引發(fā)設備火災事故。6、公司施工車輛由于機械故障、操作不當或車內遺留煙頭而引起火災。6、我公司機關建筑內辦公室存放文檔、竣工技術文件等可燃物較多,如遇電路老化、電氣線路超過負荷或線路短路情況會引發(fā)火災;三、 可能造成的后果 1、人員傷亡;2、財產損失;3、環(huán)境污染。四、 日常預防措施1、 禁止在公司禁煙、禁火區(qū)域吸煙、使用電焊機等電動設備。2、 機關建筑各樓層配備消防設施,并定期檢查和更換。在機關建筑內安裝煙霧報警裝置。3、 通過加強定期檢查,防止因電路老化等原因導致的火災事故;4、電氣操作人員要認真執(zhí)行規(guī)范,正確連接導線,接線柱要壓牢、壓實。5、施工現(xiàn)場用的電動機嚴禁超載使用,電機周圍無易燃物;6、存放易燃氣體、易燃物倉庫內的照明裝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設備,導線敷設、燈具安裝、導線與設備連接均應滿足有關規(guī)范要求。7、在建設單位機房施工時,應了解機房內配備的滅火實施所處位置和使用方法,熟悉該建筑內安全通道和疏散路線。8、做好機動車的日常檢查,防止電氣線路故障或接觸不良以及漏油、漏氣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車輛應盡量不載放汽油、柴油等危險油品;按規(guī)定配備滅火器并且不定期更換,駕駛 員熟悉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9、日常組織員工學習,使施工人員掌握各類型火災所對應使用的滅火器種類。10、通過隱患排查等形式,加強對火災隱患地控制。五、火災事故的搶險措施在火災發(fā)展變化中,初起階段是火災撲救最有利的階段,將火災控制和消滅在初起階段,就能顯著減少事故損失。1、發(fā)生電器設備著火時,首先要將電器設備的電源切斷后再采取滅火措施。2、機房設備著火時,首先及時關閉空調,切斷著火機架電源,若是機架個別電路板剛剛著火,可以當機立斷將著火電路板拔出,若幾塊電路板及電線都已著火,應一方面有人拔著火的電路板,同時有人用絕緣滅火器對準著火處噴灑滅火劑。3、發(fā)生車輛著火時,如果是看見黑煙,煙濃度不大,要馬上停車,最短的時間拿滅火器滅火 (但是要注意,這種情況的火災蔓延極其迅速 ),如果煙很大,千萬不要隨便打開前蓋,無論是前置發(fā)動機,還是后置發(fā)動機,無論是柴油機,還是汽油機。因為火勢仍然控制在發(fā)動機蓋下燃燒,沒有形成熱對流,可燃物也相對不多,火勢燃燒較為緩慢,對撲救有利,一旦開啟前蓋,新空氣會迅速進入,火苗會立即噴出,容易把人燒傷。這時候就帶上手套,將前引擎蓋打開一條逢,將滅火器的噴嘴對準起火冒煙的位置先連續(xù)短射幾次,然后觀察起火部位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沒有明火或者沒有黑煙冒出,在點射幾下后最好找旁人打開引擎蓋,再打開的同時對準起火位置的根部連續(xù)噴射。 4、普通物質火災發(fā)生時,可采取冷卻法、隔離法、窒息法、抑制法(化學滅火劑)滅火。六、應急處理流程1、 發(fā)現(xiàn)較小火情或初起火災,應組織現(xiàn)場人員盡快利用現(xiàn)有消防器材,采用正確方法進行滅火,這時起火的燃點溫度低、著火范圍較小,是自救滅火的最佳時機,同時大聲疾呼,向附近人員報警。2、 若火勢較大時,立即撥打119報警和向安保部門負責人報警。報警人員應準確報告起火地點、單位和火勢火情以及物資、人員情況;同時安排人員在路口引導消防車。3、 安保部門負責人未到達火災事故現(xiàn)場前,火災現(xiàn)場的安全負責人應擔負起指揮的責任,采取措施控制火勢,確保人員疏散有序進行。4、 如果疏散時通道內濃煙很大,要用水打濕手帕、毛巾蒙住口鼻,盡量低頭彎腰行走,越低越好,甚至爬行逃生。5、 如火災發(fā)生在鐵件加工區(qū)域,還應考慮到易燃易爆物品的迅速轉移和機床潤滑油及滲漏地面的不慎起火,遇此情況,注意不能用水撲救,否則,會擴大燃火面積。6、 如火災發(fā)生在建設單位施工現(xiàn)場時,應立即向建設單位安保部門負責人報告,服從建設單位消防應急指揮。7、 公安消防部門到達現(xiàn)場后,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開展搶險工作。8、 向公司安全生產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七、保障措施(一)、通信與信息保障: 地區(qū)(或項目)經理電話:TEL: 建設單位安保負責人電話:TEL: 安全部門電話:TEL: 電話:TEL: (二)、應急人員保障: 本地應急救援小組組長: 應急救援小組副組長: 本地應急救援小組組員: (三)、應急裝備物資保障:(1)搶險工具:消防器材、電工常用工具等。(2)應急器材:根據實際需要配備安全帽、安全帶、應急燈、對講機、滅火器等。(3)車輛:機動車2輛。八、應急處理流程圖如下所示。附錄:燒傷急救處理和火場逃生方法1、 燒傷急救處理l 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一些明火、高溫物體燒燙傷害。嚴重的燒傷會破壞身體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漿液體迅速外滲,血液濃縮,體內環(huán)境發(fā)生劇烈變化,產生難以抑制的疼痛。這時傷員很容易發(fā)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燒傷的緊急救護不能延遲,要在現(xiàn)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fā)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l 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xiàn)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xù)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l 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yī)院進一步治療。2、 逃生方法(一)、逃生避難l 不可搭乘電梯,因為火災時往往電源會中斷,會被困于電梯中。 l 循著逃生方向指示,由安全通道逃生。 l 以毛巾或手帕掩口:利用毛巾或手帕沾濕以后,掩住口鼻,可避免濃煙侵襲。 l 濃煙中采用低姿勢爬行:火場中產生的濃煙將彌漫整個空間,由于熱空氣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濃煙將漂浮在上層,因此在火場中離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應還有空氣存在,尤其愈靠近地面空氣愈新鮮,因此在煙中避難時盡量采用低姿勢爬行,頭部愈貼近地面愈佳。但仍應注意爬行的便利及速度。l 濃煙中戴透明塑膠袋逃生:在煙中避難逃生,人體如防護不當,易吸進濃煙導致暈厥或窒息,同時眼睛亦會因煙的刺激,產生刺痛感而致睜不開。因此如有簡易的裝備能使人們在煙中逃生時,能提供足量的新鮮空氣,并隔離煙對眼睛的侵襲最佳。此時即可利用透明塑膠袋。透明塑膠袋無分大小均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膠袋可將整個頭罩住,并提供足量的空氣供給逃生之用,如無大型塑膠袋,小的塑膠袋亦可,雖不足完全罩住頭部,但亦可將其掩護口鼻部分,供給逃生所需空氣。 使用塑膠袋時,一定要充分將其張開后,兩手抓住袋口兩邊,將塑膠袋上下或左右抖動,讓里面能充滿新鮮空氣,然后迅速將其罩在頭部到頭頂的地方,同時兩手將袋口按在頭頸部位抓緊,以防止袋內空氣外漏,或濃煙跑進去。同時要注意在抖動塑膠帶裝空氣時,不得用口將氣吹進袋內,因為吹進去氣體是二氧化碳,效果會適得其反。 l 沿墻面逃生:在火場中,人常常會表現(xiàn)驚慌失措,尤其在煙中逃生,伸手不見五指,逃生時往往會迷失方向或錯失了逃生門。因此在逃生時,如能沿著墻面,則當走到安全門時,即可進入,而不會發(fā)生走過頭的現(xiàn)象。(二)、在室內待救時 l 塞住門縫,防止煙流進來 : 一般而言,房間的門不論是銅門、鐵門、鋼門,都會具有半小時至二小時的防火時效。因此在室內待救時,只要將門關緊,火是不會馬上侵襲進來的。但煙是無孔不入的,煙會從門縫間滲透進來,所以必須設法將門縫塞住。此時可以利用膠布或沾濕毛巾、床單、衣服等,塞住門縫,防止煙進來,此時記住,潮濕能使布料增加氣密性,加強防煙效果,因此經常保持塞住門縫的布料于潮濕狀態(tài)是必需的。另外如房間內有大樓中央空調使用的通風口,亦應一并塞住,以防止?jié)鉄熐忠u滲透。 l 設法告知外面的人 : 在室內待救時,設法告知外面的人知道你待救的位置,讓消防隊能設法救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待救的房間有陽臺或窗戶開口時,即應立即跑向陽臺或窗戶之明顯位置,大聲呼救,并揮舞明顯顏色的衣服或手帕,以突顯目標,夜間如有手電筒,則以手電筒為佳。所在的房間剛好沒有陽臺或窗戶,則可利用電話打“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