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業(yè)資料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案例 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梢杂柧殞W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加強閱讀訓練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獲取語言知識和大量運用語言的機會和條件。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也是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中學英語教學目標之一,所以閱讀課在我們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尤為重要,怎樣上好閱讀課成為英語教師教學中的關鍵。以下根據(jù)自己近些年的教學經驗,對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模式進行初步的探究和分析。教學模式總結如下:Presentation(導入)skimming(粗讀)listening and reading(聽讀)scanning(跳讀)intensive reading(細讀)retelling(復述)discussing(討論)writing(寫作)summary(小結)。現(xiàn)以初中英語人教版九年級Unit 12 Section B 3a中的一篇短文為例,進行說明。Step 1:Presentation(導入)本篇文章主要講述法國的風俗,所以可以通過講述一個因為語言差異所產生的誤解的笑話導入,以此引起學生對課文產生興趣,使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Step 2:Skimming這一步是為掌握文章大意而進行的閱讀,要求學生讀后概括文章的大意,并且設計一些簡單的問句讓學生進行回答。 What does Wang Kun do?Where is she now?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Step 3:Listening and reading讓學生邊聽邊讀,并且在聽讀的過程中找出文章的重點詞匯、短語、句子。并且進行解決,掃除學生閱讀中存在的一部分障礙,但要注意知識點的講解要盡量簡練,并且要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詞的能力。Step 4:Scanning這是一種為尋求特點細節(jié)放棄大部分內容,只注意某一點或某幾點的閱讀方式,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跳躍式的閱讀,找出問題的主要信息。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提醒學生不要逐詞逐句看課文,要講究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問題的答案。在此期間老師要出示以下問題:How many table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 What are they ?be supposed to dobe not supposed to doStep 5:Intensive reading仔細閱讀文章,要求學生從細節(jié)處把握文章,在前面閱讀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以便于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各自獨立完成閱讀任務,然后與同桌或同組同學合作解決疑難點。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出示以下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1、Why was Wang Kun nervous before she arrived in France?2、Why did she have no reason to be nervous?3、How has her French improved?4、What is one particular challenge she is facing?5、What does she find surprising?Step 6:Retelling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根據(jù)第二步,第四步和第五步提出的問題進行整合之后,調整順序。根據(jù)教師提示的關鍵詞,對文章進行復述,加深印象。exchange studentFranceAt firstnervousBecauseBut nownervousBecauseand her FrenchHer biggest challengeFor exampleNowgets used toStep 7:Discussion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來完成。解決文章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深化對課文的理解。Step 8:Writing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根據(jù)提示內容,自己寫一篇關于風俗禮儀的文章。中西方的飲食習慣大有不同,請寫一篇80詞左右的文章,介紹一些有關的差異。要點提示:1、food2、things used for eating with詞語提示:Differences,prefer,steak(肉排),make aloud noise,rudeStep 9:Summary教師對本節(jié)英語閱讀課進行小結,強調重點、難點,加深學生印象。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讀”這一實踐活動,以“練”這條主線貫穿于課文閱讀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自始自終,有輸入,有反饋。由淺入深,全面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閱讀能力。教無定法,閱讀理解的教學應該有一定的模式,但這種模式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作出合理的調整。總之,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任重道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點綴、深化英語知識的“神”采,把孩子們帶到一個原汁原味的英語境界中,不斷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情趣,讓學生們學起來有滋有味,輕松自如。英語閱讀教學反思閱讀形式比較的多,有劃圈、劃線、連線、填詞、填空、填表、列表及回答問題等。但是七年級的閱讀教學卻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來自農村小學的學生比較的多,對于小學沒有學過英語的學生來說,英語單詞的學習都是一個很大的困難,更何況是英語文章。這種情況在我的班上非常的嚴重。如果不能解決這一難題,那在英語的教學上將會非常的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我向許多的教師請教,他們都給我了許多的建議。我也在網上查詢了許多的資料。希望通過各種手段去解決這一難題,各位老師和網上的專家都有許多很好的辦法,大致如下:第一,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同語法教學一樣,我們英語老師首先對閱讀教學目標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英語課程標準對閱讀技能目標簡單地可以理解為:理解文意、培養(yǎng)閱讀技巧,養(yǎng)成學習策略、樹立文化意識。具體的描述是: 朗讀各種文體、英文詩詞、報刊雜志、原著及各種商品說明書等非專業(yè)技術性資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的相關信息。根據(jù)情景、上下文、構詞法、句子結構來猜測生詞或詞組的意思,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fā)生順序,人物行為,預測事件情節(jié)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用參考資料、工具書、網絡等不同資源、渠道,推理、提取篩選、重組加工信息,解決各種問題。進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第二,轉變閱讀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內容,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全面提高其閱讀能力。第三,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默讀習慣,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號上;要幫助學生學會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詞,克服指讀、回視、重讀等不良習慣;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或在句中出現(xiàn)的用法與意義完全不同于自己所學過的用法與意義時,盡量通過上下文來理解和猜測。同時要求學生養(yǎng)成多讀書的習慣。第四,要求學生多讀課外書,全面提高學生自己的閱讀量和詞匯量。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學習了老師和專家的意見,我在教學中也采取了以上的一些方法,相比之下要比以前的效果好的多。當然問題還是存在,急需進一步去尋找方法解決。英語閱讀課課堂教學反思聽完閱讀課案例分析與設計,我對自己過去幾年閱讀課教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想法甚多。甚至對自己過去幾年的課堂閱讀課教學持懷疑態(tài)度。我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了嗎?首先,把閱讀課教學變成完全的閱讀課。英語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最主要重地,缺乏這四種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就不是成功的課堂?!伴喿x最終是為寫作服務的”(Reading is for writing),這句話讓我感觸很多。我的閱讀課多數(shù)時候只有學生閱讀,沒有學生寫的訓練,有時甚至沒有說的訓練。今后在設計閱讀課時,必須從greeting, lead-in, new words introduction,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到post-readi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課堂導入為詞匯教學做準備,詞匯教學為閱讀做準備,閱讀教學為寫作做準備。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讓閱讀課達到最終目標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其次,閱讀課中詞匯教學形式單一。詞匯教學通常都是以教師講學生聽和做筆記的模式。結果就是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抄得辛苦,課后花很多時間去記憶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另外,詞匯學習延伸太多,給學生帶來巨大災難。特別是對于剛進入高中的初始階段的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讓他們產生畏懼心理,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有些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也是付出慘痛代價的,因為花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第三,閱讀課教學往往更注重學生對課文structure的理解和構建。這種教學設計的結果就是學生在快速閱讀能力和閱讀方法上有相對優(yōu)勢,卻在細節(jié)理解和判斷推理上常犯錯誤。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基礎上,應增加學生對細節(jié)的理解和訓練。力求讓學生既能完整地理解課文,也能就細節(jié)知識進行挖掘和推理。只有達到總體和細節(jié)的完全統(tǒng)一,才能達到閱讀的真正效果。最后,把閱讀課教學跟學生具體實際相結合是課堂教學的最有用最實效的模式,離開了學生實際的一切教學設計和教學踐行都是徒勞的。英語閱讀教學反思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閱讀能力是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著名學者柯魯克先生曾一再主張把英語的大量閱讀當作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英語課程標準把閱讀技能目標描述為:朗讀各種文體、英文詩詞、報刊雜志、原著及各種商品說明書等非專業(yè)技術性資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的相關信息。根據(jù)情景、上下文、構詞法、句子結構猜測生詞或詞組的意思,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fā)生順序、人物行為,預測事件情節(jié)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進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以下是筆者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而形成的一些淺顯認識。一、引導學生,激發(fā)英語閱讀樂趣1從課本入手,開展整體教學。閱讀能力依賴于綜合訓練。聽說讀寫扎實,學生語言結構意識強,基本詞匯掌握牢固是閱讀能力提高的先決條件,為此有效地提高課本材料的閱讀是重中之重。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材料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特別是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實踐,使其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對課文逐句翻譯深入講解全面練習語言點的做法,把整體閱讀教學的理論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是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讓學生感知,要求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整體內容上,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傳授知識和語言技能訓練的語言環(huán)境,吸引學生進入交際角色,使課文教學作為教師、學生互相作用的積極過程。在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方法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基礎知識、基本語法、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下面是有關閱讀教學的幾個步驟:(1)閱讀前,教師先教一些較難的單詞、詞組或有礙課文意思的單詞、詞組(留一部分生詞讓學生在閱讀中猜測),而后介紹一些跟閱讀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然后根據(jù)文章標題、插圖或利用簡筆畫等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這樣,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大意及詞組的運用就有了初步的印象。(2)閱讀時,以細節(jié)閱讀為核心,合理分析課文的性質和結構特征,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先提出幾個指導性問題,播放錄音,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回答老師設計的問題。學生聽讀后,對文章的內容有了進一步了解,然后要求學生默讀,解決教師精心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先易后難,先理解后拓展,先淺后深,兼顧差生和優(yōu)生的原則。通過聽讀而后默讀,解決問題,學生對文章的大致內容、整體結構已有了大致了解,已經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點。(3)閱讀后,學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來應就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精練。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后解讀,也可以讓學生提出預習時或閱讀后不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做到精講精練,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復述課文,做一些語言知識點練習,或圍繞課文內容開展各種形式的筆頭練習,進而鞏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語法知識的理解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幾年的初中畢業(yè)英語試題中,閱讀題占總分的55,閱讀亦為英語學習輸入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總結的上好閱讀課的幾點建議。一 選好合適的閱讀材料。1長短適中。課堂教學必須要考慮時間。文章太長,當堂課不能完成,課堂任務單調,學生容易倦怠。2難易適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可高估學生的水平,太難會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銳氣和積極性。3可閱讀性。文章要貼近現(xiàn)實,符合學生的愛好。 要有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二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設疑啟智、營造高效的課堂氛圍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英語閱讀教學中每一教學步驟應設置合理的信息溝,層層遞進,可根據(jù)一定的語言材料,設計適量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讓學生從同一來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的答案,培養(yǎng)學生積極求異的思維能力。 三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技術具有集圖象、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等多種信息功能,而電腦接入因特網后,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變化速度快,信息資源高度共享等特點,是過去任何一種傳媒無法比擬的。四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首先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總的來說,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課,充分開發(fā)閱讀課的潛力,有效地利用閱讀課的資源,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加強閱讀訓練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獲取語言知識和大量運用語言的機會和條件。在課內外的閱讀中既可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也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中學英語教學目的之一,同時,閱讀理解,對于中考可是重中之重,要想取得中考英語的好成績,必須重視閱讀理解訓練。通過反思和總結,現(xiàn)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一、閱讀材料的選取在初中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老師可以找一些與每單元主題相關的小文章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了解基本的語法、句法知識。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課外材料的選擇要根據(jù)所練閱讀技巧以及學習階段的不同,選取難易適度、長短適中、題材不同的閱讀材料,作為教材內容的有益補充。利用課外閱讀材料增加詞匯量、鞏固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興趣,最終達到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目的。二、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常見的閱讀方式有:1、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jié)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2、跳讀: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shù)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tài)等,抓住文章脈絡。3、細讀: 分段細讀,注意細節(jié),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lián)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lián)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lián)系,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于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4、推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 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培養(yǎng)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若遇到了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5、概讀: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讀、以歸納出要點,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tài)度,這樣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讀還有助于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三、有效的閱讀提問在閱讀課上,我們要設計問題誘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課,充分開發(fā)閱讀課的潛力,有效地利用閱讀課的資源,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本著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原則,注重課堂氣氛和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盡可能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加強閱讀訓練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獲取語言知識和大量運用語言的機會和條件。在課內外的閱讀中既可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也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中學英語教學目的之一,同時,閱讀理解,對于中考可是重中之重,要想取得中考英語的好成績,必須重視閱讀理解訓練。通過反思和總結,現(xiàn)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一、閱讀材料的選取在初中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老師可以找一些與每單元主題相關的小文章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了解基本的語法、句法知識。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課外材料的選擇要根據(jù)所練閱讀技巧以及學習階段的不同,選取難易適度、長短適中、題材不同的閱讀材料,作為教材內容的有益補充。利用課外閱讀材料增加詞匯量、鞏固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興趣,最終達到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目的。二、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常見的閱讀方式有:1、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jié)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2、跳讀: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shù)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tài)等,抓住文章脈絡。3、細讀: 分段細讀,注意細節(jié),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lián)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lián)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lián)系,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于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4、推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 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培養(yǎng)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若遇到了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5、概讀: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讀、以歸納出要點,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tài)度,這樣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讀還有助于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三、有效的閱讀提問在閱讀課上,我們要設計問題誘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課,充分開發(fā)閱讀課的潛力,有效地利用閱讀課的資源,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本著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原則,注重課堂氣氛和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盡可能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內容提要本文以一節(jié)英語閱讀課為例,從學習需求分析,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對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的實踐進行了反思,探討了如何進行有效的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和反思。關鍵詞 閱讀教學 教學設計 反思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教學設計專家格斯塔弗森指出:“教學設計”是用于描述包括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指導試驗和修改以及評定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目前我們所探討的英語教學設計一般是指通過對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的分析,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從而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技術,設計相應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并對整個教學方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價的過程。教學設計能使教師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習者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閱讀是語言輸入和語言交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語言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在語言學習的聽、說、讀、寫、譯五大技能中,閱讀起著支撐性的作用。(陳梅,2008)因此閱讀課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占了最重要的比重。閱讀課程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對閱讀教學起重要的指導作用。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Posner, 1989)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更富有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就要不斷地進行探究,實踐和反思。筆者研究的這節(jié)閱讀課是筆者本人進行的一次閱讀課教學實踐,課文選自江蘇省中職英語第一冊的16單元“Tips on how to be successful kids”。這是一篇介紹一本如何幫助青少年獲得成功的書籍的課文。下面就從學習需求分析,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對本節(jié)閱讀課教學的設計與反思。一、學習需求分析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為了達到最佳的學習結果,就必須首先進行學習需求分析,這能使我們的教學目的更具有針對性。學習需求分析主要是進行三個方面的分析:學習者需求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和教學資源分析。(一)學習者需求分析分析學習者的需求,一般要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多元智能、學習風格、語言基礎、興趣愛好等方面入手。筆者任教的這個班級是三年制的對口單招班。因為三年后要參加全省的對口升學入學考試,因此學生的外部動機還是比較強烈的。但是作為中職學生,他們的語言基礎相對薄弱。對英語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很少,缺乏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根據(jù)圖式理論,閱讀實質上是讀者及其背景知識與閱讀材料所輸入的文字信息交互作用的過程。閱讀研究表明,在閱讀教學中,只有對這種交互作用的兩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才能在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閆朝霞,胡小力 2005)。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需求,我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注意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在本單元的聽力部分,學生已經學習了一段談論中國乒乓球男隊獲得世錦賽冠軍的對話,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比賽的表達方式。因此導入部分選用了一段乒乓球運動員張怡寧獲得奧運會冠軍時頒獎的一段視頻。設計的對話式問題是:What has she won at the Olympic Games? Do you think she is successful? Can you guess how can she achieve success? 通過視頻和問題創(chuàng)設的情景,激活了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又將他們的思維引向閱讀的主題。(二)教學目標分析教學目標是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達到的程度,是預期的教學成果,是組織、設計、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教學目標通常用觀察得到的學生行為變化的語言來表述。正如加涅(Gagne,RM)所著教學設計原理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設計者開始任何教學,設計以前必須能回答的問題是“經過教學之后學習者將能做哪些他們以前不會做的事?”或者“教學之后學習者將會有何變化?”(陳澤誕,2006)根據(jù)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完整的目標應包括“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因此本節(jié)課的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1. To help students to know some tips on how to be successful.2. To practice and develop reading and speaking skills. 3. Try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ry their best to achieve success in their life. 經過學習和反思,這樣的教學目標存在著籠統(tǒng),空洞的問題。修改過的教學目標是:1. Students can say at least three tips on how to be successful in their own words. 2. Students can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of seven tips on how to be successful kid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3. Students can tell out the eight words about eight secrets of success according to the video they watch. And they can also match with their Chinese meaning .4. 50%Students can make an English speech on Success. 5. Students can be activated their awareness of achieving their success in their own efforts. 經過修改的教學目標主要關注了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具體能做些什么。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的要求也更實在。(三)教學資源分析教學資源不僅指教材上的文本,而且還包括與教材內容匹配的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資源。教學資源的合適與否取決于是否同時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是否能為達到教學目標服務。為了配合本節(jié)閱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對教材上的教學活動進行了二次處理。例如在略讀時教師設計了三個問題:1. What is “seven secrets of highly successful kids”? 2. What does this passage intend to do? 3. How many tips are given in the book? What are they? 這三個問題集中地體現(xiàn)了課文和段落主要大意。能夠幫助學生在第一遍快速閱讀時從整體上了解語篇的主要大意和篇章結構。同時為了充實教學內容,我還下載了兩個與成功有關的視頻用在導入和拓展部分。這些教學資源的補充使得文本的閱讀得到了延伸和深入,豐富了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習者的學習能力。二、教學過程設計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主要是導入、讀前活動,讀時活動、讀后活動,應用和評價六個階段。本節(jié)課也采用了這樣的過程。通過教學實踐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一)教學活動1. 教學活動是否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的目的?閱讀課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技巧讓他們懂得如何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閱讀材料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是圍繞著培養(yǎng)學生略讀、跳讀這兩種最常用的閱讀技能。略讀也就是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抓住文章脈絡和篇章結構。跳讀是通過閱讀尋找所需的特定信息。在略讀部分,教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What does this passage intend to do? 引導學生通過略讀來了解主要的內容大意是什么?在跳讀部分,教師設計了一個填表的活動,請學生在表格中填入相應的詞組,從而對七條建議的做法給出具體的建議。這個活動學生把握并不出色,尤其是_ what you are good at. 和Never _ and always _ _ yourself.這兩句。由于學生對課文中make the most of 和stick with 這兩個詞組沒有充分理解,所以不能很快想到用make good use of和never give up 來替換。錯誤率較高??梢娪柧氶喿x能力,光采用從上到下,只把握文章大意是遠遠不夠的,正如閱讀心理學研究中影響最大的圖式理論所提出的兩種信息處理模式:概念驅動式和材料驅動式。前者從上而下,用圖式系統(tǒng)指導讀者作出籠統(tǒng)的預測,然后從語篇中尋求信息輸入來滿足這些預測。后者從下而上,根據(jù)文章本身的信息來理解文章,理解過程是從字、詞、句再到整個語篇。兩個模式同時進行,只有運用從下而上模式所處理的信息與運用從上而下模式所做出的預測相吻合,讀者才能對語篇做出正確的理解。(陳梅,2008)為了促進學生準確無誤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意義。閱讀后一定要通過各種活動促進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閱讀活動結束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閱讀所掌握的知識,教師還設計了一個運用環(huán)節(jié),請學生在觀看一段名為“ Eight secrets of success” 的英語演講視頻后,說出八個成功秘訣單詞。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對應的中文匹配。最后請學生根據(jù)今天閱讀的內容即興做一分鐘的演講,題目為“How to be a successful person?”以上教學活動層層推進,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篇的全面和準確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加以運用,使得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得以有效的完成。2. 教學活動是否是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是否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是否設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活動應滿足不同類型學生差異發(fā)展的需求。最佳的教學效果需要主體參與過程與活動過程同步,以保證每個學生在教學中的最優(yōu)發(fā)展。(閆朝霞,胡小力 2005)。本課從整體角度來看,學生參與的活動有導入部分和教師的對話問答。閱讀部分的默讀,聽讀,搶答,填表,觀看視頻,小組討論,即興演講等活動。從課代表課后反饋的發(fā)言人數(shù)看,個人發(fā)言的學生占到一半。加上小組參與的人數(shù)超過了三分之二。由于問題深度不一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發(fā)言機會。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兒童心理機能“最近發(fā)展區(qū)”指的是發(fā)展程序尚未成熟,正處于形成狀態(tài),兒童還不能獨立地解決一定的靠智力解決的任務,但只要有一定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就有可能完成任務。閱讀課也在于激發(fā)、誘導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機能的發(fā)展,不斷地使“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矛盾得到轉化,順理成章地進入更高一級的認知水平。這節(jié)課在閱讀時的搶答問題,填表練習因為基于課文是較容易的、所有學生都能參與的活動。但活動的設計不僅要有梯度和層次,還要有設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的思維活動。閱讀后觀看視頻后的詞義匹配就要兼顧聽力和中英文的轉換能力,最后的英語演講要求學生具備概括,分析總結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這個活動主要鼓勵學生培養(yǎng)綜合運用語言和深度思維的能力,進入高一級的水平。三、教學評價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弗爾比姆說:“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通過實踐結果歸因、總結評價、尋找差距、肯定成功,對教學產生新的理解力,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指導現(xiàn)在及未來的教學活動。這種反思是教師上完課后對整個教學行為過程進行思考、回顧與審視,包括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xiàn)、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閆朝霞,胡小力 2005)。這節(jié)課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反思:(一)學生的學習結果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本節(jié)課采用了圖式理論的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的交互式閱讀模式。圍繞著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開展了閱讀前,閱讀時和閱讀后的教學活動。首先是視頻的導入,引出主題,激活學生的思維。然后是快速的略讀,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的結構。然后是查找具體信息的跳讀,學生對所讀的語篇重新處理,利用上下文了解七條獲取成功的建議,通過字、詞、句的分析,進一步思考并解釋如何按照這七條建議采取行動。促進了學生對語篇字里行間的深度加工。閱讀后的聽說活動是將閱讀活動進一步深入下去,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內容和語言知識的能力。課堂上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有效地服務于教學目的。學生的語言輸出也是建立在閱讀理解基礎之上的。同時,通過層層遞進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成功意識得到了激發(fā)。培養(yǎng)了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二)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和疏漏點1. 教學過程中的亮點略讀活動中提出的三個問題在呈現(xiàn)上并沒有依次出現(xiàn),而是只出現(xiàn)序號,由學生隨意選擇有把握的題號回答,這種方法由于不直接出現(xiàn)問題,設置的懸念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課堂氣氛相當?shù)幕钴S。這種形式的活動很適合青少年學生性格特點。在原來的教學設計中,觀看視頻后只要求學生能將八個成功秘訣的英文單詞與相應的中文意義匹配。但在實際上課的時候,教師沒有直接呈現(xiàn)英語單詞,而是請學生捕捉在視頻中出現(xiàn)的八個單詞,實踐證明:這樣學習目的明確的活動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生們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互相補充,互相更正,教師利用板書和學生一起討論最終獲得了準確的八個單詞。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是整節(jié)課的一個高潮。之后再請學生完成與中文的匹配就顯得輕而易舉了。2. 教學過程中的疏漏點在略讀部分教師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How many tips are given in the book? What are they? 當時的意圖是希望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結構。經過反思,我覺得這問題更適合放在跳讀部分。因為這七條建議的具體內容屬于特定的信息,更適合學生運用跳讀的方式來獲取。在跳讀部分教師設計了完成表格的活動,這個練習原來考慮是學生用來尋找具體的信息的,但實際上設計的活動是讓學生用不同的詞組或單詞來解釋七條建議,這樣的練習更多的是從字、詞的層面來進一步理解語篇,因此我覺得這個活動應該放在閱讀后進行。通過這個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篇章理解。通過對閱讀教學設計的實踐我們能夠思考我們一度熟視無睹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現(xiàn)象。通過反思,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促進我們教師成長的最佳途徑。通過實踐和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發(fā)生質的的飛躍!隨著中考英語的改革,閱讀在中考中的分值增大,閱讀理解的選材越來越廣泛,包括天文、科技、地理、歷史、任務傳記、英美風俗人情等,并且加大了對考生理解、概括、推理能力的考查。學生在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同時,使用詞典、語法等工具書及各種英語教育教學資源的過程中,能掌握全文大意并能根據(jù)中文信息找出問題相關答案,逐步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F(xiàn)行初中閱讀課文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容量大、密度高、話題廣、課時緊,需要采取一種新的教學途徑來解決。新的課程標準也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目的,讓學生帶著任務完成閱讀,理清文路,最終完成閱讀題。一、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分析2010年中考題型,整套題加大了閱讀量:一篇完形填空(15分),四篇閱讀文章(30分),一篇任務型閱讀(10分)。六篇文章55分,兩個小時內完成這么多文章,還有20分的聽力,5分補全對話,15分作文,15分單項選擇。顯而易見,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而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特別是初中學生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加大對閱讀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獲得獨立閱讀能力。二、操作措施以下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 為例,對閱讀技能訓練在教學中的應用加以說明,這篇文章內容含量大,設計到熱門話題,人口與環(huán)境,所以我把這篇文章放在初中英語后講,在此之前學生在學習中已談論到了環(huán)保的話題。我在處理這篇文章時,主要有以下幾步:(一)閱讀前任務設計1、用多媒體播放,人多車多造成的交通道路擁擠,城市的大面積擴張造成了大面積耕地被占用,森林面積減少,然后提出如下問題Who causes such changes?What should we do?學生馬上熱烈的討論起來,屏幕上的場景迅速激活了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愿望。(二)閱讀中任務(whilereading task)1、快速閱讀,了解主旨大意使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默讀完課文并找出每段的主題句或段落的中心句。當然,學生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來概括每段的中心。只要有自己的觀點,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2、精讀,獲取更多信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設計如下幾個問題,讓學生在問中找出相關信息,并小組討論1)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our earth has changed much because of -A its old age B.mans activities C.the changes of weather D.the natural development2)Water pollution will become even worse if - .A.birds and fish continue to die B.people continue to built factoriesC.people cant stop factories from sending waste things into waterD.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still dead3研讀,從中受到啟發(fā)(三)閱讀后任務通過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對課文的信息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理解,為了讓他們成功運用所掌握的語言形式,閱讀后再找出幾篇相關話題的文章,做快速閱讀訓練,讓學生先看題再看文章,將文中的答案找出。1) 在日常閱讀訓練中,讓學生能習慣于先審題,掌握題意,帶著任務去讀文章的方法,一般的閱讀問題都可以通過全文找出相關答案或信息,不能讓學生單獨脫離文章靠印象做題。2) 有的學生表現(xiàn)出不愿合作或不主動,只顧自己思考,基本上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有的學生表現(xiàn)出對任務不理解;有的學生在交流中過多使用母語等。3) 部分學生習慣于教師以前的講授教學方式,認為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就能學好英語。開始他們對語言活動表現(xiàn)得漠不關心,在合作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油品車間應急處理預案
- 特色美食街商鋪租賃及運營管理協(xié)議
- 企業(yè)團隊復制授課課件
- 汽車抵押貸款反擔保條款合同樣本
- 生態(tài)農業(yè)餐廳加盟合作經營協(xié)議
- 道路修整造價投標方案
- 商業(yè)車庫租賃及廣告投放合同模板
- 企業(yè)團支部工作培訓課件
- 水庫骨架施工方案
- 交流基地運營方案
- 血液透析室工作質量考核評分標準20141.04.11
- 2021年廣州市越秀區(qū)某校小升初分班數(shù)學模擬題及答案
- JTG 3431-2024 公路工程巖石試驗規(guī)程
- 汽車試驗測試技術課件
- 檳榔育苗經驗總結匯報
- 《中醫(yī)藥健康知識講座》課件
- 數(shù)據(jù)挖掘(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
- 網格員培訓完整資料課件
- 富馬酸奧賽利定注射液-藥品臨床應用解讀
- 2024IPv6 技術要求 第2部分:基于 IPv6 段路由(SRv6)的 IP 承載網絡
- 新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冊第七課課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