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登金陵鳳凰臺》課件 北師大版選修《唐詩欣賞》.ppt_第1頁
高中語文《登金陵鳳凰臺》課件 北師大版選修《唐詩欣賞》.ppt_第2頁
高中語文《登金陵鳳凰臺》課件 北師大版選修《唐詩欣賞》.ppt_第3頁
高中語文《登金陵鳳凰臺》課件 北師大版選修《唐詩欣賞》.ppt_第4頁
高中語文《登金陵鳳凰臺》課件 北師大版選修《唐詩欣賞》.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新課 中國是詩的國度 有詩經(jīng)楚辭 唐詩宋詞 路漫漫在屈原腳下求索 詩悠悠在汨羅江畔飄零 秋雨是杜甫筆下的殘夢 月亮是李白頭頂?shù)泥l(xiāng)愁 我們通過詩歌了解詩人 通過詩人更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今天讓我們走進唐代大詩人 李白的世界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學習目標 1 把握詩人登臨懷古抒發(fā)的獨特情懷 理解詩人李白 2 體會詩歌通過寫景 懷古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能運用比較 想象 聯(lián)想 品味關鍵詞語等方法鑒賞詩歌 4 掌握本文的寫作特色 重點 體會詩歌通過寫景 懷古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能運用比較 想象 聯(lián)想 品味關鍵詞語等方法鑒賞詩歌 1 關心國事 希望為國立功 不滿黑暗現(xiàn)實 古風 59首是其代表作品 其中第一首開宗明義 以繼承 詩經(jīng) 風雅 的傳統(tǒng)自任 鮮明地顯示了關心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精神 遠別離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等篇 表現(xiàn)了他對權奸當?shù)?國運瀕危的憂慮 安史亂起 他參與李璘幕府 企圖殺敵報國 收復兩京 誓欲斬鯨鯢 澄清洛陽水 贈張相鎬 南風一掃胡塵靜 西入長安到日邊 永王東巡歌 其十一 這種熱烈的愛國感情至老不衰 在流放回來后 他還因安史之亂未平而 中夜四五嘆 常為大國憂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在 臨終歌 中 他對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xiàn)感到非常遺憾 把自己比作 中天摧折 的大鵬鳥 2 對自然山水的熱愛 李白 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 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 蜀道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將進酒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另外一些詩篇 像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獨坐敬亭山 清溪行 則善于刻畫幽靜的景象 清新雋永 風格接近王維 孟浩然一派 夸張的手法生動的比喻豐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體裁樸素優(yōu)美的語言 李白詩歌藝術特點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具有飄逸風格的李白 由于性格上不受拘束 藝術上崇尚 清水出芙蓉 天然自雕飾 的審美 因此 很少寫格律謹嚴的律詩 體裁 格律詩 然而 天才畢竟是天才 盡管李白很少寫作律詩 但他的 登金陵鳳凰臺 卻膾炙人口 并且還被尊為七律中的極品 此詩寫于唐玄宗天寶年間 為李白奉命 賜金還山 南游金陵時所作 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創(chuàng)作時代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渴望驚天動地的政治功名 獨立的人格 自由的精神 十五好劍術 三十成文章 雖身長不滿七尺 而心雄萬夫 王公大人 許與氣義 府縣盡為門下客 王侯皆是平交人 不屈己 不干人 兩個自我 一個是精神的自我 一個是實在的自我 兩個自我的重合 但用東山謝安石 為君談笑靜胡沙 張良未逐赤松去 橋邊黃石知我心 全詩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 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 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xiàn)實思索 主旨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鳳凰臺 故址在今南京市城南花露崗 舊名鳳凰山 1 首聯(lián) 寫鳳凰臺的傳說 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 卻不嫌重復 回環(huán)往復 音節(jié)流轉明快 極其優(yōu)美 2 自 獨自 孤獨的意思 鳳凰臺 在金陵鳳凰山上 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 乃筑臺 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在封建時代 鳳凰是一種祥瑞 當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 如今鳳去臺空 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 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 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吳宮 三國時吳國的宮殿 衣冠 指當時名門世族 成古丘 意謂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2 頷聯(lián) 懷古三四句就 鳳去臺空 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fā)揮 三國時的吳和后來的東晉都建都于金陵 詩人感慨萬分地說 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jīng)荒蕪 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 那一時的烜赫 在歷史上留下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呢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三山 在今江寧縣西南 江濱有三峰并峙 二水 當指因白鷺洲而分開的江水 白鷺洲 在南京市西南江中 當即今江心洲 3 頸聯(lián) 寫景 詩人由歷史的憑吊 轉向大自然的描寫 將目光投向那不盡的江水 陸游 入蜀記 云 三山 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 杳杳有無中耳 及過其下 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陸游所說的 杳杳有無中 正好注釋 半落青天外 李白把三山半隱半現(xiàn) 若隱若現(xiàn)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 白鷺洲 在金陵西長江中 把長江分割成兩道 所以說 一水中分白鷺洲 頸聯(lián)兩句是難得的佳句 景物描寫的特點 若隱若現(xiàn) 半隱半現(xiàn) 氣象萬千 雄偉壯美 意在揭示人世無常 江山永恒的主題 景中含情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浮云蔽日 喻奸邪之障蔽賢良 4 尾聯(lián) 寄寓憂國傷時的懷抱 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 長安是朝廷的所在 日是帝王的象征 陸賈 新語 慎微篇 曰 邪臣之蔽賢 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 而自己報國無門 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不見長安 暗點詩題的 登 字 觸景生愁 意寓言外 饒有余味 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懷抱 意旨尤為深遠 古代詩人 憂時愛國 卻無可如何 有些人便變成了厭世派 有些人到了沒想的時候 只好自推自解 以為天命如此 無可如何 只好知足安命 有些人抱了厭世主義 看著時事不可為了 不如遇酒時須飲酒 高歌初且高歌 胡適 人性上最軟弱的最具代表性的兩種根性 其一是屬于一般人所共有的求生存安全的本能 其二是屬于一些才智之士所特有的不甘于寂寞而希求表現(xiàn)的欲望 時空意識 登幽洲臺歌 鳳去臺空江自流 是慨嘆時間的流逝 六朝繁華一去不返 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吳王的富麗宮苑如今被荒徑埋沒 東晉的名門貴族留下的只是荒冢 威風不再 烜赫難久 詩人在感慨時間的無情 嘆息人世的無常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寫遠景意在揭示人世無常 江山永恒的主題 孤獨感 個人的存在在悠遠廣袤的時空中本是多么短暫 多么渺小 然而 在有抱負有理想的人們看來 珍惜生命的最好方式不是抓緊揮霍 及時行樂 而是建萬世之功業(yè) 揚千秋之美名 這才是對時空的超越 對生命的延續(xù)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的魏晉時代過去了 代之而起的是 忘身辭鳳闕 報國取龍廷 的盛唐時尚 然而 現(xiàn)實又是多么黑暗 多么無情 朝廷奸臣當?shù)?多少德才兼?zhèn)涞闹臼勘慌懦庠谕?遠離政治中心 偏居一隅 此時的李白被奸相李林甫排擠出京滿腔悲憤便化為一聲長嘆 總為浮云能敝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仿佛詩人仰面蒼天 悲憤陳詞 李白登黃鶴樓見到崔顥的詩 非常欣賞 當時有人要李白題詩 出于對崔顥的尊重 李白謙虛地說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題詩在上頭 于是 無作而去 為巨匠斂手 文壇因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他 至金陵 乃作鳳凰臺詩以擬之 也就是過后不久 李白在游覽金陵鳳凰臺時 步崔顥原韻 作 登金陵鳳凰臺 此詩一出 馬上博得了 與崔顥黃鶴樓相似 格律氣勢未易甲乙 的贊許 確實 崔顥的 黃鶴樓 與李白的 登金陵鳳凰臺 同為登臨懷古的雙璧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 黃鶴樓 此詩與崔詩工力悉敵 正如方回 瀛奎律髓 所說 格律氣勢 未易甲乙 1 從韻律上看 李白的 登金陵鳳凰臺 詩是步崔詩原韻 都是意到其間 天然成韻 2 從詩的開頭看 崔詩一開頭就點明題意 三次出現(xiàn) 黃鶴 李詩也是一開頭就點明題意 三次出現(xiàn) 鳳凰 3 從內容上看 崔詩用傳說 李詩也用傳說 4 從寫作手法上看 都是先寫景 后抒情 結尾都抒發(fā)一種愁思 5 從語言上看 也都是流暢自然 不事雕飾 瀟灑清麗 作為登臨吊古之作 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 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把歷史的典故 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 交織在一起 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懷抱 意旨尤為深遠 李詩的概括力和意境都比崔顥高 李詩前兩句概括了崔詩前四句的意境 騰出第二聯(lián)懷古 豐富了詩歌的思想內容 崔顥懷古為 思鄉(xiāng) 而李白懷古卻是 憂國 兩者相比 李白的思想境界也要比崔顥的高 一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詩的主旨 二 結合李白的 夢游天姥吟留別 蜀道難 登金陵鳳凰臺 等詩歌談談李白的個性及其詩歌特點 三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長安不見 暗點詩中的哪個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